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策略汇总十篇-9游会

体能训练策略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23 14:39:27

体能训练策略

体能训练策略篇(1)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2

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是网球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训练策略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到网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高低。而网球运动员要在竞争日益剧烈的网球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良好的全面身体素质以外,良好的专项身体素质也是必须具备的。因此,需要对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策略展开探讨,以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及训练的效率。基于此,笔者进行了相关介绍。

一、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结构

(一)专项力量素质

所谓的专项力量素质是指网球运动员在击球时通过全身肌肉协调配合及击球技术将自身能量转换为球向前飞行的能量。击球力量的传递顺序为,最初发起于腿部,通过髓关节、腰腹及肩带传递至手臂,最终传递至击球点。

(二)专项速度素质

专项速度素质是指网球运动员完成某个动作的速度,即击球时脚步的移动速度及击球速度。许多研究证实,专项速度素质是决定运动员能否得分的基础条件,在训练中应当优先发展专项速度素质。

(三)专项耐力素质

在很多大赛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网球运动员因为专项耐力素质不好,从而出现前期表现很好,到了比赛后期却会出现技术动作质量大幅下降,移动缓慢,击球无力等状况,轻则影响击球质量,重则左右比赛结果。网球比赛的赛程一般会持续9-10天,比赛频率为1场/天,随着比赛的不断推进,比赛的激烈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对运动员的专项耐力素质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专项耐力素质的切l练在整个体能训练中也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

(四)专项灵敏素质

专项灵敏素质是指网球运动员在专项运动时能够准确、迅速、自如、协调地完成各个技术动作的能力。良好的专项灵敏素质可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完成各种复杂的技术运用,以较稳定的状态应对网球比赛中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各种突况。

(五)专项柔韧素质

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研究表明;阻碍关节运动的主要作用力与软组织的弹性有关。影响关节柔韧性的主要因素是肌肉,所占比率为40%。如果通过伸展练习来改善肌肉的柔韧性,那么关节的运动幅度就能被提高。专项柔韧素质与网球运动员的控球能力有关,良好的专项柔韧素质能够提高网球运动员在网球比赛中的控球能力。

二、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策略

(一)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策略

1.上肢专项力量策略

比赛中,在对某些球进行处理时,需要将技术精确到腕部,而腕部的肌肉力量训练可采取手持哑铃,腕关节肌群进行屈腕和伸腕的运动,不记次数,重复6-8组,组间间隔lmin。对于提高腕关节各小肌群力量可采用单手持哑铃,将哑铃置于体侧,上臂进行外旋和内旋练习,并配合抛垒球的练习效果较好。

2.下肢专项力量训练策略

下肢的练习主要分为2类,第1类为负重练习,主要的训练内容包括负重跨步走、负重深蹲起、负重半蹲跳、负重半蹲提踵、负重屈膝内收后撤步、负重站立侧滑步、负重屈膝侧前跨等练习。第2类为不负重练习,主要的训练内容包括单腿站立内收成并步、屈体站立外展成跨步等。

(二)专项速度素质训练策略

1.反应速度训练策略

反应速度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对瞬息多变的信号做出反应的速度。对于反应速度的训练可以采取快速静止状态的起动、快速变向、急停等方法,从而通过判断对手的位置、动作等线索,以加快大脑反应灵活性的提升。

2.位移速度训练策略

步法的熟练程度是影响位移速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当多进行步法训练。步法训练方法是按照图1箭头方向进行小步跑、侧向滑步等练习,斜线方向移动采用小步跑的方式,直线移动采用侧向滑步的形式,该练习有助于熟悉步法,从而促进运动员位移速度的提升。

3.动作速度训练策略

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对于动作速度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提升动作速度之前,首当其冲地是完善和提高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与稳定性,接下来再对单一技术动作进行速度提升,最后将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和动作速度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训练,这样最终得出的训练结果才会有意义。练习顺序为单个技术动作的练习,单个技术动作与步法相结合练习,最后为结合球进行综合练习。

4.耐力速度训练策略

网球比赛具有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相交替的特点,比赛的整个过程是在短时间休息和短暂高强度运动之间不断交替的,体能的恢复与消耗无法达到动态平衡,这样就会造成疲劳的出现,尤其是在争夺关键段落时,良好的耐力速度能力可以保证机体在缺氧、体能严重下降时依然能够完成相应的快速起动。耐力速度的训练方法及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60m原地加速跑,3-5组;第二,60m、8om行进间加速跑,3-5组;第三,15om反复跑,2-3组。

(三)专项耐力素质训练策略

1.有氧耐力训练策略

有氧代谢能力的好坏是决定运动员能否以较快的速度消除疲劳的重要能力。有氧耐力训练主要以大肌群为主,训练要与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高度相符,训练强度尽量要达到运动员的肌肉无氧阂值,且有小幅上升,从而对肌肉产生足够的刺激,以提升有氧耐力的训练效果。持续时间、组数、组间间隔要根据运动员当天的状态决定,持续时间一般控制在25-30min左右,组数一般为2组,组间间隔1omin。

2.无氧耐力训练策略

无氧供能主要依靠2种方式,第1种为atp直接分解供能,但体内atp的存储数量极为有限,一般持续155左右就会被耗尽,这时第2种代谢供能方式便会启动,即血糖的无氧代谢供能。训练可采用运动员进行正手抽球训练,连续无间断地快速抽球6-8个,通过这种训练可以使机体借助应激反应的机能增加体内atp存储数量,以提高atp直接供能的能力。同样采用运动员正手抽球训练,让抽球节奏适当降低,持续时间适当延长,一般2-3min为宜,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机体血糖无氧代谢能力。此外,多球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多球训练应当保证拥有较大的活动范围,也就是说球要发到各个不同的点上,让运动员尽可能多地动起来,练习的持续时间需要根据练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决定,一般练习的时间持续在25mm以上。

(四)专项灵敏素质训练策略

对于网球专项灵敏素质的训练应当主要采用应变能力凸显、技术动作精准协调、反应迅速的训练方法。主要的练习内容有:1.跳绳训练,采用单脚跳、双脚跳、单脚跳和双脚跳交替进行,并配合正跳和反跳交替进行。双摇跳、行进中(跑)跳,行进距离一般为30-5om,采用变换节奏的跳法,如跑1步单脚跳1次,跑2步单脚跳1次及多种类似组合。单组练习时间一般为50s-100s。2.单腿跳跃随摆练习,动作要求为,一条腿进行支撑跳跃,另外一条腿进行前后摆动,动作在两腿之间交替进行。

