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趋势汇总十篇-9游会

移动支付趋势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8 10:59:19

移动支付趋势

移动支付趋势篇(1)

上世纪末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了国内支付交易渠道的创新,各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网上服务平台,此后更是随着网上支付平台的推出,崛起了一批如支付宝、快钱等第三方支付公司。随着移动技术与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3g 技术的演进以及市场普及率的提高,以及iphone手机对客户生活的影响,国内将迎来移动支付领域的下一个浪潮。

本文将通过对目前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上各方主导的移动支付应用模式进行分析,预测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以及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移动支付的新浪潮。

一、移动支付现状

1.与传统互联网支付的差异

传统互联网以信息为中心,而移动互联网则多以个人为中心,它强调内容的个性化和精准提供。移动性、即时性、广泛性、私密性、用户识别性,是手机与移动互联网非常明显而又可以深度挖掘的特征,这决定了移动互联网应用将更加贴近用户、更生活化,它带来的是随时随地、场景整合的信息和应用互联。

正因如此,移动互联网将继电子商务和个人网银后带来全新的模式——移动商务和移动生活。移动商务允许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处理任何事务,降低了办公时间和办公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它能促进企业充分利用移动网络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效用和带来商业模式的转变。移动生活是指客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办理各项金融业务,同时这些业务可以很好的同社交、生活,甚至是娱乐结合在一起,而非死板的金融业务。移动金融作为基础环节,例如财务管理、资金支付等,是移动商务和移动生活发展的根基。其中手机银行更是作为移动金融的基础工具,能够降低成本、将高效率的运作模式带入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客户生活中,因此备受青睐。

2.市场空间

截止2011年,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逾8亿,其中已开通移动互联网业务用户为3.03 亿户,占全部手机用户的37.8%。2010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总体规模已经达到226.9 亿元,同比增长45.8%。随着3g网络的建设,各家研究机构一致预测,中国将于2011 年起进入手机支付的快速发展时代。例如,艾瑞咨询预测中国手机支付交易额将于2011 年达到300亿元,用户规模将突破5500 万,整个用户增长将达到92%,移动互联网总体收入将于2013 年突破6000 亿。中国移动预测称2012 年以后手机支付将超过网上支付;市场分析机构strategyanalytics 认为,2011 年全球将有360 亿美元的交易是通过移动非接触式方式,即手机来进行交易支付。

3.市场参与者

如图所示,移动支付市场的参与者包括:移动运营商、银行、银行卡组织、第三方支付、商户、移动终端制造商等,它们共同构建了移动支付的产业链。目前参与各方都已开始探索手机支付的适用模式,加紧布局,争分市场。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用户通过移动平台进行交易所获得的佣金、资金沉淀的价值,以及银行提供信贷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的收入,其利润获取模式类似于网上支付的收益模式。但与网上支付不同的是,移动支付拥有更广泛的线上线下应用场景,且更易形成规模效益,因此,移动支付将成为商业银行在新支付领域的又一个良好的发展通道。把握好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又一次发展机遇是银行必须尽快规划好的战略课题。

二、国内手机支付存在的问题

1.移动金融产业链相对复杂

如上文所述,移动金融产业链涉及到手机软硬件厂商、电信运营商、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等诸多的利益群体,产业链相对较为复杂,各参与方都试图能够在产业链中抢占主导地位。目前已经形成了运营商主导、金融机构主导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主导等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因为各方互不相让,很难协调好各方立场,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从而成为产业发展的一个制约瓶颈。

但从总体上来说,银行在主导权争夺战中还是具有一些相对优势。首先银行拥有金融服务牌照,无论从提供金融服务的全面性还是安全性来说,相对电信运营商及第三方支付企业都更为突出,对客户而言也较容易接受;其次,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在小额支付,因此购买商品的种类受到限制,而大额的账户管理则需由银行来管理,对购买商品的种类限制较小,故能带给用户更大的效用。

2.软硬件技术有待提高

目前影响客户使用手机银行的阻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安全性。对使用手机银行的客户来说,首要关注点是安全要有保障,必须避免账户资金被他人盗用及财务信息泄露。而目前手机的加密能力较低,而且因较长的产业链,在手机支付时信息将在多方流转,从而导致信息被拦截和泄漏的可能性提高。另一个因素是易用性。目前手机软硬件系统种类较为繁杂,银行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开发匹配各种设备与系统的客户端软件,且经常跟不上系统更新的进度。同时,无线网络带宽和速率等方面难以让人完全满意,交易时最让人无法忍受的问题就是慢,这些都给用户体验带来了显著的障碍。

3.需建立兼容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等通用平台

移动支付趋势篇(2)

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支付业务上的多元化趋势明显,产品竞争优势不再单单来自技术和产品驱动,用户需求推动作用将占据主导地位。从用户需求出发,更好的解决用户的支付问题,提升广大用户的支付便利性和支付效率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企业客户提供综合支付j9九游会的解决方案,力求一站式满足企业的各种支付需求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如银联商务,由最开始的基础性银行卡收单和专业化服务到现在的基于各类终端、各种新兴渠道的支付服务,包括为银行提供atm专业化服务、便民缴费终端布放、个人手机支付,并在互联网业务的基础上开拓了pos终端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多元化支付业务。

