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汇总十篇-9游会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5 15:01:10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篇(1)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123-02

立人先立德,成才先成人。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起来的共同文化,它影响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民族发展的根基。传统文化并非都是可取的,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修养品格,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这正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

一、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思想品德教师在讲授这些传统文化中有弊病或有歧义的部分时,应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才能理解通透。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在思想领域,主要以儒、释、道为内核。钱穆认为,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受它们共同的影响,儒、释、道,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反映。它们各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学生在对传统文化没有很深入的了解之前,仅凭自己的印象,通常对其有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是有崇古倾向,认为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经典、精髓,二是认为相较于现今的科技文化来说,传统文化并不能直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对它持否定态度。这两种态度无疑都是偏颇的,老师在进行讲解时,有必要纠正学生的这些错误观念,可以追根溯源,从它们各自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其好坏。

例如,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讲解儒学时,可以追溯到它的创始人孔子,分析孔子的生平经历,儒学诞生的背景,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是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儒学的影响,董仲舒对儒学的建议等,向学生讲解儒学的多方面影响,一方面,它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关爱社会的观念,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解决社会问题来说,有很大作用;另一方面,后世出于某种原因(比如说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建议是为了实现统治的目的)对它的过度扭曲,较为单一的价值观,对成败结果的过度重视,都致使它忽略了人本身的完善和发展。

二、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传统文化只是近现代之前的文化,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田广林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指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应过于狭隘。老师在思想品德课教育中应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心胸。时间是一条不断流淌的长河,而传统文化是在这条长河中形成的,它必然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改革开放之后,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老师更有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

在东西方交流逐渐加强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价值观不同而造成文化冲撞。在这冲撞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正是价值观的塑造期,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甄别,保持足够的理性,取长补短,加速成长。顾友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中认为,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它应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要讲究创新。在看到西方经济大国在世界的强势地位的同时,要理性地分辨,有选择性地接受,承认西方文化的可取之处,也要认识到他的某些不足之处,更要认识到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的独特之处。

比如,在教学湘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放眼国际经济与经济》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探究经济和政治的相互影响以及对我们自身的影响。例如,美国是西方经济强国,在国际政治上,也占有霸主地位。其好莱坞电影、服装、化妆品等在我国有很大的市场,有很多的粉丝。但是,很多人(包括学生)根本不知道它们与国产产品到底有哪些不同,只是盲目追随。教师在思想教育中,应结合学生身边实例,让学生正确看待汹涌而来的西方文化,并汲取其中的可取之处。

三、理论联系实际

光有理论还是不够的。理论的作用是指导实践。书本上的东西,如果没有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那么那就是一堆方块字,进不了学生的头脑里。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书本内容,另一方面,让理论服务实际,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教师在讲授课本的时候,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阐释理论;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从身边的事入手,展开学生间的讨论。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篇(2)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047-02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流传至今而没有中断的文化,显现了其不断适应社会环境的强劲生命力。因此,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无疑具有丰富的价值和意义。

1 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一方面,文化孕育着教育,不同的文化不仅创造了不同的教育思维方式,而且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发展出了不同的教育意义,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理论,进而展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教育脱离了相关的社会、文化脉络,就不能对教育问题产生较深切的同情式理解。另一方面,一种文化形成之后,教育便担负起了传承这一文化、发展这一文化和创新这一文化的重任,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在决定文化寿命长短的因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任何一个国家进行新文化建设,都必须建立在原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脱离传统、脱离民族的任何文化创新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同样也要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

2 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使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整体上来说是好的,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多元文化的相互冲突、激荡,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现象。具体表现在:

(1)不注重品德修养,功利主义思想严重。

常言道:做事先做人。“三成”教育中亦把成人放在成才、成功的最前面。但部分大学生求取成功心切,急功近利,往往把道德修养抛之脑后。即使在脑海里、在口头上认可普遍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执行着另一套道德理念和范式。道德修养似乎已经成为大学生心中铭记却又束之高阁的一种遥不可及的理想。做事讲有没有用,学习讲有没有用,当学生干部讲有没有用,参加活动讲有没有用,一切没用的东西都不是优先考虑的范畴。道德修养让位于功利主义,遵守公共交通秩序、维护公共安全和卫生、帮助弱势群体等变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不善于与人相处,自我意识膨胀。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与他人和谐友好相处,不但是一种生活交往的需要,更是一门生存的必修课。然而,在现实中,人际关系冲突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非常突出的问题之一。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高度膨胀,处处以自己为中心,只考虑自己所谓的“愉悦”、“舒心”。寝室中,私人空间膨胀;教室中,“占座”习以为常;上车时,加塞插队。生活中,更有网络炫富、言语轻佻、行为怪诞者,一些超越公众心理底线的言论和行为被一些人看做是“潇洒”、“有个性”,盲目追从所谓的“非主流”,全然不顾他人感受和公共道德规范。

(3)不关心社会,国家民族意识薄弱。

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集中大量资源培养出来的高级知识分子,本应积极关心社会、回报社会,但一些大学生只关注,不关心。在一些公益活动中,鲜见他们的身影。义无献血、植树劳动、见义勇为、捐款捐物等,唯恐避之不及。还有些同学对国家所处的时局亦不关心。中共“十”何时召开?中国何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军事重心移至亚太是否给我国造成军事压力?这些大学生应该普遍了解的时政,有些同学却全然不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不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不关心”渐成一些同学的口头禅和行为指南。

(4)不珍惜自然资源和环境,奢侈浪费严重。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渗透环境育人的重要载体。但践踏草坪、破坏公物、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常被讽刺为“小心眼”、“斤斤计较”。“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节约用电,人人有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耳熟能详的句子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吃穿攀比,玩乐享受,超前消费也已“蔚然成风”。一些曾经被认为是美德的行为,现在被认定为“另类”,而一些曾经被认为是羞耻的现象,现在却被认定为“流行”、“时尚”。

3 中华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借鉴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优秀的精神内容,尤其在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不乏真知灼见,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在人与自我方面,借鉴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格。

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一个人格塑造问题,中华传统文化就非常注重人格的独立精神。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强调为了坚守仁德,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强调了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在义利发生冲突时,应当“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这些蕴含独立人格精神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学说尤其应该拿来塑造大学生的高尚人格。有了高尚的人格,大学生的思想观点才能真正“复位”,使学为真正之学,做事少一些功利,多一些纯粹,真正做到简单做事,踏实做人。

(2)在人与他人方面,借鉴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人际和谐。

“仁”是孔子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其含义是“爱人”“泛爱众”。孔子说:“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从“欲”和“不欲”两个角度阐述了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他又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强调要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礼的要求。对于大学生来说,在与他人相处时,就要以礼待人,尊重他人。孟子也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和谐社会关系,追求“以和为贵、推己及人”的精神。一个人如果是做到了这一点,完全可以达到将心比心,化解猜疑和怨恨,与人和谐相处了。这些对于大学生正确处理、协调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促进与他人友好相处,避免恶性竞争和私欲膨胀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3)在人与社会方面,借鉴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很早就有“夙夜在公”“以公灭私”“天下为公”的观念,都是强调个人私利要让位于公利,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正是这种奉献精神和整体观念才使得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次次战胜巨大的自然灾害和外族的入侵,繁衍至今。但是,它并不完全否定私利,而是强调先国后家、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于社会公利的精神。爱国主义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宝贵、最普遍的精神财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以及岳飞的精忠报国、谭嗣同的视死如归等都是中华儿女对国家、民族无比热爱、无比忠诚的体现。这种民族气节和浩然正气对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具有易切入心灵深处、难以忘怀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4)在人与自然方面,借鉴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华传统文化历来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精辟的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万事万物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的概念,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是统一的。这些文化观点都是在强调人应当尊重自然,平等对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人们不得不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民族的魂,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突破当前的困境,唯有回首中华传统文化,并进行批判地继承和发展,赋予其时代内涵,才能为构建起适应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篇(3)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梦”思想宣传教育和培育社会主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探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刍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全过程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实践作用 互联网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张应杭,蔡海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5.

