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意识的意义汇总十篇-9游会

安全意识的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04 14:40:58

安全意识的意义

安全意识的意义篇(1)

中图分类号:d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004-02

党的十以来,顺应时展要求和国家利益需要,坚持把国家安全问题放在当今世界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加以思考,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运筹,强调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2014年4月15日上午,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安全观中提到“从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来看,主要存在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被打断的危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多发叠加,面临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

而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也告诉我们,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国家生死存亡。对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安全现状的分析,有利于认清楚当前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从而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从国内人民意识形态淡化和国外分裂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状况两方面来阐述。

一、国内人民意识形态淡化

1.部分群众对党和政府失去信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繁荣的背后带来了很多问题。社会两极分化拉大,贫富差距明显,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公共服务覆盖面不够。人民面对教育成本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压力,部分人并不是利用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取得财富,而是利用职权贪污、受贿获得大量财富。但同时社会还有一些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的人需要帮助。这些问题使部分群众看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产生怀疑和不信任,使党的形象和威信受到严重破坏,一些群众开始失去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2.部分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低,功利主义倾向突出

一直以来,党都是先进理论的引入者和教育者。而作为教育者的党员干部,现在的意识形态素养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严重不足。一些干部中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突出。而意识形态则成了抽象的政治概念和标语化的口号,并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今社会的问题结合起来,并没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党员内部的精神力量和行为准则。党员干部追求短期的效用,而没有从培养党员队伍的马克思主义整体理论素质这一远大目标作为指导,使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不成体系,并不能化为内在的动力和行为准则。所以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提升党员干部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针对性地聘请专业老师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使其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和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使其增加同当今社会思潮对话的能力。例如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等等。党员干部要有能力从理论上对这些理论进行分析以拆穿它分裂社会主义的真实面目。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理念,形成稳定、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

3.部分高校师生存在意识形态安全危机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脊梁,把握着未来发展的趋势,担负着中国社会进步的责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但是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不容乐观。2014年11月13日,辽宁日报记者走遍大半个中国,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重点高校教育城市的20所高校,用了半个月时间,听了将近百堂专业课。在对多地区高校文科课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表了《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一文,文中概括出三种问题:“第一是缺乏理论认同。解密马克思恩格斯的‘隐私’。将同中国历史上的帝王进行不恰当比较,解构历史。二是缺乏政治认同。将中国社会中出现贫富差距、社会矛盾等问题归结为理论错误。第三是缺乏情感认同。教学生利用“厚黑学”明哲保身。”[1]此文客观反映了我国高校中存在的师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够,信仰缺失。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教师是关键。如果教师都教给学生如此的世界观、价值观、政治信仰、处事原则,那么怎么确保我们可爱的学生们能有崇高的社会主义信仰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呢?高校师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危机责任在老师。所以应严把教师政治素质关,把政治立场作为聘用教师的主要标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应该是信仰教育。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以文化软实力为重点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对此,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国际国内形势教育,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历史定位,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二、国外分裂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

1.文化产品输出

目前,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文化输出大国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美国、欧盟、日本。以图书刊物、音像制品、网络产品为代表的大量文化产品冲击着我国文化市场。国外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随着未曾筛选的文化产品汹涌而来。青少年群体是我国未来的希望,然而青少年大多比较感性,思想上具有开放性和宽容性,他们喜欢新鲜事物,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产品所包含的价值观。这些文化商品一边收获巨大的经济利润,一边传播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我国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产生好奇和模仿。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被侵蚀、我国文化独立性被破坏、甚至我国文化有被同化的倾向。大量外国文化产品的输入,冲击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归属感,并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我党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我国也应不断加强文化产品的发展,增加文化产品输出。通过文化产品向世界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扩大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影响力,从而粉碎西方利用文化分裂我国的目的。

2.宗教渗透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学术工作的逐步恢复,基督教的研究也随之复苏。由于教内人才的奇缺和教外人士的兴趣,所以研究者以教外学者为主,研究的立场和方法也具有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特色。在90年代,基督宗教研究在学者们的努力下继续发展。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已经超过1949年起30年间那些毫无学术性科研的书文好几百倍,还有哲学、伦理、教育、文学、艺术、美学、甚至教义神学等方面的研究。除了研究内容大大扩展之外,研究人员也已从少数社会科学院内的研究者,向高等院校的教师扩展。”[2]

在西方分裂势力主导的意识形态高校渗透计划中,利用文化宣传宗教已经成为一种隐性形式。一些宗教组织和民间组织以“学术交流”的旗号,资助国内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翻译出版以宣传宗教为目的的图书,并且组织开设带有宣传教义性质的研讨课和讲座,这一类的利用文化宣传宗教,是境外敌对势力争夺我国大学生的重要举措。

3.利用各种名目基金、智库、网站掌控我国社会思潮

西方国家和其私人资本大财团出巨资,打造自己的学者、智库和网站,培育自己的政治理论人才,以“学者”和“思想家”的身份对外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掌控社会思潮的话语权。由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指出:“部级有组织网络攻击频发,我国部分重要网络信息系统遭受渗透入侵,2013年cncert监测发现境内1.5万台主机被apt木马控制。2013年,境内6.1万个网站被境外通过植入后门实施控制,较2012年大幅增长62.1%;针对境内网站的钓鱼站点有90.2%位于境外;境内1 090万余台主机被境外控制服务器控制,主要分布在美国、韩国和中国香港,其中美国占30.2%,控制主机数量占被境外控制主机总数的41.1%。”这些由境外控制的网站目的就是通过国内网站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实现对我国“不战而胜”的政治解构的战略意图。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夸耀资本主义的思潮迭起,与马克思主义争夺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指导权和支配地位。

尤其2014年发生的非法“占中”活动,就是香港少数激进团体在外部势力的怂恿下,围绕行政长官普选问题,精心策动的一场香港版的“”。策动“”是一些西方国家打着“民主化”的旗号、颠覆他国政权的惯用伎俩。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其对我国的渗透破坏指向越加明显,活动越加猖獗,加紧实施网上“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工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铸魂与蛀魂,固根与毁根,较量更加激烈,成为我国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面临的重大现实危险。

参考文献:

安全意识的意义篇(2)

继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后,十报告又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因此,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关键。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而这种认同度又建立在主流意识形态是否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因为利益实现是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根本,也可以说主流意识形态就是谋求利益实现的一种理论表达方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大众的利益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分化,这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一、利益实现是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根本

