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专业汇总十篇-9游会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3 15:45:24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篇(1)

学校性质:全日制、公办、省属重点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社会影响广泛的省属重点农业院校。2011年成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农业部共建高校,2012年成为国家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

学校源于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成立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校园占地面积3026亩,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2.58亿元,图书馆藏书245万册。学校下设18个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0753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2445人。现有教职工1660人,其中专任教师923人,教授、副教授564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90多人;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

学校现有76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特色专业;2个教学团队,2门精品课程、1门视频公开课程。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11年,学校获批为中国科协“安徽海智农业基地”和教育部“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12年成为农业部“南南合作”项目外语培训定点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艺术类专业现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4个专业。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出发点,注重实践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艺术设计人才。出版教材多部,师生作品在国内外艺术大展、艺术设计大赛上获多项荣誉。

2014年我校设计学类本科专业计划在河北、山西、江苏、山东、江西、安徽6省共计招生160人。

二、专业简介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以视觉媒介为载体,通过图形图像的形式来传达设计信息。培养在平面设计、数字媒体设计、装饰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二维电脑设计、三维电脑设计、构成设计、版式设计、图形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网页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装饰设计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文化教育、新闻出版、企业、广告传播领域,从事高层次的教育、策划、创意和设计工作。

2、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环境设计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中高级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专门人才。培养具有专业设计与表达能力、项目承接和组织实施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制图﹑手绘表现技法﹑建筑设计基础﹑模型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初步、办公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室内陈设设计、雕塑、景观设计、园林绿地规划、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

就业方向:可在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院所、高等院校、科教机构、各类设计公司、房地产、园林和装饰工程公司、美术场馆等单位从事设计、施工、预算、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

3、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产品设计专业重点学习造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主要培养在现代造型设计领域,具备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务实的实践设计能力及一定的理论素质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构成设计、艺术设计概论、产品设计表现、制图cad、人机工程学、二维电脑设计、三维电脑设计、陶瓷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玩具设计、民间造型工艺、家具设计、展示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新产品开发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从事产品造型、展示设计、广告等相关的教育、管理、创意和设计工作。

4、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主要培养服装设计领域具备较好的服装设计能力及理论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构成设计、二维电脑设计、三维电脑设计、图案、时装画技法、服装款式设计、服装材料学、立体裁剪、女装结构设计、男装与童装结构设计、成衣纸样与工艺、服装设计学、服装工业制版等。

就业方向: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高等学校从事服装设计、服装产品开发、服装生产经营管理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

三、招生计划及学费标准

专业类

专业名称

层次

科类

招生省份

招生计划

学费标准

设计

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文理

兼招

河北

山西

江苏

山东

江西

安徽

160人

7000元/生·年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篇(2)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79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随着近几年科技的发展,安徽省传统农业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全国各农业省份都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利用现代农业所带来的便利,应对现代农业所带来的挑战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现代农业理念成为了各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共同选择。从2005起,每年政府的一号文件都会涉及“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可见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国家战略的安排也是基层农业发展增产增收的实际需要。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得益于高科技现代化生产带来的高产出率和高经济回报率。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可耕种土地面积严重受限的人口大国来说,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现代农业改造可以说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发展模式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到地区农业基础,而且也要考虑到地区农业资源禀赋。因此,地方的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顶层的制度设计,遵从科学规律,同时还必须和国家的政策相结合,从而保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完成。本研究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及其他国家、地区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安徽省发展地方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2 相关理论综述

根据朱莉在《现代农业》[1]中的定义,现代农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应用现代的经营方法理论来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其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朱启臻[2]在文章中探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他的研究指出: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包括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和科学、合理的制度保证,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也应当基于这一基础。刘喜波[3]关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的研究表明,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设计上要将区域农业资源和农业发展需求视为动态变化的系统统筹规划。柳金平[4]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研究给出了东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概思路,那就是要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柳百萍[5]等学者的研究认为,安徽省在农业发展上的主要劣势在于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及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在具体的现代农业发展设计上,刘云[6]、安源[7]等作者分别从青岛和成都郫县的农业发展模式设计上给出了具体的方案。这些研究都是本研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3.1 安徽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4年版)》[8]中的数据,安徽省土地面积13.9万km2,其中耕地面积约422万hm2。总人口6300多万人,其中乡村人口占80%。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占经济比重较大。在农业从传统农业向信息化农业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安徽省从2008年就专门设置了由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相关专家组成的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来从宏观上指导工作。省农业委员会积极设立铜陵市、桥区、涡阳县、颍上县、庐江县、南陵县等现代农业改造试点开展现代农业的试点示范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安徽省还组建了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铜陵现代农业技术学校等作为国民教育序列的补充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

截至2014年底,安徽省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390个,居全国第6位;工商注册登记家庭农场1.89万个;农机和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达1.72万个。全省农业产业联合体已发展到147个,覆盖粮食、畜牧、特色种植等产业。安徽省的农业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2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安徽省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确存在着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及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但是这些结构性问题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上,要强调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选择最优的路径。从这一角度出发,目前安徽省应该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着力解决以下3个问题:

3.2.1 安徽省农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在现今的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食品安全问题历来是农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安徽省也对农业食品安全问题予以高度重视。由于2003年10月份爆发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自2004年3月起,安徽省在17个市62个县设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并通过审批制来对农业食品生产的全流程进行监管。安徽省还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直接对口监管食品安全。即便如此,2009年初依然出现了“吉祥蛋挞”事件[9]。在2015年的安全监督抽检中,还有花椒、凤翅、核桃仁食品等被发现质量不合格[10]。这些事件最终不仅导致了当事企业停业整改,经营受损,更为严重的是,事件还使消费者对安徽的食品安全的信任蒙受了损失。如何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解决安徽省农业发展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选择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时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3.2.2 安徽省适应发展现代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不足

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现代农业的基础是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作为信息化农业发展的主要执行者,人的要素也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农民素质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安徽省必须加大力度开展培训教育工作。目前安徽省所面临的难题是对农民的培训能力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对现代职业农民的大量需求。据有关数据显示[11],2014年全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57万人,认定3203人,2015年全省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238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19360人,专业技能型1500人,专业服务型1520人。与之相比,安徽省农村人口在5000万左右,其中,每年通过传统渠道培训农民约1800万人次。新型职业农民的储备不足以及培训制度的缺失依然是安徽省需要考虑的一大难题。

3.2.3 安徽省发展信息化农业的经验不足

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来划分,目前安徽的现代农业发展尚处于农业电气化阶段,甚至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完全完成农业电气化的工作。从全国层面来看着手开展农业数据化工作的省份也屈指可数。对于安徽省有关部门来说,如何开展农业数据化的改造工作、通过农业数据化为将来农业智能化打好基础都是在设计本省现代农业发展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安徽省还缺乏足够的经验。

4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结合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改造,有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相关工作:

