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护理论文汇总十篇-9游会

中华护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30 10:35:43

中华护理论文

中华护理论文篇(1)

1做法

自2001年至今,对《护理管理杂志》、《中华护理杂志》、《中国疗养医学》等核心及部级期刊做到每期必读,对其他类杂志选择性的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把认为适合自己科室管理的方法尝试性的应用,并根据使用后的结果进行适当修改、补充完善。

2 讨论

2.1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科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长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借鉴护理管理文献中的理论和经验方法,是掌握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的捷径。例如阅读顾海波等[1-4]的论文,可以较全面地掌握在教科书上学不到的适合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实践经验理论,用这些理论加强自身人品、人格、工作方法和技巧以及领导艺术的培养。运用权变理论充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按每个人的能力安排合适的工作,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阅读张凤花等[5-7]的文章,注重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护理人才,比如定期组织护士对个案病例进行学习、分析、讨论,总结因护理原因导致误诊的直接因素或间接因素,以此为借鉴,避免工作中的差错发生;针对康复病人的特点,培养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康复护理能力、心电图临床诊断能力、卒中护理单元的管理能力、护士骨干的组织管理能力等。阅读刘军等[8-10]的论文,改进了技术训练的方法:技术上提高一针见血率、心理上训练护士参加技术比武的适应性,训练项目依照季节和病人的病情特点而定。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升,使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科学安排,把握重点,康复护理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2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护士长能够顺利开展工作,保证临床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离不开护士的大力支持,如何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文献中介绍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阅读李凤等[11-12]的论文,笔者意识到开展护士群体同事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是护士长的任务,并在管理时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行民主管理,摒除家长式作风,解决护士的实际困难。比如对年轻护士尤其是独生子女护士经常与其谈心,了解思想状况;对孩子小的护士,遇到孩子生病、家庭生活出现问题时,在排班、工作时间上给予照顾;护士过生日时送上一句“生日快乐”、节日时发送一条祝福短信。另外注重宽容待人、虚心听取同事的意见,使用精神鼓励法、奖罚激励法等,调动护士的工作热情,增加主动性,使护士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相互补台,形成了一种讲正气、讲奉献的良好局面。

2.3加强了对护理风险的管理目前,风险管理已是护理管理工作者探讨的热点问题,姜旖菲等[13-14]对风险管理从不同的角度作了阐述。阅读这些文献后,笔者加强了对护理文书的管理力度,专门建立了错误护理文书登记本,把不合格护理记录收集、整理、装订后作为护士的学习资料;建立了“护理留言簿”;月质量分析会上分析不安全因素;设立警示牌,张贴警示语;严格毒麻药品的专人专管制度;为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开展了《康复护理实践中风险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的科研课题,带领全体护士在科研中培养风险意识,在学习中强化风险意识。

2.4开展了特色化护理服务现代护理观念、理论和方法层出不穷。借鉴护理文献中的观念和方法,对临床护理措施考虑的更加科学、细致、周到。从席淑华等[15-17]的管理模式中受到启发:注重护士的仪容仪表、礼仪服务培训,把护理工作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护理服务中注重细节,开展了需求服务护理,应用关怀照护行为,创建和谐环境。如为病人提供针线,为在住院期间过生日的病人送上生日贺卡和一句祝福,为新入院病人送上第一壶开水等。对临床护理路径以前只是理论上的认识,不知道如何使用,阅读盛华丽等[18-20]的论文后,根据康复科工作特点,制定了脑卒中康复病人护理路径,提高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在卒中护理单元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5提高了撰写护理管理论文的水平要学会撰写护理管理文章,必须先阅读有关护理管理文献。通过阅读笔者受到了很大启发,知晓了各类杂志的书写格式和要求,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多年来,笔者把学到的管理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完成护理管理论文5篇,均已发表在核心医学期刊上。

总之,护理管理工作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华护理杂志》、《护理管理杂志》等均是军队和国家最高层次的医学期刊,观点新颖,联系实际密切,临床实用性和指导性较强。笔者正是通过学习护理管理中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有针对性地应用到工作中,从而改进了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带领全科护士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为康复病人提供了更科学、更系统、更优质的护理,有效地避免了各类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顾海波,杜美芳,邹月珍.怎样做好新时期的护士长[j].护理管理杂志,2007,7(4):56-57.

[2]李海兰,吕娟.新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应重视的问题 [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66-767.

[3]康琳,宿桂霞.新任护士长工作方法与领导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65-766.

[4]刘万芳,张利岩,龙彬,等.权变理论在救援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18-919.

[5]张凤花,李跃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7(8):4140.

[6]姜永飞,刘学文.青年脑卒中脑血管病变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7(8):6567-6569.