主流意识形态是指在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一般具有高度的整合力、较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的社会认同度, 通常是这个社会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也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体现。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级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支配着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和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我国广大人民利益的体现。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民大众对主流意识的认同程度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的实现程度直接相关,要提高人民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就要满足他们的现实利益需求。所以,影响社会主流意识认同的关键就是利益的实现。

二、利益分化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

随着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是应该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种种利益均衡机制却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导致社会利益格局的严重失衡,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化在不断加深,多元的利益主体开始形成,同时,贫富悬殊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都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了影响。

(一)个人利益的实现质疑主流意识形态的合理性

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是以国家的指令性计划为主,所以注重的是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而后我国进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出发点就是把个人利益与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直接结合起来,以激发人们追求利益的热情,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这势必又造成了利益分化。利益分化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1]使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维护自身合法利益,更有甚者抛弃道德底线,重利轻义,从而对过去那种无视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的意识形态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这无疑影响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二)利益差距的加大降低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度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同时利益的分化与重组日益加深,导致利益差距过大即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据世界银行1997年的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报告中指出,中国80年代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28,到1995年是0.38,2000年为0.458,这个数值已跨过0.4的国际警戒线。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2013年年初代表官方介绍2003年至2012年全国基尼系数时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3年是0.479,2004年是0.473,2005年0.485,2006年0.487,2007年0.484,2008年0.491。然后逐年回落,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早已突破了合理的限度。另据统计显示,目前总人口中20%的低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3]贫富差距如此悬殊,广大人民尤其是那些低收入群体,对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产生了怀疑,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产生了质疑,这就大大降低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信度。

(三)利益失衡机制增加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难度

在改革中,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利益均衡机制却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这就导致社会利益格局的严重失衡。一些垄断行业、大型国企以及某些行业、部门的收入水平过高,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成为当前我国利益分配领域中的突出问题。例如我国电力、电信、水利、航空、银行、保险、石化等十二大垄断性行业,依靠国家赋予的垄断资源的优势,一方面借助国有性质,提供维持国计民生的产品,同时向政府寻求政策和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利用垄断特权操纵市场,从消费者那里获取巨额利润,并以改革与世界接轨为由,提高本行业职工,特别是中高级管理层的报酬,导致我国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拉大。在《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数十倍行业、区域方面表现突出》一文中指出,目前,我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007年的23倍,行业差距达到8倍,城乡差距近3倍,机关单位养老金高于企业2-3倍。这种不公平的利益分化机制破坏了人们心目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公平理念,降低了人们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难度。

(四)一些人民利益的代表者的腐化行为制约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郑重宣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申明:“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它表明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是为整个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奋斗的,是代表着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中也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应该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因为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我们党内有些党员干部始终没有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公仆,反而居功自傲,高高在上,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群众的主人。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逐个人利益至上,他们有的、命令主义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有的,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力寻租;有的公款吃喝,奢侈挥霍;还有的吃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不顾群众死活等等,这些腐败现象的存在直接诋毁了党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而党员干部形象的好坏直接关乎到党的生死存亡,因为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党员干部的形象直接决定了人民对社会主义信念的态度,这些党员干部的长期腐败无疑会使人们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从而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予以否认。

综上所述,人民利益的实现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根本要求,如果人民利益没有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也就丧失了存在的根基。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理论化的利益表达,所以只有真正为人民谋利益,消除利益分化中的不均衡分配机制,缩小利益差距,保障利益受损阶层的基本生活,同时加大力度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否则利益分化的加深就会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安全意识的意义篇(3)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重要地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也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也是密不可分、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与思想精髓,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起主导作用的价值理念。其具体表现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

意识形态是包括思想方式、信仰、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内容和形式的思想理论体系,价值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构建,受一定的价值观所支配,并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则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规定和制约着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意识形态总是服务于一定的社会集团或组织,代表其根本利益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阶级烙印,有着强烈的价值指向性。从根本上说,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区别乃是在于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封建主义以森严等级、固有特权为价值特征,资本主义是以金钱至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为价值导向的,而社会主义则是以共同富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本质上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资产阶级近代以来先后发起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宣扬理性、自由、平等、人权,反对封建主义的专制、独裁、等级、特权,在思想意识领域对封建主义展开猛烈进攻,并最后推翻封建统治,夺取政权,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然而,资产阶级极力鼓吹的自由、民主、平等并非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只是属于少数人的,是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独占的战利品,而广大的劳动群众仍然受到沉重剥削和压迫。平等、自由、民主等口号不过是资产阶级为掩护阶级统治的实质,用来欺骗和迷惑民众的幌子而已。而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是要消灭剥削和阶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超越,更具有优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与灵魂,它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世界人类文明成果相衔接,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是在我国国内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形势下,统一共识、凝聚人心的有力武器,也是在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背景下,抵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进攻的有力武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为社会存在所决定,同时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反作用。意识形态具有价值导向性和辩护性,能够促使社会成员认同现存的制度和政策安排,为共同的理想信念而努力奋斗,从而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发挥着凝聚人心和整合思想的功能。核心价值观是维系人们精神的共同纽带,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选择判断无不受到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和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以极少的观念和范畴揭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实质,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沉淀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理想夙愿,尤其反映了近代百年以来的奋斗目标。它向人们明确了在当代中国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根本问题。历史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崛起和振兴;只有树立起共同的理想信念,才能促使人们更加坚定不移的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公正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助推器,法治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整个社会树立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标准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社会风气,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向人们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遵循。只有不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塑造个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形成全体公民崇德向善的追求,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和未来。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先进的思想引领和有力的价值支撑。

二、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困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紧迫性

意识形态安全是指特定的“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体系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免遭危害,能够维持正常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有序和谐的状态”〔2〕 (p33),主要包括指导思想的安全、政治信仰的安全、道德秩序的安全、民族精神的安全等内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并不仅仅只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它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于任何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维护自己所依赖的意识形态的安全,是关系到自身存亡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有着极端的重要性。保障意识形态安全,需要确保主流价值观的安全,即主流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和广泛践行,成为社会的价值共识。而目前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极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极具紧迫性。

(一)部分党员干部的消极腐败行为,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抵捂,威胁着国家政党、政权的稳固性