4.1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强食品行业自主规制

完善食品安全体系要从加强监管和自律2个方面着手。在监管方面,既要发挥现有监管措施的优势也要改善现有监管体系的弊端。因此要在现在由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审批加专职机构对口监管的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完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和管理体系,减少监管制度上的漏洞和缺位,健全食品安全监督举报机制,简化举报流程;在行业自律方面,引导组织成立各个大的食品行业的行业协会,督促行业协会着力制定食品质量标准,增强从业者食品安全观念,建立行业内自检自查机制。最终在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多管齐下的治理体系来保证安徽省农产品的食品安全质量。

4.2 建立多层次职业农民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由于经费和人员限制,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难以单纯完全通过组织培训或学历教育的方式来完成。这就要求安徽省有关管理部门进行农民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政府扶持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层次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具体来说,要保证和加大现有教育投入,在公办职业学校、公办高校的学历教育上给予一定的学费、就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生源从事现代农业学习和工作,同时要继续在传统农业基础较好、农民自身素质较高的地区开展集中短期培训活动,在政府的财政资金单列预算保证实施效果;可以将部分民营教育资源重新利用起来,通过学费补贴等形式鼓励和促进民营涉农高校或职业技术学校对现有农民进行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补充公办职业农民教育力量的不足。

4.3 加大农业信息化研究力度,做好农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

如前文所述,农业信息化既是现代农业的保障,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推手。针对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安徽省农业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开展农业信息化相关的研究,做好前期工作。同时在某些信息化基础较好、从业农民素质较高的地区如铜陵市、桥区、涡阳县、颍上县、庐江县、南陵县等现代农业改造试点等开展信息化农业试点建设工作,真正通过让农民增产增收来体现信息化农业的优越性。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帮助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完成自主信息化农业改造,帮助不具有现代化改造基础的地区加快完成信息化改造基础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朱莉, 吴道军, 王天维. 现代农业[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4.04.

[2]朱启臻.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j]. 前线, 2015(02): 25-27.

[3]刘喜波. 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

[4]柳金平. 现代农业建设与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5]柳百萍, 胡文海.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10):17-20,110.

[6]刘云. 成都郫县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

[7]安源. 青岛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8]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14年版)[g].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9].新安晚报(电子版)[eb/ol].http:///html/xawb/20150318/article_3267060.shtml,2015-7-8.

[10]凤凰资讯[eb/ol]http:///a/20150708/44126441_0.shtml,2015-7-8.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篇(3)

中图分类号:f84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060-02

安徽是农业大省,发展农业保险对于稳定农业生产,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农业保险是安徽农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安徽农业保险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所以,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已迫在眉睫。

一、安徽农业保险的现状

(一)安徽农业保险的定位

安徽农业保险的发展,与所有的新事物一样,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螺旋上升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起步期。1983年开始,为适应安徽农村经济体制的合理构建,促进安徽商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安徽独家经营,设立了50多个险种,并与同年12月签发了第一张畜牧保险单。将安徽的农业保险视为一项民生工程,实现了政府对农业保险性补贴,使得安徽的农业保险得到快速发展。

第二个阶段,繁荣发展期。1990年,安徽农业保险得到大力发展,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高达1 500万元;1991年,安徽遭受洪水灾害,这使得广大农民切实感到了保险带来的实惠,增强了农民购买保险的意识,农业保险得到了快速发展;1992年农业保费收入更是高达6 500万元。安徽农业保险的繁荣不仅表现在保费收入的增加,还表现为除规模较大的小麦和水稻种植保险外,还涉及了养殖业的许多领域。

第三个阶段,曲折发展期。1993年以后,安徽农业保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安徽农业保险逐渐市场化的背景下,财政取消了对农业保险的各项优惠政策;同时,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实行了商业化改革和利润最大化考核政策,逐步压缩农业保险这一亏损险种。安徽农业保险业务逐渐衰落,处于萎缩的状态。据安徽省年鉴1998―2004年的统计,全省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分别只有1 022万元、734万元、571万元、489万元、573万元、394万元、98万元[1]。

第四个阶段,快速发展期。2004年安徽农业保险面临了一个契机:中国保监会在九个省市开展农业保险的试点,安徽就被确定为试点省份之一。2005―2006年保费收入分别为138万元和120万元,比2004年有所回升。2006年农业保险被作为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部分,得到了中央、地方的高度关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2007年安徽农业保险得到迅速发展,保费收入高达5 343万元,是2006年的近45倍。2008年安徽省被确定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试点省份;同年4月,安徽省出台了《关于开展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安徽省政策性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安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行各项财政补贴80%。安徽农业保险的发展从此步入快车道,农业保费收入高达30 774万元 [2] 。

(二)安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1.农民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农民对农业的相关保险知识了解较少,对自然灾害心存侥幸而投保意识较弱,因此对农业保险更是兴趣缺乏。第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存门路日益增多,大量农民外出务工或做小生意为生,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降低。 第三,农民的投保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现状达不到保险公司要求;二是部分农民知识水平较低,对农业保险的相关政策、专业术语无法理解,不清楚理赔的相关程序。

2.保险公司存在的问题。第一,农业保险风险太大导致了保险公司缺少经营的积极性,保险公司以盈利为目的,但农民收入低、保费收入相对较少,且安徽省几乎每年都有自然灾害,保险公司入不敷出。第二,保险理赔实际操作困难,理赔过程中存在亏损理赔难、责任确定难、费率厘定难的实际问题。第三,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落后,险种不够丰富,地区覆盖不全的问题。保险公司内部人才匮乏,部分员工素质一般、能力有限。在农民这个群体前,农业保险面临着履约能力与道德水准的双重质疑。

3.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政府对农业保险的定位不合理。安徽省的农业保险起步晚、发展慢,盲目将其推入市场,使安徽农业保险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第二,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管理不系统、不科学。因为农业保险发展的时间短,所以政府还没有完全掌握其规律,更是缺乏监管的技术和经验。另外,政府监管的前瞻性和灵活性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第三,政府对农业保险支持不到位。政府的支持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强大后盾,这个支持表现在法规、经济、行政等各个方面。而现实农业保险的发展存在法律法规建设缺位,财政补贴安排不合理,行政支持拿捏不准等问题。

二、安徽省农业保险模式的探析

(一)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

2003年中国保监会提出了发展农业保险的五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政府主办模式,由地方政府出资成立专业性农业保险股份公司,如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优点是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对农业保险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有利于保险基金的积累和滚动循环使用。缺点是这种模式需要雄厚的财力作支撑,政府财政负担较重。第二种模式是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以吉林安华为代表,其性质是商业性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商业保险公司现有的机构、专业人才和农险经验的资源。在经营农业保险的同时,开展农村寿险、财险等其他业务。缺点是商业性保险公司追求赢利的本质与农业保险的公益性不相匹配,政府补贴乏力和农民投保能力弱会成为其主要隐患。第三种模式是互助制模式,以黑龙江阳光相互制农业保险为代表。这种模式按照“先农险、后商险,先局部、后放大”的原则,把临时救灾的政府行为变为保险补偿的经济契约行为,有利于风险管理 [3]。缺点是一旦发生大面积的受灾情况,依靠会员或社员交纳的保险费不能及时有效地分散风险;经营手段主要依靠基层行政组织展业,很多扶持资金被基层政府截留,违背了互助制的原则,引起群众不满 [4]。第四种模式是共保体模式,以浙江省成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共同体”为代表。主要采取市场运作、财政兜底的方式。优点是降低了独家承保的风险,提高了农民化解巨灾风险的承受能力,有利于建立再保险机制以分散风险。缺点是共保的范围小,风险基金积累速度慢,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撑的政府会在出现巨灾后,面临难以承担较大风险。第五种模式是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以法国安盟为代表。这种模式有利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技术。但是,外资保险公司追求商业利润的本质与农业保险高风险、高成本、收益低的固有特点不相符。农业保险性质决定了外资保险公司在农保领域不可能是主导,只能作为一种补充。