[7]贾美英.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血管病1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7(8):6687-6688.

[8]刘军,林志芳,寻丽彬,等.在动态微光下进行静脉输液操作训练的方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45-47.

[9]刘晓联,靳晓玉,毕越英,等.静脉穿刺训练量化管理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27-928.

[10]陈风桂,李玉芳,肖高尚.静脉穿刺操作技术训练方法 [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66.

[11]李凤.军队疗养院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 国疗养医学,2008,17(1):19-20.

[12]颜艳萍.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施与体会[j].护理管理 杂志,2005,5(8):53-54.

[13]姜旖菲,张瑶,刘慧珠,等.我院实施风险管理的方法 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54-55.

[14]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 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920.

[15]席淑华,周立,张晓萍,等.开展礼仪服务提高服务质 量[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29-931.

[16]韩英.突出以人为本管理 提高护士整体素质[j].护 理管理杂志,2008,8(2):1-2.

[17]李美华,谭惠仪,李书琴,等.细节管理对护理服务流 程再造效果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 826-827.

[18]盛华丽,施长春,刘志聪,等.临床路径构筑主动护理 平台[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55-457.

中华护理论文篇(2)

[1]李春花.口灵漱口液用于口腔护理的临床观察.实用护理杂志,2003,14:32.

[2]江长弟,黄继洪,周辉等.益口含漱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实用临床医学,2006,3:18-20.

[3]金仙妹,赵建江,王海燕.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比较.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6-27.

[4]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5

[5]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8-69

[6]廖燕,廖天治,何瑶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j].上海护理杂志,2004:60-61

[7]将春梅,唐春炫.icu护士必读[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03-404

口腔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1]李刚、廖燕,住院患者口腔护理的基本方法[j].上海护理,2005.5(4):70-71

[2]王春英,郑玲.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口腔并发症的干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3.18(6):479-480

[3]许笑华,连丽燕,口腔护理药物选择与运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6.4(4):208

[4]王增香,刘巧红,徐燕梅.颌面外科术后口腔护理方法的改进[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0.10(3):608-609

[5]李娇娥,易滨,傅春华强氧化离子水含漱治疗口腔溃疡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62-163

口腔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1]王左敏,王鸿颖,刘宏伟,等.口腔治疗师培养规划的初步研究.医学教育,2005,4(4):22-25.

[2]王左敏,王鸿颖,张博学,等.中国口腔治疗师岗位任务分析和需求预测.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5):304-305.

[3]赵佛容.口腔护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饭社,2004.

中华护理论文篇(3)

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刘健.新型三电平高压变频调速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8

[2]苏玲.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韩奕.微网及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保护算法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1

[4]金强.分布式电源故障特性分析及微电网保护原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

[5]苏玲.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6]苏玲.水稻土淹水过程中铁化学行为变化对磷有效性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1

[7]苏玲.契诃夫传统与二十世纪俄罗斯戏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

[8]吴大立.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及实现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9]张侃君.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及其动模试验新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8

[10]杨军.高温超导电缆保护理论与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11]夏勇军.大型水轮发电机故障暂态仿真及主保护优化的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

[12]邵德军.大型变压器暂态机理与保护新原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13]汪旸.高压电网有限广域智能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14]张禄亮.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新算法及其在片上系统的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4

[15]张兆云.微网继电保护与协调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16]张冠英.基于a型的剩余电流智能保护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

[17]王志华.超高压线路故障行波定位及高压变频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阮丽丽.福建省县、市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福州大学2011

[2]章靖.基于行为金融学的金融风险度量模型研究[d].福州大学2010

[3]尹慧.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

[4]刘慧龙,陆勇,宋乐.大股东“隧道挖掘”:相互制衡还是竞争性合谋--基于“股权分置”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9(01)

[5]杨棉之.多元化公司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国外相关研究述评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7(11)

[6]许艳芳,张伟华,文旷宇.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及其经济后果--基于明天科技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9(s1)

[7]王晓成,夏恩君.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系族”的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08(34)

[8]高雷,张杰.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8(09)

[9]邵军,刘志远.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其成员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来自中国企业集团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8(03)

[10]周倩倩.中国系族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11]张保会,王进,李光辉,郝治国,薄志谦.风力发电机集团式接入电力系统的故障特征分析[j].电网技术.2012(07)

[12]李永丽,金强,李博通,李中洲.低电压加速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在微电网中的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2011(11)

[13]邵军,刘志远.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的经济后果--来自中国企业集团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8(04)

[14]冯丽霞,孙源.不同组织结构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比较[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02)

[15]丁忠明,王振富.公司董事会治理研究:综述与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08(01)

[16]王后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及其形成路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

