电网通信论文汇总十篇-9游会

电网通信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8 15:27:10

电网通信论文

电网通信论文篇(1)

二、重大事件分析———以基础电信业为例

本文拟根据网络通信企业用户间粘度的特点,结合电信业重大的、具有标志性事件的梳理,根据中国移动(以下简称“移动”)、中国联通(以下简称“联通”)、中国电信(以下简称“电信”)三大电信企业的营运数据及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整理,通过数据分析和整理,研究得出用户间粘度的影响因素。

(一)网内外区别定价

所谓网内往外区别定价,是指运营商对己方用户间和其他用户间通信收费采用不同定价的方式,移动和联通分别于2002年下半年与2012年采取了网内外差别定价(见表1),并对两个关键时间点的单月用户增长量进行了数据拟合分析。(见图1、图2)1.市场情况,包括市场占有率和市场饱和程度。2002年占有市场绝对优势的移动率先提出进行网内外差别定价,而联通属被动应战,移动正是利用了市场占有率大的优势,通过网内外差别定价,增加用户间的粘度,对占有率低的企业形成沉重的打击。而10年后,逐渐壮大的联通推出了“随意打”,可以看出联通的此次做法,使用户增长量得以提升。同时比较2002年和2012年两次区别定价事件的背景可知,用户间粘度同样与市场饱和度有关。在市场尚未饱和的情况下,区别定价会对用户选择产生明显的影响;而市场饱和度较高后,区别定价对规模较为稳定的平台产生的影响较小,而对规模较小的平台则产生明显的排挤效果。2.资费。网内外差别定价对于消费者而言,最大的表现就是资费的差异,即通信企业通过网内的低资费,将用户锁定在自己的平台内,而这其中,转换成本也是用户必须考虑的因素。在用户规模较大的平台上,区别定价会使用户综合资费水平大幅下降,同时也会吸引新的用户选择本平台以及吸引较小平台用户转向此平台。因此区别定价的形成,建立了一个相对封闭平台,通过价格来形成壁垒,使网内外沟通产生不便。

(二)电信行业的重组改革

我国电信业发展的几十年,政策下的重组改革仍是影响电信业的关键事件,每次改革都是对市场进行重新洗牌,对于用户间粘度有重大的影响。我国的电信行业经历了大致四次重组改革,具体事件和影响如表2所示。本文重点分析了2008年的合并重组,对于2008年8月-2010年2月的单月用户增长量进行了数据的拟合分析,结合关键事件的分析得出以下影响用户间粘度的因素。1.市场情况,包括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定位。以2008年的重组为例,由于电信原先的用户规模要大于网通,而联通虽然吸收了网通,但由于cdma的出售,在市场占有率上大幅下降,对其用户增量在重组后一段时期也呈现了下降的趋势。而电信在重组后因其准确的将市场定位在南方,并加速cdma与原有南方小灵通用户的整合,这一准确的市场定位使得电信在整体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反而在南方市场取得了相对优势,用户增长量有非常明显的提升。2.服务情况。从2008年电信重组中可以明显看出,联通和电信在实现全业务覆盖后,其后续的市场表现明显优于没有获得固网经营资格的移动。其原因就是联通和电信在后续致力于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的融合,使得用户在同网通信、缴费和用户体验上面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用户增长规模。

(三)飞信业务的兴起

2007年,移动上线飞信业务,原本旨在即时通讯领域与腾讯qq一较短长,但其推出的飞信用户可以向移动用户免费发短信的服务,迅速成为飞信服务的杀手锏,使得飞信为移动拓展了大量的用户群。免费短信业务,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网内外区别定价,即移动用户之间可以通过飞信互发短信完全免费。飞信软件由原先设计的im软件变成了移动的附属业务,因而从原先设计的自主发展变成了与移动相互依靠发展。虽然联通和电信紧随其后,也迅速推出自己的“飞信”,但联通沃友和电信天翼live的宣传力度和投入都远远不及移动飞信,飞信业务的特点与影响如表3所示。本文通过分析飞信业务的特点及影响,以及对2007年5月移动推出飞信业务后的用户增长量与联通进行了对比,得出影响用户间粘度的两个因素:1.资费与服务。从飞信的特点可以得出,飞信业务的推出大幅降低了用户间的沟通成本,满足现代年轻人使用即时通讯的使用习惯。同时变相满足用户群发短信的需求,降低了群发短信的门槛。资费的降低和服务的提高促使飞信为移动带来大量的忠实用户,飞信诞生两年后移动便有接近两亿的用户规模,约占移动用户总量的70%以上,从图4的移动用户增长量可以明显的看出效果。2.平台的开放程度。飞信是具有很强排他性的服务,它是服务于移动用户,并且为移动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属于移动的一部分。即使2013年飞信开放对联通、电信用户注册的限制,但并未完全开放其服务。飞信中打通客户端与手机间的免费短信业务并未对联通、电信开放,因此联通、电信用户若要使用飞信,除非保持客户端永远在线或用户愿意额外支付短信费用,否则仍然会有通信障碍,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使一部分联通、电信用户转而使用移动。