随着大数据与泛金融时代的到来,各类业务发展的边界亦趋模糊。未来,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挖掘更多的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深层次的服务,以创新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支付只是客户服务环节中的某一环,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将支付作为一种手段,为客户提供包括金融服务、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会员管理、库存管理等在内的更为多元化、立体化的一揽子服务。

2 趋势二:金融增值服务是支付行业新蓝海

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为客户提供支付业务,可以掌握客户的经营状况、现金流状况、风险状况等。在掌握企业的交易和资金流信息基础上,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使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具有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因此,在技术脱媒和金融脱媒的大趋势下,结合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与创新,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开始基于支付服务切入更多金融服务领域。

“支付 金融”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重要战略方向。拥有企业客户资源的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利用为客户提供资金转移通道的优势,通过叠加供应链融资(汇付天下、易宝)、保理业务(快钱)、小额贷款业务(阿里金融)、pos贷业务(环讯等)等业务开始为企业客户直接提供信贷和理财类金融增值服务。互联网新进入者已经在银行的个人金融(如国际汇兑、跨境支付、理财产品代销及虚拟信用支付等方面)、公司金融(如阿里小贷和快钱供应链现金管理等)、综合经营(如“三马”合资筹建众安保险)和跨境服务等领域发展新的服务模式,拓展服务的边界,降低服务的门槛,提升服务的黏性。因此,除了需要高资本消耗支持、高深金融技术运用或者特殊行政许可之外的金融服务,理论上都有被技术脱媒或者互联网脱媒的可能。

移动支付趋势篇(3)

一、移动电子商务的特征和优势分析

(一)移动电子商务的技术特征。

移动电子商务技术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1.移动接入。移动接入技术是电子商务技术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移动电子商务重要的特征之一。所谓的移动接入就是指移动用户凭借移动终端设备和相关的移动网络进行连接,并通过这种途径来获取相关的信息。目前,移动网络的覆盖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移动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接受电子商务服务。

2.身份鉴别。对移动用户的身份鉴别主要是依靠移动用户所使用的sim卡来实现,sim卡所对应的用户是唯一的。因此,sim卡上的信息也就是移动用户的信息。通过sim卡就可以实现对每一个移动用户的身份进行鉴别。此外,通过对移动用户的sim卡进行编程,就可以实现对客户的银行账号进行存储,同时还可以使用证书等来作为识别用户身份的有效凭证或者进行客户的数字签名、加密算法、公钥认证等安全防范,拥有这些手段以后,就可以有效地拓宽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

3.移动支付。所谓的移动支付就是指客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来实现一定的电子支付业务。移动支付是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也今后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移动支付的种类较多,根据移动支付的金额可以将移动支付划分为微型、小额以及宏支付等类型,根据移动支付对象的地域特征来划分,可以将移动支付分为远程、当面以及家庭支付等类型,根据移动用户支付的时间特征来划分,可以将移动支付划分为预支付、在线即时支付、离线信用支付等。

4.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保证移动电子商务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移动电子商务的信息的安全性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还无法完全获得保障,移动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需要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即: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以及交易方的认证和授权等特征

(二)移动电子商务的服务特征。

1.用户位置的可确定性。以往电子商务的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需求信息的获取,在这一过程中不需要对客户的位置进行确认,也无法实现对客户身份的确认。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凭借定位技术可以十分便捷地实现对客户的定位,同时由于移动终端设备当中存储了用户的信息,每个移动终端设备都具有唯一的标志特征,这为客户身份的鉴定以及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可以有效满足客户的实时性需求。移动网络具有极强的覆盖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及时便利的服务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服务的效率,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实时性需求。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由于紧急事件发生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其事故的地点和时间无法确定,例如野外急救、交通事故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等;客户对股市行情、航班信息以及天气信息等。而用户持有的移动终端设备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且具有极高的效率。

3.渠道的扩展。移动电子商务在企业中运用,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通信能力,根据自身的需求随时随地地接受相关服务,移动电子商务可以作为企业一个新的营销渠道,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联度,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体验。

二、国内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一)电子商务的个性化发展趋势。

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有效地解放了传统经济社会中的个体,而电子商务应用将更好地满足个体对信息以及商品的个性化需求,这也将成为我国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对产品和服务需求选择商品或服务,并参与到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过程中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要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子商务事业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取得成功。

(二)电子商务的专业化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的专业化发展趋势首先要实现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对我国网民的调查发现,今后我国的网民仍然会集中在中高收入水平的个人,这类人群具有较强的购买能力,同时这类人群文化程度较高,对个性化需求满足的欲望更加强烈。在个体个性化需求较强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的专业化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其次,是电子商务面向企业客户的专业化发展趋势,b2b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是以大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为主要发展目标。

(三)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为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我国的电子商务也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国内电子商务企业在国际市场也获得平等的地位,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外各种优势资源,把握发展机遇,不断提升我国电子商务的国际化水平。

三、结语

现代社会是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消费方式,正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为移动电子商务服务的提供者,必须要不断发展和创新电子商务技术,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充分满足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各种需求,不断地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移动支付趋势篇(4)

uc优视技术总裁梁捷指出,目前双方合作上线的网址安全是移动互联网上网服务最基础的需求,一些不安全的网址会诱导用户进入假冒网站,通过盗取用户信息、感染木马病毒,窃取用户钱财。通过此次合作,uc云安全中心在用户访问风险网站或下载恶意软件的时候,会即时提醒用户潜在风险,避免用户损失。

移动支付趋势篇(5)

perfet improvement of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also, protects e-commerce development; mobile commerce improvement drives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with these trends of e-commerce to be comprehensive established, we believe that e-commerce market will gradually move toward stability and maturity in the future.