(二)安徽省农业保险的合理模式

1.选择安徽省农业保险模式的依据。建立适合安徽省省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必须先明确选择的依据,选择的依据只有一个:既适应农业保险特色又要适合安徽省省情。首先,农业保险具有社会效益高于其经济效益的特色,它属于准公共物品,要重视其公益性,这意味着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但并不等同于政府要事无巨细、亲自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根据安徽省省情,安徽是农业大省,且自然灾害频发,而安徽省财力却有限、政府兜底承担农业保险全部风险的这一道路在安徽省无法实现。综上,安徽省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需要政府支持却不能过分依赖政府,适合农业保险特色和安徽省省情是安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依据也是其特色。

2.安徽省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选择。回顾安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对比五种农业保险模式,它们各有利弊。考虑到我们选择的依据和历史经验,我们得出了结论,即安徽省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近期内最宜采用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

所谓政策性农业保险,就是为了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由保险公司开展的有政府提供保费补贴的特定农作物、特定养殖品种的保险。其险种主要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产品。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农业产业政策开展其他农业保险业务。政府不仅参与宏观决策,而且一般要介入微观经营管理活动。政府根据不同险种制定不同的补贴标准,由财政给予经营补贴以及其他财政优惠措施,以适应安徽省农业保险的需要,满足广大农民参与保险的需求 [5]。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保费来源采取“三家投”方式,即“中央财政投一点,地方财政出一点,参保农户拿一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6]。

这种模式的优势很明显:第一,这种模式的制度运行成本低,省去了政府再建一个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的成本;也避免了巨灾面前,政府无力兜底的尴尬;同时,只要政府的政策到位,扶持措施得力,就有利于既承担风险,又可以在政策框架下充分发挥市场化操作的优势,这无疑是一种最佳选择。第二,我省承保的两家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实力很强。其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也是我省目前举办农业保险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保险公司,有大批农业保险专业技术人才,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营农业保险的经验,又具有相当广泛的分销代办网络,这都是其他保险公司所不具备的 [4]。

三、结语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曲折的、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安徽农业保险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本文所认同的安徽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接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我们会汲取国内外农业保险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安徽省农业保险的现状,不断思考、探索,使安徽农业保险的发展与时俱进,保证安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徽统计年鉴(1998―2004)[k].合肥: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169;1999:191;2000:229;2001:211;2002:213;2003:222;2004:220.

[2]安徽统计年鉴2009[m].合肥: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16.

[3]靳玉红.吉林省农业保险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篇(4)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三次产业的位序:1980年代初期开始为“一二三”,1990年代中期开始为“二一三”,2000年初开始一直到现在为“二三一”(见表1)。安徽“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格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9∶53∶38,城镇化率超过50%”从上表可以看出,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二产业比重逐年递增,第一、三产业比重逐年递减的规律。安徽省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即农业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三产业也在逐渐降低,只有第二产业在不断的上升,第二产业是支柱产业,它带动这整个经济的发展,但它的发展并没有给第三产业很好的带动作用,第三产业还是在不断降低的。第一产业虽然在逐渐降低,但它的比例相对还是大了点。表3表明了安徽产业经济结构、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招生现状。结合安徽省“十二五”规划:“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

对全省高职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调整作如下建议:全省农林牧渔大类的专业和招生比重比第一产业比重小11%多,所以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安徽农业大发展的指引下,安徽应增加现代农业方面的专业数量和招生人数。全省第二产业的专业和招生比重分别为28.23%和29.50%,这与全省第二产业比重(54.31%)相差很大,所以,为了适应安徽省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突显安徽产业结构“二三一”中二在稳步扩大的趋势,必须增加制造业方面的专业和招生规模;同时,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还不太适应,主要表现在制造方面的专业和招生比重(分别为13.65%和15.87%)远低于产业经济结构中的制造业的比重安徽近三年制造业比重都在45%以上)。所以,为了适应安徽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应适当增加制造业方面的专业和招生规模。全省第三产业的专业点和招生比重分别为69.94%和69.02%,比全省第三产业目前的比重(37.4%)高出很多。

所以,应降低第三产业方面招生规模;但是从与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和十二五安徽省经济结构发展目标来看又应增加业规模。同时要在第三产业内部调整专业设置:应适当增加现代服务业方面的专业和招生比重,而适当降低财经(2011年其专业点和招生比重分别为19.68%和18.94%)、文化教育(2011年其专业和招生比重分别为11.30%和9.07%)等大类的比重。

安徽省高职院校专业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对接建议

(一)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定期制定高职院校整体发展规划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必不可少的。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中,政府要发挥其宏观的协调、指导作用,定期制定高职院校整体发展规划。要根据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变化,限制发展产业需求不大、学生就业率不高的专业,优先发展区域急需的专业,鼓励发展特色专业。比如根据产业结构、学生就业、学生招生、在校人数把限制的专业分为:布点较多的专业、在校生较多的专业及就业率较小的专业等。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篇(5)

关键词:安徽省;职教大省;职业教育

安徽省建设职业教育大省的必要性

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后5年安徽省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建设职教大省,这是立足省情、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社会的战略举措。

安徽省是人口大省但不是人力资源大省安徽省总人口6516万,居全国第8位,是人口大省,但不是人力资源大省。从人口受教育情况看,全省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且受教育人数比例较小,有数据表明,安徽省人口文盲率为11.74%;从城镇化水平看,2000年城镇人口比重已达到27.81%,但较全国36.09%的平均水平仍低8.28个百分点,更远低于发达国家75.86%的平均水平;从人口产业结构趋势看,从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人口结构比例为58.50%、17.00%、24.50%,而发达国家的人口产业结构基本构成为:第一产业占3%~5%,第二产业占25%左右,第三产业占70%,与之相比,安徽省的人口产业结构现代化还远未形成。安徽省要想改变人口总体受教育程度落后、城乡人口结构不合理、产业人口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实现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大省的转变。

调整和提升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技能型、服务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另外,“长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将向中西部转移,安徽省地处中部经济带东部,“长三角”西部,因此,未来几年安徽省的加工业、制造业比重将迅速增加。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为适应中部崛起与安徽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挑战。

