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感悟汇总十篇-9游会

生态文明的感悟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03 11:53:53

生态文明的感悟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03-03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作为一种全球性语言,是世界科技进步、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是个体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对感悟式教学进行了一些较有价值的探讨,如提出了语文字词或阅读感悟式教学的方法[1-4]。但总体来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多为语文作文或阅读或政治学科领域的理论探讨,实证研究更是匮乏,而针对英语学科的相关研究更少。我们根据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建构说、人本主义的有意义学习观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了感悟式教学。[5]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方式,感悟式教学是指能促进学生的感悟知识的内涵及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的各种方法、手段、程序的总和。为更好地探讨感悟式教学对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的影响,我们在初中二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开展了如下实验研究。我们提出实验假设是:在初二英语课堂中采用感悟式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促进其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二、方法

1、被试

本研究被试来自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初中二年级两个条件大致相等的班级,共136名学生,其中实验班学生71人(男生40人,女生31人),平均年龄13.3岁;对照班学生65人(男生31人,女孩34人),平均年龄13.5岁。根据学生在实验前的英语成绩及教师对学生平时英语学习表现的评价,我们将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其中实验班优生15人,中等生41人,差生15人;对照班优生13人,中等生39人,差生13人。经过对二个班级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英语学习观念、兴趣、动机、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前测,他们在这些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2、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自变量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实验班采用感悟式教学,而对照班采用常规方式教学;因变量是被试英语学习水平、认知能力、英语学习观念、兴趣、动机、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等的教学效果,主要控制变量是教学时间相同、教学起点相同(包括被试的英语综合水平、英语学习观念、兴趣、动机、态度以及学习方法无显著差异)、教师能力相当(学历相同、经验相当)、教学内容一样、测验时间与要求一致。

3、实验材料

在本实验中所采用的材料包括教学材料和测查材料。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汤姆森学习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初二《英语》(the english textbook go for it!, published by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and thomson learning in 2003)作为教材。此外,根据皮连生等人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即将学习结果分为知识、技能、策略和情感,我们特设计了如下测查材料:

(1)中学生英语学习观念、态度、兴趣及动机问卷。该问卷共46个子项目,其中英语学习观念、兴趣、态度各10个子项目,学习动机16个子项目,采用五级计分制,按5、4、3、2、1赋分。该问卷的再测信度为0.77(p

(2)英语学习方法问卷。该问卷主要参照文秋芳等人编制的英语学习策略问卷进行设计,包括39个子项目,其中有阅读策略9个子项目,词汇策略8个子项目,听力策略6个子项目,说的策略5个子项目,写的策略4个子项目,句型学习策略7个子项目。该问卷的再测信度为0.77(p

(3)英语综合水平测试试卷。采用实验学校2004―2005年英语期末考试试卷作为前测,2005―2006年英语期末考试试卷作为后测。内容包括听力、词汇、语法、阅读、完形、写作等。

(4)英语认知水平测试试卷。包括根据图片填空、在真实情形中选择最佳答案、根据文本造句、猜测生词词义、找出相同点并造句、阅读理解和写作,总分100分。该试卷在非实验班试测,其再测信度为0.71(p

4、实验程序

实验时间:2005.3―2006.1,为时一学年。

实验分三个步骤进行:

(1)前测:对初步选定的2个班进行英语综合水平、英语学习观念、兴趣、动机、态度以及学习方法,据此确定条件相当的实验班、对照班,并经统计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无显著差异。

(2)实验培育:在实验班的英语课堂中采用感悟式教学进行教学,对照班按常规方式进行教学。其它方面的条件,实验班与对照班保持一致。在实验班进行英语感悟式教学训练之前,先对实验班教师进行培训,使其理解感悟式教学的内涵及其三种具体感悟式教学方法的教学程序。三种具体的感悟式教学方法及其过程是:一是情景-体验式学习,教师通过创设各种学习情景让学生深入其中进行体验,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感悟出新知识的内涵;二是问题解决式学习,引导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小组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感悟新知识;三是迁移式学习,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相关知识,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感悟新知识。学生的学习包括如下几个环节:收集信息、再认、发现、理解、抽象、渗悟、反思。

(3)后测: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英语综合水平测试、英语认知水平测试、英语学习观念、态度、兴趣、英语学习方法等项目的测试。

5、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0.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由于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前后测各项成绩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

三、结果与分析

1、实验班与对照班被试英语综合知识水平的实验效果比较

从表1的数据可知,从总体上看,实验班被试的英语综合水平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从分层比较角度看,实验班的优生组、中等生组、差生组的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班相应组。

2、实验班与对照班被试英语认知能力水平的实验效果比较

从表2的数据可知,从总体上看,实验班被试的英语认知能力水平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具体到英语各种认知能力上,实验班各项成绩均优于对照班,尤其是观察、比较、迁移、概括、理解能力方面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而从分层比较角度看,实验班的优生组、中等生组、差生组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班相应组,尤其是优生组和中等生组的成绩差异达极显著性水平。

3、实验班与对照班被试英语学习观念、态度、兴趣和动机的实验结果比较

从表3的数据可知,从总体上看,实验班被试的英语学习观念、态度、兴趣和动机呈现出明显的良性发展。而从分层比较角度看,实验班的优生组、中等生组、差生组的英语学习观念、态度、兴趣和动机成绩均高于对照班相应组;优生组中,实验班被试成绩优于对照班,但差异不显著;中等生组,实验班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差生组,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除英语学习观念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项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

4、实验班与对照班被试英语学习方法的实验结果

从表4的数据可知,从总体上看,实验班被试的英语学习方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具体分析各种方法可发现,听、写、说、读、词汇、句型的学习方法成绩均高于对照班,除了写的方法,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项方法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

