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网络调研应注意的问题汇总十篇-9游会

简述网络调研应注意的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01 11:50:49

简述网络调研应注意的问题

简述网络调研应注意的问题篇(1)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7―0102―04

网络教研是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研模式。它是以在学校的真实情景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着眼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和改善学校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研究模式[1]。

“网络教研”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早在2005年5月正式立项和全面启动的建设工程,各地先后建立了教研网站、网友论坛和在线研讨,同时还设置了学科博客群组,形成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实践经验和成果,拓宽了教研渠道,丰富了教研方式,促进了新课程研究[2]。当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教师角色的转换,也促进了教师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依靠网络进行学习和教研已经越来越普及,而教师需要成功地从传统的教研模式向网络教研模式转变。

很多中小学,职校,大学都陆续积极地展开了网络教研活动,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目前国内一些学校尝试着不同网络教研平台,因此也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学习教研团体。如依托博客平台且比较成熟的群体,苏州教育博客,海盐教育博客等;其次利用魔灯(moodle)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如鞍山一中的moodle平台,上南中学的moodle课程;再者利用论坛(bbs)进行网络集体备课,集体探讨;另外也有学校利用qq群进行网络教研,如淄博附属中学;最后随着云时代的到来,更有很多教研工作者把目光投入到了google平台,同时形成了一批比较活跃的学习共同体,如周村教育教研,益学会,社会大发现等。本文选取应用比较成熟的博客平台以及刚刚起步的google group平台进行比较分析。

一 平台对比――博客和google group平台

google group也称google 网上论坛,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创建一个在线的论坛,也可以申请加入一个论坛,通过在线或者电子邮件参与论坛的讨论。以下根据博客平台,google group这两个平台的特征,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协作学习维度,平台技术维度,教研文化维度。

1 协作学习维度

(1)深度互动

深度互动,目前并没有准确的概念,从查阅文献中可以知道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融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作出决策并解决问题[3]。深度学习涉及对信息的整合,是自我导向的,学习者主动、积极的行为[4]。深度互动是指学习者之间进行深度学习的互动,其判断的依据是深度学习的发生与否。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个体,而深度互动更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学习,注重的是两个人或多人。

将学习互动从六个维度进行划分,划分成浅度互动和深度互动。其中浅度互动包括简单回应,摘录表态,粗略表述;深度互动包括内化迁移,总结反思,综合评论;简单回应一般是用少量文字表述,通常表现为“学习了,赞、同意”等简单性回复语言;摘录表态,指学习者摘录作者语句并表达自己的态度,或简单回应前面的评论或主题,一般表现为同意某某的某句话;粗略表述是指学习者对文章或主题进行简单分析,或简单描述个人行为或态度,较简单回应更深一点;内化迁移要求学习者深入思考文章,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有迁移到实际教学情境中的趋势;总结反思则是学习者在总结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者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或渴求进一步进行探讨;综合评论则是学习者能够结合主题对文章或者主题进行概括,评论作者的某些观点,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以上六种维度的具体举例,见表1。

现选取苏州教育博客2009年1月6号至2009年3月31号时间段的所有精华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博文数为206篇,回复总数为153篇,浏览总数为13241次,其中135篇博文为0回复,有34.5%的博文得到回复,平均87.11次浏览后有一条回复,有回复的博文平均每篇有2.16条回复。参照上述标准,分析如下(见表2),对回复进行分类,分析结果仅有14条回复属于深度回复,占回复量的9.15%。此外,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见表3),用支持,学习了,谢谢三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其中简短回复“支持”的评论有6条,“学习了”有16条,“谢谢”有26条。

数据表明博文并不能引起学习者的热烈讨论,多数学习者仅是看别人的文章,互动比较少。再者,互动的质量较差,仅有9.15%的回复属于深度互动,31.37%的回复使用的是简单回应性话语。这种没有通过深层次的交流不能让教师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研水平。整个群体的学习看起来就像是老师在自言自语,并没有得到他人的积极回应。

以淄博网络教研(zhcedu)周村教育项目的google group(groups.省略/group/zhcedu/topics?hl=zh-cn?hl)为例,该论坛从2008年12月26号开始开放,截止到2009年3月20号共有共83篇帖子,回复总数为563条,其中75%的帖子得到回复,25%的帖子是0回复,有回复的帖子平均每帖有9.08条回复。依据上述标准进行划分,属于浅度互动的共有130篇,占回复总数的23.1%,属于深度回复的评论有433条,占回复总数的76.9%。从平均回复量来看使用google group的要远远超过博客的回复数量,另外从回复质量上看,google group深度互动要明显好于博客。从而说明使用google group要比使用博客更能进行深度学习,更能促进教师的成长。

(2)同伴互助

教师利用博客平台主要是撰写个人博文及教学叙事等。基于博客的同伴互动方式是访问者在博文下面进行回复或留言,而不能进行及时的在线交流。google group平台是和每个人的google邮箱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可以很方便的在邮箱里看到所有的帖子,并且可以在邮箱里直接对某一个话题进行回复。同时,google邮箱提供了邀请某人在线聊天的功能,这样教师可以和在线的教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其同伴互助功能要比博客平台好。

(3)集体智慧

集体智慧也可以理解群体智慧,它是指是由许多个体在合作与竞争中所显现出来的智慧集合。群体的智慧要优于少数专家,另外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比群体知道的更多。因此,网络教研过程中要注重整个群体智慧的提升。而在群体智慧形成的“整个过程的关键是多样化――不仅是指生物学上的意义,还包括概念和认知层面[5]”教师利用博客平台进行网络教研时,更多的教师自己在写自己的博文,却很少和他人进行思想的碰撞。目前校本教研的教师博客群组一般是本学校的老师,群体内认知差异小,由此而进行的教研活动,很难提高整个群体的智慧。基于google group的网络教研团体在进行区域教研时有明显优势,它可以整合整个地区的教师资源,通过论坛进行探讨。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人都可以参加,他们的个体认知差异更大,也更有利于提高群体的智慧。

2 平台技术维度

(1)平台易用性

教师只需要在博客平台上注册一个账号即可,零技术,零基础,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是一个上手非常快的一个平台,而且并不需要教师维护。google group 平台必须要求每个教师要注册google账户, 还需要有一个google信箱。另外,由于google group 目前还是英文版本,英语基础比较差的教师会感觉不太适应,而在google group发表帖子的方法和普通论坛一样。

(2)平台开放性

教师可以对自己的博客平台进行加密,或者对某些文章进行权限设置,有利于保护教师个人隐私,博客平台的权限设置比较灵活。google group的设置只有管理员有权限进行设置,它可以设置为开放型的论坛(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或者只有成员可见的论坛等,诸如一系列的设置只能有管理员来完成。

3 教研文化维度

(1)教师话语权

教师的话语权反映教师专业意识的觉醒和主体地位的确立。博客平台是一个很好的把话语权还给教师的一个平台。教师话语权也是博客平台的一大特色,教师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自己所思所想,而并没有人限制,从而给教师们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让他们去思考,去学习。google group 平台,教师也有充分的话语权,但是教师参与程度不一样,“参与教师按照参与程度氛围分为核心参与者,一般参与者、边缘参与者、潜水者、游离者”[6]。潜水者和游离者,他们并不积极发言,他们对这个集体的贡献很小。而核心参与者他们积极引领教师进行不同话题的探讨,对网络教研贡献大。

(2)教师自我意识

教师的自我意识更强调教师在教育情境中,在从事教师职业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及自己与学生、同事、领导、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认识与评价、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等特点[7]。教师利用博客平台可以将从事职业中的疑惑,反思,以及对自我的认识和周围环境等的认识与评价叙述出来,并且可以和同行们讨论,甚至可以得到专家的建议。但是博客平台的实时交流讨论功能并不完善,往往不能得到及时的建议和反馈。基于google group平台教师可以就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和群组里的教师展开激烈的讨论,同时在这种互动的环境让教师不断的将话题深入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还有对自我的认识,以及过程的情感体验。

以上从协作学习,平台技术,教研文化三个维度进行了网络教研平台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协作学习方面google group 在深度学习,同伴互助,集体智慧上都要优于博客平台;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博客比google group在平台易用性和平台开放性要更胜一筹,但是google group在平台互动性上要优于博客平台;从教研文化角度来看google group在教师话语权和教师自我意识方面都要优于博客平台。

二 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平台存在问题

目前,网络教研已经非常的普遍,平台也不仅仅是上述平台,除此以外,还有区域性的专业q q群(研讨)、专题学习、研究网站(群)的利用等多种形式[8]。不管使用上述哪种平台,网络教研平台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平台缺乏引领教师进行深度教研的机制。目前多数平台提供教师在线聊天功能,但是这种实时在线的通过聊天就行的教研如通过qq群,往往是一个问题提出之后,教师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就开始回答问题,使得所探讨的问题没有深入的进行下去,讨论质量不令人满意。还有一些教师游离在外不发言,抑或跳转话题,进行和主题无关的发言,都阻碍了网络教研的进行。论坛或主题网站,往往是核心参与者发起话题,而其他教师只是观看,抑或发表简单的问候性的话语,并不参与进去。网络教研时间一长形同虚设,只剩下一个平台,人气非常不旺。这种教研方式我们可以称为“浅度教研”,而深度教研则需要教师对问题进行积极的反思,并通过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且对该问题有继续向下延伸讨论的趋势,而目前的平台都没有这种引领机制。

其次,平台缺乏人―媒体―人互动的功能。人―媒体―人互动是指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要强调媒体在教研中的重要作用,即通过媒体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达到推进网络教研。在网络教研时,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并不仅仅局限于集体备课,抑或共同分析案例,很多时候还要分析一节课的录像,比如进行微格教学,教师说课等的录像,而目前的平台很难实现把这种视频进行快速上传,并且由教师或教师和专家共同来探讨。

再者,平台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目前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多数还是因为兴趣或者个人需求。很多教师也缺乏持之以恒性,只是三分钟的热度,凑凑热闹就忘了。而参与的教师多数想要索取,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得到别人的资源,而自己却不愿意与别人分享个人的成果。造成了教研中索取的人太多,而奉献的人太少。目前的平台不能进行有效的反馈每个教师真正参与网络教研的程度,比如教师参与时间,教师奉献资源数,教师解答了多少别人的问题,以及自己提出了多少问题等。目前的平台不能给参与网络教研的教师一个清晰的反馈表,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网络教研的质量,以及个人教研的质量进行评价时就不会素手无策了。

2 平台问题之对策

我们从平台技术角度去思考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人的管理。要想建成一支高质量的教师研修队伍,应加大监管质量以及管理的规范化。同时网络教研作为教师学习进步的有力工具,每个人应该树立如下的观点:(1)协作观,网络的教研应该是人人协作,而不是竞争,协作促进人的发展。(2)共享观,人人参与,人人共享,大家都为自己的平台多做点贡献,以开放的姿态把自己的知识拿出去和别人共享,同时你也可以学习别人的知识。(3)主体观,每个教师在这个平台中有主人翁的意识,主动的去参与,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专家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不要局限于别人的看法,这样参与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提高。

基于以上原则而形成的网络教研团体,会形成一个持续发展的学习型组织。为了促进教师对知识的获得、共享和创新,让每位教师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得到发展,进而让学校获得持久的竞争力[9]。以上网络教研平台存在问题的提出也仅是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教研员教师们去思考并着手解决。

参考文献

[1] 肖正德.网络教研: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教研模式[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7 ,(1):34-35.