(四)3g与4g牌照的发放

2009年和2013年,国家向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发放了3g和4g牌照,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通过对3g和4g牌照的发放情况的分析,结合3g牌照发放后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增长规模情况,可分析出影响用户间粘度的以下两个因素:1.技术创新。电信和网络通信行业都有很强的技术创新性,并因此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使用体验和通信质量。从3g与4g牌照发放的影响分析,新技术的应用确实能够带来一部分敢于尝鲜的人群,并有机会将这部分人群转化为忠实用户。这部分人群急于利用新技术来提高通信质量和水平,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对企业的态度,用口碑和实际行动为企业带来新的用户。2.技术成熟程度。通过3g和4g的评价以及3g推广后各运营商用户增长规模分析可知技术成熟度是影响用户间粘度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技术不够成熟的td-scdma,移动在3g运营之初的成绩单明显不如拥有成熟技术的联通和电信,当td-scdma频繁遭遇信号覆盖不够、语音质量降低、支持终端太少的问题时,也使移动失去了很多新用户,尤其是高端用户,在用户抱怨新技术不能满足其基本使用时,移动在3g新用户间的粘度也没有做强。

电网通信论文篇(2)

一、概述

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应运而生的。它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我国的电力通信网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通过卫星、微波、载波、光缆等多种通信手段构建而成为立体交叉通信网。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的特性发生巨大的变化。鉴于采用无线通信网不依赖于电网网架,且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强,同时具有带宽大、传输距离远、非视距传输等优点,非常适合弥补目前通信方式的单一化、覆盖面不全的缺陷。本文简单介绍一下无线通信传输体制的应用特点和优缺点,并分析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前景。

二、无线技术介绍

(一)无线通信技术的概念

目前,无线通信及其应用已成为当今信息科学技术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一般由无线基站、无线终端及应用管理服务器等组成。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无线通信技术按照传输距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技术,即基于ieee802.15的无线个域网(wpan)、基于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wlan)、基于ieee802.16的无线城域网(wman)及基于ieee802.20的无线广域网(wwan)。

总的来说,长距离无线接入技术的代表为:gsm、gprs、3g;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的代表则包括:wlan、uwb等。按照移动性又可以分为移动接入和固定接入。其中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3.5ghz无线接入(m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802.16d;移动无线接入技术主要包括:基于802.15的wpan、基于802.11的wlan、基于802.16e的wimax、基于802.20的wwan。按照带宽则又可分为窄带无线接入和宽带无线接入。其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代表有3g、lmds、wimax;窄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代表有第一代和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主流无线通信技术

从技术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以ofdm mimo为核心的无线通信技术将成为未来无线通信发展的主流方向。而目前基于该技术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b3g、wimax、wifi、wmn等4种技术。

2.其他无线通信技术

除了上述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外,目前已存在的无线通信技术还包括:irda、bluetooth、rfid、uwb、集群通信等短距离通信技术及lmds、mmds、点对点微波、卫星通信等长距离通信技术。

(1)irda:infrareddataassociation,是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协议,通信距离一般在0~1m之间,传输速率最快可达16mbps,通信介质为波长900纳米左右的近红外线。

(2)bluetooth:bluetooth工作在全球开放的2.4ghzism频段,使用跳频频谱扩展技术,通信介质为2.402ghz到2.480ghz的电磁波。

(3)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由标签、解读器和天线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4)uwb:ultrawideband,即超宽带技术。uwb通信又被称为是无载波的基带通信,几乎是全数字通信系统,所需要的射频和微波器件很少,因此可以减小系统的复杂性,降低成本。

三、无线技术优劣分析

(一)wlan技术分析

wi-fi的技术和产品已经相当成熟,而且大批量生产。该技术适用于无线局域网,作为有线网络的延伸,对于特殊地点宽带应用,尽管wi-fi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它依然在安全性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wi-fi采用的是射频(rf)技术,通过空气发送和接收数据。由于无线网络使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信号,所以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攻击,黑客可以比较轻易地在电波的覆盖范围内盗取数据甚至进入未受保护的公司内部局域网。

(二)wimax技术分析

wimax是一个先进的技术,推出相对较晚,存在频率复用性小、利用率低的问题,但由于最近才完成标准化,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还需要实践考验。从应用前景看,该技术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满足上网要求,覆盖可以包括室外和室内,可以进行大面积的信号覆盖,甚至只要少数基站就可以实现全城覆盖。wimax由于其技术的先进性和超远的传输距离,一直被业界看好,是未来移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提供优良的最后一公里网络接入服务。

(三)wmn技术分析

wmn是正在研究中的技术,在研究中不断地在不同方面结合各种技术的特点进行融合,而且暂时没有一个成熟的产品系列来支持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从应用前景看,wmn这一新兴网络不仅在无线宽带接入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其他方面如结合数据、图像采集模块可以对目标对象进行监控或数据采集,并广泛应用到环境检测、工业、交通等领域。随着其他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wmn更好地与之相融合、互补,从而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四)3g技术分析

3g于1996年提出标准,2000年完成包括上层协议在内的完整标准的制订工作。3g网络部署已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有一成套建网的理论,包括对网络的链路预算、传播模型预算以及计算机仿真等。从商用前景看,目前,3g在部分地区已得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比如欧洲很多国家、日本、韩国等都已经建设了3g的网络。3g技术已经进入可以实用的阶段,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建设或将要建设3g网络。

(五)lmds技术分析

本地多点分布业务系统lmds是一种提供点对多点通信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其工作频率在20ghz以上,利用毫米波传输,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提供数字双工语音、数据、因特网和视频业务,是一种非常好的宽带固定无线接入j9九游会的解决方案。在最优情况下,距离可达8公里;但是由于受降雨的原因,距离通常限于1.5公里。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扇区或基站设备将atm骨干网基带信息调制为射频信号发射出去,在其覆盖区域内的许多用户端设备接收并将射频信号还原为atm基带信号,在无需为每个用户专门铺设光纤或铜缆情况下,实现数据双向对称高带宽无线传输。