(五)专项柔韧素质训练策略

对于网球专项柔韧素质的训练应主要采用能够提高人体各个关节在多个方向上的运动能力和关节附近肌群延展能力的方法,主要的练习内容有:肩带附近肌肉的柔韧训练可以采用一手抱住异侧肘部,做向胸部方向拉伸的运动,接下来再用力推肘,以便让三角肌得到足够的拉伸,拉伸持续3-5s,重复2次后进行左右交换。对于下肢肌肉的柔韧训练可以采用弓步正压腿、侧压腿、跨栏坐等方法,动作力度要适中,有节奏、规范,当肌肉出现酸痛无法忍受时继续保持2-3s,效果更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状况,采取合理的训练策略,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对各个运动员自身的弱项进行针对训练,使得训练的方法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相适应,从而实现科学化的训练,有效地提升网球运动员的各项专项身体素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

体能训练策略篇(2)

体能训练在射击运动员的整个训练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断地提高体能素质是射击教练和射击运动员主要的训练目标。尽管目前我国对射击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仍旧没有形成系统的训练体系,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还未有效地结合起来,体能训练的策略有待改进,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射击运动员的需要。因此,要对射击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给予高度的重视,加强对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策略的研究,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帮助射击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

1 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射击指的是射击运动员使用枪支对目标进行瞄准并进行精准发射以及命中的过程[1]。在现代,射击更多地被当成一种娱乐活动为人们所喜爱,是体育比赛中常见的一种竞技项目。体能训练是射击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只有保证体能训练内容的合理性,才能提高训练的质量,进而促进运动员射击水平的不断提高。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力量的训练

运动员射击的时候离不开手臂、腰腹以及腿部的基础力量,它们是射击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重点要放在上肢、腿部肌肉以及腰背的训练上。射击的时候需要保持身体的平稳,还要下肢做好支撑,才能更好地射中目标。腿部肌肉是运动员稳固下部支撑、完成技术动作和比赛过程中长时间保持站姿的首要保证[2]。腰腹是人身体的重心之所在,腰腹的力量状况关系到运动员是否能保持身体的平稳及站姿的维持。所以,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射击教练要重视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保证运动员上肢、腰腹以及腿部肌肉的良好状态,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1.2耐力的训练

耐力训练也是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射击对运动员的耐力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对神经中枢的神经耐力要求却非常高,因为射击的时候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才能射中目标。因此,经过长时间的科学合理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大脑皮层的抗疲劳能力,在帮助运动员集中注意力的同时极大地提高运动员心血管的耐力,加快运动员恢复的速度。运动员射击时身体和精神都处理紧绷状态,如果缺乏耐力的话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发挥,所以为了提高运动员身体的平稳能力,必须要进行耐力的训练,才能确保运动员获得理想的成绩。

1.3协调性的训练

协调训练是射击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运动员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要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协调性训练。运动员在完成射击的过程中需要肌肉群、肌肉内部的相互配合,因而运动员动作的协调性训练就显得势在必行。射击运动员射击的整个动作过程都高度的一致,需要较高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准确性才能保证动作到位,而保证动作到位就必定要进行协调性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动作过程及肌肉群之间的配合协调得以有效地实现,保证运动员射击水平的提高。

2 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三大阶段

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水平的发展和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实现训练的目标,并将训练的成果转化为比赛的动力。根据射击项目及体能训练的特点,体能训练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体能强化训练阶

体能强化训练阶段是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体能强化训练会不断打破身体机能的平衡,使运动员的肌肉产生较大的反应,所以在这一阶段应做好体能强化训练的工作,对影响运动员体能状况的各项因素都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尽量将由于进行体能训练而对技术动作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保证射击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技术水平都得到较好的提升[3]。

2.2体能保持训练的阶段

体能保持训练阶段主要是为了维持巩固前一阶段的训练成果。这一阶段的体能训练应注意的是体能及技能平衡发展的维持,而不是体能的提高,因为体能的持续升高或者降低都会影响到运动员射击水平的发挥,所以本阶段做好维持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2.3体能弥补训练的阶段

在进行射击运动员弥补体能训练的时候,要根据运动员本身体能的实际情况,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弥补运动员体能的缺陷,帮助运动员将体能状况调整到最为理想的状态,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保证运动员的射击水平。

3 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有效策略

对射击运动员来说,体能训练是进行技术训练的基础,影响着运动员射击技能的掌握和发挥。在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制订有效的训练策略,最大限度地提升训练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3.1训练过程中将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有效结合起来

射击技术是射击运动员应具备的一项最重要的技术,它是射击项目的核心技术,因此,射击运动员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不能只重视体能的训练,而是要将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训练。如果射击运动员只是不断地进行体能的训练,时间一长会对运动员造成诸多不良的影响,而将两者结合起来,运动员体能训练差不多的时候穿一定的射击技术训练,不仅可以缓解体能训练造成的疲劳,还能提高运动员的技水平,保证运动员的双项发展,进而促进射击运动员整体水平的提高。

3.2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以激发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训练氛围对运动员训练的有效进行尤其重要,好的训练环境可以激发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消除一部分疲劳,使运动员保持好的训练状态,进而促进训练效率的提升。因此,训练的时候要重视训练氛围的营造,例如,教练要营造好的训练氛围,保证训练场地的整洁安静、训练设施的安排合理;运动员要遵守训练的规定,听从教练的安排,注意保持训练场地的环境;在训练场地粘贴一些具有鼓励作用的标语,以振奋运动员的精神,提高他训练的积极性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运动员才能有好的训练环境,才能刺激运动员训练的欲望,激发他们训练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达到训练的目的。

3.3训练结束后及时进行肌肉和神经放松

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是一个逐步强化的过程,不能只是一味地进行各种体能的训练,训练后及时进行肌肉和神经的放松也是体能训练过程中要关注的。射击运动员有时训练的强度很大,除了训练之前要做好关节和肌肉的活动,避免训练中肌肉拉伤和关节受伤以外,训练结束后也要及时进行肌肉和神经的放松,以保证训练的状态。比如说,训练结束后,运动员适时地做好颈部、肩部以及腰部的按摩和放松;适当地做一些力量的训练,以缓解肌肉高度紧张的状态,从而保证恢复的速度等。

3.4科学合理地制订体能训练计划

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是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教练要尽量保证训练计划的科学合理,以满足运动员训练的需要。在训练之前,教练就要制订详细的、科学的整体训练计划,并在训练中严格执行,如有不足要及时进行调整,以提高计划的适用性能。科学合理地制订训练计划还要考虑运动员之间的差异和运动员的具体情况,以保证训练计划的针对性,进而促进运动员整体水平的提升。此外,运动员本身也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以和教练的体能训练计划相辅相成,提高自身训练的效率,从而实现自身射击水平的质的飞跃。

3.5对体能测试给予高度的重视

体能测试能准确地反映运动员近段时间体能训练的成效,并能反映出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不足之处,为运动员下一步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所以,射击运动员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给予体能测试足够的重视,才能很好地突出训练的效果。运动员可以一个星期做一次小的体能测试,测试近几天训练的状况,对不足的地方及时采取弥补措施。一个月做一次大的体能测试,对这一个月的训练情况做一个有效的反馈,以为下个月训练计划的制订提供借鉴。教练要关注运动员的体能测试,对他们测试的各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帮助运动员制订适合他们的体能训练计划。

