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现状汇总十篇-9游会

区域发展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19 14:40:19

区域发展现状

区域发展现状篇(1)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10―0080―04

一、我国报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经过市场化转型,我国报业已经初步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基本上完成了从粗放式经营到集约式经营的转化,涌现出多家大型报业集团。报业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领域也从单纯的报业发展到出版、信息、发行等相关领域。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统计数据,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截至到2006年12月底,全国共出版各类报纸1935种。报纸种类涵盖了党报、晚报、都市报、专业报等等。

就区域分布而言,出版报纸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共出版100种报纸。广东报业独领,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全国8家最早年广告额超亿元的报业集团广东独占4家。根据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2007年的统计,2006年广东报业的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目前形成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四大报业集团争雄的局面。

就市场竞争而言,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莫过于晚报、都市报以及一部分专业报(如体育、财经、娱乐等方面的报纸)。它们的日常运作依靠自营收入,主要收入来自于广告和发行。它们需要通过不断扩大发行量获取更多的广告、发行收入,从而维持生存并不断扩张。因此,它们往往在报业市场上相互竞争,从报纸内容到发行价格,从内部的用人机制到外部的营销手段,都必须在市场上进行竞争,这种竞争很可能导致某些报纸的兴起或衰落。

就报纸结构而言,党报是我国为数最多的单一品种报纸。2006年,全国出版各级党报438种,占全国报纸总量的22.6%。其中,中央级党报3种,占党报总数的0.7%;省级党报43种,占9.8%;地市级党报380种,占86.8%;县市级党报12种,占2.7%。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党报较多地承担着、宣传、解释各种政令的工作,其征订历来主要是通过党组织的指令实现,但同时也希望能扩大发行量,增加市场份额。党报在市场中的位置似乎有点尴尬,它一只脚在党和政府的大院里,一只脚却伸向市场。然而。无论报纸的性质如何,只要进入了市场,即使是“一只脚”进入,也必将受到市场规律制约。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党报受到党和政府的制约较多,面对近年来生存环境的改变,它不可能像晚报、都市报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那样迅速调整自己,因此所引发的震动可能会更剧烈。

二、我国报业生存环境

据丁伯铨的划分,我国报业生存环境主要受到意识形态和市场经济领域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一)意识形态领域

我国报业作为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一个行业,与大多数行业不同的是,它受到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控制。党报自不必多说,即使是晚报、都市报和专业报也同样受到各级政府和党委宣传部的直接管理。这种管理常常表现为以直接的行政力量控制报纸。党和政府对报业的管理成为我国报业生存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甚至直接决定了报纸能否生存。

(二)市场经济领域

1,新闻纸业。虽然现在不少报纸都创办了网络版,但是报纸仍未脱离纸质媒介的范畴。新闻纸供应商是报业传媒的上游厂商,纸张是报纸内容的载体,也是报业运营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纸业成为影响报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闻纸业的变化将直接导致我国报业从源头上产生“地震”。

2,报业广告。随着传媒市场上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报业市场从卖方市场迅速转变为买方市场,读者和广告客户对报纸的影响力也愈加明显。而且,随着报业的市场化发展,报业对于广告收入的依赖性达到一种相当高的程度。广告收入已成为主宰报业的经济命脉,报业在广告市场上的作为自然成为衡量报业发展的水平重要因素。

3,报业发行。报纸的销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人们所忽略,但随着报业走进市场,既不符合市场规律也不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被扭转。报纸的发行量已成为我国报业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发行量扩大有两方面的意义:扩大广告收入的依据;实现新闻传媒社会责任的必由之路。因此,报纸的发行也成为报业生存环境中一个重要因素。

4,三网合一。我国报业不仅在内部产生竞争,而且必定会与其他媒介如广播电视、期刊杂志以及网络媒体形成激烈的竞争。网络新闻乃至手机报纸等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给传统的报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有可能大大缩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生命周期。以人世为分水岭,允许外资进入的电信、网络与有线电视网络将汇成一股媒介洪流,对报业冲击将不再是“小打小闹”,而很可能是对报业原先占领的市场的大举进入。

5,证券市场。在各地纷纷成立报业集团的同时,“上市”也成为众多报业集团共同的梦想,事实上,一些实力雄厚而又富于改革创新精神的报业集团如北京青年报、成都商报等或ipo或借壳上市,其他报团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佛山传媒集团等都在酝酿此事。境外资本也对中国报业虎视眈眈。

总之,作为上层建筑的部分,报业自然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只能在很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调整。但是,我国报业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只存在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还生存于市场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各方面因素都将受到“入世”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必然对我国报业产生影响。

三、我国报业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我国报业的市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深刻地影响着包括报业在内的传媒业的经营模式。传媒产业扩张中的“权力嫁接”模式即将让位于“资本联姻”的模式。所谓“权力嫁接”模式是指直接使用行政权力来配置传媒市场的相关资源,以权力的意志来实现传媒产业的扩张,并且权力单位直接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这是我国解放后报业聚合的主要模式。而“资本联姻”模式指的是以资本作为联结相关传媒资源的纽结,以提升传媒影响力和竞争力作为产业扩张的价值取向,参与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是资本单位。资本可以不受地域、行业的限制,积极寻求与有效益的媒体组合,以极其敏锐的市场敏感去抓取新的市场生长点。实现上述转型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我国传媒业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国内一些新锐媒体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已做出卓有成效的探索。如人民日报社与上市公司北大青鸟合作的《京华时报》。

我国的报业市场处于区域分割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报业企业很难实现自身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因此,报业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摆脱困境,未雨绸缪,纷纷采取各种方式试图打破报业

市场的区域化分割。目前,国内报业集团实施的区域化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

1.地级报纸和县级报纸合作成立地方性报业集团,佛山日报报业集团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佛山日报整合其旗下的各家报纸,并采取一系列举措,致力打造“珠江报系”,通过整合《南海日报》、《佛山晚报》资源,创办都市类综合性日报《珠江时报》;把《顺德报》更名为《珠江商报》。这种合作通过整合区域内的报业资源,优势互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复制优势报纸的办报经验,提高整体办报水平。但由于原有体制惯性的影响,很难整合,也很难形成合力,并可能利用自身的区域垄断优势来阻止外来优势传媒集团的进入,不利于本地传媒业市场的发展。

