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分析案例汇总十篇-9游会

儿童绘画分析案例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5 16:22:41

儿童绘画分析案例

儿童绘画分析案例篇(1)

一、绘画教学活动中幼儿“说画”的现状

(一)案例描述。在一次幼儿园绘画教学的参观活动中,老师在向学生展示“蝴蝶”的图片之后台下议论纷纷,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对蝴蝶的看法。小明说:“夏天到了,我们家的窗台上能看到蝴蝶,它有黑黑的翅膀,上面还有一些小点点。”琦琦说:“我经常在我妈妈的头发上看到它,它一闪一闪的,五颜六色。”每个小朋友都在争着描述自己看到的蝴蝶,但是老师认为这样打乱了教学秩序,一直在限制学生的发言,频繁地使用“大家安静”、“专心听老师讲课”的语句,使很多学生无法说出自己眼中的蝴蝶,“说画”活动到此为止。随后便开展了教学活动,描述一些黑板上蝴蝶的样子,并教学生具体的绘画步骤。这时,小明说:“老师,我见到的蝴蝶和黑板上的不一样。”小明的话语使大家产生共鸣,台下孩子又开始交流。老师立刻发表自己的言论:“大家都安静,认真听老师讲课,到时谁画的蝴蝶和老师的不一样,我就找谁。”本来又一次热烈的“说画”活动再一次被老师给压制下去了。在随后课堂绘画中,有的学生向老师反映自己不会画,老师便过去握着孩子的手,一笔一画地教孩子,让孩子按照老师的思路画。这位老师跟我说:“孩子年纪还小,不要奢求他能画得多好,只要动笔就行了,如这幅画三分之二都是我画的。”但一位学生跟老师说:“老师,我不会画,我不想画了。”而老师的回答是:“来幼儿园就是要学会画画,小朋友们都不要向他学习。”课堂结束后,那位学生没有画出蝴蝶,老师便在他的画纸上自己画了两只完整的蝴蝶。

(二)案例分析。通过以上案例描述不难发现我国目前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幼儿“说画”环节存在一些问题。

1.幼儿“说画”易受老师的压制

从案例可以看出,课堂开始之前,很多学生都表达了自己对蝴蝶的认识,并且进行描述,但都被老师的“安静”两个字给压制住了。在课堂开始的时候,鼓励儿童将自己看到的物体说出来,可以让老师清楚地知道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便于教师调整本节课的开展方向,更好地激发儿童参与课堂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同时儿童能学到更多绘画本领。而这些全被老师的“安静”两字破灭了,拦截孩子的“说画”。

2.教师对儿童“说画”理解错误

(1)认为“说画”是注意力分散的表现

在开始之初,很多学生发表自己对“蝴蝶”的描述,但很快都被老师给制止住了。课后跟老师交流时发现,老师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孩子的讨论是分散注意力的表现,因此老师对孩子讨论现象非常敏感,一旦发现便会制止,以免孩子注意力分散现象。但是很多时候事实并不是这样,在老师禁止学生说话之后,很多学生开始偷偷交流与课堂内容根本无关的东西,注意力彻底分散。

(2)忽略“说画”体现的是孩子的审美

在打断孩子“说画”之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蝴蝶的样子,并教孩子一笔一画的具体步骤,让孩子模仿自己的步骤。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用自己的权威控制课堂,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步骤进行,将话语权掌控在自己手中,孩子根本没有发表言论的机会,而孩子“说画”体现的个人审美却受到老师的忽视。

二、绘画教学中对幼儿“说画”的改进与建议

(一)案例分析。在一次教学观摩当中,一位小女孩的图画被要求重画,原因是老师要求画的是春天的景象,而小女孩由于涂了过多颜色,整张画纸呈现出黑色。此时老师便向小女孩描述春天应该出现的东西,并要求小女孩画出自己描述的事物,但是小女孩还是说:“老师,我看到的春天不是这个样子的。”但老师并没有理睬,只剩下小女孩无奈地画着老师眼中的春天。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另一次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面对一张黑色的春天画,并没有责备小女孩,而是耐心听完孩子对这张画的诠释。

两个老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体现了他们心中的教育观的不同。而提高孩子参与课堂的激情,引导孩子的“说画”正需要老师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感同身受”、“欣赏”的教育观。

(二)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幼儿和成人的思想毕竟是不同的,他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成人应当尊重他们的世界,并且感受他们的世界,而不是将自己的感悟、想法强加给儿童。幼儿的“说画”就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展现的过程,老师应当明确自己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尊重儿童的“说画”,感悟儿童的内心,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够正确地引导孩子。

(三)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老师应树立以“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新”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在教学活动当中,老师对儿童的“说画”应当表现出自己的理解与尊重,并且为孩子创造机会,使他们进一步了解美,抒发自己对美的感受,提高其创新和创造能力。其次,教师应引导孩子抒发对美的理解,通过对孩子精神的领导,而不是绘画技能的领导,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表现美的能力。

三、结语

本文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幼儿“说画”的现状,并且提出自己的一些教学意见。通过对现状的研究发现,在绘画教学活动中,出现儿童“说画”现象是难免的,但是由于教师对儿童“说画”的错误理解,导致很多儿童“说画”现象受到老师的压制,无法充分表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因此,应当重点从教师的角度对幼儿“说画”进行改进。在绘画教学过程中,明确“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明确自己与儿童在课堂当中的角色分配,转化自己的教育观念,引导幼儿“说画”,提高幼儿的审美。

参考文献

儿童绘画分析案例篇(2)

进行美术教学的改革与研究,首先要熟悉我们的教育对象,要研究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在这个基础上反映出来的儿童美术特点,把美术教学法建立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儿童发展的自身规律,我们发现装饰绘画适合高年级儿童的美术特点。

装饰艺术是以点、线、面为基本要素,通过对物象的夸张变形,分割重组,运用构成要素,将东奔西走要素加以组合构成,创造出无数理想的抽象图形。它的主要要点就是运用造型的基本元素对物象进行随意的组合,从而创造一个新物象,是嬉戏中的深刻,是顽皮和严肃、天真和智能、直接刺激力和惊人暧昧性在想象力支配下的奇妙结合。装饰画的图案千变万化,点线面的位置变化,就会产生另一个新的物象。它将轻松和愉快得以纯化,天真和幽默自然诞生。因此,装饰画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兴趣,易于学生接受。

装饰画那种充满超现实的幻想,抛弃文明的一本正经,归于自然而然的原始生命,与儿童那种富于幻想和天真无邪极为相似。装饰艺术是把具体简化到抽象,从无以伦比的复杂性到极有魅力的单纯性,从几何形到有机形,从微观到宏观,从经验世界到超验世界。通过对物象进行变形,抽象或虚化的处理,使具体实在的生活场景变成了有机体象形符号的形色关系,确定的空间趋于含糊,不定形体的生动感代替确定事物的呆板性,一本正经的经验式构图成为动态明确的标志指向,达到锻炼儿童想象力的目的。装饰绘画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弥补儿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性想象差的缺点。

