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的内涵汇总十篇-9游会

体育教育的内涵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29 14:37:32

体育教育的内涵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1)

>> 浅谈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评价原则 灾难教育融入体育课程的理论基础及教育内涵 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 “体育课程内容、体育教材内容、体育教学内容”内涵解析 浅谈体育课的教学评价 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机制探讨 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新视野 对新体育课程标准下教学评价的研究 基于绩效视角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刍议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涵 高效的体育课程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 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新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 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评价策略研究 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中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与分析 关于体育课程评价的几点思考 职业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谈趣味体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 佟铸,李贵阳.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及改革趋势[j].体育学刊,2003(3).

[6] 刘惠芳.从美日两国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看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2).

[7] jewett,a.e.;bain,ll.&ennis,c.d.the curriculum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1995(2nd ed.).

[8]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教育性视角解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2)

1.休闲体育教育是休闲和体育教育两个文化范畴一体化的表现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休闲有时遭受质疑,有时又被人们合理的提倡。直至20世纪,在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休闲的合理性才得到显露,被社会各个阶层所认同,成为社会发展的合理内驱力。时至今日随着休闲实践的发展和休闲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休闲与教育、体育之间的密切关系。甚至美国有学者研究认为:能否策略性的提供集体育、文化和娱乐活动于一体,并成为学习中心、社交中心和观光胜地的大学是美国大学生存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可见休闲已经成为推动大学教育乃至各学段教育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在休闲推动教育改革的同时,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也面临着休闲时代到来的巨大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普遍有闲的社会”已经到来,人们有时间享受体育休闲生活,然而学校的体育教育能否与休闲社会接轨成为其当前应当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总之,休闲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推动了整个社会教育理念的革新,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驱力。因此,休闲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时代性的反映,而并非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教育形式。具体地说也就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下“休闲”和“体育教育”的个文化范畴―体化的表现形式。

2.休闲体育教育是现代休闲生活方式的基本内核

社会系统的基本建制是以功能性的图式彼此联系的,每个建制都有自己特别的贡献并同维持整个社会体系的存在。此外社会的巩固与凝聚要求各建制以各自的职能彼此联系起来,与整个社会业已了解并接受的价值体系相切合。如果说我国目前休闲的发展状态对复杂的社会并不是必需的,其目的也不是根本性的,休闲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尚处于从属地位,至少目前还与建制社会体系无关。那么休闲体育教育或者说休闲化了的体育教育则必然进入建制化的社会体系之中,他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休闲体育教育向社会体系提供的是规范化的休闲方式,并帮助人们养成健康的休闲习惯,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业余活动的内容、频率与持续的时间。

3.休闲体育教育是以“休闲运动项目”为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休闲体育教育理念的提出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以“休闲运动项目”为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也就是说要将休闲运动项目纳入教学内容体系之中。然而,系统理论告诉我们,认识―个系统只进行元素分析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结构分析;改革一个系统只靠更替元素也不行,还必须进行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看―个系统的作用只进行元素的功能分析是不可靠的,还必须进行整体功能分析。因此,以休闲运动项目为内容的休闲体育教育不仅仅要将休闲运动项目引人教材体系,还必然涉及对现行体育教材体系的改造问题。这一问题事实上是对原有学校体育教材体系的“打破”与“重构”,而井非是对体系中中个别“元素”的破与立。休闲体育教育对现行学校体育教材体系的“打破”与“重构”也并非是对原有教材体系的否定,而是在新的教育背景和体育教育思想下的改革和发展。

4.休闲体育教育是休闲化了的体育教学过程

休闲体育是身体活动的较高阶段。它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运动的特征:它既不是以通过比赛追求成绩,也不以崇拜力量为目的;它既不要求遵守刻板的规则,也不要求有规律的强烈训练,而是通过非形式的、自发的体育活动追求身体放松和舒服。罗歇・苏这段描并非在解释作为名词的“休闲体育”和“体育运动”的区别,事实上他阐明了作为动词的“休闲体育”和“体育运动”之间的过程区别。由此来看休闲体育教育理念提出了一个休闲化的体育教育过程问题,也就是说它本身就包含了休闲化的体育教育过程。

5.休闲体育教育是积极人生态度和自我意识和谐的获得过程

休闲体育不是一种新的体育形式,休闲体育教育也不是一种新的体育教育形式,他都是体育文化时代性的反映。尽管如此,休闲体育教育所具有的时代性依然在其教育的价值取向表现出了特殊性。也就是说休闲体育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具有时代性的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要求。休闲体育教育本身便包含了独特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否则也就否定了休闲体育教育的时代性。

关于休闲的研究著作中非常注重“体验”这一概念。约翰・凯利认为“体验不是简单的感觉,而是一种行为以及这正行为的解释性意识,是一种与当时的时间空间相联系的精神过程。”我国有学者李仲广认为“体验是实践活动中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由此发展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形成积极人生态度,促进个性成长的一种学习方式”。从这一视角来看,具有时代性的休闲体育教育教育价值体现必然与个体的“体验”具有紧密的联系,这―体验的价值则体现在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自我意识和谐的获得上。

理想的休闲必须是发展性的,必须是一个能使人投入其中,不断学习,并使自己有所改变的连续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对青少年的休闲教育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必须对他们进行休闲人生的教育。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休闲体育教育则可以成为承担这一教育任务的建制化组织形式。休闲体育教育通过设立具有挑战性的,并能够给予学生的生活以积极意义的运动目标,继而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追求目标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所需要的运动技术与技能,从而实现获得自我意识的和谐这一具有时代性的休闲体育教育价值取向。

6.结语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3)

 

“科学”这一概念是1893年由康有为从外国引进并开始使用的。在西方,“科学”一词渊源于拉丁文scientia,是“了解、知识和学问”的意思。12世纪初期,宇宙论学者威廉士最早给科学定义为:科学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知识。提出了科学是知识的思想。1888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根据自己的科研体会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这一观点在今天仍起到指导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文中指出:“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是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就是用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这是对科学研究的性质、方法的说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科学的解释: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辞海》进一步解释了科学的含义,即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除上述之外,关于“现代科学”的概念内涵我们可以从4个方面理解:①现代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的系统化、理论化、规范化的知识体系;②现代科学是知识再生产活动;③现代科学是一种新的产业;④现代科学是高层次的社会事业。

 

“技术”的概念,在西方的原意是“熟练”。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曾把技术看做是制作的智慧。17世纪英国的培根提出应把技术作为操作性学问来研究。18 世纪末法国著名科学家狄德罗根据当时的情况指出:技术是 “为了某一目的而共同协作完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的体系”。这是较早给技术下的定义,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现代汉语词典》对技术的解释: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辞海》中的释: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而关于现代技术,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理解:①现代技术是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②现代技术注重“软硬结合”; ③现代技术是一种方法和技能体系;④现代技术是科学理论的应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一方面,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促进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反过来为科学提供必要的手段,将科学提出的可能变为现实。然而,二者毕竟有所区别。学界既反对将二者决然分开的观点,又反对将其等同的观点,因为二者的功能和目的不同。科学侧重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能不能”的问题,意在揭示客观规律。技术侧重回答“做什么”“怎样做”“做出来有什么用”等问题,目的是形成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科学是一种自由探索活动,一般难以规定其完成的期限;技术则有明确的实用目标, 一般要规定完成的具体时间。科学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的成果则表现为某种物质形态(物质财富)。科学的社会价值除重大科学发现可以引发某种技术革命外,一般来讲具有不确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技术的社会价值则与其相反,可以取得直接的、确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再者,管理的方式、方法和评价尺度不同。科学研究的管理较为宽松、评价尺度是“深”和“理论性强”;技术的管理则有严格规定,评价的尺度是“新颖”和“实用”。