综上所述,在射击项目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进行射击训练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训练的人性化和科学化,关注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将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结合起来,以保证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射击教练要做好相关的训练工作,以保证训练的成效,更好地实现训练的目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射击人才。

【参考文献】

体能训练策略篇(3)

关键词:警校学生;体能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3.010

所谓体能就是人体器官在运动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能力,体能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为身体素质,也就是灵敏、柔韧、力量等;第二方面为身体活动能力,也就是跑跳爬、攀登、悬垂等。对于警校的学生来讲,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体能,具备强壮的体魄和反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警察的职责。

1 体能训练的内容

1.1 基础体能训练

基础体能训练主要包括知识学习,例如运动生理、运动解剖、保健知识等,另外还要包括基础的身体素质练习,例如力量、速度、灵敏度等。

1.2 专项体能训练

所谓专项体能训练就是同警察职业有关的体能训练,同警务技能有直接关系的训练,例如专项体能素质、适应能力、心理素质训练等。

1.3 综合体能训练

传统说法认为,身体素质能够分为耐力、力量、速度等方面,而对于警察来讲,其表现出的是多种能力和素质的集合,所以必须要加强综合体能训练。

2 体能训练的特点和方法

2.1 体能训练的特点

2.1.1 渐进性的特点

由于不同学生的素质和水平都是不同的,其体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安全训练时必须要有计划地进行,尤其是训练的负荷过程,要结合学生的人体机能情况进行合理的训练,避免疲劳过度造成损伤。

2.1.2 多样化的特点

由于人体各个方面素质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某个方面进步了也会影响其它方面。例如长跑能够增强呼吸系统功能,短跑能够增强无氧代谢能力,但是这些运动对上肢的训练较少,所以还要安排举重、体操的培训。即体能训练要坚持多样化的特点。

2.1.3 同心理素质相结合的特点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消除急躁、畏惧等情绪最有效的策略,同时也是发挥体能的根本,所以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灵活地运用体能。

2.2 体能训练的方法

体能训练的方法分为很多种,主要包括:①重复法,也就是重复某一动作的方法;②间歇法,指在重复练习的过程中间歇休息,然后再进行重复练习;③变化法,指把循环方法、要求变换的方法,例如改变速度的变速跑;④游戏法,通过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⑤分解法,指把完整的动作合理分成若干部分,分别进行训练;⑥完整训练法,从技术动作的开始到结束,完整的练习的方法;⑦综合训练法,指把多种训练方法合理地结合到一起进行训练。

3 加强警校学生体能训练的策略

3.1加强体能训练的组织和管理

严格的体能审查制度是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的重要方法,因此教育部门要制定体能审查制度,把测试的结果记入学生的考核档案中,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奖惩;训练部门还要加强对体能训练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增加巡视、考核的次数。另外还可以成立体能检测数据库,把学生每个阶段的测试结果输入到数据库中,对学生的变化进行跟踪、比对,把体能训练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落实下去,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3.2树立训练理念,提高学生的训练意识

警察担负着维护社会安全的重要任务,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如果没有良好的体能是不能胜任的。所以公安机关、训练部门以及学生自身都要具有强烈的训练意识,认识到体能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执法战斗力,提高警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运用各种战术。司法机关训练部门要制定合理的体能训练规程,加大训练的时间和经费,保证训练工作顺利开展;另外公安机关还可以开展各种演练、比赛,增强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培养学生重视体能训练的意识。

3.3加强课内的专项训练

警校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体能训练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要加强课内专项性训练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体质。首先要加强力量素质的训练,力量是运动的核心,同其它各个方面的素质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具有较强的力量是克敌制胜的关键。其次要加强速度和灵敏性结合的训练,速度是人体对刺激的快速反应,灵敏是改变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所以必须要加强对速度和灵敏性结合的训练。最后要加强对耐力的训练,耐力是克服疲惫的能力,警察经常需要不分昼夜的侦查,所以必须要具备超强的耐力。

3.4体能训练内容的多元化

教育训练部门要结合执法和实战特点制定专业的体能训练内容,不断创新训练的方法,把体能训练实战化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训练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固定的科目,还要结合警察职业的特点,不断丰富训练的内容和形式,例如爬山、游泳、攀树等,不仅符合警察职业的特点,而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因此体能训练内容必须要多元化,不断创新训练方法,增强警察的心理承受能力、耐久能力,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3.5体能、技战术训练的一体化

所谓体能、技战术训练的一体化就是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技战术的能力,把体能和技战术训练结合为一个整体。体能是技战术运用的基础,有强大的体能作为支撑,技战术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所以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不能把二者分开,如果没把技战术融合到体能训练中,那么体能训练也就失去了价值。通过体能、技战术的一体化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各种技战手动作,使体能训练更加高效。

3.6体能训练教学方式的创新

体能训练总体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如何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动力是提高训练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不断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训练。其次要把教条的教育观转变为民主的教育观,由于教条式的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使体能训练缺乏生机,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保持积极的训练热情。最后要把课堂训练观改变为全日制训练观,由于警体训练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制服犯罪分子,这种能力是要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而短短的课堂时间是不能实现训练目的的,因此要把体能训练渗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

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警校警体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体能训练必须要真正重视起来,一方面强健学生的体魄,另一方面还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树立正确的体能训练理念,加强体能训练的组织和管理,把技能和战术训练结合到一起,不断完善体能训练的物质条件,尽最大的可能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为司法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卫东.警察体能训练实战化的思考[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4,(04):126-128.

[2] 王芬,侯会生,徐庆雷.借鉴国际现代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促进我国体能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升[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1):104-106 128.

体能训练策略篇(4)

在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学习策略不仅有所区别,还会因此而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学习策略主要分为认知和元认知两种策略,要学习体育动作技能,有效结合两种能够让学习效率有效提升。

一、比较分析

总的来说,体育教育r笛生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策略上是有一定区别的,其中,前者是高于后者水平的。动作技术需要按照技术的要求,通过指导、认知和训练,将身体运动能力快速、准确的形成。动作技术有两个方面构成,第一是对进行的动作标准进行描述,形成动作的程序;第二是因为反复的训练和反馈,形成连贯、准确的肌肉运动。所以,动作技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学习特点的,其学习方法不仅独特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一般都会具有一定的运动技能,两者在学习策略上的相似部分多于不同的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高过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地方主要是资源管理水平,两者在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上大致相同。而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优势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努力管理策略;第二是情绪调节策略;第三是时间管理策略。

二、对策研究

(一)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进行学习策略

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都需要面对大量的实践课程,其在反复练习体育技能和掌握自身运动学习策略时,还需要对情感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上加以深入,以提高动作技能学习策略,通过有效的运动学习技能策略,能为提高学习效果产生有效作用。同时,基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习计划,其应当在组织策略方面更加注重。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则应注意时间管理、注意力维持等几个策略方面,以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

