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机制汇总十篇-9游会

科研创新机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6 08:48:40

科研创新机制

科研创新机制篇(1)

我区为探寻科学管理之路,积极创设了新的发展机制,把教科研工作与学校教育和学校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建设区域教育科研文化,使教育科研的意识和理念逐渐内化为全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自觉行为,形成了全区教师对教育科研自觉追求的精神和作风。

一是建立了“金字塔”式运行模型。江宁区教科室根据区域教科研发展的需要,建构了以“草根”工程为塔基,“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基地学校”为塔身,“火炬”工程为塔尖的“金字塔”式运行模型,分层推进,不仅使得各个层次的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也使全区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是建设了教科研实验田。“十一五”以来,全区创建了区级教科研基地学校30所,市教科研基地学校9所,省教科研基地学校4所,市项目研究中心4所,市“所外研究所”1所,中央教科所特色项目学校3所。

三是完善了教科研管理与考核制度。为激励学校、教师开展教科研的热情,使教科研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常态,我区制定了一系列教科研管理和考核激励制度,紧密地把教科研工作和学校办学绩效评估相结合:把学校教科研工作细化、量化成具体分值,作为评估学校当年办学效能的一部分,学校效能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各种先进评比、绩效工资比例、教师职称的评定等。这样一来,管理与考核评估制度就能更有效地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自觉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二、坚持开展课题研究,为教育决策服务

我区教科室协助教育局开展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兴城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和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宁区加快教育名区建设的实践研究”的推进,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为我区教育发展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外,近年来,我区教科室还协助区教育局制定了《江宁区“教育名区”行动计划》《江宁区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规划纲要》《江宁区“三名”工程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协助主编的《新兴城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教育名区建设的实践研究》成果专著,分别获江苏省第二、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决策奖。

三、建立课题引领机制,为学校发展服务

我们倡导学校以课题为统领,按照“课题研究一优势项目一学校特色一特色学校一品牌学校”的名校成长轨迹,将课题与学校发展的实际结合,提升办学品位,张扬学校个性。我区教育局专门制定了课题研究经费奖励制度,这在全省是首创。“十一五”以来,全区立项2项教育部规划课题、40项省规划课题、148项市规划课题,以及多项国家电教馆,省、市教育学会,区科研规划课题,做到校校有课题。

我区一批学校在课题引领下,不断形成校本特色,对学校的全面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1年,在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评比中,全省普教系统共有89项成果获奖,我区有5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奖,获奖数排在省市前列。

四、用先进理念引领,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为加快教育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江宁区不断拓宽视野,学习新思想,引进新理念。2008年引进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项目“友善用脑”课题实验,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江宁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江宁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发展。

推进“友善用脑”。在“友善用脑”理念的指导下,我区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涌出一批具有江宁本土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新思路。如:东山小学构建了“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结构导图,吸引了安徽、浙江、广西等地的学校慕名而来,并在当地整体推广;竹山中学构建了以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体的“适性课堂”;湖熟中学则提出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示”为核心的“三自”学生培养模式。这些课改成果不但成就了一批优秀教师,提高了我区整体教育的教学质量,而且提升了学校办学的品质,造福了全区的中小学生。

不仅如此,随着“友善用脑”理念的逐步推进,一些科学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技法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结构导图也在全区中小学课堂中普遍使用,很多学校建立了音乐、健脑操资源库。

“友善用脑”课题实践专题总结还被《江苏领导参考》引用,多篇阶段性成果刊登在《上海教育科研》《基础教育参考》《江苏教育》等刊物上。2010年“友善用脑”课题研究荣获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01 1年荣获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实施“适性教育”。2010年,我区成立了“学情调查中心研究组”,研制了科学的调查样表,对中小学生的思维类型、认知倾向性以及学习快乐度等学习素质情况展开了调查。通过学情调查,教师对学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酌情给每个学生建立学情档案,进行学情分析,制定对策,从而使教育教学行为更适合每个学生的成长。

五、创新培训机制,为教师发展服务

为了更好地促进师资水平的提升,我区教科研实施了多种辅助形式,如选派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做课题、开展教学专题讲座、编写教育刊物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建设科研队伍,培养科研骨干。“十一五”期间,我区在省、市率先开展教科研带头人的评选活动,连续三届评选了122名教科研带头人。

区教科室还采取多种方式引领科研骨干成长。开展读书考学活动,引导教师读教育类专著,看教育类报纸杂志;选派教师骨干赴国内外学习培训,开拓他们的教育视野;建立了“名带优”后备梯队的教育科研档案,具体分析了解后备梯队成员在教科研方面的需求以及存在的困惑,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着手制定了相关对策,助推了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

第二,构建三级“个人课题”网络,提升科研素养。为引导广大教师用科研的方法解决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自身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区全面推进了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活动。2006年起步阶段时,全区只有93项个人课题,目前,全区80%以上教师有自已的课题,每年立项的“个人课题”达6000多项。形成了市、区、校三级研究网络。

第三,开创“菜单式”讲座,搭建发展平台。为提升教师科研意识,普及教师的科研素养,锻造科研型教师队伍,我区教科室创造性地开展“菜单式”教科研专题讲座活动。“菜单式”讲座的主讲人来自区各级各类带头人与骨干,通过自愿申报招标与区教科室考察选拔的形式产生。目前已经建立了8个模块、250多个本土精品“菜单库”,每年进校讲座300多场次。现在,“菜单式”讲座已得到了主讲人和学校、教师的普遍认可。骨干教师有了展示的平台,学校、教师的成果与经验得到交流与推广。部分带头人不仅能力得到锻炼,知名度也得到提升,由区内走出区外。仅2011年,我区教师被请出区外做讲座就达123场次。

科研创新机制篇(2)

摘 要:“中国农谷”建设,农业科技是关键。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农业科技有了大幅提高,但与建设“中国农谷”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农业科技的体制机制创新,是建设“中国农谷”的关键。

关键词 :“中国农谷”;农业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02

收稿日期:2014-11-28

中国农谷作为“湖北样板、三农特区、中国高度、国际水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必须创新农业科技的体制机制。虽然近年来荆门市农业科技进步明显,但与建设中国农谷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创新现代农业科技的体制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1 “中国农谷”农业科技优势

