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信息化建设汇总十篇-9游会

城市信息化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7 17:52:24

城市信息化建设

城市信息化建设篇(1)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缺乏组织领导。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部门是主体、是基础。(2)传统惯性制约。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方法有很大的区别,陌生的新工作手段方法与熟悉的传统工作手段方法之间在使用上的差异,容易产生天然的困难甚至“抗拒”心理,无论这种抗拒心理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都是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障碍。(3)档案本质属性影响。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这种原始记录性一方面表现在档案的内容上,另一方面表现在档案的形式上,如当事人的亲笔手稿、领导者的亲笔签名、单位盖章等等,都表现出真实的原始性,也正是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才具有法律凭证作用。而在档案管理信息化中,档案多数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在,从起草、修改到印发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具有便于修改、便于复制特性,使得最能体现档案原始记录性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不复存在。这就引发了电子文档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作用如何确定的问题:电子文档能否作为档案,是否具有法律凭证作用等,便成为档案工作的新课题,是决定电子文档能否转化为档案的关键,也是赋予档案本质属性新的内涵的客观需要。(4)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目前的状况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性,软件在通用性、实用性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计算机及其有关设备型号各异,设备档次参差不齐,没有形成统一的硬件环境;档案信息规范化统一的分类编码标准不完善、不统一;并且由于缺乏技术组织上的支持和系统管理、网络技术的支撑,缺乏统一明确的管理性、业务性和技术性标准;这些都制约着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同时,在日常档案管理中只有根据其来源,才能形成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在电子文档的形成过程中,打乱了或者是破坏了原始文件的本来顺序。原本清晰的法律责任界限变得模糊,缺乏法律依据使得大量的电子档案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相关法律条例的制定迫在眉睫。(5)缺乏人才。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档案管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各级档案管理部门现有档案人员专业知识单一,普通操作型人才居多,系统开发、程序维护、咨询服务和信息导航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2.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要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决策落实力度。要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工作领导小组要勇于开拓、改革创新,不断凝聚各部门合力,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政策对接、化解矛盾等能力,集中精力谋划和解决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2)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转变传统观念。要组织开展专题宣传培训教育活动,增强大家转变传统观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强化创新教育,引导全体人员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协助档案管理部门做好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建立和完善档案数据库,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首先,通过法规约束电子文件格式种类,如我国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所选择的管理方式,方法就是尽可能地选择比较通用通行的少量几种文件格式,通过降低电子文件格式种类繁复性,增加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可靠性、可控性。其次,通过对电子文件存在的系统相关要素的规范设计和过程控制,以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包括系统地记录背景数据和规范、控制信息流转环节等方式。再次,提高载体材料寿命或对电子文件处理、存储、传递和应用所依赖的软硬件环境进行备份的方式。最后,分离数字信息的语义表示与格式表示,形成不依赖于特定的通用信息存在形式,不会出现因为数据格式及软硬件环境的变迁而造成电子文件不可使用的情况,如以 xml 作为标识规范的方法,等等。

(4)是建立档案管理标准,逐步统一完善规范。标准化、规范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档案工作部门必须遵循标准化的原则,对收集、整理、编目、检索、温湿度控制、防霉防虫以及安全保管等基础性工作,要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整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标准,除了信息管理共用的标准和目前暂时与纸质文件、档案管理共用的标准外,还有电子文件管理专用的标准和规范,为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法律依据。

(5)加快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

自建设部《全国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城市建设档案网站不断兴建和完善,社会各界从网络上获取越来越多的城建信息资料,从而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城市建设档案资源共享的局面得以拓展。当前,应继续加快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要纳入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整体框架内与电子政务同步建设,逐步实现公文管理和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一体化。要利用电子政务平台,积极开展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网上查询服务,全面提高城市建设档案利用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对城市建设档案利用的需求。第一,要按照建设规划要求及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总格局,促进将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第二,要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城市建设档案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城市建设档案网络平台。第三,继续建设和完善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网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时把整合加工后的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在网上,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推动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稳步发展。

(6)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储备后续发展力量。要选拔那些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功底、较好的学术造诣、表现出发展潜力的人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之有所作为。对已经确定并不断成长起来的人才,要加强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根据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变被动坐等为主动出击,积极引进有信息专业技术特长和熟知档案管理工作人才,创造良好的留人环境,为档案管理工作输送新鲜“血液”。

3.结束语

总之,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管理和服务功能,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快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促进城市建设档案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城市信息化建设篇(2)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建档案馆信息化是指城建档案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 不断提高城建档案接收、指导、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进而提高城建档案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档案信息化就是要实现档案管理各环节的自动化, 管理方式的网络化, 决策的智能化和档案信息利用的电子化。我国城建档案馆大多在20 世纪80 年代初建立, 因此城建档案馆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低, 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现代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 传统的系统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为顺应时展的潮流, 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档案工作人员应积极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技术和方法结合起来, 本着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的目的, 为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一定的基础设备和网络通讯设施,而作为城市建设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财政预算是其主要经费来源,信息化建设资金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满足购置大量信息基础设备的要求。同时,由于城建档案工作受重视程度不高,人力、物力、政策支持也有限,鲜少有专项投入。因此,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2、前期准备不足

要想实现城建档案信息化,必须做好前期工作,但目前城建档案信息化前期工作还存在准备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一是城建档案资料不齐全、不准确、质量不高。城建档案工作是涉及多种学科、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档案编制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目前,城建档案中多数工程档案是由施工单位进行编制,由于施工单位重视的是施工技术与质量,对于竣工档案的编制,多数是临时指派一些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做,使得报送的档案标准不统一、整理不规范,最终导致进馆档案质量较低。二是电子文件收集不齐全、不及时。目前,大多数城建档案部门都偏重于文本文件的收集,而对电子文件、图像文件、声音文件等则不够重视,对于电子文件的归档时间也没有明确规定。