装饰画讲究构成艺术,遵循构成原则和审美法则,点、线、面的分布,黑白灰的运用都按照构成原则进行,色彩搭配要求和谐和美,与各画种一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传统美术绘画教育以培养儿童写实能力为主,注意技法、技能的培养,将人们观察事物局限于一个可视的空间之内,局限于身边或人们熟悉的环境之中。强调透视法则、明暗等规律知识。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观察事物的视角范围窄小,分析问题的方法单一。对涉猎现代知识的现代艺术不理解,更不能接受。有人在评论现代艺术时,用画家画得越怪越好来概括。这是原有教育审美观的局限,因此原有教育系统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不能更大地发挥美术教育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特点。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美术教育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改革,培育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绘画艺术突破传统艺术框架的同时,美术教育也应突破传统美术教育的框架,紧跟时代的脉搏,加强装饰绘画教育。因为装饰绘画适合高年级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在这个基础上反映出来的儿童美术特点,易于学习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装饰画观察物象、分析问题的方法,更有助于儿童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儿童绘画分析案例篇(3)

律师分析:

q1:现在儿童经常在父母或幼儿园等机构的引导下,学习一些才艺(如绘画、唱歌、表演等),或参加一些官方或民间组织的各种比赛、竞赛等活动。儿童写作、绘画等形成的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呢?

a: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因此儿童依法享有著作权。上述案例中,幼儿园认为辉辉的绘画作品的著作权应归幼儿园所有,其实不然。因为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虽然幼儿园教师有辅导行为,但辅导行为不是创作作品,因此,上述案例中绘画作品的著作权仍归辉辉享有。

q2:儿童除了写作、绘画、书法,相应产生著作权法上规定的文字作品或美术作品,其他还可能有摄影作品、舞蹈作品、摄影作品等。这些作品有的可能发表,有的可能没有发表,是否作品必须发表才能享有著作权呢?

a: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6条规定,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因此是否发表不影响著作权的享有。

q3:儿童的著作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

a:著作权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主要内容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

q4:儿童如何行使著作权呢?

a:因儿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儿童行使著作权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父母作为法定人行使,如由父母代为签订许可使用合同、转让合同等。

儿童绘画分析案例篇(4)

(2)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都采取的是讲述法,老“三段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结果是抑制师生交流,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意识。知识的传播往往是在讲台上完成的,学生仅能略知—二其中的理论,缺乏实践知识和应用能力。

(3)教学手段不够丰富。往往是教师—本教材,一块黑板,学生一本课本、一本笔记本,教师向学生灌输教材内容,且偏重于理论部分,学生处于一种盲目跟从的地位,缺乏自主思维和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偏少,最终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知识面窄,综合素质较低,甚至高分低能。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第一,优化教学手段。为了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可以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每章的板书、典型案例等内容科学地融为一体,提高课堂授课效率,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第二,减少板书时间。经济法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几个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较多,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而采用电子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第三,突出教学重点。选择实用性强的内容讲解,应该是教学的主基调。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具体可行的改革方式,因其具有以下优点:

(1)多媒体教学能增加课堂知识的容量和深度,提高教学效率。经济法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网络、扫描、打字等方式将法律条文和案例先输入计算机制成课件,在课堂上直接调用。这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经济法知识面,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得经济法律信息、分析经济法律信息和处理经济法律信息的能力。经济法案例内容可设计在课件中,以节约时间。这种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空间内容纳大量法律知识,无疑会大大提高经济法教学效率。

(2)多媒体课件携带方便,保存持久。它可以在计算机上方便修改,减轻了教师的教案修改负担,有利于教师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地投入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儿童绘画分析案例篇(5)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6-0144-02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的出现,阐释了儿童绘画的所知所见是由于发展阶段不同而出现的不同表现形式。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心理学家维克多·罗恩非德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在儿童绘画领域中具有深远影响。他指出,美术教育在于给儿童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以引起并维系他们自我表现的动机。研究儿童绘画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是以儿童为主体,通过多年对大量不同阶段的儿童自身在艺术学习中的实践而总结出的共同特点,进行分类归纳为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它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儿童实践生活和心理活动为研究途径,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理论体系的形成。这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是深入了解儿童绘画发展特点的起点与重点。起点即新入职美术教师由此开始了解学生绘画心理,认知学生绘画发展各阶段的不同特征;同时还是美术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探索儿童绘画发展阶段新发现的重点理论依据。本文通过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调查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新入职美术教师如何有效缩短初为人师的摸索时期,快速了解学生绘画特点,促进教育创新发展。

一、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的认识

1.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的研究意义。在我国,有关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研究的最早成果是1938年出版的心理学家黄翼所撰写的《儿童绘画心理》。书中针对“儿童绘画描绘的事所知还是所见”这一著名命题,提出了儿童绘画描绘的是他们所看见的事物的论点。之后,一些学者陆续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对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对美术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儿童绘画发展各阶段的不同特点是小学新入职美术教师认识不同年龄学生绘画特点的捷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的深入探索能够使小学新入职美术教师缩短新教师的教育摸索期,快速进入教师角色,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系统的学习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是教师成功与否的制约条件,小学新入职美术教师进行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的研究和再完善是因材施教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2.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美国著名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通过儿童从两岁起的创造性和智力发育的不同阶段的表现来定义儿童的艺术水平的提高过程。总结归纳中外关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知识,大体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分为三个阶段:①涂鸦期,在此阶段的学生一般在2~4岁,处于认知世界的体验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不以思维支配画面。②象征期,在此阶段的学生一般在4~8岁,处于认知世界的初始阶段。 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拥有简单思维联系能力,他们开始有意识的去画他们认识的东西,比如爸爸、妈妈等,这些他最先认识的客观世界。③写实期,在此阶段的学生一般在8~12岁,处于认知世界的模仿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拥有了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对客观世界已有一定辨别能力。画画变成为受大脑支配的呈现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

3.现阶段北京地区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特点。现阶段,在我国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背景下,北京作为首都率先在儿童美术教育上进行改革。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在北京地区已经稍有改变。经过对部分学校教师的访谈调查发现,北京地区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特点呈低龄化。经过个案分析的调查对北京城区部分学校学生进行了实验,结果表示,经历无联系期的儿童表现为无论将参照物通过任何方式教授与他,他都无法将参照物和画面做联系,从而将参照物表现在画面上,致使经历这个时期的儿童丧失对绘画的兴趣。而经历这个时期的儿童约占北京城区儿童的10%左右的高比例。

二、新入职美术教师存在的问题

1.理论知识的缺乏成为新入职美术教师施教的绊脚石。儿童绘画阶段理论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尤其对于新入职美术教师而言更是直接作用于美术教学的重要理论支持。然而通过访谈方法对新入职美术教师的关于儿童绘画阶段理论的认知程度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80%的新入职美术教师不知道儿童绘画阶段理论,50%的新入职美术教师对小学生绘画能力的年龄划分不清楚,对小学生绘画阶段的特点不了解。这是给新入职美术教师带来教学困扰的关键问题所在。 新入职美术教师由于对学生绘画各阶段的不同特点不够了解,直接导致新入职美术教师在教学上的失误增加,需要利用很长时间来适应学生。

2.新入职美术教师教学困扰分析。经过访谈法调查新入职美术教师的教学现状,发现了很多新入职美术教师因为不了解学生的心理而无法施教于学生的现象。当学生出现因为画的不好看或者想重新作画的意愿出现时,新入职美术教师便不知如何施教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大部分因为新入职美术教师对学生心理不够熟悉,不能做出正确的回应。另一方面,经验的不足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解决来自学生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是新入职美术教师常常感到困惑的问题。如何减少因为缺乏经验形成的困惑,成为新入职美术教师主要面对的问题。