 

但是在教育中,科学与技术是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教育专家开发了科学与技术相融合的教学材料,强调科学技术教学与社会的联系,突出情境教学,把科学的概念与熟悉的情境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理解。1998年,英格兰及威尔士了一份报告,重新强调科学与技术相融合是提高学生兴趣、加深概念理解的重要手段。因此,当前的科技教育是科学技术素养教育。它从最初的精英价值导向转向科学为大众服务的价值取向,从培养科学家转向到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素养的现代公民,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公民的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支持。

 

二、艺术的概念内涵

 

当前学界把艺术概括为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剧本)、造型艺术(绘画、摄影、书法、雕塑、建筑、工艺等)、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剧等)。

 

“艺术”一词,汉语中最早出于《后汉书·伏湛传》,它泛指各种技术才能。在先秦的文献里,对应于“艺术”的是一个“艺”字,它的含义之一就是指才能、技术。古希腊人把凡是可凭专门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称为“艺术”。音乐、雕刻、诗歌、骑射、烹调、手工业、农业、医药之类,都属于艺术范畴。不仅古希腊人这样理解,“艺术”一词在拉丁语、法语、英语、德语、捷克语中也都具有同样的含义。

 

在古希腊时代,希腊语中的techne,指的就是我们今天统称的科学与技艺。比如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名言:“生命短暂,艺术长存。”他的艺术是指医术。到了歌德(1749—1832)时代,艺术又指诗歌。这说明了从古希腊到歌德时代,其间1800多年艺术的所指是不断变化的。古典后期的卡佩拉(martianuscapella)给自由艺术作了明确的分类,即语法、修辞、雄辩术、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便是后世所称的“自由七艺”的较早的分类。圣维克托隐修院的于格(hugo of st.victor)为了与“自由七艺”相对应,提出了“技工七艺”,分别是编织、装备、商贸、农业、狩猎、医学、演剧。

 

在这些分类中,“诗”按惯例归入“自由七艺”中的语法、修辞和逻辑里。建筑、绘画与雕塑又都归入“技工七艺”里的“装备”中。从这种分类来看,文学、诗学以及美的艺术都是分散在不同的学科、工艺和其他不同性质的人类行为之中。但这种分类却又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且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学科模式延续了很长时间。

 

中世纪意大利哲学家和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便接受了这种分类。在阿奎纳看来,制鞋、烹调、耍把戏、语法、算术同绘画、雕塑、诗歌、音乐一样,都可称作是艺术。

 

文艺复兴使各艺术的社会、文化地位产生了许多变化。其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意大利从契马布埃(cimabue)和乔托(giotto)开始,绘画及其他视觉艺术取得突出的成就,且在16 世纪达到顶峰。人文主义者要求提高视觉艺术社会和文化的地位,以至欧洲其他国家出现重要的新发展,这就使三门视觉艺术——绘画、雕塑与建筑,首次明确地脱离了与工艺的联系。诗与画的平行比较常常导致要求画高于诗。这类争论中最重要的文本是莱奥纳尔多的《比较论》。莱奥纳尔多在这一著作里声称绘画高于诗歌、音乐和建筑;诗是瞎子画,画是聋子诗,二者选其一,谁都不愿做瞎子。而从某种意义上讲,莱奥纳尔多的这种比较又是从文艺复兴以来传给我们关于美的艺术的最完整的体系。

 

17世纪随着不同艺术的发展,自然科学也开始兴起。法国和英国的学者为将艺术与科学区别开来,首次认为关涉天才和趣味的学科就是艺术。

 

18世纪下半叶,迪博神父将“诗是美的艺术之一种”的观点普及开来,同时也清晰地将依靠天才的艺术与依靠累积知识的科学区别开来。另一位神父巴托,他于1746年出版了著名的、极有影响力的著作《相同原则下的美的艺术》,第一次写专论确立美的艺术体系,即音乐、诗歌、绘画、雕塑、舞蹈。随之,“美的艺术”以新的词义进入了法语辞典。法国大革命之后,这个新奇的术语更是有了法定的地位,因为法国政府在1795年将几个老的学院合并为美术学院。学院学术范围包括语法、古典语言诗歌、文物与纪念碑、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朗诵。此外,在德国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美学开始影响法国哲学和文学。第二版的《百科全书》于1781年在瑞士出版,由德国美学家、哲学家苏尔泽(j.g.s ulzer)增写了论美学的文章,并在原有的“艺术”一文里加进了“美的艺术”一节。

 

19世纪早期,法国哲学家库辛(vietor cousin)追随康德(kant)和18 世纪苏格兰的思想家们,通过在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克洛斯(proclus)的著作里搜寻,最终将自己的哲学体系建立在“真、善、美”三个概念上,并认为只有通过美,才能理解艺术和美学的王国。对于现代价值观“真、善、美”的确立以及在哲学体系里强调美学的位置,库辛的影响甚为深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善、美”,可以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角度来加以阐释。“真”,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并构成价值关系时,所产生的价值的意义。“善”,是在人从事实践活动中的价值体现,它以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为衡量标准和尺度。“美”,是从绝对的主体角度出发,透过主体积极地去体验和创造美感,发现客体中和谐的部分,从而达到主客体的高度统一目标。由此而知,“真、善、美”这三种状态和境界,都是主客体相统一的情形,只不过在层次上和侧重点上有所差别;三者统一的状态和境界是逐级上升的——“真”,是最基本的统一,是主客体简单的一致、等同;“善”,是强调客体应满足主体需要的各种价值,为主体服务;“美”,则是主客体高度的统一,是主体自由的必然性的实现——是从简单的主客体统一到高度的统一,而这其间的差别足以显现出人类历史不断走向前进的历程和方向。

 

“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所以说,艺术教育是有超越性、价值导向性的实践活动,它能促进个人思想品德和社会意识形态同质发展,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良性互动。“真、善、美”思想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具有巨大的意识形态导向功能,这正是与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相辅相成的,也是将现代艺术教育的科学诠释和正确发挥。

 

三、体育的概念内涵

 

体育起源于人类的原始活动,并伴随着人类的生产逐渐发展。古希腊时期的“体操”一词同现代意义上的体育含义十分类似,而“体育”一词最先是在1976年的法国报刊上出现的。

 

在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中的射、御则可以理解为“体育”。也就是说,我国在出现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时就有了“体育”的起源之据。但是体育活动几乎都从属于社会其他活动,各种体育活动之间缺乏内在的社会联系,因而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统一体或理论与方法的体系;没有出现一个可以概括所有体育活动的概念或术语。

 

近代洋务运动后期,“体操”传入中国并开始使用,它实际上是体育的代名词。清朝统治者实施“体操”以培养“军国民”,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忽视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戊戌变法以后,“体育”一词从日本引进,其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在五四运动以后得到官方确认。但许多学者对“体育”这个概念的表述多不一致,而且不够准确,带有片面性,把“体育”与“运动”等同起来。另外,在一些翻译作品中,体育概念也往往含糊不清,从而进一步造成了“体育”概念的混乱。