3、技术水平滞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城建管理中广泛运用,城建管理手段不断进步。但目前我国运用oa 办公系统管理档案的城市仍然较少,基本还采用手工收集、检索,信息量小,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城建档案管理水平的滞后,必将影响城建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业务技术的发展。

4、人员素质偏低

城建档案工作人员中档案专业出身的较少,学历普遍偏低,现代科学知识贫乏。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和继续教育也没有纳入人员培训计划,导致许多城建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脚步,缺乏创新和活力,影响着整个城建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二、加强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1、从数字化着手,着力加强信息化内容管理

开展城建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应根据实际需要和经济能力,采取全部馆藏档案数字化、重点选择某类档案数字化、珍贵档案数字化、高使用频率档案数字化等方式,把现有的实体档案资源转变成数字信息资源,积极、务实地推进城建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积极开展、探索电子档案接收与管理,一方面应积极开展电子档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技术方法研究,制订电子城建档案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应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加大对电子城建档案的接收力度,从源头上解决档案数字化问题,充分利用电子城建档案的优势,变档案为信息,做好利用服务。在城建档案特色数据库方面有所突破,为更好地提供专业信息和专业化服务,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城建档案基本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下综合数据库、规划审批成果数据库、重要竣工项目档案数据库、城市规划方案数据库、声像资料数据库等各种专题数据库。这可以提高城建档案信息的专业性与效用度,是提高城建档案馆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有力措施之一。在建设示范性数字城建档案馆中,数字城建档案馆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要认真总结近几年城建档案馆数字建设的经验,确定一个或几个试点,在数字城建档案馆试点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带动数字化城建档案馆的建设,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2、从人员上加强城建档案管理

传统档案工作以纸张为工作对象,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模式下,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新系统的开发,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存储介质的不断变化,在同等设备的情况下,档案工作效率的高低越来越依赖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每个环节的技术问题都会影响到工作的整体进度。档案工作对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人才匮乏成为一个严竣的问题,加快建设适应信息化要求的档案人才队伍迫在眉睫。目前,档案人员队伍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窄、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要求档案专业人员既具备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档案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又要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必须重视档案工作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必须配备负责档案信息化系统开发和维护的专业人才。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必须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适应信息技术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知识更新,引进、消化、适应信息技术的成果,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可以肯定,加快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多途径、多层次培养人才,是档案工作迎接信息技术革命最根本的对策。

3、实施城建档案的分级管理以及保密管理

按管理权限,以解决好使用权和管理权为突破口,坚持谁管理谁负责,逐层逐级建立城建档案局域网,通过局域网之间的相互连接,实行城建档案的网络化管理,从而保证项目业主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随时设立所需要档案资料,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加入公共信息网使档案信息的利用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建设业主单位只能阅读无法更改,从而进一步减轻档案工作的工作量,减少纸质案卷因磨损而造成的毁坏,并有效减少弃档、死档和无档现象。不断完善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保密制度,传统的城建档案纸质管理便于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查阅、登记、转移工作,信息化管理之后,保密工作重要性将突显出来,必须在制度上加以约束,确保电子文件和信息查询系统只能在被授权的情况下使用,这在国际上也是通行的做法。

在当前整个社会快速信息化的背景下,城建档案部门力求在信息化建设上与社会同步发展的愿望是正确的,但是目标必须准确,阶段性目标更应切合实际。同时还要注意处理好速度与效果的关系,在追求速度中要注意信息加工质量,例如数字化城建档案与电子文件的著录标引是否规范、能否满足网络条件下对信息的检索与利用、管理软件数据结构与功能结构的标准程度等。实现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必须明确任务,针对各项工作,加强各项内容建设才是城建档案管理的最终手段。

参考文献:

城市信息化建设篇(3)

【摘 要】本文以近年来南宁市城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情况为实例,总结分享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经验,探讨当前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研究城建档案信息化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城建档案信息化事业积极发展。

关键词 城建档案;信息化;南宁市;成果分析

nanning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analysis

wei jin-liang

(nanning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nanning guangxi 530028)

【abstract】in this paper, recent nanning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as an example the ca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summar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share experiences, discuss current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research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of inform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promote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information the cause of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key words】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information technology;nanning city;outcome analysis

当前,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档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档案信息化已成为提升档案管理和服务的首要内容,城建档案作为档案的重要部分,谋求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成为共同主题。分析南宁市城建档案馆三年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之路,成效和纰漏共存,发展和创新同在,其中的优劣性和可行性值得鉴而行之。

1. 以“双创三优”为基本要素,打造鲜明发展特点?

南宁市城建档案馆原馆设施陈旧、馆藏纸质档案底数较大、档案年代跨越久、档案载体较多,信息化建设难度高。在2010年正式开启信息化建设进程之初馆藏档案总量已经达到40万卷,而且不断逐日增加。通过边学边做、自创特色,在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双创三优”为基本要素,创新档案信息化发展模式,开创了系列有利局面,也总结出不少可操作性经验。?

(1)创立机构。为了便于开展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专门设岗定编定责,在广西行业内率先创立了数字化信息科(信息中心),从机构、人员、经费、职能等方面着手推进,从源头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城建档案信息化具体事务。?

(2)创建档案数字化生产线。根据硬件操作、网络布线、系统研发、数据录入、后期管理等实际任务,采用流水线工作模式,组建队伍分扫描组、质量检查组、系统录入组、检索服务组进行车间化操作,各司其责、以项目化考核、标准化管理,实现纸质档案的电子化、电子档案的效益化。?

(3)优先信息化建设。在年度工作计划中,以档案信息化为发展中心,以档案数字化为主要内容,从硬件、资金、人才上给予最大倾斜。如:在新建馆房过程中,根据实际使用要求,专门考虑数字化生产用房,并对整个馆楼的信息化布局进行调整;自主设计和组建“南宁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数字化实施过程中,把档案的修复、整理等流程融入到档案数字化工序之中,把数字化档案的效果、利用率作为考核指标。?