2.省报和县级报合作,典范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九家县级报的合作。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具体做法是:在资产评估的前提下浙报集团投资4000万于杭州周围的九家县市报,以净资产收益率来考核县市报当年的盈利水平。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成效显著,2004年九家县市报的经营资产的回报率是27%,2005年净资产的回报率是33%。目前九家县市报中效益最好的是永康,一年广告收入2000万元,占当地gdp的0.14%,其净利润达到1000万元。这种合作能够直接把省级报纸的办报经验和经营管理经验复制到县市报,大大提高县市报的质量;采取股权合作的企业制度,能够形成真正的利益关系;双方合作能够极大地激活当地的传媒业市场,促进传媒业市场快速发展;省级报纸和县市级报纸的合作能够对地市级报纸形成合围之势,在未来和地市级报纸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其缺点也很明显:不是所有省份或区域的县市的传媒业市场都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很多省份的县市级传媒业市场尚需很长时间的培育,所以这种模式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省份或区域才有可操作性,不具有复制性,且这种模式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而这也不是所有的报纸都能做到的。

3.中心城市传媒集团在次中心城市创办的地方版。当前,中心城市的优势报业集团看到次中心城市的传媒业市场的巨大发展前景,纷纷采取各种方式进入次中心城市。在次中心城市创办地方版是一种主要途径。目前,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羊城晚报、新快报在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大都创办了地方版。其中尤其成功的是南方都市报,它成功地实施了“2 5”战略。创办地方版的优点在于:一是能够实现报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如各地方版的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和广东省新闻都是一致的;二是能够成功占领一些次中心城市市场;三是能够积累经验、积累资金和培养人才。其缺点在于:一是仍然受制于政策限制,发展受到制约;二投资大,机构大而全,发行量很大而广告很少:三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上,责权利不相对称。

4.跨地域合作办报。从2003年11月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和南方报业集团联合创办《新京报》开始,先后又出现了4家跨地域创办的媒体。它们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法制日报社合作主办的《世界报》,上海文广集团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合作主办的《第一财经日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合作主办的《每日经济新闻》,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手创办的《竞报》。跨区域合作办报的优点主要有:一是可以直接把优势报纸的经验进行跨区域复制:二是优势报纸可以直接去占领一些规模很大的市场;三是可以积累在不同区域办报的经验。其缺点在于:一是在中国当前的传媒管理体制下,不具备可操作性,目前,新闻出版总署下令停止跨地域合作办报,这种方式在政策上已经不具备可推广性;二是需要合作双方在理念和观念上高度一致,但是合作双方常常不一致;三是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董事会等相关制度,而由于传媒企业尚未真正转变为现代企业,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从目前环境来看,跨区域合作办报的风险很大,成功的几率很小。

因此,报业寻找新的既为政策认可、风险又不大的跨地域合作办报形式成为当务之急。要在现行政策条件之下加速创新,走出困境,报业联盟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良好形式。我国报业之间的联盟早在2001年就已经出现。当时,西北五省区的主流都市报组建了一个互动联盟,成员包括三秦都市报、兰州晨报、新消息报、西海都市报、新疆都市报五家报纸。联盟成员在新闻宣传、广告经营、报纸发行等方面进行了合作。2005年报纸媒体联盟大量出现,先后有:全国主流媒体教育联盟、中国主流媒体美丽联盟、中国汽车媒体大联盟、珠三角报业广告联盟、浙江省地市级强势媒体广告联盟、东北副省级城市党报集团联盟等6家。在涉及的领域上,既有内容联盟、发行联盟,也有广告联盟,还有包括以上几种内容的综合性联盟。虽然这些联盟以松散的形式出现,也没有取得令人信服的实际运作效果,但这些早期的联盟为案例联盟的构建提供了参考,特别是建立于2003年的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与宿迁日报两级党报的联盟以及2006年底南方日报-西江日报省市党报联盟,为案例联盟的构建直接提供了借鉴。

第一,党报联盟是党报做强做大的有效途径。限于国家和地方政策所规定的报业壁垒,目前的报业竞争呈现出向区域收缩、内敛而不是向全国放大、扩张的趋势。中心城市乃至地理区域内的报业市场份额表面上划定是行政因素决定的,但区域内部暗流涌动,区域内的报业竞争一触即发,报业集团积蓄了大量人才优势、潜在的扩张欲望,以及市场化逼迫下不进则退等诸多变数的情况下,特定区域、特定城市必定将承受越来越大的报业竞争压力,等待着报业松绑的时机。各级党报是各级党委的“喉舌”,所受到的政策限制尤甚。在南方日报-西江日报省市党报联盟的案例中,未联盟之前,南方日报作为省级党报,虽握有全省性发行优势和资源优势,但在地方市场却受到政策限制,直接介入会遇到地方设置的诸多壁垒。遑论兼并。因此,西江日报加盟南方报业可以看作这一报业状况下,党报谋求占据区域化竞争先机而投下的一颗“棋子”。从案例联盟一年的效果来看,双方都有所得,初步达到了双赢的目标,证明了联盟对两级党报的发展有利,对发挥党报“喉舌”作用有利,有利于党报的扩张。案例联盟将会对松绑我国现行报业管制政策提供有力的例证,报业壁垒特别是党报的报业坚冰将期待被打破。

区域发展现状篇(2)

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可知,只有绝对的不平衡,而没有绝对的平衡。各个地区间由于受自然资源、经济政策、地方政府能力、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及经济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必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在同等发展阶段条件下,中国地区间存在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状况同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要明显高于正常发展状况。目前,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并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特点。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资源供给与占有失衡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出现了一批包括深圳、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在内的具有地区特色的经济发展区,这些经济发展区在改革开放期间逐渐具有了自己的经济发展特色,而另一方面,虽然我国中西部地区只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巨大优势,但在经济发展阶段,只能充当供应能源原材料的角色,将当地的大部分自然资源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仅有极小的一部分资源用于地区自身建设。

(二)利益分配失衡

虽然中西部地区将大量的基础能源和原材料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但是该地区并未分享到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所取得的经济增长成果。

(三)人力资源投入失衡

现代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十分重要,要想提高物质资本的生产效率,必须以提高和积累人力资本为前提,由此可知,人力资源的投入将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发展空间产生直接影响。

(四)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

由于审批制度不完善,判断标准不明确及市场体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而由此带来的严重恶果主要表现为社会大规模、企业小规模进行低水平的重复性建设,使得大量的基础资源被浪费,严重影响了产业高级化的发展步伐,不良竞争也导致经济效益直线下滑,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现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到改善。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的应对措施