三、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对新入职美术教师的启示

1.培养教师对学生言行敏感的性格与和谐共荣的艺术氛围。儿童绘画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儿童绘画发展处于哪个阶段,拥有哪些绘画特点,还有哪些独特的表现等,除了运用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新入职美术教师拥有敏感的性格。儿童细小的变化,或来自儿童作品的细微调整都会成为预示儿童绘画发展的证据。此时就需要美术教师细心的发现,耐心的辨别。同时,身边的环境往往也直接影响着儿童绘画作品。所以,建立美术课堂上互相启发互相赞扬的氛围就成为美术教师的责任。应当努力做到让师生间在美术课堂上没有任何限制的展开想象力的碰撞,在有限的空间里无限的感受艺术带来的美好。

2.维护涂鸦期的快乐是美术教师的责任。学生绘画美术能力的提升不是通过一幅绘画作品来鉴定的,更多的应该在学生生活中体现,例如一个发现美的眼神,一个拾起美的动作等。所以,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过程也不应该以一张完美的画来作为标准。让画画的过程成为学生享受美好生活的途径,让学生每时每刻沉浸在幸福的创作之中。只有师生在美术课堂上共同达到分享画画带来的快乐的时候,学生的绘画发展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景芝.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儿童绘画分析案例篇(6)

案例一:男孩,5岁半。在一次绘画活动中,他画了一大一小两个人,其中大人穿着长裙,头上还有许多花儿样的装饰品,手里捧着一束花。老师让他讲讲他的画,他指着大的人说,这是妈妈,是新娘子,指着小的人说,这是我,我在和妈妈结婚。全班小朋友一片哗然,老师也惊讶地瞪着眼睛说,你傻了,哪儿有孩子和妈妈结婚的。以后可不许这么说了!

老师以为这是孩子的幼稚或无知,并讲给同事听,大家一笑了之。

案例二:男孩,5岁。在其绘画作品中大量使用黑色和深颜色,有时全用黑色,且线条粗、硬,具有力量感。所画图形怪异,尖、角状物很多,具有很强的坚硬感和外张力。

老师开始认为,可能是孩子不会使用颜色或是个体偏好,就有意提醒他使用其他颜色,但他并没有接受老师的建议,依然我行我素。时间久了,老师也就习以为常不再干预他了。

事实上,上述案例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如何对待幼儿的绘画表达,能否解读并正确理解幼儿的造型语言;二是如何从这一表达方式进入幼儿的心灵世界,并从已知的心理世界出发,呵护、关照幼小的心灵,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对幼儿美术及其教育的意义、目标、方法、环境创设等是能够正确把握的,对活动中的幼儿也能做到适时、适宜的具体指导。那么,是不是说,做到了这些就是对幼儿进行了美术教育了呢?我们认为,如果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表现了出来,那么,教师就有责任去理解幼儿的作品,并透过幼儿的作品了解其内心世界。这同样应是美术教育中教师应重视的方面,而不是将美术教育当作纯粹的艺术教育。这也就为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应用艺术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二、艺术治疗的研究与发展概要

1969年,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ata)给艺术治疗的定义是:提供非语言的表达和沟通机会。它包括视觉艺术治疗、音乐治疗、舞蹈(运动)治疗、游戏治疗等,涉及到艺术、心理学、哲学、医学等领域。艺术治疗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是认为艺术活动本身即是治疗,因为艺术行为过程可以缓解当事人情绪上的冲突和困扰,有助于增强其认知和自我成长;二是把艺术及其产品运用到心理分析和治疗过程当中,以作品和作者的一些联想为依据,可以帮助个体维持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平衡。

20世纪艺术治疗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艾迪丝?克莱玛(edithkmme/)。20世纪50年代,她依据创造性艺术活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治疗特质,在给众多儿童治疗的实践经验中,建立了新的艺术治疗观点。她认为,艺术创作活动过程本身就具有治疗的效用;艺术治疗借助艺术环境和行为,帮助个体宣泄存在于潜意识中的问题或不良情绪,个体不会设防或阻抗,并且是安全的。克莱玛的观点和主张对艺术治疗的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一直持续到今天。与此同时,从事残障儿童美术教育的美国教师埃利诺?安勒曼(elinorulman)将艺术治疗运用到不同的群体,并在艺术治疗实践中建立了颇受青睐的“安勒曼评估程序”。20世纪50年代后期维克多?罗恩菲尔德(viktorlowenfeld)在儿童绘画和智力发展关系研究中,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该学说为儿童绘画的诠释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开创艺术治疗的新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艺术治疗的绘画治疗实践中,歌德伊纳弗恩斯?洛勃特(robert.c.burns)和考夫曼*哈弗德(s.harvardkaufman)认为这种方式缺少互动感。他们主张通过家庭活动引起的绘画(kineticfamilydrawings,k-f-d)来了解儿童。k-f-d就是画出家中每一个成员的活动状况,并从画面所展现的人物状态了解儿童的心理。

与此同时,1973年,莱恩(rhyne)开始将艺术治疗引进到对正常人群的辅导,把完形(格式塔,gestalt)治疗的技巧应用于艺术活动中,以激发个体的自我表达、自我觉知、肯定自我与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此,艺术治疗被视为有助于一般人矫正人格或生活方式的有效方法。

三、幼儿绘画的诠释与心理辅导

幼儿受知识经验、认知水平以及言语能力的限制,更倾向于用画笔来直接、直观地表达自己的认知与情感。这就为教育者提供了通过绘画这一有效途径认识、分析诊断幼儿心理,并进一步进行积极干预以促进其正常发展的良好条件。如何诠释幼儿的绘画作品也就成为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艺术治疗的前提与关键。

在幼儿美术教育实践中,我们总是习惯于主观、直白地以美术学的标准评判幼儿美术作品。如果教师用心去观察和欣赏幼儿美术作品,就会发现那不是简单的一幅画或漫无边际的涂鸦,而是幼儿心迹的写照,并且它会因时、因地、因人、因媒材的不同而表现各异。

那么,如何通过美术作品进入幼儿的心理世界呢?

首先,幼儿美术作品的诠释要借助一些理论学说。如自然写实说、人格说、发展说、智慧说、触觉一视觉两极说、知觉发展说和知觉记述模式等,同时还应结合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认知发展阶段、性心理发展阶段、社会心理发展阶段、自我发展阶段等理论,并与之比照。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幼儿美术作品做出诠释和综合评价,并据此制定具体的矫治方案或计划。在这一诠释过程中,涉及最多的是罗恩菲尔德的儿童绘画发展理论、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等。这些理论对幼儿园教师而言并不陌生。

