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人事档案汇总十篇-9游会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2 09:15:31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篇(1)

一、民营科技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职责

,更没有配以相应的人力财力抓民营科民营科技企业从1979年产生以来,至今技企业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已走过20年历程,但是,民营科技企业档案(三)由科技人员合伙集资建立的民营科工作的现状不佳,基本处于放任自流、各自为技企业,80年代建立的,还找一个“婆婆”为主管单位,而“婆婆”与其关系一般在经济方面或其它利益方面,不可能去抓它们的档案管理工作;90年代建立的,多已是独立的股份制式的,包括个人兴办的科技企业,一般无主管部门,没有任何部门对他们的档案管理进行监督、指导,建档与否,档案管理如何完全成了经营者的个人行为。目前,很多民营科技企业均处于这种状况或根本没有建档,档案材料分散在个人手里;或建档了但多数不规范,没有建立健全有关制度,档案人员缺乏培训,业务素质较差,《档案法》规定的“妥善保管”档案得不到保证。

二、产生现状的主要原因

民营科技企业在数量上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技术方面不乏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而且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相对而言对他们的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却大大落伍了,至今没有正常展开,究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是:

(一)国家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档案工作在宏观上未实施管理。其表现为国家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还没有制定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的规定、办法,有关主管部门缺乏开展民营科技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识,也就谈不上去强调这项工作,因此,既没有具体约束,也没有工作的依据和指南。

(二)国家及各级科技、工商行政职能部门在有关规定、办法中没有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的把关条款。如未规定申办民营科技企业资格认定、核发科技企业证书等必须是已建档、档案能得到“妥善保管”的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对档案管理的意识本来就没有或比较淡薄,加之没有可行的监督措施,它们的档案管理就很难走上轨道。

(三)对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具体实施监督指导工作的权限不清,缺乏人力物力财目前,似乎普遍有这么一种看法,认为对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进行监督、指导工作是科技行政职能部门的职责。而按《档案法》规定,科技行政职能部门作为一个行政机关,档案工作权限只有“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当前,科技行政职能部门对国有科技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都没被赋予监督、指导职责,从国家到地方的科技行政职能部门均未建立相应机构开展这项工作,更没有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监督、指导的职能及相应的机构和人力财力。即使有的省、市科技档案馆有科技档案处的牌子,也未被赋予上述职能,一般只对本部门的科技计划项目和本地区获奖科技成果负责,馆藏的档案只是科研计划项目档案和科技成果的管理性文件。按档案工作有关规定,全民单位兴办的民营科技企业其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应是其主管单位,但问题是科技企业冠以“民营”之后,使这些主管单位也搞不清这一权限,加之本来就不重视档案工作,或没人力物力,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就一直没有开展起来。而民营科技企业大多数又是无主管单位的,由谁对他们的档案管理进行监督、指导的职责权限更加不清,至使这项工作成为空档。

三、要不要开展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

对这个问题还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民营科技企业没有吃“公粮”,其档案是“私有财产”,是否建档,如何“妥善保管”,是他们自己的事;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民营科技企业的档案大多数没有价值,而有价值的档案或需要保密的档案,不要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他们也会保管好。笔者认为,开展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很有必要,也是大势所趋,并已迫在眉睫。其理由是:

(一)民营科技企业和国营科技机构都是为国家创造和开发知识财富的。和国营科技机构一样,民营科技企业有的从事科研活动,有的对科技成果进行开发和推广,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或商品,他们为国家创造和开发了知识财富。开展民营科技企业档案工作,使他们的档案得到“妥善保管”,对民营科技事业及整个科技事业都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二)在科技领域,“民营”是“国营”的补充。民营科技企业大多数是搞应用技术的,其经营领域广泛,科技项目繁多,其中不乏高新技术项目。他们瞄准市场进行社会急需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开展技术服务活动。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他们往往是“急先锋”,不少民营科技企业研究和开发的项目还是外向型的,为国家创得数量可观的外汇。开展民营科技企业档案工作,使他们认识到档案是自己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笔财富,从而促使他们将在科技活动中形成的记录、材料以档案形式系统、齐全地保存下来,这对今后选择和开发新的科技项目、进行技术创新等,都有一定的凭证和参考作用。

(三)民营科技企业虽多为集体或个体创办、经营,但他们的档案价值定位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档案法》的有关规定,民营科技企业档案所有权应归本企业所有,但不等于该企业对自己的档案就可以随心所欲。《档案法》第十六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应当妥善保管。所谓“妥善保管”,意味着要建档。民营科技企业的经营者在其业务上是内行,在档案管理方面却多是不懂行的,而且民营科技企业相对来说缺乏长远计划,对档案的管理一般更无长远打算,很有必要对他们的档案管理及时进行监督、指导。

四、开展民营科技企业档案工作的对策

目前,全国已有民营科技企业ro万家之多。面对众多企业,如何开展有效的监督、指导?在此,笔者试谈几点看法:捅索与或践

(一)首先要明确所有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应纳人国家范畴,民营科技企业的档案所有权应是企业而非个人。1.国有或集体的民营科技企业,经营者是利用国有或集体的资产创收,而档案是创收活动中产生的无形资产,是科技企业的一笔财富,应归科技企业所有。一旦科技企业经营者发生变化,应由主管部门负责其档案管理问题,原经营者无权带走科技企业档案。主管部门对此应加强监督,以防档案被损毁,给国家和集体的资产带来损失。2.个人创办并经营的民营科技企业,由于企业创办时经科技和工商等部门批准,成为一个法人单位,其档案也应是企业的资产,管理具有社会性,不同于家庭档案是个人行为。

(二)必须明确对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进行监督、指导的权限。笔者认为,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主管下,对民营科技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应由科技行政职能部门具体承担为宜(包括全民科技企事业单位,而且应实行在先),正如现在各级科技行政职能部门具体承担着科技保密工作一样,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保密工作就自然包括其内。把科技档案工作列人科技行政职能工作的组成部分,便于其对科技档案工作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但是作出这一决策性的举措,必须从国家到地方都要明确赋予科技行政职能部门这一职能权限,并在机构编制、财政预算方面列人计划,才能保证民营科技企业档案工作有效、顺利地展开。

(三)国家及各级档案、科技以及工商行政职能部门应联合制定《民营科技企业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使民营科技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民营科技企业也有建档和管理档案的指南。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篇(2)

1、自主性。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只能在政府意志下严格按照国家计划从事各项活动,企业自主发展权极为有限,这也决定了企业档案工作自主发展权有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的今天,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企业自主发展权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由于所有权国有,企业仍不可避免地留下一些计划经济的烙印,企业管理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档案工作也是如此。与国有企业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对自身的资产具有完全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它与政府不存在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它完完全全以市场为导向,走自我约束、自我抉择、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道路。自然,作为企业储备技术、储备文化、内含大量商业密秘和知识产权的企业档案,民营企业对它的自也是不言而喻的。首先,企业对自身的档案具有独立支配权,企业档案非依法律不受他人使用和干涉。这意味着企业对档案享有独立占有和独立收益的权力,这两项权力正是企业档案工作自主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其次,民营企业在档案工作上依法享有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变化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档案管理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的权力。