(4)优选信息化人才。优中选优,精选专业人才充实信息化队伍,队伍中100%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信息学科相关的专业人员,不仅能掌握设备使用、维护和软件运用、开发等方面专业知识,还在标准的探索、实际问题的处理上拥有较高水平。在团队素质的提升上实行每月馆内系统学习、每季业内专题培训、每年专家特定授课的培养模式,制定不断进步的复合式信息化人才的人才战略建设目标,努力打造一支灵活稳定、素质全面的管理服务队伍。?

(5)优化信息化管理机制。及时把传统业务流程进行分类整理并固定标准,作为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设计底板;把传统机械式档案密集架系统升级为能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智能型密集架系统,形成严谨科学便捷现代的档案管理模式;改变平均年龄偏大、计算机操作水平较差的人员弱势,完成全馆计算机操作、管理、培训全普及;完善电子档案收集、信息系统使用、电子档案利用等全部业务环节的管理服务规章制度。

2. 需要正视和解决发展过程中暴露的突出问题?

南宁市城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先行先试、不懈努力,取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借鉴性。经过3年的建设期,截止2013年12月,新建的现代化馆房已经竣工使用,其中建筑面积约1000平米的档案数字化生产用房在装配了整套数字化扫描设备后也顺利投产;在档案数字化方面,已经完成全部档案电子目录录入,全文扫描纸质档案35万卷,图纸超过2200多万张,数据量超过17t,约占整个库存档案70%;设置了计算机电子检索室、自动触屏机、电子档案阅览室等档案利用场所;自主开发了“城市建设档案扫描质量检查系统”、“城建档案综合管理系统”等各类一体化管理软件,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财会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档案查询利用系统、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性高度融合;制作运行了南宁市城建档案独立门户网站,以及开通了城建档案电子目录网络实时查询,具备网络实时交流、查阅信息、下载利用等各项扩展性条件。其中,自主研发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荣获2013年广西规划设计成果一等奖,得到领导、专家、业内的肯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建档案馆的地位。但是,纵观整个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历程和发展思路,特别是大形势下的发展方向,当前建设中仍存在、暴露不少问题尚待研究和解决。?

(1)第一,法律以及引导性规章制度的缺乏是根本性问题。当前,国家主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具体意见较少,地方的政策、实施细则也很不到位,城建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实行的只是内部建设标准,大都是各走各路,方法、效果都不相同,建设要求、方向还较为盲目。目前国家层面上只有建设部2004年的《全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实施纲要》,已经是“十五”时期的指导意见;标准化建设上也只包括著录规范和2007年发的《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等5个国家标准、7个行业标准,标准、政策总体滞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信息化建设进程,导致档案信息化建设上的定位失调。特别是电子文件法律凭证作用的失效,这让各地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目的、发挥作用等问题无法摸清和解决,发展方向依旧十分模糊。?

(2)第二,档案信息化效果不是特别显著,利用率低,利用观念陈旧。首先在观念的认识上还仅局限于便于城建档案馆工作开展和提高自身工作效率方面,对信息化的中心作用没有深刻领会,对当前的社会电子化、办公电子化、网络远程化的变革影响认识不够,业务还大都停留在纸质档案的收集、处理、利用层面。虽然根据保密法,档案的网络查询利用和开放有所规定,但是根据其他行业的做法,网上银行、政府信息网、个人信用中心等很多绝对机要部门都实现了业务程度网络化,城建档案信息化在这部分同样需要开拓研究而不是停滞不前。其次按照目前利用内容,只是规划管理档案这部分利用率较高些,利用流程上虽然提高了档案的检索效率和构成线索,但是未能减轻编制单位的负担,本质还是“数字图板——收集纸质——数字化”的档案生产模式,整个城建档案行业未能得到实质性进化;城建档案作用还停留在表面,档案编研、政府决策、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影响力还是很小,馆藏档案数字化并未发挥最大的效果和价值成为事实。?

(3)第三,档案资源库仍待充实完善。目前南宁市城建档案馆的信息化资源库虽然建立,但档案资源仍旧十分缺乏,收集的方式、力度还未达要求,资源的整合性、扩展性、实时性还较低。最需要改进的突出处有三点:首先是需要完善地下管线信息的收集和利用,这是难点内容,目前地下管线系统档案资源开发程度还是很低,和现实需要产生较大矛盾,迫切需要多部门联合、多渠道推进、多方法解决,只有真正把地下管线各类数据糅合运用到各项实际工作中,才能充分体现城建档案信息化的主题效用和长效思想;其次是需要不断提高地理信息系统和档案系统的有机结合度,及时补充和更新数据资源,坚持数据完整,让系统的严谨性和便利性完全统一,保持和强化系统活力;第三是需要继续完善多媒体系统的资源建设。目前声像档案的收集、编研、利用、创新能力较弱,特别是声像档案资源的全面整合开发水平较低,技术较为落后,联合开发经验较少,无法深层次发挥档案信息系统的优势。迫切需要在研究完善实时查询、点播等功能上,继续延伸整合到实时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内外合作研发、重大专题定制、历史档案交换共存、多方式联播等不同领域,最大限度发挥声像档案在区域交流、文化共享、经济发展、历史研究等部门的运用。?