当前,部分党员干部未能把马列主义世界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仅仅将马列主义放在嘴上讲、纸上写,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产生动摇、怀疑甚至否定。而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他们理想信念的缺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摇,将直接动摇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固。同时,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缺失,精神上缺“钙”,导致了他们人生观价值观迷失、道德信条沦丧,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所侵蚀,以权谋私,祸害群众,严重损害了党的声誉、国家的安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员干部在社会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党内的贪腐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党内的蛀虫,严重降低了党的执政能力,动摇了党的执政基础,使人民群众降低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动摇,因而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公信度和凝聚力。胡锦涛同志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3〕(p53)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我们党在维护特定阶级利益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意识形态把政党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任何政党的产生和存在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前提……,政党将意识形态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即意识形态认同是政党获得力量的根本所在”。〔4〕 (p235)一个成熟的政党,只有确立符合自我利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完美意识形态,才能够团结同志,争取群众,实现党的宗旨。因此,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关系到我党生死存亡的大事;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政权而言也极端重要。它是国家政治安全的精神支柱,在保证社会价值导向、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促进社会持续发展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摧毁了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意味着打垮了这个政权,所以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也是关系到国家政权生死存亡的大事。

(二)西方多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和多元价值取向的渗

入,极大地妨碍着人民群众的主流意识形态构建

任何价值观都是一定阶级的价值观,都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体现,因而具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一直遭到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断攻击和诋毁。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攻击的目标。他们利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间文化交融加剧的契机,凭借优势的科学和经济地位,以输出的商品为载体,以信息网络为工具,进行信息垄断、思想渗透和敌对宣传,大肆传播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个体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自然主义、怀疑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涌入国门。与此同时,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逐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取向,也渗入我国现实生活,向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念发起种种冲击。由于上述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有着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和看似客观的历史依据,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蛊惑性,较容易获取人民群众的认同甚至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使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冲击和弱化,威胁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

(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益侵蚀大学生群

体,严重影响着未来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同志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生活与成长环境较之以往复杂了许多,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多样化都对学生群体产生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敌我势力、新旧思想、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争夺大学生群体的斗争日益白热化。在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各种西化、分化伎俩,对我国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国内,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逐渐扩大,给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他们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以致在价值评价标准上出现混乱。一些人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于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等问题,常常分辨不清。还有一些人一方面推崇诚信、敬业等基本道德准则,另一方面却时常是非善恶难分、价值观念模糊;一方面批评社会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却在价值评价上以自我为中心,价值观认知与价值观实践脱节。这种未来接班人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混乱,对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是极其不利的。

三、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东西方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其实质是一种话语权或曰文化软实力的争夺,是国际影响力和渗透力的较量。一国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是否强大,决定了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广度及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息息相关。“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实质上是核心价值观的争夺”〔6〕 (p660),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正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性,才有必要强调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感召力、亲和力和说服力,提升国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教育和引导国民成为拥有主流意识形态思想的公民。因此,抓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对意识形态安全之紧迫性的自觉应对,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负有重要作用。

(一)加强党员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夯实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防线”。

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抓好党员干部这个重点,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第一,加强理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知识,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确立起为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而终身奋斗的目标。第二,增强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和一贯的价值追求,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为人民服务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中,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群众观、政绩观、权力观。第三,强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党员干部在社会中起着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群众的榜样和楷模,努力实现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做到,要求群众不能做的,自己首先坚决不做。督促党员干部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反省自身的不足,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当中,落实到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最后,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制度是强化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保证。要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情况引入到党员干部考核评价制度、选拔任用制度中,形成有效、有力的制度导向,引导党员干部努力加强德行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自觉防止放纵堕落、贪污腐化的不良倾向。以此夯实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防线”。

(二)加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筑牢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防线”。

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践行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旨。首先,要加强理论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要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用浅显易懂的方法、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最大程度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了解,进而促使人们自觉自愿接受并认同,主动摒弃错误、不良的价值观,抵制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其次,要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舆论导向,旗帜鲜明地向群众宣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人们明确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增强道德责任感。再次,要推动群众广泛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地生根必须要落到实践上,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践行的良好局面。通过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重要节日纪念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深化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的理解和领会,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愿性、自觉性、主动性。以此筑牢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防线”。

安全意识的意义篇(4)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紧密相联。要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在把握其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意识形态安全与话语体系建设的内在关系,积极推进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

意识形态安全是由“意识形态”和“安全”两个词组成的。意识形态是政治、法律、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要素的综合。不同的阶级、阶层有着不同的利益,必然产生不同的意识形态。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必然把本阶级的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侵害。因此,意识形态安全就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不受侵害,且稳定存在并得到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党和人民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政权,并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赢得了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胜利。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党执政的基础,是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就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没有被弱化、破坏或颠覆,并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遵循。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指导党和人民前进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必然是其思想观念的先进性、科学性、人民性、批判性和与时俱进性的具体体现,能够抵御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侵蚀和影响,因此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思想体系的安全,必然具有人民性的特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来自于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实践,代表和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被人民群众接受、认同和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是建立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得到人民群众认同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当人民群众感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为实现自己的利益服务的,从而主动地接受它并付诸实践,才能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和影响。

(二)基础性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权稳定的基础。曾明确指出:“凡是要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1]194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与党和人民的政权紧密相连。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政权,必须首先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使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不受影响。苏联共产党之所以失去政权,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各种社会思潮冲击下丧失了主导地位,使苏联共产党失去了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从而使国家陷入动乱之中。

(三)动态性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安全也是在发展变化的,具有动态性特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反映,必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果滞后于社会现实,不能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就会丧失其指导地位。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动态性特征。只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其内容表达和价值主张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否则,就会出现信任危机。

(四)内隐性

意识形态安全源于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情感,而意识和心理情感的发展变化具有隐蔽性特征。社会是由处于不同阶级、阶层的社会成员组成的,各个层次的社会成员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接受和认可程度以及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程度等,都内隐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中,看不见、摸不着。苏联之所以,就是因为苏联人民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面前,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动摇甚至放弃了原有的理想信念。而这种动摇和发展变化往往是隐性的、渐进的,当社会出现混乱,主流意识形态出现危机时,局面可能已无法控制。

(五)根本性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思想理论体系,其安全具有根本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着我国的各个方面,如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出现危机,必然带来国家安全体系各方面的危机。比如,政治安全,政治安全中的政治纲领是意识形态的核心,意识形态安全出现问题,必然带来政治的危机;再比如,文化安全,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意识形态安全出现问题,必然波及文化安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意味着国家各个安全体系中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高度统一,这必然能够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正能量;相反,如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主张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认同,就会带来国家安全体系的各方面危机。