[2] 张成昆.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网络教研实践研究――以苏州市网络教研活动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3] 叶晓芸,秦鉴.论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j].教育技术导刊, 2006 ,(1) :19.

[4] 孙银黎.对深度学习的认识[j].绍兴文理学院院报, 2007,(4):36.

[5] [美]詹姆斯•索诺维尔基.百万大决定[m].孟永彪.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24-25.

[6] 冯立国.网上教研的教师教研行为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08,14(6):113-114.

简述网络调研应注意的问题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73-02

一、对网络课程中练习题探究的前提

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为远程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如何设计、开发,为远程学习者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成为近年来远程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大焦点。而练习作为网络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练习设计的优劣也充分显示了网络课程的质量。

二、部级教育学类精品课程中练习题现状

笔者登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通过调查法,在精确搜索里限定教育层次为本科,课程级别为部级精品课程,一级学科为教育学,二级学科为教育学类,进行搜索,对于搜索结果,剔除体育学类,符合要求的为44门课程,时间跨度从2003年至2010年。笔者对这44门国家精品课程的练习题进行了统计研究。

笔者参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的网络课程评价规范》将统计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针对44门课程是否存在练习进行了统计。结果为,存在练习的有32门课程,所占比例为72.7%;不存在练习的有12门课程,所占比例为27.3%,在部级教育学类网络精品课程中,存在练习的网络课程还是占多数。

第二个方面是针对练习是否存在解释性反馈即答案进行了统计,练习反馈是指学习者在练习中能得到有意义的反馈。在存在练习的32门课程里,存在章节练习的有28门课程,存在综合练习的有19门课程。章节练习里,存在解释性反馈的有7门,所占比例为25%,无解释性反馈的有21门,所占比例为75%;综合练习里,存在解释性反馈的有13个,所占比例为68.4%,无解释性反馈的有6门,所占比例为31.6%。从上面的数据,我们看到章节练习中有解释性反馈练习的课程比例为25%,综合练习中有解释性反馈的课程比例为68.4%,有解释性反馈在综合练习中占的比例较大。

第三个方面是针对具体练习题型进行的统计,笔者分别在章节练习和综合练习两个大方面下进行的统计(注:选择包含单选、多选、不定项;判断类包括判断,辨析;简答类包含简答、简述和问答;论述类包含论述和综述;材料类包含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开放实践类包含实践调查题、设计类和无固定答案试题)。章节练习里,名词解释为7门,所占比例为25%;选择类为7门,所占比例为25%;判断类为5门,所占比例为17.9%;填空为11门,所占比例为39.3%;连线类为1门,所占比例为3.6%;简答类为20门,所占比例为71.4%;论述类为9门,所占比例为32.1%;材料类为6门,所占比例为21.4%;开放实践类为13门,所占比例为46.4%。而综合练习里,名词解释为15门,所占比例为78.9%;选择类为10门,所占比例为52.6%;判断类为6门,所占比例为31.6%;填空为9门,所占比例为47.4%;连线类为0门;简答类为18门,所占比例为94.7%;论述类为14门,所占比例为73.7%;材料类为6门,所占比例为31.6%;开放实践类为7门,所占比例为36.8%。

第四个方面是针对练习的界面问题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发现,16门课程的练习的界面呈现存在问题,所占比例高达50%。例如:文字大小不一;答案的按钮无法操作;排版错误等等。

本研究发现,目前网络课程中练习题的设计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现有教育学类国家精品课练习的设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数量和种类单一,问题形式单一,网络的优势发挥不足。还是沿袭了书本上的练习题型,练习的题型没有创新,也没有充分运用网络的优势,只是练习的呈现方式是在网络上;(2)网络课程中的练习缺乏指导性答案,章节练习里,无解释性反馈所占比例为75%;综合练习里,无解释性反馈所占比例为31.6%;(3)练习活动设计缺乏规范性,要素不全,练习的界面出现不齐整。

三、网络课程中练习题的设计策略

有效的网络学习就是能够创设以促进新知识的选择、组织、整合和检索的教学环境来吸引学习者。首先,课程中的重要学习内容应在练习中充分显示。其次,教学中的新知识与新技能应该与先前知识相整合。最后,能在长时记忆中建立新知识和新技能,经过练习,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能在长时记忆中顺利检索新知识和新技能。有效的练习会运用到所有这些心理加工。那么应该怎样设计练习呢?根据统计数据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网络课程中练习题的设计策略。

1.成就式练习。正如前文所述,传统的练习模式所采用的指导思想是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的强化刺激。而现阶段单纯的刺激—强化反应无法更好地适用于网络课程的练习中,笔者认为现行的网络课程学习中应适当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改变以往强调刺激强化的练习方式,强调创设情境和任务驱动的方式去练习。网络课程的学习具有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主体是具有一定学习模式和思想的成人的特点。而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机,笔者基于网络课程学习的特点和成就动机理论,提出了成就式练习,以此增加学习者对于练习的兴趣,便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成就式练习就是指在练习中增加额外的成就奖励,即达到什么要求就会获得相应的成就。在学习者完成相应的练习题时,界面上会弹出一个小窗口,上面显示学习者完成的相应的成就,同时,界面上也会显示其他在线学习者已完成的成就。成就可以有各种类型,例如任务型成就,即学习多少个知识点就会得到相应的成就;每个成就会得到不同的成就点数,根据成就点数的高低,成就也可以有等级,例如初级选手、中级斗士和高级大师。

2.提供解释性的反馈。反馈即我们常说的标准答案。反馈提供的是练习的结果。它告诉学习者他们对于问题的回答是否正确。事实上,反馈可以做到更多。笔者认为,反馈除了告诉学习者他们的答案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还应该做一个简短的解释,来告诉学习者为什么正确或者为什么错误。这种情形常见于选择题与判断题。如果答案只是简单给了选择某一项或者对与错,这种判断性的反馈并没有帮助学习者明白为什么学习者的答案是错的,而增加解释性反馈,这种反馈包含一个简短的解释,这就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机会。其实,做错的题就是个再次教学的机会。学习者通过这简短的解释,有助于建立正确的心理模式并纠正错误的观念。moreno和mayer(2005)研究发现,解释性的反馈比判断性的反馈的学习效果更好,解释性的反馈组的学习者比判断性的反馈组的学习者出错率要低,解释性反馈组的效应量为1.87,判断性反馈组的效应量为0.94。因而,网络课程中的练习答案应该增加解释性的反馈内容,以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巩固知识。

3.应用多媒体原则。mayer对于网络学习提出了八条原则,分别是:多媒体原则、邻近原则、通道原则、冗余原则、一致性原则、个性化原则、部分原则和前培训原则。这些原则对于网络课程中练习的设计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笔者归纳如下:第一、练习内容的呈现形式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只有文本,还应该相应的加入些图片、图像。我们都知道,教学内容的展示形式应该丰富多彩,这样才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同理,对于练习的设计,同样需要。第二、练习和反馈的布局应该邻近呈现,以方便学习者进行比较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第三、练习中应该避免与练习内容无关的音频,例如背景音乐或者环境声效,也应该避免无关的图片,例如用于装饰界面的图片,还应该避免无关的文字,即练习内容的解释应该简明扼要,不需要长篇大论。第四、运用有效的屏幕指导即增加屏幕上指导者,它和可以与学生相互作用,用来帮助引导学习者的练习过程。它可以是虚拟的卡通人物,可以是一段教学视频,也可以虚拟环境中真实人物的体现。第五、练习应该增设等级。有初级练习、中级练习和高级练习。让学习者一级级地从简单到难,充分掌握学习内容。

四、结语

练习在网络课程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学习必须经过练习,练习之后才会有效果,才能产生学习或学习的迁移。适当有效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问题的解决中。针对网络课程中练习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成就式练习、应用多媒体原则和提供解释性反馈的设计策略,相信对教学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都会有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顾建莉.成人网络学习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3).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简述网络调研应注意的问题篇(3)

1. 所教学科:

上述七项数据表明我们教师对网络应用已具备一定基本素质,对开展网络教研提供了基础保障。

8.关于“网络教研”你是怎么理解的?具体描述一下你认为的形式。

此项回答,大多数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认知程度上。有87%的认为网络教研就是简单的网络共享,在概念上还没有理解“网络教研”的实质。13%的人对网络教研没有概念,表述为“从来没有听说过”。

9.你希望针对网络教研开展怎样的培训活动?