(六)mmds技术分析

mmds的主要缺点是有阻塞问题且信号质量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可用频带亦不够宽,最多不超过200mhz。其次,mmds对传输路径要求非常严格。由于mmds采用的调制技术主要是相移键控psk(包括bpsk、dqpsk、qpsk等)和正交幅度调制qam调制技术,无法做到非视距传输,在目前复杂的城市环境下难以推广应用。另外,mmds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各厂家的设备存在兼容性问题。中国-七)集群通信技术分析

数字集群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它的频谱利用率有很大提高,可进一步提高集群系统的用户容量;它提高了信号抗信道衰落的能力,使无线传输质量变好;由于使用了发展成熟的数字加密理论和实用技术,所以对数字系统来说,保密性也有很大改善。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可提供多业务服务,也就是说除数字语音信号外,还可以传输用户数字、图像信息等。由于网内传输的是统一的数字信号,因此极大地提高了集群网的服务功能。

(八)点对点微波通信技术分析

微波传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降低运营商的运营成本。与租用线路相比,微波系统的投资只要一年左右即可收回。第二,微波传输系统部署简洁快速。与传统的传输手段相比,其快速部署的优势可以更快地满足新业务发展的需要。第三,目前的微波产品对未来的发展是有保障的,对于运营商的新业务和新需求都可以给予很好的支撑。未来,微波传输系统将升级到全ip的平台之上,可以全面支持运营商未来的发展。

(九)卫星通信技术分析

利用卫星在有些人口不很密集的地区来配合陆地通信。在这些地区散布着范围较广但不密集的用户,可以利用卫星作为用户连至固定有线网的接入设施。在陆地通信网已经构成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的环境下,利用卫星建成宽带卫星接入系统是比较好而切合实际的方案,经济又可靠。

但是卫星通信毕竟是采用卫星作为通信平台,其地面站的建设、通信信道租用费用都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而且通信资源为卫星通信公司所有,受其带宽的限制,使得大量数据的传输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因此,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使用是极为不经济的;而将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作战通信、海外通信等则比较适合。

四、无线技术综合比较

目前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技术的互补性日趋鲜明。这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接入技术具有不同的覆盖范围、不同的适用区域、不同的技术特点、不同的接入速率。3g可解决广域无缝覆盖和强漫游的移动性需求,wlan可解决中距离的较高速数据接入,而uwb可实现近距离的超高速无线接入。

首先,从标准化程度上看,本报告所涉及的技术中,仅仅wmn技术没有成熟的标准体系,lmds、mmds、集群通信均有多种标准,只是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其余的技术均已经完成标准化工作,并且都进行了试验网建设和商业网建设。

从频率上看,wi-fi技术、wmn均使用的是开放频段,wimax技术、3g技术等其他技术使用的是授权频段。

从覆盖范围上看,wi-fi技术、wmn技术属于局域网无线接入技术,仅覆盖35m~100m;wimax技术、3g技术、lmds技术、mmds技术、集群通信属于城域网接入技术,覆盖范围在1km~54km不等,而卫星通信、点对点微波则属于广域网技术,通常用于通信主干组网建设。

从传输速率上看,点对点微波和卫星通信属于干线传输技术,不同的情况速率变化较大,而其余的技术均为接入技术,仅仅是3g技术接入速率最小,仅为384k,而其余技术均为几十m甚至上百m的速率。

从调制技术上看,其中wifi技术、wimax技术、wmn、3g技术均采用最新的调制技术ofdm,其余的技术均未采用ofdm调制技术。

电网通信论文篇(3)

一、概述

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应运而生的。它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我国的电力通信网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通过卫星、微波、载波、光缆等多种通信手段构建而成为立体交叉通信网。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的特性发生巨大的变化。鉴于采用无线通信网不依赖于电网网架,且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强,同时具有带宽大、传输距离远、非视距传输等优点,非常适合弥补目前通信方式的单一化、覆盖面不全的缺陷。本文简单介绍一下无线通信传输体制的应用特点和优缺点,并分析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前景。

二、无线技术介绍

(一)无线通信技术的概念

目前,无线通信及其应用已成为当今信息科学技术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一般由无线基站、无线终端及应用管理服务器等组成。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无线通信技术按照传输距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技术,即基于ieee802.15的无线个域网(wpan)、基于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wlan)、基于ieee802.16的无线城域网(wman)及基于ieee802.20的无线广域网(wwan)。

总的来说,长距离无线接入技术的代表为:gsm、gprs、3g;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的代表则包括:wlan、uwb等。按照移动性又可以分为移动接入和固定接入。其中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3.5ghz无线接入(m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802.16d;移动无线接入技术主要包括:基于802.15的wpan、基于802.11的wlan、基于802.16e的wimax、基于802.20的wwan。按照带宽则又可分为窄带无线接入和宽带无线接入。其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代表有3g、lmds、wimax;窄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代表有第一代和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主流无线通信技术

从技术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以ofdm mimo为核心的无线通信技术将成为未来无线通信发展的主流方向。而目前基于该技术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b3g、wimax、wifi、wmn等4种技术。

2.其他无线通信技术

除了上述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外,目前已存在的无线通信技术还包括:irda、bluetooth、rfid、uwb、集群通信等短距离通信技术及lmds、mmds、点对点微波、卫星通信等长距离通信技术。

(1)irda:infrareddataassociation,是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协议,通信距离一般在0~1m之间,传输速率最快可达16mbps,通信介质为波长900纳米左右的近红外线。