进行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农业人口数量多,农业经济在全国居于第9位,但农村经济落后、社会事业落后,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新农村建设。当前,安徽省新农村建设需要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需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需要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法制化建设、生态农村建设等,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的任务。

安徽省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安徽省的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07年,安徽省高校总招生人数为273500人,其中本科生104500人,高职专科生169000人,高职招生人数超过了本科招生人数。但由于发展较快,出现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职业教育管理问题安徽省的职业院校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行业主管,主要是由原各厅所属的职工学校和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教师专业性较强,实习场所有保障。二是省教育厅直接领导的院校,办学经费有保障,学科与师资力量较强。三是省市共建高职院校,多是由原各地、市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第三类高职院校在安徽省所占比例最高,也是办学中存在问题最多的院校。由于省市职责划分不清,出现有些事没人管,有些事争着管的现象。职业技术院校的性质决定了学校的高投入性,但由于管理交叉,办学专项经费难以保障。如有些院校在建成之后,被定为定额拨款单位,从建院到现在,定额一直没有增加,教职工工资缺额很大,影响了教职工对职业院校办学的信心,影响了学院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做大做强无从谈起。

招生问题职业院校招生最突出的问题是报到率偏低。据我院统计,2005、2006两年的录取率分别为98%和90.1%,而当年的报到率只有62.1%和57%,全省职业院校的报到率只有70%左右,有些高职院校为了提高报到率,竟然不惜血本,组织阵容强大的招生队伍,到中学去宣传,结果报到率仍旧不高,导致宝贵的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较低有关,也与招生制度不合理、改革不到位有关。

就业问题职业教育本是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的,但由于安徽省经济欠发达,科技发展缓慢,因此,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技术含量较低的操作工,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不高,在省内,起薪一般为每月800元,而在外省,一般为每月1200元左右,有些高职毕业生的工资平均水平甚至比农民工还低。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也严重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少学生毕业后都愿意到江浙一带工作,使得他乡的经济更为发达,家乡的经济更加落后。这种用人与育人“两张皮”的现象违背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初衷。

产学合作难度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产学合作应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立校之本、育人之基、发展之源。然而,产学合作教育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从认识层面看,产学合作只是在教育界得到广泛认同,根本没有得到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尤其没有得到行业、企业的重视。从制度保障层面看,虽然在《职业教育法》中有一些原则的规定,但是缺少刚性的要求与约束,执法的主体与手段尚不明确,缺少可操作性和执行力,缺少配套的产学合作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从环境氛围看,产学合作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领导重视的程度关系密切。安徽省属经济欠发达省份,人们对职业教育与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等地。从职业院校自身看,由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大部分高职院校尚处于建设与发展之中,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教学质量开始被社会认可,但是其先天不足的弱势地位对行业、企业还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产学合作往往只是高职院校的一厢情愿。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一些看似很好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甚至很难实施。

内涵建设力度不够安徽全省的62所高职院校都“瞄准市场设专业”,市场需要的专业,你设、我设、他也设,政府不加调控,大家一哄而上,后果可以想象:重复建设,造成浪费;条件不足,盲目招生,误人子弟;三年后毕业生供过于求,就业困难。

高职教育的内涵应包括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两个层面,而如今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还没有走出本科教育或学术型高校的圈子,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更多地注重系统性、理论性,而很少关注实践性、实用性;在教师的培养和选聘方面,也是以理论型为主,真正符合高职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或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很少。

安徽省建设职教大省的措施

判断是否属于“职教大省”的标准不应该只看量的多少,更应该注重质的优劣。发展职业教育是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如果培养不出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就是有1000所高校、1000万大学生也不能说是职教大省;如果培养出来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留不住,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仍然无济于事。要想将安徽省建设成职业教育大省,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大力扶植,职业院校应切实加强质量建设与内涵建设。

(一)政府宏观调控和大力扶植

加大资金投入职业教育是高投入性教育。安徽省的职业院校大都是由中专学校合并、升格建成的,基础设施较差,实训、实验设备条件严重不足,“双师型”教师比例过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加强软硬件建设。学校教育创造财富与企业创造财富的前提不同,产生的社会影响不能同日而语,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独木不成林,所谓扶优扶强,只能产生独树一帜的效果,不会形成职教大省。因此,政府应采取“允许一部分学校先发展起来”的政策,带动整体的发展。

改革招生制度统一试卷、统一填报志愿,导致一部分资源浪费。为使真正想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有书可读,可采取单独考试的方式,也可以在其他高校录取结束之后,单独组织填报志愿,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限制学生乱填志愿,对于被职业院校录取而不报到的学生,来年要提高其录取分数线,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填报志愿的可信度与有效性。

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有专家认为,产学结合实质上是“官产学结合”,因为影响产学合作教育的主要因素是政府的主导作用及院校与企业的主体作用。目前,院校处于合作教育的“前台”,要让企业从“幕后”走向“前台”,政府主管部门的通力合作与协调至关重要。另外,产学结合还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要靠整个社会包括政府、企业与院校共同营造,但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组织能力及主导作用的发挥。因此,政府主导因素应该是诸因素的前提。对校企合作,政府不但要有呼声,更重要的是要有促进措施。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如采取严格执行劳动准入制度、制定职业教育保证金等措施,形成“政府搭台,学校唱戏,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局面,实现企业、学生、学校、地方经济四方共赢的目的。否则,仅靠学校一厢情愿,很难实现真正的校企合作。

引导专业设置职业教育强调专业与市场对接,学校开设新专业的自主性不断扩大。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各院校只从自己的情况考虑设置专业,结果校内小范围专业设置合理,全省大范围专业设置雷同,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因此,首先,政府应公布历年招生就业的情况与各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并对专业做出预测,减少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其次,政府要针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情况,鼓励设置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专业,尤其是涉农专业。再次,要针对东向战略和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与第二、第三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建设。

组建职教集团职教集团是指以协作、投资、参股、转让、托管、租赁等方式将学校与企业事业单位及科研机构组织起来形成的集团。职教集团的组建能使市场需求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遵循优先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多种方式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结合。安徽省职教集团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大力发展。组建职教集团既可以省级以上示范职业院校为龙头,以重点专业为支撑,将其他学校相关专业群加以整合发展,也可以产业集团为龙头,将学校相关专业与产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发展,还可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以地缘为基础,形成专业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从而使职业教育发展与当地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二)职业院校加强质量建设与内涵建设

进行特色专业建设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要瞄准市场设专业,一要结合自身实际,二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首先,要分析当地的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其次,要分析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可以增加涉农专业的建设。再次,要分析当地的特色产业,如特色食品、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特色文化表演等,改良已有的专业,创设有地方特色的新专业,最终形成专业特色,丰富专业内涵。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首先,要鼓励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学习,把长期的自我学习与短期的外出学习结合起来;其次,要为教师进修学习建立一整套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再次,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队伍。