运动技能的学习离不开正确的学习策略,所以,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体育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让学习产生更好的效果,一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来培养学生能够对学习情境展开正确的分析,并充分利用可以使用的资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学习方法。同时,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动作完成和相关技能进行及时反馈,并合理的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不仅如此,教师应当根据专业的性质和特点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找准学习策略,让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动作技能水平。

(三)引导学生清楚认知自己的专业水平

目前,我国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其大多都由同一个术科教师进行教学指导,教师要对两个专业的教学任务进行区别,不能只对两者的教学内容进行考虑。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区别,以及两者在学习策略上形成的差异进行考虑,比如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应当多围绕组织策略来进行,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技能。而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专业特点,其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管理能力,第一是自我计划能力;第二是时间管理能力,让学生在提高专业策略水平的同时,提高学习策略。

(四)按照年级的不同进行教学安排

体能训练策略篇(5)

【关键词】

拓展训练;高职;体育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综合素质是对未来人才的基本需要。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把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作为工作的目标,对于体育课程来说,他承担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重任的同时,也应当担负起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责任。因此,将拓展训练引入高职体育教学当中,已经成为很多院校体育改革的新方向。那么,作为高职体育教师,如何提高其在拓展训练课程中的教学能力呢?

1 拓展训练分析

拓展训练源于西方,最初体现在生存能力训练方面,但是随着其不断发展,当前已经成为提高受训者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责任心、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发达城市,定期对员工进行拓展训练可以促进企业凝聚力、提高战斗力,因此,成为很多企业的常规训练。

通过拓展训练,参训者在如下方面将有显著提高: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也由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习欣赏、关注和爱护大自然。

2 高职教师提高拓展训练教学能力的重要意义

作为高职院校,近些年在全国范围内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可喜成绩。作为体育教学,也突破了单一的以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为主的教学目标,融入了更多内容。高职体育教师也意识到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质与体育意识,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全方面综合素质,而拓展训练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方面拓展训练的项目,通常包含一定的运动性,适合在体育课堂开展,另一方面是拓展训练的自身的魅力。它不仅能起到强身健体这样简单的作用。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还可以培养其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其想象力、创造力。因此,很多体育教师意识到了拓展训练对于高职体育课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学生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

这些教师在良好的体育功底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的学习,他们不仅掌握着拓展训练的方面,同时由于多年教学方面的经验积累,使他们有能力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3 高职体育教师拓展训练教学能力提高方法分析

3.1 提高拓展训练专业能力

拓展训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拓展训练的内容除包括体育教学中原有的一部分内容以外,还有新的内容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去学习。要想很好的开展拓展训练教学,教师需不断提高以下几方面能力:

第一,具备开展拓展训练教学的能力。即通过参加拓展训练培训或学习,深入掌握训练项目的意义、完成要领、方法技巧,能够在完成训练后,进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合理引导,引发学生的后续思考。

第二,能够进行拓展训练项目的改进。即能够根据学校现有环境、场地、器械、学情、资金情况等设计合理的拓展训练项目。

第三,能够制定合理的拓展训练计划。拓展训练不应该是单一的,零散的,应该是系统的展开,遵循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深入的过程,因此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时等情况合理制定系统训练计划。

第四,能够制作简单训练所需道具(在保证能够安全使用的前提下)。拓展训练的道具并不是一定要以大量资金购买的,有时可以自制器材。例如,某项训练是将报纸拼接成大型圆环,各组同学站在自己的圆环内使其滚动前进,决出胜负,以训练其团队合作能力。这样的道具,就可以由教师制作,或在课堂上由教师带领各组以比赛的形式制作后使用,效果更佳。

第五,能够在训练中尽量规避危险的能力。拓展训练有时会存在一定危险性,这要求教师在开展训练之前,就认真思考安全问题。一方面积极制定安全预案;一方面要强调操作要领、随时观察训练过程尽量消除不安全隐患;最后当危险发生时,要能够沉着、冷静、周密的采用合理的应对措施,尽量减少学生所受伤害。

3.2 提升教学理念

拓展训练的引入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教学理念的革新。因为此时教学的目的已由原来单纯重视运动技能转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转变。

第一,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能够突破空间场地限制。选择合适的教学环境,如公园、野外、山间等……

第二,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能够实现身份的转变。拓展训练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训导者,而是其活动的引导者、学生的伙伴与助手。

第三,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能够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体验式教学是拓展训练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教师要对此有深入的理解并灵活运用。

3.3 提升综合素质

拓展训练的引入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开拓视新、更新观念,将体育教学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学科。作为传统的体育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担此重任的首要前提。新形式下的体育教师即要有系统的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同时也要通晓人文、历史、天文、地理、艺术等多种文化知识,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提升自身对于美的欣赏、创造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沟通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具备企业管理相关能力。即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4 小结

所谓学无止境,作为体育教师也同样面对这样的问题,就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相信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在致力于拓展训练教学的同时,除了学生受益外,自身也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祥彪;上海市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唐建倦;贺仕刚;周扬;;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意义[j];体育学刊;2006年04期

[3]唐建倦;贺仕刚;周琥;;心理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学价值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体能训练策略篇(6)

前言:在这个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新世纪,人才的身体素质成为了竞争中的一项评判标准。这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加强体能训练成为大学生涯中的必修的课程。在全国大多数的高校中,羽毛球课逐渐成为了学生喜爱的选修课,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认为有两点因素:学生个体热爱羽毛球和老师教学的技能。那么,在课堂上学生的具体表现为何?针对这一门课程的总结,教学老师又会怎样去评定学生的考核标准呢?这一点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去探讨。下面我们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是学生在课堂的体能训练。

一、羽毛球课堂上的体能训练现状

一般来说,羽毛球课堂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的课堂,他需要的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配合,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进的课程。针对于学生在羽毛球课堂上的训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来两个方面出发进行探讨:老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

1.羽毛球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现状

羽毛球课程重在实践,实践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进行教学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实践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对羽毛球的兴趣。一般来说,关于羽毛球的实践课的教学步骤都是从步法和握拍开始的,握拍和步法是学习羽毛球的基础。当然,其内容还包括发球、正手高远球、正反手击球、扣球杀球、正反手搓球、单打战术比赛和双打混双战术比赛等着九项内容。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这几项作为教学的主要课程。在这单纯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任务虽然很容易完成,但是忽视了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能力,从而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老师在课堂上根据理论知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会进行统一的教学,虽然这样的教学过程会相对顺利,但是很容易忽视教学的创新。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课堂上单纯的听老师的讲课内容,会遏制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从而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懈怠,这一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相违背的。再者,每一名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大不相同,有的学生很容易吸收老师的专业用语,有的则是听得一头雾水,针对这一情况,老师“一刀切”的做法明显的影响了教学效果。