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陈国炎.广域后备保护原理与通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2]李俊.深圳电网4·10大停电事件的处理及启示[j].南方电网技术.2014(01)

[3]孔祥平,张哲,尹项根,王菲,何茂慧.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电网故障电流特性与故障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4)

[4]张建华,苏玲,陈勇,苏静,王利.微网的能量管理及其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1(07)

[5]陈昌松.光伏微网的发电预测与能量管理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6]邓星.同杆并架线路继电保护与故障测距新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7]彭双剑.微网运行和电能质量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1

[8]赵波,张雪松,李鹏,汪科,陈健,李逢兵.储能系统在东福山岛独立型微电网中的优化设计和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01)

[9]朱皓斌,吴在军,窦晓波,费科,陆金凤.微网的分层协同保护[j].电网技术.2013(01)

[10]王瑞琪.分布式发电与微网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协调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

[11]李伟.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及数字化电站新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12]邓祥力.大型变压器保护新原理研究和装置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13]何志勤.基于故障元件识别的智能电网广域后备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14]苏玲.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15]刘梦璇.微网能量管理与优化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2

中华护理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86-02

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已逐渐意识到关怀护理的重要性。因此,积极开展"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关怀护理,既是人性的呼唤,也是护理专业准确定位进而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的具体体现。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带教中如何对护生进行人性化关怀,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人性化关怀的真正魅力,在将来的工作中尊重每一位服务对象、善待每一位生命,这已成为现代护理带教中普遍关注的问题。

华森认为[1],关怀是一种道德法则,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人际关系的体验。人际关怀是在特定的时间、场合与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精神体验,这种体验使关怀的双方都能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关怀者与被关怀者都能从人格上得到升华,并以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护理关怀是一种道德法则及义务,以保护和捍卫服务对象的人格及尊严。

华森关怀理论提出之后,对临床护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台湾、香港等地区广泛应用该理论,并在护理本科学生中开设照护课程,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此理论,使护理专业学生和临床护理人员都可能成为照护自己和别人的专家[2]。

2 华森关怀理论在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一)人性-利他主义价值体系的形成: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尊重护生,了解护生对环境和工作的陌生感,引导护生熟悉环境和掌握工作方法。聆听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感受、想法和建议,让护生感觉自己被了解,护生反过来也会尊重和体会我们的用心良苦。对护生实行第一天、助理护士、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阶段的导航,每阶段进行阶段小结。导航内容包括实习规章制度、病区环境介绍、高危药物管理、抢救用物管理,护理缺陷分析,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每阶段的实习要求和达标内容,医护分组管理、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基础和专科护理操作示范、护理记录书写要求、护理临床路径和健康教育资料介绍等。

(二)激发信念与希望:帮助护生经过自己的劳动或努力,解决病人的问题,得到病人的肯定,让护生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激发护生参加护理工作的热情和愿望,增强其专业信念。其次,我曾组织护生查阅资料进行角色扮演、问卷调查、以问题为主导的护理小课和护理查房,护生得到各带教老师的好评,这些做法都会成为护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操作水平和更好的为病人服务的动力。

(三)培养对自己及对他人的敏感性:当护生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时,应表达我们的同感心,简单来说即是感同身受,不只是对护生遇到的困扰有一定的认识,而且能站在护生的角度体会到她的感受,慢慢引导护生对事物有新的认识。

(四)帮助与信任关系的建立:要认识到护生在实习中希望自己能胜任工作,得到带教老师的认可、尊重和高度评价,以此获得自信。同时,要尊重、理解、信任护生,让护生参与具有一定难度的护理实践,因人而异分配每名护生工作,让每名护生担负起与其性格、能力相适应的责任,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护生也相信老师会帮助自己完成相关的操作。

(五)情感的表达:鼓励护生多与患者沟通,多参与疾病的护理,让护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引导护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另外护长或总带教让护生对带教老师进行点评,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而我们进一步了解护生的想法和带教老师的水平。

(六)运用科学的方法决策:当护生在临床实践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们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寻找循证的依据,去指导护理实践和进行护理评价。

(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学习:护生之间应懂得分享学习心得,老师与护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因为护生在学校里学习的也有新理论或新的护理方法,也有新的信息管理知识,通过与护生的交谈,老师也可更新自己的知识。

(八)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护生提供良好的临床实习环境,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可实施的实习计划,按照实习计划定期进行操作示范和教学小课,病区建立整洁和实用的教学资料柜,根据病区的专科护理特点,对护生进行阶段导航,详细的教学记录手册和带教指引,还有很重要的是护生的职业安全教育,避免护生职业暴露的发生。发现护生存在职业风险操作时及时纠正,提高护生的职业安全意识。