1.1 农业科技研发队伍日益壮大

2013年,荆门市有农业科技专业技术人员675人,其中高级高级职称60人,中级345人,初级270人。人才队伍结构合理、梯队结构形成,已形成10余个农业科技源头创新团队,研究开发30余项农业新技术。近年来,全市积极推进校地产学研合作,成功举办“千名科技精英进荆门进千企”及“专家院士荆门行”等活动,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荆楚理工学院研发力量不断增强,在承接转移国内外科技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11年启动龙泉英才计划以来,共引进樊明武、方念伯等8位领军人才,聘请了朱英国院士等100名科技精英和10名市政府科技顾问,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6家。

1.2 农业科技投入产出不断增加

近年来,荆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798项,争取科技专项资金突破2亿元。2012年,荆门市市级科技经费预算达到2 590万元,占地方性一般预算支出的1.51%。投入的增加,必然提高产出。全市和隆平高科合作组织实施“中国农谷隆平高科超级稻示范项目”,100亩连片超稀摆栽“广两优1 128”平均亩产量达910.3kg,创中稻高产纪录。荆门市多项农业科技项目获奖,如水稻外源dna浸胚育种法及“红宝石”品种开发应用项目获荆门市技术发明一等奖,育种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农田土壤养分信息化管理技术及区域性推荐施肥系统研究”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8号的选育与推广项目,超高产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华大麦4号选育与应用,分别获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一、三等奖。2012年,荆门市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55%。

1.3 农业科技平台建设速度加快

2013年,荆门市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湖北省科技创新进位先进市”荣誉称号。荆门市围绕“中国农谷”大局,加强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通过平台建设,一大批创新性成果不断产生,如荆门市农业科技园是设施农业的典范,已成功实现组织培养-实验室扩繁-温室小苗培育-成花工厂化生产的整套蝴蝶兰生产全过程。荆楚理工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依托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筹建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检测技术。

1.4 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创新能力提升

近年来,荆门市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不断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提升自主或联合研发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农产品精加工方面,部级龙头企业国宝桥米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合作研究开发米系列产品,开发出米汁、饴糖、米乳等系列产品等。

2 中国农谷农业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技投入少。2012年,荆门市科学技术经费预算仅2 590万元,占地方性一般预算支出的1.51%,相比苏州2011年科技支出53.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35%。由于科技经费投入明显不足,造成荆门市农业顶尖人才缺乏,原创科技成果少,原始创新能力与国内外有相当的差距。近3年来,全市1 108件授权专利中涉农专利约占8.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率和贡献率不高。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自主创新不足,新技术在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新技术转化缺乏资金和人才支撑。

(2)农业科技教育落后,在中国农谷区域内,无一所农林院校,甚至连涉农的中专、技校也没有,而在周边地市,都有办学历史悠久的涉农专技学校乃至综合性大学,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中国农谷底子薄弱。

(3)从中国农谷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别是核心区的位置来看,距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较远,无法与硅谷、光谷以及杨淩等相提并论。长期以来,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经费不足,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高,机械化普及率不高。

(4)随着打工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青壮年和有文化的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农民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偏低,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3 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3.1 创新科研体制机制

(1)设立中国农谷农业技术管理机构。为了抢占中国农谷农业科技制高点,建议由荆门市科技局、市农业局联合组建中国农谷农业技术管理中心,中心设在市科技局,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整合全市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围绕科技制高点,出台涵盖人才引进、人才奖励、资金安排、重点产业支持、项目资助、专利扶持、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科技扶持政策,并负责实施、考核、监督。同时,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为企业创造各方面条件,引导企业逐点突破,切实为企业服务。

(2)组建农谷农业科技研究机构。①构建中国农谷首席农业科学家制。首席科学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由我国农业技术领域的顶尖级专家组成,是荆门市农业科技发展方向的决策机构,全市农业科技制高点总体由首席科学家决定;②建设院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是主要执行机构,按照首席科学家的决策,明确研究方向,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成为实实在在的研发实体;③引进一流企业研发总部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际粮农组织技术工作站、中试基地等,围绕科技制高点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研究;④依托荆楚理工学院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加强对七大高新技术的研发,搭建国内外相关成果承接转移的平台。

(3)创新科研经费投入体制。在科研项目的选择上,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围绕科技制高点,选择一批服务于中国农谷现代农业发展的科研项目,在人才、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可以选择动植物良种繁育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生物技术等七大技术研发作为投入重点,科研资金的分配引入竞争机制,实现项目负责制。

(4)完善农业科技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一套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的机制和制度,加快出台包括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方法。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辈出的环境。

3.2 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1)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引进国外农业高科技企业到荆门落户,重点引进如孟山都、杜邦先锋,以及生物技术类、智慧农业类、农机制造类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500强企业在荆门落户,或在荆门设立分支机构,形成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集群,快速提升荆门市的科技研发实力,缩小荆门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同时,引进国内农业高科技企业,如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相关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如联合建设实验基地、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技术入股、合作办厂等形式,推动中国农谷农业科技的研发,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2)大力扶持、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目前,荆门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4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5家,部级龙头企业6家。叶威机械、神地生物、新美香食品精加工等技术与科技制高点发展方向一致,且有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自主研发实力强,是全市实施农业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依托。对于上述企业,要进一步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为科技制高点提供技术支撑。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成立企业研发中心,培养企业的研发人员、增加企业的研发费用。政府要在项目上给予优先支持,争取国家或省级的重大项目立项,并在税收、贷款、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等方面支持企业开发新技术。

3.3 建立中国农谷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1)设立省级开发区“湖北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将相关农业科技企业集中在园区,给予园区企业一定优惠政策,形成农业科技企业集群集群式发展,并在园区建设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大宗农产品种子研发中心以及各类良种繁育基地等。并在园区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供应、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信息共享的科技开发产业链,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荆门农业整体发展的先导型成功模式,成为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孵化器。

(2)完善园区的服务功能。美国硅谷“孵化器区域”,从资金筹集、申请执照、战略计划、生产业务、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公司上市等都有各种专业公司提供流水线式的相应服务,能够降低创业门槛,缩短创业周期,培养吸引创业人才。建议全市构建类似硅谷的“孵化器区域”专业化服务体系,建立一套齐全的支持创业制度化的基础设施,引进、培育、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围绕七大技术进行产品研发、创新、创业。