四、讨论

1、感悟式教学训练促进了初二学生英语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从表1数据可知,实验班被试的英语综合水平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从表2可知,实验班被试的英语认知能力水平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在各种认知能力方面,实验班各项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班;从表3可知,实验班被试英语学习观念、态度、兴趣、动机的成绩都显著地优于对照班;从表4可知,实验班被试的英语学习方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说明感悟式教学不仅显著提高了实验班被试的英语学习成绩和英语学习技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观念、态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动机。这些结果有力地说明感悟式教学训练促进了初二学生英语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感悟式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具体过程及自身的感受,增强学习信心;注重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结果,并对好的学习行为进行强化。感悟式教学以被试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了牢固的附着点;而且该教学以学生的积极感悟、构建为中心,注重开发、利用被试储存的丰富的表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认知活动,以感悟英语知识本身的意义;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构建单词音、形、义之间、单词之间、句与句之间、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形象联系,鼓励学生进行多重编码,形成意义组块;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总结,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过程中,都引导学生注意反思老师教的过程和自身学的过程,从而提炼出学生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并且还融进了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进行适时运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策略意识;学生自己在收集、加工信息中,在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并积极感悟的过程,获得自我认同感、胜任感和成就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此,通过感悟式教学,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方法、态度、兴趣都获得提高。但由于教学中忽视写作方面的引导和训练,导致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方法改进不大,这正是我们在以后的实验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

2、在感悟式教学训练中,不同水平学生的受益程度不同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不同水平的被试,在实验中受益大小有明显差异。在英语综合知识方面,优生、中等生、差生的成绩都得到显著的提高(见表1);在英语认知能力方面,优生和中等生受益最大,而差生则不明显(见表2);中等生和差生的观念、态度和兴趣及动机(见表3)变化最大,而优生则不明显。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学习动机水平不同引起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中有两种知识:策略性知识和非策略性知识。这两种知识在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中有着重要作用[6],且二者相互作用。正如奥苏贝尔所言:“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7]同时,任何一种教学若激发不了学生的需要,难取得成效。学习动机水平决定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从而影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情感变化的程度。根据维果次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优生由于训练前两种知识都已基本具备,感悟式教学与优生原有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相适应,他们能积极地参与感悟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了他们对英语现象的认知加工能力,促进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他们本身对英语学习就持积极观念、态度,对英语学习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兴趣、动机,而训练只是进一步巩固了其原有的观念、态度、兴趣及动机,所以这方面变化不明显。中等生和差生多数具有非策略性知识而少策略性知识,且学习策略的缺乏已成为制约他们学习进步的瓶颈,所以,一旦获得良好的方法,则突破瓶颈,迅速提高英语英语学习成绩,提高英语学习技能;而且感悟式教学正好满足其需要,他们自然就越积极主动地配合训练,因而越能更好地体验到感悟式教学所带来的乐趣、成功、喜悦及有效性,越能体验到自身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和主体地位。所以,中等生和差生的英语观念、态度、兴趣、动机及学习方法趋向于积极的变化,英语综合知识的掌握的训练效应明显。

五、结论与展望

在本实验条件下,通过在初二英语中进行感悟式教学训练,可得出如下结论:(1)感悟式教学训练,可显著地提高初二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和英语学习技能;能改善初二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态度,激发初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动机。这说明感悟式教学训练促进了初二学生英语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2)不同类型的学生受益程度不同。优生在英语知识的掌握上受益,而在英语学习观念、态度、兴趣、动机方面变化不明显;中等生和差生在英语知识的掌握及英语学习观念、态度、兴趣、动机等几个方面都受益明显。在认知能力的发展方面,优生和中等生受益明显,差生受益却不明显。

当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如训练的方法、内容、材料也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更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感悟式教学在写作方面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探讨验证;训练范围有限,其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特别是在高中、大学英语教学中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阮 俊.新教材感悟式教学法[j].语文教学通讯,2001,(19):12-13.

[2] 程 均.朱新敏.浅议感悟式教学方法[j].语文建设,2006,(8):33-34.

[3] 林春曹.立体感悟式的字词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03,(4):12-13.

[4] 潘 洁.孙 迎.浅谈感悟式阅读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4,(11):61-62.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2)

创设自主感悟情境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因为教学情境对学生来说,是思维的导火线、学习的内驱力。合适的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为被激活的状态。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创设自主情境上的一大差别就是:学生重视自己的个性、情感和需要;而教师则重视学生的学习进程、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显然,创设自主感悟情境的核心就是要将二者有机整合形成合力。化解这种对立关系的注定只能是教师,因此,教师要精心策划,巧妙设计,创设和谐、宽松的自主感悟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也说:“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改中我们在肯定语文工具性特征的同时,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特征。文本中那些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洋溢着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这就决定了语文学习活动应该是极具个性的情感体验过程,它包含着想象、审美、冶情等心理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而言,能力在发展,知识在建构,情感在碰撞,思想在生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淋漓尽致地展现着自我风采,迸发着生命活力。不言而喻,良好的课堂生态对语文教学而言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准确感知文本,构建自主感悟平台

语文自主感悟不同于理化生等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理化生学科自主感悟大多可以通过实验、演练等方式充分实现自主,而语文自主感悟基本只能借助于文本来实现。然而,学生只对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感兴趣,而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自主感悟。因此,自主感悟对课堂教学文本内容有较高需求。这就要求教师精选文本时尽可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和现实生活需要。这些文本要么是经过时间证明的具有永恒审美价值的经典名篇,要么是现实感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优秀文章。

