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汇总十篇-9游会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6 23:15:50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篇(1)

一、炎帝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代

大约从170万年以前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祖国的广大土地上劳动、生息、繁殖子孙后代。在云南省的元谋、陕西的蓝田、北京市的周口店等地区,都先后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遗骸和遗物。这充分说明我国从很早的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历史。

在十分漫长的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开始只会简单地用石制工具,考古学上叫做“石器时代”,把只会打制加工石器的阶段叫做“旧石器时代”,把掌握了磨制加工石器的阶段叫做“新石器时代”。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大约经历了几十万年。就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群开始向氏族社会过渡,首先是母系氏族社会出现和形成。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的许多氏族部落达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无论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妇女为中心进行。再经过3000年左右,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即从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后期向龙山文化时期转变,炎帝及其后裔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据历史文献记载,炎帝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①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东汉初年的《说文解字》进一步肯定了“炎帝以姜水成”,即姜姓的炎帝之后长于今扶风县内的记述:“邰,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周弃外家”。随后,不少文献都有关于炎帝活动在姜水一带的记载,即今宝鸡市辖境内。《世本·帝系编》说:“炎帝即神农氏。”东汉宋衷注:“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西晋皇甫谧撰的《帝王世纪》说:“有@①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我焉。”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说:“歧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他认为,《国语》、《世本》、《帝王世纪》中所说的“炎帝长于姜水”之姜水,正是岐水。《括地志》、《雍录》等书认为姜姓原始氏族活动地区在古邰国,即今扶风揉谷乡一带。上述所有记载都说明,炎帝是出生、活动在今宝鸡、岐山、扶风、武功一带。

那么,炎帝出生的时代是什么时代呢?根据大量的文献记载,可以肯定地说,是氏族社会的原始农耕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代。《逸周书》说:“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破木为@②、chú@③、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果luǒ@④之岁。”意思是说,神农时代,谷类像雨一样从天上掉下来,生长甚多。神农制作陶器、斧、犁、锄等农具,开垦荒地,然后,使五谷兴盛,并获取了各种各样的果实。《庄子·杂篇》说:“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就是说,神农时代,人们睡卧时安然恬静,起身时,宽舒自得。人知其母,不知其父。《淮南子·齐俗训》说:“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天下为先。”从这段文字记载,我们可以看出,神农时代,已经形成了一些明确的规定:若果丈夫身体强壮而不耕种,那么,天下的人就要受饥饿;若果妻子当年不纺织,天下的人就要受寒冷。所以,神农带头率先亲自耕种,妻子带头率先亲自纺织。这样,就把所有的丈夫和妻子,带动了起来,进行耕种和纺织,这样就能保证人们有饭吃,有衣穿,不受饥饿和寒冷。

从《庄子·杂篇》和《淮南子·齐俗训》两段文字记载来看,前后似乎有矛盾。前者记载炎帝神农时代好像是母系氏族社会,“人知其母,不知其父”。后者记载,炎帝神农时代好像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一夫一妻制家庭。由于当时氏族首领还没有什么特权,所以,炎帝神农亲自带头耕种,妻子亲身带头纺织。其实,也可以认为是不矛盾的。从炎帝传说来看,炎帝是远古传说时代某一氏族或部落联盟的领袖,也是少数先知先觉的圣哲,也可能是某个氏族或部落联盟的代号。这个氏族或部落联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也许几百年,甚至一千年或更长的时间。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把炎帝神农时代看成是中国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由蒙昧到野蛮、文明的转变时期。由于炎帝为氏族成长、壮大和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一代一代把他的伟绩用语言流传下来,成为神话传说,更加为人们所崇敬。马克思曾说:“每一个这样的氏族都有一个神话上的祖先,他被认为是赋予氏族名称的始祖和英雄。”[1](p165)炎帝和黄帝等上古人物在传说中被神化,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归功于他们,一方面是对本氏族发展有过重大贡献、伟大功绩与影响的人物的无比怀念、尊重和崇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继承他们的精神,发展本氏族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人类的历史,在文字未出现以前,都是口耳相传下来的。在千百年的流传中难免有些前后出入,甚至失真,但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关键人物则是有根据的,即便有些神秘的色彩,那也是那个时代现实生活的折射。我们把这些传说和考古资料结合起来,能进一步证明炎帝的存在及其时代的变迁。

解放后80年代,宝鸡北首岭考古文化的整理、发掘,进一步证明了炎帝活动的时代距今7000年—5600年,属于仰韶文化晚期。《帝王世纪》说,“炎帝初都陈,又徙鲁”,意思是说,炎帝氏族初期的活动中心在陈,陈为陈仓的简称,即今宝鸡一带,后来又徙移到鲁。首先,从宝鸡北首岭6万平方米的遗址居址和出土工具可以发现:农业生产工具占26%,狩猎工具占8.6%,渔具占0.6%,这说明北首岭氏族已过着长期比较稳定的以农业为主的室居生活。其次,北首岭氏族创造了发达的彩陶制造业。出土的陶器和陶片不仅数量多,而且有很多写实的花纹。再次,遗址还发现了房址50多座,均为半地穴式,多数呈方形或长方形,墙壁平齐,多数还涂有草泥和料礓石浆。各房址都有灶炕。这都证明“神农耕而作陶”[2](p725),“(神农)身自耕,妻自织”[3](p185),“神农之世,卧则居居”[4](p995),“神农时,民方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5](p1244)是真实的,可信的。

总之,炎帝神农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转变时期。炎帝也就是这一时期氏族社会一位杰出的首领。他虽出生成长在今宝鸡姜水一带,但他的氏族活动范围还是很广的,如《淮南子·主术训》所说:“其地南至交zhǐ@⑤,北至幽都,东至@⑥谷,西至三危,莫不听从”[3](p128)。也就是说,炎帝及其氏族部落当时活动南已到达了今南岭以南的地方,北到达幽燕即河北、北京一带,东到达齐鲁今山东一带,西到达了今甘肃敦煌一带。最后,炎帝本人“崩葬长沙茶乡之尾”[6](p95)。

二、炎帝时代的道德状况及其传统美德

原始人类道德的发生并不是从原始人诞生那天起就开始的,而是经过了上百万年漫长的蕴育、萌芽和生长的过程。

在刚刚脱离动物界正在形成中的早期原始人群时代,人类的一切活动几乎都是靠本能进行。在大自然残酷无情的威力面前,人类依靠本能组织起来,共同采集,共同狩猎,共同捕鱼,共同抵御野虫、猛兽的侵袭,向大自然索取天然食物。在生殖方面,也没有什么道德规范约束,而是靠本能的冲动杂交。总之,当时原始人的两种生产即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都是在非常简单的本能习惯的基础上进行的,还不是在自觉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因此,还不能说产生了原始社会的道德。但是,原始人的这一系列活动,在漫长的岁月中,为原始道德的发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原始人群在进入氏族社会以后,由于自然界的人化,人本身的社会化,以及社会关系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天然的秩序开始升华为一种真正属于人的社会新秩序。这时,原始人在氏族社会首领的率领下,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开始成为自然的主人。于是,他们在朦胧的、反反复复的生产生活斗争过程中,在人和人的一切关系包括关系中,慢慢感悟到应当怎样做才有利氏族生存和繁衍。这样,就逐步产生了原始氏族社会人们的道德需要、道德意识,比如氏族成员经过漫长的经验教训,认识到近亲通婚会带来很多不好的结果,而没有血缘亲属关系的婚姻,生育出来的新生代在体质上和智力上都更加强壮。于是,原来那种由杂婚演变而来的同辈婚,这时也被排除,同一氏族内禁止通婚,这是人类增强自制能力,有意识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协调的一种表现,也可以说这是人类最早的道德表现之一。总之,原始氏族社会的道德是氏族成员在长期生产劳动协作的过程中,在人与人交往包括两往的过程中,随着智力和意识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马克思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7](p551)而且,随着智力的发展,随着道德意识的发展,还会形成道德法。正象恩格斯所说:“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变成了法律。”[8](p221)这里说的法律就是习惯法,也就是道德法,即原始氏族社会道德规范产生的过程。

