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会计准则汇总十篇-9游会

工业企业会计准则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9 16:03:17

工业企业会计准则

工业企业会计准则篇(1)

(2)建筑行业会计科目设置相对集中。施工企业通常通过承包工程项目,提供建筑安装施工、机械化吊装施工建筑施工、基础与地基工程施工等经营活动获取收入、实现利润。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主要集中在成本费用类科目中,成本费用类科目只分为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相关收入类科目不仅数目较少而且内容简单。其中直接费用又分为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和其他直接费用四部分。另外,施工企业行业的不同特点,将其区分为了“临时设施摊销”、“周转材料”、“工程施工”、“机械作业”、“临时设施清理”、“临时设施”以及“工程结算”等科目。这也就决定了与其他行业中的会计科目相比,施工企业会计科目的显著不同。

(3)会计人员工作环境特殊。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必然要具有专业的会计技能,除此之外还要懂得建筑方面的相关知识,这就大不同于一般企业的会计只需要有会计专业而已,除此之外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的工作要同一般的会计一样在办公室里对会计信息进行核算以外,还需要到工地现场上进行业务核算。

(4)工程施工成本的结转具有特殊性。建筑企业成本的结转需要将收入的确认和工程价款结算分开处理,与以往将二者合在一起处理的方式有所不同,这都是依据《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一建造合同》改善的,如此一来,工程开工以来累计发生的工程成本和合同毛利就能在“工程施工”账目中全部反映出来了。

2新会计准则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1)完善施工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化建设。指的就是总部决策可以透明化的实行在全部分支企业中,财务核算从企业总部走向企业全部,由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实现财务核算信息化,使得企业人员可以充分共享财务信息,并以此保证信息的质量,以及执行信息的效果,除此之外,为使得财务业务与资源配置共同发展,要求信息共享要从分散走向集中,从企业内部走向外部。

(2)新会计准则执行后,对施工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提出了新要求。新会计准则相应增加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类的相关科目,同时也取消了短期投资的相关科目,并增加“投资性房地产”等科目,现有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由原本的“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组成,现有的“营业支出”、“营业收入”由原本的“主营业务支出”、“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组成,新会计准则对施工企业的会计科目调整、转换提出了许多要求,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会计及时做好老制度与相关新准则之间的调账和衔接工作,做好相关调帐工作,调整帐木,并灵活转换会计科目。

(3)建立施工企业内部监督控制制度。施工企业在建立内部监督控制机制中重要位置是由财务核算的特殊性决定的。内部监督控制主要包括会计系统、控制程序和控制环境三个方面。因各企业的规模、业务、性质的不同控制程序也会有不同的变化,需要分权控制,合理、合法的授权、控制,以及业务程序批准控制,组织规划控制等。建筑企业管理当局需要加强对严格控制内部的整体认识、态度和行动,以及此种行为的重要性,称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可以通过某些系统将所有经济业务事项最终在会计报表中都反映出来,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如何在新会计准则下加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

(1)充分认识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和重要性。施工企业应以财务资金的活动为核心,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财务办公、软件电子计算机等对所有分支机构实行财务监控、数据的远程交换和会计电算化,使企业业务与资源配置同步发展,同时要求施工企业实现财务信息充分共享,为了实现财务核算的及时性要求,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业务活动与财务信息互不对称的滞后现状,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财务核算的效能,会计报表反映出的财会信息可以反映出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所有者权益变动、现金流量并了解其盈利水平等情况。这是让公众了解、评价企业决策也是政府监管部门、债权人、投资人和经营者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贯彻好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便于真实、准确的向报表使用者如:企业决策层等反映会计信息。

(2)谨慎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一直以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都因其可靠且便于核实而被广泛使用,我国的财务报表和财务会计便都是采用此方法,历史成本计量方法是指资产情况和一个主体的负债情况,但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和业务创新的日新月异,用于未来与现在的经营决策时,历史成本计量便不一定很可靠,同时也使得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方式很符合现实经济发展环境的客观需求。

(3)做好新准则实施后的信息通告工作。在首次执行新准则后,企业应当上报其首份年度财务报表,并按规定,列出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以及附注。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反映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其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企业还应当在附注中用列表的形式详细说明通告数据的调节过程。

(4)开创职业人员的新思维,并加强其判断能力。会计人员解决新准则中面临的问题时要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会用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和来不断加强职业判断能力。新准则有利于增强企业会计工作的趋同愿望,同时新规则立足于维持会计信息使用者和者的之间的良好互动,提倡关注会计领域的重难点问题,注重专业判断。

工业企业会计准则篇(2)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一)生产周期长

与其他企业相比,施工企业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这是由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造成的。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主要有:(1)工程规模大,绝大多数建设工期难以在一年内完成;(2)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施工作业存在一定的养护期[1];(3)施工作业的周期受到诸多外界条件的影响,如建设单位的资金周转情况、天气等。

(二)工程价款分段结算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投入的资金量相对较大,同时由于施工周期长,造成直接对整个工程进行会计核算不具有可行性。因此对于规模较大的工程建筑项目必须通过分阶段的方式核算工程价款。

(三)会计科目设置较为集中

施工企业通过承包项目,提供建筑安装施工、地基施工、基础工程施工等经营项目实现利润。这就形成了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主要集中在成本费用类科目的特点。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类科目可进一步划分为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