教材里的语言作品虽是用文字显现的,但每篇课文的背后都站着一位活生生的作者,其表现的正是作者富有独特个性的思想和情感。所以文本有着鲜活的生命色彩,是作家生命意识的自我投射。文本的解读,正是读者和作家两种生命的心灵对话和生命韵律的碰撞、交流、契合、共振。读者和作者穿过生命的隧道、时空的桥梁,得到整合与交融。作家的个体生命意识和读者的生命意识交叉、融合而产生火花。每个学生带着鲜明的个性色彩,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作家,读懂作家,达到心灵与精神的沟通,巧妙地穿过岁月的积尘,活泼地跳动着生命的旋律。学生将文本的解读作为一种愉快的旅行、体验,去触摸生活,去进行一种角色体验、生存体验、情感体验,去激活他内在的情趣感悟。语文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学生与作者以文本为中介展开的一次情感交流的对话和感悟过程。

三、紧密联系生活,拓展自主感悟空间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3)

【中图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97-2

禅属宗教,诗属艺术,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禅立足于彼岸世界,诗根植于此岸世界,对于人生的价值和功用有本质的不同。然而,自禅宗从唐代安史之乱后确立以来,与诗歌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诗禅相融合,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严羽在其《答吴景仙书》中直接表明自己论诗的方法:“以禅喻诗,莫此亲切。”严羽有意识地借禅学范畴,建立自己的诗学体系,其实这段话中的比喻错谬甚多,清人冯班早就在他的《钝吟杂录》卷五中指出严羽在禅学方面的错误了。佛家有三乘:一菩萨乘、二辟支乘、三声闻乘。菩萨乘普济众生,故称大乘;辟支、声闻仅求自度,故称小乘。而严羽则将辟支、声闻视为小乘以外的又一乘。临济、曹洞二宗俱出自南宗,机用不同,但均为最上一乘,而严羽却将曹洞视为小乘,看来,严羽对于禅学业未必精熟。他只是用一系列禅语,建构自己的诗学思想体系。

严羽只是用禅来比喻,借“禅道妙悟”来比喻“诗道妙悟”,没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妙悟”说是严羽诗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妙悟”成为了“以禅喻诗”的基本点和着眼点。禅宗追求的是瞬间永恒的涅磐境界,这种超越自我而成佛的途径就是“顿悟”。“顿”字,强调觉悟的迅速、快捷,是参禅者刹那间开悟,获得解脱的实践体验。是对自心佛性的当下直接把握,是一念相应的瞬间,是一种刹那的永恒。“灵感”是诗人构思时精神高度集中的前提下(未必都是显意识的,更多的也许是表现为潜意识的运行)获得的一种诗境。严羽所谓“诗道妙悟”显然是所谓的“灵感”。这种灵感现象,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陆机、陶渊明、刘勰等人都已注意到并在自己的诗、文中作过形象性的描述,但一下子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无以名之,严羽便以禅宗的“妙悟”借喻之,用宗教的语言来描述灵感,以说明灵感的非规律性,不受人的控制,无法用语言具体描述的特点。这些都是它们表面上的相似之处,从内在实质来讲,“以禅喻诗”还是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些误区:

一、将艺术思维等同于宗教思维

诗歌属于艺术领域。所谓“艺术思维”,简单地来讲,就是指人类进行艺术生产活动时的思维方式。它通过创造生动的、审美的、富有感情的意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在中国古代的文艺论著中,文艺批评常常以“象”、“情”、“志” 三者作为艺术思维的基元,从而“体物”、“缘情”、“言志”成了我国古代艺术论的三个基本命题。在描述创作心理过程时,前人往往象、情、志并举,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等即是如此。刘勰这样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意思是说,现实世界的物象提供基本素材,情感作为直接动力,志气理想引导着方向,想象力才能在无限的时空中自由驰骋,创造出玲珑活泼的意象来。这种将现实物象作理想化、审美化的提升后,使之成为令人神往的别一洞天,形成了情景交融,物我不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所以说艺术思维是感性与理性,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思维。

禅属于宗教领域。宗教思维是一种信仰式的思维,具有鲜明的信仰性特征。强调“信”,而不允许“怀疑”或追问“为什么”,也就是说不允许、不接受来自信奉宗教教义的人们对宗教教条和教义进行反思与批判,因为“信仰就意味着‘忠实’――依赖、效忠和服从。”基于这种信仰,宗教思维从某种先验的表象或观念出发,并且将既成经典、教义绝对化、教条化,作为凌驾于现实事物之上并主宰现实的圣物,并按照宗教的理路将任何外在事物消融在宗教教条与教义之中,强调“外部世界的意义就在于它是精神世界的投影”这种先验的表象和观念则成为判断外在一切事物现象的唯一的标准。精神第一性、先在性、神圣性是宗教思维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宗教这一先验的精神特点,表明它既不是感性的,也不是理性的,而是弃绝了感性,也弃绝了理性,超越这两者的一种神秘主义直观。顿悟思维是禅宗的思维形式,禅宗所要顿悟的说到底还是一个“空”字。“空”是“不思量”,它是一种纯粹的生命体验,是对“理性”和“非理性”的超越。它无关语言、超越逻辑,只是一种感觉,直下便悟、豁然开通。禅宗讲究“不思量”,《五灯会元》卷五记载:当药山坐禅时,有一僧问道:“兀兀地思量什么?”师曰:“思量个不思量底。”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师曰:“非思量。”禅宗并非建立在思量或非思量的基础上,更确切地说,它建立在不思量的基础上,它超越了思量与非思量。真正的禅把“不思量”当作最终基础,从而可以根据情况的需要,通过“思量”或“非思量”而任运自在地表现禅本身。临济喝、德山棒等这一切都包含着“不思量”。

二、将灵感等同于顿悟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并没有“灵感”这一概念,但古代文论家对艺术创造过程中有关作家灵感突发现象的描述却早已有之。虽然没有哪个理论家对灵感问题建立起系统的学说体系,他们却在某一批评场合,或结合作家、作品的评述,或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而涉及到了有关灵感的问题。