炎帝时代由于是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代,应该说,中国原始社会的道德已由蕴育、萌芽到了形成、发展的阶段,根据炎帝传说文献的记载,当时的道德状况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韧不拔,团结拼搏

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刚刚开始,生产工具又十分简陋,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原始先民们生活十分艰难,“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衣其羽皮”,“时多疾病毒伤之害”。因此,怎么生存和发展,对原始先民们来说,是时时刻刻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尖锐的问题。面对如此巨大、凶煞的自然压力,以炎帝为首的姜炎族,没有胆怯和屈服,而是以坚韧不拔、团结一致、勇敢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行为,以超人的力量和智慧,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炎帝神话传说中的一些故事,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充分反映了炎帝及其部族们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英雄气概和无比伟大的神力。

《山海经·北次三经》说:“发鸠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xiāo@⑦;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大意是,北方的发鸠山上,有一种鸟,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所变。她游东海,不幸淹死在东海里。她的冤恨不解,变做了精卫这种鸟,常去西山街小树枝、小石子投在东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小鸟这种坚韧不拔的志向比沧海还要浩大,充分反映了姜炎部族与自然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列子·汤问篇》中关于《愚公移山》的故事,讲述了炎帝后代愚公及其子孙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终于感动了“天神”,“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cuò@⑧朔东,一cuò@⑧雍南,自次,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两座大山背走了,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部到汉水以南,都成了一片广阔的平原,连一处较高的丘陵都不见了。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神力”。

《山海经·海外北经》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种与日逐走,饮河渭大泽水,道渴而殆,弃杖成林的精神,不仅显示出了炎帝及其子孙们巨大的神力,而且也显示出了他们气壮山河、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炎帝神农时代先民们已认识到日光天象与农耕播种的关系。

(二)民主友爱,人人平等

炎帝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代,生产资料公有,没有私有制,氏族成员之间,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民主友爱,人人平等。

《淮南子·主术训》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养民以公。其民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不劳形而功成,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意思是说,炎帝神农治理天下,沉静于胸,有聪明的智虑,有仁爱诚义之心,以公心教育氏民,所以,氏民质朴、稳重、正直、诚实,没有什么忿争,没有什么检察牢狱之事,依靠天地的资源,与天地融和一起。正因为如此,纯朴的原始民主友爱、天下平等是炎帝神农时代氏族社会内的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

炎帝神农时代这种“养民以公”、“仁诚之心”即民主友爱、天下均平的社会道德状况与《礼记·礼运篇》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氏族社会“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道德状况的描写是一致的。

在氏族社会里,这种通行的民主友爱、人人平等的精神,不仅表现在一般氏族成员之间,就是一般氏族首领也与一般氏族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是社会劳动和对外战争的带头人。《淮南子·齐俗训》中记载炎帝神农“身自耕,妻亲织,以天下为先”的描写就反映了这种情况。不仅如此,炎帝神农氏为了氏族大众操劳过度,如《淮南子·修务训》里所说:“神农憔悴”,“圣人之忧劳百姓甚矣”。炎帝神农氏为了给氏族成员及时治病,弄清哪些草能食,哪些水能喝,常常带头“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百死百生”。民间传说,炎帝在辨尝百草中,误食了一种毒性极强的草——断肠草而死。这个传说虽有很大的附会性,但他的死不仅表现了他作为氏族首领那种民主友爱、人人平等的精神,而且表现了他伟大的为氏族大众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克服困难,勇于创新

炎帝神农氏为了使姜炎部族生息、发展、壮大,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在生产实践中,领导部族成员们不断积累经验,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发明、创新了许多东西。

1.火的发现,人称“火神”。《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火的发明,对早期人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利用火可以蒸煮食物,防治疾病,抗寒保暖。这样,人们就不受气候和地域的限制,对于部族繁育、发展很有利。同时,把火推广、应用到农业方面,用火烧荒,开垦土地,“刀耕火种”,对当时发展农业生产有重大意义。恩格斯曾说:“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乃是决定性的武器。”[9](p20)

2.始作耒@②,教民耕种。《周易·系辞下传》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②,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意思是说,伏牺氏以后,神农氏开始发挥作用。他用刀斧砍削木制的与犁上的铧相似的东西,用木条作@②上的把手,用农耕锄草之利,教育天下部族进行农业劳动。在当时情况下,犁、锄等农具的发明,是一个重大的发明。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他“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10](p1012)。

3.织麻为布,制作衣裳。初期先民们在未有麻布作衣以前,冬天是“衣其羽皮”,夏天是“衣其树叶”,穿着十分艰难。炎帝神农“教之麻桑,以为布帛”[6](p91),即教人用麻织成布,然后作成衣服。这也是使人类向文明迈进的一个重大创新发明。他不仅教导所有妇女织布,而且“妻亲织,以为天下先。”[3](p185)

4.遍尝百草,发明医药。初期先民们由于生存条件恶劣,部族成员患病者不少。当时的情况是“民有疾病未知药石”。于是,炎帝神农氏冒着生命的危险,对百草“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或云神农尝百药之时,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应周天之数”[11](p1517)。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这种为部族敢冒生命危险、勇于探索试验的科学精神实在令人敬佩。炎帝神农由此被誉为“医药之神”。

5.首辟市场,互通有无。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期间,由于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的发展,各职业集团之间的发展,需要把各自的产品拿到一定交换的地方,互通有无。为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炎帝首辟交换市场。“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12](p624),即在太阳正中午的时分,大家把各自的东西,拿到市场上去,以物易物。这种市井交易,饮食之道,都取诸于此。

6.台榭而居,烧陶为器。炎帝时代,由于部族有了农业种植,所以告别了游牧生活,开始定居;由于有了陶器作炊具,部族也都吃煮热的食物,如古书所载,炎帝神农时,部族们“作陶冶斤斧”[13](p1222),“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5](p1244),“乐其俗,安其居”[4](p357),“相土停居,令人知所趋避”[6](p91)。当时陶器肯定是有的,至于“冶斤斧”,恐怕有些夸张。宝鸡北首岭炎帝遗址的发掘,就曾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和陶片。陶器上人面纹,或为黑彩,或为紫彩,都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但却没有金斧一类的用具。

7.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吴越春秋》上说,炎帝时,已发明了较好的弓箭:“神农皇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意即是炎帝神农氏用弦绷紧木料成弧形,做成弓,把木材削尖锐,做成箭。由于有了弓箭,不仅可以很好地保卫部族,而且,猎物成了通常的食物。

8.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为了“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神农氏为琴七弦,中以通万物而考理乱也”[14](p153-154),就是要用和谐的音乐使部族们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以治理混乱。

总之,炎帝神农氏时代有很多发明创造。当然,这些发明创造不能简单归于他一个人,而是以他为首的姜炎部族们,在较发达的智力基础上,长期辛勤劳动,积累经验而来。从道德上讲,就是炎帝神农氏和以他为首的姜炎部族们,发扬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实践精神所取得的。

(四)民无私心,道德淳朴

炎帝神农时代,由于生产资料公有,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没有国家,没有法律,所以,民无私心,道德纯朴。“太古淳朴,民心无欲”[15](p7),“故神农不施刑罚而人善”[15](p21),“神农无制令而民从”[3](p215),“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16](p136)。所有这些,反映了炎帝神农时代男女老少淳朴的没有私心的社会道德风貌。这种社会道德风貌如儒家的《礼记·礼运篇》里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位,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当然,这里面也有不少夸张和修饰,但不管怎样,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反映了炎帝神农时代氏族社会里的某些政治道德风貌。

炎帝神农时代的这种“大同世界”的道德状况,和恩格斯根据摩尔根提供的大量的易洛魁氏族社会的道德状况十分相似。恩格斯说:“这种十分单纯质朴的氏族制度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制度呵!没有大兵、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是有条有理的。……大家都是平等、自由的,包括妇女在内。”[9](p95)