 

《美国百科全书》对“体育”一词的论述为:“体育”指关于人体构造、身体发展的教育,包括人体生理机能、力学原理及其有效运用的研究。这一教育过程,当儿童学会基本的有助于身体发展的运动方式后就开始,并在儿童后期掌握复杂一些的运动方法的过程中持续进行。体育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要培养良好的健身习惯,以帮助制订一种最适宜的身体运动标准。这种最适宜的身体运动标准能够保持良好的体质并使人终身受益。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共产主义教育问题的论述中说:“这种教育对一切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都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增进社会生产的一个方法,并且是唯一生产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

 

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体育运动的指示中阐明:“体育是培养人民勇敢、坚毅、集体主义精神和向劳动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2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1.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基本方法

自“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个术语产生以来,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界定过其内涵。综合起来考察,这些方法大体可归纳为活动的方法、能力的方法、精神气质的方法和过程的方法四种。

(1)活动的方法。活动的方法就是从高等教育所从事的各种各样的具体活动出发来描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指所有这些活动都实现了国际化。这些活动具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等人员的交流、课程内容的设置、科研合作等等。美国的阿勒姆(arum,s.)和范德瓦特(van de water,j.)就是使用这种方法来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的。他们首先对美国过去30年中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和定义进行分析,从中归纳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包括的三种主要因素,即课程的国际化、教师和学生等人员流动的国际化、国际技术援助与合作计划。最后,他们总结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即“与国际研究、国际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有关的各种活动、计划和服务”。

(2)能力的方法。能力的方法就是从培养和发展高等教育相关主体即学生、教师和其他雇员的技能、知识和态度的角度来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指在国际化过程中,上述所有人都掌握或获取了有效地生活和工作在多样化世界中的各种新技能、新知识和正确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新视角。

(3)精神气质的方法。精神气质的方法也叫文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过程中,强调的是观念、观点、态度方面的国际化,即要求人们树立全球意识、培养国际视野并形成国际化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氛围。美国教授哈若瑞(harari,m.)就是用这种方法来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的。他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应当包括人员交流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与社区的各种合作计划、培训及广泛的管理服务,还应当包括“明确的赞同,积极的态度,全球的意识,超越本土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范围,并内化为学校的精神气质”。

(4)过程的方法。我们知道,高等教育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项基本职能。过程的方法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将跨文化的、国际的、全球的观念融入到高等教育的上述全部职能之中的过程。如奈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国际的维度”整合到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诸项职能中的“过程”。其中,“国际的维度”就是指跨文化的、国际的、全球的观念。过程的方法是目前得到较广泛认可的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一种方法。

上述四种不同的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有交叉或补充的。它们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不同视角,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2.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界定

中国国内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研究,尽管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但研究者们在以下三个方面是有共识的:第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背景应该是全球范围;第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方法、措施和途径;第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活动是开展跨国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人员的国际交流,等等。基于此,我们可以这样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即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以一系列的政策、活动和项目为载体,以培育和构建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及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交往能力为主要目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将国际视野融于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诸职能中去的一个过程。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评价体系

1.西方发达国家通用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评价体系

(1)教育理念的国际化。教育理念是高等学校的灵魂,教育理念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提。国际化的教育理念认为,本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以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背景,要从全球的视角而非仅从本国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规划和设计本国高等教育的定位与发展。这就要求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必须是开放的,具有面向世界的特点。积极开展国际性的多边交流、合作与援助等,不断促进与国际社会的相互理解,提高自身的国际学术地位;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事业,促进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培养目标的国际化。培养目标的国际化是指高等学校在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把培养能够满足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国际化人才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做法有:一是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使他们牢固树立以下观点,即国际化人才恰恰是具备本民族的人格和国格的人,而不是那些认为“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的人;二是通过挫折教育磨练学生,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国际化过程中多元文化的冲击;三是通过各种国际交流活动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及活动能力;四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以适应信息网络化时代的要求;五是使学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尤其要熟悉有关国际惯例。

(3)人员交流的国际化。人员交流的国际化主要包括教师的国际化和学生的国际化。其中,教师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捷径之一。为了提升教师国际化的水平,高等学校可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出国访问教师的数量;另一方面,在全世界范围内征聘教师和学者来校任教。学生的国际化实质上也是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办法实现的。一是为在校学生创造海外学习、学术交流和实习的各种机会,从而实现在校学生的国际化;二是允许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以不同的身份到本国的高等学校来留学,确保高等学校学生的多样性,从而实现学生构成的国际化。

(4)课程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是指为国内学生设计内容上趋向国际化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中生存的能力。课程的国际化主要通过所有的课程中都要体现国际化的内容来实现。具体说来,一是在思想政治课及文化基础课中开设有关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文化以及介绍外国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的课程;二是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中及时补充国际上最先进的知识和成果;三是聘请国际知名专家和学者来本校讲学。

(5)科研合作的国际化。基于知识的无国界性,科研合作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在动因。目前,科研合作的国际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学术联合会议(icsu)、联合国大学等有关国际组织进行国际合作研究;二是进行不同国家高校之间的合作研究;三是进行不同国家研究人员的交流;四是通过召开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五是开展学术信息交流,如资助研究成果的发表,推动高等学校通过国际互联网交流数据和研究成果等等。

(6)信息形式和物资形式的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信息形式和物资形式的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须以其传播或流通的速度足够快为前提。以“信息高速公路”的世界联网为典型代表的现代信息传播的加速,使得信息资源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国际共享;而目前物资资源在国际范围内更加广泛快捷的流通,则使得物资资源也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国际共享。物资资源的国际共享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国际有关组织的协调;二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人员、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援助。

2.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评价体系

总的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因此,在构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1)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核心评估指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核心评估指标有六个,即明确的任务表述、学术支持、组织结构、外部资助、院校对教师的投入、国际学生与学生课程项目计划。这六个指标是采用“拿来主义”直接从美国引入的,没作任何改动。

(2)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力因素评估指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力因素评估指标是参照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功能的历史演变过程得出的。迄今为止,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功能经历了对外援助期的政治功能、对外贸易期的经济功能、国际化时期的文化功能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与其相对应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力因素分别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与此类似,我们就可以细化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刺激因素和阻碍因素,即哪些因素会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哪些因素则会阻碍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从而形成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力因素评估指标。

(3)由核心评估指标和动力因素评估指标推导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未来实施战略的重点。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核心评估指标”,可以评估出中国各层次高等教育当前国际化发展的状况;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评估指标”,可以衡量出当前中国各层次高等教育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欠积极的?综合以上两项评估结果,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形成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未来实施战略的重点。

综合上述三个层面的评估指标,就形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吴坚,著.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m].人民出版社,2009,12.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5)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120-02

一、德育的内涵

德育可以从两个方面描述:一方面对学生来说,学生作为道德学习者,是道德教育的主体,要主动地学习德育,视道德学习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道德品质好,人格就会崇高;道德品质低下,人格因此渺小。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教师是道德的施教者,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道德学习的环境、条件,促进学生从道德无知到道德有知转变,并且化为高尚行为,形成正确的习惯及正确的价值观。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创造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环境、条件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就是德育的本质,就是德育概念的内涵。