深化教学改革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材改革与教学模式改革。职业院校的教材改革要突破本科教材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模式,要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以能力体系为核心,安排教学内容,形成立体化、网络化、多样化的新教材体系。教学模式改革要打破以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模式,以学生的技能学习为中心,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教学管理体系,真正以学生的学和作为中心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与进度,构建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以“能力本位”为主导进行课程改革高职教育只有直接有效地介入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与经济社会的最大限度的协调,才能保持持久活力。因此,高职课程改革在目标定位上,应充分考虑受教育者多次就业、转岗的需要,坚持“宽基础、多方向、强技能”的原则。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应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以“能力本位”为主导,向“多元整合型”的方向发展,形成“多元整合”的课程观。要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要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要以企业行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与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根据培养能力的需求精减课程内容。

高职院校担负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必须主动更新观念,坚定地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行业企业满意的人才;要主动加强内涵建设,在产学合作教育上寻求改革的突破口,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工夫,进而加强专业的改革建设与课程的改革建设;要主动服务企业,发挥学院的技术优势,积极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与管理咨询等,为将安徽省建设成职业教育大省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篇(6)

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工作经历了“十一五”快速发展期,服务体系建设、服务职能的转变、技术服务手段的完善、政府部门主导作用的发挥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引领和推进全省农业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安徽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进程中,在构建全省现代农业体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安徽省农业信息化以实施信息入乡工程为重点,全面落实“十五”“十一五”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农业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到企活动。特别是“数字安徽”建设启动以来,全省农业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一、安徽省农业信息体系与农村信息化建设成效

(一)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全省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建设各类信息服务机构189个,建立部门行业系统专业网站30个,70%的乡镇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20%的村建有信息服务点,90%以上的龙头企业和农产品与农资批发市场建有网络终端。“安徽农业信息网”网站群对应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横向联系各省农业信息网和委内各职能部门,纵向延伸到17个市、105个县(区)和广大的乡镇、村,以及相关涉农企业,实行全省农业信息三级平台、四级的网站管理模式。

(二)农业信息服务组织体系逐步健全。

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工程开始实施。自2008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组织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建立了全国首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网,为520个合作社建立了个性化专业信息平台,建立了合作社信息员队伍,并对信息员进行专门培训,统一信息采集、统一配置电脑等硬件设备。

(三)应用系统开发取得明显进展。

安徽省农委系统建设完成了包括省级两个主会场,市级20个、县级61个分会场的全省农业视频会议系统。继续完善“12316”农业语音咨询服务平台建设,实行各地农业系统公益服务号码统一,专家定期坐诊,为农民、企业投诉举报或咨询服务提供方便。提高了我省农业电子政务水平。

(四)逐步规范完善全省农情调度系统。

建成了融农情、灾情、行情等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于一体的省级农情调度管理平台,实现了部省市三级联网,极大地方便了全省农情信息的沟通,保证了农情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累计各类农情信息已达上千万条次。

(五)逐步深入推进“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项目建设。

按照农业部统一规划,在阜阳、滁州、宿州三个市和宣州、肥西等十六个县(区、场)开展农业信息综合服务试点工作。通过建设“三电合一”平台,综合利用电视、电话、电脑等信息载体开展信息服务,丰富信息服务手段,提高信息服务入户率和使用率。

(六)有序开展全省新农村千村百镇信息化试点工作。

从2007年开始,重点选择了102个乡(镇)、312个村开展农业信息化试点工作,按照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千村百镇”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加快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搭建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广泛应用,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文化等信息服务,实现千村百镇信息网络化,政务公开化,服务社会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七)农业信息服务成效明显。

1?郾利用安徽农网和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简称:一站通),加强农产品的网上信息。通过网络及时发送信息,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政策落实、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产品流通。

2?郾全面开展“农技110”综合信息咨询服务。与省电信联手,在全省开通“96800110”热线咨询平台,全省市、县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共组织3000名农业专家轮流坐诊咨询,把网络信息和传统媒体结合起来,把农民咨询的各类信息及时传到农民手里。目前全省市县农业信息咨询中心日接待电话访问量在1000次以上,农忙时期在3000次以上。较好地解决了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3?郾利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开展多种应用。省气象局聘请专家在安徽农网上讲授禽流感的预防、治疗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郾广泛开展远程培训服务。在国家农业部的支持下,依托省职业院校、农广校教学资源,开发远程教育培训软件,把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劳动力培训阳光网和农村教育带头人培育网,广泛开展培训工作。

二、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较缓慢且分布不均衡。

安徽各地区产业及经济基础不同,各地区农民的实际需求也有所不同,一方面,各地农村受地理位置、人文和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制约,经济状况差别很大,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均衡。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涉农部门对农业信息化认识不到位,工作力度还不够大。虽然目前农村信息服务网站猛增,网站信息种类繁多,但很多内容缺乏行业特点和本地特点,对地区信息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不尽相同。

当前,安徽省以农业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在全省所占的比例不高,安徽的农业网站主要分布在安徽中南东部地区,尤其以合肥市为最具代表性,而安徽其他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网站更少,分布不均衡。安徽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市农民生产纯收入差别较大,最高的可达上千元,最低的才有几百余元。农民收入的差距、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造成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不均衡。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农民收入低,技术水平低,对信息和技术的需求更加迫切。

(二)农业信息网络建设需要进一步统筹规划和协调。

农业信息化的关键问题不在于花钱购买高级设备,而在于有没有信息化意识和具体措施,是否根据本地农村实际,使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手段整合信息资源,让更多农民及时获得所需信息。信息推广首先是领导的思想推广,然后才能够带动信息的推广。部分基层领导信息意识认知程度较低,决定了基层信息服务不均衡。

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已投入了较大的力量,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与协调,缺乏规范的服务标准和资源合理配置计划。各部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象较为严重,各网络信息量小、信息时效性差及投资主要用于购置硬件造成浪费、软件资源不足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各级领导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虽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对具体实施方法和需求的支撑体系尚不够深入了解。

(三)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明显滞后。

安徽经过多年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积累了较丰富的信息资源,农业信息网站的服务内容出现多种多样、逐渐丰富的特点,综合性、专业性的网站都有,但与信息化进展情况相比较,问题明显。一是资源开发建设明显滞后。突出表现在有价值的信息匮乏和信息结构不合理,缺乏指导性和权威性;二是资源开发建设标准不统一,不规范,已有资源共享性差;三是市场信息采集处理分析手段落后,力量薄弱,存在资源开发先天不足的问题。

(四)农业经营信息化程度较低。

在网络经济发达的国家,农户或农民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已证明为一种有效的形式。目前,安徽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是处于发展的初期,安徽省的农资生产和供应公司开设网络服务也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五)农业信息技术应用面较窄。

目前,安徽已引进精准农业并着手进行研究,它将成为21世纪全省农业发展的趋势。安徽省在利用遥感技术和地面观测数据进行农业生产指导的信息服务尚处于初期阶段,包括农业气象服务和病虫害及灾情预报服务,这项工作的研究成果没有实用性和普遍性,而对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农业耕作只凭经验进行。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还未真正达到应用水平,相关软件开发滞后,成果不多。