关键词: 趋势;数据;物流;诚信;移动商务

key words: trend;data;logistics;integrity;mobile commerce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176-03

0 引言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规模持续快速的增长,预计未来3到5年内电子商务市场的这种增长态势仍将维持。近两年来政府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大,相继出台多个支持鼓励政策,会对电子商务市场未来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同时,随着电子商务配套服务体系如物流、支付、客服等的建立完善,我们相信未来电子商务市场将逐渐走向稳健和成熟。

现如今,通过互联网和电商行业十多年的共同努力,我们看到的是电子商务的日渐成熟与发展态势。

1 数据与现实结合

电子商务不断产生数据,每天都是几十个g数据,不断增加。目前互联网数据量之大,数据作用之高,我们十年前恐怕没有很多认识。对电子商务企业来说,这些数据将是整个公司的核心资产、战略资产。那么,电子商务企业的这些数据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帮助我们的营销,以更加精准的找到需要这种商品的人,减少社会的无效浪费。所以说,未来的商务实际上就是数据商务,未来电子商务公司就是基于数字运营的一个公司。

消费者对网络接受度的加深,一是从标准到个性,我们以前买很多东西都希望是标准的,现在有了网民个人的数据,未来定制化、个性化的产品越来越多了,对应的企业也要出现所谓的柔性生产。二是消费者网络交易量增大,数据表明商品从小件到大件,从最近两三年的趋势来看,大家电慢慢也有网销的趋势,为此淘宝成立了淘宝家电城,可以看到未来向大额支付转向的趋势。未来信息是对称的,越来越多数据会通过各种信息平台比价、比货,你会通过看完全不认识的某个人对商品或商户的评价,然后再做出选择。购物之后对商品、商家的服务提供反馈,所以未来你的口碑会非常重要,这些数据都会影响我们网上的销售。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运用的能力至关重要。亚马逊是一家成功的数据公司,它通过对静态和动态的消费数据的分析,记录顾客的消费行为习惯,并且根据这些数据,完善每个用户的行为特征,并且进行精准营销。

我们对电子商务的数据认识就是,引入流量,提高转化率,优质服务。2010年是中国电子商务尤其是b2c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作为中国电子商务b2c领军企业,京东商城已经向商户敞开了网络平台,化流量为交易。[1]意味着从2011年开始,开放模式将引入数据与现实相结合,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重要竞争发展模式。

2 网上诚信建立

2011年,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求,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至此,电子商务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然而,伴随着电子商务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行业的规范问题愈加凸显。各类事件层出不穷,如阿里巴巴自曝供应商欺诈丑闻ceo引咎辞职、央视《焦点访谈》曝光淘宝网纵容售假、团购行业从火到冰两重天,淘宝因为一纸规则而被围攻等,这些事件暴露了某些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潜规则”,揭开了中国电子商务诚信建设与市场监管历来存在的问题;而诚信体系的不健全,往往会给电子商务及其它信息化新型服务业态的深入开展带来诸多障碍。

根据《2010年度电子商务投诉统计报告》公布,2010年1~10月份,电子商务的投诉主要包括网络购物投诉、在线支付投诉、在线订票投诉三大类,而网络购物投诉占到电子商务总投诉量的七成以上,达到了3.6万多宗。电子商务投诉量的增加,反映了我国网络购物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又直接说明了该行业目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网上诚信成为公众和企业普遍担忧的问题,有报告显示,中国经常网上购物人数已达3000万人,26%的网民有过网上购物体验。在没有购物体验的网民中,71.1%的网民表示不放心在网上购物。显示,网络诚信成为阻碍个人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2]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陈信祥说,对于电子商务行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起统一的跨平台的诚信数据体系,要将个人的诚信体系和企业的诚信体系统一起来建立一个数据库,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系统,加强对于风险的防范。因此,比较国内、外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现状,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研究我国电子商务诚信评价体系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各方努力完善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十分必要。

3 物流配送完善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是相辅相成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物流技术和配送的发展。否则,谈电子商务也只是一句空话。我国物流企业真正实力超群、具有竞争力的很少。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结构单一,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等。配送规模小,统一配送率不高。就目前我国的物流配送而言,配送中心不能合理地布局,而是一些单一化的团体。配送中心的设施薄弱,功能不齐,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

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障碍。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到基础设施、物流技术设备、产业政策、投资融资、税收与运输标准等各方面,它们分属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各职能部门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并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思想。

物流法律不健全。现有与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是部门性的、区域性的,缺少全国统一性的专门法律文件,这使全国性的物流企业缺少有效的法律规范。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技术标准,仅仅以部分行业标准和《物流术语》还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需要。专业物流组织及企业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认,物流企业受到各种限制,不利于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物流人才稀缺。我国物流人才中,物流规划人员、物流管理人员、物流研究人员、物流师资全面紧缺。