[3]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2).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篇(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对中国人的民族特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及社会进步发挥正面积极影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从表面上继承,而是从骨子里继承,是批判的吸收,是“扬弃”。中国共产党要继承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作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的民族精神。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进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中国共产党人用“实事求是”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中国化、通俗化的表述,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很好地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事求是一词,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讲的是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一生酷爱藏书,自己花钱从民间收集了很多秦始皇焚书后残留的先秦时期旧书。他不仅收藏古旧书,而且进行系统整理并认真地研究。在经过调查研究对事实充分考证以后,才做出可靠的结论。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编撰《汉书》时,为刘德立“传”,赞扬刘德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品格。

“实事求是”精神贯穿古代中国历史,从战国末期荀子的“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到汉代“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精神,再到南宋朱熹提出“格物穷理”的方法强调通过接触参与事物来加强对事物的认识;从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提倡“君子之学,唯求其是”的“求是”学风,到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提出“即事穷理”思想,再到乾嘉著名史学家钱大昕表明自己治史“惟有实事求是,护惜古人之苦心,可与海内共白”,一条脉络清晰可辨。

实事求是原本指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改造为自己的思想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进行重新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并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做事。实事求是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它的内容却是博大精深。它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第一,同志所说的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从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现实出发,这是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第二,实事求是包含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实事求是中所说的“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我们要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这正是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第三,实事求是包含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强调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过程。而实事求是中的“求”,就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的研究、探求的能动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辩证认识过程。

中国共产党人把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作为自己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这就把优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进了党的思想路线,成为党的灵魂。

二、传统文化融进国家基本制度

(一)“一国两制”是中国基本国家制度,邓小平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难题,是运用儒家传统中庸思想的典范

1982年9月末,撒切尔夫人访华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这是中英双方在香港问题上进行的最关键的一次会谈和较量。23日撒切尔夫人与会谈时提出香港问题的三个国际条约依然有效,想留香港,被回绝。24日,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撒切尔夫人。撒切尔夫人要求在1997年后继续维持英国对整个香港地区的管辖权,并威胁说:“要保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和后果。”撒切尔夫人以为,中国如果要搞现代化,就离不开香港的繁荣;而要保持香港的繁荣,就离不开英国的管治。邓小平同志针锋相对: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他说:“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二)中国共产党在香港问题谈判中确定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战略的确立充分体现了儒家中庸思想

“中庸”不仅是一种伦理道德观,也是一种思想方法。首先,“中庸”是一种高远的道德标杆,《中庸》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之道成了君子小人的道德分野。“中庸”一词在《论语》中只出现一次:“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可见,“中庸”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其次,中庸还是一种思想方法。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原则,有一个“度”的限定。“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中”的基本原则是适度,无过不及,恰到好处。朱熹在《中庸章句》中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不走极端。崇尚“中庸”思想的中国人做人做事追求执中用两,内外协调,保持平衡。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稳健淡定、宁静致远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这种民族特质。

香港问题谈判,英国人先威胁我们不要收回香港,我们提出问题不容谈判,但可以保证香港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就是中庸。他们又提出要治权,要管理香港,我们提出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治权归港人,又是中庸。他们又提出不能保证香港平稳过渡,我们提出实在不行,我们军队开进去,这也是中庸。最后,我们提出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被各方接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中庸之道的成功范例。“一国两制,港人治港”还体现“和而不同”的儒家思想。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进国家发展战略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是和平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背后有一个战略哲学,这就是邓小平提出的“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韬光养晦是中国传统道家思想,韬光是隐藏自己的光芒,养晦是使自己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韬光养晦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的意思。如果没有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邓小平是不可能用“韬光养晦”来表达其战略哲学思想的。