2、效益性。企业是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尤甚。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上更加注重效益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竞争经济,从整个经济环境看,市场竞争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管理机制要求。精简机构,精简管理人员,降低管理成本,集中资源、强化发展核心事业是民营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因此,民营企业在内部事务上总是追求以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好的效益。具体到档案的管理上,当企业规模很小,形成的档案材料有限时,企业往往只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保管档案;当企业规模很大,或发展时间较长,企业在管理、经营、生产和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很多,且门类复杂,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的工作量很大时,企业才会成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项工作。

3、多元性。一是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的主体呈多元化。不仅对科技档案,其它如经营销售档案、合同档案、知识产权档案、民主管理档案、企业资产档案以及9游会的文化档案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二是档案载体呈现多样性,不仅有纸质档案,还有照片、软盘、光盘、录音、录像档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档案也呼之欲出。三是管理模式上的多样性。正如国家档案局长毛福民指出的哪样:“企业档案实行统一管理是企业内的档案工作要统一领导,统一制度,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要统一管理企业的全部档案”。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档案管理模式也是千差万别,哪种整个行业或整个地区的统一领导和统一模式在民营企业中不可能存在。

4、随意性。这是与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自主性相伴生的一种特性。民营企业在对其自身档案具有独立支配权的同时,由于其管理者素质的差异和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的差别,在档案工作上往往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这导致不少问题,例如档案管理人员不专业、经常变动,缺乏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法制观念薄弱,硬件设施不配套等,最终导致民营企业整体档案管理水平低下。

二、如何加强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监管

针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这些特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如何加强监管呢?笔者认为,应提高一种意识,抓住两个重点,搞好三项服务,探索社会化协作之路。

(一)提高法制意识。依法监管是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有效手段,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开展《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的宣传工作,增强民营企业管理者的法制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建立和管好档案的重要意义,认识档案的潜在效益和长远价值,从而自觉做好档案工作,自觉接受监管。二是针对性的制定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实施细则,以便在工作中有所遵循。三是要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实施登记管理,定期进行执法检查,对其建档、保管条件、档案工作人员资质认证、档案出卖与转让、档案销毁等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依法对违反《档案法》的情况进行查处。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篇(3)

其实,浙江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的对民营企业的档案服务内容已经不少了,光是人员培训服务,据与会的浙江省档案局副局长丁越飞介绍,2000年以来,全省共举办民营企业档案人员培训班460多期,培训人员15000多人次。然而即使如此,民营企业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服务需求旺盛,仍然希望他们增加服务内容。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在重庆市档案部门的重点帮助扶持下,重庆隆鑫控股有限公司、重庆龙湖地产发展公司、重庆三耳(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钰鑫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均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档案工作,这些企业是重庆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

七年前的1998年10月,沈阳市档案局与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联合制发了《关于重点扶持和发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意见》得到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王刚同志的充分肯定,他在文件上批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是我国档案事业的一部分。沈阳市档案局关于重点扶持和发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是可行的,希望抓紧这方面的工作,以积累一些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晚期以来,各地档案部门在开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上不断探索,受到民营企业的欢迎。通过他们在实践和思路上的不断创新,丰富了档案工作的内容,受到国家档案局毛福民局长的肯定:“近年来,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当地发展改革委员会、工商业联合会等部门紧密配合,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在开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大力度,努力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

一、中国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对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十分迫切。

档案管理作为企业重要的基础管理,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积累档案资料和管理经验,企业受益无穷。据统计,到2003年底,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达100.55万户,从业人员4299万人,注册资本35305亿元,创造产值20083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发达地区,民营经济所占比重甚至更高。2004年,浙江省民营企业生产总值为2083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3%。

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形成规模之后,其管理问题逐渐突出起来,例如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科学规范,生产管理、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劳动管理的法制化等等。而在这些管理活动中,企业档案(记录)管理处于基础性地位,对企业的其他管理活动,以及企业的发展、壮大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纵观西方的企业管理史和企业发展史,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在20世纪初期兴起的科学管理运动,“强调企业需要更好的记录保存和会计方法来了解已完成的工作”。①于是,在这些企业中,规范的记录保存制度和会计制度建立并完善起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建立在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之上。这两项制度的建立,对西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适合于企业的档案(记录)保存制度和会计制度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就我国民营企业而言,经过20多年的超常规发展,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令人刮目相看。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由于直接与企业的效益有关,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每一个企业都会得到应有的重视。基础管理方面,事情可能就不太乐观。同样是基础管理,实际上,档案管理方面的问题比会计方面的问题并不少,只不过由于社会关注和部门监管的力度不同,会计或财务方面的问题更容易得到披露(相比之下)。而档案(记录)管理上的问题引起的纠纷或带来的苦头,只有企业自己才知道。

调查发现,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显示了企业做强做大的实力和信心,同时也表明了企业做大做强的档案因素。重庆隆鑫控股有限公司把建档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各下属公司都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建档工作小组,建立了适应企业特点的档案管理体系;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由原来的集体所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公司成立了由总部直接管理的档案中心,与各专业公司档案室和分厂档案室形成了三级档案管理网络;湖北蓝星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投资30万元建立了集团档案馆;浙江舜宇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档案室由公司副总裁分管,综合档案室建筑面积320平方米,目前保存了公司创业20年来的档案文件近万卷;四川托普集团公司2002年在原三个档案室基础上成立了综合档案馆,各区域、专业集团设档案分室管理本区域、集团的档案。

二、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和做好档案工作,提供规范有效的服务,成为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服务经济建设的基本职责。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把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纳入自己的视野应该说还是比较早的。沈阳市在1998年就正式开展了这项工作,出台了《关于重点扶持和发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浙江和江苏,近几年来民营经济档案工作开展得尤其显著。而在中部、西部地区,随着民营经济的增长,档案工作服务民营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引起重视。

.1. 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理清针对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思路,形成符合民营企业实际的工作方案。浙江省档案局2004年年初对20多家民营企业开展调研,与企业老总、管理人员和档案人员进行座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通知》。重庆市在调研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研究了全市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及其档案工作的基本特点,明确提出了“宣传引导,精心扶持,培育典型,逐步推广,建立适合民营企业特色的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2003年4月,广东省档案局和省工商联组织调研组对部分民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对部分民营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省工商联联合制发了《广东省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指引》,就民营企业档案的工作的体制、管理制度,档案材料从形成、收集到鉴定、保管和开发利用等业务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湖北省在2003年12月,也通过调研,形成了《关于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省委、省政府以“两办”名义在全省下发。

2.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和开展档案工作。浙江省档案局把16名知名企业家对企业档案工作的认识整理成书《决策之源、发展之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手册》,分发全省2000多家骨干民营企业进行宣传,2004年9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以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档案宣传月活动;青岛市档案局参与到“青岛市民营9游会的文化周”、“青岛国际啤酒节”等本地区的经贸活动,进行档案工作宣传和咨询服务,增进了与民营企业的互动;江苏无锡市档案部门近3年来向民营企业分发了公开信、告知书、调查表万余份。

3. 制定法规和标准,使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要使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迈进,法规与标准的制定不可缺少。2001年9月,重庆市档案局颁布《重庆市私营企业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并向企业提供档案工作制度汇编、档案管理常用表格及检索工具标准格式。2003年12月,天津市档案局制发了我国第一部有关管理非国有档案的地方政府规章《天津市非国家所有档案管理规定》。