(一)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

打破地域和部门间的限制,全面贯彻“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原则,大力促进城市和地区之间的“三联动”,即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和市场联动,对区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实现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跨区域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产业优势。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整合应以优化政府和改革为中心。对政府的横纵向权力结构进行改革完善,通过法律、组织等方面对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和约束,从而有效解决行政区经济所带来的弊端。以联动发展之路带动地区间的共同繁荣。

对区域发展规划进行统筹管理,构建完善的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加快现代服务业、出口导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让使其参与国际竞争及合作的主力军地位得到完美体现。中部地区的第一产业较为发达,它承担着为其它地区输送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重任,同时该地区是全国水陆运输网络的中枢,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全面贯彻“东引西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大对传统工业技术的改革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同西部地区的现实状况相结合,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和南水北调等开发策略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影响我国区域间合理分工及商品交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资源产品价格较低,而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较高,二者之间存在不等价交换现象;另一方面是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基于此种情形,应打破区域间的封锁限制,使各地区间形成一个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而对资源价格体系进行理顺,让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

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三、结语

总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中,我们还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但只要我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寻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区域发展现状篇(3)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逐步实现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四大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在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区域间的协作,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看,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与国际市场迅速接轨。国民经济更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以年均10%~11%的速度在飞速增长,这一切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工业化的起飞阶段,并走在了全国前列。从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发展看,西部大开发的所带动的投资达7000亿元人民币,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生态环境建设、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从振兴东北的经济发展看,东北地区制造业有着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决策的出台,是解决东北问题的一次新机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不同于西部大开发的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内容是用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采取直接面对各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用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包括引进外资和民间则本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从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看,中部六省实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依托若干大、中城市,建立经济增长区域,重点放在促进中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上,并兼顾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通过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区域管理及政策体系不完善。由于区域政策是以东部地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这四大板块为基础制定的,每个板块的区域面积都很大,内部性质也有极大的差异,因此依其所制定的区域政策难免有失针对性。(2)地区分割化严重。在地区差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地方利益驱动使各地政府以公开或隐藏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为争夺紧绌的资源,区域间构筑众多的贸易和行政壁垒,相互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地区利益。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致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难以形成竞争、统一、开放的国内大市场。(3)东西部市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东部地区的市场发达,资源配置效率高,经济的发展依靠内在的动力来拉动,西部地区的市场欠发达,资源配置效率低,经济的发展依靠外部的力量来推动,所以一旦外力作用被切断,就会给西部地区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与此同时,东部地区优越的市场条件势必会吸引更多西部地区的人才和资源流入,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东部地区的经济越繁荣,西部地区的经济就会越低迷。因此,要解决西部地区的问题,必定需要国家给予大力的扶持,从而控制西部生产要素的流出,实现西部地区的全面快速发展。

三、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初步形成,但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市场发育并不充分,各地的经济市场化水平差距也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必须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来改善政府纵横向的权力结构。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促进市场发育,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2)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有序地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和平台,培育具有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点经济区,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中西部各地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同时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达到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的作用。(3)加强东、中、西部企业合作。当前最现实以及最重要的就是引入中部和东部的市场主体,在东中西联动中推进西部的快速发展。这样不仅满足了东部优强企业低成本扩张的需求,还扩大了市场空间和原材料来源,解决了西部工业崛起过程中受到的技术、资金、经营管理、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约束,加快了西部工业化的进程,取得双赢效果。

参 考 文 献

区域发展现状篇(4)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为的是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表1即根据该书资料编制而成。

从表1可以看出,大连市无论是在综合竞争力排名还是各单项指标排名上都遥遥领先于东北地区其他城市。由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定大连市就是东北地区的唯一经济增长极。

但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大连的这种数据优势并没有真正转化成实际上的优势。表2中的数据是根据2006《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的资料编制而成,这些数据能更加清楚地说明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状况。从影响一个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的极为重要的gdp指标来看,大连和东北地区其他城市尤其是和沈阳市来比,其领先优势并不明显,也可以说两者处于均势状态。因此大连市的纯经济实力还不足以影响沈阳市在博弈过程中主动配合大连市的经济发展步伐,这就大大影响了大连市在东北地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综上所述,在东北区域经济板块中,大连和沈阳中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带动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大连市的优势在于其本身的区位优势上,这使它具有很大的涉外影响力,因此没有大连的开放,辽宁经济的振兴只能是封闭式的。而沈阳的优势在于其雄厚的基础设施和其工业经济实力,没有沈阳的积极参与,辽宁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落到实处。

综合考察东北地区的空间结构,要想推动本地区的协调发展,必须采取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

三、沈阳-大连城市产业分工选择

根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律,既然在辽宁地区存在大连和沈阳两个核心城市,那么在这两个城市之间进行合理地专业分工,实现协同发展就成了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经过研究发现,现阶段大连市大力发展软件外包业的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首先,大连市的地理位置条件的优越性可以让软件外包公司拥有更多的接触新信息技术的机会。在国际软件市场上,日本是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软件产业及服务需求国。同时日资企业进入大连市又比较早,投资范围也

很广泛。这些都是大连市特有的优势,能够为企业更紧密的接触国际市场提供各种机会。

其次,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大连市形成了一些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公司。随着对日外包业务的不断壮大,大连市已经有26家企业通过了cmm认证,拿到了从事离岸外包业务的国际通行证。与此同时,大连市软件企业也开始跨出国门,到美国寻找商机。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大连华信、海辉、中联电脑等多家明星企业还自发结成“it外包联盟”,开始建立了从美国到大连的外包信息渠道。

再次,大连市拥有一支潜在的适应能力强的劳动群体。大连市不仅拥有软件从业人员4万多人,而且还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体制的外语语言培训体系,计算机软件类人才的外语语言应用培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所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软件从业人员的适应能力,为大连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对于沈阳市来说,该城市的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288.6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8位。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沈阳市应该改变以往的“工业兴,沈阳兴”的旧观念,进而认为沈阳市的落后主要源于其深厚的工业文化情结,因此他们比较倾向改变原来地“重工轻商”的发展思路,而代之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笔者经过研究认为沈阳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选择问题而是工业企业的整合问题。

随着沈阳市工业布局规划的总体推进,通过工业区的重新整合来实现沈阳工业振兴的时机已经成熟。近几年沈阳的工业布局呈现出由中心集中型向周围集中型过渡的发展趋势。根据工业结构升级和郊区乡镇工业集约化的需求,沈阳市通过整合郊区原有工业用地,规划建设了功能明确的地域组团——重化工业向西部迁移,汽车产业在北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南部集中,现代农业加工业向北部扩展,从而初步形成了“东汽、西重、南高、北农”的工业区域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整合,实现了产业结构系统整体能力的增强。

四、关于筹建“大连软件特区”和“沈阳工业特区”的建议

经济特区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在该区域范围内国家政府会给予其管理部门一定的政策制定权,进而使本地区在竞争中拥有更多优惠条件,以实现既定目的。按照功能的不同,经济特区可以划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贸易型经济特区、工业型经济特区、科技型经济特区、金融型经济特区和综合性经济特区等。

在大连和沈阳设立专业经济特区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在东北区域经济板块中要想真正实现大连和沈阳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实行专业分工,而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从这方面来说,在大连和沈阳分别设立经济特区是协调东辽宁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其次,鉴于大连软件外包业务发展的现状和沈阳市整合工业区的实际现实,大连和沈阳已经具备了分别设立“大连软件特区”和“沈阳工业特区”的所有条件。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武步跃.强力打造中国的“班加罗尔”[j].大连发展研究,2007(5).