(四)施工环境复杂

施工企业的生产环境存在较强的多样性。施工现场的环境受到自然气候、人文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建筑项目的施工位置固定且规模庞大,施工多在露天环境下进行,这就造成施工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例如设备、材料的运输成本等。

二、新会计准则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会计利润核算与会计信息质量

新会计准则中的《存货》、《资产减值》等准则对企业的利润核算造成了一定影响。如原会计制度中,我国的施工企业在进行存货计价时通常采用后进先出法,而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进行存货计价时只能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2]。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由于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是我国的计量模式由过去单一的历史成本转变为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现值和可变现净值并存的计量模式,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发生改变

在实行新会计准则后,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出现巨大改变,例如将“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等科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更名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等,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及时调整账项,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

(三)对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在实行新会计准则后,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在深入、系统地理解新准则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行账务处理。因此会计人员在提高业务水平外,还必须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坚持会计基本原则。新会计准则对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只有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使企业更好的适应新的会计制度。

三、新会计准则下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资料不准确

施工工程生产周期长,规模巨大,使其会计核算和成本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较强。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充分掌握施工过程、材料采购和使用、工程进度等环节的会计核算方法,才能确保最终的核算结果准确无误。但通常情况下由于工作量过于巨大,会计核算人员在数据处理时较为粗糙,造成相关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大打折扣,为后续会计核算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二)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

新会计准则对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一方面我国的施工企业没有对内部会计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另一方面大部分会计人员忽视了自我学习,使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新会计准的要求发生脱钩,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制约了企业未来的发展。

四、提高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方法

(一)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由于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与会计核算的特殊性,使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企业在新会计准则下加强会计核算的重点。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内部为了确保经营业务能够有效开展,保证财务报告和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而实施的程序。内部控制的内涵随着公司的发展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会计系统、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的内容。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调整控制目标,提高控制技术,最大程度的发挥内部控制效果。

(二)树立新的会计核算理念

为了更好地实现新旧会计准则的转变,施工企业应当转变过去的会计核算思维,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具体内容包括:(1)在确保效益的前提下,对保质保量完成工程项目的最低成本进行核算。(2)在确保收益的前提下,核算施工企业所能承受的最大风险。(3)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物尽其用。(4)施工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应当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齐头并进。

(三)深刻认识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和及时性

企业的财务信息是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等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和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途径和依据。企业会计财务报表能够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等情况进行准确反映。因此贯彻落实新会计准则是实现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关键环节。同时,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要求施工企业由过去的手工做账转变为电算化处理。通过采用现代化的财务处理软件实现对会计信息的动态化监控,使企业的资源配置与企业发展需要紧密相连,进一步加强财务信息与业务需要间的联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3]。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核算的直接参与者,其综合素质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新会计准则下施工企业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的重要环节。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必须转变思维,采用新方法、新观念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当经济主体的各方利益出现矛盾时,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施工企业由于工作环境较为特殊,因此会计人员除了具备较高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外,还应当积累一定的建筑方面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1)企业定期开展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2)与高校进行合作,吸收优秀的会计人才。(3)建立健全激励措施,鼓励会计人员自我学习。(4)为优秀的会计人员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5)采用轮岗制,定期轮岗轮换,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各项业务能力。

(五)提高会计工作的透明度

会计工作的公开、透明应当贯彻在施工企业的所有生产环节。通过提高会计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创造力与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实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同时,防止发生的行为,保证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新会计准则的实行无疑对施工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施工企业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必须以新会计准的为核算基础,强化会计核算职能,准确把握财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工业企业会计准则篇(3)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新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加入了各种财务工作手法,扩大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应用范围并将职业判断全面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中,它全面提升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当前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基本准则在整个会计准则中起着主导作用,具体准则则是在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对有关业务和报告作出的具体规定,应用指南则是对具体准则工作的指导。从总体上说,新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转变了以前重利润轻资产负载的理念,财务管理工作逐渐向资产负载理念转变;第二,在会计核算原则、计量属性、政策等方面,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接轨;第三,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企业成本核算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规定,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可靠。

一、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影响。

公允价值是指在交易中,熟悉实际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易或者债务偿还的金额。新企业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交易活动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再用传统的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作为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可以从原则上规范企业的会计确认、财务报告制定等行为,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使用质量,较大程度的满足了企业内部决策者与外部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准确性与真实性的需求。当然,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中国企业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做出谨慎的决定。例如:在房地产的投资方面,投资性房地产存在一定的风险,涉及到较多的估值技术的应用,因此在这些领域只有存在一定程度的可靠性时,才允许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作为会计准则。

(二)强化了财务管理概念的新思维。

当前,中国企业的发展规范基本是以非上市公司规范为主,所以新企业会计准则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设定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从根本上强化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例如:新企业会计准则细化了财务管理工作准则,其中的报表列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等具体会计准则可以使企业从多方位披露其会计信息;职工薪酬、政府补贴等相关的会计制度,可以协调企业、政府、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帮助企业更为合理的进行价值分配。这些会计准则将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更加强烈的冲击,使得更多的企业开始注重自身价值的创造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企业资产质量和现金流量等价值信息。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融资决策产生消极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在投融资等方面的会计工作有了新的规定,它主要从与金融衍生工具有关的四个基本准则中对投融资进行管理。例如:新企业会计准则在长期股权一章中规定,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转变为成本法核算,这将会改变企业的投融资分析报表,如果从单个报表上来看,子公司的赢利将会使母公司个别报表的利润减少,而子公司的亏损将会使母公司的个别报表利润增加,这将会减少母公司的利润,尤其是影响公司的投融资机构继而影响企业经营决策者的判断,为公司带来消极影响。