4. 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效实用的档案服务,严格掌握指导原则。近年来,档案部门针对民营企业开展了业务咨询服务、人员培训服务、档案寄存服务,推动和规范档案中介服务。天津市档案局向社会提出免费为个体私营企业提供档案法律咨询和建立企业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等8项为个体私营及中小企业的服务举措。北京市档案局与市工商联、市委统战部联合举办非公有制企业档案人员培训班,一些企业总经理也专程来听课。武汉市汉正街总商会成立“汉正街民营企业档案协会”,依托民间组织管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在对民营企业进行指导时,各地严格掌握指导的原则,这些原则被毛福民局长概括为“自主管理、高效透明、因企制宜”。

三、继续探索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方式和内容,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理论研究,建立服务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务院最近发出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又加了一把劲。面对着迅速发展的民营经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民营企业如何进一步开展企业档案工作,值得研究和考虑。

1.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向社会提供公平的公共服务,培育和发展档案中介组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纳入公共服务的范畴,向他们提供政策、业务和技术服务,体现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原则。面对着面广量大、发展不平衡的企业实际,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除了抓重点和典型企业外,应大力发展和规范档案协会和档案中介组织,凡是市场、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能够解决和完成的事情,政府部门不再过多干预。当然,在当前市场经济不完善、社会中介组织不发达的情况下,档案行政部门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十分必要。浙江省抓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从档案行政部门独家向以档案部门为主导,专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多方参与的社会化服务转变。沈阳市档案开发中心通过向民营企业推荐档案管理人员、承担民营企业有关档案工作的咨询论证、为民营企业提供规范的组卷服务,与民营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2. 探索和规范档案监管的内容和形式,确保民营企业中对国家和社会有重要保存价值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在政府部门向企业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的同时,监管职能也不能放松。毛福民局长指出,民营企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研究确定民营企业中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档案的范围,并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凡是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及公共利益的、记录社会重大事件和活动的、反映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档案,都应视为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上海市提出,民营企业档案虽然归民营企业所有,但是其中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应该按照要求进行登记管理,并列举了5类可列入登记范围的材料。江苏无锡市提出,对特种设备、计量器具、医疗器械和药品、化学危险品国家监管的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强其技术、管理、营销及销售服务资料归档管理的监督。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篇(4)

第一条 为加强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和《企业档案管理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个体、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改制后自然人控股或者收购的企业进行企业档案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民营企业档案,是指民营企业在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四条 民营企业档案是企业全部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维护企业经济效益、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企业应本着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原则,统一管理本企业全部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

第五条 民营企业应当依法管理本企业档案,明确管理档案的部门或者人员,提高职工档案意识。

第六条 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具有相应的档案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积极参加档案业务进修和培训。

第七条 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市行政区域内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 档案收集与整理

第八条 民营企业负责档案工作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各类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等制度,确保企业各项活动的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

第九条 民营企业的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主要包括:

(一)企业开办和变更的申请、审批、登记、注册、企业章程、投资各方签订的合同以及终止破产后清算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二)董事会或者管理机构形成的文件材料;

(三)产品生产方面有关产品的设计、工艺、工装、图样和技术文件;

(四)经营管理的各种记录、合同等文件材料;

(五)设备仪器图样,设备仪器安装、调试、验收、维修改进过程中技术性、凭证性文件材料;

(六)生产技术管理的各种计划、统计报表及分析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

(七)科学技术研究、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转让方面的文件材料;

(八)基本技术工程竣工图纸及文件材料;

(九)劳动工资、人事、法律事务方面的文件材料;

(十)财务管理的各种账册、报表、凭证和文件材料;

(十一)情报信息和专利性文件材料;

(十二)对员工教育培训方面的文件材料;

(十三)其它具有利用和保存价值的文件、照片、录音、录像等。

第十条 民营企业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及立卷归档,可以由企业内部各部门负责。归档后的文件材料,应当定期向企业负责档案工作的部门移交,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

第十一条 民营企业在产品试制、课题研究、基建工程或者其它科技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当在任务完成后15日内归档。其它文件材料在次年的第一季度归档。

第十二条 民营企业在各种项目验收、技术引进和购置设备开箱时,企业有关业务部门应通知企业档案工作人员参与验收并及时指导整理归档。

第十三条 归档文件材料应当参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科学分类立卷,编制档案目录及必要的检索工具,以便查找利用。

第三章 档案的保管与利用

第十四条 民营企业负责档案工作的部门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档案业务建设标准、规范,并依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档案的保管、统计、保密和利用等制度。

第十五条 民营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档案进行保管,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十六条 民营企业档案的分类与编号,规模较大的企业,按国家档案局《工业企业档案分类施行规则》进行分类编号;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自行分类编号。

第十七条 民营企业根据档案的保存价值和国家有关规定,编制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具有长远考查利用及研究价值的永久保存;在一定时期内有查考利用价值的,长期或者短期保存。

第十八条 民营企业应当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对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列出销毁清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后予以销毁。

第十九条 民营企业向社会公布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条 民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档案利用、查阅制度,不得修改、涂抹、拆取、标注和损毁档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需要查阅企业档案时,民营企业应当及时、准确地提供。

第四章 档案的归属与流向

第二十一条 民营企业档案属企业所有,受国家法律保护。企业承担保护档案的义务。

第二十二条 民营企业分立、合并、转让或者发生其它形式的权属变更时,其档案向变更后的企业或者个人移交,不得产权分离。但企业转让给外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时,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不得随之转让。

第二十三条 民营企业与外方合资合作,企业终止、解散后其资产与产权变动时,属于中方部分的,企业档案由中方有关企业保存,也可寄存市档案馆。

第二十四条 民营企业破产、关闭、解散时,其档案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涉及国家利益和安全的,应由所有者妥善保管,也可向市档案馆寄存、捐赠或者转让。向国家档案馆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转让或者赠送的,必须报经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五章 档案的指导与监督

第二十五条 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通过以下形式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实行指导:

(一)宣传国家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和档案工作法律、法规;

(二)召开信息会,传递档案工作信息;

(三)提供技术服务、业务咨询;

(四)其它方式。

第二十六条 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实施以下方面的监督:

(一)贯彻执行档案有关法律、法规情况;

(二)民营企业内部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保管条件、处置与流向;

(三)档案工作开展的情况;

(四)档案的销毁。

第二十七条 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进行以下宏观管理:

(一)制定全市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开展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活动;

(三)举办档案业务培训;

(四)推荐档案人员参与职称评审;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篇(5)

1正确认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

从笔者所在的福建省晋江市了解的情况和河南开封市非公有制企业档案工作情况调查结果来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大致可归结为两点。