(4)第四,环境基础条件依然薄弱,极易导致信息化信心和动力不足。一是资金投入和管理问题。档案信息化资金投入和效益产出比较难预估和控制,加上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不可一蹴而就,资金的缺乏和现实的需求产生矛盾;二是人才队伍的完整和交替问题。信息化建设队伍是信息化的主力军,但是队伍的激励机制、管理机制、长效机制没有很好研制和固定,特别是信息化理论人才紧缺、信息化研究工作薄弱,现在全国还没有正规的信息化研究组织,地方性的组织、人员配备也一直跟不上,发展不均衡、人员不足、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一直存在;三是建设周期长,突发问题多。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不是仅靠一个档案馆、一支队伍就能完成的,要实现真正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而且在建设中会不断冒出难以预计的新问题、新难点,需要借助各方面力量和融合不同智慧、意见解决,特别在网络综合运作、数字化楼宇建设、信息资源共享、法规政策制发等,都需要顶层设计、部门联动、统筹协调,但目前从国家到地方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条件还没有成熟。

城市信息化建设篇(4)

由于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使工作人员经常会被其中出现的很多的问题所困扰,为了更加准确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质量,就需要工作人员在信息处理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城市建设档案属于国家的机密文件,一但这些信息被别人所窃取,将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因此,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首就需要严密控制档案文件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所有程序和操作人员的可靠性,确保没有任何的漏洞,保证文件的安全性。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很多文件和资料都需要按照特定的处理方式进行操作,且在操作过程中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使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较强的技术能力。在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用于保存这些资料的软件是否具有较高的应用率、所保存的音频视频等数字化档案是否会被识别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所需遵循的相关标准来进行操作。

二、我国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现状

由于我国近些年来刚开始重视对城市建设档案的管理,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经验,经常会出现许多的问题。当前我国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不稳定,二是发展不平衡,三是发展方向不统一。由于当前社会科技发展迅速,计算机技术的使用愈加广泛,使在办公室中档案生成方式由以往的纸质变成了现在的机读,档案的生成逐渐自动化。这种机读档案的利用形式也与纸质载体档案具有很大的不同,对档案的严密性、真实性的管理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建设机读档案形式的过程中就需要保证档案的系统性,但在当前建设机读档案形式中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城市建设档案的管理中,由于管理软件都是由当地城市档案管理部门自行开发的,从而使各管理软件不统一,所输入的档案信息互相之间不能使用和参考,不仅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阻碍,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城市建设档案的重要作用。二是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过程中,为了推进信息化建设,首先就要对城建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地区差异使各地区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并没有统一规范。三是由于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技术性强,因此需要在信息化建设中具有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化的技术标准能够更方便地对城市建设档案进行管理,但由于受到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限制,在对档案信息进行整理、分类时难以满足当前的有关规定。四是由于城市建设档案属于国家机密,这就需要提高各地区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由于信息化建设操作性复杂,所需技术性较强,为了实现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信息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层面。但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档案管理人员中缺少现代化技术性人才,使很多的现代化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难以更好地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开展。

三、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途径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水平,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中的信息进行接收、管理,从而使城市建设档案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增加。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城市建设档案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途径。

(一)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为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为了保证城市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的原始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城建档案的管理水平,首选就要求提高内部网络的服务质量。建设齐备网络基础设施,发挥出内部网络的作用,可以为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创造条件,同时也是提高城市档案网络系统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的基础。

(二)加强信息化管理,做好城市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

由于电子文件载体的稳定性差,当大量的电子文件传输到网上时,为了能够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通用性,这就需要档案工作人员对电子文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同时,由于电子文件发展形成的时间较短、易损坏,为了防止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的丢失,就要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定期对文件进行检查。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要做好城市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首先要对原有的数据库进行完善,并通过所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来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其次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城市建设档案信息进行现代化电子处理。

城市信息化建设篇(5)

中图分类号:u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334-01

引 言

档案管理是城建部门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等。城市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资料文件,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城建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逐渐提高,在城建部门内部设置了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招聘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员,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档案管理依旧存在较多的问题,信息化不足是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也要逐渐信息化,对传统的手工归档方式应该要逐渐淘汰。但是当前城建部门的档案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容易出现各种错误。对此要积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以提高城建部门的管理水平。

一、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现状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城市建设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前城建部门对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在管理过程中依旧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信息化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一方面,档案管理信息化意识不强。当前城建部门虽然在努力建立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部门,积极制定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进行协调,但由于当前有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方法比较落后,档案管理信息化意识不足,因此使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程度不够,很多档案管理工作依旧采用传统的方式,没有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高效管理,传统的管理方式又不规范,所以使得很多档案管理水平不高,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另一方面,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规范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城建部门都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城建部门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也没有进行统一的要求,最终使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比较随意,即使是采用了信息技术对其中的一些环节进行处理,但也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因此使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过程中很多资料容易丢失。

二、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

(一)加强对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认识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强,房地产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该行业中城建部门数量越来越多,为了使得城建部门可以实现全面发展,则应该要对城建部门管理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进行完善,档案管理就是其中一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理念应该要不断创新,尤其是面对信息化社会而言,这种创新更应该要及时、到位。由于当前城建部门在发展过程中,领导人员对城建部门的档案管理体系所持有的观念还比较传统,对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意识认识不到位,对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意识不足,因此没有注意到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各种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的认识,对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从而使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地分配,让不同的人员能够明确自己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责任,从而使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地落实。另外,在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还应该要加强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的提升。在工作中对城建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包括对技能培训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培训,比如加强各种计算机节能的培训、加强对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的培训等,使得城建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更多与档案管理以及具体行业相关的知识,掌握更多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技巧,从而提高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加强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完善

信息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消息的泄露,对此,在工作过程中,应该要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对城市建设档案进行保护,确保不会出现泄露。首先,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中,应该要加强对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的确定,比如哪些人员负责资料的搜集,哪些人员负责资料的保存等,这些都应该要进行规定,从而使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不断完善,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地落实,确保城市建设档案的安全。尤其是要对各种计算机病毒、信息泄露等问题进行预防,从而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在逐渐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更加安全。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体系。一方面要建立自上而下的领导管理体系,以便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对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中的各项任务进行有效地传递,从而使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另一方面,城建部门还应该要建立一个比较明确的横向管理体系,即在一个部门内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得员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而且员工的诉求能够得到满足,员工能够明确自己在信息化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任务,切实完成各项工作。