(2)bluetooth:bluetooth工作在全球开放的2.4ghzism频段,使用跳频频谱扩展技术,通信介质为2.402ghz到2.480ghz的电磁波。

(3)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由标签、解读器和天线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4)uwb:ultrawideband,即超宽带技术。uwb通信又被称为是无载波的基带通信,几乎是全数字通信系统,所需要的射频和微波器件很少,因此可以减小系统的复杂性,降低成本。

三、无线技术优劣分析

(一)wlan技术分析

wi-fi的技术和产品已经相当成熟,而且大批量生产。该技术适用于无线局域网,作为有线网络的延伸,对于特殊地点宽带应用,尽管wi-fi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它依然在安全性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wi-fi采用的是射频(rf)技术,通过空气发送和接收数据。由于无线网络使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信号,所以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攻击,黑客可以比较轻易地在电波的覆盖范围内盗取数据甚至进入未受保护的公司内部局域网。

(二)wimax技术分析

wimax是一个先进的技术,推出相对较晚,存在频率复用性小、利用率低的问题,但由于最近才完成标准化,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还需要实践考验。从应用前景看,该技术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满足上网要求,覆盖可以包括室外和室内,可以进行大面积的信号覆盖,甚至只要少数基站就可以实现全城覆盖。wimax由于其技术的先进性和超远的传输距离,一直被业界看好,是未来移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提供优良的最后一公里网络接入服务。

(三)wmn技术分析

wmn是正在研究中的技术,在研究中不断地在不同方面结合各种技术的特点进行融合,而且暂时没有一个成熟的产品系列来支持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从应用前景看,wmn这一新兴网络不仅在无线宽带接入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其他方面如结合数据、图像采集模块可以对目标对象进行监控或数据采集,并广泛应用到环境检测、工业、交通等领域。随着其他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wmn更好地与之相融合、互补,从而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四)3g技术分析

3g于1996年提出标准,2000年完成包括上层协议在内的完整标准的制订工作。3g网络部署已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有一成套建网的理论,包括对网络的链路预算、传播模型预算以及计算机仿真等。从商用前景看,目前,3g在部分地区已得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比如欧洲很多国家、日本、韩国等都已经建设了3g的网络。3g技术已经进入可以实用的阶段,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建设或将要建设3g网络。

(五)lmds技术分析

本地多点分布业务系统lmds是一种提供点对多点通信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其工作频率在20ghz以上,利用毫米波传输,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提供数字双工语音、数据、因特网和视频业务,是一种非常好的宽带固定无线接入j9九游会的解决方案。在最优情况下,距离可达8公里;但是由于受降雨的原因,距离通常限于1.5公里。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扇区或基站设备将atm骨干网基带信息调制为射频信号发射出去,在其覆盖区域内的许多用户端设备接收并将射频信号还原为atm基带信号,在无需为每个用户专门铺设光纤或铜缆情况下,实现数据双向对称高带宽无线传输。

(六)mmds技术分析

mmds的主要缺点是有阻塞问题且信号质量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可用频带亦不够宽,最多不超过200mhz。其次,mmds对传输路径要求非常严格。由于mmds采用的调制技术主要是相移键控psk(包括bpsk、dqpsk、qpsk等)和正交幅度调制qam调制技术,无法做到非视距传输,在目前复杂的城市环境下难以推广应用。另外,mmds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各厂家的设备存在兼容性问题。

(七)集群通信技术分析

数字集群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它的频谱利用率有很大提高,可进一步提高集群系统的用户容量;它提高了信号抗信道衰落的能力,使无线传输质量变好;由于使用了发展成熟的数字加密理论和实用技术,所以对数字系统来说,保密性也有很大改善。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可提供多业务服务,也就是说除数字语音信号外,还可以传输用户数字、图像信息等。由于网内传输的是统一的数字信号,因此极大地提高了集群网的服务功能。

(八)点对点微波通信技术分析

微波传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降低运营商的运营成本。与租用线路相比,微波系统的投资只要一年左右即可收回。第二,微波传输系统部署简洁快速。与传统的传输手段相比,其快速部署的优势可以更快地满足新业务发展的需要。第三,目前的微波产品对未来的发展是有保障的,对于运营商的新业务和新需求都可以给予很好的支撑。未来,微波传输系统将升级到全ip的平台之上,可以全面支持运营商未来的发展。

(九)卫星通信技术分析

利用卫星在有些人口不很密集的地区来配合陆地通信。在这些地区散布着范围较广但不密集的用户,可以利用卫星作为用户连至固定有线网的接入设施。在陆地通信网已经构成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的环境下,利用卫星建成宽带卫星接入系统是比较好而切合实际的方案,经济又可靠。

但是卫星通信毕竟是采用卫星作为通信平台,其地面站的建设、通信信道租用费用都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而且通信资源为卫星通信公司所有,受其带宽的限制,使得大量数据的传输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因此,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使用是极为不经济的;而将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作战通信、海外通信等则比较适合。

四、无线技术综合比较

目前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技术的互补性日趋鲜明。这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接入技术具有不同的覆盖范围、不同的适用区域、不同的技术特点、不同的接入速率。3g可解决广域无缝覆盖和强漫游的移动性需求,wlan可解决中距离的较高速数据接入,而uwb可实现近距离的超高速无线接入。

首先,从标准化程度上看,本报告所涉及的技术中,仅仅wmn技术没有成熟的标准体系,lmds、mmds、集群通信均有多种标准,只是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其余的技术均已经完成标准化工作,并且都进行了试验网建设和商业网建设。