在我国古代,第一次对灵感问题进行明确阐发的是陆机,他在《文赋》中所说的“应感之会”、“天机”就是一种灵感现象,并指出了灵感的一个最大特性就是“来不可遏,去不可止”。之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作家在灵感状态下的创作活动作了更为具体的描述“神思方远,万涂竟萌”是说在灵感出现时,作家的想象极其活跃。苏轼在评蜀人孙知微作画时的状态:“岁经营度,终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室,索笔墨甚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描述了灵感突如其来时的情景。灵感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有“感兴”、“天机”、“神思”等多种称谓,它们都是指作家在创作时突然被某一事物感发而文思泉涌,如痴如狂的状态,而这也正构成了中国古代“灵感”这一美学范畴。

宋以后,对禅宗的四句总结性的话语:“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慧能让学人直接就自己的心地上体会自心本性,而不是依靠语言文字,或者其它中介性的方法和途径,一针见血,直下承当,从众身一念之间转化为佛,这就是“顿悟”。虽然禅宗的“顿悟”是刹那的,艺术的灵感也是刹那的;“顿悟”是自发的,灵感也是不期而至;“顿悟”之后好似“茅塞顿开”,走向自由,灵感来临之后也好似一通百通,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我国古代文论对灵感本质的揭示,是以人心之感于物为天机触发的契点,把灵感视为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受阻而又一朝“开塞”的思维飞跃现象,因而就必然把作家平素的生活实践、艺术实践和学识积累作为灵感生成的先决条件,用古人的话来说,这就叫做“有诸中”。古人论灵感,指出灵感现象之所以能在某一个作家身上发生,是因为灵感往往是突然提取和加工在显意识中存贮的丰富信息,完成创造性的新组合。它发生作用的过程是在潜意识活动中进行的,虽然不会被意识到,但实质却是一种潜性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过程。所以说,大量的信息是灵感思维得以作用并产生灵感的根本保证。一旦缺少了具体知识,灵感思维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顿悟具有鲜明的宗教道德色彩,在顿悟发生之前,认识主体要排除一切杂念的干扰,不作任何积累和准备。禅宗认为,佛性是恒常清净的,即是善的,众生原来都有清净本性,具有高超智慧,只是由于被理性、感性知识所覆盖而无法自我觉悟,为了达到直接的觉悟佛性真理的全体,就要灭尽这些知识,这样才能顿见本性,自成为佛。为了彻底排除与具体知识的联系,保持心体的空虚寂静,慧能提出了认识者要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三无原则。顿悟时,顿悟者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虚静的心理状态,始终以“无念”“无相”“无住”为总的原则,顿悟者所能体会到的感受也只有恬淡和平静了。

三、忽略“语不惊人死不休”与“不立文字”的对立

刘克庄说:“诗家以少陵为祖,其说曰:‘语不惊人死不休’。禅家以达摩为祖,其说曰:‘不立文字’。诗之不可为禅,犹禅之不可为诗也”。从语言文字上指出诗与禅的对立,这种对立和不同来自诗和禅的属性不同。元好问说的好:“诗家所以异于方外者,渠辈谈道不在文字,不离文字;诗家圣外不离文字,不在文字。”虽然二者都不以文字为目的,但诗歌毕竟是语言艺术,不离文字还是第一位的。在灵感到来之后,还必须去靠文字表现。所以钱钟书先生说得更为透彻:“禅家讲关捩语,故一悟尽悟,快人一言,快马一鞭,一指头禅可以终生受用不尽,诗家有篇什,故于理会法则以外,触景生情,即事漫兴,由所作必随时有所感,发大判断外,尚须有小结裹。”(《谈艺录》)了悟之后,禅宗不立文字,诗却不得不托诸文字。因而杰出的诗人必须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要想诗歌语言做到“惊天地,泣鬼神”,做诗时,炼字就颇为重要。刘勰说:“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所谓“字不妄”,就是要求不乱用字。刘勰认为用字的妥帖,直接关系到全篇诗文的优劣。所以他说:“缀字属篇,必须拣择”。这些言论,说明了古人对于构成诗文基本语言单位的高度重视。

禅宗的终极关怀是明心见性,彻见本来面目。这种修行的根本目的,就决定了以顿悟为其基本的修行方式。禅是追求心灵超越的主观感受、心理体验,是回归理想精神家园的内在价值形态,是复杂的精神文化现象。顿悟就是实现心灵的超越,就是超越经验、知识、理性、逻辑的主观体验,其内容或者说是自我本性的发现,或者说是本有佛性的呈现,亦或说是对佛教真理的彻悟,总之是对禅的终极理想的自我验证。禅宗的独特修持觉悟方式,决定了它是超越思维、推理的,是排斥语言文字的,“不立文字”就成为禅宗修行实践的本质要求。禅宗主流的基本理路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禅宗看来,语言文字不具有实体性、真实性、指代性、权威性,并不能传达禅意,“诸佛妙理,非关文字。”甚至说文字是传达禅意的障碍,“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师解释道:“以言显义,得义言绝,义即是空,空即是道,道即是绝言,故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因为主体的内在心性、纯主观的心理体验是语言文字难以传递的;宇宙实相、佛法真理是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禅宗的“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和传达于他人的,禅宗的“悟”是不能说、不可说的,甚至“一说即不是”。至于“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和状态,那只有悟者自己知道,外人是不得而知的,此之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就是说,无法通过语言将禅宗的“悟”表达呈现出来,就如《佛光大辞典》解释“不立文字”:“禅林用语。指以心传心。禅宗认为悟之内容,无法以文字言语传述,必须由师心直接传予弟子。

参考文献:

[1]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张晶.禅与唐宋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4)

感悟是什么?感,是感觉、感动、感想、感慨,它属于情感领域的活动;悟,是觉悟、领悟、颖悟、开悟、彻悟,它属于认识领域的活动。感悟是作文的内容,是思想,是情感。感悟是生命体验,是个性的体现。强调作文的感悟,是尊重人本的思想。