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德育(广义的德育)包括五个方面:政治教育(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等);思想教育(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品德教育(良好的行为规范);法纪教育(遵纪守法);心理教育(健康的心理品质)。可从这五个方面着手进行德育。

二、现阶段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重视程度存在问题,体育变成了其他文化考试科目的附属品,学校体育的“二等公民”角色难以改观。

2.体育教学认识上的偏离。学校迫于外来因素的影响以及升学压力的左右,对体育中考科目比较重视,但对体育公共课程教学的质量关注不够,学生体育的整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

3.为体育而体育教学的行为普遍存在,体育教学与学生思想品德培养脱节。

三、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现状

农村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思想、文化、交通比较落后,信息相对闭塞。农村初小学生的生活环境,父母的文化水平与教育方式,学校相对落后的传统教育观念等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水平。

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停滞不前,难以有所突破。大部分农村学生属于留守、独生青少年,他们长期缺少关爱,所以很多学生自卑、自私,不敢面对挫折和困难,一旦学生出现问题,学校无法及时和家长沟通,形成了学生“带病”升学的尴尬局面。

四、体育教学中植入德育的实践

1.确立德育内涵植入的主题

德育涵盖面广,小学体育课时有限。为把德育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德育内涵植入须结合乡情,从点入手,才能形成体育教学为主体,德育融合为手段的,风格独特、特色鲜明的生动局面。

(1)培养学生乐观、阳光的精神品质

不善交际的学生大多性格抑郁,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多多鼓励性格孤僻的学生通过活动交朋友,多交开朗、乐观、性格阳光的朋友,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里受到感染,从而促使他们的性格渐渐地从孤僻到阳光的转变。

(2)让学生体验协作、分享的快乐

分享是个人和他人和谐交往的基础,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人的社会性发展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此方面也可以有所作为。当学生获得了分享认知,产生了分享情感后,就能慢慢摆脱自我中心,形成分享行为。教师可尽量多给学生创造体育课堂上的自由交往机会,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互相交流、磋商、协调,引导他们分享体育器材、活动过程、活动结果。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合作、共享的品质。

(3)教会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

小学生会在情绪、理智方面、自信、生理、行为等方面遭受挫折。老师是良师也是益友,在学生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和他们站在一起,共同克服和面对。植入德育内涵的体育教学,可通过课堂活动中的行为挫折说起,老师举一反三,让学生能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诸多困境,让破坏纪律、扰乱秩序、厌学、逃学、考试作弊等行为远离学生,使学生形成勇敢、坚韧不拔的品质。

2.形成德育内涵植入体育课程的建设系列

要深入有效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全面贴近学校教学过程的始终,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遵循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地方德育传统和优势,形成体现时代特征和具有区域特点的教育项目和活动内容,并提炼和升华为学生坚定的人格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主要是强化三大板块落实,努力提升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内涵。

(1)落实体育校本课程板块

体育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在植入德育内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挖掘、弘扬、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把校本体育课程落到实处,使不同个性学生和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校本课程中受益。

(2)落实拓展型体育课程板块

拓展型训练以体能活动为导引,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以人格完善为目的,将拓展型训练引入体育课中,符合体育选项课改革的方向,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补充了传统教育中不足。农村小学的拓展训练可结合本地地理环境优势和学生身体素质实际情况,精心准备好一两次训练活动,营造出能培养学生优秀思想品质的氛围,让学生活动一次,受益终身。

(3)落实学校专题体育活动板块

结合本地实际,每年开展一次体育教育活动,如插秧、拾稻谷、摘茶叶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劳动的艰辛、体会协作的快乐,以培养学生们的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思想品质。

3.初步形成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

(1)针对教学任务的评价。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学习任务及目标提出的明确与否、恰当与否、有针对性与否以及学生完成情况和效果的好差给予适当评价,也可分出等级。

(2)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针对师生双边互动情况,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合理的分类。

(3)针对个别差异的关注程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课堂上应当关注不同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性格等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分层优化,分类要求及指导。评价时要注意这一方面是否到位。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6)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6.043

connot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hysical education quality

――start from strengthening physical education

tian yingjuan

(kunming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00)

abstract sports course is a very important course in today's campus education,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students, out of school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also have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this article will study on the teaching quality connot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related issues.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connot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各级院校也日益重视体育课程。各院校不仅需要注重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还需要通过对体育现代化教学的建设,更好地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但是,由于我国体育教学质量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能真正得到提升,对此,我们需要对体育教学质量内涵及影响因素相关问题进行必要的研究,并探寻相应的解决方式。

1 体育教学质量内涵分析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其仅仅注重体育的教学实践,对于某一节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可以将其定位于体育教学质量所具有的一个分支子类。而对于体育教学质量来说,其具有全过程的特点,不仅要完成普通体育教学的任务,还需要保证学生能够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其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而能够获得更高级的体育教学内涵。而在现今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获得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同时也需要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率,只有保证这两者的良好、协调开展,才能够保证体育教学质量,并使学生在获得体育素质提升的同时更为健康的成长。此外,还需要在学生素质提升的基础上,能够帮助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获得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体育教学质量内涵是由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这两部分所组成的。

2 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

2.1 教学内容

在体育课程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育课堂教学的走向,对此,就需要我们能够保证内容设置所具有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以此保障所设置的教学目标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目前,院校在体育教学中还没有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明确的指导与界定,这就使得部分院校对体育内容的设置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就需要体育教学能够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能够具有更好的创新能力,以此争取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我国的部分院校中,教师往往在对内容进行选择时感到迷茫,进而因为内容设置的不明确、不科学,而使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针对此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课程内容设置中,能够保证以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作为出发点,并在对学生体育技术、技能进行培养的同时,保证学生能够逐渐建立起良好的体育意识。

2.2 体育教学管理

目前,我国的很多院校都已经将教学管理这项工作提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对于该项工作来说,其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实践效果。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同教学管理不匹配的现象还是经常出现,甚至部分院校都没有将体育这门课程同其它课程放在同等的地位进行管理,进而使所设定的体育教学目标往往不能够得到良好的完成。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课堂的管理水平将对最终的教学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对此,就需要我国的各大院校能够在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体育教学管理水平,以此保障体育教学质量能够更好地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相适应。同时,在体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一套完善、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对此,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的同时,也需要能够进一步完善本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质量评价,并逐渐形成一套适合本校工作开展的体育教学考评体系,以此更好地保证体育课程的良好、高效开展。

2.3 教师因素

在体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是课堂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其不仅是教学计划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活动实践的参与者,其所具有的业务能力以及整体素质将对最终的体育教学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正是基于此,目前很多院校都会对本校的体育教师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对最终的体育教育质量进行评定。而为了能够保证教师都能够满足课程开展的实际要求,就需要通过日常定期培训工作的开展,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教学意识。而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同学生平等的交流与互动,更好地把握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状况,以此在掌握学生个性特点的同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

2.4 教学质量评价

在体育课程设计中,教学质量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开展依据,通过准确、科学的评价,则能够帮助教师在认识到自身缺陷与不足的同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此保证自身的各项业务素质能够满足现今院校体育人才培养的需求。但是就目前院校所具有的教学评价机制来说,其还不能够满足当今课程评价工作开展的要求。对此,就需要院校未来能够对该项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丰富体系建设,以此体系的长期、全面建设,保证院校体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