应对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政府在市政规划中要将物流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统一规则,统一运筹。根据我国国情,发展现代化的大型物流中心,与区域性配送中相结合,建立起多功能、信息化、优质服务的配送体系。重视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现阶段我国物流业若能有效地引进资金和技术,就能加快我国配送中心的发展进程,并为将来的发展竞争打下基础,尤其是应注意引进环保型技术与设施。同时物流配送要协同化,从无序走向有序;物流配送运用现代技术和方法,与电子商务发展相融合;物流供应链采用先进的系统模式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企业物流系统、区域物流系统、全国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物流供应链先进系统模式的采用,全面优化了物流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强了竞争能力。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只有在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不断增强竞争力,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配送中心。

淘宝开放平台而催生出的一批电子商务第三方服务商,正在逐渐成长并调整自己的定位,未来的发展,将有更多的第三方服务商出现,物流配送完善性,是构建一个良性的商业生态环境的基础,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完善的体现。[3]

4 加快移动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引领和带动了移动商务的发展,移动商务的发展又促进和带动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截至2011年7月,我国手机用户超过了9亿,手机上网网名规模超过了3亿。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此前的统计数字,2010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实物交易规模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70%。艾瑞咨询预计,2012年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将接近2.5亿。2010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2.5亿元,同比增长31.1%。预计2011年移动支付市场将迎来更加强劲的增长,2012年手机支付交易规模将有望超过1,000亿元。2013年移动电子商务将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因此,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既互相促进,又互相优势互补的一个整合创新的发展时代到来了。[5]

移动电子商务在未来的快速发展中将至少带动三大产业发展,一是软件开发行业,因为移动支付的发展,涉及很多的平台软件开发;二是信息服务业,移动支付将来更多的是支付是基础、商务是应用,这将必然带动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三是带动终端服务业的发展,手机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智能化的趋势是全世界的潮流。

移动信息将成为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在移动业务使用过程当中,信息的获取对于带动交易的发生或是间接引起交易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因此,获取信息将成为各大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商初期考虑的重点。移动支付将成为最有潜力的支付手段。移动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j9九游会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手段。使用手机小额j9九游会的支付方式时,费用一般会直接加到用户的话费中。大额支付时,手机和信用卡一般是绑定的,由于数据是通过无线的方式传送的,而且还有用户确认的过程,因而安全性能较高。在电子商务中,支付手段一直是令消费者和在线销售商十分关注的事情,移动支付实现了一种很好的j9九游会的解决方案。[4]

移动互联网将在未来极大推动中国经济,并将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路上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5 结语

纵观以上趋势,必然对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具备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眼光,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努力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电子商务正值趋向完善、成熟时期,在互联网服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然只有顺应这个趋势,才能有助于中国电子商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原.从《快乐淘宝》看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j].财经视点,2010年第6期:126-127.

[2]许桢.3g环境下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之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0年9月:27-28.

移动支付趋势篇(6)

[doi]10.13939/ki.zgsc.2015.46.052

近年来,我国支付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支付服务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了以银行机构为基础、支付机构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服务市场格局。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又呈现出一些相近的发展趋势,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在“互联网 ”时代,无论如何创新与跨界,要实现货币转移都离不开支付服务,研究并对比不同支付服务主体的支付业务,展望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支付服务市场参与主体及发展状况

1.1 银行机构

支付中介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之一,银行机构是提供支付服务的传统主体。支付结算作为一项中间业务,一直都是银行机构的基础性业务,提供支付服务获取的手续费收入属于中间业务收入。银行机构的支付服务涵盖真人游戏第一品牌的业务范围较广,传统的支付业务包括票据业务、银行卡业务、汇兑业务等,新兴的电子支付业务包括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银行机构开始加快业务转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调整利润增长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电子支付业务。2014年,银行机构共发生票据业务5.78亿笔,金额269.99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56%和6.16%;共发生银行卡交易595.73亿笔,金额449.9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16%和6.27%;共发生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结算业务26.00亿笔,金额1097.5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12%和22.42%;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333.33 亿笔,金额1404.6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28%和30.65%[zw(]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201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zw)]。

1.2 支付机构

支付机构是支付服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是指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间作为中介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自2011年5月人民银行开始发放支付业务许可证以来,截至2014年年末,累计269家企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从获得支付业务许可的类型看,互联网支付101家、移动电话支付45家、固定电话支付14家、数字电视支付6家、预付卡发行与受理169家、银行卡收单60家[zw(]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都属于网络支付业务。同一支付机构可获得多种支付业务许可,因此按业务类型统计的机构数量之和大于269家。[zw)]。从事预付卡发行预受理、互联网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最多,占整个市场的42.78%和25.57%(见下图)。2014年,支付机构共发生互联网支付业务215.30亿笔,金额17.0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52%和90.29%;共发生移动支付业务153.31亿笔,金额8.2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5.90%和592.44%;共发生银行卡收单业务167.75亿笔,金额15.6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54%和34.72%;共发行预付卡2.39亿张,金额740.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71%和-14.82%[zw(]数据来源: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5)》。[zw)]。

支付机构业务类型占比

2 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比较分析

2.1 差异性分析

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都是支付服务的提供者,但在支付定位、监管环境、交易特点、支付信用等方面都存在显著不同(见表1)。

营销模式更多利用银行自身渠道,从业务角度进行营销,传播力和吸引力较弱。更多从客户角度开展营销,善于运用新型营销渠道,利用互联网思维,营销的吸引力和传播力较强。

业务地位存款款业务为主要收入,支付业务收入为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低。支付业务为主营业务,是主要利润来源。