当然,对炎帝神农时代的道德状况也不能理想化,笼统地把它说成是十分完美的。因为那毕竟是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一个时期。那时,还没有完全独立于宗教意识、艺术意识的道德意识,没有文字,也没有抽象的理论论证。氏族成员之间是通过风俗、传统、禁忌和原始宗教仪式来进行调节的。同时,还存在着残酷的氏族复仇。比如“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陵之野,遂禽杀蚩尤”[17](p3),“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4](p995),虽未写明是复仇,但多少也反映了氏族部落之间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

三、研究以炎帝为代表的早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意义

我们常说,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我认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中,理应包括以炎帝为代表的早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因为炎帝神农氏不仅是姜炎部族的首领和农耕文明的缔造者,而且,他和黄帝一起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以他们为代表的早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早的源泉,而且也是当时中华民族文明的体现。当代杰出的中国哲学史家张岱年先生曾说:“炎黄二帝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方面的全面象征。这点就超越了孔子,超越了儒家的局限性。我认为我们肯定炎黄二帝,很有重要意义,不但要重视精神文明,也要重视物质文明”,“另外,炎黄二帝不仅代表汉族,也代表少数民族。比如炎帝传说是羌氏,羌氏就是羌族,羌族就是少数民族的代表。我认为,炎黄二帝不光是代表汉族,而是代表中华民族,炎黄二帝是中国古代文明全面的象征。我们应大量宣传炎黄二帝的贡献”[18](p107-108)。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要研究、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且,要把上限延伸到黄帝,延伸到炎帝神农氏,对他们为代表的早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要研究、继承。

中国历史发展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点。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民族,炎帝神农氏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始创者,黄帝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进一步开创者与推动者,他们在联合的基础上,共同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而且也共同孕育出了以后的西周农耕文明。周人实现了由氏族社会向宗法社会的转变,建立了以父系个体家庭和宗亲血缘亲疏关系为基础的等级制国家。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存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周公制礼作乐,创造了礼乐文化。“礼”是由祭礼而生的,起源于“腊祭”,而这些都和炎帝神农氏有关。炎帝神农氏“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发明了腊祭和原始音乐,可见周人的礼乐文化发端于姜炎文化。腊祭作为炎帝神农时代大型的冬季仪式活动,是炎帝部族们对大自然生生育化,“终岁献功”的顶礼膜拜,也是对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来年和新生命的期盼。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春节”系列活动,不能不和姜炎文化有关。周人礼乐文化中所体现的一些传统美德,不能不和姜炎文化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早期传统美德有关。

李逢春先生在《炎帝功业与周秦文化》一文中说:“古雍州,今宝鸡这块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上曾经养育过华夏民族的一位人文初祖——炎帝神农氏。是炎帝神农氏的丰功伟业照亮了华夏大地的古雍州、今宝鸡,这里才产生了代表中国和东方文明的周礼周乐以及享名于世的西周青铜器和陈仓石鼓。也就是说,炎帝神农氏在农业、医药、制陶、祭祀等方面的创造和发明奠定了周秦文化的基础;周秦文化是在炎帝神农氏开始创造的这个经济基础上发生、发展和繁荣昌盛起来的。”[19](p259-260)这个评价是很有道理的。当然,周秦文化中的礼乐文化、伦理道德文化也都是在炎帝一系列事迹所提供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包括伦理道德文化在内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以炎帝神农所代表的早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至今对我们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1945年,同志为了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挖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就曾引用了和炎帝故事有关的《愚公移山》的寓言。他认为,只要我们子子孙孙“挖山不止”,一定会“挖掉这两座山”[20](p1101-1102)。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了以炎帝神农氏为代表的早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其它传统美德,并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及其理论指导下,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战胜建设过程中的一切艰难险阻,弘扬中华民族自炎黄以来的一切传统美德,更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2]四部丛刊:第30卷[m].上海:上海书店,1985.

[3]中华书局编辑部.诸子集成:第7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8.

[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8.

[5]欧阳询.艺文类聚: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6]纪昀.四库全书:383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1]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2]孙星衍.周易集解[m].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1988.

[13]黄怀信.逸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4]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15]百子全书:第7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16]高亨.商君书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8]薛光明.轩辕黄帝不再是传说人物[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9]宝鸡市社科联.炎帝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20]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虫加乔

@②原字耒加吕

@③原字钅加且

@④原字艹下加(瓜瓜)

@⑤原字阝加止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篇(2)

譬如,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与我们美丽校园极不和谐的白色垃圾,总能听到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总能目睹到同学之间不该发生的指责与大骂的“唇枪舌战”。有的同学甚至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给我们生活的空间埋下一颗颗地雷,有的同学甚至不注意爱护公共财物,在白色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在崭新的课桌上刻字留念,殊不知留下的却是臭名和唾骂,还有的还对“请爱护花草”的警告语视若无睹,为了少走几步路,随意践踏草坪,竟深深踩出一条路来,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为一名中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使命。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见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学打招呼,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事事讲文明,时时讲礼貌,那我们便能生活在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中,别人也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作为一名中学生,爱护校园,美化环境,同时也是我们的另一个使命。当你扔出手中的垃圾时,请你多走几步,把它放入垃圾箱;当你看到地上飘着纸片时,请你弯下腰,把它捡起来;当你随地吐痰时,请你为他人想想,别人会因为我而生病的。如果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这样做,这样想,那么,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加美好。

原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与文明同行,与礼貌同在,让文明礼貌永远伴随着我们。文明礼貌之月并不只是三月,我们应该事事讲文明,时时讲礼貌。从自己做起,从眼下做起,把文明礼貌当作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此刻出发,做一个文明好少年。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文明礼貌之花开遍我们美丽的校园,也让文明礼貌之花盛开在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篇(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等名言都是写“诚信”在生活中必不可少。诚信待人,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次,宋庆龄奶奶去幼儿园对小朋友许下承诺,“六一”儿童节那天和小朋友们一起过节日。可是那天天气突变,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老师和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会来了,当她们失望地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时,宋庆龄奶奶的车奇迹般地出现在校园门口,孩子们惊喜地笑了,老师用激动的心情紧紧握住了宋庆龄奶奶的手,宋庆龄奶奶对老师说了一句话:“既然我说了,就得守信。”从宋庆龄奶奶的故事中,我们明白了,诚是诚恳,信是守信,诚信是一句承诺,诚信是许诺后的行动,诚信更是一根坚强不屈的脊梁。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无论家里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们都应该勤俭节约,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篇(4)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般是指以我国古代的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道德思想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精神、情感和礼仪的总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高校德育有关的内容由内到外归纳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大学生品德修养要以传统美德为红线,体现高校德育的民族性;以品德教育为主体,体现高校德育的时代性;以师德修养为前提,体现高校德育的典范性。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优秀的传统道德在当代仍然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文化建设,大学生的个人道德建设,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塑造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是每位大学生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法则。但不可否认,也有部分学生或认识不足,或知行不一,或不以为然,以致于个别“缺德”、“失德”现象时有发生。在大学生中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很有必要。本文探讨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一、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高等院校学生道德的基本要求。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也就成为高等院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在传统美德中,最动人心魄、最光彩夺目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产生了群星灿烂的杰出人物,其思想、言行最为人所景仰、歌颂的便是热爱祖国的无限深情。在我国加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我国成功加入wto的今天,我们仍然要不断教育青年学生树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增强他们为祖国的独立、统一、富强而读书的高尚责任感和献身于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精神。

2.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教育。中国传统道德,一贯重视个人、家庭和国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把他们看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大学》中讲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在联系,强调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乐于牺牲、乐于奉献、小我而成全大我的优秀品格,这种品格是国家利益之上的思想基础,也是孕育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心理土壤。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这种以集体主义为本位的社会本质,对中华民族的凝聚与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此,我们要用古人这种整体至上精神对青年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使青年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大局为重,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以保全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