2.学生课堂体能训练的现状

具体来说,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是教学的对象,所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度以及课堂表现的积极性是组成课堂教育成果的重要部分。针对羽毛球课堂的情况,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析:第一,大多数学生都会保持积极的状态,会按时的到达教学场地,按照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练习。第二,但是也会出现一些课堂不出现的同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学生对体能训练的消极怠工,也可能是由于学生本身就不爱运动。第三,从教学场地来看,由于场地有限,有些学生不能够及时的占到场地训练,针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能及时的进行实践练习,这一点会影响到学生的理解程度。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不会主动的去练习,只会机械的跟着老师的脚步练习,只是单纯的完成老师不值得作业。根据以上分析,学生在课堂的体能训练只是根据老师的教学步骤走,没有自己的创新。

二、考核评价分析

考核是老师针对教学效果衡量一项标准,是作为教学质量的一项参考,当然,对于学生来说,最直接的是对学生学习水平的总结。羽毛球课程的考核内容目前还在创新阶段,下面我们就当前的考核方法进行分析。

1.一般来说,羽毛球现有的考核标准可以分为四种:平时成绩与达标、技评相结合;达标与技评;理论知识、单项技能和体能项目;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这四种情况中第一种是高校中常用的考核方法,但是总的来说,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存有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首先,重视技术,轻看兴趣。针对学生选课这一方面,肯定会有部分学生是不明事理的加入的,对羽毛球的接受能力并不是很强,老师的这种评定方法使得这些学生只是单纯的加大技术方面的学习,从而忽视了学习中的兴趣。第二,重结果,轻过程;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处在被动的状态的,而且学生本身的素质不同,造成了在期末考试中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课下练习刻苦,考试却失误;有些学生平时不练,却凭借自身的条件在期末取的好成绩。这样的情况不仅仅会造成学生的消极性,还会使得一些学生借以偷懒。

2.对策

(1)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标准来选择考核内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激发学生对羽毛球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和练习,这不仅可以完成教学的任务,还可以达教学目的。在考核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考核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考核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就可以对那些本身体能素质不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有助于学生对羽毛球的主动性的提高,督促学生在课下积极地锻炼。

总结:在教育课堂上,体育课一直伴随着教育的始终,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体育似乎都是不可避免的一节课程。尤其在教育改革后,体能素质更被高校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以来,羽毛球课程逐渐的成为了大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因而羽毛球课成为了大学生的主要的选修课之一,也成为了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羽毛球课关乎到了国民健康,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体能训练策略篇(7)

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对记者说,从1992年起,我国羽毛球项目就在冬训中试行专项身体素质测试,为中国羽毛球走出低谷起到了积极作用。

印度尼西亚国家羽毛球中心运动员2004年4月19日接受了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的体能测试。这些运动员参加了5月举行的汤姆斯杯和尤伯杯赛以及9月举行的悉尼奥运会。印尼羽毛球协会训练主任哈迪纳塔强调,国家羽毛球中心的31名运动员中,只有两名男子缺席。要测试7个项目,其中有30米冲刺、300米短跑、纵跳、一分钟仰卧起坐、4乘5米折返跑、15分钟慢跑以及柔软性(坐着伸展肢体)。体能测试反映了运动员在保护自己体能方面的自觉性。他强调,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必须学会保护自己的状态,因为他们是最好的运动员,肩负着为国争光的重大责任。

无数成功的运动员的经历说明,不管你有多高的天分,不在一件事情上狠下一番苦功的话时,你就不可能达到可以达到的高度。简单地说,这种苦功的重要一面就是体能。一个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必须包含体能训练的成分。身体的柔韧性、力量、耐力、速度等对职业运动员、处于上升期的少年选手、业余球员,甚至对爱好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1 体能、体能能力

运动员的体能能力是由人体的形态结构、机能能力和运动素质三大部分组成的,这在运动训练学中早已有概括性的阐述。

在近十多年的运动实践中,尤其是在技能类运动项目中,普遍认为搞体能训练就是耐力素质训练,就是搞提高耐力素质水平,就是安排3000米跑的训练和测验,对力量、速度、柔韧等其它运动素质的训练和提高就不够重视,至于对身体形态结构、机能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就更少顾及,更少有计划、有指标地安排和实施。这就是对体能能力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全面不深刻,导致具体训练安排中简单、片面、不合理的必然结果,必然不同程度影响体能能力训练的效益,影响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所谓体能能力就是人体的形态结构、机能能力、运动素质三大部分有机协调组合和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综合能力,简称体能。它是运动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能能力是由形态结构,机能能力、运动素质三大部分的能力组成的,而不是由其中的某一部分单独形成的。三大部分组成因素又是由诸多更具体的组成因素所组成。

2 羽毛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力量是身体素质的基础,羽毛球运动员虽不是强调发展绝对力量,但应在具有一定的绝对力量的基础上发展速度力量和耐力,使之保证比赛所需的较强动作发力和长时间的奔跑、蹬、跳、跨以及上肢的连续击球动作。发展速度素质是羽毛球运动训练的核心,着重加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动作频率)和急停、急动的变向、变速的移动速度。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拍数增多、比赛时间增长,运动员需要承受在50-90分钟激烈活动的体力要求,速度耐力对羽毛球项目的意义越显重要,这又要有较好的有氧代谢能力。在抓主要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不应忽视其他身体素质的训练,尤其柔韧性必须从儿童抓起,发展羽毛球项目所需要的肩、腕、腰、髋、踝等关节的柔韧素质,否则随着年龄的增大,就会造成动作幅度不大,韧带僵硬,使之影响技、战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2.1伸展运动

伸展运动,就是扩大身体某一个部位或某几个部位的活动范围。伸展肢体的重要性:1. 加速血液循环,提升体温,降低受伤的几率。经过充分伸展和升温的肌肉更能抵受压力和冲击。2. 运动范围会加大,而且有助于获得平衡感和敏捷的活动能力。3. 身体紧张度和肌肉疼痛程度会大为降低。

做伸展运动时,呼吸要慢而有节奏。伸展前先呼气,然后在拉伸状态时慢慢呼吸。拉伸时可以大声地数数,以免屏住呼吸。伸展运动有四种形式:静力性伸展运动,动力性伸展运动,被动伸展运动,pdf伸展运动(人体感受器神经肌肉的助长)。pdf是被动伸展运动的一种高级形式,nba优秀球员经常采用。

2.2速度练习

速度是羽毛球运动的一大资本,因为速度包括的不仅仅是向前冲。优秀运动员在球场上快速准确地移动的同时,还具备快速变向、滑步及后退的能力,特别是在由守转攻的关键时刻,这种速度显得尤为重要。

速度就是运动员快速行动的能力。速度一词近年来经常被速度能力替代。所有表现速度的简单形式都是固定的,最主要有两个因素:神经运动机制活动的高效率和快速调动运动功能因素的能力。发展速度素质的基本训练方法有听信号反应起动、快速蹲起、快速站起、转身跑、变向跑、侧向移动、跳绳、负重高台腿、蛇形跑、追击跑、沙地跑或高频率跨越障碍物(羽毛球)――10个羽毛球一字排开,两球间距离1.2―1.5米等多种形式的练习。