支付信用银行信用是高等级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属于支柱和主体信用,是连接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桥梁。属于商业级别的企业信用,弱于银行信用。

2.2 共性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发展成为主旋律,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呈现出一些具有共性的发展趋势。第一,业务创新加速,大力推动移动支付和线上线下结合业务。银行机构方面,各商业银行纷纷升级手机银行客户端,推出移动支付产品,加快发展移动金融。2014年,建行、光大银行等银行机构的移动金融安全可信服务管理系统(tsm)与中国人民银行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成功对接。中信银行与联通开展行业合作,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推出手机支付地铁应用。支付机构方面,支付宝基于“支付宝钱包”推出的声波支付、扫码支付已应用于便利店、超市、购物中心、打车等线下领域。“微信支付”则借助微信客户端的庞大用户平台迅速推广,应用于购物、打车、医院等行业。得益于创新驱动及支付机构的大力推广,中国已迅速站在了全球移动支付的最前沿。第二,拓展真人游戏第一品牌的业务范围,将支付服务延伸向更多行业和领域。银行机构积极发展自有电商平台以承接传统客户的互联网迁移,巩固传统的交易撮合、信贷融资、金融咨询等业务,并带动信息贷、流水贷、金融理财产品互联网直销和代销等新业务模式。支付机构利用积累的支付信息流,发挥大数据优势,整合资金流与商务资源,为客户提供支付增值服务。此外,一些支付机构还向互联网金融领域拓展,或是直接从事互联网支付业务,或是为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等提供支付服务。

3 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swot分析

3.1 银行机构的swot分析

银行机构的swot分析见表2。

3.2 支付机构的swot分析

4 发展趋势展望

4.1 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之间的竞合关系继续深化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成熟度的提升,支付服务市场格局及市场参与者的关系也经历着显著的变化和调整,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之间的竞合关系持续演变,在不断加强合作的大趋势下,局部调整与博弈并存。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在向客户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双方通过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支付机构借用银行机构的客户群体优势,深入挖掘客户支付服务需求,在商业银行服务上不能覆盖的细分市场为客户提供细分服务,同时依托对支付数据的深度发掘,满足客户融资、理财等派生需求。银行机构通过与支付机构的合作,可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支付渠道和丰富的消费理财等个性化服务,有效提高客户黏性和满意度。随着支付机构业务规模的扩展以及向支付领域的逐步渗透延伸,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在提供服务方面出现了部分交叉重叠,竞争与博弈难免。未来,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之间的竞合关系仍会在市场格局的变化调整中不断演变,双方可以给予现有资源和潜在能力,全方位探索在“互联网 ”时代如何更有效地共同提升支付服务能力。

4.2 监管政策的持续酝酿出台,将有助于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支付服务市场的规范发展,需要从顶层设计上进行前瞻性统筹规划,同时需要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指导和约束,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发展环境。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已着手深入研究网络银行和虚拟电子商户的监管问题,以厘清银行账户与虚拟账户的性质和用途,有效规范和引导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业务。在应对银行、保险、证券业务以支付业务为切入口,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方面,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通过协调监管机制的建立,强化与其他业务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协调联动、政策协同,提升对混业经营实施监管的效率和能力。

4.3 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提供主体身份与转接清算职能有望逐渐厘清

支付机构通过与银行机构系统直连的方式进行业务处理,一方面可以为其他支付服务机构提供交易转接机清算服务;另一方面又为终端客户和商户提供支付和收单服务,同时承担收单机构和转接清算机构两重角色。相对于银行机构而言,支付机构由于收单业务与清算业务职能合一,在市场竞争中优势较为明显。未来,随着零售支付清算服务市场供给方的进一步丰富,通过搭建统一的网上支付清算平台,开展价格和服务差异化竞争,支持支付机构业务创新,吸引支付机构统一接入,畅通支付机构跨行清算渠道,该类型支付机构的清算职能与收单等结算职能有望逐步厘清,确保各类型支付服务市场主体站在业务处理、业务价格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参考文献:

移动支付趋势篇(7)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升级更新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基础。我国移动电子商务正在飞速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了巨大影响,改变甚至颠覆了传统的消费行为。本文通过介绍目前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未来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

1移动电子商务

1.1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进行的一种商务活动,区别于传统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买卖双方无需谋面,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网上购物、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商务活动[1]。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由五个方面组成: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第三方交易平台租用者、安全可靠的在线支付系统和快速可靠的第三方物流系统。

1.2移动电子商务

移动电子商务是借助于各种移动智能终端和无线接入技术所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它是移动智能终端技术、无线接入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有机统一体。移动电子商务是传统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传统电子商务技术相比,它具有交易快捷、实时,移动支付便捷等优点。移动电子商务是传统电子商务模式的一个重要补充,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技术不断创新和提升,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领域不断扩大,由传统的移动支付扩展到掌上银行、掌上医疗等新型业态领域,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趋势。

2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1.1移动终端用户不断扩大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止到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无线网络覆盖明显提升,网民wifi使用率达到91.8%。相较2014年底提升2.4个百分点[2]。移动终端远超过其他终端成为最主要的上网方式,进而使得移动电子商务得到更广范围的普及,逐渐成为电子商务的主要发展趋势。