(六)渐变性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意味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理想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遵循,而人民群众对其认可的程度必然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以及贫富差距扩大等社会现实,给人民群众的思想带来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上存在的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尤其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也会给人民群众的思想带来影响。这些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也具有渐变性特征。只有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群体的思想特点,进行思想理论的宣传教育,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才能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与话语体系建设的关系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发挥作用,都必须通过话语表达出来,使人们能够接受和理解,得到人们认同,从而增强其影响力,确保其安全性。因此,意识形态安全与话语体系建设相辅相成,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动力。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影响和促进意识形态安全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出来,使人民群众听得懂、好接受,使之成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锐利武器。加强话语体系建设,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便于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必将为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奠定基础。一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也出现了各种社会思潮,导致思想文化多样,影响意识形态安全。只有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才能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时展同步,对社会现实做出新的科学的阐发,引领和整合各种社会思潮和多元思想文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进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二是增强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说到底是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和认同。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必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变成时代话语、民族话语,使人民群众愿意听,进而在思想感情上增强认同感,提升其影响力。三是增强人民群众抵御各种反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只有通过一定的话语表达出来,人民群众才能够学习和掌握其思想体系。在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西方敌对势力更便于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的渗透,给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我们党只有根据时代的这种发展变化,及时调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语言和范畴,积极总结、提炼、吸收网络语言和大众话语,提升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生动性,才能使人民群众不仅能“听得懂”,而且能“听得进”,从而增强人民群众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影响话语体系建设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不仅事关党的执政安全和国家安全,而且影响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一是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号召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号召力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能够代表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紧跟时展步伐,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更好地接地气,赢得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号召力。二是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说服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说服力来自于所表达的思想理论能够反映时代特征,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只有根据时代要求,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才能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反映社会发展实际,增强其说服力。三是影响话语体系的战斗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战斗力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批判力。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只有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经典话语变成朴实话语,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有说服力的批判,帮助人民群众划清是非界限,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战斗力。

四、积极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促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使人民群众接受、认同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其自觉运用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一)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之源。没有先进科学的理论,就没有解决现实问题的话语体系,也就没有意识形态安全。然而,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保持其先进性、科学性和对现实问题的说服力,必须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党的十以来,我们党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构建与时展相符合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意识形态安全与否取决于信奉的意识形态能否指导、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面临的问题。因此,要根据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升意识形态理论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二是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创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于,它始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始终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相一致,始终代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要求。因此,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实践发展的新要求,根据人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利益诉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理论,构建反映时代特色的话语体系,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进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及其话语体系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三是遵循客观规律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在于其始终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而要代表社会发展方向,就必须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研究,在准确把握各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吸收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进行理论创新,以科学揭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永葆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机与活力。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革命时期的话语体系,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因此,马克思主义要发挥作用,必须认真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人民群众的认知认同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认知认同,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二是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真理的普遍性,但如果不与中国的时代特征和客观实际相结合,就解决不了中国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中国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会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和历史任务的转移而产生新的话语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话语与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解答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并用这些“话语体系”教育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才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时代化

意识形态话语不仅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而且是一个不断转换与重构的符号系统。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时代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话语转换为时代话语,以表达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新实践、新创造。我们党历来重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时代化,始终根据时代特征和现存的实际情况,构建反映时代特征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引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胜利。在革命战争年代,以阶级斗争为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共产党人取得革命的胜利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充满着激励斗志和革命的话语;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党和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充满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话语,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是硬道理”“中国梦”,等等。广大人民群众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引领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经济总量在2010年居世界第二位,超过日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我国从“革命话语体系”向“建设话语体系”转换的实践证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新的阐发,才能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党和人民群众正在做的事情相结合,形成引领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人民群众才能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信仰。

(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大众化

话语是表达思想的桥梁,离开了话语,再好的思想观念也得不到表达和传递。但话语表达思想、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听得懂,听不懂的语言是起不到思想观念传播作用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经典话语”转换成“朴实话语”,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地气。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大众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阐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表达了革命必胜的信念,用“三座大山”来阐发民主革命时期的任务,加深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解,为取得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我国建设和改革时期,邓小平用“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发展才是硬道理”,引导人民群众大力发展经济。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表达党对人民的感情;用“‘老虎’‘苍蝇’一起打”表示反腐败的决心,等等,向人民群众有效传递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就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大众化,用朴实的话语阐释深刻的理论,增强话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更好地融入群众、更好地入脑入心,进而提升人民群众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影响的能力,有效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参考文献:

安全意识的意义篇(5)

一、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的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这是一项特殊又无比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对维护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是指引大学生确立正确人生价值取向、克服人生道路发展困难和坚定大学生人生信仰的科学指南。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从而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传播的主渠道,是培养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主要课程,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占据意识形态教育领地。基于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时,要善于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切实从学生意识形态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入大学生的心中,使学生了解、认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保证大学生可以有效应对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登上科学的高峰,终究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课堂上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以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训练为切入点,这是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必然要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授理论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入课程要善于运用社会热点和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以此激发大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同时通过引导他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和时事热点,帮助他们自觉抵制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以及吸收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尝试创新,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认同感,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直观体现,基于此,要想保证大学生处于意识形态安全领域中,使其更好地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用24个字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领域,怎样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呢?我们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祖国,认识到“家国一体”,进而可以培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意识,从而更好地抵制西方腐朽思想和价值观的冲击,保证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另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最终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反映社会意识的大熔炉,它总是通过营造浓厚的意识形态氛围,把社会主导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价值观传输给大学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和行为。高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校园文化活动与当代大学生的亲切感,例如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学术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主流文化的魅力,进而保证受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五、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成为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必然选择。新媒体既拓宽了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视野,又创新了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的教育功能,让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在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进新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传播渠道,引入实效性强的理论内容,不断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

六、发挥高校宣传舆论阵地功能

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园标语墙与电子屏以及校史馆等都是高校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通过这些阵地的文化传播、新闻报道等宣传活动,可以大力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使大学生掌握正确的信息,从而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七、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建设

安全意识的意义篇(6)

关键词:当代;意识形态;解决路径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中国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目前中国意识形态总体上是安全的,这是主流。否认这个主流,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坚持重在建设,将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上升到自觉的高度,形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健康发展的局面。深入研究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特征,是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前提,是时代赋予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任务。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主要呈现如下特征:

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居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地位,这是我国思想领域的突出特点。同时,意识形态的多样性也是我国思想领域存在的客观现实。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时刻注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动向,确保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其次,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先进性的突出表现。同时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还具体表现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再次,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既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但同时继承中国历史思想资源。正是对各种思想、理论的批判与整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得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继承是发展创新的前提与基础,创新是继承性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一旦失去了创新,就会凝固、保守和腐烂,惟有创新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当前,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来自国际环境的压力。“和平演变”是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既定战略,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是“和平演变”的主要手段,剧变后西方敌对势力把“和平演变”的矛头主要对准了中国。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精英通过欢呼多党制、指导思想多元化,攻击和低毁马克思主义,鼓吹人类意识形态将终结于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随着经济全球化内部风险的持续释放、西方国家转嫁危机和中国改革开放进人深水区,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思潮出现,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其次,是来自内部的挑战。目前,除了“新自由主义”、“”、“淡化意识形态”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争夺指导和支配地位之外,还有党内的腐败现象严重削减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极易使人民群众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失去信心,进而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上摇摆不定,产生认同障碍和逆反情绪,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公信力。

因此,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需要引起全党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制定意识形态安全的国家战略,确立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原则。既要对意识形态危机进行战略管控,构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策略体系等等。同时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唯物主义原则。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能脱离经济建设去抓意识形态工作。

其次,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理论创新与宣传,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转型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活跃期和问题突发期。揭露和批判错误思潮,是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调节社会矛盾防范社会动乱的稳定剂。我们要认真应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挑战,因此在战略战术上抓一些重大问题,主动发出中国的理性之声。创新是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避免思想危机的有力杠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我们党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以其实践成果,不仅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话语权,而且提升了应对各类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挑战的思想力量。

最后,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切实把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建立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基础之上。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巩固意识形态安全的经济基础。当代中国的发展建设,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但是实现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巩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社会基础和民心基础的重大举措。

综上所述,在意识形态斗争和思想文化竞争更加激烈和频繁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日益凸显。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灵魂。维护好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对于促进国家稳定和发展进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 里奇・奥文达尔.《英语国家联盟》[m]伦敦,1979年版.

[6] [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7] [冰]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8]宋迎法.论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和途径[j].江苏社会科学,1997,(2):75.

安全意识的意义篇(7)

意识形态是国家和地区思想观念的聚集体,是特定历史时期主流思想意识的集合。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因素,是当前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内容。传承并发展的传统文化,是与意识形态安全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因素。新时期,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应高度重视传统优秀文化的凝聚力量,以不同群体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提升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各民族群体影响,从而确保我国国家的整体安全。

一、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意识形态是一个政权的“灵魂”,也是一个政权凝聚人心、进行社会整合的强大工具。意识形态往往反映着一定历史阶段的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同区域间思想文化的传播、交锋甚至冲突成为常态化现象;而思想和文化在区域间的矛盾,成为不同意识形态竞争的“催化剂”。意识形态作为软实力竞争的基础因素,是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的重要阵地。

纵观历史,剧变就是从反对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搞乱人们的思想打开突破口,最后导致社会制度和政权被颠覆的。“八波”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搞乱人们的思想导致社会动乱的。对思想意识方面的渗透,是凭借混乱的社会思潮搞乱一个国家的手段,也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实现敌对势力不良目的的方式。意识形态作为国家意志,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体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正因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作用,以及它在维护政权稳定和区域发展中所体现出的至关重要性,意识形态安全俨然成为我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当前新形势下,西方资产阶级加紧在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步伐,将思想渗透作为颠覆中国的重要手段。西方和境内外敌对势力把“西化”、“分化”的思想观念通过文化传播和交流渗透到我国,对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使我国国家整体安全遭受到一定的冲击。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并作为维护国家整体安全的核心内容,被提到我国安全工作的首要地位。

二、传承的优秀文化是促进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因素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整体安全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就成为当前历史时期的重要内容。在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之前,认清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重要关系,不但能够开拓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新方式,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寻找更多的载体创新形式;同时,也能够以此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促进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进一步发展,并巩固意识形态安全。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统一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共同的文化作为凝聚不同群体的向心力。特别是由多民族构成的社会主义中国,虽然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但事实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最终其实都归属于中华文化圈之中。不同民族都具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并且这种文化特征还会随着民族历史的不断推进,在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前提下,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其他民族文化相互杂糅,并表现出复杂性的一面。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应当以不断传承和发展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从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

以传承的优秀文化作为促进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出于文化在意识形态安全中,所呈现出的极端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文化不仅是影响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要巩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成果,利用文化因素形成的强大表现力量,显然是十分可取的。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路径

首先,应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寓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之中,以优秀的文化引领教育。其一,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舆论导向宣传,在坚守意识形态舆论阵地的同时,使民族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其二,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寓于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和民族历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育内容中,形成文化教育的日常机制;其三,要营造文化育人的良好环境,使群体在良好氛围中产生思想意识的飞跃。

其次,要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在不断丰富我国文化内容的基础上,以更加具有主流意识的传统文化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在传统文化语境下,我国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多样性,这也就致使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被“打磨”和“筛选”,而当前得到的则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之处。从思想意识的角度来讲,它也代表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众化,在实现文化大众化的前提下,使群体思想意识得到提升。

最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积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是囊括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理论指导。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领性,一方面,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理论灌输之中,强化其思想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各部门和单位应当积极引导社会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内容,以培育群体的核心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神彦飞.政权稳定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探析[j].东岳论从.2013(11).

[2]林泰.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p15.

安全意识的意义篇(8)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他勉励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有无与强弱,是衡量其有无爱国心的重要体现。因此,构建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机制,有利于促进青年学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情感的培育。

一、影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因素

国家安全意识是指在心理意识层面对与国家安全相关问题的历史、现 状、发展、规律、本质等的认知、评价和预期。影响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人主义意识增强,个人利益优先倾向。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使得西方个人主义思潮涌入中国,并深刻影响价值观正在塑造中的高校大学生。个人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有利于激发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具有人道性与合理性。但是, 个人主义也包含有利己主义,强调个人利益、自我价值的至上性,强调以个人为本位[1]。我国市场经济大环境与独生子女家庭小环境,为个人主义思想生根提供了土壤,大学生容易滋生个人利益优先倾向。当代一些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甚至缺失,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全社会对集体主义教育的宣传和引导都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对培育青年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不够重视[2]。新时期大学生呈现一些新特点,如“自我意识增强,追求目标个性化,价值目标的功利化”[3]。