2.3力量练习

力量素质是人的身体或身体某些部分用力的能力或肌肉在人体活动中克服内部和外部阻力的能力。内部阻力包括人体自身的重力、关节的加固力、肌肉韧带的粘滞力、人体内部的反作用力(惯性力),外部阻力有重力、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离心力、介质力、惯性力等。力量素质是网球运动的基础,它包括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其中,速度力量又包括起动力量、爆发力量和制动力量。

2.3.1上肢专项力量练习:(1)羽毛球掷远、掷垒球练习;(2)绕腕练习――手持哑铃于体前或体侧作绕8字练习;(3)挥拍练习――挥网球拍,重点进行前臂、腕、指的各种击球动作以发展击球爆发力;(4)转臂练习――手持哑铃于体侧作旋内、旋外练习。

2.3.2下肢专项力量练习:(1)负重深蹲起――下蹲较慢,起立加快;(2)负重半蹲提踵;(3)负重跨步走;(4)负重半蹲跳;(5)跳绳练习――单腿跳、双腿跳,单摇、双摇等等。

2.4耐力练习

切身回想一下,你是否对与你比赛打到决胜盘最后阶段仍然跑不死的对手生出一丝羡慕和欣赏呢?如果有这样一个对手存在,他就是你最好的榜样。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磨练你的耐力、意志力,它会在最艰苦的时刻帮助你。良好的体能也会给自己提升打败对手的信心。

耐力是有效完成动作与练习、对抗疲劳的能力。该素质的发展水平是由运动员机体的能量潜力和具体运动项目所要求运动员机体的适应能力、战术效果、心理素质来决定的。这些素质不仅能保障运动员在比赛中训练活动中肌肉活动的水平,而且能控制疲劳的发展过程。耐力主要取决于参与工作的肌肉数量和肌肉工作的方式,取决于肌纤维的工作强度等。

羽毛球运动特点决定了它所需要的耐力素质主要是速度耐力,供能形式主要为无氧供能。其中非乳酸性无氧代谢供能占主要地位,并有适当的乳酸性有氧供能。多球练习采用单项和综合技术,20+40+60个球/大组,20、40、60小组间休息15秒,快速。大组间间隔2分―3分。发展速度耐力素质的练习采用各种长距离变速跑练习,如800米变速跑(200米快、200米慢或直道快、弯道慢)或更长距离变速跑练习,如1500米等。

3 羽毛球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3.1良好的体能是提高专项技术水平的基础

体能上去了,技术水平提高也就很快。在体能训练上,注重的是与羽毛球球专项技术相关的小肌肉群的练习,精细到能牵涉动作用力的每一块肌肉。还有如何在连续紧张的比赛之间进行体能的恢复与补充,这也是一门精深的学问。由此可见,良好的体能储备,是提高专项技术水平的基础。

3.2良好的体能可以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柔韧性、协调性、力量素质等发展不平衡时,就容易发生损伤。肌肉拉伤在体育运动中极为常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肌肉主动强烈的收缩或被动过度的拉长超过了肌肉本身的负担能力,其所造成的肌肉细微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称为肌肉拉伤。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不到位、某部分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运动所需的状态,训练水平不够、肌肉的弹性和力量较差,疲劳或过度负荷使肌肉的机能下降、力量减弱、协调性降低,错误的技术动作或运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过猛或粗暴,气温过低、湿度太大,场地或器械的质量不良等都可以引起肌肉拉伤。无数的经验证明,适当的伸展运动可以减少肌肉拉伤、肌键扭伤或因肌肉疲劳而造成的其他损伤。

4 结束语

尽管身体素质的训练一直受到重视,但“重技术、轻体质”仍是影响我国羽毛球运动发展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目前我国选手在与外国强手的较量中,技术方面虽有优势,但体力上仍有差距。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队已有针对性地加强体能训练。同时李永波也给各省队教练强调,要加强运动员速度、耐力的培养,从小就打下扎实的基础。因为技术上进行系统训练可能会有大的飞跃,但身体素质上,超过了一定年龄,要想有大的提高就很困难。由此可见,我们要切实加强羽毛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参考文献:

[1]南仲喜,王林.身体素质训练指导全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

[2]程勇民,林建成,郑宝君.羽毛球项目体能训练原理探讨和实践研究[j].体育科学,2000,(04).

体能训练策略篇(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171-02

“觉察训练”是指训练学习者对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所使用策略的觉察。为使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具有充分的觉察能力,应开展觉察训练,这有别于辅导领域的自我觉察。一些学者曾利用自我觉察训练来提升咨询人员的咨询能力,借助这种训练方式,可让咨询人员更能觉察自己使用这类技术的时机是否适宜、技术运用是否熟练。若将这种觉察训练用于改善学生学习英语所使用的策略,不仅能提升学习者策略训练的效果,还可更有效地从事英语学习并提升学习成效。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法中的准实验研究设计。以英语学习策略觉察训练为实验的自变量,以英语学习策略选用与英语学习成效为实验的因变量,借以考察实验组学生通过相关训练后,在英语学习策略选用与英语学习成效两方面的影响效果。

2.研究评量工具

本文所使用的评量工具,主要是英语学习策略量表,借鉴简称为sill“外语学习策略量表”的中文量表。本量表信度内部一致性与折半信度,在各层面的α系数值介于0.702到0.952之间。量表效度以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因素分析法,分析结果得到六个因素。这六项因素可解释的变异量达56%,故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

3.团体回馈单

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了解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策略自我觉察训练团体后的经验。每次团体聚会后,请成员针对该次团体聚会填写回馈单,包括以下问题:“就整体经验来说,本次团体我觉得……”、“就团体气氛而言,我觉得……”、“如果团体再进行一次聚会,我觉得可以再增加……”、“本次团体所进行的主题探讨,我觉得……”、“经过本次聚会,我学到了……”、“与我预期的目标来比较,我觉得本次聚会……”

4.资料收集与统计分析

(1)资料的收集分两部分:①英语学习策略与成绩,分别是英语学习策略量表与两份中级模拟试卷的成绩;②成员参与团体聚会所填写的回馈单。

(2)本文所使用的统计方法,主要计算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觉察测验控制,对照组不进行特别控制)在英语学习策略、实验组的追踪测验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英语成绩测验(含前、后测)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另外,采用重复单因子变异数分析考验英语学习策略觉察团体训练对中职生英语学习策略选用与英语学习成效的训练效果、传递效果。

(3)每次团体聚会完毕,结合成员对该次聚会的经验填写回馈单所提问题,并据此将所收集的质性资料进行分析。

二、发现与分析

1.觉察训练团体对学习策略选用的影响

实验组在接受觉察训练后,根据变异数分析结果发现:各项英语学习策略选用的f值均达0.05显著水平。这说明,实验组学生参与学习策略觉察训练团体后,各项学习策略的选用频率增加(后测优于前测)。可知,实验组参与觉察训练团体后,对英语学习策略的选用确实造成影响;反观对照组学生在各项学习策略选用的变异数分析结果发现,并未达显著水平。根据上述结果,实验组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策略觉察训练团体后,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明显与训练前有所差别。这种现象或许是在团体训练期间接受了有关英语学习策略主题探讨的影响外,也受到团体成员经验分享的影响,以至于受训学生改变原来的策略;也可能是通过觉察训练,使得受训学生觉察自己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并修正自己惯用的策略。