1.1我国民企档案工作处于自发的状态,部分企业已有相当的发展水平。据笔者对福建省晋江市的恒安纸业集团、亲亲食品集团、七匹狼集团、凤竹集团、福马食品集团等10余家民营企业的调查中发现,这些企业均已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档案工作,特别是凤竹、七匹狼和恒安三家集团公司的档案工作虽然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但其工作都已达到相当的水平,恒安集团公司因已在香港上市,注重汲取和采用国外的管理模式,凤竹集团公司在国内上市,许多档案业务在借鉴国企的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发展,其档案管理已通过国家二级标准的验收。七匹狼集团则采用与国企截然不同的分散式管理模式。而据河南开封市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82家企业中,已开展档案工作的68家,占被调查企业的83%;尚未开展档案工作的10家,仅占被调查企业的12%;未说明是否开展档案工作的4家,占被调查企业的5%。库房、档案专用设备的设置情况也较好,在调查的企业中,明确有档案库房的占90%,未说明库房情况的只占10%。这些企业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别为加工业、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及其他行业。这说明当前民营企业对于开展档案工作已有相当的自觉性和发展水平。

1.2民营企业的整体档案管理呈橄榄形状,水平不均衡。一般而言,规模大的企业好于规模小的企业,明星企业好于一般企业,创立时间长的企业好于创立时间短的企业,效益好的企业好于效益差的企业。从开封市调查中可以发现,随着企业资产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展,已开展档案工作企业的比例数量也随之上升,显示企业规模与企业资产情况对档案工作有非常直接与重要的影响,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未开展档案工作的企业比例很少,仅占12%,加上未说明开展档案工作的企业也仅有20%,而档案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的示范企业也是少数,所以,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整体的档案管理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状,水平不均衡。我们业界一些学者将当前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状况,分为四个类型。一是“重视型”。档案工作被企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专门的宽敞的库房和档案人员办公室,档案阅览室;有专职档案人员,管理设施设备齐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整套档案管理制度,各类文件资料收集齐全、归档及时,保管科学、利用见效。其中,少数企业的档案管理甚至通过了部级标准的验收。二是“上进型”。企业主有一定的档案意识,配备了档案兼职人员,设置了档案室,也开展了一定的档案工作,但档案人员素质不高,兼职过多,档案工作未能有效地全面开展起来,档案的效益也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三是“随意型”。企业主的档案意识还不够强,对档案工作的关注还不到位,急需用时强调要管一管,平时对档案持可有可无的态度,无专门的档案室和档案人员,档案工作只是办公室、行政部或相关部门的一个末位的工作。工作随意性较大。四是“不管型”。企业主没有档案意识,企业一些重要证件、核心文件零散地放在企业主或部门负责人手里,档案管理处于“三不管”和“五无”的状态,即“档案部门不管、工商部门不管、企业主自己不管;无机构、无人员、无库房、无设备、无经费”这种类型在小型企业中比较多见。

从我国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出现的这两种状况中可以看出,以往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民企档案工作总体上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的状态的看法是片面的,是认识上的一处误区。福建省晋江市和河南省开封市这一南一北的情况颇具代表性。从调查分析中,我们可窥见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国际市场的博奕中,已逐步成熟起来,企业主的档案意识被不断唤醒,特别是一些规模企业,明星企业的老总们,对档案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福建凤竹集团公司年产值5亿多元,利税9400多万元,是全国同行业的明星企业,该公司陈澄清董事长认为档案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9游会的文化的竞争,而档案是9游会的文化的重要基础,9游会的文化提升取决于企业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他除亲自带队到晋江、泉州市档案局争取业务上的支持外,并经常过问和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人、财、物问题,公司早在1991年档案管理就通过省级先进标准的验收,2001年通过了企业档案目标管理“国家二级”评审。目前,有2名专职档案人员,并形成一个严密有序的档案管理网络,有1个综合档案室和4个档案分室,档案在公司上市和经营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凤竹公司并非只是我国民营档案管理的一叶“诺亚方舟”。很多规模~,ak的企业主已经具有相当的档案意识,在实践中认识到档案是企业极为重要的核心资源,并已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但没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其水平有很大的局限性。忽视档案工作的大多数为小型企业的企业主,对企业开展档案工作的心态复杂,认为档案室工作增加小企业的负担,怕在外部人员的指导下泄露商业秘密,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在认识上把建档工作与企业利益对立起来,这其中与档案部门的宣传与服务的缺失不无关系。所以,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当前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将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2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全面发展的对策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篇(6)

1 正确认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

从笔者所在的福建省晋江市了解的情况和河南开封市非公有制企业档案工作情况调查结果来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大致可归结为两点。

1.1 我国民企档案工作处于自发的状态,部分企业已有相当的发展水平。据笔者对福建省晋江市的恒安纸业集团、亲亲食品集团、七匹狼集团、凤竹集团、福马食品集团等10余家民营企业的调查中发现,这些企业均已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档案工作,特别是凤竹、七匹狼和恒安三家集团公司的档案工作虽然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但其工作都已达到相当的水平,恒安集团公司因已在香港上市,注重汲取和采用国外的管理模式,凤竹集团公司在国内上市,许多档案业务在借鉴国企的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发展,其档案管理已通过国家二级标准的验收。七匹狼集团则采用与国企截然不同的分散式管理模式。而据河南开封市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82家企业中,已开展档案工作的68家,占被调查企业的83%;尚未开展档案工作的10家,仅占被调查企业的12%;未说明是否开展档案工作的4家,占被调查企业的5%。库房、档案专用设备的设置情况也较好,在调查的企业中,明确有档案库房的占90%,未说明库房情况的只占10%。这些企业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别为加工业、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及其他行业。这说明当前民营企业对于开展档案工作已有相当的自觉性和发展水平。

1.2 民营企业的整体档案管理呈橄榄形状,水平不均衡。一般而言,规模大的企业好于规模小的企业,明星企业好于一般企业,创立时间长的企业好于创立时间短的企业,效益好的企业好于效益差的企业。从开封市调查中可以发现,随着企业资产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展,已开展档案工作企业的比例数量也随之上升,显示企业规模与企业资产情况对档案工作有非常直接与重要的影响,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未开展档案工作的企业比例很少,仅占12%,加上未说明开展档案工作的企业也仅有20%,而档案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的示范企业也是少数,所以,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整体的档案管理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状,水平不均衡。我们业界一些学者将当前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状况,分为四个类型。一是“重视型”。档案工作被企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专门的宽敞的库房和档案人员办公室,档案阅览室;有专职档案人员,管理设施设备齐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整套档案管理制度,各类文件资料收集齐全、归档及时,保管科学、利用见效。其中,少数企业的档案管理甚至通过了部级标准的验收。二是“上进型”。企业主有一定的档案意识,配备了档案兼职人员,设置了档案室,也开展了一定的档案工作,但档案人员素质不高,兼职过多,档案工作未能有效地全面开展起来,档案的效益也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三是“随意型”。企业主的档案意识还不够强,对档案工作的关注还不到位,急需用时强调要管一管,平时对档案持可有可无的态度,无专门的档案室和档案人员,档案工作只是办公室、行政部或相关部门的一个末位的工作。工作随意性较大。四是“不管型”。企业主没有档案意识,企业一些重要证件、核心文件零散地放在企业主或部门负责人手里,档案管理处于“三不管”和“五无”的状态,即“档案部门不管、工商部门不管、企业主自己不管;无机构、无人员、无库房、无设备、无经费”这种类型在小型企业中比较多见。