(三)加强各种硬件的建设,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过程中,各种硬件基础设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健全的网络基础设施也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首先加强网络建设,由于城市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要建立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档案管理网络,使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各种信息能够得到积极有效的保护,防止出现泄露等问题。其次是对城建部门的硬件网络容量进行配置和完善,由于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档案资料种类多、数量大,因此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应该要有充足的容量,加强基础网络设施的完善,满足海量的档案信息存储需求。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一个重要趋势,为了实现信息化管理,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对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等,使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城市信息化建设篇(6)

引言: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贯彻实施建设部《全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开发利用城市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任务,是纳入全国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和各城市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建设的总格局中的重要内容,对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有效服务起到重要作用。

笔者认为,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否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城建信息资源支撑,能否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到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建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城建档案信息管理实现网络化,城建档案信息收集、整理、、传递、管理、利用实现一体化,建成全方位、多层次、技术先进的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

(二)城建档案产生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也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城建档案中,依附着很多城建信息,如投资总额、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人防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绿地面积、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容积率、绿化率、车位数、抗震等级、使用寿命、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坐标、层数、套数、门牌号、路名、项目名、单位名、长度、宽度、高度、跨径、荷载、埋深、管径、孔数、材质、容量、处理能力,等等很多。这些信息特别是统计信息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信息支撑。在城建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就要把这些城建信息提取出来,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和参考。

(三)目前,我国城建档案馆在城建档案数字化信息化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城市基本建立了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有的城市建立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开展了馆藏城建档案的数字化,推行了原始电子档案的接收工作,建立了局域网对城建档案进行接收、保管和利用工作,建立了门户网站,实现了政务信息的公开和咨询服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普遍存在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和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不能互连互通,城建档案信息达不到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在数字化信息化过程中,重纸质档案扫描轻原始电子文件接收和城建信息提取的问题依然严重,不能更好地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的城建档案信息服务。因此,我国在城建档案数字化信息化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城建信息的提取和原始电子档案的接收,进一步提高城建档案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一)"智慧城市"概念、思想和模型由人类思想家与实践家倪会民在1993年提出。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地球” 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新加坡,2006年6月启动“智慧国2015计划”;爱尔兰戈尔韦湾提出“智慧湾”项目;2009年,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我国很多城市把智慧城市建设纳入了“十二五”规划: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上海把智慧城市建设纳入2011-2013年行动计划,深圳从科技、人文、生态三个方面打造“智慧城市”。

(二)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智慧城市”的四大特征是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三) 智慧城市建设要经过三个阶段:进行智慧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包括物联网建设、云计算中心建设等等,实现数字化,融合的智慧城市建设阶段,将来源于不同领域的城市基础服务信息实现基础性的互联和互动挖掘,籍以形成泛在的城市服务;智慧城市的内生发展阶段,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便捷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慧化表现。

三、城建档案信息化对智慧城市建设的作用

(一)笔者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物联网建设、云计算中心建设最需要建设虚拟现实的三维城市空间数据库、平安城市实时视频监控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三大平台,保证地上、地面和地下建筑和地形情况能及时更新和实时监控。

(二)建设网上城市是城市管理者最直观、最方便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对城市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三维城市空间数据库平台建设实际上就是建设网上城市平台,必须以城市电子地形图和城市建设成果资料即城建档案信息如坐标、长度、宽度、高度、埋深、门牌号、路名等为基础信息建构。很难想象,没有电子地形图和城建基础信息,怎么建设虚拟现实的网上城市。

(三)作为负责接收、保管和利用城建档案信息的城建档案馆,就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城建成果信息,也只有城建档案馆,才能全面、系统、及时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城建成果信息,因为城建档案馆能够动态的接收城市地上、地面和地下的建设成果档案信息。

(四)只要有了网上城市平台,城市管理者就能在电脑网络上从网上城市进行城市管理。有了网上城市平台,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都可以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在网上平台上增加自己需要的功能,著录自己需要的信息,为各单位、各部门管理服务。

(五)网上城市平台对各部门、各单位具有重要的作用。规划部门可以在网上进行城市规划,国土部门可以在网上进行土地管理,设计部门可在网上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建设部门可以在网上了解在建工地的情况,房产登记部门可以在网上进行产权登记和管理,消防部门可以在网上跟踪重点消防单位,人防部门可以在网上了解人防工程的情况,管线部门可以在网上了解管线运行状况,公安部门可以在网上进行户籍、居住情况和治安管理,人口计生部门在网上可以了解人口、疾病防治情况,民政部门可以在网上了解低保户的分布情况,劳动部门可以在网上了解人员就业情况,税务部门可以在网上了解单位和个人的交税情况,辖区政府和居委会可以了解辖区范围的相关情况,城市政府可以在网上进行各项管理工作和应急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等等,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六)城建档案信息化就是要把城市地上、地面和地下的建设成果档案信息化,建设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城建档案管理网络化,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实现快速归档、智慧管理、资源共享、远程利用,更好地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

四、结语

城建档案信息化是城建档案管理发展的必要要求。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城建档案信息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必须要建立好、管理好、利用好。建设智慧城市离不开城建档案信息支撑,城建档案信息化对建设智慧城市具有重要的作用。

城市信息化建设篇(7)

一、消防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意义

现阶段消防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信息化建设的广泛应用、社会防控火灾能力的增强、灭火救援指挥水平的提升,对于我国城市化安全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高效实现了传统消防的现代化建设,而且对于城市整体安全发展以及应急综合救援能力的增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居民的需求。信息化的消防系统建设属于城市安全领域范畴,与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是应急管理部门以及消防援助部门在实际的消防管理中,建设安全发展型城市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消防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城市的整体消防安全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二、传统消防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消防建设当中,消防系统存在很多问题,对城市的安全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信息孤岛。现阶段,消防部门当中的各个部分正处于相对分散且独立的状态,很多具有密切关联的数据被存放于不同种类的处理系统当中,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对比性被隐藏。第二,互联网资源利用低。在消防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信息安全的保护,导致内外网需求在安全管理的影响下,并不能得到有效处理。