二、 完善新会计准则下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类似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现代企业价值观,充分实现与国际财务管理工作的接轨已经成为当先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势。在未知的知识经济环境中,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同时它所占有的份额也将逐渐增大,并将深深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层面。由此可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目标应当向与知识有关的综合管理目标转变,知识的共享性与可转移性能够兼顾企业内外部的利益,维护社会的生活质量,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经济价值理念的高度统一。

(二)促进财务管理的创新。

为配合新会计准则的实行,企业应当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监控体系,进一步促进财务管理的创新。首先,企业各部门需提高认识,把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作为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资金流量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与各部门需转变观念认识,了解控制、管理资金流量的重要性;其次,企业需加强财务控制,建立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从采购、入库、验收、领用、销售等各个方面规范操作程序,维护企业的财产安全;最后,企业需加强对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现值的认识,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积极适应各种会计变革的需求。

三、 总结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更好的实现工作职能,同时它也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会计准则的细化、计量属性的应用、同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等使得企业不得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会计准则的变化。从中也不难看出,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实施,我国的财务管理工作将会受到更为深入的影响,但随着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新企业会计准则必将实现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完美融合。

(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学生)

参考文献:

[1]李萍.浅析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和对财务管理决策的影响.商业文化.2008.(9)

工业企业会计准则篇(4)

企业职工薪酬是企业为职工所付出劳动而提供的报酬,或职工与企业发生劳动关系解除后所获得的补偿。在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职工薪酬是不可忽略的核心内容,对企业经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014年,我国政府对《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进行了修订,对职工薪酬准则进行了调整,包括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经济业务等方面的进一步规范,这既是对企业会计管理的一种约束提高,又是对企业薪酬管理的一种制度保障。可以说,加强职工薪酬会计准则变化及实际影响的研究,对明确企业薪酬管理理念与思路,提高企业薪酬管理科学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工薪酬新准则的主要变化

1.职工范畴的明确。新的准则修订出台后,职工范围的规定被正式纳入准则中,并对其做出了明确界定。根据准则条例所讲,职工不仅仅是指与企业确定劳动关系的职员,同时还包括为签订劳动合同但经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以及没有明确劳动关系确定证明但实际提供服务的人员,包括董事会成员、劳务外派人员等。可以说,职工范畴的法律明确不仅有利于切实保护特殊劳动者的利益,而且充分彰显和落实了实质重于形式的理念原则。2.薪酬概念的细化。新的准则对薪酬概念进行了细化界定,薪酬包括辞退福利和相关利益主体的福利,相关利益主体主要包括职工配偶、子女、父母或遗嘱受益人等。此外,新准则中还增加了离职福利、短期薪酬和长期福利等许多明细科目,同时将养老、失业保险纳入到了离职后福利范畴内。同时,带薪缺勤、利润分享等薪酬界定也被正式纳入准则,可以说薪酬概念的细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薪酬会计管理的系统化和体系化。3.离职后福利的诞生。新准则出台之前,离职后福利这一概念尚未出现,除了基本的“五险一金”保障和企业年金外,此前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规范。但新准则出台后,首次提出了离职后福利的概念,并将其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对这一薪酬会计管理作出了有效规范。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年金属于设定提存计划范畴,而离退休支出则属于设定授以计划范围内。4.辞退福利会计管理的充实。在没有进行修订前,职工薪酬会计准则尽管有辞退福利的相关规定,但却不是很细致和规范,对于辞退福利的种类、折现率核算等不明确,对长期辞退福利其他变量所带来的影响处理没有提出具体规范措施。但在新准则中,充实了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规范,明确提出其与职工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不产生直接关联,它与离职后福利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必须要进行区分处理。此外,在报告期末一年内不需要支付的辞退福利应纳入其他长期福利的会计处理体系中,这无疑为职工内退等长期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提供了有力依据。