3.艰苦创业,自强自立教育。中华民族自古就吃苦耐劳,不怕牺牲,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锻炼和培育了艰苦创业、不畏艰险、奋力拼搏、勇于开拓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以及如《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故事都表现了这种精神。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艰苦奋斗思想在一些大学生的头脑中渐渐淡化,贪图安逸享乐,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有些同学不但看不到这个危险信号,还错误地认为艰苦奋斗是艰苦岁月提出的特殊要求,现在条件和环境改变了,继续提倡就不合时宜了;有的认为吃喝是生活小事,无碍大局;这些错误认识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今天我们倡导这种精神,就是要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再造辉煌。如今人类已进入崭新的21世纪,21世纪是一个科技强国的世纪,需要我们大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向困难挑战,向科技挑战,在不懈的奋斗中磨练自己,始终不渝的用中华民族这种艰苦创业的价值武装自己,开创民族美好的未来。

4.“仁者爱人”的和谐人际关系教育。中华民族自古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建立了以“仁者爱人”为核心的伦理哲学,并试图用这一原则去处理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表现出团结友爱,诚信做人,宽以待人,谦让有礼,将心比心,为人着想的道德行为和道德风尚。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明礼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目前,在大学校园中,存在着诚信缺失的问题:学习环节,有人考试舞弊、篡改成绩单;生活环节,有人恶意逃交学费、拖欠助学贷款,用虚假资料获得各项困难补助用于奢侈消费;求职就业环节,有人伪造求职简历、随意违反协议约定;人际交往方面,有人爱说谎话、言行不一、诽谤他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没有真实也没有了诚信。诚信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

5.勤奋求知精神的教育。中华民族是重视治学的民族,留下了许多治学严谨的佳话,如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高尚学习目的,有“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的刻苦学习精神,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时间观念等。

二、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原则

1.坚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不能把马列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对立起来。在党的哺育下形成的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等都是这种结合的光辉典范,他们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又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

2.坚持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原则。历史上优秀的、进步的道德,也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的阶级、集团中形成、发展和起作用的。因此,它难免不带有某种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传统美德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而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三、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校园环境。校园生活与课堂教学共同组成了大学活动的整体,而且校园生活占据了大学生在校时间的大部分,因此,将校园生活纳入学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发挥榜样的力量。一种好的风尚,一般总是反映在少数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身上,对这些人要加以奖励,大力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要大力宣传英雄的崇高精神和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使学生学有榜样,行有目标,赶有方向,增强学生对改善社会风气的信心,促使学生争做高尚的人。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篇(5)

   1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 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前赴后继, 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 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精神。得到普遍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

   以下几方面。

   1.1 崇尚伦理道德

   所谓“在其位, 谋其政;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 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 做自己该做的事。

   1.2 注重人文理性

   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 重视人的精神存在, 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 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 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1.3 强调和谐观念

   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 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无不及的行事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 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例如《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它无形中让人形成了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

   1.4 倡导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 面对现实的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思考, 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对显示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理智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 是充满了辨证思维和中和思维的理性精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 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 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 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 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 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 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 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 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 赋予新时代内容, 容纳新的代精神, 达到承前启后, 与时俱进, 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胡锦涛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 需要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 鼓舞学生, 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意识,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论文网 lunwendata.com)

   2 当前社会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 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 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 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 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 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 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 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教育效果, 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 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 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 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 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

   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 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 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 结合时代特征, 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 巩固德育成果, 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 同时, 发动家长, 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 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 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 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

   因此,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追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 倡导好善乐施、扶危济困, 把人的生命和尊严, 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越是危难之际, 这些传统越是得到发扬。如九八抗洪时, 抗非典时; 今年初南方冰雪灾难, 四川5 ·12 特大地震灾难面前的“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举国上下及时伸出了无私援助之手。这些传统美德以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 青少年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 掌握着先进的知识文化, 是未来的主人, 应当加强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学习,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篇(6)

    一、传统美德教育与现代化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 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 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有了 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值得注意和忧 虑的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贪图享 受的思想,正扭曲着一些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现代 化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地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 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 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地发展。传统美德是现代化新道德的基础,是建立新道德体系的思想材料,其 内涵我们完全可以赋予现代意义,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 ,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 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道德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挖掘丰富多彩的典型素材,寓道德教育 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可以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历史学科的特殊功能所在, 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学历史教材蕴含着不胜枚举的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极好素材,针对当今改革开放形势和青少年学生 思想的实际,我认为当前在历史教学中应大力提倡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精忠报国

    在封建社会中,报国往往是与忠君联系在一起,众多的士大夫以一死报君恩来昭示自身的气节,但更多的 志士仁人、民族英雄,如苏武饮雪吞毡、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气贯长虹、戚继光英勇抗倭、林则徐虎门销烟 、陈天华钟鸣狮吼、谭嗣同快哉赴死,都是在国难当头之时,或为国御侮,或抗争不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 然正气。从古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直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都表 现了民族和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高风亮节。

    2.天下为公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如墨子推崇的“摩顶放踵,利于天下而为之”、诸 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主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宪成的“国事家事 天下事事事关心”、孙中山提倡的“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这种崇高的志向和博大胸怀,是我们民族精神的 精髓,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在中国历史上,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奉献者,光耀星繁,代代相传 。从大禹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到班超立志边疆几十年,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毛泽东的“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都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3.勤劳节俭

    中华民族自古褒扬勤劳俭朴的美德,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史书上不乏这方面的箴言,如“一生 之计在于勤”、“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等。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如马钧发明翻车、李春建赵州 桥、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都是劳动创造世界的生动事例。墨翟、隋文帝、王安石、范仲淹、明成祖、曾国 藩等,均可谓节俭的名人,而周恩来、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节俭的模范。

    4.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奋勇进取的传统意识,提倡做人要“刚健有力”,“自强不息”,为事业要“废 寝忘食”。自强不息,奋勇进取,表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志气,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住,它使我 们这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使我们历尽艰难而不衰亡,具有强大的凝聚 力,战斗力。

    历史上不乏前人自强不息之记载,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左丘失明而作《左传》;孙膑双脚被膑而作《 孙膑兵法》;司马迁被处宫刑而发愤十五年著述成《史记》。这些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生动事例,将激励学 生为实现理想而奋勇进取。

    5.立志勤学

    从古到今,炎黄子孙立志勤学的言论、事迹比比皆是。从古人的韦编三绝、墨池、划粥、悬梁、刺股、囊 茧、映雪、借书、挂角到今人的为民族昌盛而学,为中华崛起而学,其精神感人至深。立志勤学是一种民族责 任感,是人才成长必须具有的精神,也是事业成功,国运昌盛必须具有的精神。

    6.仁者爱人

    孔子最早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它除了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作用外,对于协调整个社会人际关系起了 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要教育青少年懂得 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做到“与人为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杰出人物热爱人民的事例,如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扁鹊周游列 国,为民治病救命;林觉民“将爱你(妻子)之心去爱天下的同胞”;罗盛教舍己救人的壮举,都充满着对人 民群众关心、热爱之情。

    三、历史教学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历史教学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有两条:一为历史课堂教学,一为历史课外活动。这里,就历史课堂教 学方面谈些做法。

    教师是历史课堂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他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有意识地选择德育内容与手段 ,达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

    1.制定明确、具体、恰当的德育目标

    学生学习历史这门学科,总是要通过一节节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的德育目 标时要明确、具体。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不但才华横溢,诗艺高超,而且具有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怀民 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应当以此向学生进行做人要德才兼备的教育。在制定目标时,还要注意恰当。如果脱离 了所教内容空设目标,或超越学生水平制定高深而不切实际的目标,都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深入研究教材,把握丰富的德育内涵

    中学历史教材涉及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教师应该时刻把 “给青少年播下传统美德种子”作为己任,深入研究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包含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并作统 筹安排,通盘考虑,根据各个时期教材内容制订施教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任 务。