其次,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诠释可以从画面的表层意义入手,逐步推至深层蕴意。即从分析画面所呈现出来的形象、行为以及表现方式、技巧等方面获得幼儿的有关心理特征,尤其是异常心理状态方面的信息。这种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分析画面中线条质的特征,包括所画线条的轻重、笔触和线条(方向、质感)的特点、涂檫(轻重、急缓)的动作;二是分析对画面空间的处理,包括形象大小、物象在画面的位置(中央、上部、下部、边远、右上角、左上角);三是分析画面内容的组织特征,包括房子(烟囱、烟的方向、屋顶、门、窗)、树(树根、树干、形状)、人(身体比例、五官、四肢等)和其他(如花、灯、炉子、风筝、气球、冰箱、雪、月亮、太阳、星星、火车、水等)事物。具体地说,如果幼儿非常重地画出线条,就有可能反映出以下几种心理倾向:一是个体由于紧张而使劲地画,以抗衡内心的焦虑或不安;二是生理疾病,可能是脑方面的;三是个体具有武断、坚强的人格,所以斩钉截铁地表现清清楚楚的线条;四是个体具有一定程度的攻击性,并借助言语、行动表现宣泄的倾向。反之,如果幼儿非常轻地画出线条,则可作如下分析判断:一是个体可能具有社会适应性较差的倾向;二是有可能意味着个体是矛盾的、优柔寡断的、胆小、害怕和没有安全感的;三是个体可能是无精打采、沮丧的或缺乏意志的。

根据艺术治疗一般流程“观察对象!发现问题!收集个案有关资料(成长史、家庭背景、人际关系、心理或病理测验诊断证明)!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心理分析!解决问题”结合前述案例,让我们尝试着解读和分析幼儿绘画作品所反映出的心理问题。

案例一中的男孩处于单亲家庭,在他1岁多时父母离异,孩子由母亲抚养。他的母亲是大学教师,有涵养也很敬业,在生活中表现得比较要强,事事要走在人前。在他与母亲共同生活的几年里,妈妈很疼爱他,可以说他得到的母爱比一般孩子更多。但是,他也耳濡目染地意识到妈妈很忙也很累、需要人的帮助,比如,妈妈每天要接送他上幼儿园、要洗衣服、做饭还要上班,“妈妈很累”“有爸爸(丈夫)的妈妈就不累”。看得出他很爱妈妈,他在试图解救或帮助妈妈。那么怎么办呢?按照孩子的逻辑就是和妈妈结婚。“我和妈妈结婚,妈妈就不累了,坏人也不敢欺负妈妈了。”“人家说相爱的人都结婚,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我们就结婚了。”

他的画表明了他对妈妈的爱和忧虑,以及他的恋母情结。根据弗洛伊德的有关理论,长此以往,在未来的现实生活中,他也许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去。比如,以母亲为择偶标准,对配偶婚后的要求趋向于母亲等。

案例二则是双亲家庭,母亲是中学教师,父亲是公务员,父母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有时会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甚至动手,特别是父亲,脾气比较暴躁,打孩子是经常性的而且下手较重。无论对错,孩子在挨打时却很少哭,用他母亲的话说“他会咬着牙、忍着不哭,一副很愤怒的样子”。据观察,在幼儿园他会表现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架势,一旦与他人发生冲突,他会突然出手,决不留情。但他不会首先挑起事端。他的画与他的这种成长经历表现了相关,如奇形怪状的东西或形状,那是他设计的武器。“他(指他的父亲)再打我时,我的先进武器会保护我。”“他再敢打我妈和我,我的秘密武器就会一口把他吃下。”“把他扎得满屁股都是血。”从他作品中的用色、线条和形式上分析,可以做出如下判断:粗壮有力的线条、带有尖角的形状表明他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他具有刚强、倔犟、武断的人格,具有攻击性,且攻击性较强。如果引导不当有可能形成偏执性人格或反社会人格,甚至导致犯罪。

对上述两个孩子,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他们的人格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特别是案例二中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反抗情绪和攻击性,更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关注并实施心理辅导。

针对案例中孩子的具体情况,除建议家长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并配合幼儿园的矫正工作外,在艺术治疗方面教师采取的主要辅导方式有:认真倾听他的所有讲述;鼓励他回忆最高兴的一天或一件事并画出来,特别是与父亲在一起的情景;做手工,通过对造型材料的切割、打散、组合等排解心中的不快,转移其情绪注意力;采用色彩对比法,如用冷暖两色分别画出相同的一种小动物,要求他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同时出示同一内容的一幅单色画和一幅色彩画,让他选择与比较;与小朋友合作绘画或进行建构活动,利用集体环境、健康快乐的氛围施加积极的影响等。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不断地给予及时、适宜的鼓励,帮助其建立自信心、成功感和合作态度,逐步形成亲和倾向。通过心理辅导和有针对性的美术操作活动的排解、宣泄,以及家庭的配合(家庭的配合很重要,它起着稳定和巩固的作用),两个孩子的状况在慢慢地转变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美术心理分析和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幼儿提供以下环境和条件: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舒适安静的活动空间;充裕的操作时间;操作环境具有秩序感(如材料的布置、环境的创设有组织、清楚并具一贯性)和安全感(任何外在的和心理的);允许并尊重幼儿的选择(如材料、主题等);注重操作过程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给幼儿适当的支持与鼓励。

儿童绘画分析案例篇(7)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3-0011-03

一、理论背景

图画是最有效的直达人内心的工具之一。早在20世纪40年代,通过绘画可以确定一个人的情绪和人格特征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绘画可以投射出人的心理状态的观念深入人心。绘画不但能反映内部心理现实,而且能表现绘画者的主体经验。随之,“投射性绘画”的术语开始出现,绘画投射测验也应运而生。为了评估人格,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领域的文献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绘画投射测验,在1940年至1955年这段时间内,出现了大量使用绘画投射测验进行的研究,投射的方法不仅包括绘画,还包括句子完成测验、图片测验,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以及词汇联想测验等。

绘画测验的形式和种类很多,我们可以根据测验的表现形式、内容和各测验的目的等来进行分类。在临床心理学中,常见的有这样几种类型:以智力测验为目的的“画人测验”;以获得有关人格特点方面信息为目的的测验――考克(koch・k)的“画树测验”、巴克(buck・j)的“房―树―人测验”;以了解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病理等方面问题为目的的“ 家庭活动画测验”;为了了解视觉运动功能、脑功能状态的“本德格式塔测验”;以了解潜意识人格问题为目的的“景物结构化测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巴克(buck,1948,1966)的“房―树―人”(house-tree-

person,htp)测验是较为著名的绘画投射测验。巴克率先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系统论述了htp测验,后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并加以推广应用。这项测验是作为智力测验的辅助工具开发出来的,任务是画出一间房子、一棵树和一个人,因为这三个物体为每一个儿童所熟悉,包括年龄很小的儿童,而且这三样东西可以诱发儿童的联想,并可能将联想投射到绘画上。巴克曾说:htp测验能激发儿童有意识的联想和无意识的联想,儿童画出的人、房子和树或其他内容可以反映儿童的人格、知觉和态度。房子能反映家庭或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和问题,树能表现儿童心理发展和他们对环境的感受。咨询师可通过分析儿童画出的房子、树、人的特征以及画的细节比例、透视、颜色使用,对所画的形象进行评价。乔莱斯(jolles,1964)对房―树―人图画的各种特征进行了收集整理和描述。哈姆尔(hammer,1971)把房―树―人的技术应用在临床中。