第二,就业形势严峻,重点关注人生出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始终是社会热点话题,鉴于经济制度、就业保障与指导制度、教育户籍法律制度以及促就业活动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很难满意就业[4]。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生计,因而职业前景成为大学生活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与“心病”。从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看,大学生对自己职业前景的关注与焦虑,是为了满足低层次的生存需求,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有效保障时,就不会投入更多精力关注自我实现的需求。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许多大学生宁愿花费很大精力与时间考取各项证书以期增加就业筹码。

第三,长期和平环境,形成天下太平的惯性思维。从全球层面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遥远”的70多年前,此后虽然有过几次局部战争,但是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并未爆发,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观念深入人心。从国内层面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战争硝烟淡出我们的视野,随处可见歌舞升平现象,流血与冲突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国内的和平稳定环境使得处于安逸生活中的国民和整个社会意识不到安全威胁。因此,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深受其所处社会环境影响,国家安全在其心中只是一种模糊遥远的概念。

二、构建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机制的必要性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然我们处在和平盛世的时代,但是必须时刻保持忧患与危机意识。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对其进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具有战略意义与必要性。

第一,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不容乐观。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内涵是不断拓展的,既包括传统安全威胁,又包括非传统安全威胁。虽然大学生在概念层面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对国家安全深刻的丰富内涵认知有待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法律和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导致对自身的网络行为是否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程度及其后果缺乏认识。当代大学生虽然有着热忱的爱国之心,但是年轻的他们对正确的价值观认识还不够。况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和老师、家长交流较少,很容易被网络影响,所以我们应当加强净化网络的力度。

第二,全社会未形成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氛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都应该关心国家安危。但是公民对国家的责任不仅仅体现在国家出现危难的时刻,更应该体现在国家出现危难前对危难的忧患意识,预防国家危难比应对国家危难成本更低,效果更好。与美日等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忧患意识要薄弱得多。一方面,西方国家叫嚣“中国”,使得一些国民自我感觉国家很强大,出现麻痹思想,降低了忧患意识。另一方面我们不断倡导中国和平崛起,这种和平色彩在国际社会也许能够起到增信释疑的效果,但是也会降低国民对中国崛起过程中遇到阻碍的警惕性,中国是否能够和平崛起不是自己单方面所决定的,国民必须要有和平崛起受到挑战的忧患意识。此外,国土面积、国内稳定环境、国防政策以及公众价值趋向等都不利于营造强烈的国家安全威胁氛围。

第三,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强弱会影响未来国家安全走向。当代大学生将会成为未来二三十年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甚至有些优秀者将进入国家决策核心圈。在对价值观塑造十分重要的大学阶段,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被打造的强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未来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关系到国家安全发展的方向。此外,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性质,西方一些极端反华保守势力对我国社会制度极其仇视,想方设法地要进行破坏。而我国青年大学生是他们重点进行和平演变的对象,如果我们不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政治敏锐性,少数大学生可能会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引导和蒙骗,大学生群体会被引向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有可能蒙受巨大损失。

三、建构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机制

影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因素复杂多样,因此,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多样化提升国家安全意识的机制。

第一,构建国家安全威胁的引导机制。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可见,“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面对多样复杂的国家安全威胁,需要构建应对国家安全威胁的引导机制,让大学生了解各种国家安全威胁的形式、内容和危害。在国家安全的学术研究层面,有关学术机构要专门遴选一批专家跟踪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时事热点,展开详细研究,并做好把研究成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社会的准备。

第二,构建国家安全忧患的激发机制。美国作为世界顶级大国,其综合国力强大,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够威胁其生死存亡。但是美国人骨子里依然流淌着强烈的忧患意识。美国精英极为重视培育人民的忧患意识,激励本国民众居安思危,发奋图强,从而树立起官民强国强军的意识。我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安全威胁挑战更加严峻,更应该加强忧患意识教育。曾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为了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需要有意识地构建忧患激发机制。在与国防有关的节假日期间,教育部门要统一部署形成制度,每年设定某一项或几项国家安全危机主题,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比如辩论赛、文艺晚会、征文比赛、危机应对模拟演习等,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形成关注国家安全的忧患氛围。当遇到传统安全或非传统安全威胁事件发生时,学校有关部门应实时组织相关科研领域专家,从国家安全角度,面向全体学生举行报告会,同时学校相关社团应积极参与,开展应对所发生事件有关的活动。

第三,构建国家安全教训的认知机制。曾经指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人类文明史上,古今中外许多曾经霸气十足不可一世的王朝或国家,最终不能摆脱被颠覆的宿命,实际上,在这些鼎盛王朝灭亡的教训中,蕴含着丰富的可以汲取的智慧。要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历史上大国兴衰的教训足以提供鲜活的有说服力的素材,因此,高校需要构建一套国家安全教训的认知机制。在课程层面,大国兴衰等相关历史应该进入课程教学体系,可以是国防教育课程,或通识教育课程,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等。在性质层面,大国兴衰历史课程学习必须定位为必修课,确保足够的教学时间,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一定强度的知识灌输,进行严格的考核,没有相当程度的知识积累,相关意识的形成只能是空中楼阁。

第四,构建国家安全教育的法规机制。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毕竟不同于专业素质教育,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直接效益,在国家安全问题上投入过多精力会占据其他活动的时间。国家安全是既模糊又遥远的概念,在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背景下,过于强调国家安全危机意识反而会有杞人忧天之嫌,国家安全教育工作者本身的积极性也会大受挫折。实际上,各大媒体、各级教育部门、学术机构以及各高校要形成上下联动、多层次多维度的国家安全危机教育的氛围,需要一个权威性的依据。在现代社会,依法教育是最权威最具人心的行为准则,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不涉及国家安全教育问题,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虽然规定学校国防教育与社会国防教育的义务,但是只是原则性的规定,没有进一步具体的可操作细则以及监督措施。因此,国家要积极推动在国家安全教育方面的立法工作或者完善原有的一些法律,以增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法律权威性。

参考文献:

[1]杨桂森.个人主义思潮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对策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5):87-90.