二、新职工薪酬准则对企业实务的影响

自新职工薪酬标准出台以来,尽管满足了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但也对企业实务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1.设定受益计划确认与计量明确度高。在设定受益计划下,为职工提供约定的福利是企业必须要做的,而所产生的精算风险与投资风险也需要由企业一力承担,但受死亡率、伤残率和离职率等相关变量的影响,最终福利的确认和计量有着非常高的难度。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需要企业采用科学合理、统一相等的精算假设对相关变量因素加以全面估计,对企业福利义务进行明确计量,并确定具体的义务归属时间。同时,需要结合具体折现率对相关福利义务进行折现,以确定不同归属时间内的成本变化。但因国内精算师人才匮乏,精算结果的精准度很难保证,这也进一步加大了职工薪酬会计处理的难度,使得设定受益计划确认和计量明确度变高。2.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反映受到影响。一方面,面对职工薪酬的大幅变化,企业必须要让职工明确变化所在,并做好相应宣传工作。新准则下职工薪酬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细化,其权利范围也得到了有效拓展,内退、辞退、劳务派遣等都被正式纳入薪酬会计处理体系内,这无疑增加了企业职工薪酬会计管理的难度。但部分职工薪酬与政府规定的总额范围存在一定出入,在国家相关部门之间没有达成一致口径的状况下,很容易带来社会咕咚、大众对现代企业实际工资成本的误解,尤其是上市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例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预计负债核算的部分人员费用要按照正常的职工薪酬会计处理原则加以核算。另一方面,企业要对当期和远期经营预算加以合理规划和科学调整。新准则对许多以前概念模糊和规范不明确的职工福利负债进行了追述调整,并作出了进一步的明确性规范。显然,这些新变化将对企业利润、存货、负债率等关键指标造成深远影响,对此企业必须全面考量,结合实际适时调整预算规划和远期经营规划,实现真正意义上行的防患于未然。3.对人工成本反映的影响。新准则的出台,实现了职工薪酬概念和薪酬会计处理的明细化与规范化,明确企业获取职工服务的方式、支出、报酬等全部纳入人工成本范畴内,这无疑有利于企业人工成本信息得到系统化、全面化、客观化的反映,有有利于企业通过人工成本分析,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战略,逐步降低产品生产与销售成本,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此外,还可以推动企业成本补偿体制的完善,实现成本信息价值的全面挖掘与利用,以进一步释放企业的人本创造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4.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影响。企业的会计工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之后,对原有的会计处理方式中所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弥补,使得企业会计工作更为完善对于企业而言,这种会计工作的全方位规范使得企业的会计工作趋于常态化,但是企业会计人员在具体操作中,就要针对工作模式以及工作内容做出调整企业需要将薪酬核算内容明确,对原则性费用进行归集,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出解释,使人工成本归集的过程中出现的报表虚假问题有所避免在新职工薪酬中,当企业职工离职后所应该享受的福利以及企业职工所享受的福利引入,将企业会计业务处理方式结合到精算业务当中,使得企业职工的薪酬核算内容更为丰富,但是在会计工作内容的处理上则使得操作难度增加,对于企业会计人员而言,这是一次不小的挑战。综上所述,职工薪酬会计准则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主要包括职工范畴的明确、薪酬概念的细化、离职后福利的诞生和辞退福利会计管理的充实,并对企业实务带来了深远影响,具体体现在设定受益计划确认与计量明确度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反映受到影响、对人工成本反映的影响以及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影响。可以说,明确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对企业实务的影响,对明确企业薪酬管理理念与思路,提高企业薪酬管理科学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符怡,丛颖,蔡艳娇.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2016,14:145-146.

[2]周金琳.最新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实务探析[j].会计师,2016,01:17-18.

[3]韦玮.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职工薪酬核算的影响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2:226-227.

工业企业会计准则篇(5)

制定新的会计准则,重点在于改变原本的核算方式,而不是单纯的对于相关的会计科目的名称来进行更改。进行新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与国际的会计准则进行不断的趋同,最终达到适应资本市场需求的目的,并且力求能够采用相关的方式来跟上时展的脚步。文章对于以往的旧会计准则进行改进,并且对于新会计准则所产生的基本影响进行阐述,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以及对策。

一、新会计准则的基本特点

第一,新的会计准则更加地注重原则性,作为会计人员本身要有较强的判断力,而其制定以及实施更多的是对于相关会计人员进行积极引导。第二,新的会计准则当中对于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进行了更多的引用。新会计准则的最大特点就是讲计量方式进行了改变,舍弃了原本的历史成本计价方式。并且提出采用可以进行公允价值取得的计量方式来进行。第三,新的会计准则是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同步的基础上进行制定的。另外新会计准则实施还必须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而不能盲目最新,使会计准则丧失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色。第四,与以往的会计准则相比,新的会计准则相关信息的披露更加的全面而且真实,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更好的了解。

二、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对于财务人员素质的要求更高

新的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企业会计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规模本身不同,因此企业的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部分财务人员本身素质相对较差,对于财务知识不能够很好的践行理解,在具体的工作当中不能够良好的运用相关规范从而导致财务工作的整体不够规范。因此,新的会计准则中对于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从而能够更好的避免相关的不良状况产生。

(二)更好的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新会计准则能够更好的对于以往的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整体规范。第一,凭证填写的要求。以往一部分的企业财务工作整体不够严谨,许多的凭证都是随意进行填写,而且对于原始单据的搜集以及粘贴不够规范,后期审核也不够严格,最终的导致财务失真问题时有发生。而在新的会计制度之下,作为财务人员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列必须要在完成相关单据的审核,并且进行尽量齐全的黏贴之后,如若不全必须由相关部门负责任以及总负责人的签章;第二,在进行会计科目的设置上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保证所有设置的会计科目必须真实而有效,而且对于所发生的相关讲义也要进行必要的核算以及分类。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不得随意的进行设置。第三,要规范会计的记账。在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之下,作为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来针对所发生的相关经济业务按照全部顺序以及时间来进行几张以及全面的审核,而且对于核算的准确性要予以保证,定期进行结算,而完成结账之后不允许随便的进行凭证拆封。

(三)要求整体会计制度更加的健全而且完善

会计制度实施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整体的会计制度更加的健全而且完善。会计制度的形成本身就是由于相关人员在不断的进行实践以及探索的过程当中所得到的,结合我国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的达到满足企业整体的会计目标以及外部的投资人和债权人等对于企业自身的会计信息的基本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的基本需求,最终所形成一系列具有标准化的会计相关的实施条例和法律法规,随着新的会计准则的实施我国的会计制度势必会进一步的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保证新会计准则实施的相关建议