3 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方式

3.1 正确认识体育教学质量的内涵

在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方面,之前就有学者专门提出了五大措施:第一,要通过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思想;第二,要重视学生的身、心方面的变化以及所具有的特征,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格;第三,要提升学生现有的理论知识水平,并更好地开展体育锻炼;第四,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具有更好的情感取向;第五,加强学生的体育技能训练,以项目技能的掌握为终身体育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有人认为,提升教学质量应当从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建设教师队伍、加强器材设备建设等方面入手,通过教师教学素质、体育锻炼场地、设备等方面的加强,提升教学质量。对此,需要我们在采取措施之前,首先能够对体育教学质量产生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3.2 从“全”、“新”、“ 适”方面入手提升教学质量

要想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科学、有效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全”,即全面性。要想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教师仅仅具有责任心以及高度的工作热情是不够的,相关的设施建设也必须能够跟上。以篮球教学为例,如果在体育课程中仅仅有几个篮球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篮球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掌握速度都不能够达到教学要求,对此,就需要通过全方位协同的方式,通过人、财、物方面的加强,保障教学资源的充足。

其次,是“新”,即创新性。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要能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不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在器材方面,从数量、质量、形式、种类上要能够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组织形式上要敢于打破常规,让学生有新鲜感和刺激感,便于提高其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是“适”,即适用性。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要能够要找到目前教学活动中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适用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如通过分析发现一些体育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强烈,则很可能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影响质量效果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学生之所以缺乏学习热情,一定程度上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有关。只有通过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与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采取适用性的对策,解决相应的问题,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在本文中,我们对体育教学质量内涵及影响因素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需要院校能够在很好地把握教学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更科学、有序地开展教学工作,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7)

在很多的教育工作者眼里,体育教学方式和体育教学方法是划等号的,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教学方法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方法,后者指的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采取的一系列的技巧、途径等等,而前者则是指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范式、形式。其实严格来说,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概念上是包含了教学方式的。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对教学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例如可以分为教学思维和教学实践方式,或者分为启发式、引导式和研究式等等。

影响体育教学方式的因素主要有下面的一些要点:(1)体育教学的宏观指导思想。这是进行体育教学意识层面的基础,是是否能够让体育教学更具科学性的前提所在;(2)体育教学目标。这是体育教学能够实现成效的根本所在,没有确定的目标体育教学就会变得十分混乱,也就根本无法达到体育教学应该起到的作用;(3)体育教学的内容。这是体育教学的核心,也是与体育教学方式息息相关的要素,教学方式往往跟随着教学的内容而不断转变;(4)教师本身的认知和素质。因为体育教师毕竟是人,是具有主观性的,即便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完全一致的两个体育教师教学方式一定存在差别,正是因为教师本身的认知和素质不同。

二、体育教学方式的内涵

上文已经说到,体育教学方式是体育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还可以将这个概念纳入到教学策略的范畴之内。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够等同,它相较起教学方法,反而与教学模式的概念更为贴近。但是关于体育教学方式的研究并不多,多数情况下都将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混为一谈。教学方式的实质其实就是基于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根本内涵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有机统一。其实它包含了两个层次的重要内容:思维层次和行为层次。这两个层次分别代表了意识层面和实践层面,兼顾了物质和意识的有机统一,从而使得这一概念更加科学、更加正确。

三、体育教学方式变革研究

既然从层次来看体育教学方式,其内涵包括了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从这两大方面分别论是体育教学方式如何变革。

首先,从思维模式上来考虑,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思维上改变体育教学的地位。在应试教育阶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本上只沦为口号,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审美情操和劳动能力基本上没有体现,而品德教育和体育活动尽管较“美”“劳”所占比重要多,但仍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所以要想从教学方式上进行变革,就要从思维上彻底改变体育并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错误的观念;第二,应当充分地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方式的创新。当前体育教学方式都是沿用了多年体育教育者的经验,这种方式已经延续了很多年,完全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学生,必须从思想上予以改变。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8)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4—0111—04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认为教学方式就是教学方法的“同一论”和教学方式不同于教学方法的“不同论”。教育大词典认为:“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从教学方法的概念角度分析,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属概念,即教学方法是教学方式的一个内容。教学方式指的是:“教学方法的细节,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活动状态,表明教学活动实际呈现的形式。如讲授法中的讲述、讲解、讲演等;练习法中的示范、摹仿等”。从教学方式的概念来看,教学方式又成了教学方法的细节,即教学方法包含了教学方式。对于方式与方法的不同界定还不胜枚举,由此可以看出,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关系的阐述,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有此也造成了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概念逻辑上的混淆。由于以上教育学科领域中没有认清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本质区别,也自然导致了体育学科中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方式的错位与偏差现象,因此,厘清体育教学方式与体育教学方式的内涵与本质、联系与区别,对于体育课程的理论建设与深化改革显得十分必要。

1 体育教学方式的理论解析

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按常理分析,在人们行事过程中,如果有好几个动作的集合,而这些动作过程又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在这些动作过程采取了某种特定的“方法”,因此,可以认为,人们每一次有目的行动过程都有一个特定的方法。而方式是指:“言行所采取的形式。比如: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创作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制造方式等”。作为“方式”一词,“更多地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内涵,其中的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这种方式包含手工、机械、自动等等不同种类的生产方式”而生产方法是指:“指制造和生产某种产品所采用的工艺流程以及其中所应用的生产技术。从以上生产方式与生产方法的区别来看,“生产方式”的外延应该比“生产方法”要宽泛一些,生产方式比较抽象,“生产方式”是抽象层面、理论层面的;而“生产方法”则比较具体,“生产方法”是操作层面、技术层面的,“生产方式”应包含生产方法,但不仅仅只指生产方法。因此,“方式”与“方法”具有不同的层次,不能混为一谈;同时,我们不能把研究“方式”的逻辑起点放在“方法”上,否则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这样的结果:

“方式”不是本来层面上的“方式”,而是“方法”层面上的方式,“方法”也不是本来层面上的“方法”,而是方式层面上的“方法”,造成了“方式”与“方法”的错位。

按黑格尔的逻辑学原理分析,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应按照其“存在、本质、概念”的逻辑思路逐次进行,因此,要探讨“教学方式”的内涵,就应该把“教学存在”作为一个逻辑起点,而不能把作为“教学现象”的教学方法作为逻辑起点。那么什么是教学活动的“存在”?教学活动是人类一种特殊的活动,是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发生的一种传授与被传授知识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学活动的“存在”也必然包含了作为理论活动的教学认知活动和作为实践活动的教学行为活动。那么什么是教学的本质呢?关于这个问题,可谓众说纷纭,基本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本文认为教学的本质应建立在对教学“存在”认识的基础上,由于教学的“存在”是一个师生之间的双边实践活动,按辩证唯物主义主义的思想而论,人是任何实践活动的主体,而在教学活动这个特殊领域中,人具有双主体性,即教师与学生皆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离开其中一个主体都不可能成为教学活动。因此,作为双主体的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应是我们考察教学方式的逻辑起点。

由于思维方式是指:“师生关于教学存在的思维途径及其致思导向的理论概括,在思维中认识和构建教学活动的经验、知识、观念等要素的综合模式。从思维方式概念的内涵分析,师生的教学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教学存在”的选择和评价过程。而教学行为方式作为一种“教学存在”,必然受制于教学思维方式,即什么样的教学思维决定了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方式,而作为一种实践现象的教学行为方式,其有效性反过来又促进了师生对教学的反思,影响着先前的教学思维方式,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思维方式决定和支配着教学行为方式,而教学行为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和发展了教学思维方式。