(九)帮助满足需求:华森使用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是由低级的生理需求开始逐级发展到高级的社会性需求。低级需求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在高级需求得到满足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求。在同一时期个体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求,但其中有一种占支配地位。根据护生每阶段的反馈,带教老师在带教的过程中,按照每个护生的反馈的信息进行个性化的带教,满足护生不同阶段的需求。我们科让每期的护生以自愿原则参与基础护理和护理个案评比,鼓励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护生在管床能力、护理个案撰写、授课能力等均得到很大的提高。

(十)承认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力量的存在:在带教过程中,我们应了解护生的宗教或文化背景,尊重护生的等。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管理中,正确应用华森关怀理论有助于护生的人格发展。带教老师掌握护生的存在的问题、需求及满足的程度进行人性化的指导,同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其自身潜力,提高实习质量,让实习护生顺利、圆满地完成实习任务,走向工作岗位。

中华护理论文篇(5)

脑出血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破裂出血,脑出血患者病发后一般病急、发展迅速、死亡率、致残率极高。我院脑外科于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对80例脑出血患者加强临床护理,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效果明显。现将观察护理心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脑外科收院治疗的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对80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80例患者都根据他的头部ct或者磁共振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63.2±2.5)岁;出血量12—91ml,平均出血量(40±1.4)ml;其中脑叶出血5例,小脑出血4例,脑干出血6例,基底节出血者65例。80例患者中有意识障碍者65例,其中昏迷着25例,意识障碍者18例,嗜睡者22例;有高烧者14例;有尿失禁者54例;有肺部感染者16例。

2 护理方案

2.1 入院的护理 患者入院后必须把头部偏向一侧,使床有一定的倾斜度,大约十五度至三十度,头部垫软枕,让患者口腔、气管分泌物及时排出,减少肺炎发生率。及时给患者吸氧,控制量适当。注意对患者瞳孔大小、意识情况以及各项基本生命特征的观察,如果患者昏迷、瞳孔散大,可以疑为颅内压增高或者患者病情加重;如果患者瞳孔不等大,多光反射消失,可以疑为脑疝形成;如果患者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可以为脑疑干损伤,预后不良。出现这些情况,及时和医师报告,进行紧急抢救。

2.2 住院的护理

2.2.1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护理时必须执行医师医嘱,当患者病情有效的控制后,必须检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如果患者血压突然上升,呼吸心率减慢,可以疑为患者颅内压增高,病情进一步发展。如果患者血压较低,心率加快,呼吸有变,可以疑为呼吸循环衰竭,病情严重。作为护理人员,及时通知医生,准备实施抢救。如果患者体温入院3d依然没有恢复正常,立即向医师汇报,施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2.2.2 呼吸道的护理 加强呼吸道的护理,防止脑出血的患者吸入性的肺炎概率上升。护理人员必须帮助患者及时翻身,轻轻拍背;帮助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及时吸痰,清除口中异物,让患者呼吸道畅通无阻。为患者吸痰时,手法一定要轻柔的当、掌握度、不宜过重、并注意卫生、无菌作业。需要切开气管时就切,以保证有效通气,切开后要及时护理,给患者以温暖。

2.2.3 皮肤、尿道的护理 加强皮肤的护理,防止脑出血的患者平卧在床出现褥疮的现象,必须建立护理人员翻身卡,制定翻身时间,两个小时翻一次身,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变化情况,时时进行按摩、擦洗。对昏迷者要时常导尿,准备好导尿管,导尿时要注意卫生,无菌作业,每天要对患者阴道进行适当清洗,防止尿道感染,减少尿道感染率发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2.2.4 心理的护理 加强心理的护理,防止脑出血患者心理的压力。脑出血的患者发病很急,对病情缺乏了解、对死亡产生恐惧心理、怕给自己的家人带来极大的负担、产生不想活的轻生想法等等,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必须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帮助患者调整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帮助患者康复出院。

2.3 出院的护理 患者出院不能说明患者就完全好了。必须把病情及时、准确无误交代给患者及家属:及时复诊、进行康复训练、了解预防再出血的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休息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控制好自己的血压,要经常量血压。

3 结 果

80例患者中14例病情过于严重,家属及患者放弃治疗;5例发生脑疝治疗无效死亡;61例经治疗明显好转出院,其中有45例达到生活自理。80例患者中13例治疗中肺部感染,7例治疗中泌尿感染,对症治疗后出院,没有一人出褥疮现象,效果也比较理想。