2.觉察训练团体对英语学习策略选用的保留效果

英语学习策略选用后测与追踪的变异数分析结果显示:社会策略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换而言之,除社会策略具有差异之外,整体平均数及各项学习策略选用差异并未达显著水平。也即实验组学生经过训练后,英语学习策略中的社会策略的改变仍然呈现不稳定现象,其余的学习策略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仍持续保留。由此来看,学习策略觉察训练似乎可以强化学习策略选用的保留效果。至于社会策略方面追踪测验与后测成绩差异达显著水平,研究者以为,可能是因为受训者在训练期间处在小团体的情境当中,使用社会策略较为容易;再者,受团体领导者的鼓励,成员之间的互动较频繁,导致受训者在使用社会策略频率增加。当受训者结束团体学习后,可用资源降低,因而社会策略选用次数降低,以至于研究结果呈现社会策略保留效果不佳的情形。

3.觉察训练团体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效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状况:参与觉察训练团体前,对照组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明显优于实验组学生;参与觉察训练团体后,虽然实验组学生的成绩表现未能优于对照组学生,但这种现象并不表示本觉察训练团体没有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实验前的英语学习成绩(听力与阅读成绩)不对等所致。

参与觉察训练团体前,对照组学生与实验组学生英语成绩平均数分别为157.57和119.93;参与觉察训练团体后,二者的英语成绩平均数分别为155.76、131.86。可见,实验组经过训练后,测验成绩与对照组的差异缩小许多。

三、研究建议

实验组学生通过觉察训练后,学习策略的使用发生改变,且这种变化具有较佳的传递效果。英语学习的前、后测试成绩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而且后测成绩优于前测成绩,显示该训练团体可以增进学生学习成效。因此,英语学习策略觉察训练团体具有一定效果,值得在校园推广。

根据成员参与觉察训练团体的经验分析发现:从成员参与团体的整体经验、团体气氛感受、团体活动内容的经验(含活动类型、训练教材)、成员知觉的目标达成状况,以及成员期待目标与实际达到目标的主观知觉来看,均显示本训练团体带给受训学生许多正面经验,但也有部分需要修正。因此,团体领导者应做好流程与时间掌控,依每次团体聚会所探讨的主题来调整时间。

体能训练策略篇(9)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296-02

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俄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终生学习已成为每个人面临的任务。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俄语专业招收的都是零起点学生,这些学生在初、高中都是学习英语,没有接触过俄语。俄语学习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过程,也是学习策略的操练过程。俄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对俄语学习成效有着重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具体的俄语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外语学习策略及其训练理论为指导,根据俄语零起点学生的特点,注重对其进行学习策略使用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提高俄语学习效率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为其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一、外语学习策略理论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不断向纵深发展,目前已成为应用语言学及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但有关外语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却一直没有达成统一的观点。如斯顾认为,“策略用于泛指语言学习者采用方法的一般趋势或总体特征,技巧用于描述可视行为的具体形式”;温斯坦和梅耶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语言时的做法或想法,这些做法或想法旨在影响学习者的编码过程”;如宾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有助于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语言系统发展策略,这些策略能直接影响语言的发展”[1] 。我国学者认为,学习策略使学习者分析学习任务,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计划,这个计划针对当前任务提出了一个执行程序,学习者在执行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还要对学习任务是否可以达到目标进行监控,并及时调整计划和目标,最终达到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2]。

有关学习策略的分类也有各类观点。奥·玛莉和凯默特根据信息处理理论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奥克斯福德根据语言学习策略与学习材料关系把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与间接策略;科亨根据运用策略的目的将学习策略分为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尽管研究者们对外语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观点不同,但都认为应该根据学习者自身因素、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策略,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外语学习策略训练模式在国外主要有以下几种:奥克斯福德的训练模式,即:评估学习者的需要和训练可获得的资源;选择受训策略;整体考虑训练;考虑动机因素;准备材料和设计活动;评价修订策略训练。奥·玛莉和凯默特的计划、监控、解决问题、评估四步训练模式及科亨提出的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外语教学模式。

二、俄语零起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的目的及意义

(一) 学生特点

当前,俄语专业招收的绝大多数都是零起点学生。这些学生在刚接触俄语时一般都有很高的热情和信心,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特别是接触到俄语复杂的语法后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语言焦虑感增强,影响学习效果。尤其是以前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更容易受英语不好的自卑心理影响而过早认为自己没有语言天赋,学习信心不足甚至逐渐放弃。也有一小部分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自恃语言天赋高,对俄语学习的难度重视不够,入门阶段努力不足,导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准确、不牢固,影响后续学习及俄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零起点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普遍较强,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布置什么任务就做什么,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俄语零起点学生虽然没学过俄语,但都有至少6年的英语学习经历,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学习策略,大部分学生能将这种策略迁移到俄语学习中。但俄语毕竟与英语有很多不同之处:名词有性、数的区分及格的变化,动词有时、体、式、人称的变化;句子当中涉及到人称、性、数、格的变化和对应等。这些差异导致有些学习策略使用效果不明显或无效。

(二) 学习策略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俄语零起点学生的特点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意义较为重大,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克服面对俄语入门难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积极主动地迎接俄语学习任务;学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如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交际策略等,以达到学习效果最大化;学生可以更好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及学习成果,不过高或过低地评估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在准确评价自己的基础上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选择最适合的学习策略,并能通过对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总结和反思,不断调整学习策略,以保证达成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策略的训练可以让零起点学生更快入门,并在入门之后能减少对老师的依赖,独立地规划、实施及调控自己的俄语学习过程,尤其是课堂之外的学习,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通过举一反三将这种自主学习能力迁移到其他各类学习中,为其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三、俄语零起点学生学习策略训练方法

外语学习策略训练的方式有很多,如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显性训练和隐性训练。在俄语教学中要针对零起点学生的认知特点、心里特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将学习策略训练以显性形式与俄语教学结合在一起,贯穿于整个教学及学习过程,使学生更直接、更深刻地体会到某种策略及其适用的学习环境,强化策略意识,提高策略运用水平。学习策略训练融于日常俄语教学并不排斥集中训练的方式,可以在正常的语言教学任务之外通过讲座、讨论或讲习班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有关学习策略使用的基本知识,增强学生策略意识,如通过讲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指导学生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评价和反思策略使用情况等。不同课型可以侧重培养学生不同的策略,如口语课侧重交际策略训练、听力课侧重听力认知策略训练等。

下面以阅读认知策略的指导为例来简要说明俄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1.指定教材中的课文为阅读内容(适用于要进行的策略训练),限时阅读,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