如前所述,体育教学方式包含了师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中的教学行为方式两个部分的内容。首先,教学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其次,体育教学行为方式是体育教学思维的内在程式的外化;第三,体育教学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体育教学的行为方式。因此,体育教学思维方式是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但要很好地把握与明确体育教学思维方式,还需要认识体育教学思维方式与其他学科教学思维方式的本质区别。由于“思维方式”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体验性思维方式、科学性思维方式和反思性思维方式。因此,结合体育教学现象、存在与本质而言,体育教学思维方式的内容核心是“体验式思维方式”,因为体育学科教学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是通过人的躯体性活动来体验“身体的知识”(身体知)并实现对知识的科学认识和自我反馈。因此,没有师生亲力的体验性思维活动,就失却了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质性意义,并不是其他学科意义上的认知性教学活动。当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科学性思维方式和反思性思维方式成份,只是存在的比例不同而已。科学性思维方式与反思性思维方式可在理性层面上促进体育教学在科学性方面的发展,有助于反思性体育教学,促进体验式思维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其次,体育教学行为方式包含了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策略与技巧、媒介与设备等综合因素并具有内容多样性的特征,因此,选择何种具体的体育教学行为方式将取决于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采用何种体育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方式包含了体育教学教学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方式,而体育教学思维方式又制约着体育教学行为方式。体育教学方法则是体育教学行为方式中具体化了的操作形式(如自主、探究、合作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为了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与体育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各种途径。2体育教学方式的变革的文化张力与困境

“文化作为人为自己的生存而建立的第二自然,体现了人对自然和本身的创造和超越,有不断自我更新的自觉性,同时文化也是历史上积淀下来的、被群体所认可并遵循的生存方式,作为行为模式有约束人的行为的自在性”。这表明了文化的自觉性与文化的给定性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不同时期的运作方式决定了文化变革与发展的张力。

教学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活动,自然受到这种变革张力的制约,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给定性与现代的教学方式的变更的自觉性始终存在着力的抗衡,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自觉的创造性与教学方式固有的给定性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冲突,这在新世纪以来的课程改革中表现突出,就体育课程而言,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从教师的绝对权威中和灌输式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却根深蒂固,虽然新课程理念冲破旧观念而产生的张力迫使改革前行,但由于这对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式缺乏实践的经验,导致了体育教学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黏贴式的结果,从而导致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陷入低效或负效的困境。

另一方面,教学方式中占据核心的教学思维方式也存在着以教师为主的思维还是以学生主体的思维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张力,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思维方式的权重是不同的,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强烈反差,教师的思维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而学生的思维方式只能作为一种附属品而存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也是如此,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机制基础上的运动学习理论影响至深,从而形成了长期以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思维方式,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与反应较少顾及,这种情况必然阻碍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因此,要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体育教学方式、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评价等,就要深入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学习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反应,包括思维特征、注意力、情绪变化、意志特质、兴趣和积极性等等,这样才能把变革所产生的张力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禁锢,真正实现体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体育教学方式的给定性还源于教学方式的历史性,体现了我国历史传统文化的对教学方式的影响,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西方人崇尚的是逻辑思维,即分析思维,这是一种解剖式的思维方式,喜欢把一个整体分割成数个部分,从对各部分的研究来推理事物的本质特性,并探讨和追问“为什么”的过程及成因,而教学就是教师帮助教学自主探究世界及其实践活动,即体现了以自主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为核心的思维,“中庸之道”是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沉淀而成的一种典型的中国人性格特征。人们注重体验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更多的是要知道“是什么”,这种倾向导致了教学活动表现为教师向学生传递人类已有的经验,因此也就形成了以讲授知识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从教学实践角度来看,这种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比较适合人口众多的大班化教学的中国国情。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操作”为本质特征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传统的思维方式更倾向于运动技术操作性的经验和能力,其次,由于操作性技能探究起来比较困难、比较费时,因而更容易导致教师有意识地直接传授既定的经验与技能,较少关注学生学习的动力与情感、探求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3 体育教学方式变革的文化路径

3.1着力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思维方式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有学者认为“学生主体性”应包含学生“自主性、能动性与创见性”因此,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一个抽象与空洞的概念,而是有十分丰富内涵的,并表现为不同领域的内容,自主性体现了自觉性、自我参与性与自我实践性;能动性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不是强迫性;创见性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思维积极性、勇于提出问题、质疑的敢为性。因此,学生是“自觉主动”习得知识与技能还是“教师灌输”将是体育教学思维方式的分水岭,体育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是要从教师灌输式教学中真正解脱出来,发挥学生主人翁的精神与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但需要指出的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方式,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与学生本身就是教学的双主体,缺一不可,只是在体育教学中思维的起始点在于教师还是学生。若以教师为思维起点,那么必然形成以灌输式为主导的教学,若以学生为思维起点,那么我们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动机与兴趣、情绪与意志等,而这些内容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根本依据,也是长期以来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常常被忽视的,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绝对的地位。要切实转变与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思维方式,着力关注与研究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与集体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动机与动力、学习兴趣、思维特点、学习情绪、意志表征等特点与规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运动技能教学原理。

3.2进一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行为方式

由于体育教学思维方式制约着体育教学行为方式,因此,什么样的体育教学思维方式决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方式。

以体育教学行为方式中的教学方法选择为例,具体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直观法、分解完整法、情景法、纠错法、观察法、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学习法、练习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供体育教师选择,但选择是有原则的,不是漫无目的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设计与选择体育教学方法过程中必然要介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即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思维方式),这样,教师的体育教学思维方式就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就决定了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如果体育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那么他可能选用启发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也就是说不给学生现成的知识与答案,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思考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如果体育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侧重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那么他就可能选择各种练习法,如循环练习法、重复练习法等;如体育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侧重于掌握运动技术的,那么他就可能选择讲解法、直观法、分解完整法、情景法、纠错法等。

对于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探讨,目前还处于较低的层次。虽然新世纪以来,体育课程借助各学科教学改革的东风,提出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并较大规模实施这些学习方式,但是由于前期没有可借鉴的成品与经验,体育课程教学又具有以经验型为主的特质,因此,在新型学习方式摸索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与偏差,导致了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新型学习方式的粘贴式结果。要真正找寻和构建较为完善的新型学习方式,必须依赖广大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在理解新型学习方式原理的基础上,完善教学实践中的各种新型学习方式。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9)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8-0035-03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省纲要》)[1]开创性地提出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教学的观点,力图拓宽教学视野,改变“唯技术”的弊端,实现“用教材教”。“技术、体能(发展体能的方法)、运用”便是用教材要教的三类主要教学内容。本文重点探讨“运用”的涵义与价值、分类与实施等问题,以期对教什么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明确与细化。