    3.选择恰当的施教方法和手段

    (1)说理教育。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说理,即人们常说的“晓之以理”。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寓教于史。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具体事实的知识对于形成观念和信念,起着很大作用”。教师在叙述历史时 应始终用丰富鲜明的事实来揭示传统美德思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历史知识中提高 认识,懂得道理,逐步形成有关的观念和信念。二是要启发诱导。中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倡循循善诱的启发式 的说服教育。《学记》载:“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此,思想教育不能采取 硬灌的办法,而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中悟出真谛,在心灵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三是要联系实际。这是指针 对学生存在的思想疑虑和不良行为进行教育,但教育时要注意分寸,抓住要害。如特级历史教师蒋炳光看到一 些学生不爱惜劳动果实,浪费粮食比较严重,针对这种现象他在讲“文景之治”时,着重讲文帝提倡节俭,景 帝爱惜谷物的事例。景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蒋老师对学生说,一 个封建皇帝尚且知道崇尚节俭。爱惜谷物,我们是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少年,怎么能不如一个封建皇帝呢?这样 寥寥数语,就打开了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2)情感陶冶。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们对种种历史现象 、历史人物的认识,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怀着不同的情感,而情感是思想品德、信念形成的重要因素。这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动之以情,以发自内心之情去讲述历史人物和事件,给学生以爱憎分明的情感熏陶。情 贵于真。教师要有充沛的、真挚的情感,就得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塑造学生的同时也要 “自我塑造”。

    在教学中进行情感陶冶,使用电化手段作为辅助会收到奇效。利用电化手段可创设情境,“再现”已消逝 的历史现象和人物,调动起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角色,受到 感染和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篇(7)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人的道德水准开始下降,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暗长。使校园这一块净土,也已不在纯洁了,孩子们的心灵被污染。我认为劳动教育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从小就应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美德。

一、结合教材特点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传统美德是一种思想教育、行为教育,是要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美德,培养传美精神。我们都知道,劳动本身并不自发地具有教育性,必须与思想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使劳动具有教育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立志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感情,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遵守纪律的美德。综合实践课具有实践性、技术性和教育性三统一的特点。教师要根据综合实践课教材特点,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思想内容,让学生既掌握了劳动技能,又受到了教育。例如,讲授《包粽子》一课时,教师首先播放一段介绍爱国诗人屈原生平的录相片,让学生知道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然后引起课题。通过简洁明了的导言,渗透了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教师又运用录像手段演示讲解包粽子的方法,让学生分组合作,最后比赛看那组同学包的棕子多、质量好。操作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将撒在桌上的米粒收好,从而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热爱集体及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等传统美德。

由此可见,教师必须结合教材特点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内容,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劳动技能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传统美德的教育目的。

二、在实践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小学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实践性、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综合实践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喜欢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人民、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是十分有效的。例如,教《钉纽扣》一课时,教师首先出示一幅妈妈在灯下钉纽扣,旁边的孩子在酣睡的投影片,学生看懂了图意后,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试着钉纽扣,结果有的同学控制不好针,有的纫不好线,不的安放不好纽扣的位置,有的扎破了手指。教师让学生体会钉纽扣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后,开始运用录像手段将钉纽扣的方法演示、讲解出来。学生学会了钉纽扣的方法,教师又启发学生谈谈钉纽扣的体会。有个学生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扣子掉了,都是妈妈帮我钉,那时觉得钉纽扣很容易。今天,我亲手学会了钉纽扣,感到钉纽扣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我懂了,妈妈每天要做那么多事实在太辛苦了,以后我要帮妈妈多做些家务。”许多同学都纷纷表示:今后要帮长辈、父母、同学、弟弟妹妹钉纽扣,并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通过本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及自我服务能力得到培养,也感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自豪,真正体会到劳动是光荣伟大的,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使学生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达到孝敬父母的教育目的。

三、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使传统美德教育渗透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全过程

在综合实践课中培养传美精神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保证,是我国人民的光荣传统,继承传统美德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在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全过程都应潜移默化地渗透传美教育。以《圆形彩灯》为例,教学中,我注重抓住以下几个环节进行传美教育渗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是每一节课渗透传美教育的首始环节,也是一堂课的开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在新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就必须设计出趣味性较强的导入方法,因为趣味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利条件,是激发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动力。它会使学生带着兴奋、激动的情绪和探索知识的欲望来学习和思考。兴趣能左右学生情绪,使学生迫切地感到“我要学”。

上课一开始,教师便运用录像手段展示出正月十五花灯汇的场面,同时设计这样的导言:“国庆节就要到了,各大商场、饭店等教悬挂起各式彩灯进行庆祝。到了元宵节灯会,各种彩灯更是绚丽多彩,令人眼花缭乱,(出示教具)这是老师用吹塑纸制作的圆形彩灯,同学们喜欢吗?这节课我们学做《圆形彩灯》一课。”这样开头,既导入了新课,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自然渗透了热爱祖国,“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思想,有利于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2.研究学习

这是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理行理论知识传授的最佳阶段,此环节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本课我运用“拆-装”法解决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下列问题:①圆形彩灯由哪几步骤制作的?②制作中应注意什么?③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圆形彩灯?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教师的“拆-装”演示,将放大的教具按制作顺序逆向拆开后,再重新组合起来。在学生操作时,“组合”一步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建议同桌合作,同时强调注意安全,讲究卫生,使“组合”一步顺利完成,有的同学还捡来别人剩的材料做成五彩圆灯,非常漂亮。

通过这一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归纳能力,以及团结友爱的思想,同时让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除吹塑纸外,废旧纸板也可以做圆形彩灯,从而培养勤俭意识,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教师必须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才能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光大,才能达到传美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丽梅.浅谈传统美德教育在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0):25-25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篇(8)

在这场空前的大灾难面前,我们的战士,展现出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崇高品德,从地震发生的第一刻起,我们的战士就冒着随时发生强烈余震的危险,依然投入到了抢险救灾中,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强烈地震使得通往茂县的全部交通和通讯都中断了。数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由于茂县为高山峡谷地形,境内山峰多在海拔4000米,伞降难度很大,平时训练中只需在数百米高度跳伞的空降兵,今天要在4999米高空伞降,这是世界空降史上的奇迹。15日,精锐的空降特种兵某部的15名英雄,他们留下了遗书,为了人民的安全,他们毅然跳出了机舱。在没有气象引导、没有地面指挥的情况下,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在四川阿坝地区茂县成功冒险降落,并在降落后成功与指挥部取得联系,解救了数万人民群众的生命。

在重大灾难面前,人民教师体现出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他们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学生们,自己却毅然面对死亡,用生命捍卫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德阳市东汽中学的教师谈千秋,用自己的双臂紧紧的护着4名学生,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崇州怀远中学英语老师吴忠红引着孩子疏散,听到有学生掉队,他义无返顾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老师壮烈牺牲;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机智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班上59名学生,可是自己念初三的女儿却永远离开了他,这个外表粗犷的坚强汉子,在睹见女儿遗体的一刹那,突然情绪失控,放声大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篇(9)

一、炎帝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代

大约从170万年以前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祖国的广大土地上劳动、生息、繁殖子孙后代。在云南省的元谋、陕西的蓝田、北京市的周口店等地区,都先后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遗骸和遗物。这充分说明我国从很早的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历史。

在十分漫长的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开始只会简单地用石制工具,考古学上叫做“石器时代”,把只会打制加工石器的阶段叫做“旧石器时代”,把掌握了磨制加工石器的阶段叫做“新石器时代”。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大约经历了几十万年。就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群开始向氏族社会过渡,首先是母系氏族社会出现和形成。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的许多氏族部落达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无论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妇女为中心进行。再经过3000年左右,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即从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后期向龙山文化时期转变,炎帝及其后裔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据历史文献记载,炎帝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①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东汉初年的《说文解字》进一步肯定了“炎帝以姜水成”,即姜姓的炎帝之后长于今扶风县内的记述:“邰,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周弃外家”。随后,不少文献都有关于炎帝活动在姜水一带的记载,即今宝鸡市辖境内。《世本·帝系编》说:“炎帝即神农氏。”东汉宋衷注:“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西晋皇甫谧撰的《帝王世纪》说:“有@①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我焉。”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说:“歧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他认为,《国语》、《世本》、《帝王世纪》中所说的“炎帝长于姜水”之姜水,正是岐水。《括地志》、《雍录》等书认为姜姓原始氏族活动地区在古邰国,即今扶风揉谷乡一带。上述所有记载都说明,炎帝是出生、活动在今宝鸡、岐山、扶风、武功一带。