老子在《道德经》七十八章中提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柔弱胜刚强”思想。他说:“守柔曰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如何才能做到“柔弱胜刚强”?第一是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六十七章)邓小平所说“决不当头”就是这个意思。第二个办法是知雄守雌,韬光养晦。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二十八章)这是一种比较积极主动的政治策略,实际上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邓小平所说“韬光养晦”就来自这里。第三个办法是处下不争。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 ‘不争’而善胜”(七十三章)。这“不争”是等待机会,即邓小平所说“有所作为”。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家独大,中国要发展必须避开其锋芒,国内稳定压倒一切,国际和平压倒一切,为自己赢得战略机遇期。在“韬光养晦”的和平发展战略引导下,中国国家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近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每七年翻一倍。尤其是从2005年超过意大利、法国后,经济大跨越的步子就没有停止:2006年,超英国;2007年,超德国;2010年,超日本,站在美国后面。现在中国拥有外汇储备世界第一,2012年达到3.31万亿美元。2012年财政收入11.7万亿。购买美国国债1.2万亿美元。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军事实力也迅速增强。

美国国防部历年的《中国军力报告》把中国的韬光养晦战略解释为“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美国人的认为,中国的韬光养晦战略就是卧薪尝胆战略,现在保持低调,将来定会与美国争高下。于是,美国在反恐战争基本结束后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建立东亚、中东反导系统,全面围堵中国。美国人怕什么?很明显,他们怕的是中国的“韬光养晦、以柔克刚”战略,怕的是中国共产党熟练运用的道家学说中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制度、战略层面传承与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在根本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因此,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说法,这种说法是经得起历史经验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 人 民出版社, 2011.

[2]钱均鹏.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文化选择与文化自觉[j]. 军队党的生活,2011,(12).

[3]吴立红,许艳丽.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解析[j].学理论,2012,(7).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篇(5)

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五千多年文化发展史中形成、积淀、流传,影响人们生活的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它赋予了一个民族深厚而睿智的思想,民族的观念、情感、价值取向等都被涵盖其中,并且人们从事的所有活动都在无形中受其支配。高等院校的学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保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批判地继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不断改进,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为了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样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

2.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改善大学生道德修养现状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了解,没有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结合当前大学生道德现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具体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如爱国主义情怀、诚信品质、艰苦奋斗精神等,应该将其中的精髓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贯穿于高校教育整个过程,用中国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如言传身教法、因材施教法、内省式教育法、陶冶情操法、实践教育法等,可以将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合理有效地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供借鉴意义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不断凝聚、更新、整合,成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面对个性张扬的大学生,我们将中华民族创造的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与时展、现实社会、学生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实践价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加强大学生人格道德修养的教育

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提炼出了进取精神、包容精神、博爱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等一系列的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用这些民族精神武装头脑,可以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思想渗透

文化历来都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多元的文化不断冲击着人们,由此带来很多的价值观和道德方面的问题。而对于涉世未深、信仰立场不坚定的大学生而言,全球文化中的某些消极因素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熏陶感染,能提高大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篇(6)

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进步、合理的成分被称为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探寻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要加强课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

高校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但更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优秀大学生。

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因理论性强、政治色彩浓、教学模式僵化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传统文化具有渗透力强、形象生动等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更容易打动人心。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中,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逻辑哲学、古代中国的“大同”思想以及传统的知行观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实践观;也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统一、经世致用等思想去处理相关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人文课程培养计划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单一,且由于学时数少和大课堂教学的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作为高校,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社会义务。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结合各学科专业的学习内容,有选择性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 选修课,将传统文化必修课或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等课程。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也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要逐渐由灌输式教学向讨论式、互动式教学转变,寻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问题的相通之处,激发学生主动讨论的热情,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

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培养能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广受欢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入手。一是校园的基础设施和建筑风格都可加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大学生们无论走到校园的哪个角落,都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二是丰富校园行为文化,以多种活动为载体,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中国传统节日内涵深厚,凝结了民族精神和情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高校发掘传统节日内涵,举办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将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三是发挥校园媒体正面舆论作用,可以通过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达到“耳濡目染,不学以能”的效果。

三、高校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高校教师,因此,高校应着重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不断更新思想,能够游刃有余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解决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信服力。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因此,高校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给大学生以人格示范引领。高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对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不但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高校要挑选出一批教师精英,要求他们从学术的角度分析、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