一 、“运用”的含义与价值

“运用”一词,在一般课程论与教学论中的目标体系中频频出现。如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划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其中,“应用”指“对学习的法则、概念、原理的运用”,而且强调此处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的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显然,更高级的目标,如“分析-综合-评价”对“知识的运用”有更高的要求。施良方等则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体系中使用“知道-理解-掌握-学会”的层级动词[3]。其中,“掌握”特指:“能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上述观点虽然涉及的主要是“认知领域”,但由此反观体育学科的“运动技能领域”,对“运用”的追求也理应成为目标。《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在水平四中提出了“基本掌握并运用运动技术”的运动技能学习目标。但是,本文认为,《课标》(2011年版)仅在水平四提出“运用”目标,其内涵还较为狭窄。正如有语文学科的学者提出[4]“语言文字本身是不会变化的,变化的是我们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解读它,发掘它在哪一方面的运用价值”,继而强调“识字、学词、读文,是语言文字运用,而且是最基础的运用;理解文意、学习阅读与思维的方法,是语言文字运用;说话、写话、习作,是语言文字运用……”显然,语文学科里提到的这些运用有一定的层级性,并在每个水平段有不同体现。“加强语言文字运用价值的研究,不是语文教学的新发现,而是体现其价值的应有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以各种运动动作、技术动作为主要学习对象与学习载体”的学科,众多的动作本身究竟存在着哪些运用价值呢?――这是期望改变“教教材”现象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而且,“学以致用”“能用、会用、乐用”等应是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的旨意所在。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运用”不应仅限于水平四,而应在每个学习水平均有所体现与指向。“运用”的内涵也不仅仅只是“运动技术的运用”,而应包括“动作运用、技(战)术运用、方法运用”三个方面。

二、运用的分类与实施

1.动作的运用

“动作的运用”指在各种体育游戏等活动场景中,根据任务的需要择取不同的动作模式以达成既定的活动目标。

根据《课标》(2011年版)精神,《省纲要》明确提出小学阶段以“多种形式的身体基本活动动作、有一定难度的身体基本活动动作(主要指向田径体操类教材)”与“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方法(主要指向球类教材)”为主要学习内容,旨在丰富儿童的身体感知,建立多样的动作图式,为日后的技能学习夯实运动基础,提高学练兴趣。其中,“多种形式”强调从动作的七要素以及器械、场地、人数等方面加以设计,“有一定难度”强调从各种动作的组合为主进行设计,并针对儿童的认知与心理特征,要求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展开学习。

比如,投掷类的基本活动动作包括肩上投、下手抛、反手投、侧手挥等上肢不同运动轨迹的动作模式,还包括同侧投掷、异侧投掷、助跑后投掷以及单双手投掷等动作模式。在学习某动作模式的初期,需要从“技术(动作)”的角度探寻如何让儿童更快更好地掌握较完美的动作模式,比如,侧向投掷时应重点掌握蹬转与挥臂的协调配合,这也是传统教学中最为强调的方面。但仅仅“会做”某动作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从“会用”的角度,引导儿童探索“在什么样的环境与任务下,适合选择什么样的动作模式以达成既定目标”。2013年在海盐举行的“省疑难问题”研讨活动中,“运用”视角下设计的二年级投掷课例,其用意已初见端倪。面对“轻物投远、呼啦圈投准、飞镖投准、篮球投准”等一连串的站点式任务时,儿童纷纷使用“单手侧向投掷、双手反手抛掷、单臂同侧投掷、双手下手抛掷”等动作模式,并通过教师的诱导,开展一定的探究与创造性活动。

如上所述,小学阶段(尤其是水平一、二)主要是以“基本动作学习而非专门技术学习”为主,强调的是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动作的运用”主要定位在小学阶段。应根据课标精神,设计多样的游戏活动,在环境与任务的变化中,引导儿童大量运用已学、已会动作,甚至诱导出儿童潜能中本已会的但未表现出来的动作模式,充分挖掘身体的潜能,使儿童对不同动作的特征、价值有个初步的感知与认识。更有意义的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发展儿童的探究、想象、创造等能力,让儿童在充满想象与挑战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2.技(战)术的运用

“技(战)术的运用”指在各种组合技术、战术、比赛等运动场景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动作或战术完成既定的技能发展目标。

“运动技能”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最核心的学习内容,探讨运动技能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形成与发展,是本学科最重要的研究问题,也是《省纲要》着墨最多的环节。“会技术但不会比赛”“懂战术但不会运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传统技能教学中频频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对“为什么要学习运动技术,学好运动技能为什么”等本质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本文认为,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既是学习掌握前人所积累的运动经验【如技(战)术方法】以达体验运动魅力、传承运动文化之目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并努力适应环境(包括社会环境与运动环境)的过程。意即,学习运动技能是为了“人”与“文化”,而不能围困在“技术或项目”上。“学会、会学、会用”[5]的观点也由此被众多一线教师所认可。

需要明确的是,《省纲要》所力图体现的“技(战)术运用”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技术在同一运动项目中的运用;二是技(战)术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迁移运用;三是技(战)术在生活技能中的迁移运用[6]。

(1)技术在同一运动项目中的运用

《省纲要》有水平三的内容标准以“技术动作的组合”为主要学习内容[7],如篮球中的“运球 传球”“运球 投篮”“接球 投篮”“移动 接球”等,并辅以“表现标准”细化说明。如“运球 传球”的技能目标描述为:“能运用左右手交替运球、折返换手运球等多种运球动作,停步后持球,至少在双手胸前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双手传反弹球、单手肩上传球等传球动作中,选择2~3种传球方法将球传给同伴或是传准目标。在无防守状态下的组合游戏或竞赛中表现出运球、持球、传球动作的连贯、准确,展示出单个动作的多样性与熟练性。”如“运(接)球 投篮”的技能目标描述为:“在无障碍、有障碍(有干扰)等难度不断增加的环境中,能运用所学的运球动作,停步后持球,采用双手胸前投篮动作将球投向空中、墙上、篮筐等目标;通过走动、跑动等动作接住来球后能运用双手胸前投篮动作将球投向目标;能运用碰板技术提高投篮命中率;在组合练习中展示单个动作的质量与组合动作的连贯。”从教学内容安排的层次看,前面已学、已会的动作被要求在后续更高要求的组合中加以运用,以达到不断刺激、强化、巩固、提高的目的。在水平三的“篮球教学建议”中也指出:“本阶段主要强调在各种组合练习与综合活动中,提高、巩固单个动作的质量,建立多种‘组块式’的动作模式,以适应‘开放性运动技能’的篮球项目特征。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单个动作与组合动作的学练质量,并注意创设不同难度的环境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发现,避免说教式、机械式的教学方式。”

同样以篮球为例,水平四篮球的“内容标准”以“某某技术及运用”的方式表述,如“运球技术及运用”,表现标准为:(1)认知目标:能简要描述多种不同的运球技术特点以及在比赛中的运用价值。(2)技能目标:在组合练习、面对障碍、面对防守、比赛等难度不断递增的环境中,能根据自己与障碍物、防守人、同伴、区域的时间、空间关系,合理选择运球急停急起、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变向运球)、背后运球、转身运球等至少3种以上运球技术取得突破,并能根据需要衔接下一个动作,懂得用眼睛余光观察周围环境并利用异侧臂及身体姿势有效护住球。(3)情感目标(略)。该水平段的“篮球教学建议”也指出:“本阶段要注重篮球技术与简单战术的实际运用,教学中不必太纠结于单个动作的技术细节,而应创设不同难度的环境与任务,让学生体验到在对抗等多变环境下各种技术与简单战术的运用时机、运用效果以及运用价值,并在运用中检验、提高单个技术与组合技术的动作质量,检验与提高篮球意识,建立‘人-球-人’关系的感知。”