(六)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目前,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是,农业信息无法进村到户。网络虽然通到了村里,但由于农民相对贫困,有条件使用计算机的人很少,而且只有少量分散的信息员走乡串户搜集农业信息,导致网站内容更新缓慢,政府的指导信息与农民的反馈信息不能及时交流,其服务性也大打折扣。

农业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与农民的素质、经济条件以及宽带网络设施的铺设难度都有关系。安徽省虽然初步建立起农村信息、传输网络系统,但这些信息网络系统与农村信息化本身,以及安徽农民对信息的需求相比,滞后现象严重,表现为:大部分乡村网络信息平台没有建设,传输网络不畅通,信息传输在县、乡到最终用户(农民)间形成“肠梗阻”;网络、电视、电话、简报、集市、会议、讲座等媒体间缺乏有机联系;各区域农村主管部门与同级政府信息中心、上级业务主管厅局、同级涉农机构、网上信息资源之间,缺乏稳定、快速、大容量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渠道。

(七)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农业信息人才缺乏。

农民个体是农业信息的最终受益者,他们的文化素质、信息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现实情况是,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安徽农村劳动力超过85%,从未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接近90%。这充分说明虽然安徽是个农业大省,但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近专业培训的人员更少,这必然导致安徽农民接受和使用信息的程度低,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接受和消化能力低,从而使许多已被实践证实的农业科研成果得不到有效推广,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转化应用。

农业信息工作人员少,且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强,直接导致信息内容匮乏,信息质量不高,时效差,网站更新慢;乡镇从事信息工作的农技人员也经常变动,严重影响了农业信息队伍的建设和稳定。

三、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农业信息化在加速农民致富和尽快建设小康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关系到实现农业现代化大的大局;农业信息化也是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繁荣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领市场经济、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农业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协同作战。农业信息化更是科技界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

当前,安徽农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生产规模化、经营专业化、技术现代化和管理信息化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过程中,特别是农业面对入世后的竞争和挑战,迫切要求信息技术的支撑。把技术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建立在信息化平台上,不失时机地推动农业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对于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实施安徽省农业信息化科技行动,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既是摆在全省科技界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又是安徽省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一)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涉及面广、部门多,需要政府从整体出发,抓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为此,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的领导与干部对搞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型的认识,正确对待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其中应先搞好安徽农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并经人大讨论通过,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然后通过规划的实施,抓好整个安徽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与协调工作,以规避因领导的变更而任意决策的弊端,保证安徽农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网络的标准化建设。

根据全国统一的网络技术标准,研究开发与使用全国上下一致、标准统一,具有信息采集、存储、分析预测、传输、,以及便捷的查询检索功能的农业信息应用软件系统。网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关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内容包括:名词术语、数据编码、数据格式、数据质量、数据管理规章等。同时还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保证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标准统一和信息安全,为我省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力度。

全省网络体系的建设有五个重点:一是继续完善省级网络平台建设,增强其服务功能;二是继续完善市级网络平台建设,已建的市要完善充实其服务内容,未建的市要多方筹措资金尽快补上;三是抓网络延伸,解决为农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通讯传输问题,还要开发出适合农民购买水平的上网设备,来解决当前农民、农村上网难的问题;四是利用省、市平台设施,大力推行县级农业虚拟网站建设;五是建设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按农业部提出的“六个一”标准搞好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省推广应用。

(四)规范信息市场,整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十二五”期间,要以国家实施“金农工程”为契机,建设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建立门类齐全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和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系统,加强纵向调查与横向收集,促进区域信息、国内信息与国际信息的有机结合。要加强对农业系统现有信息采集渠道、采集点和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加强与涉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信息交换制度,开发数据交换接口,实现涉农信息共享。要通过制度化建设,改变信息重复采集、分割拥有、垄断使用和低效开发的局面,推动各级农业部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信息资源开放。信息化必须与农业产业化结合,才能发挥其先进生产力的作用,这已为发达国家所证明。目前,国内许多地区开始探索精准农业的发展路径,比较典型的有新建建设兵团和东北地区,我省的河西地区和他们有类似的地理环境。这是农业信息化高端发展之路,我们应该有所准备,加大现代农业数字化技术开发与应用力度,建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dgps(差分全球定位系统)田间定点取样、遥感技术的估产和动态监测、基础数据的数据规范和标准接口等,实现了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es(专家系统)技术与智能农机设备的配套集成。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如江淮及皖北地区,发展数字农业,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强计算机自动控制、模拟等技术在农业上的研究、开发和利用,逐步实现精准选种、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田间管理和精准收获等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五)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加快信息人才培养。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启动和培育民间信息需求。政府搭建信息平台只是起一个导向作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业信息企业等中间力量进入,再由他们向周边人群进行辐射,传播信息,进而带动农户整体参与,形成互动效应,扩大民间信息需求,从而使整个农业信息化体系有效运行。在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方面,除了要发挥各农业院校的主渠道作用外,还要充分发挥农业信息服务站等中介组织的技能培训作用,尽快培训大批农村信息员,因为制约信息到农民手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障碍性因素是缺乏农村第一线的信息员。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站,培训农村信息员,使信息员掌握农业信息采集、、搜索等上网技能和网上信息“落地”服务手段,或专门举办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培训不同层次、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员。

总之,农业信息化是我们目前认识到的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农业信息化的实现和完成也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农业信息化建设将是历史上最为复杂、知识高度密集、设备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大规模综合集成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以忽视,但是要有主次之分,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真加以解决,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建设一定能够取得大的飞跃。

四、结语

(一)农业信息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控制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输出,最终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安徽省应当抓住机遇,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提高安徽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竞争力,以此为契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gdp发展质量。

(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一要靠政府重视,政策保障;二要靠农民和农业企业认识到位;三要靠配套齐全。政府起主导作用,在方向引导、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政府应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农民和农业企业要从农业信息化中受益,需要他们具有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教育水平和经济基础;农业信息传播的及时、有效和畅通,需要硬件和软件的保障,不仅要有电视、电话和互联网等载体,而且要有相应的软件,比如农业专家系统等。

(三)借鉴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业信息化方面的经验,研究安徽省信息化发展战略,认真规划好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内容,非常重要,乃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王志成.山东农业信息化对策与建议.山东农业科学,2007(6):121-123.

[2]李志红.青岛市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2009.

[3]张晋平.甘肃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2010.