4 讨 论

对80例脑出血患者的研究表明,入院时加强吸氧等的护理,住院时加强监测生命体征、皮肤、尿道、心理的护理,出院时加强预防再出血的知识指导,进行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降低致残率。因此,加强对脑出血患者的入院、住院、出院有效护理对该类疾病的预后、康复、改善、减少病死率、致残率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立杰,汤燕华.老年脑出血急性期96例观察护理与对策[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魏淑兰.护理脑出血急性期病人应注意的问题[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段晓霞,郭凤英,宋俊英.临终护理初探[a].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社临床心身疾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宁亚利,盖海云,蒲莉.星蒌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及护理观察[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刘杏枝,张俊,王家玲.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护理[a].全国第11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何正慧,邵承香,刘汉梅,严冰,郭欣.特殊护理对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a].中华护理学会2008年“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杨风伟.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中华护理论文篇(6)

(一)过于追求经济价值。开发的过程中,旅游行业一直都是主角。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部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是由于相关部门过度追求经济价值,没有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开展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没有真正将工作落到实处,只是把民俗体育文化当成赚钱的资源。

(二)民俗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有待完善。近些年来,虽然我国人民大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有效的传承途径还没有得以明确。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有着丰富民俗体育文化,按理说,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应相当成熟,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理论却非常的滞后,这就使得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非常不牢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护和继承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宣传教育的缺失。可以说,中华民俗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因此,它的继承和发展是一项非常宏大的系统工程,所以,对中华民俗体育文化想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依靠的还是广大群众的力量。然而,我国的青年一代,由于他们从小很少有机会真正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又由于受西方体育文化的较大影响,他们对nba、足球世界杯等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而对中国的民俗体育文化像划龙舟、舞龙狮等却知之甚少,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我国对民俗体育文化所进行的教育和宣传相对缺失,使得他们这一方面知识的严重匮乏,同时,对民俗体育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新时期发展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

发展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完善相关机制,政府应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强化理论研究,继承的同时加快其发展,加大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以文化价值为前提,再适度开发经济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一)完善相关机制。众所周知,制度是约束行为的有效准绳。因此,只要对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各项制度加以完善,才能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对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法律地位加以明确,使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使其能够受到有效地保护。

(二)强化理论研究,继承的同时加快其发展。完善的科学理论是中华民俗体育文化得以传承的发展的基础,因此,强化对民俗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是时展的必然需求。同时,在继承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还应加快其发展速度,在对不同特质的民俗体育文化继承过程中,还要加速推进其理论和制度的创新的脚步,从而促进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唤醒人民群众对中华民俗体育的文化自觉性,为促进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相关部门可以把对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引入学校,开展民俗体育文化教育的普及工作,这样就可以让青少年有更多了解到民俗体育文化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觉意识,从而促进他们民俗体育文化意识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应把中华民俗体育文化推向全世界,促进全世界人类体育文化的共同繁荣。

(四)以文化价值为前提,再适度开发经济价值。为了适应时展的需求,可以把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功能适度地转换成经济功能,这也是帮助中华民俗体育文化得以传统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在这两种功能进行转化的过程中,要意识到,文化功能始终占有主要地位,要秉持适度开发民俗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的原则。否则,就会使中华民俗体育文化遭受到严重的损失。

中华护理论文篇(7)

一、金华古建筑保护现状

在新石器时代,浙江金华就有了人类生活的印迹,祖先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的印迹众多。在浦江白马镇、兰溪新周乡等地都发现了古人留下的众多遗址遗物。婺州窑乳浊釉瓷在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雅畈汉灶、琅琊铁店等地保存有460余处较完整的唐、宋、元古窑址。金华境内还留存有从商周到明清历代先人的古墓葬。

目前为止,浙江金华现存古建筑2600余座,牌坊40座,市区文物古迹主要分布在城东,飘萍路以北、西市街以西、人民路以南、新华街以东这个范围。摒除法隆寺经幢,在市区、通济街以南,金钱寺村外,其余大部分文物都集中在江北城东片。由于历史的布局,给城东文物保护区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从整体上看,部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状况较好,但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较差,情况较严重,应予以重视。同时大量散布在农村等偏远地区的古建筑未能及时统计、归档,破坏十分严重。

二、3d立体再现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意义

通过对金华古建筑现状保护的前期调查,我们认为在古建筑保护中,有三个方面的保护是不能被忽略的,一个是风貌的完整性,一个是历史的真实性,一个是文脉的延续性。因此,要提高认识,强化对现有古建筑的保护意识;精心规划,努力实现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协调统一;加大投入,建立多渠道筹集保护资金的新机制。但在现如今政府资金短缺的前提下可以进行3d立体再现。

3d立体再现技术帮助我们的生活创造了更高的商业及艺术价值。但是,跟随着3d立体再现技术越来越强大的表现功能,我们关注的目标已经不再是单一地着眼于蓝图的设想所带来的商业价值,我们关注的是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的深入剖析,并且从古代能工巧匠的作品中总结及借鉴经验并指导当下的3d立体再现技术体现方式。古建筑的3d动画是其发展至今最具特色的研究代表之一,而3d立体再现技术则赋予了古建筑复原动画中建筑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和研究角度。