此项回答中,教师们都希望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有93%的人愿意接受网络教研组织的各种培训。89%的教师对培训的内容有要求,希望通过观摩、网络来进行学习。

10.你描述一下未来你脑海的中以网络为依托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

此项描述中,有90%的教师对未来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型教学进行详细的描述;76%的教师的对未来这种教学模式充满了期待。

二、渊源背景

网络教研是指在教研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研活动(广义)。从学习方式与教学研究实践方式的视角来看,网络教研则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研究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以探究学习交流研讨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研究活动(狭义)。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平台,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网络教研是随网络应用的发展而生的一种系统的、崭新的教研模式,是传统教研方式或常规教研方式有益的补充。最初是由许多教师、教研员零星的、自发的、分散的利用网络来开展教研,到后来发展成教师、教研员的自觉主动行为,即由“草根教育”转变为“专家引领”,网络教研才焕发了生机。

教育部在2004年就成立单独管理和研究机构,外省尤其发达省份已经形成自己有特色的模式,我省和市里也在2010年相继成立独立领导机构和研究机构。

省市教育局在十二五期间把“网络教研”确立为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凸显“网络教研”的重要地位。吉林市”十二五”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规划--网络教研工作实施方案(2011―2005)以全新的高度明确了”网络教研”未来发展方向。

三、实施对策

(一)做好宣传,营造氛围。网络教研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个教育系统的关注、配合与支持。通过多种方式向全体教师宣传,加深对网络教研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进修学校应制订《龙潭区中小学网络教研实施指导手册》,指导基层学校开展网络教研,在部分学校定期开展网络教研开放周(日)活动,让教师走进网络教研、了解网络教研、积极参与网络教研。在进修学校校刊上开辟网络教研实验与研究专栏。

(二)加大投入, 强化管理。网络教研需要网络硬件环境的支撑,因此在依托市教育局城域网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做好我区的网络教研环境建设,建议区制订《网络教研学校硬件配备标准》,做到建设标准化和特色化。加强网络教研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课题研究,探索路子。组织基层学校参与网络教研十二五科研课题,利用网络教研课题研究解决课改中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确立网络教研样本校。实现重点突破,全面引领。建议操作流程如下:

简述网络调研应注意的问题篇(4)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i标识码:a

abstract: the q & a system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sharing and dissemination of our daily life knowledge. improving user satisfaction is a prerequisite for creating a quality q & a system.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ystem of network question-answering system,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resul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research,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 degree of user satisfaction is the benchmark of evaluating qa system quality, the final factor of constructing high quality network 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

key words: q & a system; questionnaire; customer satisfaction

1 问答系统

1.1 定义

问答系统(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 qa)是信息检索系统的一种高级形式,它能用准确、简洁的自然语言回答用户用自然语言提出的问题。其研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的需求。问答系统是目前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一个倍受关注并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

1.2 问答系统的一般处理流程

给定一个问题,问答系统的处理流程一般如下:首先分析问题,得到问题的句子成分信息、所属类别和潜在答案类型等信息;然后根据问题分析得到的信息,进行数据集中得到可能含有答案的数据,这缩小了进一步精确分析的范围;在得到的小范围数据中采用各种技术提取答案或者答案集合;最后将答案返回给用户[1]。问答系统的一般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1.3 问答平台特点综述

问答平台的服务界面是用户获取积极体验的首要因素,为了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快速和有效地提出和解答问题,大多网络问答平台的界面都追求简洁、清晰。在问答模式上,除google answers因为采取收费模式需要将问题定价并邀请专家解答外,其他平台均采取提问―回答式。google answers的答题专家必须通过严格选择程序,而其他平台会聘请特邀专家或者由具备某些领域专业知识、见解和经验的网络用户回答问题。奖励机制各有特点,但均以提升用户满意度为宗旨。问答平台允许用户自由提问和回答问题,因此,对提问以及答案的质量控制成为确保问答平台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各类问答平台还处于发展初期,虽有审核人员,但更多还是依赖于用户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表1为国内外一些具有代表性问答平台的特点[2]。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网络问答平台的概念与类型、功能特点、互动机制、用户分享行为及采纳因素等展开研究。关于问答系统的定义,很多的研究者都给出了各自的说法,但大都可将其理解为一个高级的信息探索平台。刘梦黎(2014)提出从便利研究的角度出发,网络问答平台被分成四类:搜索引擎型、文献整合型、社交网络型和实名社区型[3]。而毛先领(2011)则提出根据处理数据的不同,将问答系统分为三类:基于结构化数据的问答系统、基于自由文本的问答系统和基于问题答案对的问答系统,同时他在《问答系统研究综述》文章中给出了问答系统的一般处理流程。吴丹、刘媛、王少成对一些典型的中英文网络问答社区的基本信息、交互性、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与评价实验[4]。陈晓宇、邓胜利、孙雅梦(2014)以知乎为例,对网络问答社区用户信息行为进行了研究,认为网络问答社区用户信息行为可以具体理解为三种知识行为模式,分别是:知识搜寻行为、知识贡献行为和知识采纳行为[5]。nikhil vithlani等人(2015)设计了一个小规模的social q & a系统,并且对其进行全面的大规模仿真评估,由此严密而完整地分析了在线社交网络答疑系统[6]。一般认为,joseph weizenbaum在1966年左右实现的“eliza”是第一个问答系统,而国内第一个中文互动型问答产品是新浪爱问知识人。

3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问卷设计

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设计了一套问卷。针对现有及潜在用户进行调研,了解当前网民对网络问答系统的认知及期望。本调查问卷涉及17个问题,题目包括客观题与主观题,由此尽最大可能吸收全面、合理且新鲜的观点。

问卷分为两种形式: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问题答案的类型包括三种:结构式、开放式和半结构式。问卷结构包括三类变量,即客观因素、认知因素以及行为因素。客观因素主要包含问题如下:受访者的年龄、性别、身份等;认知因素包含的问题主要有:目前对网络问答系统的使用程度、常用的问答平台有哪些、描述对网络问答平台的观点和看法等;行为因素包含的问题主要有:在网络问答系统中的行为是什么、选择网络问答平台的考虑因素、对网络问答平台的建议及意见等。

问卷回收之后进行筛选,删除不合格的问卷,利用对比分析等方法来得出结论。

3.2 受访对象

本问卷的受访对象为全国范围内不同年龄层次的网民,主要受访对象为:在校大学生、高校老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不同用户群体对网络问答系统的认识和期望可能会受到其群体特征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拥有较多空闲时间和一定知识素养的特殊群体,其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或老师的影响,但他们中不乏在某一方面具有独到见解的。除此之外,社广大网民对网络问答平台的看法更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并且已工作的社会人士较多具有不同于在校学生的成熟而全面的观点。因此,本问卷调查对象覆盖面较广,代表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3 正式调查

在完成原始问卷之后,又征求相关人员和专家意见对原始问卷中个别题目进行了修改,同时抽取30人为试测样本,以检查问卷表述的方式、项目、内容能否被受试者所理解,然后将问卷发放给了高校不同年级学生和社会群众进行填写。

问卷形式包括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问卷总数为380份,回收数目366份,有效问卷359份,占94.5%。

3.4 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excel 2010和问卷网自带功能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本调查问卷将问题归类并分为若干维度,同时运用样本对比分析法,将不同类别的受访群众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最终结论。

3.5 调查结果分析

3.5.1 受访者的客观基本情况

本问卷受访者大学生居多数,性别基本各半,年龄层次不一,但以18~25岁为主。具体如表2:

3.5.2 熟悉程度及使用频率

在参加调查的网民中,65.67%的人对网络问答社区的熟悉程度尚可,同时有18.45%的人表示非常熟悉,这证明网络问答社区的确很大程度上进入了广大网民的视野。对事物的认可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其使用的频率大小,在众被访者中通过网络问答平台获取过知识或信息的占绝大多数。

3.5.3 互动频率

使用并不代表参与,对问答平台的发展起到推动性作用的最终还是网民的参与互动程度。从搜索引擎到问答社区的转变就是用户的参与互动性,知识库的构建更多地依赖于普通用户的贡献而非占极少部分的专家。大多数被访者不参与问答互动的原因是由于互动方式不够便利或者互动界面过于复杂。由图2、图3用户提问和回答的情况得知用户在社区中的参与程度不是很积极,这就表现出现存网络问答平台对用户的激励制度有待提升。

3.5.4 关注内容

问答社区应当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宗旨,是否存在用户需要的内容决定着用户使用量。服务用户第一步就是得知用户的关注点从而进行改正或添加。超过一半的人通过问答社区寻找技能技巧知识类信息,可见常识知识库的建设对于问答系统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7]。而近四分之一的人为了阅览社会热点或话题评论,只有少数人通过问答社区搜寻生活情感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人们更关心社会问题而非自身问题。了解用户的关注内容可有效提升网民们对于问答社区的绩效期望。根据问卷中“最渴望在网络问答社区中获得什么”一题的答案可知,知识是网民们最想得到的,但是他们想得到的不仅仅只是知识,具体如图4所示:

3.5.5 信任度

对问答平台的信任度是支持度的重要保证,提升用户信任度的方法主要有:(1)保护用户隐私。(2)保证答案质量。(3)透明的参与规则。(4)人性化的客服。就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网民对于网络问答社区有不同程度上的信任,然而,仍有少数人明确表示不信任,并且近70%的调查者在网络问答平台获取信息后会通过其他渠道进行考证。网民们认为有些答案过于表面,不够深刻,大多是经验之谈,没有经过考证,实用性一般。这就需要问答社区对知识源进行过滤与筛选,从而保证答案质量以提高用户的信任度。问卷中的开放性问题涉及关于网络问答社区的建议时有被访者答道:“安排专业人员识别不可靠信息,杜绝虚假荒诞”。由此可见提高网民的信任度对于满意度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3.5.6 关于时间

提问者将问题后很有可能无法立即得出答案或者说满意的答案,此时就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来得到理想的回复[6]。问卷显示,67.38%的被访者不愿意等待较长时间以得到相关的回答,他们更期待问答社区存在完全贴合自身需要的答案来等待自己提出问题,这就需要建设具有强大内容的常识知识库。从另一方面来说,涉及某些时效性很强的问题,等待时间越长意味着答案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3.5.7 社区知名度

问答社区的知名度自然会成为潜在用户选择的重要因素,根据调查,具有代表性的网络问答社区中,百度知道的吸引力高居榜首,其次分别为知乎,google answers,新浪爱问。然而网站知名度高也暴露出更多的缺点,比如有被访者提出百度知道广告过多,而知乎“大v效应严重,往往抖个机灵能获得高赞,踏实答题的反而无人问津”。除此之外,交互平台的建设对于用户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历经长时间的考验后网民们所感受到问答社区在相关技术、设备方面对系统使用的支持程度应当只增不减。同时问答社区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忠实用户。

3.5.8 理想社区状态

根据被访者的回答,问答社区最应具备的特点依次是内容可靠、回答易于理解、用户知识素养好、原创性好、互动方式吸引人、页面设计美观、娱乐性强。这充分证明了问题和答案质量的重要性。同时有被访者提出问答社区的问题“应该偏向于归类化,能让人操作更简单,更容易找到适合不同人群的答案”。而内容可靠是受访者公认的网络问答社区必备条件,这包括答案的可靠性以及答案后评论区的言语真实性。相比之下娱乐性却显得没那么重要,可见广大用户更注重问答社区的知识性而非娱乐性,专业性是网民们追求的首要条件。除此之外内容的真实性、实用性以及原创性也显得尤为重要。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安全性始终是用户不会忽略的内容,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安全需要是排在第二位的,仅次于生理需要。可见一个高质量的网络问答社区必须足够重视用户在问答社区中的安全。