(2)技(战)术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迁移运用

许多运动项目之间具有共性特征,准确把握共性,从更广阔的视界把握各类运动项目之间的互通性,合理安排学习的序列性、逻辑性、相关性,以提高教学的效益、发展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比如,投掷项目中的蹬转技术,在排球、羽毛球等项目的发球技术中同样存在;投掷中的鞭打技术,在排球扣球、足球掷界外球、篮球头上传球等技术中同样存在;比如羽毛球的移动与排球的移动具有共性,并且都需要在“判断”的前提下做出合理的移动动作。在组织以上内容的教学时,应重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从已知已会处迁移到新的学习任务中。例如,《省纲要》在水平四“跳跃类”的“教学建议”中提出[8]:跳跃类动作广泛存在于各类运动项目与生存技能中,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发展跳跃能力的价值,并有意在篮球抢篮板、足球头顶球、排球扣球、羽毛球跳起扣杀、体操支撑跳跃、高处跳下、越过障碍等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技术迁移运用能力和欣赏水平。

同理,战术方法习得后,也应引导学生将战术意识迁移到具有共性的运动项目中,比如羽毛球初级战术中强调“打空当、连续攻后场”,其目的是增加对手判断、移动的难度,从而降低回球质量。如果学生形成了“增加对手判断、移动及回球的难度”这一基本战术意识,那么,将对其参与乒乓球、排球、网球等运动,具有积极的迁移运用价值。

(3)技(战)术在生活技能中的迁移运用

运动技能与许多生活技能具有共通性,比如,前滚翻动作的习得,有助于人们在面临意外跌倒、摔倒等突况下,做出合理的滚翻动作以做出自我保护;比如,投掷技术的习得,有助于人们在钓鱼活动中做出更有效的甩杆动作等。

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拓宽视野,将技(战)术学习适时地介绍到其他运动项目的学习以及生活技能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认同感与价值感。

3.方法的运用

“方法的运用”指在各种身体锻炼的活动中,根据自身或他人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发展体能的方法、健身的方法,以达到既定的强健体魄的目的。

本概念的界定,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方法包括哪些?”二是“方法的学习”与“方法的运用”有何区别?

其一,根据已有的研究结论[8],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方法”包括“技术方法(与技术同义)、练习方法、锻炼方法”三个方面,显然,此研究中“技术、体能、运用”中“方法的运用”仅仅是针对“体能、运用”领域提出“练习方法的运用与锻炼方法的运用”两层含义。“技术方法(即技术)的运用”在前文中已做了阐述。

其二,“方法的学习”与“方法的运用”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可以视为学习的过程,即方法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习得与掌握的,包括习得的是什么样的方法等;后者则可视为对方法学习的一种评价与检测,即判定是否学会了某方法,应该看个体是否能在一定的情境下运用某方法。

根据以上认识,“方法的运用”主要强调练习方法、锻炼方法在课内外身体锻炼中的运用。比如,《省纲要》对水平四“体操类”“内容标准”之“发展体能的方法”提出如下“表现标准”[9]:(1)认知目标:能描述发展力量、柔韧、平衡等体能素养的必要性与简要的锻炼方法。(2)技能目标:能在多种基本活动中,完成各种锻炼力量的方法,如: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车轮、两头起、背起、立卧撑、推小车、俯卧撑等,并展示一定的幅度、速度、次数、距离等。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发展柔韧、力量、平衡等体能素质的锻炼方案,包括锻炼的内容、次数、组数、时间等并乐于实施。上述表述中,既有对“学习什么样的方法”的要求,又有对“方法需要加以运用”的引导。

三、“技术、体能、运用”在不同水平段的内容把握

对“运用”的内涵与分类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有必要重新认识“技术、体能、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各个水平段的侧重点。根据已有的研究结论,构建各个水平段的单元教学时,年级越低,“体能”的比重越高;年级越高,“技术”的分量也随之增加[10]。这也符合“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专门运动能力的发展”的技能形成规律。当把“运用”细化为“动作的运用、技(战)术的运用、方法的运用”三个方面后,可以将小学阶段(尤其是水平一、二)中的“技术学习”理解为“动作学习”。何况,《课标》(2011年版),在小学阶段,也几乎没有出现“技术”方面的要求。由此,“技术、体能、运用”在不同水平段的学习内容,可以展开做如下定位(表1)。

参考文献:

[1][6][7][9]余立峰.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初稿)[s].杭州:浙江省教育出版社,2014.

[2]互动百科,http:///wiki/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db/ol].

[3]施良方,崔允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余洪礼.语言文字的运用价值与教学内容的确定[j].小学语文教学,2013(7).

[5]赵超君.球类教学的三层境界[j].体育教学,2013(2).

[8]祝芳.以“方法”为内容进行教学的含义及策略分析[j].体育教学,2013(8).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33-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所以,现代体育教学的内涵应该在创新中得到发展。

一、体育中渗透着道德品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要求克服困难,勇敢奋斗,有利于培养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意志。这些道德品质和意志,在体育的实际活动中,比在教室里的学习中更容易表现出来,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向学生进行教育,其效果比其他课程更实际。因此,许多国家在制定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中,都提到注意发挥体育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体育不仅有助于孩子们的健康,而且在更广泛更全面的教育过程中占有一定位置”。尽管各个国家的社会情况不尽相同,带有不同阶级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但都一致确认体育的教育因素,重视通过体育培养年轻一代的道德品质。

通过体育能卓有成效地育人,这是已被实践多次证实了的。体育具有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道德作风的功能,这种特殊功能,是其他学科和活动所不可比拟的。人在从事体育活动,尤其参加运动竞赛时,情绪往往兴奋高涨,其潜在的品质和思想作风最易真实地表现出来,而规则、裁判、道德、精神文明规范等都是有效的教育措施。而且这种教育过程是在极为自然,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进行的,所以一般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场上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培养遵守纪律,服从裁判、礼貌待人、顾全大局等好作风,这些,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塑造“四有”人才的重要方面。

二、体育中蕴含着终身体育思想教育

由于体育已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人们度过余暇时间的重要内容。因此,人们对于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赋予新的意义,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不仅在体育课上学习和运用,而且强调进行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这样就要求学生更好的掌握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参加体育运动的能力和正确的态度。体育的终身受益的任务,还要强调对学生掌握实用能力的教育,要重视多种能力的培养。比如:指挥队列的能力、组织小型体育活动的能力、体育竞赛的基本裁判能力、处置简单的运动损伤的能力以及指导他人参加体育实践的能力等等。

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体育教育,将会延续到社会。学生步人社会后将从事各种职业。健康的体魄将为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打下物质基础,而他们所掌握的体育知识,也为事业的成功和开展社会交往创造了条件。

三、体育中渗透着美育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美好姿态的教育过程。由于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活动中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美育。各国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从不同角度将美育列入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之中。芬兰明确提出“体育可以为美育提供可能性”。新西兰提出学校体育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能轻快,优美地进行运动”。英国关于学校体育的目标中列有“美的理解”的内容。原苏联提出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外表整洁,举止端庄”。并且强调身体发展在美学方面的重要性,“从古代人体美的形象开始,就列入了人类美学概念中,不懂得协调发展的肌体和健康,就不能理解人的内在美”。不少国家愈来愈重视利用体育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上一篇: 商务经济研究 下一篇: 传统物流中存在的弊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