(一)对于相关会计人员加强培训

随着新的会计准则的制定,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自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企业来说,采用组织培训的方式来对于企业财务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从而更好的提升其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要对于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的同时使其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其能够在外财务工作当中更加的游刃有余,从而更好的帮助企业进行整体财务工作的开展。

(二)保证会计准则自身的预见性

企业在进行新的会计准则实施的初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相关问题,而相关的部门必须要提出预见,由于一部分的公司对于全新的会计准则认知存在不准确性,势必会对于会计实务的操作以及实施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对于会计企业自身的信息披露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中可能会导致披露失真的现象产生。指导相关企业进行会计工作能够顺利的实施,保证企业自身的财务信息具有良好的正确性以及真实性,并且对于后续的相关账务能够有效的进行记账以及问题的处理。

四、结语

新的会计准则要求财务人员在会计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累积经验,规范企业会计工作,如实、认真、方便、有效的为企业外部相关人士及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需要披露企业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李明,于娅娟.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2(25):141-142.

工业企业会计准则篇(6)

近年来,企业会计准则中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不断面临着内外部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职工福利项目日益丰富,相关会计处理规范急切需要调整。另一方面,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1年修订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与国际财务的趋同工作势在必行。2012年,财政部会计司深度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起草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意见。2014年1月27日,《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简称“新9号”)正式,于2014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

二、新9号与旧9号的主要差异

新9号引入了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辞退福利,充实和明确了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有关规定,适用于除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外的各类职工薪酬。对比新9号与旧9号,新9号体现出六大特色。

(一)明确了职工范围

“职工”的概念在新9号下进一步扩大,包括了三类人员。一是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二是未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三是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不管其是否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由企业正式任命,如通过劳务派遣公司进入企业工作并提供服务的人员。因此,新9号中“职工”的范围涵盖了全职员工、兼职员工、临时用工与劳务派遣用工。

(二)扩展了职工薪酬的适用内涵

新9号不仅将职工薪酬的内涵延伸到了离职后福利,而且强调了给受益人的福利。相比旧9号的简明扼要,新9号对职工薪酬的主要组成进行了详细、明确的定义,对 “短期薪酬”、“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及“其他长期职工福利”6项内容的内在实质进行了深入剖析。

(三)引入了“离职后福利”内容

与旧9号相比,“离职后福利”的提出是新9号最为显著的变化。新9号单独增设了“离职后福利”一章,明确划分了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类离职后福利计划,并对二者的会计处理进行了细致完整地规范。

(四)整合了“短期薪酬”规范

新9号单设“短期薪酬”一章,从四方面详细修订了相关的会计处理。一是进行体例调整,在正文中纳入了与带薪缺勤和利润分享计划相关的规范(旧9号只在应用指南和讲解中涉及相关内容)。二是进行了内容整合。由企业缴纳的社会性保险,如养老及失业保险,其本质是提供给职工的离职后福利,相关内容纳入了新9号中“离职后福利”章节的设定提存计划。三是加强了实操性。新9号针对企业实务中非货币性福利计量不一致的问题,给予了明确答案。

(五)充实了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规定

旧9号中针对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比较简单,在企业实务中容易引起歧义。新9号强调要将辞退福利与离职后福利进行准确区别。辞退福利是针对辞退这一事项本身进行的补偿,与职工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没有直接关系;相反,离职后福利是针对职工离职前为企业提供的服务给予的直接补偿。另外,对于企业实务中的职工内退等现象,新9号进一步提出,在报告期末十二月内不需要支付的辞退福利应适用其他长期福利的有关规定。

(六)增设“其他长期职工薪酬”

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及辞退福利是企业常见的三类职工薪酬。除此之外,企业实务中还存在其他种类丰富、形式各异的职工薪酬,无法一一陈列。新9号单独设立“其他长期职工薪酬”一章,完整规范了可能存在的其他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三、新准则中离职后福利政策解析

离职后福利的设立是新9号中的一大亮点。新9号统一规范了离职后福利适用的会计政策、披露要求等,有助于适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企业职工薪酬制度的发展需要。

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各种服务,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给职工各种形式的离职后福利。离职后福利包括退休福利(如养老金和一次性的退休支付)及其他离职后福利(如离职后人寿保险和离职后医疗保障),不含短期薪酬及辞退福利。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企业制定并告知职工的离职后福利管理办法,称为离职后福利计划。根据企业承担风险和义务的差别,离职后福利计划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种类型。其中,企业向独立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称为设定提存计划;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称为设定受益计划。两者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条款及其所包含的经济实质上。

在设定提存计划下,企业的义务以向独立主体缴存的提存金金额为限,职工未来所能取得的离职后福利金额取决于向独立主体支付的提存金金额,以及提存金所产生的投资回报。设定提存计划的缴费对象为企业单方或与员工共同,缴费水平固定,收益水平不定,精算风险和投资风险由职工承担。企业实务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及失业保险就属于设定提存计划,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存金额,职工受益水平与企业在职工提供服务各期的缴费水平不直接相关。

在设定受益计划下,企业的义务是为现在及以前的职工提供约定的福利。缴费对象为企业单方,缴费水平不定,收益水平固定,精算风险和投资风险实质上由企业承担。企业改制时特定人群的薪酬计划属于设定受益计划。

工业企业会计准则篇(7)