4 建立多渠道的农业科技开发投融资体制

农业科技开发周期长、投资大,面临着极高的市场风险。因此,需要建立企业、政府和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共担风险的投融资体制。首先,政府应成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主体, 致力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及农业技术结构调整,围绕七大技术组织力量协同攻关。同时,建立多元化的机制和鼓励性政策体系,促进非政府公共投资从事农业科研;其次,充分利用国际上的优惠贷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国外资本、社会资金、民间资本的投入,向高新农业技术企业提供贷款;第三,搭建租赁融资交易平台。租赁融资是当今世界发展最迅猛的新兴服务产业之一,也是世界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金融工具,极大推进了金融市场业务多元化、综合化、专业化发展。此外国内外通行的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都是荆门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徐顽强,段萱.我国产学研集群创新形态及优化策略——以湖北“光谷”和“农谷”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8)

科研创新机制篇(3)

1 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效能不高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是要建立高校科学研究的秩序、激活科研队伍的力量、提高科学研究效率的运行机制。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基本都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组织形式,从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效果不是很好,二级学院并没有真正履行科研管理职责,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工作内容大多是程序化的通知、接收材料、签字盖章、提交材料等被动管理。与科研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没有做到统筹规划,对科研人员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咨询与论证等服务。学院没有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多数都是身兼数职,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从学校层面来讲仍然存在“重申请、轻管理”“重结题验收、轻成果管理”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1.2 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缺乏创新活力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体系不科学。一般科研评价基本是本校或同区域同行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进行评价,没有借助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专家的力量进行深度全面的评价;二是评价分类不科学。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定量评价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活动,不符合科学与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三是评价的价值导向不正确。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时往往要求其在一个周期内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申请一定数量的专利、出版一定数量的专著等,只注重科研成果短期的形式和数量的指标评价,而不评价科研活动本身创造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低水平重复等不良风气和短期行为,使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活力。

1.3 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为了进一步调动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提升科研水平,我国高校大都出台了一系列科研激励政策,从科研立项、、专利获批、成果获奖、科技服务等方面给予科研奖励,极大推动了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但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数量,轻质量”现象,只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形式,而忽略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用价值,最后导致产出的科研成果因没有实用价值或价值不大而无法转化;二是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主要限于激励科研成果直接完成者或“第一署名者”,忽视了创造科研成果的整个研究团队成员的贡献,不利于团队协作;三是科研激励机制的外在动力主要是职称评聘,对于不需要职称评审的科研人员没有吸引力,因此这种激励作用难以持久,存在“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四是激励政策虽涉及面广,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够完善和细化的问题。如有些条款只简单罗列出了奖励的标准和要求,但缺少具体的量化措施或实施细则,导致科研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真或片面的现象,影响了科研激励机制的公平和公正性。

1.4 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成熟,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科研成果转化既是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科研成果只有充分运用到地区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才能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很低。究其原因,一是大多高校依然存在重申报、轻研究、低转化问题,大量的科技成果很难进入市场,也很难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二是科技成果实用性不强,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造成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虽多,但真正能在市场上应用且产生效益的甚少;三是缺乏专业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很多高校目前还没有成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科技中介机构,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四是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不足。

2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路构想

2.1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能

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来逐步完善,在改革创新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转变科研管理部门工作职能,强化二级学院管理职能,推进学院自主管理。建立以学院为单位的科研管理机构,跨学科、跨专业地开展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切实履行学院的管理与监督职责;二是建立重大项目预研机制,由学校学术委员会和科研管理部门牵头,研究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明确科技创新主导方向和重点领域;三是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节点目标考核和预警管理;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监管,规范直接费用支出,完善间接费用管理,加强项目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管理,切实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四是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全校科研项目及经费、人才团队、科研平台、科技成果及转化等科技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科技资源数据库与国家科技政策、计划和资源的统筹衔接,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五是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通过科技培训和自主学习,提高科研管理队伍在战略研究、项目策划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增强科研管理队伍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

2.2 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和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一是建立校内外同行评价相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发挥学术委员会在科研评价导向和科研诚信评价中的作用,加强高校科研评价与监督管理职能,提升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能力,建立由学校、学院、学术委员会组成的校内科研评价管理体系。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重视校外、国际同行专家在学术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建立校内与校外同行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二是建立科学的科研分类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完善科研评价内容,统筹兼顾科研诚信、成果质量、学术影响力、成果转化、服务决策、人才培养、对学校和社会公益性贡献。对不同科研活动实行分类评价,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协调发展;三是建立公平、开放的科研评价机制。以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导向,弱化学院考核评比,鼓励学科人员交叉,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的学科领域核心问题研究;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研评价效率,及时公开评价信息,确保科研评价透明度和公正性。严格遴选同行评价专家,减少行政和人情干预,建立以校内外学术专家为主体、以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为核心的科研评价机制。

2.3 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增强创新动力

科研创新机制篇(4)

科技创新正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最新潮流。从世界范围看,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正孕育突破,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核心力量;从国内来看,地区间的竞争,正在从传统领域的资源要素竞争向创新领域的首位度竞争转变,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最核心资源。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全球600多万名高层次科技研究人员,利用1.25万亿美元研发投资所创造出来的知识和技术,回流到社会之后为世界创造了高达63万亿美元的gdp。

南京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加速、产业高端化加速、国际化进程加速、城市化进展加速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创新是南京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可以说,南京在错失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外向型经济高歌猛进的两次发展机遇期之后,真正迎来了符合南京发展优势的第三次重大历史机遇期。南京如果再次丧失这次机遇,很有可能彻底丧失新优势、失去提升首位度的机会。因此,南京必须要抓住用好这次机遇,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核心要素,努力发挥好科技、教育、人才、文化资源优势,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上实现新的突破。

二、南京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及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依靠自身的科教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建设。从发展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自发发展阶段(1978年—2000年)。这一时期南京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发展主要选择了以要素投资为主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自主创新的内在需求不强。因此,该阶段南京自主创新发展主要表现为教育科技内部的自身发展,科教资源与当地经济发展关联度、带动性不强。

二是自我推进阶段(2001年—2010年)。这一时期南京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明显增强,外部环境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转为现实生产力成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普遍共识。南京市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确定了科教兴市战略,并努力把南京建成全国有影响的高教科研中心。2006年南京市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这对改善南京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提高南京市自主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政策强有力的推进下,南京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得到了加强,并逐步形成了基于科教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南京模式”。但这一时期,科技对南京产业的提升远不如深圳等先进城市,专利产品转为当地现实生产力还很少,著名的科技创业型的企业家仍然较少。