四、高校要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开辟优秀传统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到由分布式互联网到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的时代,课堂教学、互联网线上讨论、移动互联线下分享已经成为了很多高校新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也就同时倒逼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学校所具备的网络环境,采用全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和课后的辅导补充工作,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链接分享最新的结合传统文化的教学案例,组织局域网让学生分小组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及时分享。课后可以通过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某些高校学校网站的客户端)进行生动内容的分享,传递正能量、贴近学生周围发生事情的所见、所想。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经久不息,优秀地传承是因为它能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充分挖掘和诠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合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殷东来.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篇(7)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038-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观念、文化传统、语言习惯、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它既以有关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①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肩负着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使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还需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孔子“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孟子“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人格追求,老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永远比知识更重要。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手段单一、说教味浓、单向传播等弊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修身、治学的好方法,应该在大学生中得到传承。南宋理学家朱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古代“重学、自省、克己、慎独、存养”的修身方法等②,都是有效的育人手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课堂和校园,应该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校外的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等,蕴藏了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好这一宝藏,可以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文化节日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时机。

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加强课程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教育的第一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完备的课程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精心挑选,系统编排,形成传统文化必修课,在所有学生中打下传统文化的共同基础。开设门类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通识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找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达到教书与育人的高度统一。

激活校园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广受欢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文艺体育、志愿服务等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立集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节,通过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内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重视网络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有着重要的影响。占领网络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阵地,让学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③要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打造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重点建设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引导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依托高校网络文化示范中心、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完善适合大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

美化校园环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广场、操场等建筑和空间,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选择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应该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学生在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校园广场、教学楼等区域树立孔子、孟子、老子等先贤的雕塑,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悬挂古代名人名言和书画作品,利用橱窗、海报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典故、人物等。

注 释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篇(8)

新时代随着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也出现了许多变化,很多学生出现了信仰迷茫、是非观、价值观扭曲等问题。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能正确面对人生的各种课题,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就尤为重要。

中华传统文化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注重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古今圣人对思想道德的教育皆视为重中之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粹,对正处在成长时期的高职学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使他们明德、修身,懂得做事先要做人的哲理。

一、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

(一)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所创建的儒家思想提倡仁、义、礼、智、信,倡导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观念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这些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素材。传统文化强调自我修养的完善,强调首先要严己,方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视诚信的作用,诚信是一个人被社会认可的标志;推崇仁爱,讲究和谐,这些思想对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完善自我具有重要意义。山东是孔孟之乡,有着特殊的优势,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挖掘齐鲁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元素,在诚信、爱心和孝德上下功夫,做到依托历史,立足现实,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学生的实际需要相适应,让学生感觉到生动、有用。

(二)系统推进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改革,统筹教学管理各环节,制定实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计划”。首先充分发挥教学的科研功能,加强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析探讨推进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思路、方法;其次,牢牢把握课堂教育这一平台,从课堂教育人手,、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编选典型案例,运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新颖的形式,向学生阐述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理性的认知基础之上,用中华传统文化滋养大学生的心灵、陶冶道德情操,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二、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式

(一)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网上流传着一首诗――京城书市蔚奇观,半日签名逾万千。清早门庭人济济,夜深场外队弯弯常闻《论语》多生涩,谁料如今当美餐。饥渴寒风全不顾,三更也要见于丹!于丹的成功启示我们,传统文化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必须对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表达,把圣人的教导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才能被老百姓接受。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通俗解读,对一些较难懂的古文,组织教师编写通俗读物,使学生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篇(9)

在当代高校思政课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文化背景。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思政课教育的重要环节,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培育、价值观念的塑造、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会产生积极影响。那么如何在高校思政课中有的放矢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高校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在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内部和外部环境严峻考验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思潮等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部分大学生不讲文明、不爱劳动、不讲诚信、不孝顺父母、不能自律等现象频频发生,还有“学得好不如嫁(娶)得好”这种错误观点,加上大学生在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直接导致部分大学生思想认识不健全、人生价值观出现偏差以及理想信念不坚定。