从我国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出现的这两种状况中可以看出,以往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民企档案工作总体上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的状态的看法是片面的,是认识上的一处误区。福建省晋江市和河南省开封市这一南一北的情况颇具代表性。从调查分析中,我们可窥见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国际市场的博奕中,已逐步成熟起来,企业主的档案意识被不断唤醒,特别是一些规模企业,明星企业的老总们,对档案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福建凤竹集团公司年产值5亿多元,利税9400多万元,是全国同行业的明星企业,该公司陈澄清董事长认为档案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9游会的文化的竞争,而档案是9游会的文化的重要基础,9游会的文化提升取决于企业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他除亲自带队到晋江、泉州市档案局争取业务上的支持外,并经常过问和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人、财、物问题,公司早在1991年档案管理就通过省级先进标准的验收,2001年通过了企业档案目标管理“国家二级”评审。目前,有2名专职档案人员,并形成一个严密有序的档案管理网络,有1个综合档案室和4个档案分室,档案在公司上市和经营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凤竹公司并非只是我国民营档案管理的一叶“诺亚方舟”。很多规模~,ak的企业主已经具有相当的档案意识,在实践中认识到档案是企业极为重要的核心资源,并已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但没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其水平有很大的局限性。忽视档案工作的大多数为小型企业的企业主,对企业开展档案工作的心态复杂,认为档案室工作增加小企业的负担,怕在外部人员的指导下泄露商业秘密,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在认识上把建档工作与企业利益对立起来,这其中与档案部门的宣传与服务的缺失不无关系。所以,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当前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将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2 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全面发展的对策

2.1 开展心理引导,激发建档热情。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企业主的档案意识是决定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能否开展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树立企业的档案观,必须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一是管理意识引导。大量事实说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没有很好的管理。民营经济要想在“二次创业”中得到发展,就必须尽快实现从无管理的经营向现代化管理的经营方式的转变。对此,企业主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新形势下民营经济只有加强管理,企业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民营企业的档案意识也只有植根于宏观管理观念的土壤,才可能生长发育。因为档案管理本身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而档案又为企业的各项管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忽视档案工作,民营经济的管理便成了无本之木,所以,企业主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忽视企业的档案工作呢?二是逆向思维引导。我们很多时候无法正确估计出档案到底为企业产生了多大的直接效益,但却能从反面告诉企业主,滞后的档案工作必定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短板”。所谓“短板”是指决定整体效益的关键制约因素,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民营经济的发展就会留下致命的管理漏洞,滞后的档案工作就会成为制约企业整体效益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民营企业在决策上的特点使它在投入和自身建设中具有排他心理,因而档案部门不能一味地急于去作正面的宣传灌输,有时可以从侧面、甚至反面逆向思维的角度来激发民营企业的建档热情。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篇(7)

通过多个部门的摸底调查和数据汇总,目前,香坊区民营企业(除外资、国有、集体、个体)约6615家,包括工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农业、建筑业、房产开发和其他行业,共六大类。既有独资企业,也有有限责任公司,既有规模以上企业,也有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

我区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情况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基本实行规范化管理,企业经营者对档案工作比较重视,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的范畴,愿意或主动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基本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制度,配备了档案工作人员和基本的硬件设施,对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基本实行了规范化整理和统一管理。第二种是具备了档案工作的雏形,企业法人具有一定的档案意识,但对档案工作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企业形成的各类文件材料基本上是分散保存、多头管理,缺乏系统的管理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第三种是基本没有档案工作,企业法人没有档案意识,文件材料处于零散状态,遗失现象严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档案工作仍处于“无意识、无制度、无人员、无库房、无设备、无经费”的“六无”状态。在这三种类型中,第一种类型的民营企业仅占了很少的一部分,而第三种类型的民营企业则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二、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根源

一是企业法人档案意识淡化。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多数民营企业家以追求最大利润为价值取向,精力和资金主要放在生产、经营管理和销售上,更关注眼前的经营业绩而不会将注意力放到可能在十年以后才发生作用的档案上。因此大多数企业主档案意识薄弱,不了解企业档案的重要性及企业档案工作的具体作法,缺乏档案法制观念,对档案工作没有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

二是档案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在早期的资本积累阶段,多数民营企业有可能还存在一点不规范或者违规的操作,规范的档案管理岂不是自找麻烦?何况,民营企业主对核心信息心存戒备,总是担心重要资料为员工熟悉而留下隐患。那么以保管非核心信息为内容的档案工作必然远离企业利益中心,档案的信息支撑作用自然不会有“惊人”表现,因此即便是专职档案员也会显得弱势,而多数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岗位还属兼职,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之轻就可以想见了。

三是档案专业管理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档案工作往往由财务或办公室工作人员兼任,专业不对口,业务不熟悉,且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强流动性导致员工档案意识不强,因为对档案的重视源于一种对过去和未来的时间观,没有长期工作下去的计划,当然无心档案积累的行为。要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档案专业人才是必不可少,从民营企业实际情况看,大多数民营企业根本没有档案专业人才,也没有考虑过引进档案专业人才,这就更加大的我们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服务和指导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难度。

四是由于国家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自主原则,也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影响力受到局限,结果导致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在外部专业环境中再次被“边缘化”。在《物权法》颁布之后,民营企业档案的产权属性变得更加明确,民营企业档案管理问题将更多地依靠自主发展和社会联动。

三、完善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因企制宜,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机制。民营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它的一切管理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增效为目标、以赢利为原则。因此,档案工作的开展不能靠行政命令强制执行,而要因企制宜,引导、支持他们进行机制创新。一是档案管理机制创新。指导民营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档案工作体制,可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或其他方式;二是做好档案归档与整理。指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制订适合本企业的文件材料归档制度,明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时间、要求,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和系统;三是做好档案保密与保管。指导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经济交往等各项活动中,对涉及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和企业知识产权档案,应依法履行保护与保密的义务,采取相关措施防止属于企业的保密档案资料的泄密和丢失,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自身的利益。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档案实体与信息内容的安全;四是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要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要求,积极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逐步建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相适应的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五是力争在档案开发利用上有新突破、新成效。努力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是企业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做好档案的借阅利用工作,并通过建立档案利用台账、编制档案参考资料等手段,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动为企业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合法权益提供准确、快捷、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2.积极引导和促进民营企业做好档案工作。作为区(县)档案管理部门,对辖区内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应当把握原则,加强引导、分类指导,提供有效的服务。一是把握原则。在开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自主管理、高效适用、因企制宜”的原则。要以企业自愿为原则,建立与企业自主管理方式相适应的档案工作机制,不强求、不添麻烦、不增加负担,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又不违背档案法律法规,都应积极支持和帮助;二是加强宣传引导。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档案意识是民营企业建立和发展档案工作的前提。在宣传渠道上突破档案杂志的圈子,注意通过民营企业家方便接触的信息渠道,传播一些档案管理失当而导致企业效益损失的案例,以典型民企的事例“现身说法”,宣传档案工作促进企业发展的实例和成功的经验、做法。激发民营企业建档的内在需求,积极引导和促进民营企业建立和做好档案工作;三是分类指导。民营企业数量庞大,且生产经营规模和管理模式不同,档案工作发展水平不平衡,在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和开展档案工作过程中,要从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类型、规模和发展水平的民营企业,采取响应的指导方式,适时介入,循序渐进,引向规范;四是有效服务。拓宽服务渠道,突出服务主题,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档案义务咨询、档案整理和代存、档案技术服务,举办档案义务知识培训等服务,指导民营企业开展档案工作;五是加强监管。作为区(县)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特别要加强对辖区内民营企业中关系国家利益和安全、涉及公共利益、记录社会重大事件和活动,以及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档案的监管。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篇(8)