考皮茨(koppitz,1968)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评分体系。她认为:“儿童最了解的人是自己,因此儿童画的人就成为内部自我及个人态度的肖像。”她还使用图画作为投射任务探查儿童绘画中所表现的情感问题的特征,她把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更注重儿童对自己的看法和那些对自己有着重要意义的人物的看法以及儿童对问题冲突的态度。考皮茨的思想代表一种更为“注重现实”的观点,在分析心理发展、人际关系和情绪因素的同时,更注重分析儿童当前的心态和感受。柏恩斯和考夫曼(burns&

kaufman,1970,1972)发展了动态家庭图,要求绘画者表现“全家人一起做什么事情”,以增强图画的动态性,由此可得到更多家庭成员互动的信息。

对绘画的解释系统有很多,大致有:1.巴克的解释系统。有质的解释,也有量的分析。2.乔莱斯(jolles,1971)的解释系统。乔蒂斯简化了巴克的解释系统,理论基础是精神分析学,善长运用心理动力学的观点来解释绘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3.汉默(e.f.h,1958)的“象征解释”系统。他认为房子是唤起与家庭生活和家庭关系有关的情感的居所,对儿童而言,自我与双亲、兄弟姐妹的关系会显示出来;对成人,则可能反映当前主要的环境背景及与配偶关系的质量。4.本斯(bums,r.c。1987)的房―树―人动力绘画评分系统。通过分析被试表现在绘画中的风格、方式、行为,了解其情感、自我概念、与他人的关系等特征。

在我们的心理咨询中,大多数治疗技巧是针对成年人相对稳定的结构化人格和自我而形成的,而儿童的人格还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自我意识不成熟,认知能力较低,焦虑很容易被激发。儿童倾向于用直接的行动和游戏来外显他的愉快、焦虑、混乱等,而绘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他们通过绘画,能表达出他们用语言无法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情感。研究者基于这种观点,设计出绘画投射测验。绘画提供了一种手段,可以让儿童表达出用文字无法表达的信息。实际上,大部分心理医生并不是利用儿童画进行诊断,而是利用儿童绘画进行治疗,他们认为儿童画是一种交流的手段,而不是专用来评价、诊断或评估儿童的一种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儿童绘画本身并不是一种诊断或评价方法,而是一种活动形式;这种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能使儿童把自己的某些经历通过画面表达出来。

二、操作综述

“房―树―人”绘画测验操作使用的白纸一般有两种规格,一是巴克介绍用的4张约20×22厘米的白纸,其中3张分别印有“房”、“树”、“人”三词;二是更多人使用的标准的22×28厘米的白纸。这两种不同规格的白纸使用起来效果是一样的,有人做过研究,发现并没有什么显著差异。学者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分三次描绘三张图形对被测者的心理压力较大,于是将房子、树、人三项合画于一张纸之中,不仅能大大减轻被测者的负担,扩大测验对象,提高成功率,而且能简捷有效地探测被测者的人格特征。这就是统合型hip测验(synthetic house-tree-person technique )。

在测验中,主试首先要求被试画房子:“请拿起一枝铅笔,请你尽可能画一幅房子的好画给我。你可以画任何一种你喜欢的房子;而且,只要你愿意,你随便画多久都可以。要尽可能画一所好房子。”后面关于“树”、“人”的指导语与此相同。主试应当注意每一幅画完成的时间。

完成这些画后,主试必须就一系列问题对被试进行询问。如:

房子有几层楼?它是木房、砖房或其他?它是你自己家的房子吗?在画的时候,你想到了谁的房子?你想自己拥有这房子吗?为什么?......

这树是什么种类?树大概多大了?树活着吗?这是一棵健康的树吗?你为什么会有这个印象?这是一棵强壮的树吗?你为什么会有这个印象?这棵树使你记起谁?为什么?.......

这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男孩或女孩)?他多大年龄?他是谁?他是朋友、亲戚,还是其他人?在你画图时你想起的是谁?他在干什么?他在哪里?他在想什么?这个人给你什么印象?这个人快乐吗……

按巴克的说法,这些问题并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标准化的问题,而是用来作为一种刺激,进一步揭示被试的情绪反应。通过这些询问,让被试有机会去“定义、描述、解释其画出的物体和他的环境”。

根据伯斯(robert,1987)的观点,房屋代表我们的生命实体,树象征着生命的能量、能量水平和能量的方向,人代表着自我形象。因此,对整幅图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整体上的分析。画的主要故事是什么?对画面的感觉,包括其画面的大小、笔画的力度、构图、颜色等。

二是看房屋。色调如何?开放还是封闭?房屋是稳定还是摇摇欲坠?豪华还是简朴?

三是看人。这人正在做什么事情?画中人物的主要情绪?强调的部位和缺漏的部位?人物之间互动怎样?

四是看树。这棵树的生命力如何?树冠、树枝、树叶、树干、树根分别有什么特点?是否有果实?是否有小动物?

五是看房、树、人三者之间的距离。三者的空间位置和相互距离怎样?三者在整个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哪个最大或最小?人与树、房有互动吗?

六是看有没有附加物。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作动态分析,也可以单就某方面进行重点分析。

例一:

画面中的房屋在画的上部,缺少应有的地基即安全感。门是关着的,与外界交流少。屋顶是尖型的,表明作画者内心有一定的冲突。许多研究者给予烟囱多种象征意义。此画面没有烟囱,作画者可能缺少家的温暖。最值得关注的是房屋里的两个人:家长正在用棒子教训小孩,房屋的侧面窗户下画了一个骷髅,还有骨头堆成的两把叉,表明作画者正处在较严重的情绪冲突中。

例二:

树冠和树枝优美、比例恰当,代表一个人发展的平衡。树冠与树枝的变化程度、大小、形状传递着成长信息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树干上的疤痕是成长过程中受到创伤的标志。图中的树占据了整个图画,树冠很大,表明作者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和自豪感。树上的果实多少大小代表成就欲望、希望目标等。这棵树上没有果实,说明绘画者尚未设立可实现的目标。

例三:

人物画中女性特色明显。画中出现全身且有脚,说明绘画者自我意识清楚、自我整合良好。人物眼睛很大,强调通过眼睛来获得外界信息,用感性的方式来了解世界。肩膀较方,表示肩负责任,或争强好胜。但画面中四肢显得不成比例,手部腿部不明显。手是用来制造工具、掌握工具的重要部位,手最基本的含义是代表行动力、做事情的决心,腿和脚最基本的含义是表示踏实和稳定。联系例二的“树型图”我们看出这是一位有强烈的成就动机,但行动力不够的女生。

例四:

在绘画早期投射测验中,最具影响的要算玛考文的个体在人物画中内在心理的投射研究。她认为画人表现了绘画者的冲突特征、防御机制、神经症以及病理学特征。她为画出的人物的各个部位(比如纽扣、口袋、烟斗等)以及画面的其他细节赋予了图画特定的象征意义。

树冠的线条为直线,代表自信、果断或固执;树冠往一边倒,表明绘画者有一定的压力。

人物画中,人物脖子稍长、细,表明作者有一定的依赖性,有出人头地的愿望;无手,表明行动力不够。人物的显著特征是肚子大、向外突出,儿童画在某方面突出有多方面结论,疾病、欲望、创伤皆有可能。罗恩菲尔德发现,如果儿童对人物形象的某一部位不断夸大或歪曲,往往是因为儿童的此部位不正常或有障碍。