那么,炎帝出生的时代是什么时代呢?根据大量的文献记载,可以肯定地说,是氏族社会的原始农耕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代。《逸周书》说:“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破木为@②、chú@③、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果luǒ@④之岁。”意思是说,神农时代,谷类像雨一样从天上掉下来,生长甚多。神农制作陶器、斧、犁、锄等农具,开垦荒地,然后,使五谷兴盛,并获取了各种各样的果实。《庄子·杂篇》说:“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就是说,神农时代,人们睡卧时安然恬静,起身时,宽舒自得。人知其母,不知其父。《淮南子·齐俗训》说:“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天下为先。”从这段文字记载,我们可以看出,神农时代,已经形成了一些明确的规定:若果丈夫身体强壮而不耕种,那么,天下的人就要受饥饿;若果妻子当年不纺织,天下的人就要受寒冷。所以,神农带头率先亲自耕种,妻子带头率先亲自纺织。这样,就把所有的丈夫和妻子,带动了起来,进行耕种和纺织,这样就能保证人们有饭吃,有衣穿,不受饥饿和寒冷。

从《庄子·杂篇》和《淮南子·齐俗训》两段文字记载来看,前后似乎有矛盾。前者记载炎帝神农时代好像是母系氏族社会,“人知其母,不知其父”。后者记载,炎帝神农时代好像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一夫一妻制家庭。由于当时氏族首领还没有什么特权,所以,炎帝神农亲自带头耕种,妻子亲身带头纺织。其实,也可以认为是不矛盾的。从炎帝传说来看,炎帝是远古传说时代某一氏族或部落联盟的领袖,也是少数先知先觉的圣哲,也可能是某个氏族或部落联盟的代号。这个氏族或部落联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也许几百年,甚至一千年或更长的时间。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把炎帝神农时代看成是中国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由蒙昧到野蛮、文明的转变时期。由于炎帝为氏族成长、壮大和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一代一代把他的伟绩用语言流传下来,成为神话传说,更加为人们所崇敬。马克思曾说:“每一个这样的氏族都有一个神话上的祖先,他被认为是赋予氏族名称的始祖和英雄。”[1](p165)炎帝和黄帝等上古人物在传说中被神化,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归功于他们,一方面是对本氏族发展有过重大贡献、伟大功绩与影响的人物的无比怀念、尊重和崇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继承他们的精神,发展本氏族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人类的历史,在文字未出现以前,都是口耳相传下来的。在千百年的流传中难免有些前后出入,甚至失真,但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关键人物则是有根据的,即便有些神秘的色彩,那也是那个时代现实生活的折射。我们把这些传说和考古资料结合起来,能进一步证明炎帝的存在及其时代的变迁。

解放后80年代,宝鸡北首岭考古文化的整理、发掘,进一步证明了炎帝活动的时代距今7000年—5600年,属于仰韶文化晚期。《帝王世纪》说,“炎帝初都陈,又徙鲁”,意思是说,炎帝氏族初期的活动中心在陈,陈为陈仓的简称,即今宝鸡一带,后来又徙移到鲁。首先,从宝鸡北首岭6万平方米的遗址居址和出土工具可以发现:农业生产工具占26%,狩猎工具占8.6%,渔具占0.6%,这说明北首岭氏族已过着长期比较稳定的以农业为主的室居生活。其次,北首岭氏族创造了发达的彩陶制造业。出土的陶器和陶片不仅数量多,而且有很多写实的花纹。再次,遗址还发现了房址50多座,均为半地穴式,多数呈方形或长方形,墙壁平齐,多数还涂有草泥和料礓石浆。各房址都有灶炕。这都证明“神农耕而作陶”[2](p725),“(神农)身自耕,妻自织”[3](p185),“神农之世,卧则居居”[4](p995),“神农时,民方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5](p1244)是真实的,可信的。

总之,炎帝神农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转变时期。炎帝也就是这一时期氏族社会一位杰出的首领。他虽出生成长在今宝鸡姜水一带,但他的氏族活动范围还是很广的,如《淮南子·主术训》所说:“其地南至交zhǐ@⑤,北至幽都,东至@⑥谷,西至三危,莫不听从”[3](p128)。也就是说,炎帝及其氏族部落当时活动南已到达了今南岭以南的地方,北到达幽燕即河北、北京一带,东到达齐鲁今山东一带,西到达了今甘肃敦煌一带。最后,炎帝本人“崩葬长沙茶乡之尾”[6](p95)。

二、炎帝时代的道德状况及其传统美德

原始人类道德的发生并不是从原始人诞生那天起就开始的,而是经过了上百万年漫长的蕴育、萌芽和生长的过程。

在刚刚脱离动物界正在形成中的早期原始人群时代,人类的一切活动几乎都是靠本能进行。在大自然残酷无情的威力面前,人类依靠本能组织起来,共同采集,共同狩猎,共同捕鱼,共同抵御野虫、猛兽的侵袭,向大自然索取天然食物。在生殖方面,也没有什么道德规范约束,而是靠本能的冲动杂交。总之,当时原始人的两种生产即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都是在非常简单的本能习惯的基础上进行的,还不是在自觉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因此,还不能说产生了原始社会的道德。但是,原始人的这一系列活动,在漫长的岁月中,为原始道德的发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原始人群在进入氏族社会以后,由于自然界的人化,人本身的社会化,以及社会关系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天然的秩序开始升华为一种真正属于人的社会新秩序。这时,原始人在氏族社会首领的率领下,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开始成为自然的主人。于是,他们在朦胧的、反反复复的生产生活斗争过程中,在人和人的一切关系包括关系中,慢慢感悟到应当怎样做才有利氏族生存和繁衍。这样,就逐步产生了原始氏族社会人们的道德需要、道德意识,比如氏族成员经过漫长的经验教训,认识到近亲通婚会带来很多不好的结果,而没有血缘亲属关系的婚姻,生育出来的新生代在体质上和智力上都更加强壮。于是,原来那种由杂婚演变而来的同辈婚,这时也被排除,同一氏族内禁止通婚,这是人类增强自制能力,有意识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协调的一种表现,也可以说这是人类最早的道德表现之一。总之,原始氏族社会的道德是氏族成员在长期生产劳动协作的过程中,在人与人交往包括两往的过程中,随着智力和意识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马克思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7](p551)而且,随着智力的发展,随着道德意识的发展,还会形成道德法。正象恩格斯所说:“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变成了法律。”[8](p221)这里说的法律就是习惯法,也就是道德法,即原始氏族社会道德规范产生的过程。

炎帝时代由于是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代,应该说,中国原始社会的道德已由蕴育、萌芽到了形成、发展的阶段,根据炎帝传说文献的记载,当时的道德状况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韧不拔,团结拼搏

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刚刚开始,生产工具又十分简陋,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原始先民们生活十分艰难,“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衣其羽皮”,“时多疾病毒伤之害”。因此,怎么生存和发展,对原始先民们来说,是时时刻刻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尖锐的问题。面对如此巨大、凶煞的自然压力,以炎帝为首的姜炎族,没有胆怯和屈服,而是以坚韧不拔、团结一致、勇敢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行为,以超人的力量和智慧,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炎帝神话传说中的一些故事,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充分反映了炎帝及其部族们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英雄气概和无比伟大的神力。

《山海经·北次三经》说:“发鸠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xiāo@⑦;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大意是,北方的发鸠山上,有一种鸟,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所变。她游东海,不幸淹死在东海里。她的冤恨不解,变做了精卫这种鸟,常去西山街小树枝、小石子投在东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小鸟这种坚韧不拔的志向比沧海还要浩大,充分反映了姜炎部族与自然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列子·汤问篇》中关于《愚公移山》的故事,讲述了炎帝后代愚公及其子孙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终于感动了“天神”,“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cuò@⑧朔东,一cuò@⑧雍南,自次,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两座大山背走了,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部到汉水以南,都成了一片广阔的平原,连一处较高的丘陵都不见了。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神力”。