根据往年的历史研究文献,金华市对于古建筑保护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导致在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下造成破坏的古建筑原貌已经很难修复,并且留存下来的文献资料稀缺和图解的生涩也给我们造成了对古建筑再理解的障碍。3d立体再现技术的出现全然改观了这一困境,也成为当下古建筑表现最有成效的展示手法。

3d立体再现技术是对历史文物古迹及历史古城进行的一种空间景观数字化表现方式,主要是通过3d技术对古建筑进行模拟和再现。它是以强列的真实感对人们加深古代印象、研究古代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动态、直观、形象的展示是传统的文字记载和平面图稿所无法比拟的。再者,利用3d立体再现技术可以提高对古建筑修复的预先判断能力,以便及时选取有效的保护手段,对缩短修复工期并节省大量修复成本有着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

3d立体再现技术为古建筑现状保护研究开辟了前所未有的三维可视化呈现方式,而在动画中千姿百态的数字特效则为古建筑再现提供了多样性、全方位的展示效果,丰富了3d立体再现技术的表现语言。3d立体再现技术从对古建筑的环境、结构、装饰,以及传统工艺等做了深入的剖析,让古建筑的形、义表达显得生动、趣味。并且利用巧妙的数字特效手段让古建筑遗址不再成为封存的历史宝藏,而是成为造福人民大众共有的财富资源。

在我国古建筑保护的历史上,杰出的代表人物梁思成先生曾说过,市政上的发展,建筑物之新陈代谢是不可避免的事。但即在抗战之前,中国旧有建筑荒倾破坏之范围及速率,亦有甚于正常的趋势。古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城建历史。不同年代的古建筑,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年轮,见证着城建活动的史实,是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古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依据。由于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运用3d立体再现技术的复原方法对修缮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通过3d立体再现技术辅助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对再现古代建筑及其史学渊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3d立体再现技术研究古建筑表现对于今天的城市建设和长远的规划发展都有着借鉴作用。

三、相关学术界研究情况分析

古建筑保护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学术界相关人士对其曾做过开拓性地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古建筑保护的现状、古建筑保护的开发、古建筑保护的推广等领域。通过对金华市古建筑保护的调查发现,许多师长前辈对金华古建筑的历史及开发的研究做得非常详实。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可见的文献中,对金华古建筑保护的现状及3d立体再现技术的学术研究尚不是很充分,现如今成形的成果资料也甚少,图像资料的收集也都不甚完整。

综观当前的研究成果,大部分也仅限于对古建筑的造型研究。例如:古建筑动画《南京一座城市的变迁》,该影片中采用逼真的还原技术把一部南京城历代疆域的扩张以及城池的规划进行了总结,并陈述了其历经兴衰、新旧更替的历史变迁。古建筑动画《天坛古建筑虚拟漫游》,影片中则采用光影实时模拟特效技术模拟出现实环境中的自然光照、阴影等真实表现手法,描绘了不同自然光照条件下天坛内外空间形态的神韵及形态。古建筑动画《紫禁城-天子的宫殿》,影片中也是带来全新的视效冲击力并震撼古建筑爱好者。古建筑动画《营造法式》,该影片则是将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用鲜活的画面替代了枯燥的工艺图纸和生涩的古文词藻。古建筑动画《大明宫》,在建筑装饰上运用了很多仿旧材质的效果来营造历史的沧桑变幻,带领观众走进中国古代历史中最辉煌、最独特的时期。

四、金华古建筑保护与3d立体再现研究的意义

首先,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3d立体再现技术对金华古建筑保护现状、发展、变迁规律作系统归纳;3d立体再现技术对古建筑保护的具体的微观分析和宏观的理论概括,为积累和推动金华古建筑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文化传承服务做出理论支持。

其次,本课题试图把金华古建筑典型代表—太平天国侍王府这一具体对象,放到金华地区古建筑这一背景上进行全方位的研究,3d立体再现技术对太平天国侍王府修缮起到的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的理论做出论证,为传统古建筑修缮艺术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构建新平台。

再次,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研究成果具有具体的应用价值,3d立体再现技术对金华古建筑保护的立体呈现和宣传可以直接为金华地方经济建设和旅游资源及文化推动的开发服务;理论可以直接运用于描述与概括中国古建筑修缮数字呈现或文化物质,这是民族艺术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本课题的研究理论不仅在艺术形态学、民族艺术学和社会艺术等学科研究方面而且在社会组织与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课题基于金华古建筑保护及古建筑修缮的文献资料未见有较深入系统的介绍与深层分析,并试图提高政府对传统古建筑文化保护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金澄宇.数字化技术在乡村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探讨[j].计算机时代,2013(01)20-22.