区域发展现状篇(5)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88-01

一、农业区域发展的意义

农业区域发展原则是以现状分析为规划基础,市场需求的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以农业资源潜力分析为依据,定位发展思路和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包含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的配置,制定合理的措施和目标,对一个区域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开发起到指导作用,并在发展推广中滚动补充和完善规划,具体作用可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

一个区域或一个集体、一个农户的农业金融资源有限,充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投入产出比例提高,是农业发展和农业项目推广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农业区域发展建设,可以择优选出一些项目、一些领域,然后进一步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立项,按相关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完成,可以显著提高农业投入效益的作用。

2、更好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农业区域发展实质上是对农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更深层次提高技术含量的再开发。我国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但许多资源并没有得到开发或资源没有合理进行开发,农业区域发展规划就是要寻找新的农业资源点进行科学开发,制定开发项目,并筹备资金,组织实施,使农业资源重新科学分配,促进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的发展。

二、 如何提高农业区域发展的作用

1、合理规划农业区域布局

区域规划要以增加农民收人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应用对比优势理论,以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和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这两条发展方向进行农业区域规划研究。理论上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研究农产品布局之间的关系,研讨农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意义,解析农业区域核心的构成要素,研究构建农业区域核心综合评价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为农业区域核心的培育、强化和识别提高科学化、合理化的基础。

2、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取消区域间非公平发展政策。其重点是建立区域间公平竞争机制,取消经济特区的不平等政策,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和贸易体系,给予中西部地区“公平待遇”,建立平等互利规则,形成区域技术、商品、劳动力和资源等区域之间的平等交换。例如:取消农产品消费城市补助等。建立在国家控制下的统一市场体系与合理的资源转化、流动、交易等区域格局。

3、实行中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优先建设战略

合理处理中西部生态建设发展和其他基础建设的关系,将植被建设与农村镇、村、田、路、水、电等统一安排,重点发展推广基本交通、水利、农田、信息、科技能力、市场体系和农村教育等。

三、 如何推广农业区域发展

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推广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农家或家庭农场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求为推广内容,最终目标为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农村社会教育。现代的农业推广教育是将实用的农业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人们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认知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技术的一种学习过程。

面对新形势下农业推广工作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我们如何抓住机遇,使农业推广作用起到良好的作用,是摆在我们农业推广机构和每个工作人员面前的新难题。下面根据笔者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推广体系,以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机构设置、明确公益职能、加强基层力量为工作重点。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效、专业、务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二,搞好宣传,培养农民的推广意识。农业区域推广部门是推广主体,而另一主体就是农民,时常被忽略了,确切的说他们是推广工作的直接实践者和参与者。其三,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推广队伍建设。在项目推广中,首先要对推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学习,使其首先了解推广信息的意义、作用、方法等,实际推广时能讲解、能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四、总结

以上是笔者从实践出发对当今农业区域发展与推广工作等问题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研究。随着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农业各区域发展对资金的依赖性日益增加,农业建设资金获取难问题成为阻碍农业持续增长的瓶颈。笔者认为: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信贷市场体系,使农业政策性信贷为辅助。统一合理的农业信贷发放体系,将是促进今后区域农业,特别是特殊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骆文杰.农业区域发展学科建设问题[n].浙江农业出版社.2006(4)

[2]邵秋丽.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c].中国农业技术.2005(12)

区域发展现状篇(6)

我国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形成

建国之初,我国已经形成了工业偏集于东部沿海的工业布局结构,此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对新建工业项目大致上按照均衡发展的思路进行布局。而改革开放后,我国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梯度推移”的战略构想,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沿海的优越地位和特殊的对外开放政策在吸引外资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来的产业大大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先发地区。到了20世纪末,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已经较大,并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相继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三大区域战略,旨在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004年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之后,全国逐步形成了新的四大广域政策覆盖区,区域经济新格局诞生。

四个经济区域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10个省市(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中部地区包括6个省(晋、豫、鄂、湘、赣、皖)、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渝、川、滇、黔、桂、藏、陕、甘、宁、青、新、内蒙古)、东北地区包括东三省(辽、吉、黑)。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四大经济区域的空间架构,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已经形成。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无论是从增速还是从经济总量上都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从区域经济的“四大板块”分析,东部地区仍然是经济高速增长区。从1997~2006年我国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三大产业发展总量上看,三次产业增加值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东北地区的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较为缓慢。

到2006年,从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了从南向北和从东向中、西部移动的两大新趋势,东部地区京津冀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西部地区的整体提升之势位于四大区域之首,区域增长差距扩大趋势减缓(见表1)。

东部作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2006年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5.7%,比上一年增长16.98%,明显快于中部和东北地区,但不及西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是全国的1.7倍,增长速度仅高于东北地区,不及中、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明显低于东部,中部地区以占全国27.3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8.7%的地区生产总值,中部地区的第一产业的优势相对强于第二、三产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国的0.76倍。

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弱于东部地区,但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经济整体提升水平居于四大区域之首。

东北地区正处于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调整和转型时期,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8.5%,继续呈下降趋势,比上年增长15.02%,增速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四大区域中增速也是最低,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1.13 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四大区域中仅次于东部地区,居第二位。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同时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又需要一定的财力做支撑,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为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全国区域总体发展规划,中西北部地区应着力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加大对外开发力度,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二)促进区域产业梯度转移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要各梯度地区形成一定的合作和互动,而产业梯度转移正是发生在不同梯度区域之间的一种由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自发现象,通过政策引导促使产业梯度转移的顺利实现,无论对转出地区还是对转入地区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在产业梯度转移方面,我国既可以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也可以在国内进行产业梯度转移,国内的产业梯度转移是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延伸,也是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加快区域技术扩散