一、前言

中国国企和民企在国际化及向海外市场扩张的同时,也开始着眼于全球性或区域性的资金管理。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加强企业海外工程资金管理是推动企业海外工程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现代企业海外工程推行和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实现管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证企业海外丁程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海外工程资金管理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企业海外工程资金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企业海外工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服务于企业海外工程总体财务目标。就资金管理的行为而言,企业海外工程资金管理的目的主要是:

(1)满足企业海外工程设立的需要

设立企业海外工程必须要有法定的资本金。资本金是企业海外工程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资金。只有具有足够的资本金,企业海外工程才能开张营业。从理论上说,资本金即企业海外工程的注册资本应当和实收资本数量一致。企业海外工程以资本金为基础,可通过借贷筹集更多的资金,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现代企业海外工程财务管理中,企业海外工程设立时的资金管理活动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满足企业海外工程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资金管理,是企业海外工程资金管理活动中最为经常性的目的之一。从总体上讲,企业海外工程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维持简单再生产;一是扩大再生产。与此相对应,资金管理活动也分为两类,即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需要而进行的资金管理和满足企业海外工程发展和扩张进行的资金管理。一般情况下,这两种资金管理都会直接增加企业海外工程资产总额和资金管理总额。

(3)满足资本结构调整的需要资本结构调整是企业海外工程为了降低资金管理风险、减少资金成本而对资本与负债间的比例关系所进行的调整。现代企业海外工程资本结构的调整是一项重大的财务决策事项。也是资金管理与资金管理决策的重要内容。

三、企业海外工程资金管理原则

企业海外工程资金管理原则是指企业海外工程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以最低的资本成本,适量、适时、适度地筹集企业海外工程生产经营所需的资本,是企业海外工程资金管理的总体要求。具体地讲,企业海外工程资金管理必须遵循以下3个原则。

(1)台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指资金管理的数量应当合理。企业海外工程无论从什么渠道、用何种方式资金管理,都应首先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需要量,使资本的筹集量与需要量达到平衡,防止资金管理不足影响生产经营或资金管理过量而降低资金管理效益。

(2)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资金管理的时间应当及时。资金管理要按照资本的投放使用时间来合理安排。使资金管理与用资在时间上衔接,避免因资金管理时间过早而造成使用前的闲置,或因资金管理时间滞后而贻误有利的投资时机。

(3)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是指应当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筹集所需资本。企业海外工程从不同资金管理渠道和用不同方式资金管理的难易程度、资本成本和资金管理风险有所不同,因而在资金管理时应综合考虑各种资金管理方式的资本成本和资金管理风险,力求以最小的代价取得生产经营所需的资本。

四、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如何加强企业海外工程资金管理

(1)树立现代化企业形象,创造良好的筹资信誉

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因此,无论是吸引投资者向本企业投资,还是向金融机构借款或向社会进行融资,都必须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商业信誉为首要前提。首先,企业海外工程的发展和投资方向,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具有较高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必须符合科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并以良好的经营业绩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求得较高的社会信誉。最后,企业海外工程在经营活动中必须讲求信用,如果企业经常拖欠债务,就会丧失企业的信用,势必给筹措资金带来困难。

(2)加强银行账户管理

工业企业会计准则篇(8)

新会计准则的推行与实施对供电企业会计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顺应企业的发展,必须要相应的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我国供电企业的会计工作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文章中分析了基于新会计准下的供电企业会计工作,以此推动我国供电企业的发展,满足人们用电需求。

一、新会计准则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我国各型企业在运行工作时保持着规范性。在企业中实施新会计准则,对提高企业会计工作质量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主要是按照我国实际的生产力,同时也结合了国外优秀的会计准则而制定出来的。实施新会计准则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市场经济的透明度。另外,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能够让企业相关的领导者、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等较为清楚的知道企业运行状况,从而可以准确的预测到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企业会计信息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新会计准则提高了供电企业会计工作质量

(一)新会计准则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得到相关的保障

在新会计准则中,特地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计量方式进行相关的改善,制定了相应的新规,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必须要对企业实际的运行状况和交易行为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对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的核算和计量。在我国供电企业中,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交易行为是巨大的,同时人们用电量的需求日益加大,扩大了供电企业的运营前景。因此,在供电企业中实施新会计准则,保证了供电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获取的会计信息保持着有效性和完整性。

(二)新会计准则可以有效遏制供电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利用计提减值以此操纵会计利润

供电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通常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对每年的资产减值进行确定。当供电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资产价值得到相应的恢复后,就可以将以往年度的资产减值所造成的损失进行抵消。但是企业在会计工作中利用这一方式,很容易造成企业运用计提减值以此对企业会计利润进行操作。在新会计准则中,确定了企业的资产减值在得到确认后,在以后进行会计工作时就不需要转回。这样可以在根本上遏制供电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利用计提减值对会计利润进行操纵。

(三)供电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为了保证企业会计账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计人员必须要对账目数据进行有效的检查和核对

在新会计准则下,在会计工作中必须要进行有效的对账和结账。在结账过程中必须要将账目中的所有数据进行有效的核算和检查,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为了保证供电企业的相关领导者可以全面的把握企业的运营状况,必须要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在进行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必须要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会计工作。

(四)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供电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新会计准则中,作为企业的债务人,如果是在重组企业债务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利益时,那么就可以作为当期损失的利益。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新会计准则能够有效的限制供电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出现不规范工作行为