本来作文的内容都是广义的“生活”,为什么又不提“生活作文”,而提“感悟作文”呢?因为生活只是素材,当它进入文章时,总是要经过写作者的分析、认识、提炼才凝聚到文章中去的,感悟正是对生活的这一消化过程。对已具有很强感悟能力的作家而言,他们要不断丰富写作的源泉,更主要的在于补充生活;而对尚不会感悟的中学生而言,更迫切的是提高感悟生活的能力,架通从生活到写作的桥梁,使生活不至于闲置一旁而不能进入写作中来。生活是本源,靠感悟去开发,去消化,去利用。所以还是倡导写“感悟作文”。

感悟是一种思想情感活动,其总的着眼点是开发思维,增强感悟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为此,可以大致提出以下思维训练序列。

1. 观察。观察是人通过各种感观活动获取对外部世界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因此也是写作中能细致描写的一个重要源泉。许多学生写不具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善于观察,对事物只能获得粗略的朦胧的印象。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爱观察的习惯,还要指导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如集中注意力观察,有目的地观察,作好观察的准备,有时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要观察事物的特点,由观察静态物体到动态物体,再到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观察事物的表象:形状、颜色、声音、情态、人的表情、动作等,要引导在观察时善辨多思。观察不等于消极地盯着,必须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良好的观察品质还在于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在于透过表象去探寻内在的东西。

2. 联想与想象。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对开拓作文的题材,使文章写得丰富、生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作文内容单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想象贫乏,联想枯竭。因此,我把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列为思维训练序列的重要项目。经常训练学生把观察所得的形象与广阔世界的其他事物加以比较,找到联系,告诉学生联想的方法,由相似,或由相反,或由相关展开联想。并指导学生把联想所得灵动地用于写作之中,诸如言语中比喻的运用,写作手法上象征的运用等,便可水到渠成、得心应手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重要的是创造性想象,不拘于常态,不囿于原型,不屈于权威,去追求独创、新颖与奇特,张扬个性,在写作中塑造新形象,阐发新见解。

3. 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从整体中区分出个别特性。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部分或不同特性联合起来。这是两种最基本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随时都会用到它们。如果是命题作文,第一关审题就要分析,确定主题,选择题材,铺排段落,采用写法,都是不断地通过分析进行选择。特别是写议论性文章,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是正确的有什么道理,靠什么支撑;对方的论点有什么缺失,凭什么去反驳,无一不需要分析。分析能力增强可以推进认识的深化,认识深入又可在更新的层面进行分析。

4. 鉴赏与评价。这里不单是指对文学作品,而是指对所有的事物的鉴赏与评价。它们所依赖的思维活动也还是分析、比较,但特指对事物的价值品赏评定,所以常带有审美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鉴赏总相随观察而生,指导学生观察总要指导鉴赏。文章是鉴赏的重要对象,阅读教学就教会学生鉴赏,学生在学会鉴赏的同时,也就逐步学会该怎么写。这种见机而作的写法指导,凭借着实例,依托着感受,比作文课写作前讲一通方法要有效得多。

5. 感动与体悟。感动属于情感领域的活动。感动的前提是情感丰富,感动的取向是是非观明确。情感冷漠的人必然写不出激情洋溢的文章。作文教学要教会学生做人,具有人性的善良,有同情心,有为正义而鼓呼的勇气,有对邪恶愤慨的无畏。自己先受感动才能写出能感动别人的文章,情感的贫乏是任何写作技巧无法补救的。

体悟是认识领域的思维活动,要指导学生善于体悟,提倡独到的体悟。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完全可能有不同的体悟。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5)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阅读对于学生始终有一种召唤,那么就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就会使学生形成持续的兴趣,产生连续的“兴奋点”和“触发点”,那么每次阅读都会给学生带去一次冲击,就会给学生带来继续阅读的渴望与动力。因此,如何处理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精华所在,设计出有趣味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活动,使之形成冲突,产生高潮,让学生始终处于“在感”状态,这是实现“妙悟”的基础。

比如,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天游峰扫路人》时,先让学生进行质疑,抓住“天游峰的好山好水不写,为什么写一个普通的人呢”这个问题投入阅读,使学生进入了“愤悱状态”。在自由朗读后,孙老师再让学生进行细读,通过“归类”,找出两个问题:“游人累,为什么70岁的老人不累?”“老人能活到100岁吗?为什么30年之后再去看他呢?”这两个问题看似矛盾,提在了课文中“我”的情感喷发点上,点燃了学生的激情。孙老师适时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进行讨论。在学生灵感的思想火花进行碰撞、交融后,孙老师用一个简单的“给课文换个结尾”的问题再一次把学生的心理带入一个新的期待状态,把学生的创造热情又提了起来。学生发挥充足的想象,一时间争先恐后,群情高涨!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地驱动着学生,使他们凭借语言文字,读出了疑问,读出了意蕴,读出了自己的独特感悟。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实现了超越,达到了读书的高峰体验状态。

二、以“形象”通透心灵

但凡是文学作品,都是围绕着其角色,即其形象,或人、或物。在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的大部分文学作品是以生动、活泼、感人的形象来说话的。对于学生来说,在其心智尚未达到一定高度时,“形象大于思想”,一个丰满的、有血有肉的形象便能左右学生的感情走向、审美观点。如“狼和小羊”中狼的狡诈,就会给学生一种但凡是狼都是可恶而奸诈的印象。而狐狸也凭借着《狐假虎威》给人以狡猾的深刻印象,直至成年,这种印象也不会磨灭。因此,教师要创设与课文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让文中的形象生动起来。树立课文中的形象,可以让学生通过它们与教师、与作者、与其他同学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撞击出美丽的思想火花,获得超越时空的审美感悟。

比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时,为了让学生能深刻感悟“秋姑娘”的形象并与之心灵相会,教师营造了两个情境。