从频率上看,wi-fi技术、wmn均使用的是开放频段,wimax技术、3g技术等其他技术使用的是授权频段。

从覆盖范围上看,wi-fi技术、wmn技术属于局域网无线接入技术,仅覆盖35m~100m;wimax技术、3g技术、lmds技术、mmds技术、集群通信属于城域网接入技术,覆盖范围在1km~54km不等,而卫星通信、点对点微波则属于广域网技术,通常用于通信主干组网建设。

从传输速率上看,点对点微波和卫星通信属于干线传输技术,不同的情况速率变化较大,而其余的技术均为接入技术,仅仅是3g技术接入速率最小,仅为384k,而其余技术均为几十m甚至上百m的速率。

从调制技术上看,其中wifi技术、wimax技术、wmn、3g技术均采用最新的调制技术ofdm,其余的技术均未采用ofdm调制技术。

电网通信论文篇(4)

2云计算在电信通信网络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2.1基于云计算的客户价值预测电信通信网络在客户价值预测方面的运用非常频繁,通常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并伴有大量的计算,工作量相当巨大,但如果将云计算应用到其中,根据客户的基本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出客户深层次的信息,并利用分为点的正对新入网的企业用户的信息进行预测,该种预测方法较之传统的预测方法,大大降低了预测的误差。对客户价值预测的基本流程如下,有选择性的将客户的通话记录或者短信进行截取,然后将各字段进行拼凑链接,接下来调出客户的档案信息,根据其年龄、区域和性别对客户群体进行划分和分析,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客户筛选出局,但注意通话时长是整个过程最主要的参考依据,并结合分为点对通话记录进行有效分类。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采取的分位点位n-1,那么以此为中心,将客户群体划分为n类,并根据划分的类别对通话记录进行存储,然后进行bayesian模型的相关训练,最后利用测试集对所测试出来的效果进行对比政策,以便保证预测的准确性。

2.2基于云计算的好友推荐用户的相似度和熟悉度是电信通信网络在利用云计算进行好友推荐的主要依据,据不完全统计得出,该种计算方法的应用逐渐深入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云计算主要是通过客户的熟悉度对二度好友进行查找和分析,将兴趣爱好等相同批号的好友进行归类,如此,便能够得出二度好友的相关相似度和熟悉度,然后利用加权算法低朋友的属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客户喜好信息等,同时,我们所要清楚的是,在进行该种方法计算过程中,云计算会根据电信数据库中的基本信息和特点将客户的交流频率和通话时长进行提取,利用二度好友的熟悉度和相似度对其进行计算,最终综合各方面的结果,得出总的推荐度,然后才会将该相似度推荐给用户,大大增加了好友推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好友推荐的计算流程基本如下,起初,电信通信网络会利用云计算对所有一度好友间的熟悉度和相似度进行一次全面的计算和预测,然后根据一度好友的计算数据推断出二度好友的关系,并且根据得出的一度好友的属性和性格特征对二度好友的熟悉度进行计算,最后通过对各用户的基本属性和好友相似度算出总体的推荐度,并根据相关要求和推荐度的高低有针对性的为客户进行好友推荐。

2.3基于云计算的电信社团特征结构化存储及验证对于云计算在电信社团结构存储方面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将用户一个月内的通话记录录取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处理,然后根据社团内部的基本特征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提出适合本社团的存储方案,再利用通话网络对相关信息进行验证,最终实现社团特征基本信息的分类和规划,从而实现信息在结构中的再次存储,为二次数据的分析提供方便,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的是,在对方案进行验证时,其研究对象必须是社团本身,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还需要与之前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综合数据,便于更好的对各类特征进行统计。其中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首先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对社团本身所存在的属性进行全面统计,在没有属性统计的情况下记得对单属性进行必要的统计,接着才是对各项统计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处理,根据实际的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统计数据分析情况,再就其做一个一致化处理,最后将结果存储到存储结构中去。

电网通信论文篇(5)

2智能光网络在电力数据通信网中的应用

智能光网络的优势十分明显,我们理应把这种优势合理的利用到电力数据通信网中来,在当前我国的电力数据通信网中对于智能光网络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首先在集中控制系统当中智能光网络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为电力数据通信网提供一个动态的、灵活的智能芯层,进而提高电力数据通信网的运行效率,并且这种动态化的配置还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数据通信网中的资源利用率,使得数据服务层之间的连接实现真正的自动化;(2)智能光网络在电力数据通信网中的运用还体现在信号机制的建立上,尤其是对于信令的使用更是进一步提升了电力数据通信网的质量,实现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平稳安全运行。

3提高电力数据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当前随着我国电力应用的逐步增多,电力系统所面临的压力也正在逐步增大,这也就给电力数据通信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面对这种压力,电力数据通信网必须提高自身的可靠性才能够满足当前人们对于电力系统不断提高的各种要求。

3.1电力数据通信网可靠性指标。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可靠性指标我们可以参照安全性指标进行分析,具体来看,可以分为应用层、业务层和设施层三个不同的层级对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3.2做好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是整个电力数据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安全,提高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可靠性,尤其是网络管理系统中的故障管理功能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并且处理电力数据通信网中发生的各种故障,即使处理不了的也能够及时的进行报警交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有效避免了长时间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3.3加强维护运行管理。网络的维护对于整个的电力数据通信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电力数据通信网维护到位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有效提高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电力数据通信网维护运行的管理,尤其是要提高网络维护运行管理部门的办事效率,明确每一个员工的具体职责,加强对于整个电力数据通信网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电力数据通信网的正常运行。