2.1.2移动电子商务成交额不断提升

据统计,2015年有超一半的手机网民曾在移动端购物。移动电商成交额首超pc端,移动端将成为电子商务的主要交易渠道。近年来,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额稳定增长,占整体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的比例不断上升。预计到2018年,移动端交易额在网络零售市场中交易占比将超过75%[3]。

2.2移动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2.2.1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

移动电子商务在给消费者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移动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关系到未来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前途。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技术上的安全问题和管理上的安全问题[4]。技术上的安全问题主要有无线接入网、电商网站、app等平台的安全问题和恶意的病毒、黑客攻击安全问题。管理上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电商网站、app等平台管理漏洞带来的安全问题、个人移动终端带来的安全问题以及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等。

2.2.2移动电子商务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电子商务领域,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还缺乏可执行的法律法规,这使得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处于“裸奔”状态,为影响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各种行为提供可乘之机,不利于移动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

2.2.3移动电子商务受限于目前的速度瓶颈

我国4g网络商发展已经将近3年时间,但是4g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覆盖质量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且随着4g用户的爆发式增长,目前的4g网络网速仍然较慢,网络质量不够稳定,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2.4移动支付发展瓶颈过多

移动支付作为新兴的j9九游会的支付方式,具有支付快捷、方便,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等优点,因此,移动支付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吸引了国际大量实力资本的青睐,但是正是由于其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利润空间,各方为各自利益互相较力,导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支付标准。另外,移动支付由于涉及方面较多,造成监管部门不明确,出现九龙治水的怪异现象。移动支付发展情况成为制约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3未来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3.1更加智能化

随着未来移动终端的高速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电子商务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移动终端的高速发展,刺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电子商务服务商开发出更多的app,基于app的电子商务,不仅可以承担传统的电子商务销售功能,还可以促进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精确掌握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促进企业的品牌推广和传播。

3.2和线下实体商店高度融合发展

运营商4g网络的广覆盖和高带宽,促使移动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得到了长足发展,很多线下实体商店选择支持移动线上支付,同时为减轻线下实体商店的租赁成本和更好地拓展业务,更多的线下实体商店选择开设线上分店。随着未来技术的不断发展,运营商将提供更广覆盖、更高网速和更优质的无线接入服务,这使得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支付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促使更多的线下实体店选择移动支付,促使移动电子商务和线下实体店高度融合发展。

3.3移动电子商务趋向个性化服务发展

移动电子商务较其他形式的电子商务有一个巨大优势是基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为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以下优势:(1)移动终端可以使用户时时在线,随时可以产生交易机会;(2)基于移动终端可以精确定位用户所属地理位置信息,有利于发掘用户需求,同时向用户推送附近相应的产品和服务;(3)移动终端可以借助社交软件,比如微信、qq、微博、百度搜索等收集和整理用户的社交和搜索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挖掘可以帮助判断用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根据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为用户推送相应的产品。通过对移动终端带来的优势分析可以发现,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用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将是未来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3.4粉丝化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传统的电子商务主要根据电商销售的货品进行区分,比如当当网最初主打图书类的产品,京东主要经营电子类产品,在此思维下,各个电商的网站也是根据货品进行分类、搜索、导航来进行分流,这些传统的模式在pc时代、大屏时代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显然,未来的时代属于移动终端和小频时代,一方面传统的基于货品的分流、搜索模式在小频时代不再适用,另一方面很多移动用户往往被内容和社交引导,比如微商,很多微商通过优质的内容资源吸引和聚集消费者,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然后通过口碑相传,进而培养更多的粉丝,通过互粉等社交方式帮电商推送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通过丰富优质的内容资源,逐步培养忠实的粉丝,将是未来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3.5碎片化

得益于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和无线接入网络的质量提升,移动支付更加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购物,数据显示,碎片化购物在移动电子商务中所占比例已经过半,并且高速增长,未来碎片化的购物方式将成为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

4结语

移动电子商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商业模式,同时通过分析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未来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才能更好地促进移动电子商务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李滨涵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袁毅.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移动支付趋势篇(8)

转变1:中国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pc网民规模,移动营销受众群体不容小觑。

2014年上半年,中国手机上网用户比例首次超过pc。根据cnnic统计,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手机上网用户比例从2013年的81.0%升至83.4%,规模达5.27亿,较2013年底净增2,699万人,而pc上网用户比例轻微下滑至80.9%。

启示:手机首次超越pc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这就要求以往只注重pc端数字营销的广告主,应密切留意目标受众上网习惯的新变化,适当调整数字营销策略,真正触及目标用户,最大化营销效果。

转变2:社交类服务从pc端转向移动端趋势明显,面向移动端社交平台营销值得重视。

数据显示,pc端社交服务遭遇增长瓶颈,并趋于饱和,社交服务流量向移动端转移趋势明显。艾瑞咨询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社交类服务app月度使用时长同比增长率高达255.7%,但pc端同比增长率仅为2.5%。社交用户在移动端耗时明显超过pc,其中微信和微博更成为移动端耗时增长的主要因素。

启示:未来数字营销应重点发力移动端社交服务,并将之作为重要广告投放平台。目前,已有品牌在微信平台实施数字营销策略,通过设立认证公众号,推广产品,提升品牌形象,其中部分已吸引大量粉丝关注。