供电企业作为公共事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利益水平,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促进供电企业经济效益。供电企业在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利润进行相应的调整。供电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将资产减值中转回准备工作进行取消。在新会计准则中,企业中的计提减值准备工作不能进行转回。在企业计提减值中允许进行计提,但是在每年会计工作中不得将减值资产亏损进行冲回。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利用计提减值对企业利润进行随意调控。

(六)新会计准则能够加强供电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水平

在进行新会计准则中,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必须要提高企业行为的规范性和市场交易的真实性。在供电企业内部监督工作中,进行新会计准则工作,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水平。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制度,供电企业在经营和投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规避风险,防止在工作中出现问题。以此增强企业整体质量水平,确保了供电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所获取的会计信息有足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在实施新会计准则后,提高了外部监管水平。电力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实施新会计准则,加强了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供电企业的监管水平,同时政府也会随时对自身的监管水平做出合理的评价。确保了监管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化,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三、结语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我国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来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会计准则下,保证了供电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可以获取准确真实的数据信息,确保会计工作的有效性,促进了我国供电企业的发展,提高我国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各型企业的会计工作,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工业企业会计准则篇(9)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一、新会计准则概述

企业的会计准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划分:基本层面、一般层面以及具体层面。在实际中,会计准则一般即指会计核算。新会计准则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和国际化准则趋同。我国对会计准则的改革时代特征显著,在改革时向国际会计准则看齐。因此,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在基本框架和原则上都和国际形式基本一致,已经逐渐和国际会计、审计准则趋同。

其次,带有中国特色。虽然我国在制定新会计准则时参考了发达国家处理会计的成功经验,但同时也充分结合了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新的会计准则在与国际准则接轨的同时,也保持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最后,会计处理方法得到创新。新会计准则和传统的会计准则比较起来,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转变。第一,在新准则别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虽然历史成本计量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但对资产持有收益的结果不能做出准确判断,也无法真是地呈现出企业的实际业绩。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就能解决这些弊端,可以呈现出企业的预期业绩。第二,利润的计量方式发生了改变。新会计准则在存货计价方法、确认和计量、收入的定义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调整,改变了利润的计量方式。第三,新会计准则在处理企业合并上有了新方式。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只有账面价值才能作为会计处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利润操纵的状况。第四,建立了新的应收账款台账、账龄分析的制度,原有的应收账款坏账制度也得到了完善,会计账务更加清楚、真实,坏账风险明显减小。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影响

1.对会计人员的影响

就我国会计行业的现状看来,各个企业中的部分会计人员没有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些会计人员甚至还没有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资格,导致这部分人员在完成各项会计工作时并未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出现流程、手续不清,记账随意等不良现象。同时,有部分会计人员并未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经常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给企业的会计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实施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可以促使其积极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并重视思想道德培养,从而有利于企业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2.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业务的核算进行了修改,并压缩了一部分会计政策和估算的项目,把企业的理论调节限定在了固定范围之内。首先,规定了不能转回计提的减值准备,这种做法可以避免出现计提准备和当期的净利润差出现较大差距,从而防止企业出现随意操作利润的现象。其次,统一的债务重组方法被改变。新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中加入了计量属性,当偿还债务能力较低的公司在享受债务豁免时,要在利润表中予以记录。

3.对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逐渐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这也暴露了我国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范围有限、披露不全面等问题,这类问题导致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风险不能进行正确评估,也无法真正掌握本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无法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我国最新制定的会计准则中,对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做出了调整,旨在改善会计信息质量,让企业对其他主体权益的报表披露更符合规范。新会计准则的修订,不仅符合了国际准则的要求,更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会计工作中落实新会计准则的建议

1.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

各企业应该努力完成会计信息化的水平,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想要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一定要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新信息,并加强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满足新时代管理、发展的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还能实现我国的“走出去”,企业在会计工作中积极应用新会计准则,可以减少在引进外资与境外投资过程中,因为不同的会计准则而引发的不必要麻烦,可以节省会计转化成本,推进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2.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所有企业都应该充分重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并着手提升其综合素质,实施明确的岗位责任制。企业可以对会计人员开展定期的业务培训,来提高其业务水平。并且还要和其他企业增加交流的机会,多设置专业竞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要培养员工形成团队意识,让其认识到会计工作并不能独立完成,而要依据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才可以完成优质、高效的会计工作,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

3.国家加大扶持力度

从国家角度而言,要想推进新会计准则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应该建立更加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施新会计准则能够提升财务报告信息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国家对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有利于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并且能够推进会计制度的革新,使会计信息更为真实可信。国家对企业的大力扶持,能够使交易成本得到显著降低,从而推动资金的有效流动,可以减少无效投资、资金浪费等损伤企业利益的情况。国家加大扶持力度,也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可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深化企业改革、促使资本市场良好发展都大有裨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准则是企业开展会计工作的主要依据,新会计准则能够解决传统会计工作的问题,改善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在开展会计工作时要严格参照新会计准则进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更完善的会计制度,为企业的会计工作提供有力指导。

参考文献:

工业企业会计准则篇(10)