三、城市安全发展下消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系统

(一)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在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有效利用了当前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射频识别、云计算、大数据、无线传感等。对移动互联网、有线、无线以及5g手段进行高效结合,对现已存在的数据中心进行整合,可有效实现监控系统的联网用户数量的增长,加强城市安全发展消防系统建设中报警联动、单位管理、消防监督、设施巡检等环节的建设。这些环节的有效建设,一方面,离不开火灾自动报警、电气火灾监控、视频图像监控、消防水源监控、消防设施监控、可燃气体探测、消防设施联动等相关系统的优化。另一方面,对重点场所的着重监控也具有关键作用,这里的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娱乐会所、大型节庆活动场所、大型综合体、大型商场等[1]。

(二)实战指挥平台系统

对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按照实际城市的公安以及消防网,通过边界接入平台以及应急管理部地图,实现仅凭一张图就能进行全部灭火救援的指挥、调度、分析以及决策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平台的组成部分包括自建业务系统、一体化系统。自建业务系统主要包括的信息属于建筑信息、公路隧道以及大型石油化工单位等。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相关机构信息、重点单位、建筑信息、现场信息、执勤能力等。自动采集信息主要包括应急通信指挥网和无线通信网[2]。

(三)高层住宅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按照实际城市建设当中用电、用气、用水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对城市内部高层住宅楼建筑内包括的不同类型的视频资源以及系统进行充分整合,对于新建的、现代化功能比较强的高层住宅建筑,可以通过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对建筑当中含有的比较容易产生火灾的部分进行实时监控,具体包括电气线路、燃气管线、疏散楼梯等,通过高效的实时监控,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智慧”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系统

正常城市安全发展过程中,消防方面的安全管理系统主要有火灾的预防、消防人员的管理、灭火救援、相关的监督检查、对城市居民展开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在实际的消防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对消防器材管理不善,导致其不能使用的情况。在实际的消防管理中,最不可控制的因素就是人员管理,“智慧”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由于人员工作失误产生的不可控问题。整个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中,涉及人工运行的工作主要包括值班、安保以及巡检。就灭火救援而言,“智慧”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系统建设主要解决的是救援人员安全保障受限的问题。安全教育集中培训,顾名思义就是进行集中的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具体可以通过在线app模块教育、安全体验馆体验式教育等多种形式,达到学习的目的。

四、城市安全发展下消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

在实际的城市安全发展下,消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以下四个项目进行重点关注:第一,灭火救援战例数据系统研究。信息化系统建设下的消防救援活动的展开,实现了对大量战例数据的有效分析。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研究,可实现对各种类型灭火救援实例的挖掘与保护。在挖掘过程中,对挖掘出的有效信息以及形成的主要成果进行详细的汇总、整合,为消防员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以及相应的辅助决策。第二,对于相对危险材料的建筑火灾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主要指的是木及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群。要想切实增强对此类建筑外部火灾的进一步探测以及定位,进行复合火灾探测器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根据实际的相关古建筑内外的火灾预警探测性能指标的详细要求以及高效的测试方法,应当加大力度进行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的创设研究[3]。第三,超大型城市群消防治理体系研究。将全局意识作为城市安全发展消防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出发点,通过宏观的视角、辩证的观点以及系统的思维进行高效研究。始终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原则,将安全发展视为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进一步实现问题意识的强化,敢于创新,在实际的消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极进行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进而实现我国城市安全发展质量的提升。第四,消防用无人机体系研究。无人机技术属于现阶段被应用程度很高的现代化科技信息技术,通过无人机的高效利用,实现了气体侦检、高空灭火、物资投送、人员运送等技术研究,进而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城市安全建设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下快速的城市化建设背景中,城市安全建设也与信息技术展开了融合,在实际的消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仅将传统的消防体系进行了高效的改善,而且为消防系统带入了新鲜血液,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安全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郭义伟.河南洛阳:突出特色创新模式[j].中国应急管理,2021(03):1.

城市信息化建设篇(8)

古城洛阳正在加速智慧城市建设步伐,随着智慧洛阳项目在一个个领域落地,广大群众的生活与工作将更加高效、便捷与安全。

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至2015年,洛阳市将再投入8亿元,用于推动洛阳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产业等行业信息化应用。

在智慧网络方面,到2015年年末,全市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商务楼宇光纤通达率达到100%;城市宽带用户速率达到20m,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320g(目前为80g),互联网宽带用户超过40万户;3g网络城镇覆盖率达到100%,乡村覆盖率超过99%。

在智慧政府方面,洛阳市在电子政务、应急指挥、数据中心业务等方面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实现信息强政。目前,正在建设协助提升政府行政效率、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提高城市管理能力的行业应用项目,包括智能安监、警务通、平安城市、数字工商等。

智能安监项目是通过洛阳联通的无线网络实现尾矿资源的适时移动监控,以避免各种尾矿事故的发生。

警务通是通过apn专线电路实现公安局信息系统的对接,该系统依托wcdma移动通信技术和手机终端,实现公安干警现场办公和现场执法,可实现对常住人口、机动车驾驶员、被盗抢车辆、车辆违章等信息资源查询;实现在逃人员比对、被盗抢车辆比对;实现重点人员信息采集、查询,人员盘查、车辆盘查信息的录入等功能。数字工商项目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移动办公及智能市场监管等工商执法工作。

在智慧民生方面,重点实施智慧校园、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项目。为了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缩小数字鸿沟,洛阳市推出了全民健康网、智能公交等信息化应用项目。