安全意识的意义篇(9)

当今时代,文化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安全成为国家综合安全体系中的深层主题。所谓国家文化安全,“是相对于‘文化威胁’或‘文化霸权’而提出来的”,其实质就“是国家之间文化软实力的比较优势”,其核心内容就是民族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安全。①而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全球信息化时代,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冲突、渗透、融合,外部挑战与内部困扰使得我国的文化安全形势及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外部挑战威胁我国文化安全

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功能,是政权合法性的文化基础。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我国文化安全集中地表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其核心问题就是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之日起,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及两种社会制度的冲突就从未间断过。继“武装侵略”、“军事遏制”、“经济封锁”等手段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把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政治、经济、贸易相结合,通过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逐渐影响和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这一战略在苏联东欧初见成效。冷战结束后,“软实力”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新手段,文化霸权主义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形式。美国把促进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世界的传播作为其称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与自己有着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价值观念的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借助全球性传媒、文化产品交流、跨国公司活动及人员的交流往来等载体,西方社会思潮与西方民主、自由、人权观等意识形态在中国大肆传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文化霸权的威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遭到严峻挑战。

西方腐朽思想侵蚀我国国民价值观念。价值观念的安全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安全的基础,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国家价值观念的安全问题是广大国民对一个国家传统的和现在的价值观念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这种态度不仅与家庭、社会、国家对国民的教育相关,而且与其他国家各方面的文化影响、渗透,甚至文化侵略、意识形态煽动等相关”。②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的交融,决不是浪漫主义的东西方携手共进,它一定程度上是西方推行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入侵和渗透,对中国国民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造精神的失落、社会道德的滑坡以及消费主义价值观蔓延,中国传统义利观、是非观、荣辱观等遭遇空前挑战。

美国大众文化挑战中国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的源泉,也是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来源和国民凝聚力之所在。它不仅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过去的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而且蕴含着它走向未来的文化基因。中国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精神动力。但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所导致的不同文化的整合却对中国民族文化造成了极大挑战。前美国商务部高级官员戴维・罗特科普夫在谈到全球化促进不同文化整合时说:“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那么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它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民意愿的价值观。”③美国大众文化通过好莱坞电影、跨国公司、互联网与国际贸易的作用得到了增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受到世人的追捧和青睐。这种以消费主义为核心、以经济性和娱乐性为特征的大众文化的全球扩张在无形之中改变着世界,尤其是占据了年轻一代的头脑和心灵,对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造成很大冲击,正在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也未能幸免。一方面,我们的文化正在表面化、娱乐化、庸俗化,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又在快餐化、西方化、全球化。

内部问题使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堪忧

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国民信仰危机以及意识形态淡漠的现实。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其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和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尽管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仍然是主流信仰,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对公有制主体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否会受到动摇的担心在与日俱增;党员干部中层出不穷的社会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不公、就业难等社会现实问题的存在也影响了人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和意识形态渗透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上的误区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度在当代中国呈现出代际递减和时间递减趋势,部分意志薄弱者甚至产生了信仰危机,尤其是很多年轻人越来越趋向于远离政治,意识形态淡漠,讲求实际。他们热衷于追求财富、追逐梦想、渴望成功,却丢失了传统与信仰;他们泡吧,摇滚,追逐时尚,却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对本国政治与意识形态不以为然,却追捧西方的观念和文化。长此以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必将消弱,国家和民族凝聚力也会日趋消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思想多元化的挑战。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为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合法的理论诠释及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而且通过其对社会成员的教化塑造,为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提供丰厚的精神资源和人力资源”。④因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伦理所强调的公平竞争、效率优先、趋利倾向与社会伦理强调的奉献精神、利他主义、大公无私发生了一定的冲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想信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社会引导和整合等功能在市场经济以及自由观念等侵蚀和消解下不断弱化”,⑤社会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趋于功利化、世俗化和多元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成了极大挑战。

文化安全意识淡薄,文化创新能力不强,难以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思想影响力和大众文化的社会凝聚力。国家文化安全的维护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除了要发挥意识形态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外,还要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思想影响力,充分发挥大众文化的社会凝聚力。但改革开放以来,相对于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化安全意识淡薄,民族文化保护不够。比如,有些领域对传统文化不分高低、不辨良莠,一概冠以文化之名去牟取利益,甚至把高尚的内容庸俗化,扭曲社会现实,违背历史本质,使国家形象受到玷污、国家文化软实力受到损害。第二,文化创新能力不强,鲜有称得上创新并引起世界关注的思想理论成果和艺术作品,学术前沿也是对西方学术话语的学习和传播。第三,大众文化缺乏社会凝聚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大众的、流行的文化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在中国极速膨胀,给人们带来文化消费上的巨大享受。但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消费性和多变性特征使得大众文化的生产主要不是为了教化大众而是迎合大众的消费偏好,满足当下的感官需求。这种急功近利的目标追求对文化的审美性和深度意义产生消解,导致意义危机、信仰危机、道德危机等文化失范现象,从而使大众文化难以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凝聚力。

结 语

总之,我国的文化安全形势和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我们要从文化安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文化软实力发展及当今世界的文化软实力竞争问题,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作者单位分别为河北体育学院学校体育系、社科部;本文系2010年度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2010609)

注释

①陈宇宙:“文化软实力与当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天府新论》,2008年第6期,第113页。

②刘跃进:“解析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内容”,《北方论丛》,2004年第5期,第90页。

安全意识的意义篇(10)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具有“意识”和“政治”两方面的内在一致性,编辑作为生产、传播与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给受众的主要媒介,在作出文化选择之时必然会将其所具有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融入其中;同时,国内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形势和国际和平演变进一步加剧的形势也要求编辑具有政治意识。编辑必须在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础上,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正面建设引导为主,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关键词:编辑;政治意识;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020-03

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内的政治合法性,即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合法性的观念基础和解释框架,得到了最广大民众的广泛的社会认同。意识形态能够通过自身表现出来的政治权力和控制力量,成为维系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的支持力量和整合社会的重要手段,为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提供舆论领域的合理性支持。另一方面是对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利益安全。因为意识形态是形成国家利益的必要条件,是对国家利益的确认和表达[1]。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之间良性互动的同时,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防止国外不同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侵蚀与和平演变,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基础,进而也是巩固国家经济基础、保证党的执政地位、避免国家政权受到威胁的“软国家机器”。我国的编辑工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既承担着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重任,又担负着引导和教化民众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观的职责,因此,编辑是否具有政治意识对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至关重要。