3.5.9 参与方式

通过调查用户对网络问答社区的参与方式可以更好地建设问答系统。调查显示,大多数网民喜欢充当提问者和信息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可见广大网民分享自己所见的意愿并不强烈。由此可以得知现存网络问答社区的激励机制并不十分吸引用户,同时有被访者表示用户界面内容不够完美和独特,使得用户的切实体验并不十分美好。

4 结果讨论

4.1 结论及建议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影响用户满意度即高质量网络问答系统构建的因素,由此针对各类问答系统的建设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1)提高用户熟悉程度,使用及互动频率。对于问答社区的熟悉程度越高,表明用户对其了解越深刻,从而满意度较强,因而会增加对平台的使用及互动频率。(2)随时调查用户关注内容。作为信息交流平台,用户关注的才是焦点,才是值得挖掘与提供的。(3)提高用户对问答社区的信任度。对于某种事物,信任才会接受乃至对其满意这是毋庸置疑的。从答案的真实性到用户的安全性,问答系统要做到坚决维护用户的自身利益。(4)重视问题与答案的时效性。根据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问题与答案相隔时间越长用户的满意度越差,问题自身具有的时效性使得用户不愿意花较长时间去等待。(5)提高社区知名度。长时间的经历与蜕变会打造一个群众基础很强的网络问答社区,而对于新进入市场的社区则需要更大的努力与之抗衡,如何探寻自身独有的特色是问答系统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6)遵循用户意愿建设问答系统。社区建设是否真正符合用户的心意,这其中包括用户界面、个人中心、互动机制等各方面的建设。(7)健全激励制度。问答系统要及时测试现存激励制度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需要,并非激励机制越完备问答系统质量越高,真正符合用户需要的才是最应当提倡的方式。

4.2 研究局限性

首先,由于问}数量及样本量有限,本文基于某些网络问答社区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以应用于整个网络问答系统仍然是值得怀疑的。其次,本文的问卷调查主要调查了用户对问答社区的整体认知,但没有从实践方面验证所得结论。

由于本次的受访者绝大多数是在校大学生以及研究生,而社会不同层面的网民相对较少,学生对于事物的看法不是非常成熟或深刻,所以认知上或许同网民们有较大偏差。此外,分析问卷的方法较为单一,问卷设计具有某些缺陷等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毛先领,李晓明. 问答系统研究综述[j].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2(3):193-207.

[2] 邓胜利. 国内外交互问答平台的比较及其对策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50-55.

[3] 刘梦黎. 网络问答平台的四种科学传播模式研究[d]. 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0-24.

[4] 吴丹,刘媛,王少成. 中英文网络问答社区比较研究与评价实验[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1):74-82.

简述网络调研应注意的问题篇(5)

2、标题的写法。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一般有两种:单标题与双标题。

单标题就是调查报告只有一行的标题,一般是通过标题把被调查单位和调查内容明确而具体的表现出来。

双标题就是调查报告有两行标题,采用正、副标题形式,一般正标题表达调查主题,副标题用于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主要内容。由于这种标题形式优点很多,正标题突出主题,副标题交代形势、背景,有时还可以烘托气氛,二者互相补充,因此成为调查分析报告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

3、标题的形式。

(1)"直叙式"的标题,即反映调查意向或调查项目、或是地点的标题。这种标题简明、客观,一般调查报告多采用这种标题。

(2)"表明观点式"的标题。直接阐明作者的观点、看法,或对事物进行判断,评价。

(3)"提出问题式",即以设问、反问等形式,突出问题的焦点和尖锐性,吸引读者,促使读者思考。例如,《中学生早恋问题说明了什么》等。

(二)概要

概要即调查报告的内容摘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简要说明调查目的,即简要说明调查的原因;第二,简要介绍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第三,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使确信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并说明选用该方法的原因。

(三)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正文部分必须准确阐明全部有关论据,包括问题的提出,引出结论,论证的全部过程,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等。

1、 引言

(1)引言的写作形式。引言即调查报告的开头,"万事开头难" ,好的开头,既可使分析报告顺利展开,又能吸引读者。开头的形式有这样几种:

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文章开始先交代调查的目的或动机,揭示主题。例如,xx年3月我们对xx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心理障碍调查研究,目的是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矫正疏导各种不良心理,使学生健康成长。

2)结论先行,逐步论证。即将调查结论写出来,然后再逐步论证,这种开头形式,观点明确,使人一目了然。例如,xx年3月,我们对我校高一400名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不少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3)交待情况,逐层分析。文章开头可先介绍背景,然后逐层分析,得出结论。也可交待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情况,然后分析。这样可使读者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再深入分析研究。例如,《放眼未来之路--1011名专家人士眼里的中国数据通讯网络》的开头,"中国邮电电信总局与北京新华信息商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于今年4、5月间在北京、上海、广东、广州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力图考查我国通讯网络的现状,并展望未来之路。"在这次调查中,除了涉及到特定专业问题外,还围绕着网络化的大趋势设计了许多问题,包括用户目前的网络使用情况、意见、需求等,调查对象是各种单位中通讯网络或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员……。

4)提出问题,引入正题。用这种方式提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引导读者进入正题。

(2)引言部分写作应把握的原则。开头部分的写作方式很多,可根据情况适当选择,但不管怎样,开头部分应围绕这样几个问题:1)为什么进行调查;2)怎样进行调查;调查的结论如何。

2、 论述

(1)论述部分的重点。论述部分是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整个调查报告质量

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论述部分的重点:1)通过调查了解到的事实,分析说明被调查对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2)调查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3)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一) 标题

1、标题的要求。标题就是调查报告的题目,由报告内容来决定,标题是画龙点睛之笔。(1)它必须准确揭示调查报告的主题思想,做到题文相符。(2)高度概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2、标题的写法。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一般有两种:单标题与双标题。

单标题就是调查报告只有一行的标题,一般是通过标题把被调查单位和调查内容明确而具体的表现出来。

双标题就是调查报告有两行标题,采用正、副标题形式,一般正标题表达调查主题,副标题用于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主要内容。由于这种标题形式优点很多,正标题突出主题,副标题交代形势、背景,有时还可以烘托气氛,二者互相补充,因此成为调查分析报告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

3、标题的形式。

(1)"直叙式"的标题,即反映调查意向或调查项目、或是地点的标题。这种标题简明、客观,一般调查报告多采用这种标题。

(2)"表明观点式"的标题。直接阐明作者的观点、看法,或对事物进行判断,评价。

(3)"提出问题式",即以设问、反问等形式,突出问题的焦点和尖锐性,吸引读者,促使读者思考。例如,《中学生早恋问题说明了什么》等。

(二)概要

概要即调查报告的内容摘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简要说明调查目的,即简要说明调查的原因;第二,简要介绍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第三,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使确信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并说明选用该方法的原因。

(三)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正文部分必须准确阐明全部有关论据,包括问题的提出,引出结论,论证的全部过程,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等。

1、 引言

(1)引言的写作形式。引言即调查报告的开头,"万事开头难" ,好的开头,既可使分析报告顺利展开,又能吸引读者。开头的形式有这样几种:

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文章开始先交代调查的目的或动机,揭示主题。例如,xx年3月我们对xx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心理障碍调查研究,目的是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矫正疏导各种不良心理,使学生健康成长。

2)结论先行,逐步论证。即将调查结论写出来,然后再逐步论证,这种开头形式,观点明确,使人一目了然。例如,xx年3月,我们对我校高一400名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不少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3)交待情况,逐层分析。文章开头可先介绍背景,然后逐层分析,得出结论。也可交待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情况,然后分析。这样可使读者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再深入分析研究。例如,《放眼未来之路--1011名专家人士眼里的中国数据通讯网络》的开头,"中国邮电电信总局与北京新华信息商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于今年4、5月间在北京、上海、广东、广州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力图考查我国通讯网络的现状,并展望未来之路。"在这次调查中,除了涉及到特定专业问题外,还围绕着网络化的大趋势设计了许多问题,包括用户目前的网络使用情况、意见、需求等,调查对象是各种单位中通讯网络或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员……。

4)提出问题,引入正题。用这种方式提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引导读者进入正题。

(2)引言部分写作应把握的原则。开头部分的写作方式很多,可根据情况适当选择,但不管怎样,开头部分应围绕这样几个问题:1)为什么进行调查;2)怎样进行调查;调查的结论如何。

2、 论述

(1)论述部分的重点。论述部分是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整个调查报告质量

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论述部分的重点:1)通过调查了解到的事实,分析说明被调查对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2)调查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3)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2)论述部分的写法。由于论述一般涉及的内容很多,文字较长,有时也可以用概括性或提示性的小标题,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论述部分的主要内容。不管你用多少个标题,论述部分大致可分为基本情况部分和分析部分两部分内容。1)基本情况部分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对调查资料有背景资料作客观的介绍说明;或者是提出问题,其目的是要分析问题。2)分析部分。这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在这一阶段,要对资料进行质和量的分析,通过分析,了解情况,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一般有三类情况:第一类成因分析;第二类利弊分析;第三类发展规律或趋势分析。

(四)结尾

简述网络调研应注意的问题篇(6)

一、建立企业9游会主页

传统企业树立的是品牌,未来企业树立的是域名(domainname)。域名要与品牌合一,成为企业产品、服务和整体形象的象征。因此,企业必须像注册商标一样,注册自己的域名(网址)。域名最好用企业的品牌、商标、名称代号等公众最熟知的名称,然后建立企业的网络9游会主页。通过9游会主页宣传企业的产品品牌,树立企业形象,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企业建立9游会主页过程中,要牢记一切为客户着想的原则,使用层次结构,提供从一层到另外一层的导航路径。所有的链接都应该是双向的,从访问者的角度出发,最多便用三个到四个层次,并且在所有层次上都提供一个从所有层次回到主层次的链接,访问者便能快速回到起点而不需要沿着链接的路径一步一步返回。

为了达到快速访问的目的,在网页设计上要越简单越好,图形的使用上越少越好。使用图像文件尽可能的小,但是又要充分地显示出信息,达到它所应有的效果。通过减少图像的色彩,减少图像尺寸,降低图片像素等手段来缩减图形,提高访问速度。