《山海经·海外北经》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种与日逐走,饮河渭大泽水,道渴而殆,弃杖成林的精神,不仅显示出了炎帝及其子孙们巨大的神力,而且也显示出了他们气壮山河、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炎帝神农时代先民们已认识到日光天象与农耕播种的关系。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火的发明,对早期人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利用火可以蒸煮食物,防治疾病,抗寒保暖。这样,人们就不受气候和地域的限制,对于部族繁育、发展很有利。同时,把火推广、应用到农业方面,用火烧荒,开垦土地,“刀耕火种”,对当时发展农业生产有重大意义。恩格斯曾说:“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乃是决定性的武器。”[9](p20)

2.始作耒@②,教民耕种。《周易·系辞下传》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②,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意思是说,伏牺氏以后,神农氏开始发挥作用。他用刀斧砍削木制的与犁上的铧相似的东西,用木条作@②上的把手,用农耕锄草之利,教育天下部族进行农业劳动。在当时情况下,犁、锄等农具的发明,是一个重大的发明。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他“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10](p1012)。

3.织麻为布,制作衣裳。初期先民们在未有麻布作衣以前,冬天是“衣其羽皮”,夏天是“衣其树叶”,穿着十分艰难。炎帝神农“教之麻桑,以为布帛”[6](p91),即教人用麻织成布,然后作成衣服。这也是使人类向文明迈进的一个重大创新发明。他不仅教导所有妇女织布,而且“妻亲织,以为天下先。”[3](p185)

4.遍尝百草,发明医药。初期先民们由于生存条件恶劣,部族成员患病者不少。当时的情况是“民有疾病未知药石”。于是,炎帝神农氏冒着生命的危险,对百草“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或云神农尝百药之时,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应周天之数”[11](p1517)。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这种为部族敢冒生命危险、勇于探索试验的科学精神实在令人敬佩。炎帝神农由此被誉为“医药之神”。

5.首辟市场,互通有无。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期间,由于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的发展,各职业集团之间的发展,需要把各自的产品拿到一定交换的地方,互通有无。为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炎帝首辟交换市场。“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12](p624),即在太阳正中午的时分,大家把各自的东西,拿到市场上去,以物易物。这种市井交易,饮食之道,都取诸于此。

6.台榭而居,烧陶为器。炎帝时代,由于部族有了农业种植,所以告别了游牧生活,开始定居;由于有了陶器作炊具,部族也都吃煮热的食物,如古书所载,炎帝神农时,部族们“作陶冶斤斧”[13](p1222),“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5](p1244),“乐其俗,安其居”[4](p357),“相土停居,令人知所趋避”[6](p91)。当时陶器肯定是有的,至于“冶斤斧”,恐怕有些夸张。宝鸡北首岭炎帝遗址的发掘,就曾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和陶片。陶器上人面纹,或为黑彩,或为紫彩,都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但却没有金斧一类的用具。

7.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吴越春秋》上说,炎帝时,已发明了较好的弓箭:“神农皇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意即是炎帝神农氏用弦绷紧木料成弧形,做成弓,把木材削尖锐,做成箭。由于有了弓箭,不仅可以很好地保卫部族,而且,猎物成了通常的食物。

8.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为了“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神农氏为琴七弦,中以通万物而考理乱也”[14](p153-154),就是要用和谐的音乐使部族们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以治理混乱。

总之,炎帝神农氏时代有很多发明创造。当然,这些发明创造不能简单归于他一个人,而是以他为首的姜炎部族们,在较发达的智力基础上,长期辛勤劳动,积累经验而来。从道德上讲,就是炎帝神农氏和以他为首的姜炎部族们,发扬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实践精神所取得的。

(四)民无私心,道德淳朴

炎帝神农时代,由于生产资料公有,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没有国家,没有法律,所以,民无私心,道德纯朴。“太古淳朴,民心无欲”[15](p7),“故神农不施刑罚而人善”[15](p21),“神农无制令而民从”[3](p215),“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16](p136)。所有这些,反映了炎帝神农时代男女老少淳朴的没有私心的社会道德风貌。这种社会道德风貌如儒家的《礼记·礼运篇》里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位,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当然,这里面也有不少夸张和修饰,但不管怎样,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反映了炎帝神农时代氏族社会里的某些政治道德风貌。

炎帝神农时代的这种“大同世界”的道德状况,和恩格斯根据摩尔根提供的大量的易洛魁氏族社会的道德状况十分相似。恩格斯说:“这种十分单纯质朴的氏族制度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制度呵!没有大兵、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是有条有理的。……大家都是平等、自由的,包括妇女在内。”[9](p95)

当然,对炎帝神农时代的道德状况也不能理想化,笼统地把它说成是十分完美的。因为那毕竟是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一个时期。那时,还没有完全独立于宗教意识、艺术意识的道德意识,没有文字,也没有抽象的理论论证。氏族成员之间是通过风俗、传统、禁忌和原始宗教仪式来进行调节的。同时,还存在着残酷的氏族复仇。比如“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陵之野,遂禽杀蚩尤”[17](p3),“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4](p995),虽未写明是复仇,但多少也反映了氏族部落之间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

三、研究以炎帝为代表的早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意义

我们常说,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我认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中,理应包括以炎帝为代表的早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因为炎帝神农氏不仅是姜炎部族的首领和农耕文明的缔造者,而且,他和黄帝一起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以他们为代表的早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早的源泉,而且也是当时中华民族文明的体现。当代杰出的中国哲学史家张岱年先生曾说:“炎黄二帝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方面的全面象征。这点就超越了孔子,超越了儒家的局限性。我认为我们肯定炎黄二帝,很有重要意义,不但要重视精神文明,也要重视物质文明”,“另外,炎黄二帝不仅代表汉族,也代表少数民族。比如炎帝传说是羌氏,羌氏就是羌族,羌族就是少数民族的代表。我认为,炎黄二帝不光是代表汉族,而是代表中华民族,炎黄二帝是中国古代文明全面的象征。我们应大量宣传炎黄二帝的贡献”[18](p107-108)。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要研究、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且,要把上限延伸到黄帝,延伸到炎帝神农氏,对他们为代表的早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要研究、继承。

中国历史发展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点。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民族,炎帝神农氏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始创者,黄帝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进一步开创者与推动者,他们在联合的基础上,共同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而且也共同孕育出了以后的西周农耕文明。周人实现了由氏族社会向宗法社会的转变,建立了以父系个体家庭和宗亲血缘亲疏关系为基础的等级制国家。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存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周公制礼作乐,创造了礼乐文化。“礼”是由祭礼而生的,起源于“腊祭”,而这些都和炎帝神农氏有关。炎帝神农氏“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发明了腊祭和原始音乐,可见周人的礼乐文化发端于姜炎文化。腊祭作为炎帝神农时代大型的冬季仪式活动,是炎帝部族们对大自然生生育化,“终岁献功”的顶礼膜拜,也是对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来年和新生命的期盼。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春节”系列活动,不能不和姜炎文化有关。周人礼乐文化中所体现的一些传统美德,不能不和姜炎文化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早期传统美德有关。

李逢春先生在《炎帝功业与周秦文化》一文中说:“古雍州,今宝鸡这块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上曾经养育过华夏民族的一位人文初祖——炎帝神农氏。是炎帝神农氏的丰功伟业照亮了华夏大地的古雍州、今宝鸡,这里才产生了代表中国和东方文明的周礼周乐以及享名于世的西周青铜器和陈仓石鼓。也就是说,炎帝神农氏在农业、医药、制陶、祭祀等方面的创造和发明奠定了周秦文化的基础;周秦文化是在炎帝神农氏开始创造的这个经济基础上发生、发展和繁荣昌盛起来的。”[19](p259-260)这个评价是很有道理的。当然,周秦文化中的礼乐文化、伦理道德文化也都是在炎帝一系列事迹所提供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包括伦理道德文化在内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以炎帝神农所代表的早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至今对我们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1945年,同志为了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挖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就曾引用了和炎帝故事有关的《愚公移山》的寓言。他认为,只要我们子子孙孙“挖山不止”,一定会“挖掉这两座山”[20](p1101-1102)。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了以炎帝神农氏为代表的早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其它传统美德,并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及其理论指导下,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战胜建设过程中的一切艰难险阻,弘扬中华民族自炎黄以来的一切传统美德,更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2] 四部丛刊:第30卷[m].上海:上海书店,1985.