[4]贾善刚.国内外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发展特点及趋势,农业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篇(7)

盛志刚在讲话中表示,办好本期培训班对于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科普惠农工作方针,努力开创全省农技协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精神,要充分发挥农技协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和思路创新,积极引进、应用和推广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大力引导农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努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提升农民群体科学素质。

盛志刚强调,各级农技协组织要深入学习领会全省农技协工作会议暨农技协联合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精神,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要强化创新驱动,扎实推进农技协及联合会工作健康发展。他希望,学员们能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强化服务本领,以安徽省科普惠农兴村“百万工程”培训为契机,加快研究、探索、谋划新形势下科普惠农兴村工作的新路子,为巩固和保持安徽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服务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篇(8)

安徽:“凤还巢”吸纳4.5万农民就业

作为农业大省,安徽有3100多万农村劳动力,其中840万外出务工。随着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皖北地区发展步伐加快,省内企业对产业工人需求量增大。加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农民工返乡潮的出现,安徽省启动了“凤还巢”工程,开始分期分批兴办农民工创业园,鼓励和支持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

2008年,安徽省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省产业聚集、返乡农民工集中的乡镇建立300个农民工创业园,并将农民工创业园列入全省农民工工作重点考核目标。2009年2月,原省委书记王金山曾就农民工返乡潮进行调研,强调要把农民工创业园建设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同年3月,安徽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12个调研督查组,重点督查农民工创业园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情况。省政府也曾两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业园建设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安徽原计划2010年底建成300个农民工创业园。

为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安徽省2009年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并于2010年8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意见》,明确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这份《意见》为返乡农民工量身制定了23条政策措施,在准入、补助等政策上有了更为细致的规定。如统一农民工创业园的扶持政策,对各类创业实体自进园之日起3年内,按规定实行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支持政策。另外,为增强创业者的能力,安徽开展了创业培训。同时,加快建立了市、县、乡三级联动的创业服务体系,突出加强县级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和创业辅导队伍建设,为创业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专家服务、小额贷款、跟踪服务等一整套创业服务。截至2010年8月底,全省已建成农民工创业园227个,占地7877亩,入园企业811个,吸纳就业4.5万人。

重庆:对36个创业园“保姆式”服务

为克服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2009年7月,重庆市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先后在江津、开县等20个区县建立市级农民工创业园区。重庆市劳务部门专门给予每个园区一次性50万元的开办经费补助,并指导园区建立信息台账、招商引资等服务体系,实行“点对点、保姆式”的直通服务。同时,园区返乡创业企业也被纳入“小额信贷、重点企业贴息、政策培训项目、创业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重点优先落实范畴。此外,相关部门还在园区内组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专家组,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好指导。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篇(9)

2安徽省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经营理念落后单一农业旅游的经营主体为农民,他们往往对农业旅游经营理念认识不足,对自身的定位也缺乏深入分析,在农业自然资源的特色开发方面缺乏充分的认识,甚至只考虑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由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经营理念落后、缺乏有效的引导培育培训与统一的规范指导管理,许多农业旅游景区推出的产品只注重表面,而忽视了其文化内涵,产品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在纵深方向发掘的较少,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都停留在较低的层次,造成了旅游产品缺少广泛的认同和吸引力。

2.2旅游配套设施落后农业旅游景点大都位于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开发水平较低的郊区或农村,娱乐设施简单且配套不足,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农业旅游活动形式单调,消费者游而不乐。[3]景区基础设施在数量和档次上都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住宿、餐饮设施及卫生条件差,必要的相关设备缺乏。如在皖南的一些村落,有些农户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农家旅馆、饭庄等缺乏必要的消毒设施。除此之外,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在安徽省很多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虽有优质的旅游资源,但交通条件十分困难,旅游者由于交通条件落后而不得不放弃前往旅游,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旅游活动的开展。

2.3服务人员质、量欠佳从整体上看,安徽省农业旅游产品多为农家乐项目,其涉农旅游项目管理不够规范,服务质量有待改善和提高。现有农业旅游地人力资源储备较少,不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才队伍薄弱,尤其是专业的管理人才较缺乏。如表1所示,与长江三角洲其他四个旅游地区相比,安徽无论是星级饭店、还是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都偏低,仅比江西省略高,但江西省从业人员的总量可高出安徽省近一倍。对于安徽省来说,不仅旅游从业人员数量不足,更重要的是有些服务人员尤其是农业旅游服务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总体欠佳,缺乏专业的能力,导致游客的重游率低,甚至出现游客投诉现象。这极大损害了安徽省旅游形象,阻碍了安徽省农业旅游的发展。

2.4宣传力度不够方法单一安徽省近年来虽然比较重视旅游宣传工作,但是现有宣传无论是“量”还是“质”多不到位。首先,政府与旅游企业在旅游宣传促销上因分工、协调不够,导致配合不佳,未能形成整体态势。促销方式科技化、网络化程度不高,仍以传统的图片、讲解为主。旅游企业自身宣传促销的主体意识性不强,宣传的总体形象不够鲜活、生动,宣传语言缺乏鼓动性,未能突出其激发大众来安徽旅游的理念和兴趣点。其次对宣传对象的细分也做得不够明确,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目前安徽接待的国内农村旅游的游客中,省内城镇居民占多数,周边省份与边远省份的游客需求增长量还有待增加。[4]

2.5特色模糊收入偏低安徽省农业旅游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全国及周边省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农业旅游创收能力还偏低。目前安徽省的农业旅游多以单纯的“农家乐”为主题,这种方式在许多年前就是已经广泛开展的旅游项目,但现在仍被效仿,而且内容雷同、内涵单薄、产品更新缓慢,已逐渐削弱农业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图1表示的是2009年长三角旅游圈五省市主要旅游经济指标。[5]很明显,安徽省的旅游外汇收入和人次只有周边地区上海市的五分之一左右。农业旅游产品是安徽现有的旅游产品中的拳头产品之一,责任不容推卸。

2.6环境受损影响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的驱动,农民和游客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随着游客的增多,垃圾、噪声、污水等一系列污染也日益增加;自驾游的增多使农村堵车问题开始涌现,汽车尾气污染严重;观光农业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破坏了部分植被,从而破坏了生态环境。另外,有些地方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生态发展,对天然旅游资源任意开发和使用,更使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影响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旅游企业的自身规范开发,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监督,需用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综合治理。

3推进安徽省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

3.1转变观念,科学引导对于农业和旅游大省的安徽来说,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为此,政府部门应倡导和扶持农业旅游。具体做法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向农业旅游经营者提供必要的培训,加大他们对科学管理和创新管理的认识,转变原先落后的经营观念。(2)为确保农业旅游的科学发展,尽快完善农业旅游政策法规,向农业旅游经营者提供优惠政策,实现旅游和农业的和谐统一发展;构建城市和乡村交流平台,为都市游客农业旅游提供信息和便捷,实现互惠利益。(3)与国际上的通常做法接轨,统一制定农业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依照农业性、生态性、娱乐性相结合的开发原则,加大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力度,强化市场营销。(4)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帮助当地农民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旅游投资大、见效慢、回收期长,这就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多方支持,争取扶持资金,实现以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投资模式,建立健全农业旅游项目投资机制。

3.2合理规划,健全配套设施农业旅游吸引游客的不仅是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带给游客美的享受,更要体现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和原生态气息。农业旅游的目标顾客是城市游客,他们对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在设施的设计上,既要讲求“不失本色”,又要做到舒适、卫生,追求科技化设施与农业特色民俗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避免破坏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旅游景点在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条件的同时,应注意依托自然环境的地方特色性,保护生态环境。既要突出“生态、休闲、参观、体验”的主题,又能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农耕文化,彰显农业原生态的震撼力。[6]