网站信息必须经常更新,一个很少更新的网站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且每次更新的网页内容尽量要在9游会主页中提示给浏览者,让浏览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二、网址推广

网址的推广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各种传统的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扩大影响。利用电视广告、印刷品广告、户外广告等其它方式。二是对用户群展开网上宣传攻势。主要的途径有:搜索引擎、网站合作、病毒性营销、网络广告、电子公告板(bbs)和新闻组、电子邮件等。

1、搜索引擎注册是网络营销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现在,虽然搜索引擎的效果已经不像前几年那样有效,但调查表明,搜索引擎仍然是人们发现新网站的基本方法。因此在主要搜索引擎上注册并获得理想的排名,是网站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2、添加网页标题(title)——为每页写5—8个字的描述性标题,标题要简练,去掉不重要的词,要说明该9游会主页、该网站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网页标题要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的链接上,因此可以写得稍带煽动性,以吸引搜索者点击该链接。

3、添加描述性(meta)标签——除了网页标题,不少搜索引擎会搜索到meta标签,这是一句说明性文字,描述网页正文的内容,句中也要包含本页使用到的关键词、词组等。加粗文章的标题及副标题----搜索引擎很重视加粗文字,认为这是本页很重要内容,因此,要确保一两个粗体文字标中写上你的关键字。

4、针对某些特别重要的关键词专门做几个网页——为了满足不同的人的需要,可以针对某些重要的关键词,专门做几个网页,每个网页中包含不同关键词、词组。例如无须在某一页上介绍你所有的服务内容,而是为每一种服务分别做一页。这样每一页都有相对应的关键词,这些页面内容因包含针对性的关键词,而不是笼统的内容,从而有更多的被访问的机会。

5、向搜索引擎提交网页——在搜索引擎上找到网站登录(addyouurl)链接。搜索(robot)将自动搜索你提交的页面。目前主要的中文搜索引擎有收费服务,也有免费登录,付费网站通常可以得到更多的服务和保证,我数知名英文搜索引擎都是收费的。

6、网站合作也是互相推广的一种重要方法。合作方式包括内容共享、资源互换、互为推荐等。网站合作尽管在内容和形式上各有不同,但基本思路是一样的,即在自己拥有一定营销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合作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最简单的网站合作方式是交换链接(或称互惠链接),是具有一定互补优势的网站之间的简单合作形式,即分别在自己网站上放置对方网站名称并设置对方网站的超链接,使得用户可以在合作者的网站上发现自己的网站,达到互相推广的目的。

7、病毒性营销也是一种很有效的网址推广方法。病毒性营销并非真的以传播病毒的方式开展营销,而是通过用户宣传网络,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传向数以千计、数以百万计的受众。

8、网络广告是网络营销最直接的一种方法。网络广告的形式主要有:横幅广告、文字链接广告、插入式广告(弹出式广告)、电子邮件广告、赞助式广告、电子杂志广告、全屏广告、屏保广告、在线软件广告等。

9、电子公告牌(bbs)、新闻组也是一种推广网站的十分有效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公告牌、新闻组是由一些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internet用户组成的非商业性园地,在这里不允许有纯商业,商业性的广告的是不受欢迎的,甚至有可能招致攻击,所以在这类园地中推广自己的站点,首先应选择与站点内容相关的电子公告牌、新闻组,先听听人们在谈论些什么,如果确实与自己站点内容相关,不妨从自己站点中摘取一些大家感兴趣或对大家有用的信息,并告诉出处,让用户自己决定访问你的站点是否值得。

10、电子邮件是增加访问量的重要方法,但前提是不能大量发送未经许可的垃圾邮件,要把邮件发给需要的用户,所以首先要收集对你的产品感兴趣的用户的邮件地址。收集的方法有:直接查阅现有客户的邮件地址,这是可充分利用的最好资源;在网站上建立留言薄之类的栏目,留下留言者的邮件地址;建立与产品、服务内容相关的讨论,留下参入者的邮件地址;可从专门邮件地址服务商从获得,有的是免费,有的是付费的;也可采用专门的软件来收集邮件地址。有了邮件地址后,可每月或隔月向用户发送产品信息,如新产品介绍、优惠券等其它促销信息。还可以在你发出的每封邮件中创建一个“签名”,签名中可包括:公司名称、地址、电话、网址和一句你的企业的描述。

三、信息

网上信息也是网站的一个主要功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可以一切有利于企业形象、顾客服务以及促进销售企业新闻、产品信息、各种促销信息、招标信息、合作信息、人员招聘信息等等。研究表明,大多数消费者访问制造商的网站是为了查找公司联系信息或产品基本信息,网站提供的有效信息越详细,用户的满意程度越高。lang="en-us">

四、顾客服务

无论对任何企业,顾客服务都是至关重要的,互联网提供了更加方便和高效的顾客服务手段。常见的网上顾客服务手段有:faq、论坛、电子邮件、在线表单、即时信息、聊天室等。尽管在线服务的手段很多,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中,但在强调在线服务的同时,不应忽视传统工具的使用,比如电话和普通邮件。选择顾客服务手段,不是区分是网上还是网下,而是综合考虑效率和顾客满意,最理想的方式是根据顾客需要特点,采取网上网下顾客服务手段相结合。优秀的在线服务可以节省大量的服务成本,同是增加了顾客满意度,一个网站应该采用哪些在线服务方式取决网站的具体情况,只要能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需要,在线服务就是成功的。

五、网上调研

网上市场调研是企业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搜集和处理市场信息的活动过程。企业网上市场调研是准确判断市场、科学营销决策的需要,对于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取得最佳营销效益是十分必要的。

在市场调研整个过程中,收集市场信息资料工作量最大,耗时最长,互联网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传递工具,以最快的速度、最省的费用,取得丰富的信息资源,开辟了新的市场调研模式,是企业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最佳途径。网上市场调研的常用方法有:网上搜索法、网站跟踪法、在线调查表、电子邮件调查、对访问者随机抽样调查、固定样本调查等。

简述网络调研应注意的问题篇(7)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以网络为媒介的网际交流活动中。网聊是这种日益流行的网际交流活动形式之一。它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吸引着世界各地、各行业人的参与。在网聊活动中,利用各种聊天软件和工具,活动参与者通过键盘键入文字,通过计算机屏幕收看文字,使以文字为信息载体的笔语跨时空交流。它同通常意义上的面对面聊天有所不同。kiesler et al(1984)认为这种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活动有两个有趣特点:1)缺少社会语境信息;2)缺少被广泛接受的使用规则。其中第一个特点使参与交际活动的人不能依赖手势、体势语、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息解释文字、辅助交流。规则的缺乏则使参与网上活动的人打破了传统交际中必须遵守的许多礼仪,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在网际交流中被一致认可的规范。但作为一种实时交流活动网聊又非常接近日常生活中面对面的口语交流。在实时交流中,同一时段里交流是双向的,即交流者可同时接收信息和发出信息。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这使得交流双方能及时收到对方的反馈信息,并据此调节和修正下一步交流的方向和内容。可见,网聊活动具有口语和书面语双重特征,它模糊了人们对口语和书面语区别的传统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

本文拟从两个角度对网聊语言进行文体分析:语言描述和语境因素分析。在语言描述中,我们采用文体标记系统给语言特征分类。根据enkvist & spenser(1964)文体标记就是突出的文体特征。在某一语境中具有文体意义的语言项目都可被认为是文体标记。这与功能文体学的"突出"概念一致。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认为突出是语言显耀的统称,是语篇的某些语言特征以某种形式凸露出来。进而,他又把突出特征分为两类:一类是违反常规的突出,是否定性的;另一类是符合常规的突出,是肯定的(参见张德禄1998)。在文体学中一般把语言特征分为四个层面:音系、字位、词汇、句法/语法。在网聊中,视觉文字或标点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唯一载体,所以音系文体标记不具有文体意义。我们只分析字位、词汇、句法/语法文体标记。同时,我们还要从功能的角度对万维网键谈进行语境因素分析。这是因为语境因素是文体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语言单元或语篇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们出现的语境。除更广意义上的文化语境外,语境可分为两类: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 )和情景语境( extralinguistic context或context of situation)。语言语境指在语篇中某一具体语言单元之前或之后的语言单元,情景语境指语篇出现的情景中的相关特征,如讲话内容、参与者、讲话媒介和渠道等。因此讨论网聊语文体特征时,我们将以情景语境的三个组成部分: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为框架,分析和讨论网聊英语的语境因素。

一、语言的词汇特征

对网络语言词汇特征的分析主要侧重于那些对其特征形成有重要意义的词汇。通过对网络交际活动的观察,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典型的词汇文体标记。

1、缩略词使用频率高

为了节约时间和空间,及时交换信息,网络交际中使用大量的缩略词。这些缩略词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新俚语或"网话"(cyberspeak)。例如:

(1)大量使用已被公认的缩略词汇。如usa, cm (centimeter)、km (kilometer)、xmas (christmas)、sos (save our ship or soul)、f.o.c. (free of charge)。

(2)创造新的英语首字母词,如/english/">英文字母仿英文常用语之谐音,如ic(=i see: 我明白了)、icq(i seek you之谐音,icq本是最早的网络寻呼软件名,其爱称为qq)、c-ya(=see you again:再会)。

(4)用数字代替字母缩合词。如:l8r(later)、b4(before)。

(5)使用英语词首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成词,如b2b (=business to business:商家)、f2f(=face to face:面对面)、y2k(=year 2000:千年虫问题)、i h8u(=i hate you:我恨你)、k4("考试"之谐音)。

(6)在连贯话语中使用数字谐音替代英语单词或汉字, 如"what can i do 4(for)you?""乐4(死)我了。""别肉麻了,我都快2(吐)了。""我上午发了个伊妹儿2(to)you"。

2、使用副语言符号表示语调和情感

网络不能传递非语言线索(nonverbal clues),而它们在实时交流中却很必要。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活动中,缺少这些非语言线索不仅会使对方对文意的理解出现问题,而且纯文字也不能把交际者的行动、情感完全表达清楚。所以, 在网际交流中,微笑、皱眉、怒吼、生气等生动的人类情感活动在纯文字实时信息传递中消失了。为了弥补网际交流的这种缺陷,网上键谈者利用键盘上各种符号的组合,发明了一套脸谱或表情符(emoticon),来传递感情。如"o-<"表示 "fishy"(值得怀疑)、":-("表示"悲哀"、":-)"表示"微笑"等等。这些符号已成为虚拟社会最独特的流行语,类似一种新生的象形文字(ideograph),脱离了所有文字的本体,超越一切语言界限的障碍而广泛流行。

3、使用语言来描述网络交际者的动作、情感和体态

除了使用脸谱生动地呈现交际者的动作、情感外,为弥补交流中非语言符号的不足,网络上还盛行另一种做法,即用语言描述一些非语言行为。例如,键入"hehehe",表示"我在笑"。在网络键谈中,文字分为两类:一类用于纯文字交流;另一类是描述键谈者非语言特征的文字。为了区别这两类文字,描述键谈者行为和反应的文字常常用一定的符号圈住,表示这是动作,最常用的是前后加星号。例如:*g* (the speaker) grins

*rotfl* 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

*hugs* hugging someone

laughing out loud

4、为使语言既简洁明快又生动活泼,交际过程中还频繁使用感叹词

该类词的使用能极大地提高语言的音响效果。如aha, gosh, wow,d ear, mmm, ha-ha。

二、网络语言的语法特征

从语法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由于网上交流是将文字打在键盘上,再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由接受者来读,具有说和写的双重特点。因此,在电子语篇(electronic discourse)中,为节省各自占用的时间、突出重点,网民大都倾向于使用不完全句子、省略句子和不规则句子。如下面聊天室的一段对话:

netizen a:hi,i am john. student.live in ca.what ur name.

netizen b:me 2.in ny like to make friend with u.

netizen a:with pleasure.