3.4加强对于网络运行环境的管理。我们都知道电力数据通信网络的有效运行必须依靠一定的环境,而网络运行周围环境对于电力数据通信网可靠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尤其是电力数据通信网络中机房的环境和光缆铺设周围的环境对于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影响最为重要,此外,周围环境中自然条件的变化也会对电力数据通信网的运行产生影响,甚至会导致电力数据通信网运行故障的发生,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于网络运行环境的管理和控制,有效避免周围环境对于电力数据通信网的不良影响。

电网通信论文篇(6)

国内电网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建设,有了长远的发展,在自动化程度上有了飞速的建设,已经逐步的完善,但是由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加上国内电网的复杂性,在客观上造成了电力通信难的问题,而目前国内用的较多的是星型结构和树形结构。这样的结构对电网的通信的可靠性都会造成不小的影响,一旦发生接地故障等,对供电抢修、运维人员的操作都会造成影响,也不利于资源的合理调配。许多通讯设备长期运行后,将进入设备护理期、修复期,甚至衰老期,所以需要照顾、修理或更换。此外,网络传输设备许多电力通信网中心站和可靠性的结构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技术改造中不断的完善,以达到电网通讯的通畅和快捷。

1.2电力通信网络的结构管理复杂

电力通信网运行管理一般分为一级通信网络,两个网络和三级通信网络,电源结构、规划线更复杂。随着变电站面积继续增加,在变电站新设备节点被串成的环形网络的拓扑结构,优化不足,越来越复杂。不少电力通信业务需要跨环甚至是跨多环进行传输,导致无法满足传输时的要求,当调度中心下达指令的时候,由于各个节点的增加,无法及时传达到每个节点,包括倒闸操作的时候,在控制室下达操作指令的时候无法及时地进行远程操作,造成延时等问题。

1.3电力通信网络的传输质量差

常见的电力通信网线屏蔽层质量很差,无法防止共模的干扰;单股铜线电缆的电力通信网络,比较容易产生干扰中断;电缆电线尺寸太小,减少网络传输的距离和减少悬挂装置;造成了距离长,传输质量很差。在大型变电站里,通常电缆沟有数百米的距离,从主控制出来的控制电缆控制着各个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一旦传输出现问题,就会对日常的操作造成影响。

1.4电力通信网网络管理不严谨、标准不一致

目前,对电力通信的用户界面输入的模拟信号接口的使用,不能传输信息的多样化和界面调整,也造成了很大困难。电力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对变电站内部通信技术进行升级和改造,这些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如果不遵循相关技术措施,及时制定相应的规则和标准,规范用户的行为,可能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为网络监督埋下隐患。2.5地域发展不均衡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地域之间的差异和分化也越来越严重。在东部沿海等较发达的地方,数字化、光纤化的应用,为社会提供了有效的通信服务。但同时,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调度电话,许多地方连最基本的都没有完全解决。东西部之间或某些邻近地区之间的差距,造成电力通信网络不能使用接口设备一致,区划调整成本增加。

2电网通信自动化的发展

目前电网中通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工作管理有机结合的网格监控、保护,在正常和事故条件下,供电部门一起测量和控制,改善和提高供电质量,为了与客户建立更密切的关系,电网自动化是一个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其主要功能依靠通信技术得以实现,所以电网通信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1电网通信关键技术

关键的通信网络建设的各种成熟的技术和电网公司的企业信息网络工程已经建立起来,特别充分利用网格运算,结合统一通信技术的优势,采用电力通信网络平台,将电网公司的数据网络的语音网络和视频网络,集成在一起,采用一个统一通信平台,该统一通信技术和实际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一个系统的基础上提出的子系统,即移动多媒体调度子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就可以将日常的操作和电力的运行联系起来,采用移动操作系统和电力营销子系统及通信相结合的核心的网格通信组件,外层的通讯和电网系统的一部分。融合固定电话系统,语音信箱,传真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信息系统,实现多业务系统的集成,通过对各业务单点登录系统的通信,应急统一、统一消息、语音、视频、统一的邮件列表。

2.2电网通信技术平台的应用及展望

目前,在电力系统通信,还有光纤通信的高带宽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如高传输速率,但对灾害应急配电网络自动化办公智能化的需求,目前的电网,随着快速部署的特点的网络通信不受限制,在通信电源,因此在应用系统的地面,网络通信可以成为电力系统通信的重要辅助手段,为电力系统构建综合通信网提供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电网通信论文篇(7)

2保护信号在光纤通道的测试

2.1光纤电流差动保护通道测试的必要性

采用光纤通道传送继电保护信号时,其稳定、可靠的性能保证了信号准确地将信息传送到对端。因为通道在传输信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投运前和检修维护中,应对通道的各个环节,包括传输设备、通道衰耗、接口装置、光端机等进行检测,防止由于通道衰耗大,导致保护装置不能正常工作。

2.2保护信号在光纤通道的自环测试

(1)专用光纤通道的测试。在建立专用光纤通道时,首先要对光端机的发光功率和光端机的收光功率进行测试后,根据光缆线路的长度,计算通道富裕度是否能满足要求后,对通道进行自环调试。(2)复用通道的自环测试。因为继电保护通道多数采用2m电路复用方式,所以对2m通道的自环在施工和维护中经常用到。包括本端光自环、近端2m电口端自环:远端2m电口端自环,在2m数字通道对通后,由继电保护人员进行设备装置调试。

电网通信论文篇(8)

(2)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国的电力企业大都属于国有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很多的固有模式,在新形势下,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企业要革新发展模式,就必然会引入当代先进的科技来做活力的注入,网络技术借助计算机系统对电力信息通信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创新,以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实现了新的运行,对新型电网系统的运作效率有很好的提高作用。