3.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服务行业,游客的满意度取决于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而目前从事农业旅游服务工作的人员多数是农民,文化素质有限,管理水平低,服务意识差。所以旅游部门要形成一套对服务质量监督的有效监管体系,通过培训来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从业人员队伍,为游客提供高素质、专业的贴心服务。[7]从安徽省的具体情况来看,可以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引进管理人才,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要,也应重视培养、使用当地剩余农村劳动力,培养当地管理人才与从业人员,这样有利于留住人才,提高当地农民素质,增加其为家乡服务的自豪感,获得当地农民对旅游区的认同与支持。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篇(10)

本文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2009年立项课题《安徽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安徽是我国中部的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4,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保持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历来是全省上下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但是,安徽省农产品流通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何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提升“861”行动计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安徽农产品流通现状

1、农民的市场流通意识缺乏。在安徽广大的农村,农民一直以来是重生产、轻流通,他们只关注生产环节,关注种子、化肥、播种和收割,对于流通很少关注,在他们看来,销售不应该是自己来做的工作.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有人来采购,而价格也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这样的传统意识直接导致了农民在进行完生产活动后要受制于流通渠道的主导者,最终的结果是,往往到农村收购粮食的主体压低农产品的价格并且提高收购的苛刻条件,这样农民辛苦种植的粮食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所以,如何转变农民意识,让他们能够既重视生产,也重视流通,是改变流通现状的前提。

2、市场主体整体素质不高。近年来,安徽省农产品市场的繁荣转移了一大批农业劳动力进入流通领域,形成了农民经纪人、运销专户、中介流通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城镇职业零售商贩以及季节性、临时性的农民运销队伍组成的市场流通大军。但是,当前除加工企业和中介组织外,对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组织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的地方开始对农民经纪人队伍进行培训、登记,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广大农民又是一个受传统观念影响最深、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社会群体,流通主体总体上素质不高,他们较为普遍地缺乏流通经验和现代商业知识,依赖其现有的存量知识和经验是无法完成农村产业升级和流通现代化历史重任的。安徽省流通管理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市场执法人员未受过高等专业教育,无论是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都有待加强。

3、流通产品加工深度差距较大。安徽省的农产品深加工存在着很大差距,主要是产品的加工深度低,产业链短。目前,安徽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但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的利润仅占全国农副产品加工业利润总额的1.6%,2010年安徽省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约为1∶1.3,低于国内3-4∶1的先进水平,安徽省动物食品95%以上为初级产品,熟食制品仅达2%~3%(国际上高达40%以上),植物油脂中二级油仍占相当比重,果汁、蔬菜汁、茶饮料等深加工产品基本空白。

4、农产品结构层次差距较大。安徽地处华东腹地,既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2010年全省总人口6,516万,农村人口近5,000万,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8%左右,全省土地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安徽省全年粮食产量3,080.5万吨,比上年增加10.6万吨,增长0.3%,连续五年创新高。油料产量227.6万吨,下降5.3%;棉花产量31.6万吨,下降8.7%。其中,夏粮产量12,310万吨,下降0.3%;早稻3,132万吨,下降6.1%;秋粮39,199万吨,增长4.8%,油料产量增长2.7%,糖料下降1.9%。(表1)

虽然安徽省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茶叶、大牲畜、水产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农产品结构层次仍然偏低。酸制剂、淀粉糖等高技术产品尚未形成规模,乳及乳制品开发相当薄弱,营养功能型葡萄酒、黄酒、果酒比重小,啤酒中纯生啤等高档啤酒的比例太少,高层次的农产品目前尚待开发。

5、农产品流通业态落后。至2008年,安徽省共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1,340个,但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有124家,仅占市场总量的9.3%,与农业大省极不相符。流通业现代化程度还较低,农民家庭自产自销、直接人市交易的居多,零售商品网点多,但连接产销的批发市场少,进货渠道复杂,价格随意性大,虽然近年来对5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50个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但是大多数还是相当落后。而且,农产品现货交易方式陈旧,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为基础的现代流通方式仍处于低端发展阶段,拍卖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新型流通业态建设不足。

二、完善安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对策

1、转变农产品流通观念。把农产品的流通放到重要的位置,要与生产同等对待,要像重视农业生产那样重视农产品流通。在观念转变方面,各级政府尤其是农村县级以及乡镇级政府应该做好相应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从上到下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的重视,让更多的农民重视流通在农产品生产及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并学会用市场经济的眼光来看流通。

2、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平台。重点建设和发展一批跨区域、辐射能力强的各具特色的产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积极推进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培育一批全省性和区域性标准化批发市场,使其成为流通的主渠道;积极引导批发市场或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或者将批发市场转型为物流中心、生产者合作社或龙头企业设置的生鲜农产品处理中心和大型零售商设置生鲜农产品处理配送中心,包括农产品的深加工、包装、配送等服务,贯彻“大流通”的概念,实现产销一体化,逐步向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多条腿走路,促进农业批发市场发展建设。2009年以来,安徽省加快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开展“农超对接”。

3、加强农产品流通基地基础设施。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农产品主产区和主销区建设重要商品储备设施、大型农产品流通设施,着重扶持农产品市场的供水、供电、交易和冷藏设施。同时,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公用、快速、准确、有效的农产品供求信息网,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检验检测系统及物流配送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向农产品销售环节延伸链条,利用广交会、会、徽商大会、跨国采购会等国内外展会平台,组织本省名优特色农产品与国内外市场对接,促进农产品内销和出口,形成了一条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配送、销售等一系列环节,连接国内外两个农产品市场的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条。通过农产品信息网络对市场行情、产品销量、价格变动规律的收集、整理、加工、传递、、咨询等,做到信息传递的畅通无阻,帮助生产者掌握市场脉搏,预测生产经营规模。

4、培育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要抓住商务部在全国农村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机遇,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以连锁超市、便利店为主要流通形式,以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为特色,逐步形成以大型商场、超市、物流企业为龙头;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为纽带,以镇村两级农家店为基本单位的“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新型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加快发展和创新农产品拍卖、经纪人、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提升市场层次。

5、加强流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要完善安徽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必须在流通领域引入农业标准化的理念和现代企业质量管理模式,也就是从市场的角度建立一套与品牌产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为此,就必须提升农产品流通企业人员素质。现代化流通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要努力提高自身文化和业务素质,向农业专家、农业科技人员学习,从而更好地为培育农产品品牌服务。

6、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首先,政府应给予资金支持,一方面对农村流通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行财政贴息;另一方面设立专项资金对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进行扶持;同时,应简化连锁企业证照办理手续,放宽市场准入。其次,政府给予税费政策优惠,完善农产品流通各个环节的流通税收政策,实行全面优惠减免的政策,包括对农业生产有重大作用的农资流通环节亦要有所考虑,这对增强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政府应对农民合作组织实行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针对规范后的合作经济组织,对其执行免交所得税、附加税和减免营业税的政策优惠,并逐步向免交一切税赋的国际惯例靠拢。

(作者单位:1.安徽财贸职业学院;2.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