在上述对话中,不难发现,交际双方在键入词语时都是能简则简。如,hi,me,what该大写时却用小写;ca应为ca (california), ny应为ny (new york); like to make friend with u 应为i'd like to make friend with u.等。这表现出网上交际明显的语言特点:不守规则, 不注重语法和词法以及随意性强, 大量使用省略句式,具有很明显的口语化特色。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省略句式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具有交际价值,省略的句子成分要靠上下文的联系和自身经验的判断来补全。

2、从句型选择上来看,网上交际所用的句子一般以单句、短句居多,很少出现复句、长句。例如:

netizen al: you are also 3 bottle man, how much could you drink?

netizen bl: beer, 5 bottles.

netizen a2: sea quantity!

netizen b2: so-so,dear.i never drink toomuch.i fear of sudden death without being known by anyone.

netizen a3:j ust finished another essay about our work unit, very funny, want to read it?

netizen b3:of course. my pleasure.

以上交谈多由中、短句构成,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据统计,各类英语文体的平均单句包含17.8个词。而网上键谈聊天的句子比英语句子的平均长度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网络聊天以休闲话题为主,有时候甚至比较无聊,因此字数较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已经可以满足网民的交际需要,相反,一些复杂的长句输入时间过长,又不便于理解。此外,由于在网络聊天中话题转换非常快,对每一个话题的讨论都不深入,不需要长句传达复杂的意思和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

3、网络交际中频繁使用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

如在催促对方回答问题时,"网虫"们大多喜欢连用几个甚至一大串问号。在表示赞同或欣赏对方的观点时也常连用几个感叹号。尤其值得研究的是,为了制造"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美妙意境,有些高手常创造性地使用省略号。如女士在回答"do you miss me?"时,常巧妙地打出这样的字幕:i……

三、网络语言文体特征的成因分析

对任何语篇意义的理解都依赖语篇出现的环境。在进行文体分析时,对语境的分析非常必要。因此,我们采用功能文体学的语境因素分析框架,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阐释网络交际中出现上述文体特征的根源。

1、语场

语场指发生了什么事、所发生的社会活动的性质、参与者从事的活动等。也就是说,语场描述话语的内容范围。在不同的语场中,为实现语言的不同功能,语言在词汇、语法和形式等方面都会呈现独特的特征。就网络交际而言,语言用来传递信息、阐明事理的功能成为语言的第一功能。在高速运转的信息化社会中时间就是一切,因此交流变得简约化。为了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必然要求语言符号形式上的简化。在输入中用英文字母代替汉字,缩略语代替了单词等。总之,速度是第一要务,只要不妨碍沟通就尽可能地简化在键盘上的操作,力争一击到位,这就是为什么连数字和标点符号都被赋予特定内涵的原因。正如陈原先生所说,"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很快,语言接触引起的一个新问题,就是缩略语问题。节奏快,以至于在某些场合要采取符号(非语言的符号)来显示信息。缩略语就是把必要信息压缩(浓缩)到在接触的一瞬间就能立刻了解的程度。把必要信息转化为图形(非语言符号),是适应高速度和其他现代社会条件的需要而产生的"。

此外,网络交际的语场很难被规定在某一范围之内,交流的主题经常变化。每一位网络新成员的加入,每一个新问题的提出都会导致话题的转变,而且经常是几个主题同时并存。从功能上讲,人们加入网络聊天这种交互性实时交流的目的一般是交换对某一问题、事件或人物的观点和看法,然而具体到每一个人,其目的都不尽相同。对网络键谈参与者来讲,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交流场所,这个场所倡导言论自由,且范围可延伸至世界各地。因此,网络键谈的主题和功能都具有不确定性。

2、语旨

语旨指谁是参与者,参与者的特点、社会地位和角色关系,即描述参与者个人的情况和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互联网是个开放的系统,上网的人只要遵守一定的网络礼仪,便可在网上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它对参与者个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都不作限制。此外,多数网上键谈者选择使用匿名进行交谈,有些甚至在注册时填入假信息以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现实世界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在网络上毫无意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平等的,扮演的角色也是随意的。这种开放、平等的网络交往氛围有利于使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潜能得以提升,创新精神得以发挥。所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民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展现自我,极力使用独特、新奇的语言抒发情感、发泄不满,从取名用字到遣词造句,处处表现出漠视传统和规范的语言风格,甚至可以违背某些语言规则。因此,在网络交际中,常会出现拼写错误、缩略形式、不规范标点、不符合语法的句子,以及用以调节气氛、表达情感的符号等。这都是不正规语言才具有的特点,所以网络语言文体的正规程度比较低。

3、语式

语式指语言在情景中所起的作用,语篇的符号组织及其在情景中的地位和功能。我们将从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媒介、渠道、语言自发性和交互性五个方面分析网络语言的话语语式。

(1)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

张德禄把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分为两类:构成型(constitutive)和辅助型(ancillary)。构成型语言组成整个交流事件,而辅助型语言只对社会活动起辅助作用。

(2)交流媒介

交流媒介指用于传递信息的图形符号(视觉媒介)或声波(听觉媒介)。媒介的不同,使语言产生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变体。在网络中,信息的传递通过键盘键入和从屏幕上阅读文字实现,所以它使用视频媒介,具有书面语的特征,但是,作为一种实时交流形式,信息接受和发送的同步性使交流者能及时收到反馈信息,调节谈话内容。这决定了它同时具有口语交流的一些特征。所以有人称它为"读起来像对话的书面语",即介于口语和书面语的特殊语言状态。因此,网络语言带有很大程度的随便性。

(3)交流渠道

交流渠道指信息传递的语式。交流渠道的限制是指信息的传递只限于一个渠道---视觉的或听觉的。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更注重视听互动性和依存性。书籍、报刊、杂志等强调的是通过读者的视觉来感悟世界,电话、广播类强调的是听觉功能,电影、电视则可通过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传递或接受信息,但却无法形成互为依存的互动关系,而网络传播中的交流体现了视觉和听觉的依存性和互动性。首先,网络键谈中的信息主要通过视觉媒介传递,具有交流渠道的限制。所以,这种交流会借助符号、标点等字位文体标记来实现意义表达的准确和清晰。其次,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传播信息速度的要求,仅凭视觉有时对交流信息是无法顺利传递和解读的,必须依赖于听觉辅助进行解码。如网络上流行的用语"f2f"、"cu"、"5460"等,在解读的过程中,信息接受者必须先读出声音,借助听觉加以辨析,从而加速视觉的认知过程。

(4)自发性

在网络交际中,参与者需要及时对他人的信息作出反馈,所以没有时间设计、修改语言错误,常会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停顿、甚至错句和拼写错误等。同时,交际者通常会选用最常用的日常词汇来表达意思。因此,网络键谈具有自发性。这也是它接近口语交谈的地方。

(5)交互性

在网络交际中,虽然交流的对象不在眼前,但他们却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网络聊天者之间需要相互合作。键谈双方要根据对方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谈话内容和谈话策略。同时,键谈者会借助大写、标点和副语言符号等文体特征吸引其他键谈者的注意,提高谈话的交互性,保障交流的成功。

四、结论

本文应用现代文体学理论,从语言描述和语境因素两方面分析了网聊的文体特征。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文体的分析是有选择的,即只选择那些具有文体代表性的方面。在衡量文体特征重要性时,我们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特征越重要,则它1)在所研究变体中出现频率越高,2)在其它变体中出现越少。基于这两个原则,我们选择了字位文体标记、句法/语法文体标记、词汇文体标记,分析了网聊的语言特征。之后,我们又结合其出现的语境,从语言使用特征方面,分析了它的语境因素。希望我们的分析能为那些正在参与或准备参与网聊的人提供一些语用指导,使他们能在交流中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语言,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较好地完成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enkvist, n.e. & j, spenser. linguistics and style. [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2]kiesler, s.. j, siegel & w. m, timothy. 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39/10.