1.“枫叶信”飘进课堂

“秋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凉了,冬天很快就要来了。秋姑娘担心起来,不知我的那些好朋友有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有了,就用火红的枫叶给他们写信吧!”教师打开课件并配合课件上的景物开始生动地描述,然后拿出自制的教具“枫叶信”发给学生,学生们一看,都感觉十分有兴趣。也都拿着“枫叶信”,模仿着课文中的角色动情地念起来,然后互换“枫叶信”,并配合着课件中的音乐朗读课文,当读到“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时,学生们都开始学着秋姑娘在枫叶上写东西,“秋姑娘”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活起来了。

2.“枫叶信”飘出课堂

“树上的枫叶全都让秋姑娘给她的朋友写了信。如果你是秋姑娘,你还会给哪些朋友写信呢?又会写些什么呢?”随着教师的提问,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教师趁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结合精美的课件及自制的教具,营造出了与课文相融合的情境,使学生们与作者、产生了心灵的共鸣。

三、在“静思”中积蓄灵气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静思冥想状态下,大脑潜意识比较活跃,很多意识域外的隐性储存信息会源源不断地涌入脑海,虽无逻辑,却能产生灵感,使人豁然贯通、恍然大悟,获得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因此,我们要给学生营造一片“静”的空间,让他们静静地反复品读课文,逐步领悟其中的思想和意境。一旦学生对文中妙理悟透,便恰如醍醐灌顶,妙不可言。

四、用“表达”促进生成

学生感悟到的“意义”,或显稚嫩,或有创见,或较偏狭,或灵光闪现,不尽相同,这时,教师若加以指导,以读、说、写、画、辩等方式表达自己所悟,有助于学生“外化”自己的感悟,使自己的“悟”更加明晰。

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时,教师要有强烈的“生成”意识,以学生在表达中遇到的障碍为起点,以学生的内在需求为重点,注意抓住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这样才能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态,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不断地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不断地实现超越,从而不断地深化学生的感悟,促进文本意义的动态生成。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6)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要注重课程的人文内涵,又要兼顾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有鉴于此,针对语文学科课程的特点,我们提出融“感知、感受、感悟”为一体的“三感式教学设计”。这是我们试图突破传统的套路化教学设计的一次尝试,也是我们对三维教学设计的一种延伸。我们尝试从感知、感受、感悟的角度,重新设计学习目标,对传统教学设计进行改造,让学习目标更具体、更精细,更加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感知,词典义是“客观事物通过感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感知目标是指语文学习中那些知识性、识记性较强的内容。如对字词积累、名段背诵、作者简介、背景知识、文体特征等具体知识点学习,强调“知”的一面。现代语文教学,一谈到“知”就好像与死记硬背沾上了边,就会遭到一些人的指责与嘲笑。好像拿了“工具”,就必然忽视“人文”。这是对语文教育的一种偏激态度。不论是哪一阶段的语文学习,知识性的内容都不可忽视,必须要积累。否则,语文将无处生根。感知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一种浅层次目标,可以对应于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

感受指生理学上指由感受器接受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强调的是人对外在事物的接受、体会与感想。感受目标主要指对语文学习中情感、思想等人文性知识的一种习得与接受。它强调对作品中所涉及的人文性知识的一种认同、思考、辨析等思维过程。“感受”侧重于情感的认同或排斥、思想的理解与批判、现象的接受或摒弃,强调的是经由主体习得之后的一种思想或情感的接纳,是对作品经过一种思考性阅读后的整体认知,可以对应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又不仅仅包含这些方面。它应该是在理解感受基础上的一种接受,是对作品中思想感情的一种体认。

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醒悟或领悟,侧重有感而悟,感悟侧重于感情上的变化,而领悟侧重于明白道理。感悟目标,强调学习主体对学习对象在情感上的醒悟与道理上的领悟。对于语文学科人文性知识点的学习,很多东西靠教师的灌输是无济于事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特别重视学生的“悟”,把学生自己悟到的点单列出来作为教学目标。提醒教师,教学时要懂得“留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对那些思想性强、情感色彩浓的内容进行自主感悟。这样,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才能落到实处。如果仅仅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很多时候,这样的目标都是形同虚设,在教学上不起任何作用。另外,教学目标中强调“悟”,本身也是对学习过程的一种重视,暗合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7)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倾听”不但是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能力。或者说,倾听展示着倾听者的个性。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学生没有这种态度、习惯和能力,就难以与老师与同学与文本进行对话,内心就难以漾起情感的涟漪,也就难以表现自我,实现学习的目标,更难以形成自己的倾听个性。

1、激发倾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倾听兴趣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对策。为了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我们务必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教师的语言要多一点的幽默,课堂结构多一点活泼,教学手段多一点灵动,多一次激情鼓励,多花心思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投学生所好。学生才会产生我们期盼的倾听热情。

2、教给倾听的方法。掌握方法,往往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倾听效率的关键。有的老师概叹:有的学生总是听而不闻,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懂倾听,不知道老师要说些什么。为此,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清楚倾听的基本要求,教给他们倾听的方法。如“听想结合法”“猜想法”“带着问题倾听法”等。当然,这些方法的指导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课程的内容实际,灵活运用,才能发挥方法的拐棍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根据教材的特点让学生选择相对科学有效的倾听方法。

二、在读中感悟,体验享受阅读的快乐

“阅读”离不开“读”,读已经成为阅读课堂重要的评价要素。“读中感悟”是现行课堂流行地成功教学法。这一教学法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美美地读课文,读出真情,读出个性,才能使文章的情感流淌到学生的骨子里,化为自身的素养。

诵读是一种再创作,它不是把文字简单地变为声音,要以声传情,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在诵读者的心目中,不仅是白纸黑字,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生命、有活力的形象。诵读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感情与传达感情的方法。由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体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它们在诵读传情中便会出现鲜明的个性。这些不同的个性主要体现在诵读时对重音、停顿、语调、速度不同的处理上。