2.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说明他是怎么做的,回忆所选策略是如何帮助其完成学习过程的,同学间展开讨论,分享已有的策略,评价有用的策略及他们使用时的想法。

3.对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建议和演示其他有用的策略(预测、推理、找关键词、段落主题句、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等策略),讲解学习策略使用的理由,使其了解目前未使用的策略及其适用情况,丰富其学习策略。

4.根据阅读内容设计新的任务,让学生练习和巩固新策略。

5.补充额外的阅读材料,布置可促使学生运用所学新策略的任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6.指导学生对整个策略培训过程进行反思,评价策略运用对阅读理解的有效性以激发学生自觉使用阅读策略的积极性。

以上俄语阅读策略训练只是俄语学习策略训练的一个方面,更有效的训练方法还需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如训练零起点学生在俄语学习初期没有前期知识帮助理解其新语言材料时多使用复述策略,在俄语词汇学习中使用精加工策略。精加工是指为学习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以达到加深对学习材料记忆的学习策略 [3],如利用构词法、主题词群、词形变化规则来记忆、理解单词,并辨析最基本的同义词、反义词和易混词等。

四、零起点俄语学生学习策略训练须要注意的问题

学习策略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成果受多方面影响。在对零起点俄语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重因材施教

学生的学习动机、俄语水平、学习风格、接受能力等都会影响学习策略训练的效果。学习策略训练要在教师充分认识和研究俄语零起点学生认知特点、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才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进行学习策略训练的前提。学习俄语的意愿和热情是学生接受学习策略训练的最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性格特征等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朗诵、唱俄语歌、对话表演、情节复述、游戏等来提高学生学俄语的兴趣,依靠肯定、鼓励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学习策略的强烈愿望。

(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教师要在了解学习策略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俄语教学及学生学习特点选择最适宜的学习策略,并确定训练步骤和顺序,使策略训练更具针对性,更加有效。教师要在俄语学习策略训练中逐渐转换自身角色,成为学生俄语学习的促进者。

(三)正确认识学习策略训练

体能训练策略篇(10)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再次明确强调:大学英语教学要“更注重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而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词汇是语言中最基本、最丰富、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是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基础,因此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英语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词汇学习贯穿了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面对浩如烟海的词汇,如何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显得相当重要。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有针对性地、系统地指导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并且把它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意识,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形成自己的词汇学习策略或方法。

1.词汇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总体上存在耗时多,收效低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词汇的分析讲解,学生也热衷于词汇的背诵,而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词汇依然是阻碍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究其原因,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传统的词汇表策略忽略了单词间的内在联系、习惯使用等,对词义的掌握是片面的、孤立的。背词汇表的做法费时费事,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其次,学生词汇学习缺乏有效的指导。教师往往注重词汇义项的讲解,却忽略了对词汇记忆方法和策略的讲授和指导,这种“高投入、低效率”方法使词汇学习变成一种负担,从而学生失去学习词汇的兴趣与动力。另外,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词汇教学法使学生养成了过度依赖老师的习惯,缺乏必要的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词汇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习,培养学习策略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学习策略相关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学者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关于学习策略的内涵及分类,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诠释,其中比较全面、合理和具有代表性的是o’m alley & chamot对学习策略的阐释。o’m alley & chamot(1990)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用于帮助理解、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特殊思维或行为活动。他们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把学习策略分为三种类型: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或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指为促进某一学习活动而采取的计划、监察、评估等活动,是学习者进行自我管理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预先计划、选择性注意、自我鉴定、自我评估等具体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在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转换过程中所用的策略或方法,包括重复、利用目标语资源、翻译、组织、记录、演绎、再合并、意象、听觉表述、关键词、语境化、拓展、迁移、推测等。而社会或情感策略是学习者与他人之间的言语互动行为和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情感调整、控制的策略,例如提问澄清疑问、合作、自我激励等。

元认知策略可以使学习者全面了解其学习过程,具备预见能力和监控错误能力。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关系到如何学习语言、掌握每一种语言技能和每一个细节,对语言学习产生直接影响。社会或情感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一样对其他策略的选用有制约力和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学习策略的选择及学习策略的使用强度对语言学习的进度和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越是成功的学习者,使用的学习策略就越多。文秋芳(1995)指出,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对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学习策略是可以经过训练掌握的,o’m alley&chamot认为,大量的练习可以促使学习策略的程序化和内化。因此,应将策略训练纳入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中,使学生做到有策略地学习,不仅知道可以使用什么样的策略,还知道怎样成功地使用这些策略。

3.词汇教学中学习策略的训练

3.1词汇学习策略

研究者们对学习策略训练做了较多的研究,虽然在词汇学习策略训练上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学习策略研究的成果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对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我们将学习策略训练运用到词汇教学中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在学习策略的三种类型中,元认知策略与情感或社会策略对学习策略分别起宏观指导作用和协调、制约作用。而认知策略直接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活动,在掌握不同的学习技能中,其灵活性和多样性表现最为突出。具体到词汇学习策略中,认知策略主要包括查找、重复或记忆、练习、翻译、联想、阅读、上下文、分类、猜测,以及运用等策略。在词汇学习策略训练中,三种策略的训练不是孤立的,而应将元认知策略与情感或社会策略融入到认知策略的训练过程中,三者有机结合,贯穿于学习策略训练的全过程。通过词汇策略训练,培养学生词汇策略意识,知道如何使用及何时使用词汇学习策略来积累、扩充词汇量。从而最终达到学生不依赖语言教师而能够独立地选择自己的策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和自我指导能力的长远目标。

3.2训练方式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一个长期的、系统的任务,具有连续性,因而通过词汇策略训练培养学生策略学习意识,确立自己的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有效地学就尤为重要。根据o’m alley&chamot策略训练五步模式,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了词汇学习策略的五个步骤。

准备:通过问卷调查、小组或班级讨论、个人面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和训练的需求情况,确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策略训练计划。

介绍:教师介绍培训策略,讲授某一学习策略的价值、用途,并通过举例或演示说明特定策略的使用方法。

练习:学生通过真实、具体的学习任务对学习策略进行练习,领会并掌握策略的运用。这一阶段的训练可结合上一阶段的策略介绍,采用结合型策略训练,即直接策略训练和嵌入式策略训练相结合,在教师直接讲授策略使用方法之后,将策略的运用嵌入到学习任务中练习,或是运用到学生合作学习中。

评估:学生在词汇学习中不断监控学习过程,评价自己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合理地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在这个阶段着重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扩展:教师鼓励学生把有效的学习策略运用到其他的学习任务中,对所掌握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的迁移,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最终成为学习策略的独立运用者。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和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训练,使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词汇,提高英语词汇教学及学习效率,从根本上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o’malley,j.&chamot,a.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董辉.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j].长江大学学报,2010.06,vol.33 no.3.

[3]孙丽艳.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10.08,vol.27.no.4.

上一篇: 高效学习课堂 下一篇: 流体动力学原理及应用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