[3]鲍宗豪:《网络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4]董兰、王勤:《网络英语天津》[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2。

[5]董启明、刘玉梅:万维网键谈英语的文体特征[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

[6]钱瑗:《实用英语文体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简述网络调研应注意的问题篇(8)

梁柏明 广东湛江师范学院政法系(2012信箱) 524048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倡导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是以网络技术为媒介和手段,改变传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本文拟通过论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如何在基于网络技术条件下进行研究性学习,探讨适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新的教学模式。[关键词]网络技术、研究性学习、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操作性学习为基础,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独自自主开展研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享受极大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在学习手段、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上大大的改变。网络技术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为物质手段,学生自主化学习,对需要的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筛选、核实、分析、研究,用网络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研究精神,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网络技术学习有关的问题。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 1、我国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现代教育的悖向性。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从学生能否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解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德育要求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天能否适应社会生活。思想政治课本身又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时代性、前瞻性和社会性特点,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上出发,思想政治课的组织与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并且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社会的过程。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与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社会、国家是一致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教学的基础性在歪曲目的驱动下彻底毁灭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思想政治课与机械“倒灌”的教学方式教学,师生关系被禁锢在输入与输出的简单系统性,缺乏反馈、信息,学生思维僵化,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能力意识薄弱,培养一批又一批机械的“知识”型人才。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理念,让学生适应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具有深远而中大的意义。 2、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的整合与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一致。 (1、)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社会、生活中的信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发生变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研究性学习主张探究社会生活,能迅速而直接地直接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的过程和终结又能把研究性的成果得以展现和评价,保证学习内容的更新,时代性得以体现。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使网络技术教学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网络的同步新闻、滚动信息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 (2、)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开放性的要求。一方面,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较多地接触日新月异的现实收获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中学德育教学注重培养完善人格,发展个性,而德育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和基本点。无论是中学生接触社会社会、了解时事,分析问题,培养完善德育,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通过政策粉丝、社会调查,具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网络技术开拓视野,发展兴趣,完善人格。 (3、)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实践性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在指导学生对研究专题(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案的设计,着眼强化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感性体验的机会和途径,如社会调查、模型模具的制作和建造、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而网络技术教学尤其是泛义上的信息技术教学,同样需要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学习网站建立,资源库、网络平台营运,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实践性。 (4、)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综合性的要求。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教学要求、目的上的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所涉及的面都是相当广泛的,既可以是传统学科,也可以是新兴学科;既可以是科学方面,也可以是人文方面;既可以是单科性,也可以是综合性,充分照顾不同学习主体、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条件下的不同需要。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质和综合行为素质,在这个层面上,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学习评价体系改进,与具体相关学科融合与综合,推崇人本主义理念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3、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思想政治课的具体运用 (1、)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根据研究性学习特点与网络技术教学的要求,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可以分为:研读(初学)教材——确立课题——制定方案——指导并开展研究——成果表述与评价,共五个阶段,具体实施简单介绍如下: 研究教材。这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它决定着以后学习开展的内容、手段、过程,甚至最终的成果表述。按 照经验,研读(初学)教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朗诵、表演、图片展示、“修改”教材等形式进行。通过研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对所需要再深入学习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能明确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从而 研究课题奠定学习基础。 确立课题。选择课题应当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与走向。一般说来,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确定课题可以教师选题,学生选题等形式进行。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教师选题还是学生选题,教师应当着力指导学生侧重一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依据具体、可行、新颖、现实的原则,确立学习课题。 制定方案。在确定研究学习课题之后,学生依据分组,各个课题小组结合自己的课题构思、目的、目标等,查询资料、调查访问,确定自己课题小组的具体研究内容,写出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当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各课题小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以便进行课题的开题论证与评审。 指导并开展研究。在前面的几个准备环节之后,便进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阶段,既开展学习活动。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调查法、咨询法等,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学习。其次,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学生目标,学生就可以上述目标和方案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在获取所需的信息之后,要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成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成果表述与评价。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常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交流方式有研究,论文、多媒体、表演、展览,成果可以同网页(校园网)展示,体现网络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优越性。 (2、)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实例。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的学习形式不仅是开放的,而且还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最好是由学生从显示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教师可以指导,也可以推荐课题,凡是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大胆地运用两项教学技术,发挥学生主动性,实施研究性与网络技术教学。 本文以“加入wto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对在网络技术教学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作一简单叙述。[1]研究课题的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了解“入世”对我市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的影响,尤其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网络信息处理与现实生活的体会,着力解剖“入世”后,同学们身边的微妙变化和对未来形势的展望。[2]研究课题的具体实施:阶段一:准备和指导。专门安排一节课,介绍该课题的研究意义、程序,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较晚的学校,可请校外的专家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员做一个专门讲座,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知识做必要的辅导。同时,向同学们展示有关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功案例,以便于同学理解和增强实验信心。阶段二:设计方案,开展研究。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为争取“入世”所做的努力,“入世”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入世”我国在经济、教育、社会等领域将实现怎样的改变与为“入世”条款做怎样的承诺。其次,了解本市的经济基本概况,尤其是对本市历年经济的发展,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如属于什么产业结构、出口和对外贸易占全市的经济总量是多少、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效益如何等等)。最后,把收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总,开展研究(研究的方法这里不作赘述,可参考有关开展研究性学习常规方法进行),得出结论,在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阶段三:评价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先进行自评,总结整个研究过程的不足与成功;然后,有条件的学校通过校园网上的论坛、bbs、留言板进行交流,也可向有关媒体(如报纸、杂志、有关网站)投稿,尽量使成果得到最高效的展示。[3]研究课题的评价:根据有关学者的观点,在对课题研究报告的评价中,可以采用定性的评语式与定量的记分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根据可以依据课题的目的、研究过程的积极性、成果的价值与创新等指标来进行。(字数:3600字)【参考文献】[1]张 健 徐文龙,《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展望》,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2]程 智,《网络教育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3]刘婉华 罗朝猛,《聚焦研究性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4]陆 宏 冯学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2001年9月; [6]李海北,《谈网络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开放教育研究》,2002.1;[7]胡兴松,《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z1;[8]毕作勤 刘 强 王绪东,《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国教育学刊》,2003.4;[9]童光慧,《研究性学习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10]陆 宏,《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cn 教育科研网)。作者真实姓名:梁柏明通联:广东省湛江师范学院政法系2012信箱(邮编:524048 )e—mail:

简述网络调研应注意的问题篇(9)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2―0052―04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网络教研便是依托网络技术而诞生的一种新型教研模式。网络教研的特点是能够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线性化以及专家引领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1]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网络教研可以作为传统教研活动的辅助和补充,并期盼带来教研质量的有效提升。为此,近年来一大批网络教研平台应运而生,从国家层面到各省市甚至部分区县、学校,都先后建立了大量的教研网站,如中国教师研修网、新思考、海盐教研网等,形成了如苏州教育博客、海盐教育博客、教育大发现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学习教研团体。网络教研的开展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出现了主题网站、教育博客群和教育论坛等多种形式。但是,目前在网络教研的推广实践中,也凸显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多数教师缺乏持续参与热情、深度交流互动不足、协作共创资源缺失等。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深入探究其解决的路径,对于提升网络教研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教研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持续参与热情

网络教研以其跨时空性、参与主体的民主性等特点理应成为广大教师畅所欲言的场所,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仅有少数教师是所谓的教研“常客”,多数教师则以“潜客”身份出现,将网络仅仅作为获取政策法规等信息的“知会渠道”,而非教师的“交流渠道”,或将自身置于旁观者位置。这一方面难以维系教师本身持续参与的热情,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网络教研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会极大地影响网络教研的推广进程。可以说,提高教师参与的坚持度成为网络教研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2]

2. 深度交流互动不足

提高网络教研的有效性,不仅要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更要使所探讨的问题深入下去。然而,目前网络教研中教师间的互动尚处在浅度和中度层面,多以赞同、同意等词语简单回应,有些通过摘录作者语句来表达一下个人态度,或对内容进行简单分析,简要表达对主题的看法。在博客平台上一些教师只专注于自己撰写博文,很少在意与他人进行深度的思想碰撞。如何才能激发网络教研中教师的深度交流?有学者指出:一方面应当采用现实教研当中的主题研讨方式,围绕某一主题的活动最能引发教师的思考;另一方面应当针对现实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问题是激发思维的发动机。[3]我们认为,在网络教研中不仅要倡导主题的研讨及问题导向式的互动模式,更应在教研环境的支持上形成一定的动力机制,才可能促进教师间深度交互的发生。

3. 协作共创资源缺失

目前许多教研网站对教育资源建设都给予了足够重视,平台资源丰富,并在设计上提供导航、信息检索、资源上传下载等功能,鼓励广大教师发表文章,体现了共建共享的理念,不断丰富了教育资源库。然而,这种资源的建设缺乏协作共创性,发表的文章大多是教师个人对教学的认知,尚未体现出教师的集体智慧,或者说教研的研讨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因此,也就无法形成可供教师在实践中利用的有效教学资源,这实际上也成为阻碍网络教研前行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认为,网络教研中的资源建设不仅要体现共建共享的精神,更应是一种优化,通过教师集体智慧创生优质资源,再服务于教师整个群体智慧的提升。

此外,网络教研中还存在教研内容有待深化、组织管理需要加强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一种网络教研引领机制,网络平台应在教研环境的支持上形成一定的动力机制,以不断提升教师的参与热情、促进深度交互的发生及增进优质资源的生成。对此,社会软件wiki的先进理念与强大功能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二、wiki的特点及其在网络

教研中的交互机制

1. wiki的特点

自从wiki概念的发明人ward cunningham于1995年开发了一种管理网站内容的工具后,这种“可以运行的最简单的在线数据库”就备受关注,最近几年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软件wiki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共享与协作交流平台,满足了网络时代资源共享与协作共创的要求,并以其编辑权限简单、创建链接容易、更新列表及时、汇聚功能便捷和全文检索开放等设计理念,彰显了技术上的独有特点。

(1)使用平等性

任何用户都可随时在wiki上进行注册,且登陆后即可对他人的内容进行修改与编辑,也可以快速创建、读取、更改个人的超文本内容,一切活动遵循自由、平等、民主的原则。

(2)开放共享性

wiki社区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受时空限制,具有自愿、开放和匿名性。每个用户都可以随时查看、完善已的信息内容,且所有修改记录都被保留下来,以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资源进行共享应用。

(3)自组织与可汇聚性

自组织性是指wiki中整个超文本的组织结构是可以修改的。可汇聚性是指针对多个内容重复的页面,wiki可以将其汇聚于其中的某个页面,这时相应的链接结构也会随之改变。

(4)协作共创性

wiki作为一种供群体用户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协作工具,通过创建的词条,使志趣相同的用户自发地组成协作交流小组,组员间共同协商、讨论与创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不断提升协作成员的共同创作能力。

2. wiki环境下网络教研的交互机制分析

wiki作为一种开放性的超文本网络协作式写作系统,以其固有的记录存留方式,以及以非线性和自组织为主要特点的知识链接机制,能够显著激发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有效实现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并通过持续的互动交流,逐步将个人分散的知识凝聚成系统化、集成化的知识,进而在成果共享的基础上,促进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群体知识的升华。wiki对网络教研的有效支持可从如下方面体现:

(1)提供可信任的内容

wiki环境中形成的知识是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的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通过教师对每一个词条的共同关注,随时进行修改完善而形成。由于wiki具有较好的版本控制功能,能够保留教研活动进程中不同版本的更新及相应的更新描述,使之做到了既面向教师群体广泛参与又尽量降低众多参与者带来的风险。通过wiki存留原始信息的机制,参与活动的教师能够较容易地判别内容的可信度,也保证了网站的规范性。同时,借助wiki版本对比功能,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历史记录,了解个人对活动方案的贡献以及来自他人的点评与不同主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他人的关注和反馈可以影响主体从事某项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充分利用wiki这一特征会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从而有助于解决网络教研教师参与热情不足的问题。

(2)网状的知识链接结构

通常,传统的bbs或网站是由一个组织或个人,该组织或个人拥有主题控制权,其他人则不具有任意发文、修改等权利,形成的是自上而下单一流向的主题引用。而基于wiki网络教研的社群是一个由词条组织起来的有较强凝聚力的群体,教师间可以通过修改词条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自由交流,这样知识的传播是以词条为中心的非线性形式而展开,形成的是网状的知识链接结构。同时,wiki对信息持续编辑的功能,使其易于成为知识建立的基地,教师通过群策群力、协作共创来发挥集体智慧,形成更优化的活动方案,从而解决网络教研平台中资源丰富但有效资源不足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自组织过程,中间没有任何的强制力量,而且由于知识链接是采用相互引用和描述的方式,也使wiki社区中教师间的持续交流得到保障,为进一步深度交互创造了条件。

(3)知识共享与转化

wiki具有开放性特点,是一个开放性极高的交流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对相关主题发表个人观点,并随时与他人进行相互探讨,从而有效实现知识共享。此外,从认知论的角度分析,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是指容易表达的、有物质载体的、可确知的知识,便于学习、研究和存储使用;后者指隐含的经验类知识,通常隐藏在个体的经验、价值观和文化中,很难用语言准确描述,也不易被他人学习利用。因此,要获取、存储和共享隐性知识很困难,而wiki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j9九游会的技术支持。在wiki环境下的网络教研中,知识传播者首先通过wiki平台词条信息,将个人隐性知识外化,而当这些信息被社区其他教师浏览时,教师常常会将观察学习到的新知识纳入个人的认知结构中,不断积累、拓展和重构自己的知识系统,从而实现显性知识的内化。同时,知识接收者又可以通过wiki平台对相关词条进行修改、补充,进而生成新的信息。如此便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而引导教师间的交流向深度交互方向发展,有助于解决深度交互不足的问题。

三、基于wiki平台的网络

教研活动路径

网络教研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以互联网为依托而开展的跨时空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协作交流、共同成长的过程。在网络教研活动中需要着重解决教师个性反思与小组协作共创之间的协调问题,确定活动的主题是教研活动的第一步,而教师共同创建、协作修改、评议反思的教研路径则是教师实现具体交流互动的过程。wiki环境下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的路径如图1所示,它由主题论证、协作共创和评价反思三个基本阶段组成。

1. 主题论证阶段

目前网络教研的形式可谓多样化,但是教研内容还有待深化,其中主题的确定尤为重要。wiki平台能为主题的确立创建一个供参与者共同协商论证的环境,旨在对活动主题的整体目标进行论证,即在个体对活动主题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教师之间进行主题的论证。通常先由主导教师在wiki平台上与主题相关的问题信息,这些问题一般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相关教育热点等,经由其他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筛选论证,最终确定网络教研问题的研究价值。活动主题确定后,每位教师便以自身教学实践为背景,通过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形成个人的方案初稿,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利用wiki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实现资源的不同维度检索、查询和有序调用。这种方案初稿既是教师个性的展示,又是后续深层加工的基础。

2. 协作共创阶段

协作共创主要体现网络教研中的人人协作,共享创作成果。为了强调小组活动的协调统一性,以及充分体现wiki对小组协作共创的支持,本阶段由活动方案制订与实施两部分构成,如图1中粗虚线框所示。在方案设计部分,活动小组应从总体上设计出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案,而此前需要教师对研究的主题进行细化处理,即将总体目标分解成多个子目标。然后每个教师可以通过wiki平台与参与教研的同行展开讨论,进而采用协作分工的方式进行可行性分析,以优化j9九游会的解决方案。

网络教研中的小组协作通常是在专家支持下分组,针对制定的方案进行任务分配,采用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方法进行。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每位教师可根据任务进行角色定位,既可以是一项任务的组织者,也可以是另一项任务的参与者。教师除了可以参加组内的教研活动,还可以参加组间的活动,其宗旨在于发挥协作的整体功能,并在活动过程中善用差异,促进共同发展。以协作备课环节为例,小组内的任何教师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针对不同版本教案进行修改完善,直至生成最终教案即成品教案。成果的生成有赖于对条目信息的不断优化,它并非简单的文字交流,而是以修改教案内容为基础,教师各抒己见,在交流碰撞中发现更深刻、更精彩的见解,在反复修改和争论中达到对问题的深度认识。

3. 评价反思阶段

评价反思主要是利用wiki平台实时记录的功能,对教师在网络教研中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利用wiki版本对比功能,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历史记录,对活动过程进行客观思考,并借助他人的点拨、分析和质疑来进行反思。对于教案的每次修改,wiki系统都会提示注明修改原因,从而有效避免了条目修改的随意性,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反思和专业成长。教师成长的过程伴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分享,通过协作互动过程,教师可将研究案例、资源以及解决问题的经验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分享。实践表明,经验分享是同行有益的参考和学习方式。而wiki平台既为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氛围,也给教师提供了反思的工具和平台,教师可在wiki上发表教学反思日志,记录问题设计、实践过程和反思结果,对有关现象和原因做出分析和解释等。

四、结语

网络教研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活动方式。基于wiki的网络教研从研讨内容呈现、知识链接网络机制、知识共享与转化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教研环境与动力支持,有助于教师保持持续参与热情、开展深度交流互动、共创优质资源。wiki环境下的网络教研,通过主题论证、协作共创和评价反思等活动路径,可形成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可操作的教学案例,它既体现了教师的集体智慧,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个人成长,促进教师教学实践与研修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艺. 面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教研观察[j]. 中小学信 息技术教育,2007,(5):9-12.

[2] 李娟,张景生等. 山东省网络教研现状与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 2008,(6):67-69.

[3] 黎加厚. “李克东难题”与网络环境下教研团队的成长[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7):5-6.

[4] 任丽燕等. wiki-sns在信息技术教师协作备课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0):56-59.

[5] 黄菁,杨帆. wiki知识共享与企业wiki理论初探[j]. 图书与情 报,2009,(1):55-60.

[6] 戴心来,王秀山.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知识转化与共享[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9):14-16.

[7] 雷雪等. 基于社会认知论的wiki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2):30-34.

[8] 霍丽荣,张文晓. 基于博客和googlegroup的网络教研平台对比 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9,(7):102-105.

[9] 谌亮,戴心来. 基于wiki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协作备课平台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8):78-80.

简述网络调研应注意的问题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时政;关注;措施

自21世纪以来,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对时政信息的接收和关注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为此研究当今大学生对时政的关注以及提高大学生对时政的关注度等问题也成了研究大学生与时俱进、融入时代的重要内容。

一、图表漫画话时政,打造多元趣味的形式

在调研中发现近期广受学生关注的一组“访美漫画”走红网络,将访美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不仅使得个人形象更接地气,而且使得原本严肃的时得活泼有趣,受到更多学生的关注和喜爱。《纽约时报》专栏还曾这样评述:“过去一年里,中国媒体一直展现出主席生活化的一面———他出现在卡通里、网络歌曲里,甚至出人意料地出现在庆丰包子铺里,传达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亲民、接地气的形象。”这无疑说明了以漫画图表这种创新有趣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时政关注度。当前的新媒体时代带来了碎片化阅读以及异彩纷呈的海量信息,多种不同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娱乐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时政的关注度。为了增加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吸引他们对时事政治的关注,时政新闻报道应当针对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推出符合年轻人接受习惯的报道形式。首先,媒体工作者可采用图表图画,甚至漫画形式,使抽象无趣的时政题材变得有趣、可感;其次,可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提高学生对时政的关注度,如在调查的对象中,发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会通过“微博话时政”的形式把自己近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微博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既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同时也可以在自己的感受和阅览他人看法中不断学习成长;最后,可在论坛里发表个人看法,不断地出现网络新名词、新语言。把主流意识形态融入网络亚文化中,创造出新的有正能量的网络亚文化。受众的关注途径也会随着报道形式的创新,一步步从新媒体技术应用下的各大网站的新闻推送到学校时政课堂的参与再渗透到社会政治的开放大环境。

二、内容亲民不失真,立足正确的基本价值观

当前许多“假新闻、标题党”等不符合新闻真实性的报道层出不穷,且新媒体的社会职能大多表现为其商业价值的实现,因而在信息的真实性和社会责任承担方面存在欠缺,所以在“大众最期待怎样的新闻内容”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时政新闻内容的期待大都定睛在其真实性、创新性和贴切性上。无论报道什么内容,报道目的是为了让受众能接受信息。因此,要想提高新闻的关注度,必须从受众出发。一方面,媒体工作者要秉持公正、中立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态度对报道的新闻负责,保证新闻的真实性。首先,时政新闻传播者要有一个十分正的价值观,中立的价值态度。既不偏向于某一方也不做一些特别有煽动性的传播,做到立场坚定;其次,要对自身传输的东西深度了解;再者,方要有规划,不能把所有的新闻都集中在一起就直接推送,信息的筛选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最后,要做好反馈和跟进。另一方面,既要注重新闻报道语言的“简明快”和“亲民性”,又要保证内容的新颖独创性,实现双方的良性互动,提高新闻内容的原创性和贴切性。首先,新媒体时代下需要“简、明、快”的报道。简就是内容要简洁,避免信息赘述;明就是层次清晰、明了;快就是要保证实效性。其次,要注意话语方式,多用网络语言、多用年轻人的语言。如果希望受众者的接受度快,最好不要用太官方的语言,要杜绝官方说教式的语言,保证亲民贴切性,同时也要合理恰当使用网络用语。最后,新闻内容要具有原创趣味性,避免随大流和俗套。总之,媒体不仅需要对所传播的内容负责,秉持公正、诚信、真实的原则去报道和解释事件,保证其真实性;又要提高新闻的原创趣味性和亲民贴切性,为受众者推送高质量的新闻。

三、学校政府社会的规范引导,形成良性有效互动内容

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时政关注度有着重要影响,当前既要努力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同时也要重视政府法律法规的规范,以及社会多种因素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对大学生影响的合力。

上一篇: 环保工程安全 下一篇: 建设农业生态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