加快技术在区域间的扩散速度将是缩小区域技术差距、整合区域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吸收先进区域的技术扩散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更快提高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区域发展新兴技术产业的路径。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应科学合理地利用fdi、技术交易、技术合作所产生的技术扩散效应,缩小与先进地区的技术差距,改善区域的技术能力,为缩小我国的区域科技差距提供可能。

(四)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

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动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东北地区应该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下,努力促进东北传统优势产业-重化工产业的崛起,与“长三角制造”基地形成分工互补,共筑“中国制造”新格局。

(五)转变政府职能以强化区域经济功能

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建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同时,企业要从产业链末端的高耗、高污染的“制造业车间”走出来,依靠自主创新,培育出别人学不来、拿不走的“杀手锏”。以高质量的品牌和人性化的服务打市场,从满足市场需求的供应型销售转向通过发现、创造市场,以创新满足新的潜在市场。

区域发展现状篇(7)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于区域名牌进行过系统研究,综合他们的研究,可对区域名牌作如下定义:区域名牌是指某一区域内某一优势产业集群企业共同拥有的在该产业市场具有较高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知名集体名牌。区域名牌通常的表现形式为“区域名称 优势产业(或产品)名称”。概括来说,区域名牌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两大作用:

其一,区域名牌是区域的财富创造者。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名牌的创立,可以产生“晕轮效应”,使产业集群内所有企业的产品都无形中戴上神秘美好的光环,很快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这样,使用区域名牌的产品就与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有了差异,市场价格就可能大于平均生产成本,企业也将因此获得超额利润,从而增加区域财富。根据联合国发展署的统计,目前,国际知名的区域大名牌,如瑞士军刀、法国香水、古巴雪茄、米兰时装等在全球所有品牌总数中不超过3%,但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却超过了40%,销售额则超过了50%,成为这些区域名牌拥有国的主要创汇产业。

其二,区域名牌有助于产业集群优化提升。一方面,可以提升集群的整体形象。建立区域名牌相当于为区域内的企业建立了一个区域形象平台,随着区域名牌的发展,区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形象价值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使区域内的所有企业都能从中受益,起到传播信息、创造市场需求以及排斥竞争对手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获得持续的品牌效应。区域名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与单个企业单个产品的品牌效应相比,一个产业集群整体的品牌效应更形象、更直接,影响力更大,具有更小的风险系数,更高的价值,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可使共用区域名牌的企业形成共同进化机制,在内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有序分工合作,进一步强化集聚优势,赢得区域名牌集群之外企业所没有的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浙江区域名牌创建进展情况

根据《浙江区域名牌评价管理办法》,浙江区域名牌是浙江名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浙江省某一特定区域内,基于某一产业集群所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等优势的某一产品或某一类产品的集体名牌。它是产业规模、质量、文化、经营理念和发展宗旨的综合性体现。

2007年以来,省质监部门已组织认定余姚榨菜、永康五金、大唐袜业、绍兴黄酒、嵊州领带、马桥经编、温州(国际)鞋都等7个浙江区域名牌,正在培育海宁皮革、新昌阀门、金华火腿、东阳木雕等一大批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区域新名牌。综合来看,我省创建区域名牌主要抓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积极鼓励注册区域集体商标,严格申报条件。打造区域名牌的第一步,就是要注册一个区域整体商标,并借此统一对外。根据我国现行《商标法》,我省块状经济企业注册区域名牌可以有两个选择,即注册共有商标和注册集体商标。由于共有商标涉及到权利分得太细等问题,如几十家共有,各自份额和权利如何规定,可能带来更多新的纠纷,因此,我省主要鼓励注册集体商标,并且要求集体商标必须与区域特征密切联系,突出区域、产业的名称,综合运用好资源性、防御性、组合性注册策略。同时,还提高了申请注册区域名牌的门槛,完善了申报制度,加大了查办力度,有效地防止了恶意抢注,打击了仿冒行为。根据《浙江区域名牌评价管理办法》,申报浙江区域名牌有12项条件,包括区域内产业集聚明显,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已形成一批名牌龙头企业;有一个以上中国名牌产品和3个以上浙江名牌产品;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的销售产值占产业集群内同类产品总销售产值的30%以上等。

加快提高产业集群的标准化水平。产业集群的标准化工作是构建区域名牌的核心,没有系统完善的标准化工作,就不可能支撑起国际性、高水准的区域名牌。我省积极推动块状经济产品质量、原材料管理、生产管理、销售服务、形象标识和人员培训的全面标准化工作;指导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成立各级标委会和工作组,不断提高产业标准的话语权;鼓励企业开展采标工作,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行联盟标准,把推行联盟标准作为技术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作为消灭无标生产的重要载体、作为完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定、推广、执行产品联盟标准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大质量监管力度,建立企业推广使用区域名牌的退出机制。如在大唐镇,有关部门就努力引导支持袜业骨干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鼓励企业将专利转化为标准,筹资25万元,编制出版了《大唐袜业标准体系》一书,分发到相关企业。目前,大唐袜业区域内有6家企业参与袜类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已成为全国针织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袜子分会会员,50%的规模以上袜业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论证,绍兴名牌以上袜业企业100%通过了标准化良好行为、计量检测体系确认。

构建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公共技术平台。我省已创建区域名牌和拟创建区域名牌的地区,纷纷投入巨资打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面向区域特色行业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研究改进工艺和设计,提高集群的整体技术水平;设立技术开发中心,为集群内企业提供研究开发新品种、新型号、新花色等服务;广泛收集国内外产业发展状况、市场行情、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流行趋势等信息,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电子商务服务,并做好动态信息,定期举办一些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和人员培训活动。一些大企业还在公共技术平台中设立了自己的工作站。比如“大唐袜业”公共服务平台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500万元,检测用房600多平方米,检验能力已覆盖袜子原材料和成品检验,检验项目均通过省级质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能为袜业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检测检验服务。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块状经济行业协会积极推行包括卓越绩效模式、全面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5s管理和《浙江省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基本要求》等质量管理方法与规范,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制定使用区域名牌的成员企业“行业质量诚信自律办法”,对失信惩戒、质量整治、规范自律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确定了若干诚信示范企业,以点带面强化行业自律。不久前,受真丝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国内领带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遭到重创。嵊州领带行业协会做出决定,在严格执行嵊州领带行业标准的前提下,集体提价一成,即嵊州33家大型龙头领带出口企业新接单的面料和领带价格在原来基础上统一上浮10%,并要求这些企业按电脑织机的数量缴纳保证金,一旦哪家企业对外报价低于承诺的最低价,就罚没所有的保证金,并在业内予以曝光。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抵制了企业之间盲目压价的恶性竞争,同时还大大增强了企业间团队合作的意识,维护了嵊州领带在国际市场已树立的良好品牌形象。