三是自觉发展阶段(2011年—今后)。这一时期,南京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南京必须走上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2011年以来,南京建设“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陆续推出“1 8”政策体系、“科技九条”、南京“321政策”、“创业七策”等一系列政策,为全市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可喜的是这些政策已经在全市形成强烈反响,创业创新正引领南京新一轮科学发展的潮流,创新驱动已成为南京城市发展的“自动引擎”。

三、南京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南京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教中心的地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清醒地意识到,南京与先进城市相比,科技创新的总体水平还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不显著,特别是科技创新的动力仍然不足,总结起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明显。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没有企业的参与,就没有创新与市场的结合,科技创新也就不会转为现实生产力。从南京的现实来看,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在高校、科研院所。一是面向企业的科研经费投入比重较低。2011年南京市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3.1%,是全国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但是来自企业的研发投入只占一半,也就是说,直接面向市场的研发投入比重只有1.5%左右,低于苏州、无锡、深圳等同类城市。二是企业研发机构较少。2011年,苏州88.6%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无锡91%研发机构建在企业,而南京只有43.5%。正是由于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未能真正建立,极大影响了全市科技创新的能力提升。三是企业研发人员比重低。2011年,苏州86.1%的研发人员在企业,无锡95.5%的研发人员在企业,而南京在企业的研发人员只占48.6%。

2.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南京虽然拥有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每年产生大量的科研成果,但能真正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比重却很低。据相关部门统计,南京地区高校的科研成果只有10%有可能应用转化,高校科研课题只有20%直接面向市场应用,尚有70%左右的职务发明专利在“沉睡”。这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投入占比高达近50%的比重相比,形成巨大反差。正是由于科研成果转化率的低下,影响了科技南京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南京虽然是一座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丰富的地区,科技进步却没能走到前列,经济却不是很发达的原因。

3.科技创新要素集聚能力较弱。长期以来,南京由于缺乏完善的创业空间和孵化环境,大量的科研成果要么“墙内开花墙外香”,要么被束之高阁。正是没有适合的科技创新环境,南京的高校院所才舍近求远,到苏锡常乃至其他地方去转化成果。科技创业人才是一个地区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也是决定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南京创新创业环境相对较差,不能吸引到更多科技创业人才来南京创业,自然很难产生像华为、中兴这样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南京市现有国家“”专家116人,但创业类专家仅15人,而苏州“”人才中80%是创业人才。

四、南京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

1.企业实力较弱限制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创新往往意味着较高的投入和较高的风险,因此创新往往需要较强的企业实力支撑。从南京企业发展现状看,实力较强的往往都是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和少数民营企业,绝大多数都是资产和销售规模很小的中小型企业,这限制了南京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2.创新环境不够优化影响了科技要素的集聚。创新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从软环境上来看,主要有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长期以来,南京虽然也出台了多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但由于没有相关配套政策和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实施意见和相关行动计划,政策落实起来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南京文化相对传统,缺乏勇于创新和激励创业的文化氛围,极大影响了南京科技创新的能力。从硬件环境上来看,虽然也建了不少大学科技园,但相比发达地方,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比较滞后,严重影响创新要素在南京集聚。

3.传统竞争方式缩小了创新应用的市场。低生产要素成本竞争目前仍是当前我国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压缩成本和降低价格仍是南京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主要手段,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还未能上升到企业的核心战略。因此,只要低生产要素成本竞争仍是市场主要方式,那么创新产品的应用市场很难推广,自然科技创新的动力很难真正形成。

4.考评体系落后阻碍了科技成果的产生。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南京科技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未能跟上现实发展的要求,特别在科技创新考评体系上仍遵循过去的传统做法,只注重各类论文、课题和专利,不追求科技成果向现实应用的转化。正是由于南京科技创新考评体系与现实需求的脱节,南京虽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但真正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果却很少。

5.激励机制不强削弱了科技创新的激情。创新活动需要创新机构和创新人才去完成。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制度才能真正激发出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激情,一个城市也就自然形成较强科技创新动力。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南京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内在动力不强,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未能充分调动,特别在“招才引智”力度上、在利益分配制度上、税收优惠政策上与先进城市有相当的差距。

五、增强南京科技创新动力的实现机制

要增强南京科技创新动力,必须努力克服和改善上述制约因素,建立能够提升南京科技创新的实现机制。南京科技能力的提升既取决于发展环境的营造,也取决于技术创新活动主体积极性的有效发挥,还取决于适应南京特点的科技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科学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从南京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必须着手抓好以下几项制度的建设:

1.以实力提升为动力,建立企业主体机制。企业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主体,对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最为敏感,处于产学研合作的集成环节,是科技与经济的关键结合点,同时,创新能力也是企业提升自身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南京要真正建立起企业主体机制,按照“平台向企业集中、人才向企业集聚、政策向企业集成”的思路,不断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打造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主体,引导企业不断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切实加强品牌、专利和标准化建设,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要把服务和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推动中小微企业加快成长;积极引导和支持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建设研发机构,引导企业活跃研发活动、提升研发水平。

2.以环境优化为目标,建立政府引导机制。政府在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通过制定和落实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法律机制、财税、金融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等政策,能够营造和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提升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南京政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一是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正确把握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作用,重在从微观管理中抽身,更加注重宏观管理;二是积极吸引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创新创业人才,积极打造“紫金人才特区”,由过去“招商引资”重点向“招人引智”转变;三是突出创新载体,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四是进一步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大力拓展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资金的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五是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创造、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引导和推动科技人员树立创业的精神。

3.以产业升级为先导,建立市场导向机制。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有效率的经济形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利用达到最优化,生产成本达到最低化,因此,科技创新要发挥出最大潜能,必须建立起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运行机制。南京在充分科教资源优势的同时,更加发挥好市场的作用,积极引导民间力量在科技创新上的渗透,提高科研机构的自主地位,全面提升科研成果产业化水平。在发挥市场导向功能的同时,南京更应该注重科技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紧密结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国际最前沿、未来有前景、南京有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突破。

科研创新机制篇(5)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362-01

一、科技创新的不同层次及研究所的使命

1.1 科技创新的不同层次

目前社会还是以传统技术为主流,例如发电技术、汽车发动技术和喷气式飞机技术等等,真正的革命性技术创新非常罕见,及时这些革命性技术的诞生了,也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普遍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迄今我们仍然在分享着20世纪的科技成就,20世纪科技成就主要在实际应用上,解决了新产品发明所必需的工程技术、材料和制造工艺问题。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的是革命性技术的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在如今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科技创新可以分为发现、发明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三个层次。发现的目的在于揭示从宏观到微观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及其运动规律,主要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科学家的责任和工作重点。发明的任务是根据科学发现所揭示的规律,通过工程技术手段,研制成新材料、新产品或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发明主要是在工程技术层次上的创新。技术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科技创新成果需要有企业家把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进行规模化生产。