三、操作反思

房―树―人(htp)绘画投射测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有助于人们了解被测者深层的动机、情绪和性格倾向等,从而提高心理诊断的效果和准确度。该测验既可以用于群体测试,又可以用于个体测验;亦可以作为人群中有关精神健康的普查筛选工具,还可用于门诊临床以及住院患者的心理诊断,此外还是调解夫妇关系、亲子关系,治疗和矫正不良青少年的手段,甚至可利用其艺术疗法的作用,促进精神病人的康复。

房―树―人投射测试最初的研究是放在儿童身上的。儿童绘画是儿童心理发展中一个既充满魅力又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它的独特性就在于绘画中所蕴含的儿童的思想与活动,会受到年龄、社会背景以及儿童绘画情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只要关注儿童绘画的多维特征并尊重每一个儿童在绘画中表现的独特性,就可以加快对儿童思想、情感和观念的探索。通过案例辅导,笔者感到恰当地运用“房―树―人”图,并认真分析儿童的表现,将有助于心理辅导者探究儿童的内心世界,尤其是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范围内的情感体验,有针对性地实施辅导。儿童画为我们理解儿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绘画的投射性测验尽管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存在信度方面的问题而遭到质疑,局限性、不足之处仍然不少,不少认识仅限于临床观察经验。临床心理专家指出,绘画技术应用起来很便捷,但对其的解释应该谨慎:一是由专业人员来解释;二是对作画者本人的解读很重要。只凭书本上的标准就去给别人测验、解释,是一种不专业、不严肃的做法,对当事人的帮助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无益而有害的。最后要说的是,图画中所显现出的分析结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每幅画都是动态的,把单独的元素抽取出来进行解释,很容易犯错误。

总之,房―树―人(htp)测验由于它的直观、简捷、易于操作而被很多心理学家应用于临床,在心理诊断当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并不断发展完善,尤其在学校心理咨询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cathy a ,malchiodi 李,刘晓庆译.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解读儿童画[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严文华.心理画外音.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儿童绘画分析案例篇(8)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11-0030-03

【作者简介】华希颖(1972-),女,上海人,南京晓庄学院教师,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博士。

在幼儿园早期阅活动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使用绘本进行教学。当前,有关绘本教学的研究正逐步深入,但随之产生的问题也开始浮现。在一些公开课的观摩活动中,执教者往往对绘本作品内容的阅读一带而过,而更热衷于表现作品附带的“多元发展价值”。于是,让很多教师困惑不解的是,绘本的教学有点像“美术活动”,有点像“社会活动”,甚至还有点像“科学活动”,但好像已经不是“阅读活动”了。

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样式,绘本能表现广泛的人类文化活动,它对儿童(包括成人)的确有着多元发展价值。就文学的价值和功能而言,公元前六世纪孔子提出了“兴观群怨”说,认为文学可以使人的精神感动奋发、了解社会生活、增进社会交往、怨刺上政。西方文论也认为文学可以净化、愉悦人的心灵,介入社会生活、实现精神的替代性满足等。在当代文论中,通常把文学的这些价值和功能概括为审美、认识、教育及娱乐功能。[1]儿童文学作品、包括绘本同样具备文学的这四种功能,对儿童成长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幼小的孩子通过阅读感到心情愉悦、身体舒适快乐、精神自由,这体现了文学的审美和娱乐功能。而当他们带着这些身心的感受去认识天地万物、生活世界,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发展和成长时,文学的认识和教育功能也随之实现。

因此,儿童文学的各项功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它们以整体的方式综合发挥作用。其中,认识和教育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儿童的审美感受和阅读体验。换言之,文学乃至儿童文学的认识和教育功能的达成有其特殊性,必须建立在审美或娱乐功能的基础之上。

在幼儿园教育领域,教育者的身份使得我们十分重视文学作品和绘本教育功能的实现,但是对教育功能如何实现却仍需尊重文学活动自身的规律。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在《艺术论》中谈到,文学艺术活动通过作品唤醒读者体验过的情感,而读者可以在文学活动中用动作、线条、色彩、音响和语言传递并表达出来。[2]在幼儿园文学活动及绘本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激活幼儿已有的情感体验,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声音、涂画等方式欣赏或表达自己的感受。

而在当前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的设计中,一线教师存在着教育目标(功能)优先、认知目标(功能)优先的思维定势,不尊重文学活动开展的特殊规律。表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就是忽略对绘本作品基本内容的阅读,淡化或无视幼儿的审美体验,急于实现绘本作品中附带的“多元发展价值”。 诚然,绘本作为一种重要的早期阅读材料,可以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也可以引发生成主题活动,它的确具有多元价值。但是作为幼儿园语言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应该尊重作品、尊重文学艺术活动自身的规律,以真正实现绘本对儿童的多元发展价值。

尊重作品,意味着教师带着孩子初次接触绘本时,要让幼儿充分与文本内容沟通、对话,唤醒、激发幼儿已有的审美体验,从而自然实现绘本的认识及教育功能。

对绘本教学活动的设计而言,尊重作品意味着教师在设计之前首先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读者,充分理解作品内容,对文本的各个要素,如作品主题、画面特征、人物形象、语言特征、情节结构等进行深入剖析,这些文本要素的分析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均密切相关。在下文中,我们就来详细论述文本分析与教学的关系。

一、作品主题的分析

对绘本主题的把握决定了一个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向。通过多次绘本教研我们发现,一些教学活动的严重失误往往是由于对作品主题的误读引起的,而幼儿教师文学素养的欠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知道,一部文学作品意义的呈现,需要读者通过文学接受过程加以具体填充和再建,而这也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学能力和经验对文本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相应的选择、填充、提炼和重组。[3]如果读者的文学能力有限,那么他们对文本的接受就会发生根本性的阻隔,作品主题的解读就会出现问题。

例如在绘本《第五个》中,作品通过五个残缺不全的玩具在一个昏暗的房间里等待看病的经历,表现了一种克服恐惧和焦虑情绪、最终战胜自己的勇气。但是如果有些教师把作品的主题误读为教育孩子看病的时候要排队,做一个遵守秩序的好孩子,那么在他们的教学活动中自然就会往道德教化的方向上走。

我们在教学研讨中还发现,不仅文学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幼儿教师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一些教师还会故意无视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随意放大或利用作品的某一段细节,而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例如同样在绘本《第五个》中,有的教师发现作品中有“进去一个,还剩四个……进去一个,还剩三个……”的语句,就认为可以利用其进行数学活动,根本不理会作品自身想要表达的含义。

二、画面特征的分析

绘本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学艺术样式,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来完成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的。绘本中画面前后页之间的关联及其叙事性特征,使得幼儿可以通过对画面的直接观察来理解作品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活动及审美情感的表现等。仍然以绘本《第五个》为例,其画面的基本特征是:随着人物心情的变化,作品画面的色调从昏暗转向明朗,并用环境中吊灯灯光的移动衬托作品人物的心态。画面中玩具的表情刻画细腻传神,逼真地表现了玩具们就医时恐惧不安的心理状态。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注意引导幼儿从画面色调转换及细节刻画中去观察、预测人物的情绪变化。

而在绘本《我的连衣裙》中,其最突出的艺术特征是通过朗读的音韵节奏感与画面相结合,构成音画相映成趣的节拍,使得画面呈现出奇妙的音乐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朗读作品和翻书的动作配合起来,尤其那些无需发出声音的画面,静静地和幼儿一起体验音乐中休止符的美妙。