中华护理论文篇(8)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护理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254-1769

国内刊号:11-2234/r

邮发代号:2-14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4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华护理论文篇(9)

近年来,人们对于医院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迫切需要一个经济、有效、方便、连续、综合急诊护理服务[1]。急诊护理服务已经成为了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经成为了医院护理的主力军[2]。因此,医院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加权护士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急诊护士培训必要性为起点,并针对性的提出措施,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提高医院的总体实力。

1急诊护士培训的必要性

郭明贤等人[3]曾经对急诊病房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急诊病房接受的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应该配备足够的专业技能扎实、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护理人员。急诊护理的出现和发展都为医院加快专业化,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发展了积极作用[4]。急诊护理也正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证明急诊患者除了能够进行专业化治疗外,还能够得到常规护理人员给不到的护理。急诊护士的培训还需要我们不断摸索。肖江琴等人[5]曾经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急诊病房对于医护人员要求较多,医院应该尽早建立相应的急诊护理培训机构和体系。李俊英等人[6]研究结果显示:92.2%医护人员支持医院设置急诊护理培训中心。

2医院急诊护士培训现状

2.1护士培训选拔 早在2007年我国相关部门就对医院急诊护士接受专业培训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患者需要。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急诊护士培训对象必须具备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7]。麻春英等人[8]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急诊护士培训应该将护士的学历、年龄等纳入其中。李静等人[9]同时认为:培训急诊护士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最好能够通过全国英语6级。

2.2急诊护士培训基地 急诊护士的培训是提高医院总体实力、赢得医院效果的关键,但是目前仍然处于摸索、探究阶段,很多机制、培训模式等没有成熟[10]。目前,很多医院已经开始加强急诊护士培训工作,并且将当地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本地区急诊护士培训中心,并还没有建立国家认可的培训基地,也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薛梅等人[11]对16个急诊护士培训基地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急诊护士水平已经在国内领先,并且相应设备也比较先进[12]。

2.3培训内容 急诊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突发事件较多,患者病情变化也比较快,在急诊护士培训过程中我国依旧缺乏统一的培训大纲,很多培训内容只能够根据医师的临床经验等进行培训,其培训结果不同,并且不同地区急诊护理能力也不同[13]。急诊护士培训内容应该包括急诊护理理论知识和急诊护理临床实践。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如:理论讲座、病例分析、临床实践等。毛永香等人[14]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3%的人认为理论培训应该少于临床实践。

3急诊护士建议

3.1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专业化 吴丽荣等人[15]进行了一次调查,我国现行医院急诊护士培训过程中过多的依赖于普通医学和其他学科,真正涉及到的有价值的护理知识较少。苏瑾文等人[16]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中分析了院校教育和急诊护士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急诊护士的培训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且根据情况建立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提高急诊护士专业技能,壮大人才梯队[17]。

3.2培训前考核,按需求分等级培训模式 急诊护士培训过程中应该根据benner模式[18]进行培训,将培训人次分为5个阶段,即:新人、初步进阶者、胜任者、精进者、专家。医院急诊护士培训前,应该对学员进行考核,根据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培训。

3.3注重培训效果,加强培训考核 徐勤环等人[19]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中引入了持续改进质量理论,有效的促进了急诊护士的培训质量,并取得一致认可。在急诊护士培训过程中,应该将急诊护士的培训考核融入到对护士绩效的考核中,使急诊护士敢于创新、勤于思 考[20]。护士考核结束后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培训模式,培训内容,这样能够促进急诊护士培训模式越加晚上,更加有利于急诊护士综合能力的提升。

3.4虚心向医师求教为患者的切诊方法[21] 护士在护理学校和护理工作生涯中,学习了护理知识和实践了对患者的护理,但对患者的切诊仍然是护士的薄弱环节,分诊护士须向各科的医师虚心求教,掌握对患者的切诊方法。

参考文献:

[1]彭南海,叶向红,高勇.军队医院普通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教学模式的探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6):436-437.

[2]周丽娟,李雪玉,张怡,等.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军队心血管病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520-521.

[3]郭明贤,高丽,张桂红.急危重症救护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展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9):1115-1116.

[4]胡立珍,胡艳军,李慧,等.提高介入专科护士培训质量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201-202.

[5]肖江琴,江静云,李萍,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模型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0):1195-1197.

[6]李俊英,李虹,余春华,等.肿瘤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与发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3):2136-2138.

[7]姜华,胡迎春,屈芸娜.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需求调查与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27(10):1099-1100.

[8]麻春英,陶建双,李萍.新疆地区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临床带教师资情况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2):3913-3915.