当前,我省区域名牌推广使用工作还刚刚起步,推广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区域名牌使用主体的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不少企业对推广使用区域名牌比较迷惑,认识上还不到位,认为自己的产品大多是中间产品或贴牌产品,外向度较高,区域名牌的推广使用对企业的商业价值不明显,意义不大;部分龙头企业拥有自己的单体名牌,单体名牌的品牌效应强于区域名牌,担心推广使用区域名牌后会弱化单体名牌,对推广使用工作缺乏积极性;部分质量意识较强的企业担心由于区域名牌的使用不当,会导致行业整体质量形象的损坏,对推广使用区域名牌也心存顾虑。二是区域名牌推广使用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浙江区域名牌推广使用的政策激励措施还不多,还未建立省市县共同出资的区域名牌推广使用专项扶持资金。一些地区虽然在县市自己的浙江区域名牌创建政策文件中规定了对持续推广运用浙江区域名牌并取得实效的企业酌情予以奖励,但没有具体的量化内容和奖励额度,还没有形成部门合力,质量监督部门势孤力单,迫切需要经贸、科技、环保、国(地)税等相关部门予以配合。三是我省从事标准、计量、质量和品牌营销的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品牌经营的能力和途径也有待进一步拓展。

努力构建浙江区域品牌的支撑体系

培育和创建浙江区域名牌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虽任重道远,但前景广阔,只要坚持“规划先行、政府指导、协会引导、企业主导”的发展战略,就一定能够培育和创建出更多的既有区域经济特色又有较强国际产业竞争力的区域名牌,从而促进我省产业集群从全球低端制造型向高端创造型发展,成为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美誉度的名牌产业集群。

制定好区域名牌培育发展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政府、企业、行业协会要共同根据块状经济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区域名牌的培育和发展规划,提出科学的推进区域名牌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拟订合理的实施步骤和阶段性目标,明确产业集群内各领域的品牌发展重点和方向,形成区域名牌、产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多层次品牌体系。要以区域名牌总体发展战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引导资源配置和产业集聚,创好牌、用好牌、护好牌,最终建立蜚声中外的“品牌集群”。

搭建好区域名牌发展的服务平台。地方各级政府要做区域品牌的策划者和推动者,为区域品牌的建立搭建公共性平台。一是要整合部门资源,联合制定扶持创建区域名牌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强指导,帮助支持企业申请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三是强化服务职能,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为集群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管理、营销、信息、人才、财务、金融、法律等方面服务。四是加强区域文化建设,进一步挖掘区域历史和人文文化资源,以赋予区域名牌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加强区域名牌的宣传和推介工作。五是加强区域名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严厉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利、j9九游会的版权等知识产权的行为,防止不法企业利用区域名牌进行掠夺性经营,生产、贩卖假冒伪劣产品,努力维护区域名牌形象。

区域发展现状篇(8)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乘着中国东盟经济博览会的东风,在认真贯彻落实“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经济决策的带动下,广西经济增长速度实现了新的提高,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增长保持平稳发展。广西2012年上半年gdp增长11.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8%、63.5%、30.7%。从整个区域能源消费上来看,整体有所上升,但与去年的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相比有所下降。第一产业同比去年增长4.7%,整体上稳中向好,其中水果和木材产量增长速较快,分别增长9.9%、9.2%;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整体发展平稳,利润下降,增速减缓,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4%,比重工业快8.1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1.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3.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9.3%,小型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贡献大。

今天的广西在加大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拓展北部湾经济区在整个沿海区域的龙头作用,并以此为主干线来带动全区的经济新跨越。同时,广西的区域经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当前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广西要重视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找出发展策略,根据市场规律制定经济区域发展的具体规划。

一、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行政区域经济占主导地位

行政区域经济是指以行政区划分经济活动组织和布局的地域单元的经济,这种行政级别明显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一,行政区域内的各种政策和措施只围绕本地区的经济利益,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营上过于狭隘,商品之间的流动也只局限于本地内部,缺乏广泛市场的竞争力,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对外地商品的排斥,使得经济活动的范围不可能扩大。第二,由于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独立性太强,大范围地区的经济利益难以协调,重复建设、行政壁垒、无序竞争、市场混乱等经济问题层出不穷,各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第三,行政区域经济的封闭性,过分强调本地产业的资源开发,不注重保护与合理利用,过度利用、浪费利用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之,行政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广西的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采用以经济区为划分标准的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才是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选择。

2、企业制度问题

由于广西本地企业缺乏创新机制,传统企业制度的束缚使得本地产业不能够很好的发展。在财政上,没有国家在金融手段上的支持,本地政府和企业也不能有效地展开各种经济活动来引进外资,即便进行股份制改革,但由于缺乏各种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设备,也不能吸引投资者。传统体制的限制,弱化了区域经济的全国联系性,不能充分发挥本地企业的开发潜能,各种经济问题也随之而来。

3、思想观念落后

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作为西部发展区中的广西,不管是居民还是企业经营,都存在观念相对落后的缺点。思想观念上的落后,导致企业创造力严重缺失,企业在发展时只追求短期利益,并不注重科技的创新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虽然纯朴,但是相对缺乏必须的商品经济意识,即便政府有资金支持、技术设备提供,人们也只是喜欢安于现状,并不看重更高利益的追求。这些落后封闭的观念使得很多中小型企业经营不善,经济亏损,甚至倒闭,成为当地经济布局中的累赘。

4、产业结构不平衡

如上表可以看出:由于广西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加工在企业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导致本地重工业偏重,轻工业以及其他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明显低于于国家平均水平,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东部发达地区的在生产加工方面会广泛的使用新技术,建立技术密集型产业,很多自然资源的投入将会大幅度减少。广西具有丰富的金属资源和矿产资源,如果不注重合理地开发与保护,不注重技术方面的革新,就会失去广阔的市场。所以,广西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初级产品的保护与应用,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本地产业结构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二、广西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为了促进广西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国家和政府在政策上给与了必要的支持,为广西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广西区域经济在布局结构、发展模式等方面表现出了以下发展特点:

1、行政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经济相结合

由于行政区域经济的局限性,经济化区域经济发展势在必行。区别于行政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经济突破了以行政区划分的限制,将周边省市地区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经济发展局域单元,比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泛北部湾经济发展区等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以及市场范围的广泛性要求,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必须突破行政区域的界限,通过广泛的合作与经济交流来组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需求的经济开发区与经济合作区,加强东中西、沿海与内陆、国内与国外的区域经济联合,制定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从传统经济区域向经济区域经济的重大转折。

根据广西的地理位置来看,要积极与其他区域经济相结合,利用长三角、长株潭、珠三角与自身的北部湾经济区相结合,来拓展广西经济区域的辐射范围,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市场,并利用与其他经济区域的结合来巩固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地位。广西要与这些经济区域展开合作,促进资源整合,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就要转变经济思想观念,积极改革经济体制,改行政区域经济为经济区域经济模式,引进和吸收经济发达区域的先进技术和人才,调整经济结构,吸取更多的外部投资,促进本地经济区域中心建设。

2、获取更多的政策优惠

(1)政治政策优惠

政府要根据广西的具体经济情况,实行金融政策上的扶持,比如建设西南地区开发银行,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要根据社会情况向社会保障基金、商业银行、商业保险基金等发行债券融资,拓宽融资渠道,使得广西的经济开发既有国家的政策性银行支持,又有其他银行的融资,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国家的金融机构要利用信贷政策优惠来实施对广西的支持,提高广西的国企信贷服务水平,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资。另外,还要注重针对工业、服务业、手工业、特色民族产业等方面的投资补贴,注重广西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偏远地界的边远地区进行综合开发与整治,不偏不倚,使其也纳入广西全境的经济发展体系。

(2)税收政策优惠

为了促进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政府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广西区域经济的建设。财政部门要根据广西的具体情况加大对广西各种国企和特色产业的投资力度,并积极实施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本地投资和外部投资。为了促进广西本地产业的发展,国家在对其进行税收时可以调整税收政策,为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经济动力。比如,对当地国有企业的产品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政策,对于各种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实行减免税收政策等等。

3、增强法制观念与法律意识

除了国家和政府在政策已经相关法律上的支持,广西内部的企业也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法制观念,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是对法律知识的理性认识,法制观念是根据法律办事,遵守法律法法规,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与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广西属于相对偏远地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比较薄弱,根据这种情况,政府要加大对本地产业内部工作人员的法制建设与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法律活动来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为本地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4、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为了促进广西本地产业的品牌化、形象化树立,在区域经发展过程中,广西的各产业部门应更加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往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产业不注重专利、j9九游会的版权、商标等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因此对于地方企业的各种品牌和特殊技术要注意运用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制度来加以保护。将知识产权所涉及到的发明者、技术使用者、作者、推广者等纳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通过各种保护奖励措施来激发各企业内部的创新精神,促进无形资产向经济效益的有机转化。地区的相关部门要通过法律手段使企业和个人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要打击各种侵犯广西当地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5、改革政府管理体制

为了促进广西的经济模式由行政区域经济向经济区域经济转变,政府就要加强自身的机构与体制改革,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经济管理模式,适当的下放权力,让企业自主地开展经济活动,政府只负责对当地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社会行政管理。

第一,政府要改革分配制度,根据广西各企业的具体特点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建立竞争机制;提高企业法人的管理水平,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注重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只有将竞争意识与创新激励观念深入到人们心中,才能改变传统落后观念,推动人们的创造热情。

第二,加强当地政府的领导团里建设,建立企业的人才评价中心和科学的评价体系,确定企业领导人的任职资格。同时,还要建立相关的企业业绩和领导者的相关评价体系,定期对企业的效益和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监督与考核,确保本地企业的发展能够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

第三,建立区域中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和经济中心。要对广西本地的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在注重国有企业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小型企业的发展,大力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资金基础薄弱,技术设备落后的产业要实行收购和兼并,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促进广西区域经济的内部整合,通过对企业总体的改组与改造,推动广西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6、发展民族特色产业

广西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旅游资源,比如刘三姐民歌艺术文化、桂林山水、人间天堂阳朔等都是闻名于世界的旅游文化产品。因此,积极开发广西的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是广西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广西历史悠久,历史上出现过如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镇南关大捷等各种重大历史事件,涌现出黄少卿、洪秀全、石达开等著名历史人物,政府要注重对这些历史资源的开发,积极建立各种文化博物馆、人物纪念馆,将这些历史文化发源地纳入旅游景点的范畴。

广西的壮族文化在全国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人民能歌善舞,刘三姐民歌艺术文化在全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政府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使当地的民族文化受到保护与发扬,还可以开发旅游经济,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来本地观光旅游,带动各种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推动广西的区域经济发展。

广西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例如:广西的桂林、阳朔山水秀美,山中各种溶洞景观瑰丽奇幻,美不胜收;漓江、柳江、黑水河、南湖、龙珠湖以及各种水库等构成了广西的水文化资源;广西的北海银滩,是广大旅客海滨度假的旅游胜地;桂林、柳州的各种植物园、公园的建设都富有亚热带风光特点,利用山势、水体、溶洞等综合利用,依山傍水,形成了具有独特欣赏价值的园林景观。这些山水资源的组合构成了广西山水文化的独特魅力,具有很大的旅游观光价值。继续对这些自然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保护,是广西区域经发展的主要特色之一。政府部门要做好自然旅游资源的生态保护工作,加强旅游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带动广西区域经济发展。

总之,广西的区域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本地的经济建设者只要认清广西经济发展的形势和方向,转变相对落后封闭的思想观念,加快企业制度的改革,积极利用国家和政府在各种政策上的支持,注重开发和保护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就能促进广西的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政府网http:///zjgx/jjfz/tjsj/jjyx/201204/t20120425_411410.htm

[2]邹.广西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区域发展现状篇(9)

中央政府大致分三个批次推出了不同级别的区域发展规划。

2006 年后,中央已经批准了几个高级别综合开发试验区,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

2009年至今,国务院批复了13个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2010 年1 月,中央召开第五次工作座谈会,部署推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同年3 月,国务院召开“新疆经济发展专项会议”研讨扶植新疆发展的新政。可见,新疆和两个区域发展的系列新政即将出台。

按以上数据分析:从地理区位上看,分布广泛。从东南部沿海、中部地区直到东北地区、西部内陆。从类型上看,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涉猎综合改革、城乡统筹、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几大类。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这些区域规划都是围绕经济建设与发展这一核心,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特殊的政策环境,中国进入了一个搞区域发展规划的新高潮。