(3)对电力资源的输送智能化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电力资源的地域输送是电网系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技术的应用为输送组织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也就是新型的智能化模式,这种模式有效促进了电力系统中各个部门的衔接协调性,使整个电力运作更加有效率。

2当前我国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现状

(1)网络结构的构成不合理。从目前我国电力企业通信网络的发展来看,其结构大体上呈现出星型结构和树形结构,这种构成方式使得电力资源在共享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长此以往,很多电力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也无法做到彻底,这就为后期的电力工序活动开展带来一定的不便,遗留下安全隐患。

(2)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资源传输质量不高。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电力企业的电能资源输送管理出现了很多的不足,在很多的通信网线上只是简单的包装,没有进一步的屏蔽层包装,加大了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且在线质的选择上大多采用的是单股的铜线,这种材质很容易折断,加上地域间的差异性和需求性的不同,sdh节点的数目就会增多,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传输线路的质量,影响到信息通信的有效性。

(3)地域间发展失衡。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间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在电力建设上形成不均衡的现象,有的地方经济条件好,选用的建设材料质量好,基础设施也就更稳固,而有的地区由于资金缺乏,建设材料也只是根据资金状况来决定,而且这种差异性也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明显。

3网络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信息业务中的体现。

(1)语音业务。这一业务主要包括基于电力在调度过程中的电话以及行政电话,而且,它为电力系统的其他行政工作与调度之间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对其安全性也有了进一步的优化;

(2)应用在在电网中对于变电站的监控信息与电网在调度过程中自动化程序的实时数据基础上;

(3)对继电保护作用中的信号和电网管理系统中信息的实现的应用。

电网通信论文篇(9)

数据采集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职能,它使以往耗时耗力的数据采集工作变得既简单又高效,而且根据各种业务的各种需要,可以对数据采集进行合适的调整,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要,这样,可以保证采集工作的定时性,而且还可以对数据进行随机采集,或直接接受用户上报的数据。

1.2数据管理

用电数据采集系统可以使数据的运算、分析和储存得以实现,从而实现原始数据的安全有效,而且可以保证对异常数据的甄别工作的实现。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三项平衡度,另外,可以根据设定的突变值,定时对线损进行相应的分析,包括用电情况的等。

1.3数据控制

为了控制电网功率的定值,我们也可以使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用电时段、总的用电量以及保电工作进行控制,还可以实现远程遥控。

1.4综合运用方面

对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除了上述应用职能之外,还可以实行预付费管理、对用电管理人员的考勤管理、通过现代化的信息通信(手机短信、语音)及时向用户发送用电的相关信息,实现与用户的及时沟通、及时联系,使用户对自己的用电情况及时了解,此外,互联网和银行卡等相关媒介的使用也可以实现同样的目的。

2.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各种信息采集系统的优缺点

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配电网络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输,这是该系统在宽带通信中的优势,在上述的职能中有充分的体现,这里就不再叙述。对于该系统之外的缺点,主要存在于“电磁辐射”、“噪声干扰”、“变压器阻隔信号”以及“bplc协议”等各方面。第一,在电力线宽带的通信技术中,其重要环节是减小电磁辐射,但是此时,电力线的工作特性与射频天线发射的电磁波,会对现有的短波通讯产生干扰。第二,当电力线宽带在执行通信工作时,配电变压器使信号不能够直接从中压网进入低压网,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相应的设备的协助,但是这些设备通常比较昂贵,这是该系统中存在的另一缺点。第三,电力线通道的噪声干扰比较大,时变性也比较强,而噪声的来源是各种电器和几点产品以及电力线本身,很难消除。而且,这些噪声还会对电力器件产生作用,使其产生周期性噪声、产生宽带噪声。更糟糕的是,一些未接入电网的设备会将其产生的噪声通过射频耦合进入电力线。

3.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中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的实施要点

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采用的是先进的ofdm通信编码技术,利用电力线来实现对数据通信的传送,这种电力线的应用范围和覆盖面积特别广泛,利用这种电力线将互联网上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高频无线电波,这些电波在特定端口被送回到效用栅格中,并经过效用变压器进入用户家庭和公司。可以免布线低成本地实现用户的数据终端接入宽带通信网络,适应了现代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需求。

3.1组网模式

电力线宽带载波抄表系统由采集器电力线载波交换机集中器主站以及传输通道组成。在对其进行组装时,应将采集器与智能电能表连接,通过耦合环,将采集到的电力数据信号耦合进电力线,将其传输汇聚至电力线载波交换机,通过这个交换机将数据汇聚到宽带载波集中器中,集中器再通过光纤通道将数据传动到主站。集中器的上行方面采用了epon光网络技术实现数据的上传。对于传输方式,有许多方式,具体有施工方式、可靠性、运行维护、传输速率、访问机制、影响因素和可扩展性,通过对不同传输方式的各种指标的对比,可以更好地选择不同要求下的合适方式。

3.2组网结构

根据部署位置,以电力线宽带载波技术的低压用户集中抄表系统为基础的系统构架可分为三个部分,即主站、通信信道和采集设备。

(1)面对系统主站部分的各种物力结构,建议单独组网,应用防火墙来安全隔离营销应用系统、其他应用系统以及公网信道,从而实现系统信息的安全传输。

(2)通信信道主要分为两部分:远程通信信道和本地通信信道在这两种通信信道中,远程通信信道就是一种通信信道,这种通信信道位于系统主站和远端网络集中器之间,包括了多种网络信道。而由于光纤信道具有高宽带、高速率、高可靠性的特点,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将电力通信光纤专网向配网延伸至每个台区,从而保证主要通信网络的专有性和安全性。而本地通信信道即网络集中器和采集器以及采集器与电能表计之间的通信信道。