以《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来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围绕全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战略,本着“无偿指导、保守机密、不添负担”的原则,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规范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为民营企业发展服务。

二、工作目标

到2014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规范建档,达到“五有”目标,即有领导分管、有齐全完备的档案,有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有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有基本符合档案保管条件的设备设施和库房。并逐步采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将企业档案室建设成信息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湖北省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等级认定工作。

三、工作步骤

从年开始,用五年时间来完成民营企业规范建档工作。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试点推广阶段(年)

加强宣传,制定方案,全面部署。相关部门加强配合协作,加大对各企业办公室主任或资料管理人员的档案业务培训,着力抓好全县12个企业(原则上每个乡镇至少选一个试点)档案工作规范管理试点工作,为全面推动我县民营企业档案规范管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二)建档实施阶段(-2013年)

从开始到2013年,通过培训企业档案人员、分类指导等手段引导全县民营企业自觉自愿地实现规范建档。县档案局、县工商联分层次进行督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提倡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湖北省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等级认定工作。到2013年,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达“a”级以上标准的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20%以上。

(三)考核检查阶段(2014年)

对全县民营企业档案规范管理工作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考核检查,对于档案工作规范管理合格企业,县工商联、县档案局予以通报并颁发合格证。对完成工作任务较好的企业进行通报表彰,对未完成的,责令整改,限期完成。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企业要把规范建档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确定企业法人负总责,主要负责人分管,有人具体抓的局面。进一步提高对企业档案规范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把民营企业档案规范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篇(9)

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的所有权问题分析

1. 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本人与人事档案形成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

在我国的法律关系中主要有三种,即调整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一般社会组织之间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调整公民与国家机关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公民与他人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经济法律关系。

从法律关系上说,除了行政法律关系以外,民事法律关系和经济法律关系中的各个对象都是基于在平等基础上的法律关系。人事档案是各种组织(包括党、政、军、群机关,企业、事业的党委等)在管理所属人员时形成的专门文件―――人事文件,且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个人是“单位人”而不是“社会人”,在形成人事档案时,个人是无选择机会和选择条件的,只能被动地由相关单位建立起人事档案,而且个人也必须按照单位及上级部门的指令填写必要的书面内容和书面材料,这些资料被相关单位的人事档案部门整理后便成了个人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内容。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个人是属于所在“单位”的,个人与单位之间是“依附”和“被依附”关系,单位对个人的工资、待遇、升迁、生老病死等都有全面的管理职责,可以肯定地说个人与所在单位之间不是平等的法律关系,建立的人事档案和人事档案相关内容的确定是人事档案形成单位的一种“公务行为”,单位与个人之间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从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而言,个人的人事档案是由各个社会组织按照国家规定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起来的,个人和人事档案形成单位之间是不平等的法律关系,人事档案形成单位与要求建立人事档案的国家之间也是不平等的法律关系。因此,各个人事档案的形成单位只是个人人事档案的形成者和保管者及人事档案流动中的接转者,人事档案的所有权必然属于国家。无论是人事档案本人还是人事档案的形成单位和保管单位都只是人事档案的必要关系者,却无对其的所有权。

2. 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形成单位应具备的资格是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赋予的

人事档案的形成者必须是国家认为必须建立人事档案的社会组织,例如党、政、军、群机关,以及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相对于组织部门、人事部门而言建立人事档案是一种行政行为,而人事档案也是一种公务档案,毫无疑问这些部门都具备建立人事档案的资格。而那些企业、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其人事、财务、计划权也都全部归各行业主管部门管理,按照上级部门的规定,自然各个企业、事业单位也就具备了建立人事档案的法定资格。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与规定必须建立人事档案的国家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法律关系,个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都是国家相关的档案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者和义务人,人事档案从产生到销毁都是一种“计划行为”,所有权肯定属于国家。

现有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的所有权问题分析

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已被打破,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模式不复存在,各种经济模式的企业在现代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人才流动的规模和速度越来越要求改变原有的人事档案制度,现有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的所有权及相关法律关系也一定会发生一些改变。

1.现有经济条件下建立人事档案时所内含的两个基本法律关系

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值得关注的是相关的档案法律、法规对建立人事档案的要求却没有多大改变,现有条件下必须建立人事档案的单位仍然是党、政、军、群系统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这一点没有改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系统中除军事系统外,其余部门系统中已不同程度的推行了“聘用制”和“合同制”,相对以往的“终身制”而言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些用人单位和个人之间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法律关系:①用人单位和个人之间的人事劳动合关系。②个人、用人单位与要求建立人事档案的国家(上级部门)之间的法律关系。个人和用人单位在适用的档案法规关系中相对于国家而言依旧是义务人,用人单位仍旧必须依法建立人事档案,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种法律关系不能取代第二种法律关系。

2.现有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形成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

我国现有的档案法规对人事档案形成单位仍旧明确为党、政、军、群系统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这一方面,可以说这些人事档案的形成单位和保管单位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和计划经济时代一样,其建立人事档案的资格和相关的责任和义务都没有改变。

国家的相关档案法律对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建立人事档案的资格认定却无明确的规定,从严格意义上说,私营企业、民营企业是不具备建立法律意义上的“人事档案”的主体,这些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建立了一些相关人事材料,但在真实性、法律凭证性、公正性方面较差。

另外一种情况下,考虑到人才流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国家还是鼓励这些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建立起相关的人事记录,在一些人才流动到必须建立人事档案的单位后,由单位的人事档案部门对于该人在这类企业的人事记录进行必要的鉴定后可以将一部分的材料纳入本人的人事档案,本着对本人和人事档案负责,由这些不具备建立人事档案法定资格的企业和单位转来的一些人事记录材料必须由具备建立人事档案法定资格的单位的人事部门仔细鉴定后再签署意见和加盖公章,从而维护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和连贯性。

这样做的话,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人才流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既方便了人才的流动,也能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不论是国家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还是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会减少不必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 现有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所有权的认定

现有的人才流动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一个成年人可能会从机关、高校直接跳到私营企业、民营企业,一个社会自由人也可以从一个无业人员通过招聘考试成为国家公务员或大学教师,随着政策的放开,农民身份都可以考国家公务员,这种状态下我们怎么正确看待人事档案所有权呢?