二、区域规划是中央与地方平衡利益的重要政策

区域规划的频推,既有地方积极推动的作用,也有中央从区域发展大局的全局性考量,很大程度上是中央与地方合力的结果。有利于发挥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从区域发展出现的趋势来看,客观上存在着六个因素:

(一)地方政府通过区域规划获得资金支持。自分税制后,中央与地方在财政资源分配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地方财政吃紧。而国家4 万亿投资和“保增长”的政策,对于各地方政府是志在必得的,通过区域规划拿到资源配置权,就可以吸引各种资源、资金,就有更多的机会去“花国家的钱,办自己的事,赚自己的钱”。

(二)区域规划要比单一的招商引资项目更划算。在过去的开发区和招商引资模式中,引入的投资项目都是单一项目,获得的资金是有限的。而争取到区域规划后,可以大范围的动用土地、利用特殊政策,这就给了地方政府更大资源配置权,很多综合性的开发项目,都可以在新的区域规划内进行。

(三)区域规划是地方基于发掘地区优势,实现地区特色发展的愿景。在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推动新的分工格局在更大范围内形成。“诸侯经济”小而全的内部循环状态已经被市场经济深化的分工力量所打破。在许多地区,城市之间的障碍逐渐破除,甚至在医疗、社保等方面都出现同城化服务的态势。

三、区域规划中首推调整区划

在新区域规划的资源配置上,各地也有十分诱人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以上海为例:2009 年5 月,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关于撤销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浦东新区的特殊政策将扩大到近千平方公里。为什么上海会如此调整区划?其核心目的是为经济发展“腾空间、挪资源”。空间不仅包括城市规划和建设所需的物理空间,还包括行政体制下的政策空间和操作空间;资源不仅包括土地、资金等资源,还包括各种优惠政策、特殊政策。尤其是在特大型城市,这种行政区划调整是有含金量的,光重组出来改变用途的土地,就会立刻带来极大的利益。

四、对区域规划大扩容的思考

如此多的区域规划的出炉,覆盖范围之广,时间之密集,史上罕见。这种排山倒海式的规划出台实质上是政策上的浮躁。可以预见:

(一)在时间上而言,国家层面的战略性规划,从出台到实现大致常规需要10 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短期内推出众多区域规划方案,一时让各个区域难以获得中央的财政支持,区域竞争力更是无法显现,只是给股票市场提供了一连串炒作的题材。此前,国家出台过三大成功的区域规划:从深圳在70年代末设立特区,到90年代初的浦东开放,以及到21世纪之后的天津滨海新区。这三大区域规划在空间上跨度十分之广,在时间上跨度十分之长,从而保证了中央财政的有力支持,并落实到位,这也是造就了我国沿海地区长期繁荣的原因。如各地匆忙上马区域规划,肯定缺乏科学性和长远考虑,在可持续发展上难免有失误的地方。

(二)在空间上而言,此次区域规划基本上覆盖全国各地,这与“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方针在战略上是不同的。众多的区域规划上升到国际战略的层面,便失去了政策实施的重点,难以获得特殊的政策照顾,反而使各个区域的优势抵消,失去本地的核心的差异竞争力。

(三)区域规划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在具体实施时,有些细节政策相背离。从汇总的区域规划来看,有不少顶着生态帽子,规划的重点却在经济,而不在生态。又比如国家对于农田保护的政策,肯定会在各种区域规划后的被重新修订和突破。而这些区域规划有可能会形成先斩后奏、生米煮成熟饭的结果。

(四)区域规划一拥而上,会导致局部投资过热、资产价格猛涨。各房地产业紧跟区域规划,乘机挖中央政策的墙脚,靠着地方资源“蹲点吃透”,成为应对行业变局的突破口。使房价在一线城市出现的负面效应向二三线城市延伸。

规划是一种手段,目的都是促进科学发展。 此次天女散花般的区域规划出台,是需要降降温的。

区域发展现状篇(10)

近年来,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下,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新格局。十以后,在新的北部丝绸之路规划之下,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在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内蒙古自治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首先实现呼包鄂地区发展,紧接着在国家振兴东北经济的规划下,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塑造“东西互动、内外结合”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了国内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地域差异

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有不同优劣势,充分了解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发展前景有利于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区域要素的优化配置。

1.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资源禀赋最好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地区。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西地区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近几年,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有了明显的差异,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是蒙中地区(呼包鄂),相比之下蒙东地区相对慢一些。由于各地区间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每个地区都形成了优势特色产业。比如,蒙中地区的包头市以钢铁产业为主,鄂尔多斯是以煤炭和羊绒产业为特色产业,为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蒙东地区中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乳制品产业群,通辽、赤峰地区牛羊肉产品加工产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内蒙古自治区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有27家,而蒙东地区总共有16家。内蒙古自治区每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特色是优势产业的兴起和龙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

2.各区域间科研环境和基础不同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资源和科研设施等科研条件至关重要,是地区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提高生产力的核心资源。经济的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科技队伍,才能快速提升本地区经济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人才资源方面的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蒙中地区的呼和浩特和包头市。而蒙东地区和蒙西地区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科研条件及环境相对弱一些,在地方政府与高校科研工作的合作与融合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展。

3.各地区投资经济不同

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基础和自然资源不同,近几年在吸引投资方面也有了明显的差异。近年来,蒙中地区的呼包鄂依托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经济发展形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的52.3%,而蒙东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32.9%,其他盟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十二盟市的14.8%。因此,从吸引投资的角度来看,蒙中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吸收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为改善硬件设备,增强本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合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能力、协调机制和扶持机制,合理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达到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政府继续鼓励和支持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蒙中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在发挥领头羊作用的同时,也有必要在重点投资和金融支持方面进一步政策倾斜以及提高扶持力度,加强蒙西地区和蒙东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和科研投资力度,扶持和帮助解决科研人才不足的局面,通过宏观政策调控使各个地区之间能够合理有效的协调发展。同时需要国家层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北部丝绸之路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集中投入资金、引进高端技术、培植每个地区的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内蒙古各区域的资源优势、口岸优势、人文优势以及后发优势。

2.统筹协调区域合作,优化各区域产业结构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通过制订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统筹协调三大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的产业布局,本着“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原则,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调整和优化各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低成本少投入促进产业优势的发挥,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以优势产业的“重心布局、合理融合、优势互补”加快发展势头良好的蒙东地区区域经济,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推动牛羊肉产品品牌建设及发挥旅游行业等特色产业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同时在原有的传统产业基础上,大幅增加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促进资源主导型产业进一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上一篇: 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下一篇: 产品运营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