转变3:移动支付类应用普及率迅速提升,推动o2o发展并扩充线下消费场景。

移动支付成为2014上半年网络应用发展亮点。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移动支付用户从2013年底的1.25亿人增至2.05亿人,增长率达63.4%,使用率从25.1%增至38.9%。移动购物用户规模也随之增长,手机购物用户从1.44亿人增至2.05亿人,增长高达42.0%。移动支付推动o2o交易,并实现与线下商务紧密结合,已经成为公认的发展趋势。

启示:数字营销应注重o2o实践,从认识品牌、接触产品或服务到促成用户下单,打造完善的消费体验。广告主可通过lookalike定向将产品推送给背景相似的用户,或通过交叉销售向同一用户推荐类似产品,缩短用户从品牌认知到实现购买的路径;而打车预定、餐饮预定和服装试穿等服务可以充分利用移动支付的便捷优势,直接扩展用户消费场景。类似方法将广告与交易结合的更为紧密。

转变4:互联网理财用户初具规模,理财类app营销热度直线上升。

互联网金融正呈井喷式发展。根据cnnic统计,互联网理财用户达6,383万,约为上网用户总数的10%。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规模接近10万亿美元,其中第三方支付超过9万亿美元,p2p网贷交易额累计超过600亿元。

启示:互联网金融在2014年的井喷式发展说明,个人用户逐渐接受并习惯网上支付和管理个人财富,将带来新一波数字营销热潮。相关行业广告主应把握机会,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安全性,优化支付过程或建立自适应设计网站(responsive design),同时满足pc和移动用户需求。

转变5:移动营销发展迅猛,热点事件营销凸显移动端的高价值。

移动营销发展迅猛,尤其在热点事件营销中,新闻和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展现了其较高广告价值。艾瑞咨询最新的《2014中国移动广告行业年报》显示,2013至2014年中国移动营销市场规模发展迅猛,预计2014全年同比增长率将达到76%。另据媒体报道,巴西世界杯期间,主要新闻客户端和社交媒体客户端纷纷整合资源,全面覆盖移动端用户。其中,网易表示其新闻客户端世界杯广告资源在4月就已基本售罄,创网易新闻客户端历届大事件营销新高。

启示:广告主应充分借助热点事件,利用新闻和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吸引用户关注、讨论和分享,扩大曝光率。新闻移动客户端拥有开机报头、信息流广告、展示广告和栏目冠名等广告投放形式,而社交媒体app上的游戏和竞猜等营销形式,也值得广告主关注参与。

透过这些转变,纵观2014上半年,“移动端”成为了互联网用户生活与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推动力量。用户规模的变化不仅传达了移动端的市场规模和未来潜力,而社交服务、在线支付、理财类应用在移动端的迅速发展,则更加证明移动营销的良好趋势和巨大市场价值。

在这一趋势下,广告主如何布局移动端数字营销,多渠道覆盖有效目标受众?为此,爱点击建议广告主:

1.设立符合品牌特点的移动营销策略,合理分配pc端与移动端的营销资源:移动端带给广告主新渠道和流量,但将其转化为销售才是关键。pc端和移动端各有所长,营销广告主应按照品牌自身的营销策略,理性制定合适的移动策略,合理分配pc端和移动端的营销资源以达到整合营销效果。

移动支付趋势篇(9)

1994年4月20日,我国大陆作为全世界第77个成员加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从此进入了互联网时代。23年来互联网不断向支付领域渗透与演进,尤其是2009年1月以来,工信部先后颁发了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与服务)和4g(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与服务)基础电信牌照,宽带移动互联网覆盖率和渗透率大幅度提高,智能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的性能与功能迅猛提升并大规模普及,大大促进了支付创新迭代,引发个人网络结算账户的创新与演进。

以银行为支付中介的时代,对资金账户的开立和管理权是银行具有垄断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央行对通货需求与供给的管理是通过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双层账户往来实现的。

互联网向金融领域渗透是首先从支付账户切入,2003年从支付宝诞生开始,第三方支付机构为解决网络购物的买卖双方增信而提供担保支付交易,进而衍生出担保支付账户,这就是支付宝账户的雏形。 “支付宝”当时名称是“支付保”,最初是为远程交易、互不见面、没有建立任何信任的买卖双方提供担保,随后派生出转账、理财、征信等功能,通过与各个商业银行汇路的直连,间接实现了跨行清算职能,成为资金流通的核心枢纽。

随着金融科技领域诸如二维码、tokenization(标记化技术)、生物识别技术(虹膜、人脸、指纹识别)、移动互联网络与终端技术的广泛应用,非银行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账户已然成为80后、90后的首要结算账户,并向60后、70后迅速渗透。传统的银行账户体系受到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账户的强烈冲击和挑战。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限定功能账户放开了面签面核的政策管制,商业银行正穷追猛赶,大力拓展ii类户和iii类户。两个体系的个人网络结算账户相互竞争合作、学习借鉴、兼容并蓄,促使我国个人账户体系的多元化、便捷性、创新力、客户体验、低成本与高效率均领先全球。

我国个人网络账户有六大演进趋势:

第一,前台化与中心化。个人网络账户逐渐成为网络金融的中心,一端连接资金端的各类传统的银行i类户,另一端连接资产端的各类交易账户和权益账户。个人网络账户从后台走向前台,其账户标示以手机号、email账号、网络昵称等个性化定制为主,具有高识别度和随身性,更加便于记忆,交易频次越来越高,所以其支付功能越来越凸显,所绑定的传统银行i类户距离交易行为越来越远。个人网络结算账户在整个金融交易中越来越中心化。