[9]李静,梁英,周丽娟.军队心血管病专科护士临床带教老师的资格认定与培训[j].护理杂志,2010,27(20):1587-1588.

[10]宋瑰琦,秦玉霞,袁秀娟,等.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绩效的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997-1000.

[11]薛梅,陈荣秀,孟宝珍.加强专科护士培养提升护理服务水平[j].中华护理教育,2011,8(2):91-93.

[12]申华平,孙建萍,张海燕.护理专业专科层次设置急救护理方向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1,8(2):59-61.

[13]李亚洁,张立颖,彭刚艺.广东省专科护士研究生课程班培训项目的启动[j].南方护理学报,2011,12(5):67-69.

[14]毛永香,邢凤,全凤英,等.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对护士专科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596-1598.

[15]吴丽荣,吕怀娟,朱芬芬.临床护理人员对专科护士认知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0):3626-3628.

[16]席淑华,赵建华,叶文琴,等.上海市急诊适任护士培训模式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3(4):341-342.

[17]沈慧霞,冯正仪.国外医学院校社区护理专业教学情况简介及建议[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11,22(4):34-36.

[18]李怡兰,胡翠萍.急诊护士工作职业风险因素及应急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4):109-110.

中华护理论文篇(10)

民族和民族问题是世界范围内所共有的东西,所以,我国也可借鉴产生于欧美的西方自由主义民族理论及相关政策。我国有56个民族,属于威尔?金利卡类型理论中的多民族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目前,我国也面临着一些国家政治统一问题,如近年来拉萨“3・14”和乌鲁木齐“7・5”事件的发生,这与中华民族认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中华民族的认同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都对自己属于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有着强烈的认同,历代政府也都认为: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其族体构成与文化发展,是以‘多起源,多区域不平衡发展,反复汇聚与辐射’的方式作为多元与一体辩证运动的。汇聚融合的结果,是很早就形成了华夏(或者说汉族),是中华民族结合凝聚的主干和核心”。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不断得到发展和巩固。

从秦汉到1840年的2000余年间,是中华民族自在发展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是指在中国古代随着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形成、巩固和确立,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相互关联,客观上形成和发展着的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这个大历史阶段的主要成果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确立,各民族的共同祖国观念的形成,古典爱国主义在反抗外敌侵略的斗争中得到了发扬。

从1840年到当前,是中华民族从自发到自觉联合的历史阶段。在辛亥革命至1924年中国第一次全国大表大会以前,虽然贯彻“五族共和”政策,各民族一起粉碎了形形的民族分裂阴谋,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但“五族共和”并没有真正反映中国近代民族问题的实质。笔者认为,中国近代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对外寻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寻求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以获得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这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革命;同时,反对国内的民族压迫制度,使国内各民族获得平等,这是中民族反封建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之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对外寻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已经完成,并且,在此过程中,更加深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同一体的认同,使民族团结得到进一步加强。

党和国家始终把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处理好各民族的关系放在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本着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原则,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国家基本制度,全力推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尊重并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努力构建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局面。

二、启示

通过对西方自由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的认同的梳理,得出了以下几点启示。

其一,处理好国家整体利益、民族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

尽管西方自由主义民族理论中包含着个人自由的思想,但是,这种自由却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必然要高于个人的利益,在追求个人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同时,必然以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为前提。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大发展时期,我们更要维护好我们国家的整体利益。只有维护好我们国家的利益,才能更好的维护好我们各民族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只有国家整体发展了,我们各民族才能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因此,我们一定要全力支持国家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不计较一时利益的得失。

与此同时,国家也会充分保障我们的个人利益和各民族的正当利益。只有处理好整体和个体的关系,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得好、走的远,才能更好地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其二,关注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的权利问题。

由于阴阳两仪式的地理基础、耕牧双重的生计格局等原因,使得我国各民族的发展程度出现了不平衡现象,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一些少数民族较多地保持了自身的文化小传统,这并不等于他们对国家的文化大传统没有贡献或没有认同。

工业社会对于一致性的要求,意味着多数人在家庭和家乡习得的第一文化如民族地方的语言、方言、信仰、习俗、技能、偏好和规范等相对贬值,人们必须收起已知的东西,学习和适应陌生的东西,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对自身文化小传统的失落感。因此,在保持全国上下一致性的同时,也应该充分保护、尊重和弘扬各民族的文化,使各族人民在相互交往和对外交流中保持自信的心态。

处理民族关系的本质是实现各民族的真正平等,使各民族充分享有各自的权利。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各民族的权利在维护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得到充分的保障。

正因为中国根据自己的实际国情,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民族政策,所以,才能在当今民族问题凸显的国际环境下,始终保持着各民族团结奋进、共同繁荣的大好局面。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