(1)现有经济条件下按照国家规定建立起来的人事档案的所有权仍归国家。无论是一个人一生的人事档案(具体情况是指一个人一生只在一个组织内任职;或工作虽有调动,但仍在一个组织系统内),还是只在不同阶段建立起来的人事档案(包括就业前在学校里形成的,后来又在一定时期内到必须建立人事档案的单位工作时建立的),其所有权还是属于国家。

人事档案所有权这样认定还是按照建立人事档案的法律关系来确定的,个人、人事档案形成单位和规定必须建立人事档案的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是一种平等法律关系。个人、人事档案形成单位在这个法律关系中仍旧是义务人,必须履行建立人事档案的义务而没有选择机会。因此无论是一个人一生的一份人事档案,还是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只有一定阶段的人事档案的所有权都归国家,而且最终这些人事档案都会由各个单位移交到国家的各级综合档案馆保存。

(2)现有经济条件下私营、民营、外资等企业的人事记录的建立与否由各个企业自主决定,其所建立的人事记录的所有权归各个建立人事记录的单位所有。在我国现有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外企等单位由于国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定要建立起人事档案。在这些单位中,个人、用人单位与国家之间无建立人事档案的必要法律关系,在这些单位中的个人、用人单位都不受国家的相关档案法规的约束,可自由做出选择,在这些单位中形成的人事记录由该单位长久保存并享有所有权。

这里笔者不再说是建立人事档案而是说是建立人事记录就是要考虑到人事档案的法定权威性,不能将我们法律认定的人事档案同这些人事记录等同视之。这样认定既能保证人事档案的所有权不再模糊,又明确了一些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对各自建立的人事记录的所有权。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人事记录看作是它们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必要记录,而且鼓励这些企业建立比较完备的人事记录,更好的为人才流动制度服务和作为人事档案的必要补充。当然我们也应该强调一下,虽然在这些企业中建立的人事记录的所有权归企业所有,但是考虑到人才的流动需要和国家对建立人事档案的要求,这些企业要在服从大局的情况下主动配合人事档案的建立和完善。

当前围绕人事档案所有权问题必须采取的措施

我国现在社会各界普遍讨论人事档案所有权问题,实际上还是原有的人事档案制度给现在人们对于人事档案的利用和保管带来了种种不便而引发的,笔者以为讨论人事档案所有权关系是必要的,更主要的还是要在关注人事档案所有权的问题的同时采取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保证在现有经济条件下既能确保人事档案得以更好地建立和保管,又能使其更好的为现有的人才流动机制服务。为此笔者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认为应该采取以下3个措施:

1. 国家必须加强人事档案集中管理

既然我们明确提出人事档案所有权为国家所有,那么国家就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建立和保管好这些人事档案,对于那些人事档案管理中出现的丢弃档案及人事档案流失状况必须严格管理,防止再次发生。

可以肯定地说现在出现的人事档案被丢弃、伪造、非法销毁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事档案部门对人事档案的所有权为国家所有的宣传力度太小。这种状况其实不仅仅是因为档案管理部门宣传力度不够,主要还是现在的人事档案是被各个不同部门管理的,虽然档案部门是这项业务的主管部门,但是却无法实现对全部人事档案的实体管理权,也可以说是现有的人事档案的部门和条块分割管理制度造成了人事档案被丢弃、伪造、非法销毁的状况。

第二是人事档案所有权在很多部门和一般社会人员的意识中被错误的认为是属于单位或是个人的。存在这种观点就是这些单位和个人都认为人事档案是在本单位或个人参与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出现了不论是人事档案的形成单位还是保管单位都认为本单位的人事档案就是本单位,可以借此对本单位的个人的人事档案进行扣押或借此索取个人的提档费用;另外就出现了个人的人事档案在没有及时有效地被档案部门接收保管时被个人私自保管。这些情况相对于国家的档案法规而言都是违法的,必须花大力气整治,加强人事档案的所有权的宣传力度和改善对各个单位的人事档案的保管条件,明确在各个单位中个人、单位同国家在建立人事档案活动中的相对法律关系。

对于国家来说,除重点建立和管好党、政、军机关的干部档案,国家公务员档案,特别是各级领导人员的干部档案外,要加强对国家各级综合档案馆的投入,扩大馆舍、加强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将一些破产重组的国有企业人员和其他一些保管条件差的单位的人事档案尽快集中到国家各级综合档案馆中,对一些相对重要的人事档案要提高保管水平。

2. 建立各级国家人事档案管理中心,依托这种机构推进人事档案信息的网络化建设

现有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往往不是一个人一生完整的记录,可能就是一人一生有多份的人事档案,为了保证这些人事档案的信息能够准确、及时地被新的用人单位所利用及方便国家的全面管理,必须建立各级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建立全国的人事档案信息库,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人事档案信息的标准化和网络化,为相关人员分配个人的人事档案帐号,便于个人的人事流动和用人单位掌握准确的个人信息及个人信用档案的信息采集工作。

3. 国家出资扶持和积极推动建立一些具有现代管理水平的个人信用资信服务公司,在全社会大力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民营企业人事档案篇(10)

关键词:

规模民企;档案管理;建议

1引言

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1],它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和信息资源,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规避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03年初,温州红蜻蜓集团公司赢取台湾红蜻蜓侵权案;2007年通领科技集团打赢国际官司,拿到了中美知识产权官司中,中国企业的第一份胜诉判决书;同年9月,正泰集团赢取“中国标的最大的知识产权侵权案——正泰诉施耐德侵权案”,获赔3.3亿元。以上靠的都是档案提供的详实可靠的证据,可见档案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正像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的“:企业档案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它是文化的积淀,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2]”温州是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民营企业在温州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注温州的企业档案工作状况,首先不能不了解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状况。温州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总体状况如何呢?从报刊上看,似乎一片大好,发表于2008年3月5日《温州日报》上的《信誉档案能增值产权档案能作证信息档案能共享——温州民企热衷修“家谱”》一文,叙述了温州民企重视档案工作,积极做好档案工作,从档案工作中尝到了甜头的情况,文中提及的企业主要有通领科技、德力西、正泰、森马、红蜻蜓、美特斯邦威共6家[3]。发表于同年《中国档案报》上的《民营经济发祥地企业建档涌热潮——温州市档案局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创新之路》[4],以及2013年《中国档案报》上的《从“要我建档”到“我要建档”——温州市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两文,内容大同小异,提及的企业也基本为以上6家。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温州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状况以及它们所存在的问题,以便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帮助相关企业做好该项工作,我们从温州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中随机抽取了多家企业,深入企业内部,找到相关负责人以及一线档案工作者,以座谈会、访谈、问卷法等形式展开实地调研。

2温州“规上”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2.1档案管理人员以兼职为主,基本没受过档案工作相关培训调查发现,这几家在温州颇有名气的“规上”民营企业,其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的,其具体人数从1人至5到6人不等,根据其档案管理的集中程度而定。这些管理人员没有一个是档案管理或相关专业科班出身,并且基本没接受过相关培训;年龄偏小,多为刚进公司的20多岁的新员工,学历以大专居多。比较典型的是曾为温州市十强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管理档案的是位年近60岁的女性,初中是否毕业尚有疑问,完全没学过档案管理相关知识,从没接受过相关培训。她同时还兼做文印、办公用品发放等工作。

2.2档案室基本都已建立,但管理尚不够规范走访的几家企业中,除一家企业只开辟了一间不到5平方的小房间权作档案室存放了些办公室项目、合同资料和牌匾、奖状之类的实物档案外,其他几家企业都已建立了较为专业的档案室,小的有二三十平方米,大的有100多平方米,在经济开发区新建厂房的甚至达到200多平方米,并多数都配置了档案柜、密集架、防紫外线窗帘、空调、灭火器等基础设施,为达到档案保管的防火、防尘、防高温等要求奠定了基本物质基础。但不容乐观的是,由于管理人员知识、能力、精力等方面皆不足,档案室的管理尚不够规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2.1档案室有时兼作储藏室,人员进出较为随意前文提及的某建筑集团公司虽然建立了档案室,但这档案室同时兼作储藏室,在几列档案柜边上,随意堆放了一些复印纸、垃圾桶、拖把等杂物,有些档案柜里放的也不是档案,而是复印纸、文具之类的办公用品。同时人员可以较随意进出,很难保证档案的安全保管。另外几家公司也有相类似的情况。