一、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的内在一致性要求编辑具有政治意识

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具有内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性;二是意识性。这两方面决定了编辑是否具有政治意识对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意识形态是属于受一定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利益主体服务的思想上层建筑和思想体系,其本质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包含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观念特征,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它与自然科学等不具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式以及处于较低层次的社会心理等最大的不同即在于它的政治性。意识形态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形态是政治权力合法性的思想和理念基础,主流意识形态能够通过自身所具有的辩护功能,运用一系列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为执政党执政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建立起民众对政权合法性的信仰。著名国际关系专家约瑟夫・拉彼德在《文化与认同》一书中指出,每一个政体都需要得到忠诚并行使着权威。而任何政体的忠诚和权威都需要有区别性的意识形态。通过意识形态的确立、传播和巩固,并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政体的权威性和合法化得以确立。第二,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是一种对民众进行引导和控制的软性力量,能够通过自身所具有的“黏合剂”和“混凝土”功能,引导、规范和整合社会力量,进而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从而起到与政治上层建筑同样的作用,因而具有政治导向性,也属于国家机器的范围。

政治意识是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现象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评价和政治信仰,它既包括民族和个人的政治心理、政治文化、政治观点和政治思想,又包括社会阶级集团的意识形态。显然,意识形态是被包含在政治意识的范畴之内的,是政治主体树立政治意识所要维护的一整套系统的政治理论、观点和价值观,因而是政治意识的核心部分,是一种居于统治地位的政治意识。政治意识要求政治主体能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判断力和鉴别力。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和政治意识是内在一致的,二者只是属于政治意识范畴的不同层次。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政治的动物。的确,处于政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政治而生存,每个人都会对发生在身边的政治现象和政治事件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而意识形态发展与社会存在变化的不同步性又决定了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不可能是一元的、纯粹的,都会存在多元性的意识形态。但是在这多样性的意识形态群当中,又必然存在着一种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影响着公民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对人们的政治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各类媒体的编辑是文化的生产者与传播者,是信息输入与输出的中间环节,承担着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和培育公民树立政治意识的职责。编辑在对各种输入的信息进行筛选取舍的政治文化选择过程中,必然会对文章所包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表现出或认同或否定的态度,将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渗透其中,并将其中的精神内核呈现在读者面前,转化为社会成员的政治信念,从而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因此,编辑必须树立政治意识,本着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深刻把握社会、把握现实,以极强的政治鉴别力、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渗透进文化产品之中,引导整个国家、民族、社会树立政治意识,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二、当前国内外形势对于编辑政治意识提出的挑战

编辑必须具有政治意识,不只是内在的政治意识和意识形态的要求,而且是外在的国内外形势和政策的要求。内因是依据,外因是条件。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异体性压力、合法性压力、适应性压力、调节性压力、保持性压力的新挑战[2],意识形态安全形势更为严峻。正如卡斯特罗所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意识形态化的世界上,只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试图把资本主义思想、帝国主义思想、新自由主义思想强加于人,恰恰是试图把一切与这种思想不同的思想从政治地图上抹掉。[3]”严峻的形势要求编辑必须树立政治意识,进而引导读者形成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自觉性。

一方面,从国内角度来说,我国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要求编辑树立政治意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宣传媒介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其职责就在于为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作论证。尤其是在当前的异质性社会,全球化使得思想文化在国际交流交融交锋的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这可以促进不同思想文化间的交流与互鉴,使主流意识形态在文化的国际碰撞中获得有益的思想资源,但也势必会使原有的一元化意识形态受到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挑战,给社会和国家带来离散和分离的影响,严重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整合力,影响政治社会化效果;在自由的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已经摈弃了过去泛化意识形态的极端做法,“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人们以更实际的态度衡量评判一切现实问题,并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根据自身利益来选择和评判意识形态,而排斥所谓的‘统一意志’”[4],社会呈现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淡化和信仰缺失的倾向,这种承认思想观念多元并存的趋势,从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看自有其进步性,体现了尊重人思想自由和个性发展的民主意义,但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进步发展的角度看,如果任由这种淡化倾向发展到极端,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必然会削弱,其社会基础和主导地位必然会动摇,进而会面临合法性压力与危机。因此,对于当前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我国来说,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更是至关重要。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应当是编辑必须肩负起的历史使命。

另一方面,从国际角度来说,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但从来没有放弃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反而借助于全球化和我国搞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契机,变本加厉地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试图解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而瓦解社会主义国家。这要求编辑树立政治意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交流步伐的加快,西方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论坛等文化融合的方式,将西方所奉行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以更加隐蔽和持久的方式向我国进行渗透与扩张,以至于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一些非主流甚至是反主流的意识形态。比如,宣扬西方民主,将党的领导和宪法与法律实施对立起来,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宣扬西方价值观的普世性,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图动摇党执政的思想理论基础;宣扬西方公民社会,企图把基层党组织领导和基层政权排除在基层群众自治之外,瓦解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宣扬新自由主义,企图改变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削弱政府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宣扬西方新闻观,以新闻自由为借口,挑战我国党管媒体原则和新闻出版管理制度,企图打开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的突破口;宣扬,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最终否定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以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质疑改革开放,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进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等。这些意识形态,如果任其蔓延,就会干扰人们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等重大问题上的思想共识,干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分裂影响。亨廷顿曾说过:“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5]”面对可能导致的社会政治信念和政治价值紊乱,编辑在注重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把政治意识放在首位,审视并确立自己的政治文化选择,严格控制并合理引导非主流意识形态,坚决批判并严厉打击反主流意识形态,保持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和统一。

三、树立政治意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编辑出版工作同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承担着舆论导向的重大责任,为此,编辑树立政治意识就体现在要发挥政治导向功能,站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准确把握国家的舆论宣传方向,在社会成员的政治意识处于空白期、窒息期和迷惘期之时,通过所编辑的刊物将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到社会成员心中,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加强深层次问题引导,促进思想统一,力量凝聚,塑造出国家稳定与发展所需要的政治人。编辑树立政治意识要注意以下几个结合。

第一,要坚持党性原则与双百方针相结合。一方面,坚持党管媒体和政治家办报办刊是我国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编辑树立政治意识首要的就是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将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体现在新闻活动之中,坚持党的领导,遵守政治纪律,严守政治底线,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好政治方向观,维护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渠道和舆论阵地,营造全面深化和推进改革的政治舆论氛围。这是前提,是基础,到任何时候都不可改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现代媒体形式的多样化与普及化,公众自我选择的空间不断扩大,公民逐渐成为具有独立政治人格和政治态度的人,与此相对应,单一舆论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在逐渐缩小,为此,编辑必须适应社会民主化程度提高和民主意识增强的现实,紧跟民主建设进程加快的步伐,既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对待不同的声音,又要仔细甄别稿件,充分发挥“过滤器”功能,做出正确的政治文化选择,同时还要在宣传方式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上一篇: 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 下一篇: 网络环境概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