当然,在诵读传情中教师不能轻易地给学生定腔定调,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诵读,要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自我,读出个性,在课堂中读出“千姿百态”,让学生真正做“阅读的主角,学习的主人”。

除了诵读,读文的方式还有很多。按声音大小分,有默读、轻声读和大声读等;按人员组合的方式分,有个人读、小组读和集体齐读;按乐感效果分,有顺序读和卡隆式读,等等。这些读书的形式,本身就存在多元性和差异性,迎合个性鲜明的学生口味。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灵活地借助这些读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读的训练。初读时默读思考;在引导品读时,就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出自己的理解。这样,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自己的读书方式,享受阅读的快乐。

三、在悟中品味,促进精神成长

阅读是个个性化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阅读的文本本来就有着鲜明的个性化特色,印记着作者的个性痕迹;二是读者都具有鲜活的个性,对文本的理解一定会烙上个性的烙印。只有引导学生悟出个性,通过文本语言把握作者的情感、感悟作品中真善美的情愫,唤醒学生心灵中美好的东西,才能影响学生成为具有真善美灵魂的有个性的人。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8)

一、在质疑探究过程中促使生成

韩退之有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说明思考的重要意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多少疑问,就有多少学问。任何思考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依赖疑问的,只有心中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深入思考,深入学习,这样才可能获取新知和培养能力。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需要预设性生成的课堂,也需要动态生成的课堂,二者不可偏废。从某种角度说,动态生成的课堂作用更大,课堂也更为精彩。因为动态生成的疑问大多是根据课文内容衍生出来的,是水到渠成产生的问题,是从课文中自然流淌出来的问题,也是课文内容的深化和升华。这种不露痕迹的疑问,学生有新鲜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充分参与的热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课时,在感知课文大意后研究探讨写作特色,第一自然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例举了古代六位贤圣成才成功的实例,自然而然的产生“六位贤明的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说明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等疑问。通过对这些疑问的合作讨论,深化了课文主旨,很好的实现了三维目标。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毋庸置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能质疑,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立足学生,创设动态生成的课堂,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体验感悟过程中促使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对文本的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更是一种审美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创设动态生成的情感体验感悟情景,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反映的情感态度,让学生的情感驰骋徜徉于课堂、作品和学生的想象体验之间,让学生对文本有充分的整体的个性化的体验感悟。

注重读书,是《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量要达到400万字,也是基于语文学习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读而提出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文本的读,应当成为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内容。让学生在读中学习、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朗读教学中,老师往往要求学生仔细听、认真想,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一要求本身没有问题。但问题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和情感态度也是不大相同的,对文本的体验感悟也不可能是一样的,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达到很好的体验要求,只能在课堂中创设动态生成的情感体验情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及科学的方式,进行充分的情感体验感悟,并对自己的这种体验和感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再比如,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的理解水平也不尽相同。要读出怎样的语调、语气、节奏和轻重缓急,只有靠学生反复体味,老师和同学最好不要用自己的情感体验代替别人的体验,在评价别人时不要提出苛刻的要求,最好不要用精读美读的标准去要求。殊不知,《课程标准》是降低了朗读要求的。说降低了要求其实也不恰当,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的基本要求,也是朗读的最高要求。要求再高,就是闻一多先生所说的“戴着镣铐跳舞”了,是很难达到体验感悟要求的。以身示范,最终使学生读得感情丰富、自然贴切。这些体验式的学习过程,都只能随着过程生成,而不能依靠教师单方面的预先设计。如在教学古文时,不要一开始就强调断句,只有在熟读的情况下,只有在大量积淀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自然而然的断句,否则,是很难有好的效果的。

三、在处理偶发事件过程中促使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这些偶发事件,本来就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当有充分的准备。尽管如此,你的准备不太可能尽善尽美,还是会出现一些意外,还是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这些偶发事件,也是促进课堂生成的绝佳机会。如果对这些事件处理不当,不但正常的教学秩序会被打乱,还可能伤害学生。如果处理得好,能使教学出现意料之外的精彩。很好地处理偶发事件,应当成为我们教师素养的一部分。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9)

导读时点拨悟,就是要抓住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在教学中建立起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师生相互质疑,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探究,促进学生思维,教会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1、由小处悟到大处。所谓由小处悟到大处,就是指导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使教材成为“读进”和“悟出”的桥梁。比如《大瀑布的葬礼》一文用对比的手法具体地描述了巴拉那河上塞特凯思达大瀑布的景象,关于瀑布的描写是全文的重点。为突破这一重点,我创设一个旅游情景,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由小处悟到大处,进行研读感悟,体验大瀑布:

(1)假设20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个旅游团又来参观塞特凯思达大瀑布,会看到什么景象?如果你是旅游团的一员,你会向导游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如果你就是那位导游,你会面对游客作出怎样的解释?

(2)假设20年后的今天,如果在我们这个旅游团里,就有“巴西总统”,此时此刻,你这个“巴西总统”会有何感慨?你将会发表什么样演讲?