1.2 企业研究所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载体

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具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推动力,不搞创新,企业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企业具有重视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中,能够使科技创新方向和目标的选择更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设备、工程技术能力以及社会化的配套能力,它能够把科技要素、工程要素、资金要素、市场要素直接结合起来。对于重大的技术创新项目,应当采取需求牵引,工程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分工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研究所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提供理论和j9九游会的技术支持。这一个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社会化分工,社会化分工是指充分发挥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研究所的的分工与协同。不仅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更要强调发挥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分工合作,充分发挥不同研究所和企业的优势,实现技术集成。

二、研究所科技成果机制探索

2.1 加强政府的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中的作用

在促进研究所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扶持,因为研究所所进行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不仅仅关乎着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和革命性技术创新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在研究所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政府应该要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为企业研究所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通过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增强企业为未来对研究所进行技术投资的信心。政府还应该要增强政府调动全社会资源的能力,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同时,应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建立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平台,整合和提高科技基础设施资源,建立科学、形成适当集中与适度分布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格局,运用共享的机制推动科技资源的社会化。最后政府还可以实行促进企业增加研发的财税政策,准许企业以某年度的研发费用抵销以后年度的盈利,以减少以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冲抵以前年度的盈余,申请退还以前年度的部分税款。或者是企业可以从收入总额中提留3-5%的技术开发准备金,技术准备金可以不纳税,但三年内必须用于技术研发。

2.2 研究所清楚认识市场换技术的策略

以市场换技术,是指通过向跨国公司转让国内的市场份额,以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市场换技术的前提条件有三个:一是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处于不同阶段;二是产品具有生命周期;三是技术存在代际差异。研究所必须要清楚认识以市场换技术策略的优劣之处,其中它的积极作用有与发展中国家最初的技术和产业起点相比,缩小了技术差距、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同时研究所一定要看到以市场换技术的弊端,由于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代际差异,发展中国家换来的技术总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技术。跨国公司在技术转让时,必然要“留一手”,以市场换技术的国家更不可能获得核心技术。与此同时,以市场换技术还可能形成对本土企业技术进步进行排斥和抑制。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的历程可以发现,跨国公司所在国企业的技术与中国企业的技术差距对技术引进起决定作用,而决定技术差距的不仅包含自主市场的开放程度,而且包括东道国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扩散的速度。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促进技术转移的更有效的途径。因此,研究所在探索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时候一定要认清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必须要增加自主创新能力。

三、结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研究所是技术创新的领头羊,科技队伍的主体主要集中在研究所内。我国科技创新仍处于发展较慢的阶段一大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落后,要改变这种状态我们首先要认清科技创新的不同层次,并清除认知研究所的使命。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时必须要处理好研究所与政府的关系,并认清不同的市场策略,这样才能促使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科研创新机制篇(6)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249

0 引言

当前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纯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创新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其置于核心地位。在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将科技作为其宏观调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 构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必要性

1.1 我国当前国情的要求

现如今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而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国土资源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多地少是我国现在发展的现状,人均矿产资源更是不足,资源浪费严重,也写现象的存在就更加剧了我国的资源紧张。

1.2 有利于国土资源的长远发展

我国的科技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还无法满足国土资源的发展现状。国土资源方面科学技术应用不高的表现如下:第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强,地质科学仍然处于过渡阶段;第二,本领域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以及精密仪器需要进口;第三,相关的科技创新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

1.3 有利于创新源动力的激发

国土资源的长远发展必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就是国土资源创新的原动力。当前国土资源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开采需要面临供应紧张和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可以有效缓解当前比较激烈的矛盾,是国家的国土资源得到安全保障。

2 构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途径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科技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科技需求,才可以针对需求开展各种研究,得到需要的成果;科技创新则可以把相关的成果直接进行转化,进而为国土资源事业服务;科技创新支撑机制则是通过信息共享和服务等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2.1 科技需求反馈机制的构建

国土资源科技需求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划分为社会需求、管理需求和国家需求三个方面[2]。社会方面的需求,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主体进行构建,比如矿产开发的企业需要的是矿产资源开发的科技方法,而 地质勘探企业则是需要更加先进的成矿理论。管理层面的需求,主要研究的是怎样发挥国土资源管理中科技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国家层面的需求则是要通过科技的力量来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协调发展。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中需要注意对科技需求反馈机制的构建,从而为国土资源的长远发展提供获取和捕捉信息的渠道。

2.2 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构建

构建科技创新动力机制需要构建起相应的平台、充足的资金以及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具体构建的过程如下:第一,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积极的建设一些重要的科技示范工程、产业化基地等,建立起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使各种科技创新项目可以实现有效的对接。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科技研究项目,比如地质或者地质等,可以和高校进行合作,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起可操作性。另外也要建立水平更高的研发中心或者是科技创新孵化器,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第二,科研主体创新制度的建立。此种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相关的科研主体进行科技创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最需要进行科技创新了,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多种类型的创新协会。而公益性的视野单位则可以探究现代化的科研所制度,在人事制度管理和经费制度方面提高自主管理的能力。高校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理论的主要研究基地,所以要加强对新理论的研究,加快技术转化应用。

2.3 科技创新支撑机制的构建

第一,需要完善科技创新合作制度。为了实现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可以跨地区、跨行业的合作,可以将地质学会、土地学会等相关单位作为纽带,加强和国内外科技组织之间的联系,积极的参与到国际上的重要科研计划中,建立跨部门的科技立项以及攻关制度。第二,服务和信息平台的完善。为了建立起更加强大的咨询服务系统,使大型的仪器设备实现共享,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建立起国土资源相关的服务和数据共享中心,使一些基础的数据资料可以快速的和实现网络共享,使一些应用性比较强的成果可以进一步的扩展和使用。第三,科技创新评估制度建立。通过对科技政策和专项工程中的科技创新进行评估,提高科技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总结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灵魂,而科技是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在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构建科技创新机制,推动国土资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科研创新机制篇(7)