[3] 中华书局编辑部.诸子集成:第7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8.

[4] 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8.

[5] 欧阳询.艺文类聚: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6] 纪昀.四库全书:383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1] 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2] 孙星衍.周易集解[m].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1988.

[13] 黄怀信.逸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4]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15] 百子全书:第7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16] 高亨.商君书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7]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8] 薛光明.轩辕黄帝不再是传说人物[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9] 宝鸡市社科联.炎帝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20] 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虫加乔

@②原字耒加吕

@③原字钅加且

@④原字艹下加(瓜瓜)

@⑤原字阝加止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篇(10)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无处不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庞大的传统美德系统中我们必须精心设计、有心发现、静心提炼,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德育工作有所建树。因此,课题的确立与研究会使得我们的传统美德教育工作具体化和更具可操作性。

但是不少人仅仅是把“课题研究”看成是学校工作的一件霓裳,认为不管课题实施过程和效果怎样,只要有了课题,学校就是优秀学校、先进学校,课题越多说明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越好。课题研究工作固然可以为学校的声誉和成绩“添砖加瓦”,但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说明一个教育现象和问题。所以开展课题研究首先要端正态度,要知道“欲速则不达”,要把课题研究工作看作是凝聚师资力量的平台。德育工作涉及面广但必须有侧重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多、内容广,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德育工作必须以点带面才能干出成效,所以我们必须端正科研态度,才能在课题研究中始终保持持续和主动的状态,切实地抓好课题研究。

二、积极探讨现代社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1.营造良好氛围,学会赏识孩子,丰富校园活动

首先,要注重对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而养成的。研究表明,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提高一般是由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开始,到伦理道德,再到政治思想,最后上升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规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他就无从谈及民族精神。

其次,德育是无形的,它存在于一切有益的活动中,在现代社会形势下弘扬民族精神,必须打开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在赏识中快乐成长,树立一个基本信念:“我能行!”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可以围绕着所定的德目和课题研究内容,通过诸如红领巾广播宣传、主题班(队)会、诗歌朗诵会、课本剧演出、绘画展、小小商品交易会、趣味体育竞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搜集谚语、拟订计划、收集史实资料、讲解历史、编辑小报、观看影片、展示成果等,精心组织开展系列的主题活动。在此期间,孩子们走出了课堂和课本,他们用心感触着祖国的尊严、民族的精神和集体的荣誉;他们从《 赠汪伦 》里感触到了对友情的珍惜,从《 两小儿辩日 》的疑问中看到了科学的发展精神;在趣味体育竞技活动中,终于能和可敬可畏的老师、家长一起尽情呐喊,相互加油,大朋友与小朋友之间形成了一道靓丽的彩虹,增进了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和团队意识;在小小商品交易会中,孩子们从紧张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做了一回真正的主人,他们自由支配着自己的财产——商品。在诸如此类的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完全被打开,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角色中,于是自强自信的品质、集体主义的精神、团结协作的意识、诚实守信的态度、勤俭节约的习惯以及创新手段的运用就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2.走出校园,体验人生,认识社会,辐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体验教育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的原则。孩子们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工作必须激发和引导孩子们内在的积极性,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要特别强调他们的真实情感、真实体验和真实的思想收获,从他们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让体验教育真正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首先,可以在班(队)会、平日教学和德育活动中渗透“体验”活动,引导孩子们用心看待人生和社会。譬如,在课堂上组织游戏——体验盲人、伤残人,教会孩子们“换位思考”,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在《 下课了,放学啦 》课堂教学中让孩子们认识到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也是放学后该做的事,会做的事帮着做,不会的事学着做,当好家庭的小主人,同时引导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家务活,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孝敬父母”与“家庭责任”的关系,陶冶孩子们美好的情操,同时也将使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神辐射到家庭,拓宽其教育的覆盖面。

同时,要根据孩子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围绕着“立志勤学”“求索创新”“团结协作”等德目组织社会实践竞技活动。譬如,在低年级中开展穿衣戴帽等生活自理能力项目的竞技活动,在中年级中开展废旧物品再利用、科普小创作活动,在高年级中开展拼盘、汉堡和剪纸手工特长展示竞技活动……把孩子们平常生活的一些想做却没做成、做了却不尽兴的各种社会实践性的活动搬到校园中来,这将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和自由的操作平台,让他们在体验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其次,要充分利用好节假日,广泛组织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工作是无时无处不在的,“5 2=0”的现象绝不能出现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之中。社会实践也是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联系的必要手段。“社会实践体验教育活动鉴定表”的制定可以引导孩子们在家里、在社会活动期间仍然不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在社区和家庭的督导下参与诸如孝敬父母——坚持承担一件家务、对爸爸妈妈说一句心里话,勤奋学习——读一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书籍,立志勤学——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上班”劳动,求索创新——完成一份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团结协作——合作完成一份环境小报,天下为公——体验社会公益劳动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家长、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去体验学习、生活和劳动中的困难、乐趣与喜悦,使孩子们受到立志勤学、求索攻坚、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的熏陶,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到现代社会中民族精神之所在,同时,这也将使得社会和家庭进一步认识到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体验教育符合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充实当代青少年精神食粮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现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探究教育活动模式,深化德目内涵

1.采取“阶梯式”动态研究模式

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针对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结合时代特点采取“阶梯式”动态研究模式,进行教育探究活动。

一年级:主要围绕“团结互助”德目内容开展实验研究;

二年级:主要围绕“孝敬父母”德目内容开展实验研究;

三年级:主要围绕“立志勤学”德目内容开展实验研究;

四年级:主要围绕“求索创新”德目内容开展实验研究;

五年级:主要围绕“诚实守信”德目内容开展实验研究;

六年级:主要围绕“见义勇为”德目内容开展实验研究。

这一“阶梯式”动态研究模式,从纵向对比来看,每个年级段的教育主题内容是不变的,但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本身每年所涉及的活动目标和内容都在改变。从横向对比来看,同一个德目经过6年的教育,会在6个同一年龄阶段却不同对象和不同时间段的范围中得以不断地实践和论证。也就是说:一个孩子,从他入学就读一年级到他小学毕业时,经过6年的学习活动,一共会走完“6个德目”为主要目标和内容的活动过程,全校6个年级段,经过6年的教育实践活动,就能走完“36个德目”为主要目标和内容的活动过程。而同时,以一年级所开展主要实验研究的德目“团结互助”来看,在6年的教育活动中,仅这一个德目就会被实践、论证6次。这种研究模式,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化研究有着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同时,我们还应该重视每项活动的宣传工作,可以采取先造舆论、渲染氛围、创设情境,再引导孩子们带着无限的遐想和饱满的激情融入集体、参与实践、亲身体验,然后再对他们的行为表现做出激励性的总结,即采取评比、鉴定、反馈的“情境—体验—鉴定(反馈)”的实践活动模式来组织开展活动。

2.深化德目内涵,增强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在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中,应该本着易于学生接受、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不断深化德目的内涵,将活动具体化。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认识到“团结互助”也少不了“诚实守信”;引导孩子们通过“立志勤学”来“孝敬父母”,意识到在现代这样一个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里“立志勤学”才能更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让孩子们明白“立志勤学”必须有“求索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在提倡“见义勇为”的同时更要提倡“见事巧为”……这些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从思想意识的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使得德目内容紧密联系、相互渗透,进一步深化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涵,更符合时展的要求。

“阶梯式”动态研究模式和“情境—体验—鉴定(反馈)”的实践活动模式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推广。

四、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在内心世界闪耀民族精神

现代的教育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对电教设备的使用能力,熟悉和掌握网络信息的收集方法。尤其是中国伦理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分会和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主办的“中华美德网”,为我们交流研究信息、开展科研活动、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