2.2.2档案资料收集不全,保管较混乱档案室面积越大,并不意味着收集的档案资料就越齐全,实际上,面积越大,往往也就是空置的架子越多,其中档案室面积最大的那家,其空置的密集架在50%以上。大量的文件资料分散于各部门不同人员手里,一个工作人员的离职往往就意味着相关资料的流失。从收集的档案资料来看,基本以文书、科技、会计和实物档案居多,较为齐全,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会计档案有时在财会部门,有时这些档案会分别在相关部门,各部门分建档案室,分别管理。

2.3档案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但落实上尚待加强走访的企业都已经至少制定并颁布了一个公司档案管理制度,个别企业较为简单,只规定了公司档案的职责部门和归档程序等内容,有的较为详细,规定了档案归档的范围、形式、环节、分类方案和档案管理机构、人员及其职责。另外,个别历史较为悠久的企业还建立了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职责等相关制度。制度都已经建立,但当被问及落实情况如何时,各公司档案管理人员的答复都是“基本落实”,可见在落实上还有待于加强,最典型的还是那家建筑集团,其档案管理人员直接就说,感觉自己像个收垃圾的,别人把“废纸”往她这里一扔,她一张张地捡起来,放到架子上。因此,该集团档案室许多档案资料信息不全,常有员工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档案资料;有的员工借了档案室的档案长期不归还。

3温州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滞后的原因

3.1本土永嘉文化的影响温州地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对外交通不便“,山高皇帝远”一语就出自于温州民谣,它自古以来就与中原地区文化存在差异,它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不深,主要受的是本土永嘉文化的影响。永嘉学派,它孕育于温州这个特殊的地方,又对温州地方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又称“事功学派”“、功利学派”等,是南宋时期在浙东永嘉(今温州)地区形成的一个儒家学派,它的精髓是反对空谈理性,讲究实效。与传统的义利不可兼得的孔孟之道不同,它主张义利并举“,既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耳”,表示应“以利和义”,而不是“以义抑利”。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历史上温州的商品经济一直比较活跃。正是这种思想和精神使温州人脑子里充斥着“无利不起早”“、冒险半生为万贯”等朴素的市场观和价值观;也正是这种思想和精神使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后,温州人人争当老板,创建了闻名全国的“温州模式”,支撑了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这种思想、精神同时也孕育了温州民营企业的唯功利性特征,他们看重的是能直接给它们带来经济效益的生产、经营管理和产品销售,档案管理既要消耗财力物力,又很难直接给他们带来真金白银,自然不被看重。

3.2民营企业特性的支配民营企业是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它具有私有性、排他性、逐利性等显著特点。而且,一方面受“永嘉学派”事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温州早期物质资源严重不足,人们生活贫困,企业家们创办企业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有一条活路,加之这些企业家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使得温州民营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尤为热切,这往往导致他们缺少高尚的精神追求,缺少人文精神,没有做大做强的雄心,忽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伦理,形成唯功利性9游会的文化,对档案工作缺乏热情,除非发现它实在是企业盈利之必需,就像前文提及的某建筑集团,档案工作起步早,成系统,这恐怕只是因为对建筑公司而言,建筑档案是建筑物通过国家验收、实现企业盈利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该公司曾作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资金雄厚,档案室却如此“寒碜”。当然,也有一些企业资本积累发展到一个阶段后,认识到唯功利性9游会的文化不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要真正成为大型企业,就需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创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9游会的文化,而独具特色的9游会的文化的创建离不开档案,于是它们开始重视企业档案工作。正泰、德力西、奥康、红蜻蜓等集团就是在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重视档案工作的。

3.3企业生存压力的制约温州历来人多地少,资源利用和交通条件差。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凭借着敢为人先、吃苦耐劳的精神,创造出了驰名中外的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温州模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发展奇迹。据2009年第5期《发展中国》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7年,温州市国民生产总值从13.2亿元增加到21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翻了近6番,年均递增15.1%。其中2001年~2007年,年增长速度均在12%以上。”温州经济的发展就是民营经济的发展。然而,近年来,作为中国体制转型期,受各方面的影响,温州经济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甚至出现倒退的迹象。2008年爆发的国际性金融危机对温州经济可谓是当头一棒,不少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据温州相关部门2008年12月底对温州全市25227家工业企业调查显示:开工不足的企业7347家,占调查数的29.1%;停工停产2388家、倒闭138家,合计2526家,占调查数的10%,两项相加停工半停工企业达39.1%。2008年,温州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24.3亿元,增长率为8.5%,2007年的增率是14%,增速明显下滑,改革开放30年来,温州的gdp增长率第一次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5]。到2011~2012年,问题更加严重,面临融资难、民间借贷资本居高不下、企业资金链短缺等诸多问题,一大批优秀的中小民营企业纷纷倒闭,温州老板跑路甚至自杀一时成为全国人民的热门话题。这两年,受欧债危机影响,外贸需求疲软,订单量下降,中国对外出口普遍下降,这对温州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制造业更是雪上加霜,使其开工明显不足。在走访企业过程中,企业相关负责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生意不好做啊。”可见面临困境之大。档案工作是9游会的文化建设工作,它的效用往往体现在未来而不是现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企业生存尚面临考验之时,让企业主动追求更高远的目标的确强人所难。但终究不能只为当下而生存,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4改进温州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建议

4.1多加宣传民营企业往往认识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多加宣传,让他们认识到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例如正泰、德力西、奥康、红蜻蜓等集团的档案工作做得较好,档案行政部门可以把他们树为典型,多宣传他们的做法以及获益。2007年,通领科技集团利用完备的知识产权档案据理力争,让企业在关键时刻赢得了一场世纪官司,拿到了中美知识产权官司中,中国企业第一份胜诉判决书,为公司挽回每年一百多万的经济损失。对于这样的案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大力宣传。

4.2积极引导有些民营企业即使认识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一时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因此,在不干涉民营企业自的情况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对它们进行引导,在制定、推广档案管理标准、规范的同时,定期到一些企业里去考察、指导工作。甚至可以成立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科,专门研究、调查、指导本地区的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为民营企业开展档案人才培训服务。

4.3加强监管有些企业即使明白档案工作是重要的,但总觉得与收入相比,它的投入更大,经济效益上不合算,所以不愿意去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加强法律监管,根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机制、档案管理基本条件、档案安全状况、档案利用服务等定期进行执法检查。对于未达到相应要求的民营企业,视情况作出不同处理。如制定责令改正通知书,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未在整改期限内改正的,给予通报批评;依据档案法律法规规定给予档案行政处罚等。

参考文献

[1]覃兆刿.企业档案的价值与管理规范[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2]母椿田,等.从“要我建档”到“我要建档”——温州市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成效显著[j].浙江档案,2012(10).

[3]张佳玮.信誉档案能增值产权档案能作证信息档案能共享——温州民企热衷修“家谱”[n].温州日报,2008-3-5(6).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