“委托—理论”认为个人工作表现与组织业绩间存在显著关联,为督促员工更为努力地工作,主张依据个人工作成果进行奖励,以建立基于绝对表现的激励机制。然而,绝对表现评估方式因员工产出的不易测量或测量成本过高而存在执行困难。为此,lazear and rosen(1981)提出竞赛理论,主张根据员工相对表现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度奖励,并认为奖励结构是激励机制设计的关键,总奖金一定的情况下,奖金结构会带来不同的激励效果。高校作为非盈利机构,其科研创新本身具有多向性和外部性,难以对每一项成果进行精确定价,此时若采用竞赛模式进行研究成果排名,并辅以恰当的奖励结构,则可能有效推动高校的科研创新工作。

模型建立与分析

本文在探讨高校科研创新激励设计中依照竞赛理论基本模型之假定,假设存在两位完全同质(identical)的研究人员j和k,其科研成果分别为rj=ej εj和rk=ek εk,其中ej和ek分别代表研究人员j和k的工作努力,εj和εk分别代表研究成果的外部随机扰动。由于科研成果不易在市场上精确定价和直接销售,故假设高校提留部分科研经费af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其中f是科研经费总额,a是奖金比例。同时设计奖励结构(wh,wl),其中wh wl=af,且wh>wl,并令w=wh-wl。设定科研成果较好的研究人员将获得较高奖励wh,否则只能获得较低奖励wl,则研究人员j获得较高奖励的概率为p(ej)=prob(rj>rk)=prob(ej εj>ek εk)=prob(ej-ek>εk-εj)=prob(ej-ek>ξ),其中εk-εj=ξ,且ξ:g(ξ),若令g(·)为ξ的累积概率密度函数,则获得较高奖励的概率可以改写为p(ej)=g(ej-ek)。此外,定义科研人员因工作而产生的负效用为gj(ej),并假定c'>0,c''>0。根据本文之前设定可知,科研人员的期望效用函数为euj=pwh (1-p)wl-c(ej)=pw wl-c(ej),通过计算可得其一阶条件为p(ej)/ejw-cj(ej)/ej=0。

科研人员为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必须付出恰可满足一阶条件的努力程度eje。由于p=g(ej-ek),故一阶条件可改写为wg(ej-ek)-cj(ej)/ej=0。由于科研人员j和k同质,故其最佳反应函数具有对称性,此时两人的最优策略选择一致,即eje=eke,均衡条件为w·g(0)=cj(ej)/ej,该式意味着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扩大奖励差额w势必导致cj(ej)/ej增大,由于c'>0,表明此时科研人员努力程度也在提高,这印证了通过设定竞赛式的奖励结构可提高科研成果输出的论点。此外,其他条件不变时,外部扰动变大将导致g(0)变小,此时若需维持科研人员的努力水准,则必须进一步提高奖励差额。此外wh wl=af,意味着w存在上限[1],这表明基于奖励结构的激励效果同样受到奖金总额的限制,科研基金总额的提高和奖励比例的提高,都有助于更好地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努力水平,并促进最终成果输出的提升。

结论与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工作的激励机制,面临科研结果市场价值不易精确衡量的难题,面对总奖励额度的相对固定,采用相对绩效评估方式有助于提高奖金的激励效果。为此,本文根据竞赛理论设计了基于奖励结构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模型,并通过分析提出以下结论。首先,加大奖励差额确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努力水准;其次,奖励结构的确定还与外部环境对于科研成果输出、准确判断及认定的影响程度有关,若科研成果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或其评定环节有失公允,科研人员将降低工作努力,此时通过扩大奖励差距可纠正此种偏差。此外,科研经费的多寡也同样影响着基于奖励结构的激励机制的实质效果,同时,奖励比例也对激励效果存在正向影响。

因此,本文建议在高校的科研创新工作激励中,应彻底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思路,强化通过科研奖励额度的显著差异化以保证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和工作产出。当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不易被客观反映或易受到外界环境左右时,必须提高奖励差额。同时,为了保证基于奖励结构的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还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及提高奖励比例的额度,以形成更为“宽幅”的奖励差额,增加激励效果。

注释:

[1]w的上限出现在“all or nothing”的奖励结构设置中,即科研竞赛胜出者获得所有奖金af,而失败者则没有任何奖励,此时的w=af。

参考文献:

[1]林浚清,黄祖辉,孙永祥.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公司绩效和治理结构[j].经济研究,2003,4:31-40.

科研创新机制篇(8)

所谓“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组织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运行机制即是用以保障管理机构能够顺利实施管理各项措施的制度和相关政策。高职院校科研运行机制是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发挥高职科研管理功能的运行规划,是高职科研管理活动运行的各种条件和工作方法的总和,是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得以实现的保证。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改革、创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约束机制、完善科研评价机制、拓展合作机制等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的高职院校科研运行机制创新模式。

一、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激励机制对高职的科研工作与学院的专业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高效的科研激励机制要根据高职院校科研与科研人员的特点以及科研创新理论和激励理论,从不同范围、不同层次、不同方向,按照一定原则来构建。为此,学院站在提高教师综合科研能力的高度,针对教师的各种需求,在科研管理工作中采用“目标激励、物质激励、人事管理激励、科研管理激励”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

1.目标激励

在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中,目标的制定应是明确的、合理性、阶段性的、可检验和可衡量的,要从学院所处的环境、条件等现状出发,根据学院发展整体目标及各系部、各专业特点,确定科研发展目标,并将目标量化具体到每个组织单位及个人,尽可能将研究成果量化,并在一定时间内监督检查,确定目标是否完成,完成质量如何等。如年度篇数、科研项目立项数、成果获奖数;年度技术服务次数及财务到账金额;项目阶段性检查、中期检查、成果鉴定等。

2.成果激励

成果激励就是通过建立一套以遵循科研成果、学术素养准则为基础的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对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进行正确评价,并给予合理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激励积极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实现自身价值的激励方法。如实施浮动式津贴、按职称定档、科研经费配套;设立省、部级项目立项奖、奖、专著出版奖、科研工作特别贡献奖及科研成果特别贡献奖等。

3.岗位激励

岗位激励就是运用“双因素理论、强化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通过建立“以人为本,优化岗位配置机制、按照岗位实绩建立年度业绩考核制度”,为科研人员的成长创造机会和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和优越的实验条件,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如推进“按需设岗、公开竞争、公开招聘、动态更新”的晋升激励;建立解决配偶调动、子女上学;设立科研启动基金、提供实验设备和办公场地、给予科研政策优惠等。