全民健康网项目涵盖洛阳全市三级医院11家、二级医院37家、一级医院9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6家、乡镇卫生院154家、村卫生室2982家,以全市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承担着卫生系统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和联网、数据传递等工作,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民健康保障网络数据共享。

智能公交系统将公交车辆指挥调度、3g视频监控、公交信息(乘客导乘系统)功能融为一体,实现公交车辆动态管理、科学调度,以及公交车辆运行的信息化和可视化,通过智能公交系统建立电脑营运管理系统和连接各停车场站的智能终端信息网络,实现智慧交通与低碳城市的建设。

信息产业成为战略先导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洛阳市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发展,把信息产业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扶持信息产业,努力推动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洛阳市是重要的信息材料基地。“十二五”期间,洛阳市规划信息产业投资400多亿元,力争信息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成为洛阳市高成长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此外,到2015年,全市光电产业产值力争达到700亿元。

近年来,洛阳市大力倡导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初步形成以软件平台开发、嵌入式软件和集成电路的开发设计为重的软件产业基础,并且拥有多家与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技术中心,在电子信息材料、嵌入式软件、行业信息化、装备数字化控制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十二五”期间,洛阳市信息产业发展重点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工业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力争形成洛阳工业智能产业集群,确立在国内的竞争优势,为“十三五”期间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二是信息通信与移动互联网产业。吸引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增值服务企业进驻洛阳市,强化移动互联网在洛阳旅游业中的服务型应用。三是服务外包产业。四是虚拟博物馆与动漫、游戏等数字创意产业。到“十二五”末,洛阳市的虚拟博物馆与动漫、游戏等数字创意产业总产值规模预计达到100亿元。五是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六是云计算与数据中心产业。建设低碳化的大型云计算服务平台、大规模数据存储中心和数据灾备中心。七是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产业。此外,洛阳市还将大力发展光电探测、电子材料及器件及其光电显示产业。

加速打造智慧旅游

洛阳市正在一步步打造的“智慧旅游”。如今,游客到洛阳市旅游,只需手持一部手机和一张银联卡,就可以畅游牡丹城。

2012年4月,洛阳市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首批18家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城市之一。 打造智慧旅游城市,首先要做好信息化,为此,洛阳市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实现智慧旅游规划布局。

城市信息化建设篇(9)

一、引言:城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概念

信息化是当前社会的基本标志。信息化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快了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同时也使人们的获取知识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信息化社会最重要的一点是信息或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知识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信息技术在其中起到了杠杆或桥梁的作用。

城市图书馆并不是新生事物,已知的现代图书馆已有数百年历史。而在新时代信息化浪潮的驱动下,人们获取知识、进行阅读已经越来越脱离传统意义上的书本、文字,取而代之的是数据化的信息元;获取数据的方式也变得更多,通过数据链,人们获取信息将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在此情况下,传统的城市图书馆其地位越来越受到挑战,从而图书馆的信息化不仅成为客观现实,信息技术也使得这一变革成为可能。一般认为,图书馆信息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图书馆流程查询自动化。其主要代表做法是通过自动化的检索工具,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梳理,使得阅读者在检索文献时加快速度,获取相关资源更加方便。同时,城市图书馆开始与开放的互联网联结,这样使得城市图书馆的资源量得到了极大的扩充。第二阶段主要是以信息资源共享为代表的。这一阶段,城市图书馆都建立起了电子阅览室,读者可以在电子阅览室中方便地游览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同时,网上数据库也不断得到完善,城市图书馆作为数据库的重要接口单元,使得不同图书馆、不同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联合编目。当前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其基本点是依托于高度发达的国际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海量信息存储(云存储、云计算)、多媒体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数字资源图书馆建设。当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还处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二、当前城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发展图书馆信息化的缺乏足够的基础性条件。从管理层面上看,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缺乏着相应的基础。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图书馆主要以收集书籍、报刊为主,对于转向信息化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的城市图书馆都是以借阅卡、档案等模式进行管理。在借阅、检索等方面,主要也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层面。如山东省青州市图书馆各馆藏资源的比例可以看出,文献资源依然是其图书馆馆藏的主体,占有90%以上的比例,其它各类资源所占比例之和不到10%。有的城市图书馆虽然建有电子阅览室,但是拥有电子数字图书的数量和种类有限。在数据库建设、信息开发利用方面明显不足,面向读者提供的数字化服务内容,尤其是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字化文献资源较少。对于信息化软件来说,我国一些城市图书馆还正在经历ilas系统向interlib等比较先进的系统转化的过程中。这些仅仅还是内生的信息化建设因素。而对于通过广域网建立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海量数据资源接入而言,较多的中小城市图书馆还没有时间表。

(二)数字信息资源分散与整合的风险。我国地大物博,经济发展不均衡,由于历史原因,各地各城市(镇)都建立有规模不等的图书馆。客观地讲,目前对信息化建设还仅限于一些规模较大,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图书馆。即使如此,我国城市图书馆数据库建设规模小、水平低却是不争的事实。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标准、系统、进程各不相同,要实现整体的信息化水平提升,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国内外较大的数据库对于一些小型图书馆还没有实现接入,对于信息化发展较为深入的城市图书馆,其主要风险还应关注各方信息资源的有限性、分散性、无序性,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信息化建设中所遇到的数字资源分散与整合问题,把这方面问题的影响程度尽量降到最低限度。

(三)具有相应信息化建设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图书馆属于典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各城市图书馆的资金都来源于财政拨款。如果地方财政相对困难,则图书馆所拔付的事业性资金明显也不宽裕。在此条件下,要通过待遇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来吸引各类信息化专业人才是不太现实的。当前城市图书馆领导一般是由文化部门委任的,具有图书情报学科背景和工作经验的很少,图书馆工作的员工较多地出身于社会科学学科专业为主,而情报学、计算机信息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足,也制约了城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提升城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举措