一、新会计准则关于职工薪酬核算的变化

新准则下有关职工薪酬核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核算的范围在不断延伸。在旧准则下,企业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职工工资和福利费。新准则与其相比,职工的范围得到扩大,不仅仅针对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职工,而且还包括了与企业建立职务、劳动关系的其他职工,所包括的人员范围有了较大扩展。其次,有关职工薪酬核算的会计科目也有了较大变化。与旧准则有所不同的是,新准则规定,与企业支付职工薪酬有关的会计科目在“应付职工薪酬”这个一级科目下设置与福利费、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等有关的二级会计科目,以方便企业进行统一的职工薪酬会计核算。再次,新准则有关职工薪酬核算的信息披露要求有所提高。企业应该将支付给职工的社会保险费、工资、福利费等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1)财务报表层面。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制定了设定受益计划但从未做过会计处理的相关企业,在对会计处理方法及分类进行判断时,应及时按照新修订的会计准则执行。根据旧的会计准则,当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时才会根据国资管理及相关财务规定预提统筹外的离退休福利,因而在设定受益计划职工福利进行确认的相关常态化机制方面较为缺乏。新的会计准则将这一部分内容纳入其中,将之前未进行计量和确认的报表外的职工福利与负债也统计进了会计报表,会对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会计报表产生直接影响。

(2)职工薪酬界定层面。新会计准则中对职工薪酬的界定更为明确,这使企业对会计准则理解不完整导致差错的可能性和人为操纵的空间大大减少。与此同时,扩大的职工薪酬范围也提高了计入产品成本的人力成本,体现了产品真实成本的构成,使得产品成本的透明度有所提升,促进我国会计核算与国际标准更为接近。

(3)理论与实践适用性层面。新会计准则对受益计划进行折现所选择的折现率进行了规定。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金融产品收益率变动较大,加之受益计划的时间跨度一般都比较长,折现率的选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外,估计人口统计变量和财务变量的精算工作需要聘请外部专业机构进行。上述因素都可能对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也更高。

三、当前企业职工薪酬核算所存在的问题

(1)福利费的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在企业核算的实际过程中,福利费的核算基数与提取比例并没有严格按照准则的相关规定予以执行,加之企业在进行财政与税务处理时存在着一定差别,进而使有关福利费的核算存在一定问题。新会计准则规定,对于没有对计提的比例与基数进行规定的情况,企业可以参照历史的数据,并充分结合企业当前实际情况,对应付职工薪酬做出合理预计。实际的财税处理所存在的差异会对企业的成本费用和流动负债等科目所反映的金额产生影响,部分企业有可能会通过增加福利费用的计提比例来提升企业的成本费用,使得企业在应纳税所得额减少,进而减少企业应该予以缴纳的税款。还有部分企业可能对应付职工的福利费用随意调减,使职工应该享受到的正当福利缩水。因而,由于计提标准不统一所带来的福利费核算问题有可能会对企业会计之间的可比性与可靠性带来不利的影响。

(2)非货币利的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伴随着企业薪酬制度的日益完善,以及新会计准则的,通过非货币利的形式来支付企业职工薪酬的现象越来越多。非货币利对于企业而言,有可能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新会计准则却仅仅将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在非货币利的范畴之内:一是企业将其自身所生产的产品发放给企业职工。二是企业把住房等相关资产的使用权无偿让渡给企业的职工。三是企业把从外部购买的产品发放给企业职工。仅仅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规定会使得非货币利的核算范围较为狭窄,有关非货币利计量的准确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3)辞退福利确认存在的问题。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辞退员工的补偿行为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有着明确的规定,在劳动合同到期之前,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应支付的辞退补偿款,企业应该将其计入预计负债。但是这一补偿款在会计与税法的处理上存在着差别,会使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因此而增加。

四、解决企业职工薪酬核算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1)关于福利费核算问题的建议。企业应该对福利费的相关标准与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明确。当前福利费与成本费用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这一情况下,企业对职工的福利费用进行调整的空间也就日益增大。如果企业要计提福利费,需要明确福利费的使用范畴,企业还可以在扣除或者计提的时候对相关福利费的项目进行列举,以便福利费的使用以及所发生的金额能够得到明确。与此同时,为了应对企业人为提升福利费的状况,在实务操作中可以根据工资的多少来对如何分配福利费进行明确,可以先对福利费进行计提,然后再据实予以扣除,在期末时再进行多退少补。

(2)关于非货币利核算问题的建议。针对企业非货币利核算所存在的问题,企业在使用非货币利时,应该对其如何进行计价充分考虑,应该对实务的操作性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衡量之后,在新会计准则所允许的范围之内,保持一定的弹性,使得非货币利的计量能够有标准可以参照。关于以自产产品发放非货币利的事宜,实务界与理论界在会计处理方面一直存在着分歧,当前将这一情况的会计处理作为视同销售行为,但是这也给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企业应该对这种会计处理予以改进,将自产产品发放职工福利的行为不按照销售行为进行处理,会计核算过程中直接按照成本进行结转,而不通过营业收入的相关科目进行会计处理。这样一来,便会限制企业通过非货币利的行为来增加当期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使会计信息能够更为公允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反映。此外,为了对企业利用非货币利进行操纵利润的行为进行限制,可以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进行完善,对当期营业收入与上一年相比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充分说明。

(3)辞退福利确认问题的建议。针对辞退福利确认有关的会计处理应该在会计实务中得到严格的限制,以防止辞退福利成为企业调节当期利润的方法。确认为预计负债的会计处理应该予以规范。企业如果需要将辞退福利计入预计负债,那么必须在具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此项会计处理,相关证据可以从企业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身份证的协议等文件中取得。只有这样,才能对人为调节相关账项的情况进行有效的限制。

(作者单位为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篇: 新时代社会治理 下一篇: 智慧教育课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