4.权利激励

权利激励就是为肯定教师个人和团队在科研工作中的突出业绩,促进教师个人和团队与学院科研目标的有效实现,将教师个人和团队的科研工作业绩与晋级、提升、学习、进修等联系起来,通过建立对成绩突出的科研人员培训、学术交流激励机制,设立科研项目激励机制等来营造一个新人辈出,鼓励创新,持久良好循环的科研氛围。如享有优先晋级、提升、学习、进修权;推荐到各高校当访问学者权;国家、省(部)级项目优先申报权及科研成果评奖优先推荐权等。

二、强化约束机制, 实施项目精细化管理

1.构建项目过程控制体系

项目过程控制体系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影响课题研究质量的诸要素和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的规划、检查与调节的系统,用以确保科研项目成果质量。如在项目立项期采用可行性分析法、合同约束法;在项目实施期采用直接访问法、间接分析法及评估评价法;在项目结题期采用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对项目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监控、调节及约束。

2.实行项目经费控制

项目经费控制主要是对学院科研项目中财政性拨款及学院配套或资助经费部分进行全面控制管理。如项目批准立项开题,先支付项目总经费的40%用于项目前期研究;中期成果经上级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后,支付项目总经费的30%;项目完成结题鉴定全过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成果资料全部归档,再支付项目所有剩余经费;同时对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比例、额度做出了具体限定。 转贴于

3.加强对项目的结项管理

任何项目在批准立项时就已确定了研究周期,长期未结项的项目会直接影响到学院下年度该类项目的立项率,因此加强科研项目的结项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如对于提前完成项目研究结项的项目,剩余研究经费作为科研奖励发给项目组人员;对于不能按时结项,但申请了延期(延期期限最多不能超过半年)的项目,在延期期限内冻结所有研究经费,直到项目完成为止;对于不能按时结项,又未申请延期或延期申请未通过的,给予撤项处理,冻结剩余研究经费,并追回部分已用经费。

三、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

科研考核评价就是为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而对科研人员在既定时期内作出的科研工作贡献大小的具体、定性、定量的绩效考核。高职院校科研考核坚持注重实效,面向企业、面向教育教学、面向学院发展实际的原则。通过完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成果奖励、成果转化等考核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来促进科研人员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

1.科研项目评价体系

科研项目评价体系就是对利用科学的方法,围绕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开展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的项目,进行项目类别、项目等级、项目类型层次确定的评价体系。如项目类别分应用技术研究及技术服务、教研教改、纵向理论研究及运用研究等三大类;项目等级分部级、省部级、市厅级、院级等四个等级;项目类型分重点资助、一般资助课题、立项不资助课题三大类。

2.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就是对科研人员在从事各科学技术领域有计划的活动时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技术水平或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所进行的项目类别、项目种类层次确定的评价体系。如项目类别分: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和教材、被采纳的研究报告等三大类;项目种类分为:sci、ei、istp引用,中文核心期刊、有cn(issn)刊号的正式合法期刊、学术专著、工具书、部级或省部级规划教材、被各级党委政府批示或采纳等10大类。

3.成果奖励评价体系

成果奖励评价体系就是对科研人员在从事各科学技术领域有计划的活动时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技术水平或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所进行的分类型、类别、层次的奖励评价体系。如奖励类型分为:科研成果奖、项目立项奖、成果转化奖、奖、出版著作及教材奖等五大类;奖励类别分为:应用技术研究及技术服务、教研教改、纵向理论研究及运用研究等三大类。

4.成果转化评价体系

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就是对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所进行的分类型、等级的评价体系。如转化类型分为: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推广、专利转让等四大类;转化等级分为:财务到账金额50万元及以上、财务到账金额50-20万元、财务到账金额20万元及以下等三大类。

四、拓展科研合作机制,提升科研水平和实力

科研合作就是研究者为生产新的科学知识这一共同目的或为共享利益、各得其利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互动工作过程。高职院校科研合作机制就是学院以项目合作为载体,为实现科研目标而与政府、行业企业、高等院校之间开展的合作研究、联合设计、联合调查、合建研究(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协同互助的科研活动。

1.以人员为载体的合作

随着科学技术规模扩大和纵深化发展,学科及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的不断加强,“单兵作战”已不能适应当代科学研究的需要,只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科研人员广泛合作,才能完成高质量的研究工作。团队梯队合作是高职学院为争取高级别项目立项或资助经费项目,而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或项目实施单位科研人员联合组成的、集多方实力为一体的项目研究团队。

2.以项目为载体的合作

科研创新机制篇(9)

围绕全省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减排、先进制造、矿物高效采选等领域,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与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建了10家专业研发机构。

在管理运行模式上,双方组建理事会对专业研究机构的建设与发展、主要负责人聘用任免、主要研究领域的确定、中长期研究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审定、薪酬及人事制定的确定、重大投资和重大项目立项及终止等进行决策。专业研究机构在理事会领导下实行主任负责制,执行理事会决定,组织日常运营,开展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在具体操作层面,省应用技术研究院参与专业研究机构承担的各级科技项目的策划、组织和动态管理,协助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引导各类投资机构支持专业研究机构的发展。专业研究机构优先获得省科技厅在重大科技项目、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对外科技合作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合作双方对共建的专业研究机构所获得的应用技术成果共同享有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和其他股权投资等收益;专业研究机构拥有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所形成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二、突出重点,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建成一批新型科技研发机构

云南路易斯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路易斯j.伊格纳罗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张娟教授等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为支撑;云南省现代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周俊院士、孙汉董院士、朱兆云主任药师、“”入选者王博士等高层次专家及团队建立。两个中心以云南特产中药为研究基础,分别从中药药性的分子生物学分析研究、新药及剂型的研发方面开展工作,共同推进云药产业发展。

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云南灵长类动物的资源优势,集成昆明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方研究技术力量,建立以非人灵长类为模式动物,研究人口健康重大问题的生物医学研究平台,将使灵长类生物医学研究成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点。

云南省分子医学中心利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临床条件和病例资源以及昆明理工大学的研发优势,引进海外著名分子生物学教授丁家桓及其团队、美国自然科学基金2010年度职业生涯奖获得者胡文闯博士,开展医学分子诊断技术与相关产品研发,力争建设成为云南规模最大、标本最全面,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临床资源样本中心和临床前评估中心。

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可再生能源中心依托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建立,与美国剑桥大学合作,建立中英联合实验室,开展太阳能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及重大成果转化示范推广。