(3)采集设备是安装在现场的终端以及计量设备。主要由专一收集各种终端数据并进行处理的网络集中器,用于采集多种电表数据的电能信息并可以与集中器交换数据的电力线宽带载波采集器,以及电能表构成。

3.3网络管理

宽带集抄的全面支持受益于snmp网络管理,因此,网络管理是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网络配置的管理

可以对数据进行远程设置、对各种参数实现获取。而且支持人工设置和自动下载。

(2)性能检测

支持对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可以实时检测电力线的通信线路的状态,包括通信速率、信道曲线、载波调制等。

(3)应用升级

它同样可以支持通信控制和应用软件的远程升级,可以采用整体或分模块的升级,为新的应用业务开展提供了简单、经济的解决手段。

电网通信论文篇(10)

抽水蓄能电厂使用计算机监控的主要对象是厂房、地面开关站、上下水库、施工变电所等。主要监控设备有水泵水轮机、主变压器及其辅助设备、一套变频启动装置,此外,还有进水阀设备和所有的辅助设备,柴油发电机等机电设备。除了主要设备以外还有公用设备,主要是上水库和下水库的进水口闸门,还有水文测量系统和水位测量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和供排水系统等。

(二)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

抽水蓄能电厂的主要作用是为电网的调峰和调频提供保障。在设置控制系统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到电网的相关问题,其次应该对系统的性能价格比进行考虑,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又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监控系统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应该考虑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按照国际的先进水平进行设计,其设计的前提是满足可靠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其运行值班方式是无人值班或是少人值班的方式。为了保障监控的统一性,应该设置全场计算机监控系统,避免使用传统独立的常规集中监控系统。由于考虑到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外加简单的停机安全闭锁的功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系统的安全运行。对电厂的其他重要设备进行紧急处理时要使其满足可靠性的要求。第二个原则是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的形式,确保系统中一个设备发生故障时其他的设备仍然能够正常运行。第三个原则是保持系统的可靠性,采用环网配置的装置设置其监控网络。在运行的过程中,要使系统本身故障影响力适当减少,不能让系统本身的故障影响到环网的运行。第四个遵循的原则是实现计算机监控系统与多各系统的通信,主要的系统有电站系统、网调监控子系统、全场通风空调系统和电厂用电系统等。

(三)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

抽水蓄能电厂的计算机监控采用的是开放式和分层分布两种结构的系统,外加全分布的数据库。在各个计算机中都有分布全场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在lcu中还有各单元的数据库分布。在系统的各个环节点上还有系统功能的分布,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通过系统网络和其他节点通信。监控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集控中心,其次是电站主控级,最后是现地控制单元。前两个部分在通讯时主要采用的是以太网,后两者之间采用的是以太环网的形式进行通讯,以太环网还可以协助三者进行数据的交换,采用这样的互联控制方式主要作用是实现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当主控级退出之后,仍然能够实现机组抽水启动。

二、电厂监控系统的网络通讯原理分析

(一)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h1网络通讯原理

h1网络是一种规范型的总线型系统,其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网络开发中的三个层次,分别是数据链据层、传输层和物理层。传输接口是研究部门自己开发的,符合规定形式的传输协议。h1网络系统具有两个主要的站点,其站点包含的位置是s5和s7系列plc和计算机中。s5plc是h1网上的一个单独的站点,主要通过通信协议处理器模块和其他站点进行通讯的。通信协议处理器模块(cp1430)对数据进行交换时主要采用的是ram和plc的控制程序。当控制器的通信有一定的需要时,处理器就会将不同程序的数据打包使其成为多个协议数据单元,然后使用局域网将数据单元发送给通信伙伴。对于远程通讯站点发送的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局域网使用cp1430进行接收,将接受的数据进行解码就能保证数据被不同站点接受。通过组态软件对cp1430进行配置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控制器接入到以太网。在电厂工作中,要实现工业以太网和计算机站点的通信,就需要配置一定的通讯处理设备,在通讯设备上面安装合适的通讯软件。计算机站点可以使用hardnet和softnet两种形式的通讯处理设备。其中hardnet自身带有微处理器,可以有效减少计算机cpu上面的荷载,但是softnet没有自身的微处理器。h1的网络通讯系统是一种点对点的通讯系统,对数据进行传输时需要将通讯者的参数进行匹配之后才能进行传输。在进行组态时,还需要设置接口好的作业号,通过这两者可以指明cp卡的通讯作业,然后通过cp卡的通讯作业进行数据传输。从而使得通讯作业的等级有所提高。

(二)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通讯程序

分析在计算机系统的监控体系下,可以将通讯系统分为三部分,首先是通讯报文的准备发送阶段,接受通讯报文阶段,网络通讯阶段。通讯报文的准备发送阶段的功能块主要有七个,分别是pb211、pb212、pb213、pb214、pb215、pb218、pb219。通过这七种功能块可以将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将转换过来的格式存储到相关模块当中。其次是通讯报文程序的接收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是将接收到的通讯报文进行解压打包,然后再将其存放在一定的模块当中。最后一个部分是实现接收和发送的综合性能。为了确保通讯系统整体优势的发挥,可以通过网络对通讯系统进行组态,将各个数据点的存放位置进行有效的配置,对于各个系统的上级协议采取自定义的形式进行编制。使用下位机通讯程序将原有的相关功能进行代替,从而组成新型的应用协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