三、人物形象的分析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程。由于目前很多幼儿园使用的绘本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我们会发现其中一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例如爸爸妈妈的形象,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父母形象有不少差异。我国儿童文学作品中传统的勤劳、善良、甘于奉献的母亲形象,与国外众多绘本中会大叫、发脾气、赌气,有自己的乐趣和爱好的妈妈形象相差甚远。如何理解这样颇具挑战的人物形象,如何通过这些丰富、饱满、立体的圆形人物向儿童还原生活和人性的立体与真实,是值得我们每位绘本执教者深思的。

当然,在一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所要做的不仅是自己准确把握作品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感受、体会人物形象的所思所做所想。例如绘本《第五个》中受伤的小玩具们一开始沉浸在害怕与恐惧之中,但最终都凭勇气战胜了自己。那么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角色转换,适时地从教师的角色转换成作品中的玩具形象,和幼儿一起体验小玩具们紧张、害怕的情绪,并分享最终战胜自己的快乐。

四、语言风格的分析

幼儿园语言教育十分重视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幼儿教师也试图通过绘本教学让幼儿想说、敢说,激发他们丰富的语言表达。然而,对于不同语言风格的绘本而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目标,以及教师自身语言表达的要求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在语文教育中,大致把语言表达的风格划分为叙事、说明、抒情、议论四种。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大都具有鲜明的叙事性特征,所以教师常常注意培养幼儿描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以帮助他们慢慢形成一种叙事的结构。在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也高度关注幼儿描述事情发生状况及过程的语言表达,并尽量鼓励幼儿用丰富而有想象力的语言进行描述。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些绘本的语言风格以说明性的表达方式为主,常表现一些有趣的自然科学现象或社会生活现象,如《昆虫躲猫猫》《小痂》等。那么,教师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语言特点就应进行转换,以简洁、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为主,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也不宜过多鼓励表达的丰富性和想象力。而在一些长于抒情的儿童散文、诗歌类绘本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艺术感染力,以契合作品特有的语言艺术风格。

此外,当绘本作品的内容可以激发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教师要放下心中固有标准答案的束缚,鼓励幼儿用议论性的表达方式去质疑、反思作品的内容,让孩子们想说、敢说。同时,教师自己也可以作为读者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激发儿童更深入的议论和讨论。

五、情节结构的分析

对故事性作品情节结构的分析,深深影响着绘本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还是以《第五个》为例,这个绘本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推进式以人物心理变化为线索,作品中小玩具们波动起伏的情绪变化推动着情节的发展。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的现场就可以通过营造人物形象情绪起伏变化的心理氛围,来推动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

有些绘本的情节结构复杂,有多条叙事线索,那么教师有时就要舍得放弃一些叙事情节,在一次活动中以一条叙事线索为主展开教学活动。典型的案例是《我砍倒了一棵山樱花》的教学活动。由于作者同时在作品中叙述了和童年伙伴在乡村山野的游戏、砍倒山樱花树的来由、童年禁忌、山民捕猎等多条线索,教师就不必急于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把作品所有的内容都传递给孩子,以免使幼儿产生杂乱纷呈的阅读体验。而且,作品中消极灰暗的叙事情节(如山民猎杀野生动物)也不宜向孩子充分展示。

总之,当教师拿到一个绘本时,先不要急于进行活动设计,首先应把自己当成一个读者,对作品文本所呈现出来的主题、画面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及情节结构进行深入剖析。这是尊重作品,组织和开展绘本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一名幼儿园语言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儿童绘画分析案例篇(9)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教育评价方法,这些实践中产生的评价方法只是课程标准颁布9年来所产生的评价方法中的几种具有代表意义的方法,并不能涵盖所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评价理念和方法。作为新课程理念的传承和发扬,每一种评价方法背后都凝聚着教育实践者的“探索”与“发现”。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由于对这种教育价值观念理解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层次的评价理念及其相对应的评价内容与方法。因此,科学的评价强调综合全部信息后再进行评价,在实践中更加关注儿童个体进步和儿童多方面潜能发展。从目前实践运作过程来看,教学评价方式很多,不仅有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还有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性评价;按参与评价的主体有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

新课程改革提出《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之“阶段目标”中,所制定的多个评价标准为师生提供评价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确定共同的评价目标之后,经教研组集体商讨后留存档案,档案中收集不同时段(平时、期中、期末、假期)乃至课堂上的儿童绘画过程。除收集整理儿童“优秀”的资料,还要收集儿童发展“不足”的有关资料。帮助儿童确定未来发展基线。在实践基础上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尊重性原则:教育评价应当为学生指明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努力方向。教育评价是建立在儿童人格尊严基础上的评价。

(2)激励性、过程性原则:教师在评价中的激励。会使学生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促进教学,使师生双方受益。

(3)差异性、参与性原则:儿童在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思想感情、个性特长上具有差别,评价因人而异,激励人人参与。

(4)自主、平等、合作、协商原则: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内容和方法是在儿童民主、轻松的教学环境中产生的,他们是教学评价过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主体。

(5)真实、宽容、促进、发展原则:在教师评价和儿童互评,儿童自评过程中,使评价结果接近于儿童的真实水平,在表现欠佳时宽容,在困难时帮扶,在精神上鼓励。促进儿童发展。

新课程标准条件下的评价更注重教学活动中儿童的综合表现。把“表现性”评价贯穿于绘画教学全过程,采取以平时绘画成绩为主,期末总评为辅的评价方法,从审美参与、绘画技能(色彩、造型、构图等等)、感情、创意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五个目标领和集体的身份参与评价,就《巧用对称形》一课评析:

a.在学生分组绘画之前,出示评价标准,征求学生意见之后,依据评价标准,儿童自由结合。组成学习小组。

b.完成全部学习活动后,在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1)各组在教师的协助下制定本课统:一的评价标准,作为评价依据。

(2)个人评:教师统筹后,由组长安排组员按既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对学生所达到的目标进行逐条分析,例如:一位同学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我利用剪对称形制作小挂帘,对它进行绘画装饰时,我用冷暖色搭配使它色彩显得鲜艳,因为我设计的是各种各样的造型。没有同学和我的一样。所以,我认为自己创意新颖独特,再加上所有的小树都是用对称的图案来装饰的,所以,我认为自己做得很成功”。

(3)小组评:各组评价标准汇集在一起,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凭借过程中的小组“表现”,各组自主申报“优胜队”,其他组对申报“优胜组”的综合情况予以评价。例如,一组经过组员的讨论后,评价道:“我们组在设计过程中,能互相团结;不仅把对称形的装饰手法应用到了作业中,而且设计创造的小动物造型新颖独特。我们组一致要求申报优胜队”。另一组说:“他们组没能做到人人动手,是情有可原的,我们同意他们组评为优胜队”。

(4)综合评:获得优胜组由教师给组长发四枚奖章,再由组长发给表现优秀的组员,获得奖励的儿童将“奖励记录”收藏在成长记录袋中。

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环节的终结,还是下一个环节的起点,从发展的角度看,对上一个教学环节的评价,其实是激发学生下一次绘画学习的动力。前一次的成功和失败都将成为下一次创作的基础。新课程标准之下,鼓励教师用良好的评价态度促进儿童自信、自尊。教师用人文性评价激励儿童不断“成长”,良好的评价态度会促使儿童的自我意识不断提高。