二、高校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

1.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充实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人生定位,以及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塑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政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思想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并且能在课堂上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启发,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教育部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为了服务丰富的社会现实实践,高校思政教学的一个新思路就是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1]。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思想分支在当代的思政教育中都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诸如“诚信”“孝悌”“慎独”“持敬”等都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在课堂上也便于用一些比较经典的案例来教育、引导学生。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教材的选择,除了教育部规定的教材,又增加了我校鲁学军老师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门》这本书,思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增加有关的内容,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有关思想的精髓部分,并最终化为己用,成为自身做人行事的基本准则。

2.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密切配合高校思政课的传统文化教学

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最佳途径,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渠道,是将专业教育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的必要手段[2]。仅仅在思政课堂上穿插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高校大学生也非常喜欢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也是思政课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多措并举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塑造青年大学生完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我校具体操作办法如下:思政课老师学期初布置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实践活动,每学期至少两次,具体的实践活动内容我校思政部会预先给出10套方案,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并于期末时提交实践报告、实践照片、实践单位证明等,并将实践活动计入期末成绩,占总评的20%。大学生在课堂里学习的毕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只有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将课堂所学外化为实际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成就学生的一生。为此,高校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多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去学校附近的敬老院慰问老人,通过这一活动,能让大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孝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比较有名的历史文化古迹,让大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重要影响。通过社会实践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德素养,增强民族忧患意识,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进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接触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文化育人之魂,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因此,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能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课教育做到真正的相互融合。

3.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在高校思政课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

思政课教师作为德育教学主导,肩负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多元文化、塑造青年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这决定了思政课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和教材,还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保障。思政课教师的行为举止、治学态度和文化修养不但对大学生有影响,而且可能通过大学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家庭、社区,进而影响和扩散到整个社会。高校教师不但应成为大学生的榜样,也应该作为社会的榜样。要在思政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首先要阅读相关经典著作,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著作,探求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思考,对真、善、美等人类基本价值的颂扬。其次,还需用心去感悟经典,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真正的升华,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最后,高校应有组织地进行各种师资培训来提升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水平,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专业化思政教师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师培训的整个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教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是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环节之一。

三、高校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 有助于在大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1月4日,刘云山在北京召开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增添文化的内涵,实现文化的观照,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涵上是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要求相吻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融合,为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入地在大学生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范例。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目前,我国仍处于历史转折时期,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献身精神的人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以一种不可抵挡的态势涌入中国,与我们争夺青少年的文化阵地,不少大学生对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了如指掌,而且经常在校园里举行圣诞派对等,可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却孤陋寡闻甚至不闻不问,这些现象都表明,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在思政课上渗透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爱国主义元素,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通过了解历史上有名的爱国人物,学习历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事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等途径,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大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用自身实际行动去不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整体性、群体国主义情感的产生发展奠定教育基础,激发青年大学生对祖国、对民族的无限热爱,中华民族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才会更有潜力和希望。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从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偏差,具体表现为是非观念不清晰、理想信念不明确、精神意志不坚定、行为习惯不文明,在人际交往中以人为中心,我行我素,不顾别人感受,在涉及国家民族问题时冷淡麻木或无知偏激等。大学生虽然受到了最好的知识教育,但是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的断层等原因导致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不到沉淀,总是处于比较浮躁的状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涵盖文学艺术、道德伦常、哲学思想等各个方面,很多优秀思想都值得大学生学习和借鉴,因此,通过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能够让传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交融,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培养高尚情操,帮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四、结语

在当今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以使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观念、意志、情感、行为相联系,既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还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需要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寻找新的途径,使其充满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篇(10)

引言:

十以来,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科w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高校作为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如何有效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沧桑,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文化中的美学意向、道德自律都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多现实的契合点。