2、由正面悟到反面。所谓从正面悟到反面,就是启发学生用逆向思维来感悟课文的空白之处意思,以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悟的巧妙,有的能够刺激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有的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有的能够引导学生作多向的推理;有的能够挑起不同意见的争辩;有的能够鼓励学生有创意的发现……学生都能从课文中捕捉相关的信息,然后加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这样悟的教学片断,充满了感性,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调动了学生的直觉、感受、想象、情感,使学生在感性化的学习中领悟课文,完善人格,关注生命方式,得到和谐的发展。

3、由静态悟到动态。文章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感受出其真、其妙、其美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悟,并不仅仅是静态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在文字中求形象,在有静态中求动态,珍惜每位学生独到的见解和富有个性的发现。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课,讲到黄盖火攻曹营这一计策的巧妙周密时,我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创设情境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让学生扮演黄盖,我扮演黄盖的部下,在火攻曹营的路上,“部下”有意地向“黄盖”请教一些“问题”。由于学生是黄盖这一重要角色,自然不愿被“部下”问住,便相互补充,争相回答问题,从而完全弄懂了这个计策的周密之处。这样的悟,由静态悟到动态,创造了和谐、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活跃、敏于发现,创新的见解、独到的思绪也就在悟的探究活动中潺潺而出了。

4、由现在悟到过去。“读中感悟”是师生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过程,这其中既包含学生读中感悟的主体活动,也包含教师读中指、引、诱、辅,领其悟的主导活动。我们只要深入钻研教材,语言文字中闪现的语感火花一点也不贫乏。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5、由远处悟到近处。语文课本有些历史题材课文的内容,离我们的生活现实比较遥远,在导读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由远处悟到近处,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由实处悟到虚处。语文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若能在阅读教学中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还能获得很好的锻炼机会。如在教《神笔马良》这课时,笔者提出研读专题:马良用神笔帮助穷人做了哪些好事?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用它画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学生在实际练习中这样写道:假如我有一支神笔,会画出许许多多双明亮的眼睛,送给盲童,让他们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有的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出各种各样的书,献给希望工程,让希望工程把这些书捐给失学儿童,让他们重新感到读书的快乐;有的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描绘美丽的地球姥姥,让她的脸不再那么脏,那么黑了,让她穿上公主般的衣服,让和蔼可亲的地球姥姥回到她年轻时候的美丽。我仿佛看到地球姥姥笑了,笑得多么甜呀!……这一句句、一段段血肉丰满的语言跃然纸上,令人爱不释手。引导学生由实处悟到虚处,就是注重实践,超越自我。这样的感悟虽然是让学生写下来,但学生必须在研读文本、感悟内涵的基础上加以探究,发挥想象。当学生有了充分的空间展示自我时,就会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自身的悟感、想象、思维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279-01

新课程改革以特有的节奏,推动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新教学理念如一粒粒种子撒播在校园的角角落落,不断生根,发芽……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和思考着: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从多年教学实践中,深深地感到:良好的思考习惯如同一块肥沃的土地,能够孕育出学生的语言感悟之花,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生活丰富多彩,语文学习无处不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应该是开放性的,在不断实践中,通过感悟 、体验、 习得逐渐得到锻炼。语文教育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但思考很重要。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辩证道出学与思的关系。如果一天到晚只盲目学习,简单重复,不注意消化,效率不会提高。特别是学生进入八年级后,课程增多,时间有限,语文学部分时间停留在讲解,背诵,语言训练多数也只是靠死记硬背。堆砌材料、僵化头脑,谈何思考?谈何感悟?所以在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思考习惯,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多么重要。具体教学实践证明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并且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一、课前结合具体文章内容,提出要求,自由思考,激发兴趣,感悟自然、家庭、社会等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学生没有兴趣,不主动思考,教师再有本领,也没有作用。自由思考,可以引起无意注意,学生观察,描写,感悟都在轻松中展开,这比强迫更有价值。“轻松音乐法”“情趣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也给我们启示,把自由愉悦的气氛引入学习是成功的。这能激发兴趣,也能激发他们更深的思考,在思考中促进感悟。如:在讲《那树》这篇课文前,我向学生提出简单要求:同学们都喜欢自然界那郁郁葱葱的绿树,它总是给人很多启示,老师希望你们去观察,采摘一片你喜欢的树叶,用1—3句话写出感悟。结果,在讲课时95%的学生课桌上都放了精心挑拣的树叶,写出了自己的感受。50%的学生在课后写下了心得《你知道树的年龄么?》《那树让我心痛》《情系古树》《文明的刀斧下》等短文。文章感受深刻,情感丰富,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学生对自然、社会进行了思考,思考促进了他们对人生的感悟。

二、课堂上有针对性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引导启迪,能使学生自奋其力。”我认为学生自奋其力的过程就是对知识消化、思考、吸收的过程。有针对性引导学生思考是培养良好思维习惯,提高语言感悟的关键一步.。

讲课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反复地朗读课文,以读促思,直观地进行语言感悟,体会语言韵律之美,篇章布局之美、人物形象之美等。然后针对不同课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发散性、灵活性思维,打开学生和文本情感交流的大门,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感悟作品带给人们的启迪等,让感悟之花在思考的土地上绚丽地开放。如:讲《罗泊湖,消失的仙湖》后,提出问题:现在沙漠化进程还在加剧,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还在上演,结合现实说出感受,提出你的观点和建议?课堂上学生们时而争论着,时而描述着现在,时而讲述着未来……我想他们正在自奋其力,感受着生活,思考着现实﹗这对他们语言感悟能力的提高多么重要!悟和思结合起来突出了课堂动态教学的特色。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大胆到课外去阅读相关内容,积累素材,在实践中去读,去想,使学生思维处在一种动的状态中,积极感悟人生。

三、课下以阅读促进思考,训练学生迁移知识,检查语言的感悟能力

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生活。大量的信息材料不断涌现,没有一定的判断处理能力适应不了社会。学生必须能迁移知识,把握主要信息,灵活思考,才能有再现自我情感的能力,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表达出来,闪现个性的光芒。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所以我鼓励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浏览报刊杂志,关注现实发展,思考生活,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大量地积累语言。如讲《羚羊木雕》后,引导学生阅读《友谊万岁》《情谊深深》《失落的美丽》等短文。学生不仅积累了很多优美的语言,迁移了所学的知识,还提高了语言感悟能力,引起读书的兴趣。

四、以写促进思考,在语言感悟的基础上,学以致用

上一篇: 电力市场形势 下一篇: 企业大数据营销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