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卷烟新材料技术中心依托在卷烟新材料及烟草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有研究优势的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基于烟草化学、技术开发、新材料产品评价,对烟草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进行开发集成,形成具有系统性、创新性、独特性的卷烟新材料产品和工艺技术体系。

云南省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建立,开展以工程分析及工艺过程仿真优化、机床性能试验及精密测试分析、先进模具设计制造、计算机信息集成技术推广应用为主要特色的研发,为行业提供工程技术验证和技术咨询服务。

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矿物高效采选技术中心依托玉溪矿业有限公司建立,主要从事铜矿低品位铜铁合采工程化、dimine三维矿业软件应用技术开发及工程化、低品位复杂多金属硫化矿高效浮选分离技术、硫铁矿共生金银铁提取技术、铜钼矿高效浮选技术研究,力争建设成为能够支撑、引领云南省矿物高效采选产业发展的技术研发及化验检测基地。

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管道输送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建立,主要研发管道输送的共性关键技术、新工艺与新设备,开展试点、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节能减排技术中心依托云南亚太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建立,主要为企业、行业节能减排提供共性技术和专项工程技术服务。

三、攻坚克难,开展重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科技攻关,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和产业化推广成果

管道输送中心自启动共建工作以来,共获专利授权157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35项;软件著作权24项;目前还有114项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审批中。利用国际领先技术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跌落管道——东川铁精矿输送管道,并将其技术推广应用到安徽铁精矿,四川攀枝花输水、尾矿、精矿,以及红河、临沧等地。该中心实施抗旱保民生应急示范工程,以管道高扬程输水新技术为核心技术,研发成功的抗旱取水快速移动泵站,采用200-1000米扬程的单级泵能极大地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运行和维护成本,有效解决高原山区取水抗旱问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中药现代化中心开展了云南特产中药药性与端粒的关系研究、红骨羊分子生物学研究,为云南中药走向国际、红骨山羊的选育和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申报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现代民族药中心开展了黄藤素人工合成,昭通天麻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云药之乡”药材品质检测研究,推动云南民族药产业发展和质量提升。

科研创新机制篇(10)

高职院校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对于发展科学、服务社会职能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不仅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我国科技、经济、文化发展及自身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科研工作。

一、高职院校的教科研激励机制的含义

高职院校的教科研激励机制是指在高职院校中,通过建立一系列理性化的制度,来调动教科研人员从事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组织运行的效率。也就是在高职院校中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专业研究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积极配合,共同实现科研活动中设定的科研任务和规划的科研目标。

二、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研究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激励机制,对高职院校科研的开展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和调动高职院校教职工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挖掘现有教师队伍的潜力,解决高职院校,特别是新升格的高职院校科研人员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整体的凝聚力;有利于在学校内部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提高高职院校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不断创新和健康发展。

三、我国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学校新升格而成的,和本科院校相比,其科研条件相对薄弱,学校对科研资金的投入相对不足,科研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也不高。同时,随着近些年高职院校规模突飞猛进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表现在: 科研成果数量迅速的增加,科研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科研管理进一步加强。但是,整体上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激励机制仍然并不完善,科研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也并未真正地发挥出来。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激励机制不够成熟,科研激励体系不完整,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对科研工作激励的总体统筹规划,仅把激励局限于物质奖励,这样无法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而且许多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政策的制订,未能充分考虑到本校的特色,而是一味地参考和照搬本科院校或其他兄弟高职院校的相关政策。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在人才培养和科研管理上都很大的差异,所以,高职院校在制订政策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存在的差异,只有这样制订出的科研规划和激励办法才能起到激励的效果。

2.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重视 “量”,忽略“质”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对科研考核评价还存在着过分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而忽视了成果的质量。一些学校为保证科研成果数量,在科研激励办法中将论文和课题研究分值量化,规定不同职称的教师完成相应的科研分并根据科研分数兑现科研奖金、评优评先和职级晋升,这就很容易导致教师为完成科研任务而重课题申报、轻研究,重论文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使科研工作陷入混乱。另外,有些院校的科研激励办法中,没有考虑到科研量化标准应该考虑到学科和专业的差异,对自身学校发展有重要作用的科研成果和项目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3.高职院校的科研激励机制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现状是缺乏人员、资金、环境等科研基础。因此,为了能在较短时间范围内出科研成果,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地位,有些院校采用不断提高物质奖励的标准,来激发学院教职工和科研人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使得一些教师和科研人员忽略了“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而是把“多出科研成果”当成了自己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这就违背了科研文化的精神核心意义,不但不能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地位,还给学院的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创新型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构建

高职院校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可以从组织和制度上为高职院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保障,有助于高职院校在全院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促进高职院校教职工齐心协力搞科研。

1.高职院校要建立和完善科研激励机制

创新型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的构建,必须在建立和完善科研机构、科研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在健全的科研机构和管理制度下,高职院校才能顺利地组织和开展科研工作,科研激励机制建设才能得到有效保障。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形成深度融合的办学机制。为此,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的构建必须要建立在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础上,以产学研合作为切入点,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根本,建立和完善科研长效激励机制。

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机制并重

高职院校必须加大科研的经费投入,然而财政拨款难以满足科研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多渠道筹措科研资金,加强科研经费投入,根据教师申报项目的级别和类型,学校给予相应的科研经费。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实行校企深度融合机制办学,在科研建设上,高职院校可以实行“校企深度合作”搞科研,校企合作出的研究成果才能真正应用到学校的实践教学中去。在精神奖励方面,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要让教师感到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可开展“科研先进个人”“科研优秀团队”等评选活动,公开地给予获奖人员奖励,可以达到激励先进,鼓舞其他教职工的目的。

3.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壮大科研力量

高职院校要想在当前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注重内涵建设。科研团队可将高职院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形成优势力量开展科研工作。高职院校科研建设必须建立在培养高素质科研团队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实现科研激励机制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一,高职院校的教师要认识到参与到科研团队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为科研团队的建设贡献力量。第二,高职院校应该对科研团队建设给予充分的重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第三,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研究目标,以目标引导工作开展。第四,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科研团队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是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保障。不仅可以保证科研团队科学、健康地发展,还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

另外,科研激励机制建设要正确处理教学、科研、服务的关系,要注重学院全方位顶层化设计,把科研激励机制放在高职院校整体的发展中统筹设计。高职院校在科研激励机制建设上,应该坚持激励公平的原则、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原则,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拓宽科研资金来源,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科研环境,努力开创新型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以科研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整体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玉宏,谢逢春.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构建的制度性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