(一)完善城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条件。首先,要从基础着手,从系统自动化建设开始,循序渐进、由内到外地开展城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入手,建立具有网络浏览、数据库检索、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远程教学等多功能的信息化手段。其次,以馆藏资源为基础,拓展数据资源,实现跨馆信息共享、多种数据库接入等。加大电子文献的采购比例,不断扩大自己的馆藏资源。同时应增加本地本区域特色的数据资源,尽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也起到推广、开发本地的作用。再次,尽快搭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这方面,应由国家或多个图书馆联合考虑开发大型集中-分布式的图书馆管理检索系统,加快不同数据资源的处理模式与标准,使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在同一平台上构成,以利于未来实现信息共享。

(二)实现信息化过程中的数据资源整合。网络资源可以给人们提供海量的数据。而图书馆在其中存在的功能主要就是通过自身的收集与分类、整合,使不同需要的人群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城市图书馆要转变观念,通过数据资源整合将传统的封闭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开放式交流型的管理。一方面,通过开发相关的管理系统,实现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资源整合,减少整合过程中的冗余与风险。其次,要考虑整合后分布式的数据流传递。除了传统的电子阅览室这一模式外,图书馆走向家庭也是方向之一。通过互联网络,人们在工作单位、家庭中通过调用相关的客户端软件或远程登录,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图书馆获取整合后的数据资源,以利于工作生活所需要。同时,在数据整合中,还应参考用户的双向交流,对数据流进行优化。

(三)加大投入,提升人员专业素质带动。各地方财政应确保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通过环境、条件的改善来吸引专业技术人才,从而实现城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城市图书馆应建立信息化建设的长期规划,通过长期的、渐进的、分步骤的实施,最终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化图书馆的实现,从而使海量的数据资源共享,使传统的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论

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图书馆的“升级”,也促进了图书馆在管理理念与发展方向上的变革。图书馆信息化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各项信息资源、数据资源根据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进行获取、处理、优化整合,从而使得用户方便快捷地获取到更多的信息与知识。随着信息化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进一步加大,城市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也必将进一步加强,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城市信息化建设篇(10)

一、人防信息化的内涵

人防,是人民防空的简称,主要应对现代战争中的空袭以及重大灾难事故,人防信息化建设需要提升之处主要包括人民防空平战转化能力、预警报知能力、指挥控制能力、整体防护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等方面。国外很多国家把民众参与实施的战时防空和平时救灾相结合称为民防,在我国,人防与民防的概念有重叠之处。人防(民防)信息系统一体化是指人防指挥、训练、办公一体化和指挥、通信、控制、监控、情报一体化。人防信息化主要应用于防空袭斗争和应急救援行动中,听起来似乎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关联,事实上却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防信息化主要包括人防指挥信息化,人防日常办公信息化,以及人防应急救援信息系统信息化等方面,人防信息化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的客观需要,提升了人防工作的速度和效率,能给群众社会生活提供更加有利的保障。

二、人防信息化与社会安全

在战争时期,人防系统是克敌制胜,保卫后方战线的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通过建设防空工程、人防地下室等手段,能够起到保存国家经济潜力、保存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巨大作用,重点保护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和大、中城市中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在和平年代,人防系统是面对自然灾害、社会灾难奋勇直前的排头兵,在洪涝灾害、地震、社会灾难事件发生之时,人防系统应该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灾难造成的危害,增强工程抗震、抗损坏的能力。随着更多的人口快速涌向大城市,社会发展的脚步日益加快,城市人防信息化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人防信息化建设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先导,加大采用智能化计算机,高效监测设备的力度来弥补人力的不足,不断提高人防办公的效率,逐渐提高人防信息化水平,这将是社会安全、城市安全的重要保障。

三、人防信息化与城市建设的联系

1、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是一种新兴的城市建设理念,聚焦于城市的管理和服务,强调市民对城市的全面感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最终达到城市运行的“智慧”状态。智慧城市要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国民管理智能化的目的,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市民、通讯、交通等各个系统统一起来,这将是一个极大的工程。智慧城市建设应与人防建设统一进行,因为人防部门在和平年间要对城市和地区的社会安全负责任,同样使用高科技与信息网络技术,将二者相结合能够提高办事效率,使城市更加安全。另外,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统筹规划城市的社会基础设施、交通网络和人防建筑,使城市布局更加合理。

2、人防信息化与城市安全。人防信息化为地区安全提供保障,虽然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是和平的,但是一些城市和地区却面临着众多威胁,如新疆地区的恐怖组织,频繁对普通群众下黑手,给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威胁,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我国南海地区频繁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边境线并不安宁,这些都是不稳定因素。人防系统信息化能够密切关注这些地区的变动,提前做好一定的准备,防范于未然,稍有变动的迹象就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快速进行传播,提出应对措施。在一些社会灾难事件和自然灾害事件发生的时候,人防部门可以迅速作出反应,以计算机的高效智能化来武装人防系统,这样在灾害发生的时候就能为我们争取更多的反应时间。

四、我国人防信息化水平亟需提高

从近期发生的社会灾难性事件来看,汶川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14年12月31日,外滩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造成35人死亡的惨痛教训。人防系统的反应速度并没有达到足够高的程度,我国的人防信息化水平普遍有待提高。

信息化技术革命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从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空中战斗技术越来越趋向高科技,信息化战争已成为国际战争的主要发展方向。人防单位一定要引起足够的认识,在为人民服务的同时,在一派升平的表面环境之下,依然潜伏着战争的阴影,不安全因素始终伺机而动,人防信息化在现代战争和应对灾难的时刻具有指导性作用,这一作用要求人防系统必须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防范于未然。

参 考 文 献

[1]王向荣.城市防空和灾情报警防御系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

[2]罗希岩.依法管理全面提高人防通信警报建设水平[j].科技信息 2006.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