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比较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蕴含了很多关于人生追求、国家观念、社会责任的精神内涵,具有贴近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契合民族共同体利益,呼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精神的特点,对树立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水平。优秀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超越时代局限、反映中华文明永恒价值的特征,其中很多思想内涵可以指导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比如儒家思想的“仁”,老子的“行不言之教”等,对于当下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方针,各高校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深化。但是纵观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仍旧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就业导向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面临尴尬境地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解决就业难问题,高校普遍将教育重点放在学生的就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提升上,第二课堂教育也更多强调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学生本人也自然将学习的重心放在了选修第二专业、考取各级各类资格证书、参加企业实习实践等活动,导致师生双方都无暇顾及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工作面临思想重视,行动欠缺的尴尬境地。

2、多元文化冲击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方式欠缺吸引力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新媒体崛起所带来的信息交互和裂变,让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表达空间更宽广,但同时也面临着价值虚无和割裂传统的危险。而当前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普遍停留在课堂教学上,教育内容偏于政治性和说教性,教育方式单一,无法适应塑造和维系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认同的需要。

3、速成思维引导下,传统文化的教育信心动摇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时代”的到来,不止带来了信息冲击,也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氛围中,凡事求速成的风气不止在青年群体中弥漫,也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但是,文化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短期效果并不明显,追求文化速成势必导致工作欠缺系统性,一旦短期达不到预定效果,便会极大的打击教育工作者的施教信心和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加之目前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专业人才稀缺,没有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骨干,使本就难见成效的传统文化教育变得更为困难。

三、基于目标驱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模式探索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该调查揭示出目标对个体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和驱动作用。本文将目标对个体成长的这种导向和驱动作用称为目标驱动力,该驱动力作用于个体时表现为过程中的指引和过程后的激励,即明确的目标指引行动方向,使行动更具针对性,个体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逐渐向既定目标靠近,而既定目标的完成又反过来激励个体信心的提升,使个体更加勇于制定新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从而推动下一个目标驱动循环的开始。目标驱动的各个阶段,需要外力给予干预,以确保循环有效持续的进行(图1)。

1、将传统文化教育融于学生成长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就业竞争刺激下,大学生更多的关注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在设置就业目标方面也更为关注,就业目标对个体成长的驱动力也更为明显,因此,高校应该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学生个人就业目标中。高校可以通过课程启蒙,兴趣辅导等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学习对个体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进而自觉的将传统文化融入个人就业目标中,激发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动力。

2、多维文化空间协同辅导,提升教育吸引力

目标确定到合格阶段,既需要学生个体的自我努力,也需要高校给予外力干预,确保目标驱动的良性运转。

首先,巩固课堂文化空间建设,提升传统文化理论修养。一方面,丰富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基础上,通过开设选修、必修等课程,进一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改革传统授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以更具视听体验效果的授课方式,提升课堂的吸引力。此外任课教师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引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理解,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和理念内化为自己日常言行的规范,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其次,丰富校园文化空间建设,进一步深化传统文化育人氛围。校园文化不止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品位,更是传播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帮助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传递文化知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在开展活动时应将传统文化作为立足点,借由主题活动,实践服务,参观调研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魅力。此外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的思想内涵,以各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最后,占领网络文化空间,以新技术推进传统文化发展。“微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一个新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传播迅速,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的特点,积极探索网络文化空间建设。比如开通传统文化专栏,定期传统文化小常识,交流传统文化学习体会等。在构筑网络文化空间时需注意,第一,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及时过滤、删除有害信息,营造清明的网络环境。第二,要注重发掘学生中的网络领袖,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生网络队伍。第三,充分利用线上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传统文化传播体系。

需要注意,三文化空间的建设应该是相互统一,互为补充的,每个空间内部的教育内容设置和活动方式选择要紧密契合学生的成长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更为广泛的传统文化弘扬体系。

3、夯实队伍建设,以高文化底蕴思政队伍做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校要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其工作素养和文化底蕴。首先要转变思维,杜绝急功近利思想,坚定传统文化教育信心,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其次要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立足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教书育人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最后,坚持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工作方针,将学生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化被动灌输为主动的学习体验,不断提升教育工作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兆端.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1)

上一篇: 高血糖的防治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