第二,移动化与云端化。移动通信设备强大的功能和随身性,客户注意力向移动通信设备的屏幕转移趋势日益明显,在互联网多屏时代(pc电脑屏、笔记本电脑屏、pad屏、手机屏、可穿戴设备屏等),随着扫码技术、摄像头、app普及,支付交易向移动端迁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移动支付的交易金额和交易笔数呈现几何数级增长。支付交易的账户存储在云端数据库,大量支付交易由分布在云端的服务器集群支撑完成,移动化与云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第三,介质和形态异形化。个人网络结算账户展现形态和存储介质出现了异形化趋势。传统的账户介质和形态以存折、磁条卡、ic卡为主。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时空从传统的物理载体向网络上的虚拟载体不断迁移,因此记载账户的介质也不断发生深刻变化。随着账户信息的数字化和加密技术越来越成熟可靠,账户的展现形态可以是二维码、人脸、虹膜、指纹、任意特定图形等,账户的存储介质可以是手机终端的se(secure element,安全元件)、手机sim/uim卡、各类异形变种卡、人体器官、可穿戴设备(如:手环、手表)等。谋纯恰⑼币、银票、纸币、刷卡到二维码、nfc、声波、刷脸支付等,支付的介质和形态都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改变了收付款人的行为习惯,重构了整个金融创新格局。

第四,提供主体异质化。当前各行各业纷纷跨界进入网络金融领域,比如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苏宁等传统零售企业、顺丰等物流企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商等,个人网络结算账户的提供主体不仅限于传统金融机构,而是呈现多元化态势。账户开立与管理的发生地不再仅限于金融机构网点,而是大量在手机app或网页上发生,或嵌入在各种非金融场景中,比如:网络游戏、航旅软件、社交软件等。这些跨界提供个人网络结算账户的市场主体给支付服务需求者带来更多选择和更好体验。

第五,账户与场景开放化。账户与场景之间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应用场景越多,账户的出入口就越多,沉淀在账户中的金融资产流动性就越强,账户本身的价值就越大。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账户管理者、应用场景运营方、受理环境搭建者等各参与主体需要紧密协作,以账户为核心,连接一切。

移动支付趋势篇(10)

进军互联网方式:建立企业自身网站;产业资讯;添加用户评论体系增强可信性;网络广告宣传;创建网上车市;搜索引擎推广。

趋势判断:seo优化营销;视频网站合作进行微电影营销;开展网络营销活动

代表企业:易车网、太平洋汽车网、汽车之家、车世界、第一车网

教育行业

全球网络教育市场以每年接近70%的速度增长,仅2003年亚太地区的网络教育市场总值已达10亿美元,其增长超过欧美。在中国,利用网络教育进行企业培训也逐渐步入正轨。中国培训业当前正在走向建设品牌的道路。未来“实力”和“规范”将成为市场淘汰法则的新标准。

进军互联网方式:建立企业自身网站;开展网络授课、培训;免费发送网络课程邮件;网络广告宣传;试听课程团购;组建校友会互换校友资源

趋势判断:组建校友会互换资源;免费发送网络课程邮件;利用资讯、活动树立线上品牌

代表企业:巨人教育、新东方、华尔街英语、樱花日语、北大青鸟

金融行业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系,2011年接连两次支付牌照的发放开启了支付行业的牌照争夺大战。全球超过1.09亿的移动支付用户又再度掀起移动支付的浪潮,金融行业的厮杀时代正在到来。

进军互联网方式:建立企业自身网站;开展电子银行服务模式;开通网络j9九游会的支付方式;开展移动支付应用。

趋势判断:手机转账、移动支付、网上营销都能为金融业带来新契机

代表企业: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快钱、汇付天下

医疗行业

美国的网上药店已经占美国整个医药流通近30%的市场份额。业内人士分析,在中国如果网上药店流通只占3%的市场,就有近150亿元的规模。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目前药品商务网站之间的竟争已日益激烈。

进军互联网方式:建立企业自身网站;网络广告宣传;网上售药;针对病人开展在线咨询服务;网络预约挂号

趋势判断:加大行业监管力度杜绝虚假网络医托,加大在线咨询投入力度

代表企业:金象网、一号药网、导药网、有问必答网、寻医问药网、39健康网、协和医院

房产行业

目前我国房地产的互联网营销还受到一些限制,无法占据房地产营销的主流地位。但随着法律的健全、技术的进步以及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在不久的将来,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网络营销方式进行宣传及销售,消费者通过网络购房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进军互联网方式:建立企业自身网站;网络广告宣传;推出在线交易网站;网络组团看房;网络竞拍房屋;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

趋势判断: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借鉴苹果模式由卖房模式转向服务客户模式

代表企业:易居中国、搜房网、新浪乐居、爱房网、我爱我家、链家在线、中国房产信息网

服装行业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基础环境的日益成熟,服装业网络营销的商业模式已经由最初的构想转化成具有明确的盈利模式的商业形态。并且已出现了多家成功运营的典范企业。与部分欧美国家服装零售领域超过20%的市场份额的现状相比,我国服装业网络营销市场发展空间依旧非常庞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