新课程观念指引下的第二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常用些新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儿童。例如王凌老师手里拿着相机,随时对表现好的同学作品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保存在电脑中,积攒到一定数景后,刻成光盘后交给家长,引导家长对儿童绘画加以欣赏和评价。如:杨菁雯的作品因此经常得到爸爸、妈妈、奶奶和姑姑的好评,在周围的鼓励和激励中,绘画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二课堂评价适合那些对绘画学习具有特别浓厚兴趣的儿童,教师可以用深刻而理性的评价态度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因为这些孩子本身的基础和功底较好,教师要依据儿童具体的学习需要来调整自己的评价角度,以适应不同层次儿童发展需要。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功能,在档案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现。它指明儿童的未来发展方向。教师的评价策略和方法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针对小学美术作业的成绩评价,设置相对模糊的“等级制”,在给儿童的美术作业进行等级评定时,一般使用“优、良、中、再努力”。适时收集材料组成档案,形成综合档案袋评价。作为发展性评价实践材料汇集的单元,档案袋为我们了解儿童绘画过程提供了比较详实的记录。我收集了3个典型的档案袋加以分析:杨硕、张朝晖、赵凯如三名同学的档案材料:

a.一年级至六年级的教材:由于存放不便,教师象征性地保留了一本教材。

b.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三名同学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优秀的作品被保存得很好,有教师的批语,拓印的五角星或等级评价。

c.在课堂上的表现好。拿到的星型奖章――奖章是老师利用身边的材料亲手制作的。

d.在校外校内绘画竞赛活动中获奖的证书复印件。

e.教师评价卡:教师的评价卡上记录教师对孩子的激励,其中一年级评语还注有汉语拼音。

f.自评表格:自评表格是从一年级到五年级自己的自我评价,用“”表示。

昏问卷评价表:教师对儿童的审美取向进行问卷测评,附有教师的分析和总结。

儿童绘画分析案例篇(10)

不知哪位先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从某个意义上说,儿童也是真正的艺术家,决不过分。”在这里我们暂时不论他所说的是否完全正确,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一点:对儿童画不可小看,认为是小孩子气,没有欣赏价值,其实他具有成人作品所不可以比拟的独特形式,独特风格,独特的创造性。

儿童的世界是独特的,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心世界,他们不是大人的附属品,也不是缩小的成人,而有其独立的完整的世界,在他们的画中充满稚气,似乎是下意识创作的即兴之作,往往令人惊奇不已,那奇特的想象,简朴本文由收集整理的造型,强烈的色彩,率真而随心所欲的艺术表现,不能不使人叹服。

其实,只要把儿童画和原始绘画,民间美术、西方现代派画仔细的分析一下,你会发现他们的相似亦不足为怪。

1.原始艺术与儿童艺术

原始艺术与儿童绘画从审美特点来看,原始艺术与儿童艺术最突出的相似之处在于艺术的稚拙和奇特的风格以及对时空的忽略。

原始艺术 的稚拙是由于原始人所使用的材料的局限和控制能力低下,再加之原始人所使用的绘画是没有经过训练的,他们只是用一种形式来表达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并没有考虑到现代绘画中的艺术规律,因而他们的绘画是人类最早期的稚气,这样,导致了原始绘画的稚拙效果,而这种稚拙效果跟儿童画中由于儿童的幼稚、天真而表现出的稚拙有很大程度上的类似。

你看过“人面含鱼纹”吗?人面含鱼纹的绘制是这样的幼稚,仿佛出自儿童之手,整个纹的图案没有严格的比例,且所有的物体全部平行展开,特别是人边的鱼网,四角分别画上小三角,真令人想起幼儿画中向桌面四角处散开的桌椅,体现了儿童式的幼稚天真。

原始艺术的奇异,则由于原始人对自然界的现象不理解而产生神秘、恐怖心理,正是由于神秘心理发生作用,加之把客观事物本身扭曲变形,再加之现代人与原始人心理差距而产生的陌生、惊奇,从而形成原始艺术的奇异风格。

在儿童画中,由于儿童的心理上的不成熟而对自然界没有正确理解,于是,他们只能用他们自己那种奇异的想法来代替,在绘画当中也就表现出一种奇异的风格,这与原始艺术的奇异没有很大的区别。

再看,由于原始人对神灵的崇拜,对自然时空尚存恐惧、回避心理,所以,他们只能用线这种富有装饰性的手段,然而又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富有感情色彩的手段去表现神灵的意识,从而忽略时空的存在。

在未经训练和开发的儿童,也常把时间和空间关系混在一起,时间的流动便是空间的体现,因此儿童便天真地使用线的流动性来表现物体的形象。

例:原始人的洞穴壁画,房面和儿童早期绘画一样。都很简单,头,躯体,手,脚,只是几根简略的线就表现出来了。

2.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

民间美术中最原始艺术的早熟,因而他们保捧着原始艺术的神灵崇拜,原始艺术的稚拙和奇异在民间美术中也就表现出来了,这种艺术稚拙和奇异始终是儿童绘画的重要特点。

常言道:“童言之忌”,儿童画常以期天真率直的心态每每使成人拍手叫快,正如黑格尔所说:“儿童是最美好的,一切个别特殊性在他们身上好象都还沉睡在未展开的幼芽里,还没有什么没狭隘的东西在他们胸中激动,在儿童还在变化的面貌上,还看不出

转贴于

成人繁复意图所造成的烦恼,因而在儿童绘画里所表现出来的是他们对事物的无意识的、天真率直的看法,”民间美术在这个方面也表现得令人陶醉:真诚是心声的自然流露,唯有真诚才是感人的。民间美术就是饱含那些民间艺人所特有质朴的爱,它处处渗透着真诚,有时它所表现出来的率直,自然美及没有半点浮华的艺术语言,会令人激动不已。

民间美术的“青蛙形耳枕”,是母亲为了保护孩子耳朵不受压力,就在枕的中心挖一个小洞,这个小洞再一加之几组图案构成一幅令人发笑的形象,这种形象就饱含着母亲的祝福,是母亲心声的流露,同时也表现出一种雅致的艺术格调,把母亲那个爱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3.西方现代派与儿童美术

在西方现代派中所表现的荒诞和随意性跟儿童画中的荒诞和随意是一致的。

“怪诞艺术比起优美、崇高的艺术更加深刻地表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生命力。”这是西方一些画派对艺术的看法,也是西方现代对怪诞艺术的推崇,现代派大师马蒂斯?毕加索等人就从古代非洲的绘画和雕塑中吸取那些怪异而又荒诞的特点,在我们的眼中是不合常规,是荒诞的。

十七、八世纪流行一时的巴洛克主义,他们本义是不整齐,扭曲,怪诞,使人眼花了乱,这与儿童画中无意识,加之对事物的荒诞想法而制作的画面惊人的相似。

西方现代派中的塔奇主义,又叫“涂抹主义”其主要特征是随心所欲地用各种物质材料任意涂抹,其主要代表是美国画家杰逊波,洛克曾公开称“当我画画时,我不知道要画什么,只有画成以后、我才看到了我画了什么”,恰恰由于儿童生理特征,形成的儿童美术特点。儿童时期涂鸦期,象征期的美术特点实际上是一种乱涂,是不受视觉控制的动作,这跟洛克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上一篇: 幼儿园德育重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